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用药处方

合集下载

常用水产六种特效水产药物配比

常用水产六种特效水产药物配比

常用六种特效水产药物配比(2009.03.10)1.EM菌(250T)名称配比(KG)估价(元/KG)酵母粉 250 16 啤酒酵母膏 250 20磷酸二氢钾 250 6糖蜜 15000 1EM菌种 250 16吨成本(元/T) 120(元/T)参考售价(元/T) 2500(元/T)2.光合细菌(250T)名称配比(KG)估价(元/KG)乙酸钠 1250 2.5磷酸二氢钾 250 7.5氯化铵 250 1.35硫酸镁(七水) 50 2酵母粉 250 16啤酒酵母膏 250 20小苏打 300 1.45氢氧化钠 50 4吨成本(元/T) 60(元/T)参考售价(元/T) 2500(元/T)3.阿维刹虫剂(1T)名称配比(KG)估价(元/KG)阿维菌素(纯度100%) 10 860乳化剂(阿维菌素专用) 100 12.5DMF 80 6.1二甲苯 620 5.65吨成本(元/T) 13000(元/T)参考售价(元/T) 55000(元/T)4.溴氰菊酯刹虫剂可购98%原粉,再稀释成2.5%分装出售。

也可直接购买0.025%成品再现分装出售购进估价:98%含量780(元/KG)0.025%含量22(元/KG)5.出血病外用药(1T)名称配比(KG)估价(元/KG)溴氰菊酯(2.5%) 200 21.6 (如果用98%含量出厂价780元/KG)辛硫磷EC40% 250 20二甲苯 550 5.7吨成本(元/T) 12000(元/T)参考售价(元/T) 55000(元/T)6.刹菌药(5T)其中:(1)三氯异氰尿酸钠(4T)用量:100g/亩、1米水(2)二氧化氯(1T)用量:100g/亩、1米水深以上暂购成品回来分装销售。

三氯异氰尿酸钠出厂价(含量90%):13000(元/T)二氧化氯出厂价:6000(元/T)关于二氧化氯(1T)也可另选方案(即二元化):亚氯酸钠50%硫酸氢钠50%专业范本可能没有涵盖全面,最好找专业人士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鱼病防治中的中草药处方

鱼病防治中的中草药处方

治鱼病中药处方1、五倍子:每立方米水体用五倍子2~3g煎汁,取液全池均匀泼洒。

也可将采集的新鲜五倍子叶以堆肥形式堆放在池塘一角,每667平方米用鲜叶15~20kg,10~12天后搅动池水1次,以后每月搅动1次,对防治草鱼赤皮、肠炎、烂鳃等疾病有良好的效果。

2、烟叶、茎:主治肠炎、烂鳃、赤皮病。

面积667平方米,水深1m的池塘用烟茎2~3kg或烟叶0.5kg煎汁,与发酵的兔粪10~15kg拌匀后撒施。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应用中草药具有药源广、成本低、疗效好、无残留、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被作为“绿色渔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鱼类病虫害防治中。

现将部分中草药性能和用药验方收集至此,以供大家参考。

一、水产业常用中草药:1、铁苋菜:又名马菜、血见愁、蚌壳草、人苋。

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山坡、原野较阴湿的地方。

夏季采集全草可入药,味辛、苦、无毒;具有止血止痢、抗菌解毒等功效。

主要用于肠炎、烂鳃等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2、大黄:又名锦纹、将军、马蹄黄、黄良等。

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根、根茎入药;抗菌谱广,抗菌力强。

主要用于防治肠炎、烂鳃、白头白嘴等细菌性疾病。

外用时先用氨水浸泡能提高药效;与硫酸铜合用,具协同作用,两种药物均可减量。

注意不能与生石灰等碱性药物合用,避免大黄降效。

3、黄连:又名鸡爪连、川连、味连、土黄连等。

多年生草本植物。

以根状茎入药。

具抑菌、消炎、解毒功效。

主要用于防治细菌性肠炎等疾病。

4、黄柏:又名案木、聚皮、元柏。

落叶乔木。

以树皮入药。

有抑菌、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

可防治草鱼出血病。

5、苦楝:又名楝树。

落叶乔木,生于山野、路边。

根、茎、叶、果均可入药,味苦、微寒,微毒;含生物碱、萘酚等物质,有杀虫、杀菌作用。

多用于防治寄生虫类疾病。

6、五倍子:又名百药煎、百虫仓。

为五倍子的蚜虫寄生在漆树科盐肤木叶上而形成的干燥虫瘿。

以叶上虫瘿入药,其杀菌能力强。

用于防治白头白嘴、白皮、赤皮病等细菌性鱼病。

7、大蒜:又叫大蒜头。

简述渔用药物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简述渔用药物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简述渔用药物的种类及使用方法渔用药物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如下:1. 漂白粉:全池泼洒,防治微生物疾病,如皮肤溃疡病、烂鳃病、出血病等,常规用量1.0-2.0毫克/升。

2. 氯异氰尿酸钠(有效氯55%以上):全池泼洒,防治微生物疾病,如皮肤溃疡病、烂鳃病、出血病等,常规用量0.3-0.6毫克/升。

3. 三氯异氰尿酸(有效氯80%以上):全池泌洒,防治微生物疾病,如皮肤溃疡病、烂鳃病、出血病等,常规用量0.1-0.5毫克/升。

4. 二氧化氯:全池泼洒,防治微生物疾病,如皮肤溃疡病、烂鳃病、出血病等,常规用量0.5-2毫克/升。

5. 聚维酮碘(含有效碘1.0%):一是浸浴,预防病毒病,如草鱼出血病、传染性胰腺坏死病、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等,常规用量:草鱼种30毫克/升(15-20分钟),鲑鳟鱼卵30-50毫克/升(5-15分钟);二是全池泼洒,防治细菌性烂鳃病、弧菌病、鳗鲡红头病、中华鳖腐皮病等,常规用量:幼鱼幼虾0.5-1.0毫克/升。

成鱼成虾1.0-2.0毫克/升,鳗鲡中华鳖2.0-4.0毫克/升。

6. 硫酸铜(蓝矾、胆矾、石胆):一是浸浴,防治纤毛虫、鞭毛虫等寄生性原虫病,常规用量8-10毫克/升(15-30分钟);二是全池泼洒,防治纤毛虫、鞭毛虫等寄生性原虫病,常规用量:淡水0.5-0.7毫克/升,海水1.0毫克/升。

7. 甲醛(福尔马林):一是浸浴,防治纤毛虫、鞭毛虫、贝尼登虫等寄生性原虫病,常规用量:淡水100毫克/升(0.5-3小时),海水250-500毫克/升(10-20分钟);二是全池泼洒,防治纤毛虫病、水霉病、细菌性鳃病、烂尾病等,常规用量10-30毫克/升。

8. 敌百虫(90%晶体):全池泼洒,防治甲壳类、蠕虫等寄生性鱼病,常规用量0.3-0.5毫克/升。

请注意,虽然上述信息提供了渔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和用途,但是在使用任何药物之前,应先咨询专业的水产养殖专家或兽医,以确保正确和安全的使用。

水产养殖药典

水产养殖药典

水产养殖药典一、化学药物 (一)卤素类 1、漂白粉(含氯石灰) 性状作用: 漂白粉是次氯酸钙、 氯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混和物, 为灰白色粉末, 有臭味,微溶于水及酒精。

含有效氯为25~30%(具有消毒能力的氯占总量的 百分比) 。

有效氯含量高,杀菌力强,反之则弱。

漂白粉在鱼病防治中主要用于 治疗细菌性鱼病,用以杀灭鱼体外及水域中的细菌。

使用方法:鱼池消毒,一般在起鱼以后至下次鱼种放养之前进行。

空池灌满 水,用漂白粉清池消毒,每平方米20克以上(每亩13.33公斤)的用量,均匀撒 入池中。

1~2天后,把池水放出。

为促使池底土泥氧化,将池底耕耙一遍,让 太阳曝晒一周左右。

防治鱼类赤皮、 烂鳃等病, 以10ppm 漂白粉在水温10~15℃ 时浸洗20~30分钟,水温15~20℃ 时浸洗15~20分钟。

治疗白头白嘴病、白皮 病及防治肠炎病,以1ppm 漂白粉全池均匀泼洒。

注意事项:漂白粉受潮易分解失效;受日光作用也迅速分解,放出氧;对金 属有腐蚀作用。

故必须盛放于密闭陶器内,存放冷暗干燥处。

一般在使用前最好 先用“水生”漂白粉有效氯测定器或蓝黑墨水滴定法测定其有效氯含量后再计算 实际用药量,以保证疗效。

漂白粉能灼皮肤,大量使用时应戴橡皮手套。

2、食盐(氯化钠) 性状作用:白色结晶粉末,无臭、叶咸、中性,有杂质存在时潮解。

鱼病 防治中主要利用其渗透作用改变寄生物的渗透压, 杀灭一些体外寄生原生动物及 微生物。

可防治多种皮肤或鳃部原虫寄生虫病、水霉病和细菌性鱼病等。

使用方法:防治水霉病、竖鳞病,用20%食盐溶液浸洗15分钟,或用4%的 食盐和0.04%的小苏打合剂浸洗或全池泼洒。

大蒜汁治疗肠炎或烂鳃病时,在每 公斤拌料中加25~50克食盐,可以提高疗效。

3、碘 性状作用:紫黑色、有金属光泽的晶体,质重、臭特殊,难溶于水,易溶于 乙醇、乙醚、二硫化碳和其它有机溶剂。

碘有强大的杀病原体作用,在鱼病防澡 中用以治疗球虫病、艾美虫病和鲤嗜子宫线虫病等。

水产养殖中鱼药的用法

水产养殖中鱼药的用法

水产鱼药的用法掌握药物的特性及正确的使川方法.才能达到防治鱼病的目的。

鱼池施药应根据鱼病的病情、养鱼品种、饲养方式、施药目的(是治疗还是预防鱼病)来选择不同的用药方法。

主要用药方法有以下几种:水产清池消毒药物生石灰:干水清塘,塘里留水6~9厘米,每亩用生石灰50~60千克,溶化不待冷却全池泼洒,也可直接将灰粉撒入。

在排水条件不佳的情况下,可待水清塘消毒,每亩用生石灰125~150千克,7~10天即可放鱼。

漂白粉:干水清塘消毒,塘水6~9厘米,每亩用漂白粉5~7.5千克。

待水清塘,每亩用漂白粉13.5千克,3天后即可放鱼。

氨水:池水深6~9厘米,泼洒氨水50~75千克,1~2天后放水进池,放水2天后即可放鱼。

1、全池泼洒法是池塘防治鱼病的最常用方法。

它是将整个池塘的水体作为施药对象,在正确计算水量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的施药浓度来计算用药量,然后把称量好的药品用水稀释,均匀泼洒到整个池塘的水体,以治疗鱼病。

消毒水体比较全面、彻底,缺点是成本较高。

所以多应用于高产精养池塘,低产池一般在发生严重鱼病时才使用此方法,而且多使用较廉价的药物。

2、挂袋法即在投饵台前2~5米呈半圆形区域悬挂药袋4~6个,内装药量以1天之内溶解,不影响鱼前来吃食为原则,可用粗布缝制药袋或直接将小塑料袋包装的药品扎上小眼悬挂使用。

此法适用于驯化投喂池塘,防治吃食性鱼类的鱼病,但鱼病后期吃食不好时不宜使用。

其优点是节省用药成本,操作方便,对水体的污染小。

3、浸洗法即在1个容器内(一般用大塑料盆或搪瓷浴盆)配制较高浓度的药液,然后将鱼放入容器内浸洗一定时间后捞出,能杀灭体表和鳃上的病原体。

其浸洗时间视鱼类品种、药物种类、浓度、温度灵活掌握。

此方法的优点是作用强,疗效高,节省用药量。

缺点是不能随时进行,只有在鱼种分池、转塘时才能使用。

四、抗菌药物红霉素:在草鱼患烂鳃病后,需用红霉素全池遍洒,使池水成0.3ppm的浓度。

次日再用此药粉拌饲料内服,第一天按每10千克鱼用0.4克,第2~6天用量减半拌饵投喂,连续6天为一疗程。

海参用水产药物配伍

海参用水产药物配伍

(二)联合应用抗菌素药物联合用药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协同作用,从而提高抑菌或杀菌效果,更好的控制感染,降低毒性,减少或延长抗药性的产生。

但临床实践证明,联合用药并不是对所有病例都能获得所希望的增强效果,甚至少数情况下(5%-10%)疗效反而降低。

因为联合用药可以发生相加、增强、无关、拮抗等4种关系。

在实践中,可以按照抗菌药物对菌作用的不同,将其分为4类:第一类:繁殖期杀菌剂。

如青霉素类、头孢霉素类等。

第二类:静止期杀菌剂。

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

第三类:速效抑菌剂。

如四环素、土霉素、氯霉素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螺旋霉素、麦迪霉素)等。

第四类:慢性抑菌剂。

如磺胺类、呋喃类。

在联合应用时,各类之间联合应用后的效果是不同的第一类和第二类:都是杀菌剂,合用有增强作用,例如青霉素类与链霉素合用,在链霉素的作用下,细菌合成了无功能的蛋白质,但蛋白质合成并未停止,因此细菌细胞继续生长而体积增大,这就有利于青霉素阻碍细胞壁黏肽合成,导致细胞壁缺损,胞浆内渗透压增高而使细菌肿、变形、溶菌而死亡。

青霉素破坏细菌胞壁的完整性,也有利于链霉素等进入细胞内而发挥作用。

多黏菌素类和青霉素类或氨基苷类抗生素合用,也可使疗效增强。

第一类和第三类:合用可降低抗菌效能,如青霉素类与氯霉素或四环素类合用,由于后二药使蛋白质的合成迅速被抑制,细菌处于静止状态,致使青霉素(繁殖期杀菌剂)干扰细胞壁合成、导致壁缺损的作用不能充分的发挥,降低其抗菌效能。

第二类和第三类:合用可获得增强或相加作用,一般不产生拮抗作用。

第三类和第四类:由于都是抑菌剂,一般可获得相加作用。

第四类和第一类:合用一般无重大影响,在治疗流行性脑膜炎时,由于青霉素G透过血脑屏障能力较差,可与易透过的磺胺嘧啶合用而提高疗效。

联合用药的对象:1、病因未明。

危及生命的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

2、严重感染。

如金葡菌感染、细菌性心内膜炎、败血症等,估计使用单一药物难于控制者。

水产养殖渔药分类及用药指南

水产养殖渔药分类及用药指南

水产养殖渔药分类及用药指南渔药的分类:1.环境改良剂以改良养殖水域环境为目的所使用的药物,包括底质改良剂,水改良剂和生态条件改良剂。

消毒剂以杀灭水体中的微生物(包括原生动物)为目的所使用的药物。

包括氧化剂,双链季铵盐,有机碘等. 抗微生物药指通过内服,浸浴注射,杀灭或抑制体内微生物繁殖,生长的药物。

包括抗病毒药,抗细菌药,抗真菌药等。

抗寄生虫药指通过药浴或内服,杀死或驱除体外或体内寄生虫的药物以及杀灭水体中有害无脊椎动物的药物.包括抗原生虫药,抗蠕虫药和抗甲壳动物药等. 生物制品通过物理,化学手段或生物技术制成微生物及其相应产品的药剂。

2.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又称有益微生物,益生素,微生态调节剂,益生菌.利生菌,活菌制剂等.他是从天然环境中提取分离几出来的微生物,经培养扩增后形成的含有大量有益菌的制剂.从广意上讲,他包括了益生素,益生元和合生元.也可以说是在微生态的指导下,改善和调理微生态,保持生态平衡,调试水产养殖生物环境,提高其健康水平或增进健康状态的益生菌(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的生长促进物质的制品.养殖生产上实际应用的微生态制剂应包括活菌体,死菌体,菌体成份,代谢产物及具有活性的生长促进物质等部分. 7.中草药指为防治水产动植物疾病或未经加工,也包括少量动物及矿物.3.其它包括抗氧化剂,麻醉剂,防霉剂,增效剂,催产剂(激素)等药物。

水产养殖水质检测一、水产养殖池塘用药指南第一步改底肥水用药一般在3-4月份,经过越冬的池塘需要改底。

降解底层毒素,预防底质泛酸,消除底质腐败;分解大分子有机碎屑(残饵、排泄物、动植物尸体),控制底质发臭,消除虫卵寄生源,控制虫害蔓延;激活水底界面,消除水底交汇界面的发热层,从而消除养殖隐患;清除淤泥中的有害物质,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特别是弧菌的繁殖生长,消除底质中的病原隐患;增强底质自净功能,修复养殖池塘的生态环境,促进微生态循环。

肥水用肥种类繁多,分为有机肥、无机肥和生物肥料等。

无公害水产品渔用药物的种类及使用

无公害水产品渔用药物的种类及使用

无公害水产品渔用药物的种类及使用目前,国内水产增养殖中滥用渔药的现象十分普遍,致使水产品中药物残留量超标,影响人体的健康。

为此,国家于2002年出台了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规定了二十多种药物的使用方法,本文将其中16种介绍如下。

1、氧化钙(生石灰)氧化钙用于改善池塘环境,清除敌害生物及预防部分细菌性鱼病。

带水清塘的浓度为200-250毫克/升(虾类:350-400毫克/升);全池泼洒的浓度为20-25毫克/升(虾类:15-30毫克/升)。

2、漂白粉漂白粉用于清塘、改善池塘环境及防治细菌皮肤病、烂鳃病和出血病。

带水清塘的浓度为20毫克/升;全池泼洒的浓度为0.1-1.5毫克/升,休药期为5天。

漂白粉不能用金属容器盛装,不能与酸、铵盐和生石灰混用。

3、二氯异氰尿酸钠和三氯异氰尿酸此两种药物均属于卤素消毒剂。

作用机理是:药物在水中不断释放出活性氯离子,形成有强烈氧化作用的次氯酸,其与微生物的原生质结合,导致微生物死亡。

这两种药物在水产养殖中均用于清塘及防治细菌性皮肤溃疡病、烂鳃病和出血病。

二氯异氰尿酸钠的全池泼洒浓度为0.3-0.6毫克/升;三氯异氰尿酸的全池泼洒浓度为0.2-0.5毫克/升。

注意勿用金属容器盛装,两种药物的休药期均为10天。

4、二氧化氯二氧化氯属强氧化剂,它的消毒机理是通过与水体作用释放出新生态氧而起到杀灭病原体的作用。

二氧化氯在水体中发生反应后,新生态的氧能迅速附着在微生物的细菌表面,渗入病原体的细胞膜和病原体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产生氧化分解,使氨基酸断裂,以达到杀灭病原体的目的。

二氧化氯的优点如下:⑴杀菌力强。

有研究结果表明:在pH8.5的条件下,相同浓度的二氧化氯和氯气杀灭水体中99%的大肠杆菌,二氧化氯仅需15秒,而氯气则需要5分钟;此外,二氧化氯的持续消毒能力很强,在pH8.6的条件下,在细菌的数量是7.1×107个/毫升时,投入0.5毫克/升的二氧化氯作用12小时以内,其杀菌效果保持在99%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