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的界定、特点及弊端

合集下载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注意事项

目录一、超高层建筑与一般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差异 (2)二、结构设计特点 (3)2.1 重力荷载迅速增大 (3)2.2 控制建筑物的水平位移成为主要矛盾 (4)2.2.1 风作用效应加大 (4)2.2.2 地震作用效应加大 (4)2.3 P△效应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4)2.4 竖向构件产生的缩短变形差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增大 (5)2.5 倾覆力矩增大。

整体稳定性要求提高 (5)2.6 防火、防灾的重要性凸现 (5)2.7 建筑物的重要性等级提高 (6)2.8 控制风振加速度符合人体舒适度要求 (6)2.9 围护结构必须进行抗风设计 (6)三、结构设计方法 (6)3.1 减轻自重减小地震作用 (7)3.2 降低风作用水平力 (7)3.2.1减小迎风面积 (7)3.2.2 降低风力形心 (7)3.2.3 选用体型系数较小的建筑平面形状 (7)3.3 减少振动。

耗散输入能量 (7)3.4加强抗震措施 (7)3.4.1 选用规则结构使建筑物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 (8)3.4.2 采用多个权威程序(如SATWE、TAT、SAP2000等)进行计算比较 (8)3.4.3 进行小模型风洞试验,获取有关风载作用参数 (9)3.4.4 采用智能化设计,提高结构的可控性 (9)3.4.5 提高节点连接的可靠度 (9)3.5超高建筑结构类型中的混合结构设计 (9)3.5.1 混合结构的结构类型 (9)3.5.2 型钢混凝土和圆钢管混凝土柱钢骨含钢率的控制 (10)四、高层建筑结构方案选择的主要考虑因素 (11)4.1 抗震设防烈度是超高层结构体系选用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11)4.2 超高层建筑方案,应受到结构方案的制约 (11)4.3 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结构类型的选择 (12)4.3.1 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的影响 (12)4.3.2 抗震性能目标的影响 (12)4.3.3 采用合理的结构类型,应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 (13)4.3.4 施工的合理性的影响 (14)五、关于结构的抗侧刚度问题 (15)六超高层建筑结构的基础设计 (16)6.1 天然地基基础 (17)6.2 桩基础设计 (18)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注意事项一、超高层建筑与一般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差异1、从房屋高度上,超高层建筑的房屋高度在100m以上直至有几百米甚至上千米的设想,而一般高层建筑的房屋高度则是在100m 以下。

浅议超高层的建筑结构设计浅析

浅议超高层的建筑结构设计浅析

浅议超高层的建筑结构设计浅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高度也不断刷新纪录。

作为现代建筑的代表,超高层建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由于这些建筑高度巨大,对结构设计的要求也随之增加,这就需要工程师们特别关注这一方面的设计。

超高层建筑的定义在国内,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就被定义为超高层建筑。

而在国际上,这一高度标准一般被定为150米或更高。

超高层建筑一般用于商业、酒店、办公等领域,这些建筑不仅有很高的经济效益,而且也成为了城市地标。

然而,由于超高层建筑在受力方面的问题,需要特别注意结构设计。

超高层建筑的受力特点超高层建筑的受力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垂直荷载超高层建筑重量巨大,在建筑中存在着垂直荷载。

垂直荷载是指整个建筑的自重和所承载的各种加重负载,例如建筑工作人员、设备、家具、楼层内的人员活动等。

由于超高层建筑高度巨大,其表面积也非常大,所以在高层建筑上有很大的横向风荷载。

风荷载又可分为横向风荷载和竖向风荷载。

其中横向风荷载作用于建筑横向和垂直于楼面的结构,在建筑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

3. 地震荷载地震荷载是指地震过程中,建筑物受到的惯性和地震波引起的各种荷载。

由于超高层建筑高度巨大,地震水平分量荷载较大,所以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地震效应。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要求在超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方面,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 稳定性超高层建筑具有高度巨大的特点,需要具有很好的结构稳定性。

因此,在结构设计中需要充分利用杆系模型,以减小建筑变形,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2. 材料强度超高层建筑重量巨大,自重和负载都很重,所以在结构设计中选择高强度的材料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在构建超高层建筑的支撑柱时,要使用高强度钢材,以提高柱的承载能力。

超高层建筑在受到风荷载的时候容易出现大幅度的变形,这时就需要建筑具有较高的水平刚度。

水平刚度是指同一平面内各个钢柱之间的刚度。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精确的计算来确定各个钢柱之间的刚度关系。

超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与难点

超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与难点

超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与难点
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m 时,不论住宅及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一、超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超高层建筑缺点是造价高、成本高,电梯设备,结构、材料设备,安全性、保障性都会带来建设成本的提高。

超高层建筑的优势也非常明显:集约化,垂直发展,形象突出,可以作为地标建筑;特别是在商业非常密集的地区,超高层建筑可以充分展现自己‘高’的优势和特点。

超高层施工特点:
(1)超高层基础采用深基础。

由于建筑高,体量大,支撑高层的地基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所以多采用深基础,持力层嵌入微风化岩层。

(2)超高层地下室深度大、层数多、面积大。

一是要满足建筑功能方面的要求,比如人防面积、停车位数量等;二是要解决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抗浮问题。

(3)超高层结构形式多为混合型。

如型钢砼、钢管砼、钢钢砼结构或全钢结。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施工简便、工期短、结构性能好且大大节约建筑材料,目前已成为超高
层建筑群最为实用和主要的结构形式。

(4)超高层装饰工程装饰富于变化,工程量大,技术含量高、要求高。

超高层建筑的装饰工程的安全性功能尤其重要,抗风压,风、水、气的密闭性要求高。

(5)建筑功能复杂,子系统多,安装工程工程量大,要求精度高。

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探讨

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探讨

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探讨超高层建筑是指高度在300米以上的建筑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土地资源的有限,超高层建筑在城市中越来越普遍。

随着超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多和规模的增大,建筑防火安全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涉及到建筑材料、消防设施、人员疏散等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为此,本文将就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进行探讨。

一、超高层建筑的特点超高层建筑由于高度较高,所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疏散困难:超高层建筑内部空间复杂,人员疏散难度大,一旦发生火灾,人员疏散需要更长的时间。

2. 外墙材料问题:由于超高层建筑的高度特点,外墙材料的选用需要考虑耐火性能和隔热性能。

3. 考虑风险:超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速度快,对周边建筑和人员构成较大的威胁。

二、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主要问题1. 建筑材料的选择:超高层建筑的外墙材料和内部装修材料需要具备一定的防火性能,要求材料本身不易燃烧,燃烧性能低,并且燃烧产物对人体无害。

2. 消防设施的设置:超高层建筑需要设置更加完善的消防设施,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排烟系统、消防通道、消防电梯等,以确保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控制火势和疏散人员。

3. 人员疏散设计:超高层建筑的人员疏散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内部空间复杂、人口密集等特点,需要设计合理的疏散通道和疏散指示标识,提高人员疏散效率。

4. 建筑结构的防火设计:超高层建筑的建筑结构防火设计需要考虑到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结构的耐火极限等,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 技术难点:超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技术要求较高,需要考虑到建筑本身的高度特点、建筑材料的特性等多个因素,设计难度大。

2. 成本挑战:超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涉及到大量的建筑材料和消防设施的投入,成本较高,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控制成本是一个挑战。

3. 管理困难:超高层建筑的防火管理和维护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管理难度大,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是一个挑战。

超高层建筑设计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超高层建筑设计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超高层建筑设计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超高层建筑设计的特点超高层建筑是指40层以上并且高度达到100米的建筑物。

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其技术合理性、适用性、经济性都会发生变化,需要解决安全问题、能源消耗问题、环境问题、内部交通问题。

此外,也对建筑结构、幕墙、机电、垂直交通的要求越来越高,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必须重视超高层建筑设计,兼顾科学性、经济性、美观性、舒适性等因素。

超高层建筑设计的要点1.建筑设计当前的超高层建筑领域,建筑设计主要包括外立面设计、节能设计、消防设计、人防设计、外维护系统设计、垂直运输设计等。

比如外立面设计,除线条比例外,投射在建筑上的几何状阴影使空间具有层次感,同时起到遮阳节能效果。

再比如超高层建筑一般把所有楼梯间、电梯、设备机房、管井、卫生间等设置在核心筒附近,进而满足交通和服务需要,故影响平面使用效率因素相对较多,核心筒结构类型、设备机房及管井的布置形式及面积、电梯布置等。

2.结构设计在目前的超高层建筑中,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基础形式选择、结构体系类型选择、楼盖体系的分析等。

比如说楼盖体系设计要考虑到该结构投入的成本,不仅包括建造成本,还需要考虑到空间占用面积和成本之间的关系,比如上部结构的重量对地基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加强地基,这一过程就需要增加成本。

通过风洞实验,实际模拟风压,对于结构整体抗风性设计以及幕墙结构设计更有利。

3.超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结合超高层建筑施工难度大,施工工艺复杂,因此在设计过程应充分考虑施工便利性和可行性。

比如说楼板结构形式设计,有现浇板、压型钢板以及桁架楼承板等,不同形式,施工便利性差异较大。

超高层外幕墙设计一般优先选择单元式幕墙,这种幕墙的单元板块都是先在工厂车间组装,施工周期较短还可以和土建施工一起进行,使得整个施工周期得到有效控制,也有利于施工品质的保证。

超高层建筑设计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1.工程概况厦航总部大厦位于仙岳路与环岛干道交叉口南侧湖里两岸金融中心,项目性质为办公楼和酒店,总用地面积21900㎡,总建筑面积17.32万㎡,其中地下部分面积为5.32万㎡。

超高层建筑的优缺点

超高层建筑的优缺点

超高层建筑的优缺点所谓高层建筑,不同国家有不同国家的规划。

在我国高层建筑是指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二十四米的其他建筑均称为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是近代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

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促使了近代高层建筑的出现和发展。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也呈现出飞速发展的现象。

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到处拔地而起,超高层的摩天大楼已经成了很多城市的新地标。

在土地紧张和人口密集的今天,高层建筑在城市建设中有很多的优点。

高层建筑占地面积小,提高土地利用率,扩大市区空地,利于城市绿化,改善卫生环境。

同时,由于城市用地紧凑,可以使道路、管线等设施集中,节省市政投资费用,在设备完善的情况下,垂直交通要比水平交通方便些,可以使许多相关的机构放在一座建筑物内,便于了解。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剧增,住房用地已经成为一大问题,高层建筑向天空发展,充分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用地紧张的问题。

在建筑群体布局上,高低相间,可以改善城市面貌,丰富城市艺术。

高层建筑虽然体现了繁荣、活力与发展,但也有许多弊病。

高层建筑与一般多层建筑相比用钢量较大,施工难度大,设备投资高,建设成本高。

由于楼层高,高层建筑在使用成本上也比较高。

从物业管理收费看,高层住宅由于多设有电梯,楼层居民也多,一般物业管理费要高于多层住宅。

据消防部门资料,现有的消防水罐车喷水灭火能够达到的高度是8层左右,城市配备的举高最高的消防车基本上也仅仅能够到15层左右的高度。

对于那些15层以上的高楼大厦来说,现有的消防设备仍然还是“鞭长莫及”。

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成为消防的最痛!高层建筑在拆除的时候也比较麻烦,而且也很浪费建筑材料,同时还会产生很多建筑垃圾,造成资源的浪费。

高层建筑占地面积小,有利于缓解城市用地的紧张,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

在城市布局上,建筑群体高低相间,点面结合,可以改善城市面貌,丰富城市艺术。

浅谈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几个问题

浅谈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几个问题

个问题2023-11-05CATALOGUE目录•超高层建筑概述•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技术问题•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管理问题•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环境影响问题•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案例分析•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发展趋势与展望01超高层建筑概述超过100米高的建筑超高层建筑是指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其特点是高度高、体积大、结构复杂等特点。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定义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超高层建筑的定义略有不同,但一般以建筑高度是否超过100米作为划分标准。

超高层建筑的定义超高层建筑的特点超高层建筑的高度一般在100米以上,有些甚至超过300米,是普通建筑无法比拟的。

高度高体积大结构复杂施工难度高超高层建筑的体积庞大,建筑面积往往达到数万平方米,甚至数十万平方米。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多样,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钢结构等,设计难度较大。

超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较高,需要采用特殊的施工技术和设备,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

早期的超高层建筑早期的超高层建筑主要是为了满足商业和旅游需求,如纽约的帝国大厦、上海的金茂大厦等。

现代的超高层建筑现代的超高层建筑不仅是为了商业和旅游需求,还涉及到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能源利用等多个方面。

超高层建筑的历史与发展02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技术问题总结词深基坑施工是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技术环节,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详细描述在深基坑施工中,通常需要综合考虑地质勘察、基坑设计、施工工艺和现场监控等多方面因素。

其中,地质勘察是基础,需要对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确定合理的基坑深度和设计方案;基坑设计需要根据地质勘察结果进行,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制定安全的支护方案;施工工艺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保证施工质量;现场监控则是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安全。

深基坑施工技术总结词高空作业是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一大难点,需要采取有效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要点一要点二详细描述在高空作业中,安全带、安全网、防坠器等安全设施是必不可少的。

超高层建筑弊端分析

超高层建筑弊端分析

超高层建筑弊端分析【学员问题】超高层建筑弊端分析?【解答】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摩天大楼高度不断被刷新,它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他给社会带来的潜在问题也是绝不能忽视的。

目前国内各地摩天大楼的疯狂增长和盲目建设的现象令人担忧。

超高层建筑开发的技术问题已经不是制约超高层建筑的主要因素,相反超高层建筑给社会带来的一些其他影响却是值得注意的事情。

1.超高层建筑开发建设成本高,后期维护运营费用大。

1)由于超高层建筑体型巨大,功能复杂,容纳人员众多,投资十分庞大。

超高层建筑在设计上和材料使用上的要求更加严格,尤其是对消防、防震、防风的指标要求很高。

例如对玻璃等建筑材料的选择格外严格,同时由于高处的湿度、风力影响,对建筑结构构造方面也有特殊要求,由于这些特殊要求和设计,使整个建筑成本增加约1/4左右。

2)超高层建筑技术更复杂,施工管理难度更大,工艺更先进,资金投入更高。

实践表明盖一栋200m高的大楼的成本,甚至比盖两栋100m高的大楼成本还要高。

3)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寿命一般在100年以上,而其内部的许多设备系统寿命仅为十几年,维修、更换的难度很大,成本过高。

因建筑本身也是一种消耗性产品,日子长了会有磨损,其维修、保养将会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据统计,目前不少超高层建筑亏多赢少,美国芝加哥的西尔斯大厦每年要陪上4000万美元,这栋已建成20多年的大楼现在仅值其贷款金额的一半。

2.超高层建筑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1)超高层建筑容量大、人口集中给城市交通、消费、饮水、消防等形成巨大压力。

目前一些城市把过多的城市功能集中在城市中心区,造成了大量超高层建筑出现在城市中心,大量高层建筑集中在一起,其直接后果是:人口过度集中,绿化空间被占据,人均绿地面积减少,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而且,城区高楼一般都建在路边,既不利于交通,也容易形成两道回音墙,造成噪音污染。

2)从室内使用环境来看,超高层建筑的适用性也有无法避免的缺点。

高层建筑窗户终年紧闭,一年四季靠空调调节气温和空气,强风下高楼上部的轻微晃动总是令人不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高层的界定、特点及弊端
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
2、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3、建筑高度大于等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1972年8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洲的伯利恒市召开的国际高层建筑会议上,专门讨论并提出高层建筑的分类和定义。

1、第一类高层建筑:9-16层(高度到50米);
2、第二类高层建筑:17-25层(高度到75米);
3、第三类高层建筑:26-40层(最高到100米);
4、超高层建筑:40层以上(高度100米以上)。

超高层住宅的特点
超高层住宅多为30层以上。

超高层住宅的楼地面价最低,但其房价却不低。

这是因为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其设计的方法理念和施工工艺较普通高层住宅和中、低层住宅会有很大的变化,需要考虑的因素会大大增加。

例如,电梯的数量、消防设施、通风排烟设备和人员安全疏散设施会更加复杂,同时其结构本身的抗震和荷载也会大大加强。

另外,超高层建筑由于高度突出,多受人瞩目,因此在外墙面的装修上档次也较高,造成其成本很高。

若建在市中心或景观较好地区,虽然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