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下基层医院护理人员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二胎政策下居民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二胎政策下居民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二胎政策下居民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二胎政策自2016年实施以来,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对于居民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一直是学者和政策制定者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维度对二胎政策下居民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

一、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1.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对居民生育意愿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经济、科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日益增加。

较高的社会发展水平使得家庭经济负担增加、个人发展空间受限,这对生育意愿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相对而言,低社会发展水平地区的生育意愿相对较高。

2.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经济状况是决定生育意愿的关键因素之一。

经济条件好的家庭,更愿意生育二胎,因为他们能够承担更高的养育成本。

而经济条件一般或不太好的家庭,可能会因为生育二胎会增加家庭负担而放弃生育。

家庭经济状况也会影响到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条件,这也是家庭选择生育意愿的考量因素之一。

3.文化传统观念文化传统观念对居民生育意愿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一些传统的农村地区,人们普遍认为多生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但在一些大城市,随着社会观念的更新与变迁,人们对生育的看法也在不断改变,更加注重个人的经济和精力投入。

4.政策法规的影响政策法规对居民生育意愿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二胎政策的实施,对于想要生育二胎的家庭来说,是一种鼓励和支持。

但是对于一些已经有一个孩子而不愿意再生的家庭来说,却可能会遇到政策限制和压力。

政策的变化和实施对人们的生育意愿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二、二胎政策下居民生育意愿的调查分析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我们对不同区域、不同经济水平、不同文化传统背景的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

我们发现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对于生育的愿望正在逐渐减弱。

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个人发展、事业规划和生活质量,而不再将生孩子视为生活的唯一意义。

经济水平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普遍表示对于生育二胎的意愿不强烈,主要考虑到经济负担的压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全面二孩”政策下居民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基于甘肃省调查数据

“全面二孩”政策下居民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基于甘肃省调查数据

年10期(4月)求是关键。

(二)价值链管理模式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构建原则1.系统化原则。

企业要想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遵循以整体满意为目的原则,将核心放在主营业务上,达到客户价值的增加目的。

企业以价值链管理模式为指导的财务管理下,能够使客户价值得到提升,促进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目标的实现。

2.速度原则。

速度原则是指价值链管理模式下的企业通过对业务流程的改造,达到加快产品或劳务交付过程的目的,使客户与市场需求得到满足,最终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

在价值链管理模式中遵循速度原则,有助于提升客户满意度。

3.合作原则。

平衡与协调是价值链管理模式下财务管理合作原则的主要内容,在价值链管理下的企业存在有限的资源与能力,为了实现社会与企业共同抵御风险、共享收益的目的,企业需要进行重新配置资源,通过与外部资源的相互合作,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变化。

五、价值链管理模式下财务管理的对策(一)财务预算财务事前管理的重要环节就是财务预算,企业价值链管理模式下的财务管理,首先是应用内部价值链重组企业业务流程,从而变革预算编制;之后在企业发展中引入外部价值链,拓宽局限性的编制视野;最后将企业价值的多驱动因素、现金流量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以此实现企业决策模型化的目的。

(二)财务分析筹资、投资、财务报表等是企业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企业在建立动态网络式的战略成本管理时,需要肯定企业内部价值链、外部价值链以及竞争企业的价值链等。

因此,财务管理人员应当比较分析企业价值链各个环节业务活动的增值量,并深入分析企业产品、服务价值增值,以此制定出最大化的企业价值决策。

(三)财务控制财务管理工作中最关键的部分就是财务控制,在企业正常、有效、高效的运作下,价值链需要展开收集、加工、存储、提供等各项工作,以此实现企业获取最大化利益。

以上各项工作的实行离不开信息技术,因此,采用网络技术对价值链信息的实时控制具有重要价值,其能够将价值链的核心职能充分发挥。

“全面二孩”政策下居民的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全面二孩”政策下居民的生育意愿、生育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卫生产业[基金项目]四川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16PJ 153)。

[作者简介]刘雯(1987-),女,四川广元人,硕士,中级心理治疗师,研究方向:社会心理与行为研究。

“全面二孩”政策就是城乡居民、各个区域、各个民族的夫妇都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适应新时期方面的生育政策调整。

但是,目前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效果与预期的目标存在很大差距,生育意愿率较低,甚至没有达到30%,这就导致出现了生育困境问题,因此,应当全面分析原因,探索最佳的家庭教育方法。

1广元地区“全面二孩”政策下居民生育意愿与行为分析2016年广元地区的人口出生率为13.2%,与2015年相较只增加了0.7%左右。

可以发现虽然已经开放了二孩政策,但是,居民的二孩生育量较少,人口增长量较低,对生育行为产生了影响。

在2001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达到了7.1%,根据联合国标准已经正式进入到了老龄化社会,在2014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1300多万人,占10.1%。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将产生巨大影响,社会养老负担将会逐渐加重。

在2014年国家统计局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之后可以发现,调查人群中43%左右都有再生育的打算。

2015年初,国家卫生计生委开展的专项调查显示,39.6%有再生育打算,与2013年的调查相比有所下降。

但是,我国居民的生育意愿呈现出了下降的发展趋势,意愿生育子女数从1985年的2.4%下降到了2007年的1.8%左右。

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得知,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的理想子女数为1.9人,可见二孩政策的落实存在较多困难。

2广元地区“全面二孩”政策下居民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影响因素分析目前,在国家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过程中,多数家庭都在考虑是否生育二孩,而此类选择不仅关乎着母亲与家庭,还对国家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在家庭选择是否生育二孩之前,需要对各方面因素进行衡量。

目前,对于多数的普通家庭而言,在考虑生育二孩的过程中,除了会分析政策因素之外,还会受到以下几点因素的影响。

工作与家庭平衡视角下“全面二孩”政策对新生代女性生育意愿影响及因素分析

工作与家庭平衡视角下“全面二孩”政策对新生代女性生育意愿影响及因素分析

工作与家庭平衡视角下“全面二孩”政策对新生代女性生育意愿影响及因素分析工作与家庭平衡一直是新时代女性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随着社会发展,女性参与社会工作的比例不断提高,工作与家庭之间的平衡问题日益凸显。

而近年来,中国政府实施了全面二孩政策,鼓励生育,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和促进经济发展。

这一政策对新生代女性的生育意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文将从工作与家庭平衡视角出发,分析全面二孩政策对新生代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及因素。

一、工作与家庭平衡下的生育意愿工作与家庭平衡是现代女性面临的重要议题。

许多女性在成为母亲后,面临着工作与家庭双重责任的压力,如何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取得平衡成为了她们的一大挑战。

在生育意愿方面,许多新生代女性更愿意选择延迟生育,或者只生育一个孩子,以保障自己的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

二、全面二孩政策对新生代女性生育意愿的影响1. 增加了生育的选择余地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新生代女性在生育意愿上获得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之前受到一孩政策的限制,许多家庭只能生育一个孩子,而对于希望多生育一个孩子的家庭来说,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实现。

而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为这些家庭增加了生育的选择余地,让他们更有可能实现生育的愿望。

2. 增加了经济和社会压力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方面,生育一个孩子已经给许多女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压力,而生育两个孩子将进一步加重这些压力。

在城市,孩子的教育、医疗等成本居高不下,由此造成的经济压力不容忽视。

养育两个孩子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了照顾家庭,许多女性将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事业,这也会加重她们的社会压力。

1. 经济因素在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下,经济因素成为影响新生代女性生育意愿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城市生活的女性,面临着高昂的房租、孩子教育、医疗等成本,加上自身的职业发展,使得她们对于生育的意愿更为谨慎。

相比之下,一些农村地区的女性,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更可能选择生育多个孩子。

2. 家庭因素家庭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生代女性的生育意愿。

二胎生育意愿调查报告

二胎生育意愿调查报告

二胎生育意愿调查报告自2016年中国政府放开二孩政策以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考虑二胎的问题。

为了全面了解人们的二胎生育意愿和相关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该调查于2021年1月在中国五个不同城市的居民中进行,共计收到1000份有效问卷。

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调查结果1. 二胎生育率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有了二胎。

具体来说,有39%的受访者已经有了两个以上的孩子,其中有28%的受访者有两个孩子,而有33%的受访者仍然没有孩子。

2. 二胎生育意愿在那些没有二胎孩子的受访者中,62%的人表示他们有生育二孩的意愿。

他们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原因:希望有更多的孩子陪伴;对二胎政策的支持;想要多个孩子共同成长。

另一方面,那些已经有二孩子的受访者中,只有10%的人有三胎的意愿,而72%的人则表示他们不会再有孩子。

3. 二胎生育观念对于二胎政策,超过80%的受访者对其持支持态度。

他们认为,二孩政策有利于缓解老龄化问题和人口数量不足的矛盾。

此外,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二胎政策有利于促进中国家庭的发展和稳定。

二、分析和总结经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然而,我们应该注意到,并非所有家庭都追求生育二孩。

到目前为止,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访者有了两个或以上的孩子,而33%的受访者没有孩子。

尽管经济和工作压力等因素仍然是主要原因,但有人认为养育孩子的支出过于昂贵,也是他们不愿意生育的原因之一。

2. 外部环境的因素对生育意愿有影响。

例如,城市和农村的生育情况差异很大,大城市的人们往往生育意愿较低。

此外,在家庭和社会中享有更高经济和文化水平的人,可能更愿意承担生育二孩的责任。

3. 总体而言,二孩政策得到了公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这项政策缓解了老龄化的问题,同时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并且增加了家庭的收入和缴纳社会保险的负担。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到,不同家庭的情况不同,生育决策应该由个人自行作出。

政府应该制定更为完善的政策,支持人们生育合适数量的孩子,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国家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

全面二孩政策下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

全面二孩政策下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

全面二孩政策下生育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随着中国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许多研究开始关注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

生育意愿是指个体或夫妻准备生育的意愿和倾向。

了解和研究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对于制定有效的政策以及了解人口发展趋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个体三个维度来探讨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

首先,经济因素对生育意愿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家庭收入水平是影响生育意愿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发现,相对较低的收入水平和困难的经济状况会使人们对生育感到压力和担忧,降低了他们的生育意愿。

另一方面,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可以提高人们的生育意愿。

因为较好的经济条件和社会保障可以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机会。

因此,国家和政府可以通过提高家庭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来鼓励人们增加生育意愿。

其次,社会因素也对生育意愿有着重要的影响。

文化观念和社会价值观对生育意愿起着决定性作用。

在传统观念中,子女是家庭的延续和支持,老年人需要子女的赡养。

因此,大部分父母仍然认为生孩子是一种道德、文化和社会要求。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改变。

女性开始更加关注自身的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不再把生育作为唯一的目标。

这样的观念转变使得一些人对生育持有观望、犹豫的态度。

此外,社会支持和社会环境也对生育意愿有影响。

例如,那些生活在没有家庭支持的大城市且缺乏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的年轻夫妻,往往对生育的意愿较低。

最后,个体因素是影响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个人的教育程度、职业地位、健康状况等都可以影响生育意愿。

一般来说,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对生育意愿较低,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事业,相对较晚结婚生子。

而职业地位较高的人往往担心生育对事业发展的影响,并且可能承受更大的经济压力。

此外,健康问题也可能影响生育意愿,一些有遗传疾病或者患有严重疾病的人可能会选择不生育。

因此,个体因素在生育意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会随着个人经历和感受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二胎政策下居民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二胎政策下居民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二胎政策下居民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近年来,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居民生育意愿逐渐增加。

本文将对居民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居民生育意愿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教育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居民开始考虑生育二孩。

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生育成本相对减少,能够承担更多的教育和养育费用;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父母希望给孩子一个亲密的家庭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居民的生育意愿逐渐增强。

二、影响居民生育意愿的因素分析1.经济因素:经济条件是影响居民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济发展,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生育成本相对减少,能够更好地承担养育费用。

经济条件对于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较为显著。

2.教育因素:教育观念的变化也是影响居民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

他们希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因此愿意生育二孩,并给予更好的教育。

3.政策因素:二孩政策的放开也对居民生育意愿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孩政策的出台使更多的居民有了生育二孩的机会,因此生育意愿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4.社会因素:社会观念的变化也会影响居民生育意愿。

在传统观念下,一个孩子是幸福的象征,而随着社会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多子多福的重要性,生育二孩被视为一种创造幸福的方式。

5.工作压力:工作压力也是影响居民生育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加,很多年轻夫妇在考虑生育问题时担心会对自己的事业产生负面影响。

工作压力也会对生育意愿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13-2019

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13-2019

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13-2019二孩生育政策自2016年开始实施以来,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这个政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夫妇开始考虑要生育第二个孩子。

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成为了学术界和社会学专家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2013年至2019年间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探讨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情况,并从中总结出对政策制定和家庭生育决策提供参考的建议。

一、二孩生育政策的背景及意义二孩生育政策的出台,是中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和性别比例失衡问题的应对之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育规模的观念逐渐发生了变化,这对于中国的人口政策提出了新的挑战。

2016年的二孩政策成为了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

二孩生育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人口结构的优化,保持人口数量合理增长,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本文收集了2013年至2019年期间相关的学术研究文献,并进行了综合分析。

通过对已有的研究数据和结论进行整理和分析,探究了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综述法和比较分析法。

三、二孩生育意愿的现状近年来,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中国许多城市的妇女开始表现出了生育二孩的意愿。

各地的实际情况存在很大差异。

一些大城市的家庭普遍存在二孩生育意愿普遍较低的情况,而一些中小城市或农村地区的家庭则更加倾向于生育二孩。

这表明二孩生育意愿的形成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影响。

1. 家庭经济状况研究发现,家庭经济状况是影响二孩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研究指出,家庭收入越高,生育二孩的意愿越低。

这与高收入家庭更注重生活品质,更担心孩子教育质量等因素有关。

2. 教育程度研究还发现,家长的教育程度对二孩生育意愿也有着明显的影响。

一般来说,受过高等教育的夫妇更倾向于拥有一个孩子,而受过低等教育的夫妇更愿意拥有两个或更多的孩子。

3. 子女性别子女性别也是影响二孩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一孩政策实施多年的情况下,很多家庭都希望二孩是异性,以期望实现家庭的孩子互相照顾和传宗接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面二孩政策下基层医院护理人员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目的了解全面二孩生育政策下基层医院护理人员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2018年3月1—31日运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山东省东阿县14所基层医疗机构育龄期(≤49岁)女性护理人员进行二孩生育意愿调查。

结果424人共有227人有二孩生育意愿,占53.5%,其中87.7%计划在一孩后3年内进行生育。

年龄、受教育程度、期望子女数量为影响二孩生育的主要因素。

结论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基层医院超过半数的护理人员有二孩生育意愿。

当二孩生育意愿集中释放时,产假、哺乳假、孕晚期免夜等假期将加剧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因生育而导致护士的隐形流失问题,合理优化护理人员配置,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要。

标签:全面二孩政策;护理人员;二孩生育意愿;影响因素[Abstract] Objective To know the second-child fertility desir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ursing staff in the primary hospitals under the comprehensive second-child policy. Methods From March 1 to 31,2018,the female nursing staff aged ≤49 years old in 14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Donge County in Shandong Province was surveyed by the self-made questionnaire. Results Of 424 cases,227 cases had the second-child fertility desire,accounting for 53.5%,and 87.7% planned to give birth within 3 years after one child,and the major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ed the age,educational degree,and expected number of children. Conclusion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second-child,more than half of the nursing staff in the primary hospitals has the fertility desire,when the second-child fertility desire is released,the vocations such as maternity leave,breast feeding,late pregnancy will aggravate the shortage of nursing human resources,and the hospital managers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birth and rationally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nursing staff thus meeting the demand of clinical nursing work.[Key words] Comprehensive second-child policy;Nursing staff;Second-child fertility desire;Influencing factor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实施。

2017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 723万人,二孩数量上升至883万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51.2%,比2016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二孩潮是所有行业共同面临的问题,女性占绝对数量的护士这一职业就变得尤为明显。

在建设健康中国的总体部署下,在“90%的患者留在县域内就诊”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目标指引下,了解基层护理人员二孩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该研究通过调查山东省东阿县14所基层医疗机构育龄期(≤49岁)女性护理人员二孩生育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科学、合理地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缓解临床护士人力资源紧缺、保证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提供参考。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对山东省东阿县2所县级公立医院、1所县级妇幼专科医院、11所乡镇卫生院共14所医院的424名女性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根据该研究目标的实际情况,调查对象界定49岁及以下的女性在岗护理人员。

1.2 调查工具运用自行设计的《基层医院护理人员二孩生育意愿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护理人员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岗位、学历、婚姻状况、家庭年均收入、生育状况、调查者及其配偶兄弟姐妹数量等情况。

第二部分是护理人员的二孩生育意愿,主要包括全面二孩政策的了解程度、期望子女数量、意愿生育二孩态度、意愿生育二孩时间及生育原因等。

1.3 调查方法选取所在医院各科室护士长为调查人员,并进行统一培训,对问卷内容进行解读,发放问卷后限定时间内完成,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全面核查,删除缺项、漏项及不符合要求者,数据录入时,采用双人录入,以减少数据录入时的误差。

该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40份,回收424份,回收率96%。

1.4 統计方法采用Epidada建立數据库,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频数、百分比、构成比等指标描述育龄期女性护士的岗位、年龄、学历、婚姻状况、家庭年均收入、生育状况、调查者及其配偶兄弟姐妹数量、二孩生育意愿等,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护理人员二孩生育意愿的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2.1 影响护理人员二孩生育意愿单因素分析424名被调查对象中,227人有二孩生育意愿,二孩生育意愿率53.5%。

影响护理人员二孩生育意愿单因素分析见表1。

2.2 影响护理人员二孩生育意愿Logistic回归分析将以下变量对护理人员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学历和期望子女数量等3个因素是决定护理人员二孩生育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

年龄越小,二孩生育意愿越高;学历越高,二孩生育意愿越高;期望子女数量越多,二孩生育意愿越高。

见表2。

2.3 有二孩生育意愿的原因调查发现生育二孩原因主要有“一个孩子太孤独,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占49.2%,“一个孩子有风险”占31.1%,“自己将来有更好的保障”占8.3%,“希望儿女双全”占8.1%,而选择“父母要求”的只有3.3%。

她们选择生育二孩时首先考虑是否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否促进家庭和睦等现代生育观念,而且这一观念不断上升并占据主导地位[1]。

虽在山东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对于“希望儿女双全”等传统生育观念已经不再是主要影响因素。

3 讨论3.1 护理人员二孩生育意愿现状该次调查发现,有227人明确表示有生育第二个孩子意愿,占53.5%;102人明确表示没有生育第二个孩子意愿,占24.1%;还有95人则表示对于是否想生育第二个孩子还“没想好”,占22.4%。

有199人明确表示计划在一孩后三年内生育第二个孩子,占到87.7%。

3.2 影响护理人员二孩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分析3.2.1 年龄总体来看,80后、90后年轻护士逐渐成为临床护理的主力军[2],她们有更强烈的二孩生育意愿,对于年龄较低的护理人员,一方面她们中的一部分人是独生女,在成长的经历中,没有遇到经济上的压力,也没有切身体会到生养孩子需要付出的辛苦,生育意愿更多反映的是一种对于孩子的美好憧憬,因而生育意愿较高;另一方面,年轻的护理人员由于在生育旺盛期又赶上生育政策的放开,并且他们较高龄护理人员更可能获得来自父母的支持与帮助,因此生育二孩的意愿会比较高。

但随着年龄的增高,不想生育二孩的比例逐渐上升,年龄在41~49岁的护理人员,没有一个选择生育二孩,这与该年龄段人群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事业处于顶峰、孩子教育正处于关键时期、老人正处于需要人陪护的阶段有关,也可能由于一孩生育政策的原因没能在最佳生育年龄满足生育第二个孩子,虽然全面二孩政策已经放开,人们还是会因为“已经错过最佳生育年龄”而放弃生育第二个孩子。

同时作为护理人员充分了解高龄生育会增加孩子患病机会和带来诸多的孕妇的生理问题[3-4]。

3.2.2 受教育程度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的愿意生育二孩的比例随着受教育程度的上升而增高。

李琳等[5]在对上海地区生育意愿的研究中也得出了学历高更倾向于生育两个孩子的结论。

国外相关研究也表明受教育程度和生育意愿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般认为受教育程度越高群体更注重孩子的成长环境,认为作伴成长更有利于孩子成长,同时受教育程度高者经济收入相对稳定,能够承担养育子女的费用。

3.2.3 期望子女数量期望子女数是生育意愿的重要内容和直观反映,它取决于生育的目的和动机,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因为人们生育动机的差异,期望子女数量也不尽相同。

调查中发现期望子女数量是1个的护理人员,只有3.8%有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意愿;期望子女数量是2个的护理人员,有65.3%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意愿,这相并等学者[6]研究的我国城乡居民理想的生育子女数量为两个孩子的结果是一致的;期望子女数量是3个及以上的护理人员中,有59.1%有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意愿。

可见,期望子女数量直接体现了人们的生育意愿,对生育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

3.2.4 配偶兄弟姐妹数量生育是整个家庭的决策,护理人员的生育意愿受家庭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配偶的影响,一般男性在生育方面更看重“传宗接子”“养老送终”以及“社会责任”。

受多子多福传统思想的影响,若男方是独生子,他会受来自父母及其他长辈的压力,选择生育二孩的意愿更强烈,男方的意愿会直接影响女方的选择。

若男方是非独生子,来自父母及其他长辈的压力就相对降低,选择生育二孩的意愿会减弱。

通过调查发现,随着配偶的兄弟姐妹数量的增加,护理人员的二孩生育意愿在降低。

4 小结该次调查发现,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基层医院超过半数的护理人员有二孩生育意愿。

年龄、受教育程度、期望子女数量为影响二孩生育的主要因素。

当二孩生育意愿集中释放时,产假、哺乳假、孕晚期免夜等假期将加剧护理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7]。

医院管理者应重视因生育而导致护士的隐形流失问题,统筹安排好护理人员的生育权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