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长郡中学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5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郡小升初考试语文试卷(2014.5.10)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部分(共20分) (一)国学常识集结(10分) 请把1—10题的正确选项填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 A 、明月 B 、姻缘 C 、人名 D 、美女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 A 、苏州 B 、房屋 C 、药酒 D 、庄稼

3、“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 ) A 、窗户 B 、卧具 C 、井床 D 、床垫

4、“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 A 、中秋节 B 、元宵节 C 、端午节 D 、七夕节

5、下列哪一句古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 A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6、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 A 、隔岸观火 B 、暗度陈仓 C 、背水一战 D 、破釜沉舟

7、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分别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 A 、文章 B 、画作 C 、乐曲 D 、诗歌

8、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么动物?( )

A 、鹤

B 、鹅

C 、鸡

D 、鱼

9、如果在华佗去世后不久,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医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人物中的哪

名_

___

_

_

__

__

_

原就

读学

___

_

__

_

_

__

联系电

话_____

_

____

__

_

_

__

密封

线

内不要

一位?()

A、扁鹊

B、孙思邈

C、李时珍

D、张仲景

10、“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

A、天文、地理、文学

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C、孔子、孟子、老子

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

(二)巧改妙解标点(2分)

11、阅读下文,根据上下句意,在空格处填写一句话(2分)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巴尔肯在一次宴会上提议,每人用最简捷的语言写出一篇“自传”,行文用句要短甚至可以作为死后刻在墓碑上的墓志铭。于是,在场的人冥思苦想,提笔作文。

不一会儿,一位年轻人交给巴尔肯一篇只有三个标点符号的自传:一个破折号“——”,一个感叹号“!”和一个句号“。”。

巴尔肯问他这三个标点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年轻人回答道:“一阵横冲直撞;落了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好完蛋。”

巴尔肯望着那位年轻人凄然的神色,沉思了片刻,提笔在这篇“自传”的下边有力地又写了三个标点符号:一个顿号“、”,一个省略号“……”和一个大问号“?”。

巴尔肯用鼓励的口吻对那位自暴自弃的青年说:“青年时期是人生的一个小站;

;岂不闻‘浪子回头金不换’?”

(三)我们爱记古诗句。(8分,每空1分)

12、当我们浪费粮食时,爷爷常常用唐诗人的诗句,“,

。”教导我们。

13、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朝诗人王维在《》中的“

,。”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14、将近六年的小学生活,老师对我们倾注了满腔的心血,你由此想到了“

,。”这样的诗句,以表达你对老师的热爱和赞美。

二、阅读理解部分(共30分)

(一)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16分)

成语“嫁”给了广告?

在大陆境内最先运用”成语“作为广告词的已不可考。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用语是日本人做的,用的也是不成语,而是俗语,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蓦然回首,如今满街跑着丰田车,早已无人称奇。

于是,由俗语而成语,广告人像约好了似的,一窝蜂地将广告与成语结成一了对。你有“‘咳’不容缓”(药品),我有“‘骑’乐无穷”(山地车),你有“‘鳖’来无恙”(补品),我有“一‘明’惊人”(明目器);你有“默默无‘蚊’”(驱蚊器),我有“无可替‘带’”(透明胶带)……没有预告,亦未履行合法手续,成语已然嫁给了广告并堂而皇之地添丁进口,毫不汗颜,合适吗?

意见显然难以统一,有的说没有什么不合适,似乎可以。以成语或“篡改”之后的成语充当了广告词,借用了成语本身已经具有的“知名度”,移花接木,貌合神异,既广而告之,又易于传诵,而且颇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气息,一举多得,哪有不妙?但也有的说并不合适,也自有道理,因为广告词贵在新意,尤其是现有的大批广告人一古脑地全跑到成语中去偷梁换柱,并自诩高明时,成语之林也就快成为一片广告语的木材基地了。当然,持不同意见者还有着更为广泛的一些的说法:比如,据调查表明,对于广告语记忆和传播得最多的人群是中小学生,如此这般移花接木,偷梁换柱,最终中小学生们竟将“广告用语”当成“成语词典扩大版”去研习、记忆,那可怎么办?文化的继承和传播的第一层要义,恐怕首先是准确吧。

15、请将下列“广告用语”改为正确的成语。(4分)

“咳”不容缓:()“骑”乐无穷:()

“鳖”来无恙:()一“明”惊人:()

16、联系上下文,说说“貌合神异”和“一举多得”在文中的含义。(4分)

“貌合”指

“神异”指

“一举”指

“多得”指

17、对“成语嫁给了广告”的现象,文章中写出了哪几种意见?作者的看法是什么?请加以概括。(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