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公共债务总体情况及其应对债务危机措施

合集下载

欧债危机的解决方案

欧债危机的解决方案

欧债危机的解决方案第一篇:欧债危机的解决方案目前解决欧债危机的方案框架已逐渐清晰,即包括银行增资、扩大救助基金的规模以及希腊债务重组“三大支柱”。

任何一个方案都难说是“最终的”,解决欧债危机需要进行漫长的艰苦努力。

当前,促使希腊违约有序进行,是各方力保的目标,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10月9日,欧洲著名的德克夏银行被分拆,这标志着历时近两年的欧债危机,已经从欧洲大陆的南部边缘区域,蔓延到欧洲大陆的中心。

就在德克夏银行倒下的同一天,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萨科齐发表声明,誓言要在未来3周内,拿出一个解决危机的“最终方案”,并拟在11月3日的20国集团峰会上获得通过。

自那时起,欧债危机的“最终方案”内容如何,其能否一举解决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

但谈判的过程一波三折,各方分歧巨大,决定关键要点的会议一再推迟,而全球金融市场也随着谈判的不顺利而剧烈波动。

目前虽然该方案的框架已逐渐清晰,即包括银行增资、扩大救助基金的规模以及希腊债务重组“三大支柱”,但对其内容的谈判并不顺利,其关键细节的出炉仍有待最后敲定。

第一支柱:银行增资银行需要补充资本,让其能够承受损失并吸纳希腊破产的后续影响。

相对而言,银行增资是“三大支柱”中较容易的一个。

其关键是要确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的比例。

前次欧洲银行业管理局(EBA)的压力测试,采取的是核心资本比率5%的标准,该标准过低了。

对本次银行增资,倾向于在2012年中期以前,将欧盟银行体系的核心一级资本提升至9%。

但最终签署,还需要一些条件:西班牙、葡萄牙和意大利在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的规模确定前,不愿签此方案;西班牙并认为,9%的核心一级资本虽然合理,但还要取决于具体细节。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有关方面正就银行的新增资本规模进行最后谈判,可能需要1080亿欧元,较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IMF)认为的2000亿欧元要少。

总体看,在资本的来源上,首要的是银行先面向市场融资,比如发行可换股债券等;其次对无法向市场融资的银行,政府出面注资;最后是启动EFSF资金。

欧债危机的应对措施、效果及启示

欧债危机的应对措施、效果及启示

欧债危机的应对措施、及启示2012-04-11 摘要:金融危机爆发后,冰岛便爆发了债务危机,欧债危机的演变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2010 年来,以希腊为核心、以“欧猪五国(PIIGS)”为代表的欧债危机一直威胁着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并干扰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为此,欧盟领导人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取了一系列救助措施,包括联合救援、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银行资本重组、希腊债券置换和加强财政联盟等。

这些应对措施多为临时性救助安排,虽然在短期内避免了危机国债务的无序违约,但是中长期违约风险依然存在。

中国应该吸取欧债危机的经验和教训,审慎对待区域货币联合,做好区域共同防御,防范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完善审慎监管措施,并发展本土评级机构。

关键词:欧债危机,应对措施,,启示以“欧猪五国(PIIGS)”为代表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威胁着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干扰了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

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多米诺骨牌相继倒下,无奈向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伸手求援,救助资金规模和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普遍面临着财政赤字和债务压力,而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市场僵化将进一步恶化其主权债务状况。

因此,为解决主权债务风险并重塑投资者信心,高负债经济体迫切需要实施强有力和可信的中期财政整顿,加强福利和税收制度的改革,并辅之以金融部门和经济结构的改革,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确保财政债务的可持续增长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以“欧猪五国(PIIGS)”为代表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打破了全球经济复苏的进程,引发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和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

当前,主要发达经济体普遍面临着财政赤字和债务压力,而人口结构老化和“金融加速器”的顺周期效应会进一步恶化其主权债务状况。

因此,高负债经济体应该尽快实施有效和可信的中期财政紧缩计划,确保财政赤字和债务的可持续增长,以实现全球经济的平稳复苏。

5 月2 日,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了为期三年总规模达1100 亿欧元的希腊危机救助计划。

意大利财务状况分析报告(3篇)

意大利财务状况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意大利作为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近年来,意大利的财务状况备受关注,尤其是债务问题。

本报告将对意大利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债务水平、经济增长、财政政策等方面,以期为我国企业提供参考。

二、债务水平分析1. 债务规模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截至2020年底,意大利公共债务总额约为2.32万亿美元,占GDP的135.2%。

这一债务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日本。

2. 债务构成意大利债务主要由政府债务、企业债务和居民债务构成。

其中,政府债务占比最高,达到92.8%。

企业债务占比为6.4%,居民债务占比为0.8%。

3. 债务风险意大利债务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意大利政府债务期限较短,主要集中在1-5年,导致债务偿还压力较大。

(2)债务利率波动:意大利债务利率受市场情绪影响较大,波动频繁,增加了债务偿还成本。

(3)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长乏力导致财政收入减少,难以支撑债务偿还。

三、经济增长分析1. 经济增长放缓近年来,意大利经济增长乏力,陷入“低增长、高债务”的困境。

2019年,意大利GDP增长率仅为0.3%,为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

2. 行业结构不合理意大利经济结构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相对滞后。

这使得意大利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逐渐减弱。

3. 地区发展不平衡意大利地区发展不平衡,北方经济发达,南方经济相对落后。

这种不平衡加剧了南北差距,影响了整体经济增长。

四、财政政策分析1. 财政赤字近年来,意大利财政赤字不断扩大。

根据欧盟规定,成员国财政赤字不得超过GDP 的3%。

然而,意大利财政赤字已连续多年超过这一标准。

2. 财政改革为应对债务危机,意大利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政改革措施,包括:(1)提高退休年龄:逐步将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

(2)改革税收制度:降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提高增值税。

(3)削减公共服务支出:压缩政府机构规模,降低公共服务支出。

欧债危机下的意大利

欧债危机下的意大利

欧债危机下的意大利[摘要]继希腊爆发主权债务危机不久,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的主权信贷评级相继下调,导致欧债危机全面爆发。

文章在这个背景下,对意大利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政府采取的相应对策以及欧债危机对中意贸易和投资的影响进行探讨和分析,并对意大利债务危机的前景进行预测。

[关键词]欧债危机;意大利;中国一、欧债危机爆发的背景自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以来,各国普遍采取了货币与财政双宽松的刺激政策以期提振经济。

经济刺激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全球经济形势的恶化。

同时,由于许多债务国的财政收支状况持续恶化,依靠举债运作和刺激经济,使其债务负担积重难返并屡破新高。

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信贷危机的影响,冰岛和迪拜依次发生了债务危机,并引发全球股市纷纷下挫。

①在全球金融危机逐渐扩散、债务风险逐渐升高之际,一些欧洲国家由于实体经济衰落、人口结构逐渐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债务负担极其沉重,财政状况雪上加霜。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希腊乃至欧元区债务危机既偶然又必然地爆发了。

2010年4月,希腊主权信贷评级连续下调,给许多投资者带来了恐慌。

投资者在抛售希腊国债的同时,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的主权债券收益率也大幅上升,相继陷入债务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

在欧元区债务危机的发展进程中,随着产生危机国家的增多、问题的相继浮现以及评级机构不时调降主权信用,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的困扰,欧元大幅下跌,欧洲股市暴挫,欧元区面临成立11年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全球经济也由此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二、意大利主权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意大利的经济从20年前就开始不景气,债务一直是GDP的100%以上,自1992年之后,甚至达到120%以上,仅次于希腊,在欧洲国家中位列第二,而且经济发展也总是低于欧盟平均水平。

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可以说是在预料之中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意大利政府过度举债,政府失职,超前消费,逃税现象严重,欧盟的制度缺陷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共同导致了这场债务危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


高盛在完成与希腊的交易后,向一家德国 银行购买了20年期的10亿欧元“信用违约互 换(C D S)”保险来分散风险,以便在债务出 现支付问题时由承保方补足亏空。高盛此 举着实高明,德国是欧元区最大的经济实 体,将德国栓在希腊的债务链条上,高盛 就能更好地规避风险。如果一旦希腊政府 出现支付危机导致高盛的投资无法收回, 那么出售C D S的德国银行就要支付高盛10 亿欧元的亏空。




四、会不会由于希腊问题引发全球性的主权债务危机。 其实除了欧洲一些国家以外,美国和日本的债务问题同样非常严重。 为了应对这次的金融危机,美国政府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导致去年美 国政府财政赤字占GDP总值达到10%,这个比重非常高。预计今年的 赤字会继续增加到1.6万亿美元。而且美国政府的债务总量会达到12万 亿美元,占GDP的比重接近100%。 在未来的一年中,美国国债有40%是必须借新还旧的,估计在未 来十年中,美国国债每年增加1万亿美元。去年日本国债超过10万亿 美元,今年1到4月份,国债总额大概是929万亿日元,基本上是差不 多是10万亿美元的水平。超过了英国、法国、德国GDP的总和,日本 国债占GDP的比重达到200%,在发达经济体中是最高的。仅仅偿还 债券的利息就要用掉财政预算的1/5。 中国一直是拥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国家,继续借钱给美国,也增加了经 济风险。2009年底,中国外汇储备2.4亿美元,美元资产占70%左右, 日元约10%,欧元约15%,英镑约5%。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世界各 国为了救助金融业,刺激经济复苏,纷纷 实行了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2009年,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债务上升了40%, 而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务却上升了约100%。 对于主要发达国家而言,他们的货币往往 就是国际货币,只要开动印钞机,就不存 在偿付债务问题。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 其过高的政府债务就带来了风险。

意大利债务危机

意大利债务危机


• 因为使用统一货币,欧洲 南部国家无法再通过货币 贬值保持竞争力,加之 欧元汇率相对较高导致 其单位产出成本上升
政府的金融监管不当:意大利政府在2009年赤字达到 政府的金融监管不当:
5.3%时没有采取果断行动,而是一味拖延,导致了目前危机升 级的局面。当危机来临之际,涉险国家又举措失当,导致形势 恶化。 高福利政策及其刚性 :高福利有两大后遗症:一是改 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更多的人失去了责任感。让很多人不 愿意去生育、储蓄,而更多的是乐享过度消费,高福利从某种 程度上说是培养“懒人”的制度。二是政府为了讨好民众,把 财政收入大多都投入到福利体系中,而且还以透支未来式的做 法,最终导致债台高筑。由于工资及各种社会福利在上涨之后 难以向下调整,即存在所谓的“刚性”,导致政府与私人部门 的负债比率节节攀升。
• 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的长期过度负债行为,意大利国家统计局29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意大利财政赤字与国内生产总 值(GDP)的比例为3.2%,比去年同期增长了0.7个百分点,略高 于欧盟规定的3%上限。超前消费是意大利人的一个行为准则。 大多数意大利人讲面子爱花费,不注重节俭和储蓄,偏爱申请银 行贷款
欧元区南北差距意大利和葡萄牙等国经济竞争力一直低于德国等北方国家德国荷兰等欧元区北方国家拥有很高的储蓄率通货膨胀水平也相对较低而意大利葡萄牙储蓄率普遍较低在成立欧元区之前欧洲就存在南北竞争力差异统一使用欧元后德国因弃用马克而采用汇率相对较低的欧元出口大幅受益竞争力更强
意大利的债务危机
过度举债和超前消费
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各国分 散的财政政策的结构性矛盾
• 货币政策的统一使欧元区 国家在面临经济问题时, 无法通过本币贬值来缩小 债务规模和增加本国出口 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往往 只能使用财政刺激手段, 而且有扩大财政赤字的内 在倾向,最终造成政府债 台高筑,这使原本就过多

欧洲债务危机

欧洲债务危机

欧洲债务危机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欧洲债务危机成为了国际经济舞台上的一大焦点。

本文将从欧洲债务危机的背景、原因,以及对欧洲和全球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重大经济事件。

一、背景自2009年希腊爆发债务危机以来,欧洲债务问题蔓延至多个国家,引发了全球市场的担忧。

主要受危机影响的国家包括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爱尔兰等。

这些国家的债务水平迅速上升,经济增长疲弱,财政政策受限,银行业面临资本短缺等问题,导致了欧洲债务危机的爆发。

二、原因欧洲债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

首先,这些国家长期以来在财政和经济政策方面存在缺陷,导致了公共债务迅速增加、结构性失衡严重。

其次,欧元区内各国的货币政策失去了独立性,无法通过汇率调整来应对经济困境。

再者,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间资本逐渐撤离非核心欧洲市场,进一步加剧了这些国家的债务问题。

三、对欧洲经济的影响欧洲债务危机给欧洲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在短期内,受危机影响的国家经济放缓,就业市场紧张,社会福利减少,民众生活水平下降。

而在长期内,实施紧缩政策导致经济活动疲软,企业利润下降,投资减少,产能过剩问题加剧。

此外,欧洲内部的信任危机也影响了欧元区和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给整个欧洲的稳定与合作带来了挑战。

四、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欧洲,也对全球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欧洲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衰退将拖累全球经济增长。

其次,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大量的资本流出和风险扩散,导致了全球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再者,欧洲是全球贸易的重要伙伴,经济问题影响了欧洲国家与全球贸易伙伴之间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剧了全球经济下行压力。

五、应对措施为了应对欧洲债务危机,欧盟及其成员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成立了欧洲稳定机制和欧洲稳定 mechanism,通过提供贷款和资金援助来帮助危机国家渡过难关。

其次,加强了财政整顿和改革措施,推动危机国家进行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竞争力和减少债务压力。

意大利的经济数据及概况

意大利的经济数据及概况

意大利经济概况主要趋势和展望根据世界经济与发展组织数据,意大利GDP(PPP法统计)居世界第六位。

人均收入比美国低35.7%,但在欧盟里处于中游水平。

意大利国际贸易有着悠久的历史,国际贸易十分繁荣。

因此,意大利可以称得上开放的经济体:意大利国际贸易额在 7大工业国总额中占8.9%,比GDP所占的比率高得多。

在过去50年里,由于意大利的经商传统和自由贸易政策,意大利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50-1963年间,意大利GDP平均年增长5.9%,1961 高峰年增长8.3%。

着名的"意大利经济奇迹"发生在1958-1963年。

这期间,工业总产值增长创下最快记录,年均达10%。

国家的失业率最低,投资占GDP的比重很高:例如,1963年该比率高达27%。

1963年后,经济增长平缓,由于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使得经济出现下滑。

在70年代,石油危机对意大利的经济打击尤为沉重,因为意大利十分依赖外国能源供应。

高通涨率时代随之降临,到了80年代,意大利产业进入重组时期,以适应新的国际环境变化。

90年代的经济政策是解决以前财政年度积累下来的财政收支失衡问题。

重点是私有领域,以促其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大量原有条例被颁令取消,推行了大规模的国有企业、银行私有化计划。

这以建立有效财政政策的、稳定币值、低利息率为目的的正确举措,使意大利于1999年1月1日加入欧洲货币联盟(EMU)和成为欧元缔造国之一。

从那时起到2001年底,欧洲货币联盟成员国承认欧元作为他们交易的合法货币单位。

欧元货币将于2002年1月1日起正式流通。

趋势和政策意大利财政和货币体系状况在过去20年里一直处于恶化中,从上世纪90年代起,意大利决策者把稳定和巩固财政和货币体系作为他们的首要任务。

效果是很显着的,使得该国在1999年1月成功加入欧洲货币联盟(EMU),并成为欧元缔造国。

1990年,意大利的预算赤字占GDP的11.1%,到了1996年,下降到7.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大利公共债务总体情况及其应对债务危机措施(驻意大利大使馆经商参处二〇一一年八月三十日)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方兴未艾,现阶段主权债务危机又成为世界经济的新焦点。

随着欧元区债务问题的不断加重;美国、日本先后被评级机构下调信用评级,债务问题俨然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挥之不去的阴霾。

意大利作为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其高达国民生产总值120%的高额负债,使其很可能成为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之后下一个爆发危机的欧元区国家。

一、意公共债务总体情况
(一)意国债总额和债务结构
截至2011年6月30日,意国债总额已达15827亿欧元,占GDP的比例超过118%,这在全世界仅低于日本和希腊。

高昂的公共债务一方面是历史遗留问题:作为二战战败国,意政府需大量资金完成战争赔款和灾后重建,故意大利在二战结束后公共债务始终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意国内经济增长乏力,政府财政收入持续下降,加之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公共负债飙升。

尽管意政府公共债务水平高居全球第三,但其债务结构相较陷入债务危机的其他欧洲国家,明显更为合理,这主要
表现在:中长期国债占国债总额的比例超过80%;国债主要面相本国境内的银行及金融机构,意大利银行所持本国国债价值在其总资产中所占比例为6.33%,而意政府海外发行的国债规模仅占意国债总额的4.3%;另外意国债平均年期也相对较长,平均到期年限达7.04年。

图表1:意国债结构单位:亿欧元
类型总量比例
一年及一年以下期国债1365.769 8.63%
两年期国债687.012 4.34%
七年期国债1535.547 9.70% 三、五、十、十五、三十年中长期国债10370.396 65.52% 抗通胀型中长期国债1187.482 7.50%
在外部市场发行的国债680.799 4.30%
国债总额15827.005 100%
图表2:意国债平均周期曲线
(二)意国债到期情况
尽管意政府国债结构相对较为合理,债务平均年限较
长。

但2012-2015期间为其债务到期高峰期,单2012一年意到期国债规模便接近2000亿欧元,高达其债务总额的12.6%。

因此意政府在未来4年依然面临很大的融资压力。

图表3:意政府债务到期图
从意国债单月到期水平看,今年下半年,特别是9月份的国债到期量较大。

在当前债务危机的大背景下,若意政府融资不畅,则可能引发负面的市场反应。

图表4:未来12个月意单月到期债务明细
到期债务总额其中外债规模
2011年7月185.42 22.42
2011年8月363.46 --
2011年9月616.91 --
二、欧盟及意政府的应对措施
意大利作为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若其爆发债务危机则很可能出现“大到没法救助”的情况,进而危及整个欧元区的存亡。

为避免此情况发生,欧洲央行目前重启了债券回购计划,并已买入大量意政府及意银行的债券;同时欧元集团主席范龙佩,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萨科齐也多次表达了捍卫欧元的决心。

为避免本国成为“下一个希腊”,意政府于去年10月和今年7月先后通过金额分别为250亿欧元和700亿欧元的财政紧缩计划,旨在安抚市场、减少财政赤字,但效果并不明显,意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依旧高企,本国银行类股票股价均出现大幅下跌。

日前,意总理贝卢斯科尼再次提出了新的400亿欧元紧缩计划,目前该措施正在议会讨论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意政府700亿欧元的紧缩计划中,提出将重启私有化进程,特别是将尽快完成地方公共部门,如:电力、能源、公共服务等部门的私有化。

私有化具体方案由意财政部于2012年12月31日之前公布,目前尚无具体资料。

三、意政府对希腊救助方案的态度及本国可能发生的重要事件
自希腊危机爆发以来,意政府一直是援助希腊的重要支持者,对两次援助希腊的方案几乎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甚至意财长特莱蒙蒂同欧元集团主席范龙佩还联合提出了建立“欧元统一债券”的大胆设想。

另外意大利政局不稳可能是影响其债务问题解决的重要隐患。

意经济患有增长乏力的长期病,自债务危机爆发以来,一系列的紧缩措施进一步拖累了意大利经济增长,人民对贝卢斯科尼政府的支持率也不断下降。

若下半年贝氏下台,意大利政局再度不稳则可能加剧意大利爆发债务危机的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