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设计说明文档
欧姆定律实验设计方案

欧姆定律实验设计方案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基础的规律之一,可以描述导体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实验室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欧姆定律,深入了解电学知识,以下是一份关于欧姆定律实验设计方案的文档。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欧姆定律的正确性,探究导体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通过实验结果,深入了解欧姆定律及其在电学中的应用。
实验器材:1.标准电阻箱2.直流电源3.导线4.万用表实验原理:欧姆定律表述了电流通过固体导体的电阻是与通过它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成反比。
或者说,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可以表示为I = V/R。
实验步骤:1.将电阻箱中的电阻调节到一个合适的值,如100 Ω。
2.将电源与电阻箱连接,用导线连接正负极。
3.用万用表测量电压大小,记下数值。
4.记录通过电阻箱的电流强度。
5.根据测得的电压与电流数据计算电阻大小。
6.更换电阻箱,选择不同的电阻值,重复1-5步骤。
7.根据实验数据,制作电压与电流,电阻与电流,电阻与电压的图表。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前需检查仪器的连接方式是否正确。
2.测量电压时应小心操作,确保万用表的电极正确连接。
3.更换电阻箱时,应先关闭电源,避免意外触电事故的发生。
4.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电源电压不宜太高,以免损坏仪器。
5.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以确保实验的准确度与安全性。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记录下来的电压、电流、电阻数据,制作出了电压与电流、电阻与电流、电阻与电压的图表。
在图表中可以看到,电阻线性与电流成反比,电流线性与电压成正比,电阻线性与电压成正比。
这证明了欧姆定律的理论正确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电阻的大小,并与标准电阻箱中的数值进行比较。
若两个数值的误差较小,则也说明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结论:本次欧姆定律实验通过数据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证明了欧姆定律的正确性。
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数据计算电阻大小,深入了解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实验举例_精品文档

第一章☐汽车制造者想知道刹车灯多亮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后面司机意识到前方正在停车的时间。
实验就是回答这一问题。
☐治疗者试图改善患者的自我形象。
每次患者描述自己积极的一面时,治疗者就以点头,微笑和额外注意的予以奖励。
☞自变量:刹车灯的明度☞因变量:刹车灯到尾随司机踩刹车踏板之间的时间☞控制变量:刹车灯颜色、额外照明程度等自变量:治疗者的态度因变量:治疗者对于自己积极评价的语言数量控制变量:办公室情境、治疗者多实验设计实验:Loftus and Burns (1982)☐实验目的:考察暴力场面对人的记忆的影响。
☐被试:226名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自愿参加者;随机分配到以下两组。
☐组一:看带有暴力场面的电影☐组二:看非暴力场面的电影☐看完电影之后,要求两组被试回答25道关于电影中事件的问题。
其中一道题非常关键:问被试在银行外面露天停车场踢球的男孩穿的足球衫上的号码是多少。
☐因变量是正确回忆出男孩运动衫号码的人数的百分数。
☐结果:组一,4%;组二,28%。
实验目的:面部表情识别。
被试:62名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自愿参加者;实验任务:给被试呈现如图所示的照片制成的幻灯片,然后要求被试依据表情判断照片中人的情绪因变量:正确率结果:快乐、惊奇、恐惧、悲伤、愤怒、和厌恶¤多自变量设计沃林顿和韦斯克兰兹的经典记忆实验说明交互作用(书P46-47)组间实验案例分析:阅读计划真的无效吗?研究目的:有研究者希望研究一个帮助非洲裔美国儿童提高阅读分数计划是否有效?研究程序:研究者利用匹配法在诸如年龄、性别以及最重要的最初阅读成绩等几个维度上进行匹配,然后选择两组被试:白人儿童和非洲裔儿童。
然后分别对这两组儿童进行阅读计划。
研究结果:非洲裔儿童在接受阅读计划之后成绩更差,白人儿童则有所提高。
第二章1、如何考察一个实验的外部效度?克雷克和洛克哈特(1972)认为记忆与最初的直觉加工深度直接相关:对事物最初直觉的加工水平越深,记忆就越好。
《实验》作业设计方案

《实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同时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将探究光合作用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影响,进一步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
学生将通过测量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氧气释放量,来研究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三、实验材料1. 植物(如水稻、小麦等)2. 高光照灯3. 水槽4. 水5. 实验管6. 氢氧化钠溶液四、实验步骤1. 将水槽装满水,放置于高光照灯下,使植物处于高光照条件下。
2. 将植物放置于水槽中,确保植物完全浸泡在水中。
3. 将实验管中装满氢氧化钠溶液,倒入水槽中,使实验管底部封闭。
4. 将水槽放置于高光照灯下,观察实验管内气泡的释放情况。
5. 按照同样的步骤,将植物置于无光照条件下进行实验,观察气泡释放情况。
6. 记录每组实验的气泡释放量,进行比较分析。
五、实验要求1. 学生需认真阅读实验步骤,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2. 学生需遵守实验室操作规范,注意实验安全。
3. 学生需主动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六、实验原理光合作用是植物的重要生命活动之一,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为氧气和葡萄糖。
在光照条件下,植物会释放氧气,而在无光照条件下,氧气释放量会减少。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可以观察到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释放氧气的情况,从而了解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通过实验数据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植物在高光照条件下释放的氧气量明显高于无光照条件下的释放量。
八、实验拓展学生可以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探究不同光照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或者设计其他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实验,加深对光合作用和植物生长规律的理解。
以上是本次实验的设计方案,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执行实验步骤,积极思考与讨论,并从中获得知识的提升和成长。
祝实验顺利!第二课时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学会如何设计和进行实验,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实验的设计和执行能力。
课题实验方案

课题实验方案课题实验方案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课题实验方案的详细说明,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等内容。
该实验旨在探索某一特定课题的相关问题,以增加对该课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实验目的该实验主要是为了达到以下目的:1. 通过实践增加对特定课题的理解。
2. 培养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3. 提高科学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估和讨论。
实验设计研究问题和假设* 问题:这个实验的研究问题是什么?* 假设:对于这个问题,可以做什么样的假设?变量1. 自变量:在实验中独立变化的因素是什么?2. 因变量:在实验中被测量和观察的因素是什么?3. 控制变量:在实验中需要控制的其它影响因素是什么?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实验中接受特定处理或操作的组。
* 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没有接受特定处理或操作的组。
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 列出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
* 准备实验样本或模型。
2. 实验操作:* 描述每个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处理或操作方式。
* 记录每个处理的时间和测量数据。
3. 实验观察:*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
* 进行必要的测量和记录数据。
4. 数据分析:* 对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 绘制必要的图表和图形。
5. 结果讨论:* 解释和讨论实验结果。
*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
* 探讨可能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预期结果根据实验设计和假设,预计实验的结果将呈现以下特征:1. 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可能存在显著差异。
2. 能够验证或否定假设。
3. 可能发现一些与预期不符的结果或未知的关联。
结论通过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我们希望能够回答研究问题并得出结论。
该实验的结果可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产生影响,进一步拓展我们对该课题的认识。
参考文献列出本文档中引用的任何参考文献或相关资源的完整引用。
以上是课题实验方案的详细说明,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设计、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等内容。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希望能够增加对特定课题的理解,并提高实验设计和科学研究能力。
文档硝酸钾设计实验

硝酸钾的制备和提纯探讨课本实验(一)一、实验目的1、观察验证盐类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2、利用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别,学习用转化法制备硝酸钾;3、熟悉溶解、蒸发、结晶、过滤等技术,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物质。
二、实验原理复分解法是制备无机盐类的常用方法。
不溶性盐利用复分解法很容易制得容易制得,但是可溶性盐则需要根据温度反应中几种盐类溶解度的不同影响来处理。
本实验用NaNO3和KCl通过复分解来制取KNO3,其反应为:NaNO3 + KCl ===NaCl + KNO3三、基本操作1、玻璃仪器(烧杯、量筒、蒸发皿、表面皿)使用;2、实验室用的纯水;3、化学试剂;4、加热与冷却;5、固、液分离;*(1)6、查物质的溶解度数据表;*(2)7、重结晶;*(3)8、减压过滤;*(4)9、表面皿的洗涤和使用;表一:硝酸钾,氯化钾,硝酸钠,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100g水)温度(°c)0 10 20 30 40 60 80 100 K N O3 13. 3 20.9 31. 6 45.8 63.9 110 169 24 6 K C l 27. 6 31.0 34.0 37.0 40.0 45. 5 51. 1 56.7 NaNO3 7 3 80 88 9 6 10 4 12 4 148 180 N a C l 35.7 35.8 36.0 36. 3 36. 6 37. 3 38. 4 39.8四、实验步骤1、硝酸钾的制备a用表面皿在台秤上称取用表面皿在台秤上称取NaNO3 8.5g,KCl7.5g 放入烧杯中,加入15ml蒸馏加热至沸,使固体溶解.b待溶液蒸发至原来体积的2/3时便可停止加热,趁热用热滤漏斗进行过滤。
c将滤液冷却至室温,滤液中便有晶体析出。
d用减压过滤的方法分离并抽干此晶体,即得粗产品。
e吸干晶体表面的水分后转移到已称重的洁净表面皿中,用台秤称量,计算粗产品的百分产率。
2、重结晶法提纯KNO3将粗产品放在50mL烧杯中(留0.1g粗产品作对比纯度检验用),加入计算量的蒸馏水并搅拌之,用小火加热,直至晶体全部溶解为止。
实验设计方案格式

实验设计方案格式实验设计方案格式1. 引言实验设计方案是指在进行科学实验前,为了明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过程和方法,制定的实验方案。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方案能够确保实验过程的科学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本文档将介绍实验设计方案的格式,包括标题、背景、目的、材料和方法、实验过程、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2. 标题实验设计方案的标题应简明扼要地概括实验的内容和目的。
标题应放在文档的开头部分,使用一级标题的格式(使用 Markdown 语法时,可以在标题前面添加一个井号“”)。
3. 背景在实验设计方案中,需要对实验背景进行简要的介绍。
背景部分应包括与该实验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已有的研究成果。
通过对背景的介绍,可以使读者对实验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并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4. 目的实验设计方案的目的部分应明确说明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部分应简明扼要地描述实验的目标,可以是验证某个理论或观点,测定某个参数或物质的性质,或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等。
目的部分应使用二级或三级标题的格式进行格式化。
5. 材料和方法实验设计方案的材料和方法部分应详细描述实验所需的材料和使用的方法。
材料部分列出实验所需的设备、仪器和试剂等,方法部分描述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操作过程。
在描述方法时,应尽量准确、清晰地阐述实验步骤,使读者能够根据方案进行实验。
材料和方法部分应使用二级或三级标题的格式进行格式化。
6. 实验过程实验设计方案的实验过程部分应详细记录实验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
实验过程部分应按照实验时间顺序进行描述,包括实验准备、操作步骤和数据记录等内容。
实验过程部分可以使用二级或三级标题的格式进行格式化。
7. 数据处理实验设计方案的数据处理部分应说明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和具体步骤。
数据处理部分可以包括数据的统计分析、图表绘制和结果评价等内容,以便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和解释。
8. 结果分析实验设计方案的结果分析部分应对实验结果进行量化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综合实验2文档说明(DAO设计模式)

综合实验2一、实验目的●JSP的基本语法●Servlet的重定向和请求转发的应用●熟悉DAO设计模式的应用●掌握访问数据库的方法●熟悉JSP+Servlet+JavaBean的开发模式要求:1.该实验为第二次个综合性实验,请同学们在第12周上传电子版至小课老师的FTP。
2.第12周上小课时上交纸质版实验报告,打印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中至少截图5份不需要太大,能说明问题即可。
认真对本次实验进行总结,填写好实验报告中的实验总结。
二、实验环境●Myeclipse+weblogic10/Tomcat三、实验描述1、本次实验可以实验10的JSP+Servlet+JDBC登录模块上进行更改、扩展,增加用户注册的功能。
2、本实验是是包括登录和注册两个小模块,每一个小模块都是由一个处理业务逻辑的Servlet和若干JSP页面组成,其中登录模块的Servlet是LoginServlet类,另外还有一个用于显示用户登录的login.jsp文件、登录成功的welcom.jsp和登录失败的back.jsp文件。
注册模块的Servlet是addUserServlet类,另外还有一个显示用户注册页面的addUser.jsp文件和显示注册用户添加成功的info.jsp文件。
3、请同学们掌握DAO设计模式,其中综合实验2文件夹中有相关学习视频和PPT、PDF文档。
DAO在今后的学习、开发过程中比较常用。
4、综合实验2可以采用DAO方式,进行设计。
如果不会采用DAO的同学,也可以在实验10的基础上直接修改程序,完成实验。
5、通信过程中,要对可能产生中文乱码做处理。
6、数据库使用test数据库,创建表user,其中字段包括:user,pwd,sex.7、请结合所学的CSS、JS,JQ等知识内容,对本次综合实验进行各方面的优化,比较说UI、功能等。
8、实验运行过程及结果如下所示:●运行login.jsp出现图1的界面,如下图1 用户登录界面●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务必保证能够输入中文的用户名,如图2所示。
《技术试验作业设计方案》

《技术试验》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让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其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1. 实验名称:观察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影响2. 实验材料:水培盆、水培液、水培植物、不同光照条件的灯具、计时器3. 实验步骤:a. 将水培盆填满水培液,放入水培植物;b. 将不同光照条件的灯具放置在一定距离内,如高亮度灯、低亮度灯以及无光照条件下;c. 设定计时器,记录不同光照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生长速度、叶片颜色等;d. 每天固定时间浇水、记录生长情况,持续观察一周以上;e. 结果分析和总结。
三、实验要求1. 学生需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保持实验环境整洁;2. 学生需在实验中注意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并及时总结和分析;3. 学生应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与同学讨论交流。
四、实验评价1. 实验报告占总分的30%,包括实验目的、材料、步骤、结果、总结等内容;2. 实验操作占总分的40%,包括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观察、记录等方面;3. 实验分析占总分的30%,包括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总结、提出新问题等方面。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还能培养其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同时,本实验也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操作技能。
希望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科研中能够充分发挥这些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
第二课时一、设计目的本次《技术试验》作业的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设计与实验操作的基本方法,培养其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学会如何制定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实验工具和材料、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二、设计内容1.实验主题:测量水的沸点2.实验目的:掌握水的沸点测量方法,了解温度计的使用,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设计说明文档
运行“开始\程序\东方仿真\通用气相色谱”中的“实验设计”。
可以在实验表中添加用户自己设计的仿真实验。
利用这个结构,可以方便地在软件中添加模拟实验操作考试。
以分离规律实验的添加为例。
实验名称:必填。
固定相:点击下来钮,选取有数据的固定相。
固定相含量:如:SE-30,5%。
不填不影响运行。
色谱柱长:缺省值为2000(单位为mm)。
必填。
色谱柱内径:缺省值为3(单位为mm)。
必填。
色谱柱死体积:必填。
最好大于30。
固定相说明:如“聚乙二醇是一种强极性、氢键型固定液”,运行时显示在界面上。
不填不影响运行。
检测器:只有“FID”、“TCD”、“ECD”3个值。
必填。
定量方法:点击下拉选项,“I”为内标法,“O”为外标法。
载气:只有“氮气”、“氢气”、“氦气” 3个值。
必填。
溶剂:在溶剂下拉列表框中选择一种溶剂,注意不要用键盘通过输入字符填写,以免输入的名称与计算机存储的名称不一致而导致计算机不识别。
如果所选择的样品是可以互溶的液体样品,可以不填(与定量实验不同)。
检测器的灵敏度系数:缺省值为1,如果模拟的检测器的灵敏度较高,请填大于1的数,如果模拟的检测器的灵敏度较低,请填小于1的正数。
系统的噪音系数:缺省值为1,如果模拟的系统的噪音较高,请填大于1的数,如果模拟的系统的噪音较低,请填小于1的正数。
选择标样:物质后面括号里的数字为该物质在所选固定相150摄氏度条件下的保留指数。
选中某种物质双击或点击“添加”即可把该物质选为标样。
选择样品:点击“添加样品”按钮,填入样品名,选择组分,在点击“添加组分”,即可把该物质添加到样品中,最后输入组分浓度(mg/L),添加完毕后点击“确定”即可。
这样就配好了一个样品。
在实验都设计好后,点击“保存”,保存到软件安装目录下的/qxsp/db文件夹里,名字与已有实验不能重名,记录好文件名,打开安装目录下的AD500u.ini文件,在希望添加的类别下添加如图所示的文字,除了实验名称可以需要改变外,后面的格式与字母不能改变,照图所示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