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再生资源-资源经济学
第九章可再生资源与非再生资源:总论

第二节 有效的跨期分配
向另一种非再生资源的转变
总边际成本曲线的特点:
• 转换大体上是平稳的; • 至少在转变开始后一段时间,总边际成本的增长率 下降;
第二节 有效的跨期分配
向另一种非再生资源的转变
资源开发量曲线特点:
• 资源开采量的路径取决于两种资源的需求曲线形状。 • 如果两种资源是完全可替代的,需求曲线的形状完 全相同,那么资源的开发量的转换大体上也是平稳 的。 • 资源2的开采量的下降速度在转化初期总边际成本 的增长速度下降了。
一个两期模型
霍特林法则规定,有效的开采项目要求资源净 价格的增长率始终为贴现率。
第二节 有效的跨期分配
N时期固定边际开采成本模型:参见课本 129-130页。
假定条件
• 边际开采成本不变,时间延长为n期; • 需求函数是已知,不随时间变动。
第二节 有效的跨期分配
N时期固定边际开采成本模型:参见课本 129-130页。
第二节 有效的跨期分配
增长的边际开采成本
边际成本随积累的开采量的增加而增加。 假设非再生资源的开采量随总边际成本的变化 而变化,最终转换为可再生替代资源。
第二节 有效的跨期分配
增长的边际开采成本
开采量
价格或成本 P(t)
MC(t) o T* 时间 增长的边际开采成本 T* 时间
第二节 有效的跨期分配
第二节 有效的跨期分配
非再生资源向可再生资源替代资源的转移 (参见课本第132页)
开采量
边际成本 总边际成本 替代资源开采量
非再生资源开采量
时间
边际开采成本
T*
T1
T*
时间
非再生资源转换到可再生替代资源的情况
资源经济学总复习资料整理

资源经济学总复习资料整理1、资源的属性与分类资源的属性:①有⽤性即使⽤价值。
②稀缺性。
③动态性。
④天然性。
资源的分类1、按资源存在的形态分类可分为⼟地资源、⽓候资源、⽔资源、矿产资源、⽣物资源、环境资源等。
2、按资源可更新特征分类⾮再⽣资源,也叫不可更新资源或耗竭性资源。
可再⽣资源,也称可更新资源或⾮耗竭性资源。
⼜可分为恒定(量)资源和狭义的可再⽣资源。
2、缓解资源稀缺的途径⼀、技术进步在缓解资源稀缺中的作⽤(1) 技术进步可以发现新的资源储量(2) 技术进步可以带动资源利⽤率的提⾼(3) 技术进步促进了⽣产过程中对稀缺资源的替代(4) 技术进步可以推动资源利⽤和⽣产规模的扩⼤,实现资源利⽤的规模经济⼆、缓解资源稀缺的其他途径除了技术进步之外,缓解局部或区域性资源稀缺还可以通过加⼤经济开放程度、改善交通运输条件、有效的制度安排(产权制度、企业的组织制度)、制定有效的价格政策等途径加以实现。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1)本代⼈的公平(横向);(2)代际间的公平(纵向);(3)公平分配有限资源。
(⼆)可持续性原则资源的永续利⽤和⽣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类社会、经济发展不能超越资源、环境的承载能⼒。
(三)共同性原则共同遵从公平性原则和可持续性原则、采取全球共同的联合⾏动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特征1.可持续发展⿎励经济增长,因为经济增长是国家实⼒和社会财富的体现2.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相协调。
3.⼈类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活质量为⽬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5、绿⾊GNP的含义,及其衡量绿⾊GNP(可持续收⼊SI):指在不减少现有资本⽔平的前提下所必须保证的收⼊⽔平。
“资本”包括⼈⼯资本、⼈⼒资本以及环境资本。
按照绿⾊GNP的定义,应为GNP减去⼈⼯资本折旧Dm,再减去如森林这类⾃然资产存量的环境资本折旧DN(⽤年内环境退化的货币损失价值来表⽰),那么可持续收⼊SI或绿⾊GNP就可采⽤下列公式计算求得: SI=GNP—DM—DN上式所定义的可持续收⼊并不具有⼴泛的意义,这是因为现⾏GNP的计算没有计⼊资源、环境的。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习题详解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习题详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涉及到了资源配置、环境保护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问题,是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一些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习题。
一、资源配置1. 什么是稀缺资源?稀缺资源是指相对于人们的需求量来说,其供给量有限,无法满足所有需求的资源。
例如,石油、水等资源都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制地使用。
2. 解释一下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是以市场为基础,通过供求关系来进行资源分配。
市场机制可以通过价格信号的传递来引导资源分配,从而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
3. 什么是外部性?外部性是指由于生产或消费活动对除了直接参与者以外的其他人或社会产生的效应。
它可以是正的(正外部性,如技术创新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或负的(负外部性,如工业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
外部性的存在会导致市场失灵,需要通过政府干预来进行调整。
4. 请举例说明环境税的作用。
环境税是一种通过对污染物排放者征收的税收,以达到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通过对排放污染物征收税收,可以降低企业排放污染物的成本,从而激励企业减少污染排放。
二、环境保护1. 请解释一下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合理利用后,可以通过自然过程再生、再利用的资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则是指一旦被耗尽就无法再生的资源,如化石燃料等。
2. 解释一下绿色经济的概念。
绿色经济是指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经济模式。
它强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推动资源循环利用、节能减排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
3. 解释一下生态足迹的概念。
生态足迹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生产和消费一定规模的生物产物和吸收和处理相应的废物和污染物所需的陆地和水资源面积。
生态足迹可以用来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以及其对全球资源的需求和压力。
三、可持续发展1. 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同时不损害满足未来世代需求的能力。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

本书是一本中级环境经济学教科书,全面介绍了现代经济学有关环境问题的理论,本书的理论模 型是严格建立在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基础上的,介绍了现代环境主义伦理观的一些基本观点,这些观 点虽不包括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却给习惯经济学思维的人们以启迪,涵盖了广泛的内容,有一定 的深度。本书对象为研究生、高年级本科生、政策研究人员、政策制定者,以及章 全球变暖 第25章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索引
下载后 点击此处查看更多内容
。本书可用于经济或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生课程及短期培训课程。
本书简介
本书有五篇内容,第一篇是总论,详细介绍了环境、发展和经济学的关系,环境—经济大系统,环 境伦理观,并分析了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行为,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以及政府的作用和政府失灵。第 二篇介绍了一些环境评价的方法,如成本效益分析法、市场价值分析法、替代市场分析法等。第三 篇列举了再生资源、非再生资源等自然资源的管理问题,从经济学的角度解析了如何开发和利用资 源才能达到最优水平。第四篇分析了诸如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等的污染控制的手段,论述了在完 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各种手段的效果和优缺点。第五篇,从环境与收入、环境与贸易的角度 充实了本稿的内容,并在最后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衡量方式。与第一版相比,首先,本版 添加了现代环境主义伦理观的一些基本观点,虽然这些观点不包括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却给习惯 经济学思维的人们启迪。其次,本版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增加了一些新鲜的案例,特别是关于 中国的案例,让读者在理解知识的同时又能清醒地认识当今世界的现实问题。最后,本版在习题中 提出了一些有争议的、挑衅性的问题,供读者锻炼自己的思维。
作者简介
张帆,1951年生,美国密西根州立韦恩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中国留美经济学会会员。曾执教于北 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从1999年至今任美国纽约市政府高级经济学家、资深经济学家。主要研 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公共政策、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产业组织、环境经济学。著有《大众市场经 济学》、《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翻译了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第3版)、曼昆的《宏观经 济学》(第5版)、霍尔和泰勒的《宏观经济学》等多部经典教材。
不可再生资源概念与特征

不可再生资源பைடு நூலகம்基本特征
1.不可再生特性:
Ø在自然环境下自己不能迅速再生,即 补充速度非常缓慢;
Ø非再生资源总量固定,开采一单位资 源,资源存量就相应减少一单位。因 此,当前的开采量将影响未来的可能 开采量。
Ø汪丁丁的比喻:是一个初始量给定, 只能流出不能流进的水池
不可再生资源的基本特征
1.不可再生资源消耗的不可逆性
Ø消耗掉的矿藏量不可能在短期内恢复到原 储量水平,因此,不能像一般商品那样可 以根据价格变化而任意增加或减少;
Ø类似于资本品“一旦制造出来就只能按折 旧速率消耗”的特点,对经济学当中一般 均衡的存在性定理构成威胁;
Ø一般均衡:所有商品都可以任意增加或减 少,以便对价格变化做出足够灵敏的反应。
Ø这与可再生资源是对应的。可再生资 源是指可以自然恢复和补充的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的概念
Ø不可再生资源进一步分为可回收的和 不可回收的不可再生资源,前者如各 类金属矿产资源,后者如石油、煤和 天然气等能源资源;
Ø进一步细分的意义:可回收的金属资 源强调回收利用,注重资源的循环使 用;不可回收资源一经利用即不复存 在。
是一个初始量给定只能流出不能流进的水池不可再生资源的基本特征消耗掉的矿藏量不可能在短期内恢复到原储量水平因此不能像一般商品那样可以根据价格变化而任意增加或减少
不可再生资源的概念
不可再生资源的概念
Ø不可再生资源(Nonrenewable resources)又可以称为非再生资源, 是指假定在任何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 范围内,不能通过自然力增加蕴藏量 的自然资源;
经济学原理知识:稀缺性原则——为什么资源有限需要分配

经济学原理知识:稀缺性原则——为什么资源有限需要分配稀缺性原则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理论,它表明资源有限,但人们的需求是无限的,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资源分配。
本文将通过探讨资源稀缺性的原因、资源分配的重要性和一些方法来帮助更好地理解经济学中的稀缺性原则。
一、资源稀缺性的原因资源稀缺性的原因很简单:我们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我们需要的资源却是无限的。
这就意味着在满足各种需求、生产各种产品时,我们需要进行有效的资源管理和分配。
资源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多种形式,但这些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需要进行有效利用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同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资源的使用也在不断增加。
这意味着资源的消耗速度快于资源的再生,甚至有些资源被耗尽且不可再生。
例如,石油资源的使用量日益增加,而其再生速度却十分有限。
这就导致了石油资源的短缺和价格上涨。
同时,由于能源的消耗和污染导致的环境问题,我们需要更加关注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发展,以便在未来更好地利用资源。
二、资源分配的重要性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资源分配变得至关重要。
资源分配的决策通常涉及选择最优的方案,以满足最大化的需求。
这意味着需要考虑不同需求的权重,以便将稀缺的资源分配给最需要的地方,以最大化资源的效用。
资源分配对于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都非常重要。
例如,政府需要根据社会需求来分配财政预算,以便发展各种社会项目。
这些项目包括教育、基础设施、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等。
政府通过财政预算的分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也提高了社会生活的质量。
资源分配还可以确保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企业通常会利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资源的分配不好,企业就会面临从财务角度来看的浪费。
另一方面,如果企业能够在资源的使用上,做到科学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他们就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提高效率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从而达到生产更多优质产品的目的。
三、资源分配的方法为了实现最佳资源分配方案,我们需要考虑以下方法:1.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一种通过价格信号来达到最优资源分配的方法。
发展经济学 高教版 武汉大学郭熙保 ch09-12

天然气出口剧增,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顺差,促进经济和收入大幅度增 加。
然而好景不长,到1970年代,荷兰发生较严重通货膨胀,制成品出 口下降,收入增长率减慢和失业增加。 70和80年代早期的石油价格暴涨,一些国家产生类似荷兰情况。
其他例证 墨西哥、尼日利亚和沙特等在七、八十年代得过“荷兰病”。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郭熙保教授
第九章 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郭熙保教授
1
资源,本章所谈特指自然资源 ,即天然存在的自然物
可再生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
土地、森林、渔场等 矿石、石油、天然气等
指由不可分割的自然界提供的资源,如生态环境 环境是指栖居在某一地理空间 、臭氧层、大气层、海洋等资源。 的所有生物所组成的生物群落 有些资源既是可再生资源,也属于环境资源,如 及其生活环境 森林既提供木材,也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4
荷兰病发生原因 “荷兰病”主要由政府错误政策引起。
一旦初级产品出口下降, 经济增长陡然下降,甚 至出现持续停滞和衰退
初级产品出口收入激 增,外汇过多导致国 内通货膨胀,引起本 币升值
政府从出口天然气所得大量税收主 要用于增加公务员工资而不是基础 设施和其他出口部门。
初级产品出口的 兴旺被其他部门 生产萎缩抵消
如果不相应降低汇率, 本币升值抑制出口,工 业制成品竞争力下降, 出口不振,收入和利润 减少,失业增加。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郭熙保教授
5
资源诅咒论(resource curse thesis) “资源诅咒论” :资源丰富而导致经济停滞。
最早提出资源诅咒概念 理查德· 奥 许多自然资源丰裕、 初级产品出口迅速的国家,增长缓慢 蒂( Richard 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应该是正面的,但同时也会对其他因 M. 素产生挤出效应,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间接的负面影响。 Audi,199 3) 这个负面影响可能会超过其正面影响,因此导致资源丰富国家经济不 但没有增长反而出现停滞。 1.挤出教育。初级部门并不需要高技能劳动力, 易忽视人力资本 资源丰裕 所产生的 挤出效应 2.挤出投资。通过对储蓄、就业等的负面影响抑制物质资本投资 3.挤出创新。自然资源限制企业家的创新活动。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5章 不可再生资源

二、不可再生资源稀缺与度量
资源稀缺的经济度量 1)资源产品价格
资源产品价格可以有两种途径考察:
资源产品价格——市场价格; 资源产品的相对价格,反映资源相对于劳动力
和资本而言的稀缺状况。
二、不可再生资源稀缺与度量
资源稀缺的经济度量
2) 资源开发费用或开发成本
❖ 资源产品的单位成本随生产规模的增加而增长, 即所谓的李嘉图效应。
q(t) 表示自然资源的稀缺租或边际使用者成本 在特定市场条件下,稀缺租可理解为资源开采每增
加一个单位的资源开采时必须支付给资源所有者的 “绝对地租”或使用费
资源社会最优利用的基本条件
自然资源产品的价格(资源的边际价值)= 失去的环境价值+边际开采成本+边际使用者成本
从社会整体出发,为保证资源能够给人类带来最大的 福利,需要确定每一时期的最优资源存量规模。当增 加一个单位资源的保有的利益与所付出的成本相等时 (Hotelling rule),资源才有可能得到保存。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第5章
主要内容介绍:
不可再生资源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社会最优开采、竞争性企业和垄断性企业最优开采模
型的区别及其对资源开采路径的影响 勘探开采活动决策模型 稀缺性、贴现率和风险等对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征税对资源开采的影响
一、不可再生资源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不可再生资源:不能运用自然力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 举例? 不可再生资源(Nonrenewable resources)又可以称
为非再生资源 举例? 不可再生资源又可以分为可回收的和不可回收的非再
生资源,前者如各类金属矿产资源,后者如石油、煤 和天然气等能源资源. 再分类有何意义?
一、不可再生资源的基本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 (t ) r Q (t )
(3)
Q (t ) :原位资源价格的增长率 Q (t ) r:贴现率
8
不确定状态下:基于垄断 P (t ) w(t ) L(t ) Q (t ) R (t ) 性企业角度的不可再生资 P (t ) : 边际收益 源最优动态配置条件
(1)
P (t ) : 边际收益 w(t ) L(t ) :边际开采成本 R (t )
条件1:从全社会角度来 看,为确保资源的最优利 用,任何时候自然资源产 品的价格(即资源的边际 价值)都必须与失去的环 境价值、边际开采成本和 边际使用者成本等三者之 和相等。 条件2:从社会整体利益 角度来看,当且仅当增加 一个单位原位资源的保有 所带来的好处跟所需付出 代价相抵时,资源保有者 将会停止别人或自己对资 源的继续开采,从而确定 相应的存量规模。
qt
1 r
n t 1
t 1
0;;;; t 1, 2 , n
Q qt 0
7
不确定状态下:基于竞争 性企业角度的不可再生资 源最优动态配置条件 最优开采量的确定: 因边际开采量而出现 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 成本 最优保有量的确定: (影响保有量的行为: 开采、原位资源买卖、 勘探) 从时间角度出发: 边际持有保有量的增 值减去折旧等于此行 为的机会成本 霍特林定律:资源开 采成本不变前提下, 原位资源价格的增长 率必须等于贴现率
12
收入税或利润税(定额 地租、比例地租) (P90) 1、不影响企业对现有 矿藏开发 2、采用比例税时,税 基(利润)不便计 量 3、减少利润现值,容 易打消企业勘探新 矿的积极性。
无税: p( x) c( x) dx 1max p( x)=c( x)
0
x
从价税: p( x) p( x) c( x) dx 2max 1 p( x)=c( x)
影响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 1、贴现率 2、稀缺程度 3、发现新资源和技术进步 4、风险和不确定性 5、制度因素
不可再生资源的储备≈炒作???
欧佩克: 1、卡特尔的稳定性: 参与者少;参与者近似;无限重复博弈 2、石油的货币属性
14
需求的返祖现象:挣富人钱的理论
消费 吃 穿 住 玩 时代 穷人 炒回锅肉 化纤 高楼 麻将 扑克 当代 富人 煮火锅 棉花 别墅(平) 养花(种) 遛狗(养) 中世纪 富豪 烤全羊(烹饪发展史) 裘皮、丝绸 帐篷、树上 春捕鱼、夏爬山 秋打猎、冬游泳 万年之前
Q (t ):边际使用者成本(原位资源价格) dA[ s (t )] : 失去的环境价值, ds (t ) A[ s (t )]:t时刻,基于储量s的环境价值A
Q (t ) C (t )+ dA[ s (t )] r Q(t ) ds (t ) (2)
Q (t ):原位资源价格的增加 C (t ):边际开采成本的增加 dA[ s (t )] :环境价值的增加 ds (t ) r Q(t ):资源保有的机会成本 r:贴现率
0
x
从量税: p( x) c( x) dx 3max p( x) c( x)
0
x
比例利润税: p( x) c( x) 1 dx 4max p( x)=c( x)
0
x
4max 1 1max 5max 1max W
2
不可再生资源稀缺性度量
储量:地质学上已经确定的、当前费用水平和技术条 件下可以开发的资源量。 S0 Y 利用静态耗竭年限: R
0
S0 : 当前储量;R0:当前一年开采量
未来T年资源开发总量:
r w 1 r w 1 we rt m Rt R0 e rt
5
确定状态下:不可再生资源的两期分配模型P83-85
p1 a1 b1q1 ;; p2 a2 b2 q2 C1 c1q1 ;; C2 c2 q2 ;; Q q1 q2 U1
q1 0
p1 c1 dq 0 a1 b1q c1 dq p2 c2 dq 0 a2 b2 q c2 dq
15
P (t ) w(t )
L(t ) Q (t ) R (t )
(1)
P (t ) : 边际收益 w(t ) L(t ) :边际开采成本 R (t )
L(t ):因开采而产生的劳动和资本投入量 R (t ):资源产品产量 w(t ) : 劳动和资本投入的价格(机会成本) Q (t ):边际使用者成本(原位资源价格)
6
确定状态下:不可再生资源的多期分配模型
Q qt ;; Pt at bt qt ;; Ct ct qt
t 1 n
at bt qt ct
bt 2 t (at bt q ct )dq at qt qt ct qt 0 2 bt 2 a q q c q n n t t t t t 2 max Q qt t 1 qt t 1 1 r t 1
Q (t ) C (t ) r Q(t ) Q (t ):原位资源价格的增加 C (t ):边际开采成本的增加
(2)
r Q(t ):资源保有的机会成本 r:贴现率
9
不确定状态下:基于全 社会角度的不可再生资 源最优动态配置条件
P (t )
dA[ s (t )] L(t ) w(t ) Q (t ) ds (t ) R (t )
q2
q1
U2
q2
0
1 W U1 U2 1 r 1 q2 q1 max a1 b1q c1 dq a2 b2 q c2 dq Q q1 q2 0 0 q1 , q2 1 r 1 a1 b1q1 c1 0;; (a2 b2 q2 c2 ) 0 1 r dU1 1 dU 2 dq1 1 r dq2 Q q1 q2
10
基于竞争性企业角度与全社会角度的不可再生资源 最优动态配置对比
11
基于不可再生资源开发的 税收问题P89
政府对资源收益的索取方式: 无条件拍卖: 1、政府获取收益直接而简单 2、企业承担所有风险 3、企业过度开发、破坏环境 联合开采: 1、政府与企业共担风险、分享收益 2、政企不分 3、政策风险(政府的机会主义) 对产品征税:矿山使用费 矿山使用费是在地主的地产上开发一项资源时,向地主交 纳的费用。(从价计征或从量计征) 如果税率过高,税后净价格过低,项目结束时会有较低的 边际开采成本。容易导致油田或矿井过早废弃。
定额税: p( x) c( x) dx W 5max p( x)=c( x)
0
x
资源租税P91
1、探矿+开发+采矿的全过程的净现值为税基 2、中性税,可扣除探矿成本,不影响探矿行为 3、无法实施(产业链、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
13
不可再生资源的不确定性 1、需求 2、技术 3、供给 4、价格 5、产权
(1)
最优开采量的确定: 因边际开采量而出现 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 成本 最优保有量的确定: 从时间角度出发: 边际持有保有量的增 值减去折旧等于此行 为的机会成本
w(t )
L(t ) :边际开采成本 R (t )
L(t ):因开采而产生的劳动和资本投入量 R (t ):资源产品产量 w(t ) : 劳动和资本投入的价格(机会成本) Q (t ):边际使用者成本(原位资源价格)
4
贴现率r举例(代际资源分配问题): 不可再生资源(固定资源总量)的两期分配问题
U U 0 q;;; Q q1 q 2 w1
q1 0
U 0 q dq;;; w2 0 U 0 q dq
q2
1 w2 1 r 1 w w1 w2 w1 w2 1 r q1 1 q2 w U 0 q dq U 0 q dq 0 0 1 r dw dw 1 wmax 0 U 0 q1 U 0 Q q1 0 1 dq1 dq1 1 r U0r Q Q q1 ;;;; r 0, 当下与以后相同 r2 2 Q U0 r U 0;;;; r , 只重视当下 q1 2 1 r w1 w1;;; w2
不可再生资源的最优配置
1
不可再生资源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一、不可再生资源的概念 1、按 分类,可将资源分为不可再生资源与再生资 源。 A、资源存在的形态 B、对资源的控制方式 C、资源可更新特征 D、 按资源的用途 2、不可再生资源可分为可回收的不可生资源和不可回 收的不可再生资源,前者如 ,后者如 。 A、铁矿 铝 B 铜矿 石油 C 煤矿 天然气 二、不可再生资源的特征 1、不可再生性 2、资源消耗的不可逆性
t
mt
R T Rt dt 0TT Nhomakorabea0
R0 rT R0e dt e 1 r
rt
3
不可再生资源稀缺 性经济度量P82,88
资源产品价格:“U”型曲线 边际开采成本: 储量减少----边际开采成本上升 技术进步----边际开采成本降低 边际使用者成本=资源产品价格 ―边际开采成本 (原位资源价格、矿山使用费、 矿山使用租金、存量资源影子 价格、 边际探矿成本、稀缺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