朱自清及其散文欣赏【优质PPT】共46页

合集下载

朱自清春优秀ppt课件

朱自清春优秀ppt课件

朱自清的生平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后改名朱自清,出生于江苏省东海县。 他毕业于北京大学,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他曾担任清华大学教授、系主任等职务,同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学者。
写作背景
《春》这篇散文写于1928年, 当时朱自清已经回到了清华大学
使春风的形象更加生动。
拟人
他将春天的事物拟人化,如将花朵 写成孩子的笑脸,使它们更具生命 力。
排比
他在描述中运用排比,增强气势, 使春的描绘更加有感染力。
04
思想感悟
主题思想
朱自清的《春》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春 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文章以清新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各种 景象,如绿草如茵、百花争艳、春风拂面等,展现出春天的生机 勃勃和活力无限。
05
艺术特色
画面感
描述生动形象
朱自清的春优秀ppt课件采用了 大量的图片和图表,将文字与画 面相结合,使描述更加生动形象

细节表现力强
每个幻灯片都注重细节的表现, 如色彩的搭配、图片的选取和排 版等,让人感受到视觉上的舒适
和冲击力。
画面感连贯
整个ppt课件的画面感非常连贯 ,让人感觉像是在看一部精彩的
个人感悟
读完《春》之后,我感到作者朱自清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是那么深沉和真挚。他的文字仿佛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将春天的美 好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也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春天的清新和美好。
他人评价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经典的散文,文章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 的描绘,展现出春天的各种美好景象。这篇文章一直被人们所 喜爱,并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成为一代代读者心中的经典之 作。

朱自清精美散文《荷塘月色》赏析课件.ppt

朱自清精美散文《荷塘月色》赏析课件.ppt
得到真正的宁静。
24
从课文内容看,作者是边走边看的, 看了又有所想,他想到了什么?
----江南旧俗 他为什么会想到江南旧俗呢?
----①心里宁静,但宁静里又有淡淡的 哀愁。(“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 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 了。”)
----②深化主题(回到过去,说明对现 实不满,尤其是最后不觉到了家更说明 摆脱不了现实,宁静也只是片刻的。)25
பைடு நூலகம்10
时代背景: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反革命 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使国家人民 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一个还没有掌 握马列主义的知识分子,作者既对现实 不满,又无法理解这样复杂的斗争形 势, 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于是“心 里颇不宁静”,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忽然 想到荷塘去,找一个幽静的环境平息自 己心中的不平静。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 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 年十月初九( 1898年11月22日), 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 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 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 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 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 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 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
荷叶 田田的
月 下
荷花 淡淡的
荷 荷香 似有似无
塘 荷波
流水 脉脉的
动 静 结 合
15
月光如水 薄雾似纱 花叶如梦 黑影斑驳 杨柳如画 光影似曲
朦胧 和谐
16
荷塘四面
树 远山 灯光
蝉声与蛙声
17
他找到宁静了吗?认真阅读课文4— 6段,看看作者着重以哪些景物来写荷塘, 写月色,写荷塘四面的?
荷塘 荷叶、荷花、荷香、荷水

国内经典文学作品朱自清散文《背影》读书心得分享交流PPT模板课件

国内经典文学作品朱自清散文《背影》读书心得分享交流PPT模板课件

作者介绍
01
朱自清散文的主题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其一,言志表意;其二,览胜记游;其 三,书怀抒情;其四,感悟觉世;其五, 指摘时弊。首先,言志表意散文。言志 表意类散文在朱自清散文创作中占有比 较重要的地位,这类散文反映了他的人 生哲学和价值选择。
朱自清一个不断思索着现实人生的现代 作家和教育家,他每每将自我的人生感 悟和体验与读者共分享。他笔下的人生 感悟,扎实而不玄虚,真切而不做作, 常常将觉悟到的宝贵的人生奥秘,通过 语言文字搭建的话语平台,尽量地向读 者展示出来。
作品鉴赏
第三部分(最后一段),写对父亲的想念。作者在描写了父亲的背影之后, 予深沉的怀念之中,又想起了父亲的一生。“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 了许多大事。”父亲是坚强而能干的。写了信来,仍旧“惦记着我,惦记着他的 儿子”。并在信中写道,“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哀矜之中流露出孤寂、颓唐 的况昧。它使“我”震悚,使“我”苦痛,使“我”想起父亲待“我”的种种好处,使 “我”透过晶莹的泪光,又看见了父亲那凄楚的背影。父亲现在究竟怎样了,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盼望之中蕴蓄着热切的思念。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 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 人”。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 救救孩子……
他们要吃我,你一个人,原也无法可想; 然而又何必去人伙。吃人的什么事做不 出:他们会吃我,也会吃你,一伙里面, 也会自吃。但只要转一步,只要立刻改 了,也就人人太平
原文摘抄
这时候、我又懂得一件他们的巧妙了。他们岂但不肯改,而且早已 布置:预备下一个疯子的名目罩上我。将来吃了,不但太平无事, 怕还会有人见情
作品鉴赏
0 这里所用的“祸不单行”、“亏空”,“借钱”、
1

《春》(朱自清)PPT

《春》(朱自清)PPT
2.课文具体描绘了 哪五幅春景图?
教 师 点 拨

理清文章思路
盼春
(1)
春天的山、水、太阳 (总绘)
春天的草
春草图
绘春
(2-7)
春天的花 春天的风
春天的雨 春天的人们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颂春
(8-10)
春天像娃娃 春天像姑娘 春天像青年
反复朗读,深入理解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赞美 喜悦
赏析重点语句:
1、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 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采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雨的细密、绵长、 闪亮。“斜织”、“薄烟”写出了春雨的飘逸和迷蒙。
2、树叶儿却绿的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突出小草青的程度,“逼”字就写出了被雨水冲洗过的 小草清新碧绿的美好姿态,这是从侧面写出春雨滋润万物的 特点。
《春》的音乐美突出的表现在轻音字和儿话韵的运用上。通 过轻声字、儿话韵的运用,声调、词语的调配,句式的变化,形成 了轻松明快的旋律,和谐流畅的节奏,饱含着一种音乐美。
如文章开头就写道:“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 步近了。”四句话都用“着”或“了”收尾,句子简短,语意亲切,
给全文定下了轻快、活泼的基调,抒写了作者盼春的热切、喜悦的 心情。

回顾文章思路
反复
盼 春(统领全篇, 开启下文)拟人
(1)
春天的山、水、太阳 (总绘)
春天的草 春草图
绘春
(2-7)
春天的花 春花图
春天的风 春风图 春天的雨 春雨图 春天的人们 迎春图
比 喻
颂春
拟 (8-10)人
春天像娃娃 新

朱自清散文《背影》文学作品阅读鉴赏分析课件PPT模板

朱自清散文《背影》文学作品阅读鉴赏分析课件PPT模板

作品鉴赏
第二部分(第四至第六段),写父亲为“我”送行的情景,重点描写父亲的背影, 表现父子间的真挚感情。丧事完毕,因为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 书,所以父子便一路同行到了南京。到南京之后,因为父亲要谋事,须接交各种关 系,忙是可以想见的。所以说定要一个熟识的茶房为“我”送行。“他再三嘱咐茶 房,甚是仔细。”这既表现了父亲对“我”的关怀,同时也说明了他对茶房的不放 心。父亲当时异地谋生,正须多方奔走,又难以抽身,因此,他“颇踌躇了一会”。 “踌躇”,反映了在父亲心中谋事与送子的矛盾。而“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则又表现了父亲毅然将生计暂时搁置,执意为“我”送行的真切感情。
作品简介
创作背景
1917年,作者的祖母去世,父亲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 的差事也交卸了。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 者上火车北去,那年作者20岁。
在那特定的场合下,做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 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几年之后, 想起那背影,父亲的影子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 人不能忘怀。1925年,作者有感于世事,便写了此文。
作品简介
作品影响
这篇散文通过一条与众不同的途径,反映了一种 在旧道德观念的冰水退潮时,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特别是父子关系中最真诚、最动人的天伦 的觉醒。在这种觉醒面前,人们第一次作为一个 真实的人来占有并表露自己的感情。这也是文章 中蕴藏的革命性的历史内容及思想意义。它的出 版不仅提高了朱自清在散文史上的地位,也使人 们竞相模仿他情真意切、平和冲淡的散文风格。
朱八
背影 自 清


汇 报
必 学
人 :

XXX

目录
壹 作品鉴赏 贰 作者简介 叁 作品简介

荷塘月色朱自清及赏析ppt课件

荷塘月色朱自清及赏析ppt课件
自然对人的启示
荷塘月色所表现出的自然美,也是对人生和生命的启示,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 的意义和价值。
04
荷塘月色艺术手法分析
荷塘月色中象征手法运用
荷塘象征
荷塘代表了作者内心的理想世界,荷花、荷叶等形象则象征着美好、纯洁的品质 。
月色象征
月色作为荷塘的背景,既烘托出一种静谧、优美的氛围,又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宁 静和淡泊。
荷塘月色中节奏和韵律把握
节奏把握
作者通过运用长句、短句、整句、散句等不同的句式结构,以及叠词、反复等修辞手法,使得作品的 节奏变化多端,既有舒缓的慢板,又有紧凑的快板,营造出一种优美的音乐效果。
韵律把握
作者注重押韵和平仄的运用,使得作品的音韵和谐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05
荷塘月色审美价值体验
01
02
03
月色下的荷塘
通过描绘月光、荷叶、荷 花等元素,展现荷塘在月 色下的静谧美。
荷塘中的生物
通过描写蛙声、蝉鸣、鱼 跃等,表现荷塘的生机与 活力。
荷塘的四季变化
通过描绘荷塘春、夏、秋 、冬四季的不同景象,展 现荷塘的多样美。
荷塘月色语言特色
细腻描绘
运用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 想象力,将荷塘月色描绘 得栩栩如生。
读者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感 知到荷塘月色的优美画面和意境
,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
想象与联想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想象和 联想,将荷塘月色的画面和意境 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产生
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
情感共鸣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作者 对荷塘月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产生共鸣,增强审美体验。
荷塘月色审美启示
自然美的发现与欣赏

朱自清ppt课件

朱自清ppt课件
朱自清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的文学作品和思想对于现代文学的 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朱自清的作品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 现实和人民的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他的作品对于推动中国现代文学的发 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
后人对朱自清的评价
后人对朱自清的评价非常高,认为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他的作品被广泛传播和阅读,对于 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自清的人格魅力也得到了后人的高度评价。他是一个正 直、善良、有担当的人,他的品格和为人处世的态度也深 深地影响了后来的读者和文学创作者。
朱自清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朱自清善于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性格和命运,使人物形 象更加鲜明和生动。
强烈的批判意识
朱自清的小说常常涉及到社会问题和道德伦理,通过批判和反思来 引导读者思考和反省。
朱自清的小说代表作
《背影》
以作者的父亲为主题,通过对父亲形象的刻画和对父爱的感悟,表 达了作者对亲情的深深怀念和感激。
《荷塘月色》
THANKS 感谢观看
的各个方面。
情感表达
朱自清善于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内 心世界的揭示,表达丰富的情感
和思想,使读者产生共鸣。
语言优美
朱自清的语言优美流畅,用词精 准,富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朱自清的小说风格
独特的叙事方式
朱自清的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述方式,通过不同角度 和层次展开情节,使故事更加丰富和立体。
细腻的心理描写
以作者在清华园荷塘边散步时的所见所感为主题,通过对荷塘景色 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世界和对人生的思 考。

朱自清《春》pptx课件(46页)

朱自清《春》pptx课件(46页)
例如:兴安岭多么像少女那样会打扮自己呀... [比喻] 分析:喻体(少女)已经确定了,是少女。
例如: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 分析:本体(兴安岭)确定,但是本体(人)不确定,因为会 打扮自己的不一定是少女。
实战练习:
关于比喻和拟人
这书是智慧的钥匙
(暗喻)
几天的天气真是太冷,寒风吹在脸上好像刀割一样。
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既指题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变现手法不拘一格:可叙述事件的发展,可描写人物 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作者可以根据 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聚(神不散):指中心集中,又只有贯穿全文的线 索。根本来说神就是作者的情感体验。
分类:
抒情散文:一般不详述事件的具体过程,没有完整的情 节,也不具体描写人物,而是通过人、事、物、景来传达 作者的心声,反映完整的精神面貌,体现特定的精神或主 旨。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唐·杜甫《绝句》
•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唐·白居易《忆江南》
描绘春天的诗句:
•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01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 2.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景。 3.体会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作 者优美的语言。
02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朱自清
(1898-1948)
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 学者、民主战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