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ROS污泥资源化处理处置工艺简介
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污水处理厂是处理城市污水的关键设施之一,通过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将其变为可回用的清洁水。
然而,随着污水处理工艺的发展,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泥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讨论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相关议题。
一、污泥的特性污泥是指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通过沉淀、氧化、凝胶化等方式去除后的淤泥物质,其主要成分包括有机物、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等。
污泥特性的了解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案至关重要。
二、污泥的处理方法1. 压滤脱水法压滤脱水法是一种常见的处理污泥的方法,其通过应用压力将污泥中的水分脱除,从而降低污泥的湿度,方便之后的进一步处理和利用。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减少污泥的体积,但在处理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较高的能耗和操作成本。
2. 热解技术热解技术是一种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可利用能源的方法,其主要过程是通过高温热解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油、气和焦炭等可用于能源生产的物质。
这种技术能够将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相结合,实现资源的有效回收,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解决一些环境污染问题。
3. 污泥堆肥污泥堆肥是将污泥与其他有机废弃物混合,通过生物降解的过程将其变为有机肥料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通过降解有机物,减少污泥的体积,同时将其转化为可以用于土壤改良和农田施肥的有机肥,对环境友好,但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和监控,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三、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污泥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氮、磷等营养元素,可以通过合理的资源化利用,实现其再生利用的目标。
1. 农田利用经适当处理后的污泥可以用作农田施肥,为作物提供所需的养分,改良土壤结构。
但在利用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施用量,防止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过度污染。
2. 生物质能源利用通过热解技术处理污泥,可以得到可用于能源生产的油、气和焦炭等物质。
这些能源可以用于发电、供热等,实现对污泥的能源再利用。
3. 建材制造经过特殊处理后的污泥可以用于制备建材,如砖块、砂浆等。
污泥处理工艺介绍及设计计算

污泥处理工艺介绍及设计计算一、污泥处理工艺介绍:1.沉淀处理工艺:将污泥与废水分离,使废水脱水。
常见的沉淀处理工艺有重力沉淀、化学沉淀和机械压滤等。
重力沉淀适用于悬浮固体颗粒较大的污染物,化学沉淀则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使悬浮物聚结形成沉积物。
机械压滤则利用压滤机将污泥从废水中脱水。
2.热化学处理工艺:通过高温和化学药剂的作用,使污泥中的有机物质被分解,达到稳定化处理的目的。
其中常见的工艺包括热解、固化和焚烧等。
3.生物处理工艺: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质,降低其有机物含量。
生物处理工艺包括好氧降解、厌氧消化和堆肥等。
4.物理化学处理工艺:利用物理化学方法分离、去除污泥中的有害物质,如气浮、吸附和膜分离等。
二、污泥处理设计计算:在污泥处理工艺的设计中,需要进行一些计算,以确定处理工艺的工艺参数和设备规模。
以下是一些设计计算的示例:1.污泥产生量计算:根据废水量和废水中污泥含量,估算出污泥的产生量。
2.污泥浓度计算:根据污泥的产生量和处理设备的类型,计算出污泥的浓度,即污泥中固体的含量。
3.设备选择计算:根据污泥的性质和处理要求,选择适合的处理设备,如沉淀池、压滤机、热解炉等。
在计算时需要考虑设备的处理能力、处理效率和运行成本等因素。
4.空间布置计算:根据处理设备的尺寸和数量,进行工艺流程的空间布置计算,确保设备之间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操作和维护。
5.药剂投加计算:对于需要化学药剂的处理工艺,需要计算药剂的投加量和投加浓度,以达到处理效果。
以上只是污泥处理工艺和设计计算的简单介绍,实际的工程设计还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如废水的性质、处理要求、经济性和环保要求等。
设计和计算过程中应仔细分析和评估各种因素,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和经济性。
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精品整理
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一技术概述
脱水污泥经调配预热后进行水解反应,水解后污泥通过闪蒸装置释放压力和换热,然后进入板框机固液分离,含蛋白上清液进行浓缩提纯,获得蛋白浓缩产品,制作蛋白类发泡剂、灭火剂等;污泥残渣可用作绿化土、有机肥、建筑材料等。
调配预热罐中污泥含水率86%~90%;水解停留时间4~6h;固液分离污泥残渣含水率降至40%以下。
二技术优势
该技术可提取蛋白并制成蛋白副产品,投资相对较少,总体运行成本低、占地少、工艺安全可靠。
三适用范围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污泥与餐厨、畜禽粪便等有机固废混合处理,生物发酵制药菌丝残渣等处理。
四技术指标
进泥含水率:80%
处理后:35%~40%
有机质消:减40%以上。
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处理方案

污泥处置及资源化处理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置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污泥处置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步骤,大量的污泥产生给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压力。
因此,对于污泥的妥善处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污泥的处理方法以及资源化处理方案。
污泥的来源污泥是污水处理产生的固体废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水中悬浮的固体、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等都会沉淀在污泥中。
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污泥可以分为厌氧污泥、好氧污泥、混凝沉淀污泥以及生活垃圾堆肥中产生的污泥等。
污泥的处理方法目前,污泥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 landfill、焚烧和资源化处理三类。
Landfill 处理Landfill是一种将污泥埋入填埋场进行处理的方法。
将污泥浓缩成较干燥的物料,再将其运至填埋场进行填埋即可。
这种方法处理的污泥体积小、易于运输和储存。
但是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填埋释放的温室气体甲烷等对环境造成了威胁,同时土地的利用也受到限制。
焚烧处理焚烧污泥是将污泥经过处理后,以高温氧化的方式进行控制的方法。
这种方法处理后的污泥体积更小,成本更高,且焚烧后的废渣可以再次利用,具有环保的效益。
但是对于此种方法,一定的系统运转成本和技术要求比较高,附加的废气和废渣对环境会有一定的影响。
资源化处理资源化处理是一种将污泥中可利用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转化为有用产品的方法。
污泥转化后形成的产品可以用于肥料和能源生产,解决了污泥处理和能源、肥料使用之间的耦合问题。
将污泥转化为资源化产品可以减少成本,同时对环境友好。
资源化处理方案目前,污泥的资源化处理方式分为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三类。
化学法化学法是一种利用化学方法将有机物和无机物分离的方法。
常见的化学法处理方案有酸碱法、氧化法和还原法。
通过加入酸、碱等化学药剂进行处理,将有机物和无机物分离出来,分别加工、利用。
物理法物理法是利用物理性质对污泥进行分离。
常见的物理法处理方案有离心法、滤板法、挤压法等。
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途径与新技术

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途径与新技术污泥是城市和工业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含有大量的有机和无机物质。
传统上,污泥被视为一种废物,通常以填埋或焚烧的方式处理。
然而,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对资源回收利用的需求增加,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途径和新技术也逐渐得到重视。
本文将介绍污泥的处理处置途径以及如何实现其资源化利用。
目前,处理污泥的主要方法包括干化、焚烧、填埋和农田利用。
干化是将污泥通过烘干设备转化为干燥状态的方法,有效减少了污泥的体积和重量。
焚烧是将干燥后的污泥进行高温燃烧,产生热能和灰渣的处理方式。
填埋则是直接将污泥埋入地下,但由于填埋会引起地下水污染等问题,目前已逐渐减少使用。
农田利用则是将污泥作为肥料施用在农田上,但需要特殊的处理和监控以避免对作物和环境造成潜在影响。
然而,传统的污泥处理方法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污泥中含有有机物质,焚烧和填埋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加剧了气候变化。
其次,传统处理方法并未充分利用污泥中所含的有机和无机物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能源的消耗。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始研究和开发污泥资源化利用的新技术。
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新技术是污泥厌氧消化。
通过构建一个封闭的反应器,利用厌氧消化菌群将有机物质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同时产生可用于发电的生物气体。
这种方法不仅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还将污泥转化为能源资源。
另一种新技术是通过热解将污泥转化为生物炭。
热解是指在高温下将有机物质分解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过程。
通过控制热解的温度和时间,可以将污泥转化为含碳量较高的生物炭,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和土壤改良效果。
生物炭可以用作土壤改良剂、活性炭和固体燃料等。
此外,还有一些新技术正在被研究用于污泥资源化利用。
例如,一种利用微生物菌群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质转化为有机肥料的生物转化技术。
另外,利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水热处理可以将污泥中的有机质转化为液体油和气体燃料。
总的来说,污泥处理处置及资源化途径与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污泥的资源化处置

污泥的资源化处置此表是欧洲各国污泥的处置方式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污泥大部分为农用和填埋,这俩种方式是目前的主流处置方式。
1、污泥的堆肥工艺工艺条件:1、污泥的含水率调整好氧堆肥化水分调整到60%-65%。
含水率调整方法有:添加辅料、成品回流、干燥和二次脱水等。
2、PH值调整对于一般的脱水污泥不必调整,如果脱水时加了消石灰,则脱水泥饼的PH调整到10.0-10.5即可。
3粒度的调整把粒度调整到1-2厘米左右才可应用。
通过添加辅料或成品回流大都可达到分散要求。
4接种有成品回流和接引特种菌种。
一般回流量至少达到20%-30%。
5、营养需求:原料的炭氮比控制在20—30比较适宜,磷也是微生物所必须得营养元素C/P 比为75~150泥中含量比较多的磷,所以一般不必调整。
堆肥技术与设备1、条垛堆肥系统将前处理过的堆料堆成高1-2米宽2-3米的条垛;上面用塑料布或简易棚挡雨,依靠空气自然扩散或强制通风供给空气,是堆肥进行好氧发酵。
条件:1、场地地面必须结实,可供机械设备的出入。
2、堆肥场地坡度至少应为1%(坚硬材料)用砂石或炉渣至少2%。
2、强通风静态垛系统通风量设计值应为9-15立方每小时每吨,实际通风量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料堆得大小应该是根据处理量和堆场等具体情况而定,其截面通常也是三角形,用熟化的堆肥或者调理剂在料堆的表面和底部,加一层覆盖层和衬垫层。
3发酵槽系统主要包括设备:发酵槽、通气装置和搅拌装置。
因为发酵槽的形状决定通气装置的形状把发酵装置分为:(1)立式多段发酵槽(2)筒仓式发酵槽(3)卧式旋转发酵槽(4)卧式敞口发酵槽设备简介:1、立式多段发酵槽形状呈四方形,内部被分隔成5~10层。
脱水后的污泥经混合从槽的顶部加入,通过开闭的阀门依次落下,使料堆发生移动和搅拌,直至到达底层变成堆肥而排出,这种方式的通气用鼓风机将空气强制送到各层,通过气孔进入堆中。
排除废气经过收集净化处理排放。
2、筒仓是发酵槽与立式多段发酵槽相似,但槽内没有分层,堆料处于静止状态,堆料的搅动和移动靠安装在槽底的螺杆出料装置进行。
污泥处理工艺流程从污泥脱水到污泥无害化处置全面了解污泥处理的步骤

污泥处理工艺流程从污泥脱水到污泥无害化处置全面了解污泥处理的步骤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也越来越重要。
污泥处理作为污水处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污泥脱水到污泥无害化处置,详细介绍污泥处理的工艺流程和步骤。
一、污泥脱水污泥脱水是污泥处理的第一步,目的是去除污泥中的多余水分,减少污泥的体积和重量。
常用的污泥脱水方法包括压滤、离心脱水和浓缩等。
1. 压滤压滤是一种常见的污泥脱水方法,通过将污泥置于过滤介质中,利用外加压力将水从污泥中挤出。
该方法适用于含有大量活性污泥的废水处理厂。
2. 离心脱水离心脱水是利用离心力将污泥中的水分离出的方法。
通过高速旋转离心机,使污泥中的较重颗粒物向外排出,而轻质液体则集中在中心,实现脱水目的。
3. 浓缩浓缩是将脱水后的污泥进一步进行浓缩处理,以减少其体积。
浓缩方法包括重力浓缩、浮选浓缩和机械脱水等。
浓缩后的污泥可用于后续的无害化处置过程。
二、污泥干化污泥干化是指将脱水后的污泥进行烘干,以降低其含水率,提高燃烧效率。
常用的污泥干化方法有烘干床干化、喷雾干燥和回转式干燥等。
1. 烘干床干化烘干床干化是将污泥铺在宽而浅的烘干床上,利用太阳能或者其他加热装置将污泥中的水分蒸发掉,实现干燥效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型废水处理厂。
2. 喷雾干燥喷雾干燥是利用喷雾器将高温空气或者燃气喷洒到污泥表面,使污泥中的水分蒸发,从而实现干燥效果。
该方法干燥速度快,适用于小型废水处理厂。
3. 回转式干燥回转式干燥是将污泥放置在旋转的干燥筒中,通过热气将污泥中的水分蒸发,达到干燥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小型废水处理厂。
三、污泥无害化处置污泥干燥后的处理即进入污泥无害化处置阶段,目的是将污泥中的有害物质降至最低,以确保对环境和人体的安全性。
常用的污泥无害化处置方法包括焚烧、堆肥和填埋等。
1. 焚烧焚烧是将干燥后的污泥送入焚烧炉中进行高温燃烧的方法。
简析污泥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简析污泥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一、城市污泥概述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会产生两个主要产物,一种是出水或被称为处理后的水,他将会被排放到自然水体中;另一种就是通常所说的污水污泥。
城市污水污泥是指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初沉池、生物处理池以及二沉池等水处理构筑物中,伴随污水的一级处理(去除水中悬浮物或颗粒物)、二级处理(去除水中有机物)以及深度处理(去除水中N、P等营养元素)等污水处理过程所产生的、富集了微生物菌胶团、病原菌、有机污染物、重金属以及大量颗粒物的固液混合物(Smith,2009;Aparicioetal.,2009)。
一般来说,城市污水污泥主要由初沉污泥和生物污泥组成,其产量与污水处理效率成正比,含水率极高(97%~99%),采用传统机械脱水技术处理后,污泥的含水率仍然高达80%左右,这也是导致污泥体积庞大的最主要原因。
二、我国污泥处理处置现状在我国,污水污泥处理费用约占污水处理厂总运行费用的20%~50%,投资占总投资的30%~40%。
我国的污泥处理与处置才刚刚起步,在全国现有污水处理设施中有污泥稳定处理设施的还不到1/4,处理工艺和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的还不到1/10,能够正常运行的就更少。
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着重废水处理,轻污泥处理的倾向,许多城市仍采取购地露天堆放的方法,造成了城市周围垃圾成山、蚊蝇孳生、环境污染的状况。
这些随意排放的污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并已威胁到人类健康,使污水处理工作变得毫无意义。
随着我国污泥问题日益严峻,国家开始逐步加大了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研究力度和经费资助。
然而,我国污水污泥处理处置现状仍不容乐观,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①缺乏广泛而完善的技术标准和相关法规②缺乏污泥处理处置责任主体③污泥处理处置方面的经费投入较少,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④污泥产量大、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三、污泥处理处置与资源化技术污泥处理是指污泥经单元工艺组合处理,达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目的的全过程,其目标是使污泥达到最终处置的要求;污泥处置是指将处理后的污泥置于自然环境中(地面、地下、水中)或进行再利用,能够达到长期稳定并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的最终消纳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iROS污泥资源化处理处置工艺简介北京绿创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一、HiROS污泥资源化处理处置工艺概述HiROS(High-rate Recovery of Organic Solid-wastes)技术可实现污泥等有机固废的高速资源化。
其遵循资源循环最短原则,采用用部分湿式氧化并与活化膨化相结合,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氧化剂作用下,将污泥中易降解有机物(糖类、脂肪、蛋白质等)水解、氧化;使污泥稳定、减量、无害化,同时释放出能量供工艺回用;然后将原污泥中较难降解的木质素、纤维素活化、膨化,成为高吸附性的物质;最终实现污泥的稳定处理处置和资源化。
整个工艺处理过程在密闭的反应器系统中连续进行,处理过程中充分利用反应自身产生的热能,以降低整个系统的能耗。
进料中含有杂质或有害物质亦在过程中去除(如各类菌类、重金属等),工艺过程中不产生其他次生污染物。
污泥从进入系统到形成资源化产品仅需一个小时的时间,设备的处理能力可以根据需要定制,通常单机处理规模可以从50吨/天到500吨/天。
经该技术处理后得到的资源化产品具有很高的吸水及持水性、投入土壤可有效提高土壤的氮磷钾(NPK)的缓释、改良,提高土壤透气、隔热性以及颗粒稳定性。
产品可作为高品质有机肥直接使用,也可用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土壤板结贫瘠治理、植被修复、荒漠化治理、水土保持、固碳、及其他生态保护等多种用途。
2011年8月2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本技术及装备科技成果评估会。
评估委员会认为:该技术在污泥部分湿式氧化和活化膨化方面具有创新性,其成套装备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二、技术背景(一)土地利用的政策趋向今年3月住建部和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为今后几年我国污泥处理事业的发展明确了方向,明确将污泥土地利用作为污泥处置的主要方式和鼓励方向。
在这一方向指引下,结合碳减排的环境要求,焚烧等技术因未实现资源化、尾气治理、增加碳负荷等因素会越来越受到限制,欧美及日本已在陆续关停相关设施;以低温生物过程为特征的厌氧、好氧技术的应用推广受生物反应过程本身的技术限制,包括低温生物反应耗时长,相应的占地面积大,温度低不足以杀死细菌病毒虫卵等有害生命体致使终端产物无法有效利用等。
《指南》第四章<污泥处理的单元技术>第六节<其他技术>中提及,“热处理没有氧化剂通入,而湿式氧化需要向反应器内通入氧化剂”,经处理后的污泥“脱水性能大幅度提高,经机械脱水可获得低含水率的泥饼,为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提供了基础”;“处理上清液可引入水处理的高效厌氧工艺中,整体提高污泥处理系统效率;污泥中病原微生物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被彻底杀灭”。
这些处于高温氧化及低温生物处理之间的中温物化处理工艺,因其技术特点有望成为解决我国污泥问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但是我们国家在这一领域缺乏相应的实践基础,应该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
(二)湿式氧化法的基础及国外的实践《指南》提到的湿式氧化法在国外发展已有逾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美国、日本以及欧洲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发展;在我国,该技术大部分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因此指南中并未详细给出该技术的具体指标。
根据国外已有研究,认为湿式氧化工艺具有适用范围广、处理效率高、氧化速度快、占地少、没有二次污染等特点。
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简要概述就是:将待处理的污泥、废水、有机固废等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在高温(125℃~320℃)和高压(0.5~10MPa)条件下用空气、过氧化氢或纯度较高的氧作为氧化剂,采用化学方法将其中有机物降解的处理方法。
从1958年F.J.Zimmermann首次采用湿式氧化法处理造纸黑液,到目前世界上采用这种工艺建成的WAO工厂已有200多家,广泛的应用于石化废碱液、农药生产废水、丙烯晴生产废水、焦化废水以及城市污泥的处理。
为了缓和反应的条件,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传统的湿式氧化法的基础上发展了很多种衍生技术,以降低反应的温度和压力,缩短反应时间,减轻设备腐蚀和降低反应成本。
(三)部分湿式氧化的开发及其技术特点以湿式氧化法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发展出很多种应用技术路线,其中部分湿式氧化法(Partial wet air oxidation,简称PWAO)与通常的湿式氧化法不同之处在于,它在处理有机废弃物时,主要是稳定易腐化有机物,如其中的蛋白质,而不是全部氧化。
与通常的湿式氧化法相比,部分湿式氧化法主要的优点还包括:1. 反应的温度、压力较低,相应的反应釜造价低;2. 氧化程度较低,因此可以减少压缩空气(或其它氧化剂)用量,节省费用;3. 处理后的产物更易于固液分离,过滤比阻更小;4. 产物无毒害、无恶臭,能作为土壤改良剂或堆肥原料等。
(四)绿创的突破与创新综合以上分析,绿创生态公司正是基于市场需求及政策形势,结合污泥资源化的巨大市场潜力,将传统的湿式氧化法进行改进,使之与资源化的目标相匹配,率先在国内开发成功HiROS污泥高速资源化处理工艺并成功应用于污泥处理处置。
其设计核心思想与《指南》所要求的污泥土地利用高度一致,其关键的技术突破在于:1. 以化工及矿山机械设备的技术进步为依托,成功实现了污泥湿式氧化设备的全流通连续化处理处置工艺;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系统热能,降低能耗;2. 将国外已成功应用于有机物的部分湿式氧化法工艺与造纸工业的纤维活化工艺相结合并成功应用于污泥领域,达到对污泥的资源化处理处置。
3. 从“以处置定处理”的原则出发,将部分湿式氧化氧化与活化、喷爆工艺相结合,大幅提高产成品的资源化品质。
三、工艺流程简介一个典型的HiROS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功能系统组成:(一)物化预处理单元该单元主要是完成对污泥的前期调质准备,为反应准备条件。
首先,来自污泥压滤机脱水后的污泥经输送机送入储罐中待用。
在物化预处理器中,根据原料的组成、含量及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的性质与特殊助剂和添加剂混合,完成对物料的配制。
配制好的物料,通过物料泵连续输送至高速稳定釜中,供HiROS工艺处理使用。
在该单元中,为节约能耗及减少排放,物料的预热或添加水等均使用物料换热和工艺废水。
(二)高速稳定处理单元该单元是HiROS工艺中的核心单元,在该单元中,完成对物料的无害、减量化处置。
由物料泵送入高速稳定釜的物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进入稳定釜的氧化剂发生系列化学反应,使物料中部分有机质被氧化分解。
该单元温度、压力条件均由反应热提供以维持反应的自续进行,反应的启动热依靠外加热源供应,物料在高速稳定釜中经合理的停留时间后,易降解的有机质被氧化分解。
反应后的物料依靠自身的压力通过出料口排至强制过滤机将其水分脱出,完成污泥的无害化、减量化处理。
该单元的温度、压力条件使存活于原污泥中的病毒、病菌、寄生虫等有害生物被有效灭活。
同时,在此条件下,萃取剂与物料中的重金属发生反应,使物料中的重金属从污泥中进入液相,液相中的重金属可以根据种类及相应的指标要求采用合适的工艺加以去除。
(三)高速活化处理单元该单元的功能是对处理后的污泥进行资源化处置。
在经过高速稳定单元并经脱水后,物料已被无害减量处理,但物料的活性还未被完全有效激活,只能作为一种低效的营养土使用,为了使原存于物料中的N、P、K及纤维素、有机质转化为能被农作物吸收的高效有机肥基体,HiROS工艺设置了高速活化处理单元。
在本单元中,来自高速稳定单元中被软化纤维素的木质素在特定条件下被活化剂打破,使其内部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充分暴露还原,原存于物料中的有机成分如腐殖酸、N、P、K被吸附至纤维素微孔中。
在该单元中,物料在这里与助剂混合、反应,发生还原反应。
(四)膨化处理单元该单元的功能是完成物料的膨化,增加纤维素的比表面积,使物料具备高效的保湿、透气功能。
在膨化器中,物料中的纤维素,经膨化后,能够最大程度的裸露出来,使最终产品的吸水性、持水性得到明显的改观,提高有机肥基质的品质。
在操作上,使用自动控制系统对膨化器入料器、膨化器、压力调整器控制。
膨化后的物料,通过分离设备,脱去水分,达到水分含量的要求后,即可作为本套工艺的产品——肥基。
此外,系统中还包括添加剂配置、水循环利用、能量回收、空气压缩、空气净化等工作单元,整套装备采用集散式中央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全自动化操作。
本套工艺生产出的肥基,可作为复合肥的主要成分,可根据需要添加不同的组分,调整生产不同品质的优质复合肥。
四、工程实践:北京南口污水处理中心污泥资源化项目(一)处理量:50t/d,含水率 80%;日产资源化产品:15t/d;设备占地面积:600平方米;(二)处理周期:约1小时,可以做到日产日清;(三)污泥处理电耗:80-90kWh/t;(四)高速稳定釜操作参数:温度160-220℃,压力≥1.6MPa,停留时间20-30min;(五)高速活化釜操作参数:温度130-160℃,压力≥1.4MPa,停留时间2030min。
(六)污泥处理后产物的主要性能指标(基于示范工程):1. 含水率:≤45%;2. 有机质含量(干基):≥300g/kg;3. 氮磷钾(N+P2O5+K2O)含量(干基):≥90g/kg;4. pH:6-9;5. 重金属等污染物浓度: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CJ/T309-2009要求。
五、知识产权及其他1. 专利池正在构建中,已申请4项发明、3项实用新型专利,已获批3项实用新型专利;2.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资深专家刘鸿亮、任阵海两位院士高度评价本技术,并建议支持推广;3. 受邀免费参展英国世博零碳馆,参展中关村自主创新成就展备受关注;4. 示范项目资源化产成品达农用指标,并已被有机肥厂作为肥基长期收购;5. 已被评为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并被评为政府首购项目;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科技成果评估认为国内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