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民生保障情况报告
财政局民生建设工作总结报告(通用)

财政局民生建设工作总结报告(通用)财政局民生建设工作总结报告一、前言近年来,财政局在民生建设方面,根据中央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以“以民为本、服务民生”为宗旨,依法履行职责,开展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民生建设工作。
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期间,财政局响应中央号召,积极投入资金、物力、人力等各项资源,加大了对民生领域的扶持和保障,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在财政局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民生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工作开展情况1.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1)开展惠民保障工作。
根据中央与地方政策,财政局于2020年开展了居民基本生活保障补助、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实施等各项惠民政策。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财政局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将城市公共设施用地列入城市规划中,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和生产效率。
2.改善教育、文化、卫生条件(1)推进教育、文化发展。
财政局积极支持教育、文化领域的建设,拨款支持大中小学校建设、文化设施改造、青少年文化活动等。
(2)提高医疗保障覆盖率和服务水平。
继续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大对重大疾病救治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医疗卫生事业水平,为居民提供优质医疗保障服务。
3.加强社会保障和社区建设(1)实行低保、医保、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差别化补贴政策,着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全民社会保障。
(2)加强社区建设。
推进社区改造建设工程,提升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加大社会投入力度,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活环境的需求。
三、工作成效财政局在民生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如下:1.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改善,市区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信、能源等得到显著提升。
2.教育、文化、卫生、社保等领域得到全面进步。
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大学、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各个层次都得到了全面发展,文化娱乐设施更加丰富,医疗设施和医疗服务水平大大提高,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婚丧祭祀等方面的社保工作也大力推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受到极大提升。
财政保障民生调研报告

财政保障民生调研报告
根据财政保障民生调研结果的报告分析
1. 调查背景与目的
本报告旨在分析财政对民生保障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和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2. 调查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收集数据,对财政保障民生的现状进行客观分析。
3. 财政保障民生的重要性
财政保障民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对实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现状分析
4.1 财政投入不足
4.2 资金分配不合理
4.3 财政保障政策执行不到位
5. 问题分析
5.1 教育保障问题
5.2 医疗保障问题
5.3 社会保障问题
6. 改进建议
6.1 增加财政投入
6.2 优化资金分配
6.3 加强政策执行力度
7. 发展措施
7.1 提高财政保障民生的政策制度建设
7.2 健全财政保障民生的监管机制
7.3 推动社会力量参与财政保障民生
8. 结论
财政保障民生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各方共同努力,通过增加投入、优化分配和完善执行来实现民生保障的目标。
财政 三保 情况汇报

财政三保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我谨向您汇报财政三保情况。
财政三保是指保证国家安全、保证经济发展和保
证民生改善,是财政工作的根本任务。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财政三保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就保证国家安全而言,财政资金主要用于国防建设和维护国家安全稳定。
我国正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需要加大军费投入,提高国防实力,确保国家安全。
同时,财政资金还用于维护社会治安、打击犯罪,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加强财政监管,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切实保障国家安全。
其次,保证经济发展是财政三保的重要内容。
财政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基础设施
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方面,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同时,要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最后,保证民生改善是财政三保的重要任务。
财政资金主要用于教育、医疗、
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方面,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福祉。
当前,我国正着力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医疗资源不足、社会保障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加大财政投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
总的来说,财政三保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将继续加强财政监管,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切实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
希望领导和各部门能够给予我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共同推动财政三保工作取得更大成绩。
谢谢!。
财政民生保障情况汇报

财政民生保障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财政民生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各项政策措施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提升了民生福祉水平。
以下将对财政民生保障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财政民生保障在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我国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了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推进了教育公平。
通过实施“义务教育免费化”政策和“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大大减轻了农村家庭的教育负担,保障了农村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
其次,在医疗卫生领域,财政民生保障工作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国家加大了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支持力度,不断完善医疗保障政策,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
同时,加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了基本药物制度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服务。
此外,在社会保障领域,我国也不断加大了对低保、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总的来看,我国财政民生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要清醒看到,财政民生保障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比如,地区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民生保障水平还不够高,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同时,社会保障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制度漏洞和不足。
为了进一步加强财政民生保障工作,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对民生保障的投入力度,加强监管和督促,确保财政民生保障政策落地生根,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到财政民生保障政策带来的实际利益。
综上所述,我国财政民生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我们将继续加大对民生保障的投入力度,完善政策措施,确保财政民生保障工作取得更大成就,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财政三保情况汇报

财政三保情况汇报
尊敬的领导:
根据财政工作要求,我对我单位财政三保情况进行了汇报,具体情况如下:
一、财政收入保障情况。
今年以来,我单位财政收入保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通过加强预算管理,严
格执行财政政策,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全面推进财政收入保障工作。
截至目前,我单位财政收入完成情况良好,预算收入完成率达到了90%,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
二、财政支出保障情况。
在财政支出保障方面,我单位坚持严格按照预算安排,加强财务监督管理,严
格控制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严格执行财政拨款制度,做到了合理安排财政支出,确保了财政支出的合理、规范和有效。
同时,我单位还加强了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确保专项资金使用合规、规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财政资金使用保障情况。
在财政资金使用保障方面,我单位加强了对资金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了财务
管理制度,规范了资金使用流程,确保了资金使用的安全、合规、高效。
同时,我单位还加强了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了一些不规范的资金使用行为,确保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我单位财政三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希望领导给予指导和支持,共同努力,确保我单位财政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绩。
特此汇报。
此致。
敬礼。
XXX。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财政民生保障情况汇报

财政民生保障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国财政民生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各项政策措施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对我国财政民生保障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就医保障方面,我国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加大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投入,实施了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了医疗保障的便利。
同时,加强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能够得到更好的医疗保障。
其次,教育保障方面,我国加大了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实施了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政策,让更多的孩子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同时,加强了对农村教育的扶持,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为农村孩子接受良好教育创造了条件。
再次,就粮食保障方面,我国不断加大粮食生产的投入,实施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保障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确保了粮食的丰收。
同时,加强了粮食储备建设,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让人民群众的口袋里有了实实在在的收获。
最后,就社会保障方面,我国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养老金和社会救助标准,保障了老年人和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同时,加强了对残疾人、儿童和妇女的保障工作,为弱势群体提供了更多的帮助。
总的来说,我国财政民生保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财政民生保障工作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需要继续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更好的保障。
希望通过不懈努力,让我国的财政民生保障工作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保障民生财政工作情况汇报

保障民生财政工作情况汇报保障民生是党和国家的根本任务之一,财政工作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我国保障民生财政工作的情况进行汇报,主要包括我国保障民生财政工作的总体情况、主要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等方面。
一、总体情况我国保障民生财政工作是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得到了充分重视和积极推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将保障民生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明确要求全面贯彻发展第一是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保障民生财政工作是财政工作的核心之一,是财政工作的基本职能之一。
近年来,我国保障民生财政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一是明显增加投入。
财政预算中保障民生的资金支出大幅增加,特别是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投入增速明显。
二是保障范围不断扩大。
不仅是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特别是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得到了更加有力的保障。
三是政策措施得到充分落实。
各项保障民生的政策措施得到了充分的落实,许多重大政策得到了落地的生动实践。
四是保障民生财政工作取得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同。
全社会的舆论和公众对我国保障民生财政工作都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支持。
二、主要工作内容保障民生财政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就业等方面的工作。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育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投入,保障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育的普及率等。
近年来,我国在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教育公平不断得到加强。
医疗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加大对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险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近年来,我国在基本医疗保障、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医疗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实质性成果。
关于稳增长防风险保稳定惠民生工作情况的全面汇报

xx财政局关于稳增长、防风险、保稳定、惠民生工作情况的全面汇报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大家好!我谨代表某市财政局,就近年来我局在稳增长、防风险、保稳定、惠民生方面所开展的工作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向大家做详细汇报。
一、稳增长:精准施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某市财政局坚持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多措并举,助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加大投入,激发市场活力。
我们持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通过减税降费、贷款贴息、财政奖补等多种方式,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支持重大项目建设。
我们紧紧围绕“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布局,精准对接项目资金需求,优化政府投资结构,确保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为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促进消费升级。
通过发放消费券、开展促消费活动等方式,刺激居民消费,提振市场信心,同时支持发展新零售、新业态、新模式,拓宽消费领域,挖掘消费潜力,为经济增长增添新动能。
二、防风险:筑牢防线,维护财政安全稳定财政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切实做好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加强政府债务管理。
严格执行政府债务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积极稳妥化解存量债务,确保政府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同时,加强债务资金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止资金闲置浪费。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配合金融监管部门,加强对地方金融机构的监管,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维护地方金融稳定。
同时,关注政府融资平台转型进展,确保转型过程中风险平稳过渡。
加强财政收支管理。
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强化预算执行约束,优化支出结构,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同时,加强财政监督检查,严肃财经纪律,防范和惩治腐败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民生保障情况汇报
关于民生保障情况的汇报
县财政局
民生民本一直是财政工作的中心和重点,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所有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财政工作一直坚持以民生为重,抓好重点政策的落实。
一、坚持“学有所教”,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政策。
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持续增加教育投入,全力保障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全年教育支出70338万元,同比增加7776万元,增长21.8%,按照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必须达到GTP4%要求,剔除上级专款教育支出35756万元,顺利完成省下达我县财政教育投入占公共财政支出目标比例12.69%的任务,达到12.88%。
一是确保教育费附加用于教育事业,教育费附加安排支出1200万元。
二是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三是稳步推进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工作。
四是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五是全面落实各项资助政策。
六是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学前教育支出1946万元,上年仅23万元。
三、坚持“劳有多得”,大力扶持就业再就业。
抓好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培训工作。
一是对宝加、安达等企业大力实施“六个一工程”,服务农村富余劳动
力、返乡农民工就业,城镇新增就业8416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262人,新增农村劳动力培训4510人。
二是落实农村转移劳动力、零就业家庭人员、退役军人就业政策。
以创业促就业,协调专业银行新发放小额贷款1019万元,带动创业1122人。
三是发放职业技能培训补贴190万元,开办创业培训班13期、培训各类人员1428人。
四是开发公益性岗位2514个,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044万元;发放社会保险补贴3809人、1103万元,发放灵活就业人员补贴116万元,帮助1620名困难人员稳定就业。
二、坚持“老有所养”,不断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不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补助14793万元,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补助5508万元。
一是开展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欠缴和扩面工作,制定企业养老金基金预算和征收考核机制,铺开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征缴工作。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适龄参保缴费人员39.73万人。
二是协助全县国有农牧渔良种场职工、辞退民办教师、386个建制村1035名村副职干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三是企业军转干部37人(其中退休34人),1953年底复员退伍军人134人,全部参加养老保险。
四是及时按政策调整离退休人员工资待遇,做实基本企业养老金个人账户资金114万元。
五是发放老年人生活补贴41万元,比上年增加29万元。
六是农
村60周岁以上领取新农保养老金人数8.19万人,全年发放5075万元。
四、坚持“困有所扶”,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济救助制度。
一是全县农村低保由57519人扩面到63792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9%。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家庭人年均1200元提高到1500元,人均补差到72元,全年发放农村低保资金4578万元。
二是城低保实行动态管理,严格审核低保对象,至年底享受对象达1.4万人,享受标准提标到月人均160元,全年及时足额发放2100万元。
三是提高救灾应急能力,拨付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722万元。
四是优抚对象定量补助有6973人,2453.5万元。
五是对3488名五保对象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标到2100元、1600元,发放资金665万元。
六是与民政部门深入乡镇、村组,严格查认孤儿身份,全县核定孤儿282人,拨付养育金40万元。
七是免除全县低保、五保及“三无”对象基本殡葬费用,本级财政补助33万元。
##
五、坚持“病有多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是筹措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经费1936万元,落实基本药物制度经费补助2763.9万元,县财政安排逐年承担化解基层卫生院房屋建设和维修、设备购置及历史债务400万元。
对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核编、定岗、定员。
22家卫生院完成居民健康档案及“六大”公共卫生
重点人群建档任务。
二是支持重大疾病和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本级预算安排艾滋病经费20万元、结核病防治经费30万元、晚血救治经费54万元、农村妇女增补叶酸经费6万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资金。
三是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
2012年全县新农合实际参保人数74.9万人,补助标准为人年均300元,较上年提高25%。
完善门诊统筹工作,覆盖率100%。
明确县外定点医疗机构,并进一步调整起付线、封顶线和补助比例。
全年拨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资金10407万元。
四是城乡居民参加医疗保险10万人,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年240元,财政补助1154万元。
五是加强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工作,财政预算安排156万元,对5893名退休人员一次性参加医疗保险给予人年280元的医疗补贴。
六是深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全县参保单位420家,参保人数达4.8万人,占应保人员的90%。
七是对特困城乡居民大病救助的医疗申请、票据审核、资金发放上严格把关,全年申请大病救助5342人,经审核符合条件人员5263人,发放救助资金1025万元,人均2126元。
八是配合血防部门实施“整县推进”和联系点工作,全县518名在册晚血病人治疗。
财政按人均1000元安排预算54万元,按人均5000元标准核拨资金,以治疗实际发生费用正常拨款。
九是统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
筹措资金160万元,其中中央157万元,省级3万元,帮助10662名优抚对象参加基本医疗、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保险。
六、坚持“住有所居”,全力推进安居工程建设。
2012年,继续大力推进安居工程建设。
一是拨付新建廉租房补助18万元,新建公租房补助1489万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基础设施投资661万元,全县收购廉租房56套,新建经济适用房300套,新建公租房500套。
二是拨付城市棚户区改造499万元,林业棚户区改造49万元,国有垦区危房改造2049万元,新增城市棚户区改造400户,垦区危旧房改造2000户。
三是拨付廉租住房保障租赁补助1512万元,新增廉祖房租赁补贴400户,总补贴户数达到4000户。
四是农村危房改造2101户,拨付农村危房改造1575万元。
2012年全县住房保障支出8016万元,同比上年6480万元增长31.1%。
七、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切实保障农民群体根本利益。
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力度,深入开展全县惠农补贴大检查,加强整改,惠农补贴发放工作更加规范。
一是发放粮食直补资金1001万元,补贴面积92.5万亩,补贴标准为10.81元/亩,惠及全县15.5万农户。
二是发放农资综合直补资金5735万元,,补贴标准61.97元/亩,与粮食直补一并统一时间、统一程序、统一方式、统一要求,一次性兑付到农户“一折通”中。
三是发放水稻、棉花、油菜、玉米、小麦良种补贴资金1849万元,按规定时间和要求发放到全县农户手中。
四是农机购置补贴1464万元。
五是全县家电下乡登记备案销售网点170个,其中:城区44个、乡镇126个,累计销售家电下
乡产品27.8万台,发放补贴资金87,48万元,拉动农村家电产品消费70.6亿元。
销售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2.3万辆,其中汽车2886台、摩托车19735台,销售总额2.2亿元,累计补贴金额2400万元。
六是对全县384个村的476个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6428万元,共计投资18929万元,涉及农村人口85.43万人,受益人数达到51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