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计算

合集下载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计算公式(一)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计算公式(一)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计算公式(一)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计算公式混凝土抗压强度是指混凝土在承受压力作用下能够抵抗破坏的能力,是评判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计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

以下是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计算公式及对应的解释说明:第一公式:强度等级换算公式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与其强度等级相关。

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的标称抗压强度,常见的等级有C15、C20、C25等。

强度等级换算公式如下:fck = Rck + 8其中,fck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单位:MPa),Rck为混凝土的标称抗压强度(单位:MPa)。

通过该公式,可以将强度等级转换为抗压强度标准值。

例如,若某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那么通过公式计算得到的抗压强度标准值为:fck = 20 + 8 = 28 MPa第二公式:水灰比公式水灰比是衡量混凝土含水量的指标,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重要影响。

水灰比公式如下:w/c = (m_water / m_cement) * 100其中,w/c为水灰比,m_water为混凝土中水的质量(单位:kg),m_cement为混凝土中水泥的质量(单位:kg)。

通过该公式,可以计算出混凝土的水灰比。

例如,若某混凝土中水的质量为200 kg,水泥的质量为400 kg,那么通过公式计算得到的水灰比为:w/c = (200 / 400) * 100 = 50%第三公式:抗压强度标准值计算公式根据实验数据和统计分析,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与水灰比和强度等级有关。

抗压强度标准值计算公式如下:fck = k * (w/c)^m其中,fck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单位:MPa),k为常数,w/c为水灰比,m为指数。

通过该公式,可以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

例如,假设某工程中,常数k为,指数m为,而已知混凝土的水灰比为50%,强度等级为C20。

那么通过公式计算得到的抗压强度标准值为:fck = * ()^ = * = MPa根据以上的抗压强度计算公式,可以准确地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标准值,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计算

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计算

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计算混凝土试件抗压强度MPa=试件破坏荷载(N)/ 试件承压面积(mm*mm)“混凝土立方体试件规格150*150*150mm和100*100*100mm”:其值为:对200mm×200mm×200mm试件为1.05;对100mm×100mm×100mm试件为0.95。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60时,宜采用标准试件150mm×150mm×150mm试件。

150mm×150mm×150mm试件换算系数为1.0。

扩展资料: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用fcu,k表示。

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按照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GB50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规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系指对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试件,在28天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

混凝土强度代表值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未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3个试件强度的算数平均值做为每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2、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高于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件的强度代表值。

3、当一组试件中强度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时,该组试件的强度不应作为评定的依据。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当试件尺寸为100mm立方体或骨料最大粒径≤31.5mm时,应乘以强度尺寸换算系数0.95。

当试件尺寸为200mm 立方体或骨料最大粒径≤63mm时,应乘以强度尺寸换算系数1.05。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与设计值的关系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与设计值的关系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与设计值的关系
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与设计值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设计值 = 标准值 ×超设计系数
其中,超设计系数是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和安全性要求来确定的。

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通常会考虑结构的特点、使用条件、材料特性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超设计系数。

标准值是根据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标准规定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基准值。

根据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标准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值可以有所不同。

设计值是根据结构设计师根据具体工程要求计算得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设计值应考虑结构的安全性要求,包括荷载、使用条件、工作年限等因素。

设计值一般会比标准值要大,以满足结构的设计要求。

抗压强度标准值计算公式

抗压强度标准值计算公式

抗压强度标准值计算公式抗压强度标准值是评估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在工程和建筑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的计算公式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懂的,咱们今天就来好好唠唠。

先给您说说抗压强度标准值的概念哈。

简单来讲,就是材料在受到压力时能够承受的最大强度。

比如说,一块砖头,您使劲儿压它,压到它开始出现损坏或者承受不住的那个点,对应的强度就是抗压强度啦。

那抗压强度标准值是咋算出来的呢?一般来说,是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然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统计分析得出来的。

这里面就涉及到样本的选取、数据的处理等等。

我给您举个例子吧。

就拿混凝土来说,咱们要测试一批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

首先得制作出一批尺寸标准、养护条件相同的试块。

然后把这些试块放在压力机上,慢慢施加压力,直到试块被压坏。

这时候记录下来压力的数值,再根据试块的横截面积,就能算出每个试块的抗压强度了。

但是,这还没完呢。

因为这些抗压强度值是有差异的,不是完全一样的。

所以,就得用统计方法来处理这些数据。

比如说,先算出平均值,再算出标准差。

最后,根据一定的保证率,确定出抗压强度标准值。

在实际工程中,这个抗压强度标准值可重要了。

如果算错了,那可能会导致建筑物不安全,出大问题的。

我就曾经碰到过这么个事儿,有个小工程,施工方在计算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的时候出了差错,结果建起来的一部分结构强度不够,不得不返工,这可费了老大劲,又费钱又费时。

再比如说钢材,它的抗压强度标准值的计算也有类似的过程,但具体的参数和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抗压强度标准值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挺复杂,但只要咱们搞清楚原理,认真做实验,仔细处理数据,还是能算得准的。

这就需要咱们工程人员和技术人员多用心,多学习,不能马虎大意。

毕竟,这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所以啊,不管是在学校学习的同学们,还是在工作岗位上的工程师们,都得把这个抗压强度标准值的计算方法弄明白,这样才能在实际应用中不出差错,为咱们的建筑和工程事业做出可靠的贡献。

混凝土强度评定公式

混凝土强度评定公式

混凝土强度评定公式
混凝土强度评定的公式通常是根据混凝土抗压强度或抗拉强度的测试结果计算得出的。

常见的公式有以下几种:
1. 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公式:
fc = P/A
其中,fc为混凝土抗压强度,P为施加在混凝土上的最大荷载,A为混凝土试样的横截面积。

2. 混凝土抗拉强度评定公式:
ft = P/An
其中,ft为混凝土抗拉强度,P为施加在混凝土上的最大拉力,An为混凝土试样的净横截面积。

3. 通过回弹法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公式:
fc = k * R
其中,fc为混凝土抗压强度,k为回弹系数,R为回弹值。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只是一种常见的计算方法,具体
的评定公式可能会根据不同的实验方法和规范标准而有所
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所使用的具体试验方法和相
关规范标准来确定合适的评定公式。

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方法

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方法

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方法一、前言混凝土抗压强度是衡量混凝土强度的重要参数,是混凝土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计算方法涉及到多个因素,包括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品质、混凝土龄期等,不同的计算方法对应着不同的混凝土使用情景。

本文将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计算方法、计算公式、计算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计算方法。

二、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计算方法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计算方法通常分为直接测定和间接测定两种方法。

直接测定是指通过实验测试获得混凝土抗压强度值,间接测定则是利用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品质、混凝土龄期、环境条件等因素,通过计算公式计算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三、直接测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1. 标准振动法标准振动法是指将混凝土试件放在振动台上,通过水平振动使混凝土密实,然后对试件进行压缩测试,获得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标准振动法是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方法之一。

2. 水压法水压法是指通过在混凝土试件上施加水压力,使试件受到一定的压力,然后测量试件的变形量,计算混凝土抗压强度值。

水压法适用于混凝土抗压强度较高的场合,但测试时间较长,成本较高。

3. 超声波法超声波法是指通过超声波在混凝土试件内传播的速度和衰减程度,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

超声波法适用于混凝土抗压强度较高、试件较小、测试速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四、间接测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方法1. 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是指通过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品质、混凝土龄期等因素,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

经验公式法适用于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原材料品质稳定的场合,但精度较低。

2.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方法是指通过对大量混凝土试件进行测试,分析试件的抗压强度分布情况,得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概率分布函数,从而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

统计学方法适用于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

五、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计算公式1. 标准振动法计算公式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破坏荷载/试件截面积2. 经验公式法计算公式混凝土抗压强度=K×(水泥用量)α×(骨料用量)β×(砂用量)γ其中,K为经验系数,α、β、γ为混凝土配合比中各材料的配合量指数。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标准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标准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标准一、前言混凝土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和工程领域的材料,其性能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是工程安全的基础保障。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标准是指在满足一定可靠度的前提下,根据混凝土的强度特性,确定混凝土在设计使用中应该达到的最小抗压强度值。

因此,建立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标准是确保工程质量、提高工程安全性的重要举措。

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设计值1. 概念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是指在标准试件上进行混凝土抗压试验时,以一定可靠度反映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最小值。

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抗压强度设计值是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基础,根据一定的安全系数而确定的。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是保证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不发生破坏和变形的依据。

2. 标准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标准一般采用国家标准《建筑结构用混凝土设计标准》(GB 50010-2010)中规定的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的计算公式和参数,主要包括混凝土标准试件的尺寸、混凝土强度等级、安全系数等。

其中,混凝土抗压强度等级是根据混凝土抗压试验的结果,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划分的,一般分为C15、C20、C25、C30、C35、C40、C45、C50等不同等级。

3. 计算公式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的计算公式如下:fcd = fck/γc其中,fcd为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fck为混凝土标准试件的抗压强度,γc为混凝土安全系数。

混凝土安全系数γc的取值一般为1.5,即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为混凝土标准试件抗压强度的2/3。

4. 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的影响因素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试件尺寸、试验方法等。

其中,混凝土强度等级是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最重要因素。

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就越大,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也就越高。

试件尺寸和试验方法对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的影响较小。

三、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的确定方法1. 根据混凝土抗压试验数据确定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最常用的确定方法是根据混凝土抗压试验数据确定。

c45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计算方法

c45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计算方法

c45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计算方法一、前言C45混凝土是指抗压强度为45MPa的混凝土,是常用的一种混凝土等级,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路基等工程中。

C45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计算方法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C45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计算方法。

二、C45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计算方法1. 标准强度值的确定C45混凝土的标准强度值是指在28天龄期下,标准试件的平均抗压强度值。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规定,C45混凝土标准强度值为45MPa。

因此,在工程实际建设中,要求混凝土强度达到45MPa以上。

2. 标准试件的制备和养护为了保证C45混凝土的标准强度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制备标准试件,并进行养护。

标准试件的制备需要按照《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GB/T50107-2010)的要求进行。

试件的尺寸为150mm×150mm×150mm,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浇筑、振捣和养护等环节。

试件制备完成后,需要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为28天,养护条件为温度为(20±5)℃,湿度为(90±5)%。

3. 试件的试验和计算在标准试件养护28天后,需要进行试验和计算。

试验前需要对试件进行外观检查和尺寸测量,并记录试件的编号、制作日期和试验日期等信息。

试验过程需要按照《混凝土试验方法标准》(GB/T50107-2010)进行,试验设备需要符合规定的要求。

试验结束后,需要对试件的平均抗压强度值进行计算,计算公式如下:$f_{cu}=F_s/A$其中,$f_{cu}$为试件的平均抗压强度值,单位为MPa;$F_s$为试件破坏时的最大负荷,单位为kN;$A$为试件的截面积,单位为mm^2。

4. 强度标准值的判定C45混凝土的强度标准值为45MPa,因此,标准试件的平均抗压强度值必须大于等于45MPa才能符合强度标准值的要求。

如果试件的平均抗压强度值小于45MPa,则需要对混凝土配合比、浇筑质量、养护条件等进行分析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总 则1.0.1~ 本规范系根据国家标准《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199—94)》(简称《水工统标》)的规定,对《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DJ20—78)》(简称原规范)的设计基本原则进行了修改,并依据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增补有关内容后,编制而成。

其适用范围扩大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地震区的结构,其它与原规范相同。

但不适用于混凝土坝的设计,也不适用于碾压混凝土结构。

当结构的受力情况、材料性能等基本条件与本规范的编制依据有出入时,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通过专门试验或分析加以解决。

1.0.4 本规范的施行,必须与按《水工统标》制订、修订的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等各种水工建筑物设计标准、规范配套使用,不得与未按《水工统标》制订、修订的各种水工建筑物设计标准、规范混用。

3 材 料 混凝土按照国际标准(ISO3893)的规定,且为了与其它规范相协调,将原规范混凝土标号的名称改为混凝土强度等级。

在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时作了两点重大修改;(1)混凝土试件标准尺寸,由边长200mm 的立方体改为边长150mm 的立方体;(2)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原则由原规范规定的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倍标准差(保证率90%),改为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倍标准差(保证率95%)。

用公式表示,即: f cu,k =μfcu,15-σfcu =μfcu ,15(1-δfcu ) (3.1.2-1)式中 f cu,k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即混凝土强度等级值(N /mm 2); μfcu,15──混凝土立方体(边长150mm )抗压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 σfcu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标准差; δfcu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变异系数。

混凝土强度等级由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本规范混凝土 其他力学指标的基本代表值。

R (原规范的混凝土村号)与C (本规范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之间的换算关系为:)1.0()27.11(95.0645.1115,15,R C fcu fcu δδ--=(3.1.2-2)式中为试件尺寸由200mm 立方体改为150mm 立方体的尺寸效应影响系数;为计量单位换算系数。

由此可得出R 与C 的换算关系如表3.1.2所列 表3.1.2 R 与C 换算表注:表中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变异系数是取用全国28个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合格 水平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的调查统计分析的结果。

3.1.3 混凝土强度标准值(1)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根据国内120组棱柱体抗压强度与边长200mm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对比试验,并考虑试件尺寸效应影响,两者平均值的关系为:μfpri=×μfcu,15=μfcu,15(3.1.3-1)考虑到结构中混凝土强度与试件混凝土强度之间的差异,根据以往经验,并结合试验数据分析,同时参与国内外有关规范的规定,对试件强度进行修正,修正系数取为,则结构中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与150mm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为:μfc=×μfcu,15=μfcu,15(3.1.3-2)根据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取值原则,并假定δfC=δfCu(δfC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变异系数),则得结构中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为:f ck=μfc(1-δfc)=μfcu,15(1-δfc)=0.66f cu,k(3.1.3-3)(2)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根据国内72组轴心抗拉试件强度与边长200mm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对比试验,并考虑尺寸效应影响,两者平均值的关系为:μft,sp=μfcu,15)2/3 =μ2/3fcu,15(kgf/cm2) (3.1.3-4)同样,考虑到结构中混凝土强度为试件混凝土强度的差异,取修正系数为,同时将计量单位由kgf/cm2改为N/mm2,则结构中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为150mm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为:μft=×μ2/3fcu,15×3=μ2/3fcu,15(N/mm2) (3.1.3-5)在假定轴心抗拉强度的变异系数δft=δfcu条件下,则结构中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为:f tk=μft(1-δft)=μ2/3fcu,15(1-δft)=0.225f2/3cu,k(1-δ1/3fcu) (N/mm2) (3.1.3-6)考虑到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的脆性破坏特征显着和实践经验不足,对C45~C60级混凝土,按上式计算后再分别乘以~的折减系数。

对轴心抗压强度也同样考虑了该项折减系数。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水工混凝土的强度变异系数与国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简称GBJ10—89规范)有所不同,同时本规范将考虑结构中混凝土强度与试件混凝土强度差异的修正系数取为,较GBJ10—89规范所取修正系数低%,因而本规范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计算值与GBJ10—89规范中的相应值有所不同,但两者十分接近,为了便于实际应用和规范间的协调,本规范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在取整时决定取与GBJ10—89规范相同的指标。

(3)取消弯曲抗压强度指标原规范在受弯构件和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强度计算中,受压区混凝土极限强度取为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R W(现GBJ10—89规范采用新符号为f cm)。

R W并不是混凝土真正的力学指标,而仅仅是在计算受弯构件或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时,对于非均匀受压混凝土应力图形换算为矩形应力图形时,人为地引入的一个指标。

原规范的R W取值原则是沿用前苏联30年代的资料,明显偏高,同时引入这一指标后,给偏心受压构件计算带来很多麻烦,小偏心受压和轴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也不相衔接。

事实上,弯曲抗压强度f cm与轴心抗压强值f c的比值并非定值,而是随着构件相对受压区高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当相对受压区高度较小时,f cm/f c就比较大,反之较小。

原规范在相对受压区高度接近界限时,承载力计算值偏大,偏于不完全。

国际上所有国家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都没有采用弯曲抗压强度f cm而是直接采用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f c ,连提出弯曲抗压强度的前苏联。

在80年代也已取消不用。

我国公路混凝土桥设计规范、铁路混凝土桥设计规范也都没有采用弯曲抗压强度这个指标。

经过对受弯构件和大偏心受压构件分别采用f cm 及f c 计算,发现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取值对受弯构件和大偏心受压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并无多大影响。

因此,本规范决定取消混凝土的弯曲抗压强度这一指标,而直接用轴心抗压强度计算受弯构件和偏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以求与国际规范接轨。

将f cm 改为f c 后,经过材料用量对比计算,受弯、大偏心受压构件的用钢量增加不多,大都在5%以内。

小偏心受压构件在界限附近(ηe0/h0=,ξ=)用钢量有所增加,克服了原规范在界限附近区段计算值高于试验值(偏于不安全)的缺点。

(4)混凝土强度随龄期而增长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中,一般不利用混凝土抗压强度随龄期而增长的后期强度。

某些大体积的水工建筑物也会遇到混凝土浇筑后要经过较长时间才开始承受荷载的情况。

因此,本规范规定经论证后允许采用不同龄期的混凝期上抗压强度进行设计。

在附录A 中列出了不同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比值,可供设计人员在缺乏试验资料时参考。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可按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混凝土采用。

对于混凝土不同龄期的抗拉强度,其影响因素较多,故不应利用其后期抗拉强度。

3.1.4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根据《水工统标》的规定,材料强度设计值可取为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K m1倍标准差。

关于K m1的取值,理论上取为某一固定值最为合理。

但考虑到与相关规范的协调,本规范混凝土强度设计值决定取与GBJ10—89规范相同的指标,也即取同样的混凝土材料性能分项系数γc 。

这时对于C10~C40级混凝土,由于变异系数δfcu 不同,γc =~,相应的K m1=~,相应的保证率为%~%,详见表3.1.4。

2)及分项系数 3.1.7 混凝土受拉压弹性模量,仍沿用原规范的关系式,仅考虑了试件尺寸和计量单位的换 算,本规范采用的关系式为:cuc f E 7.342.2105+= (3.1.7)本规范表3.1.7中的弹性模量系按上式求得的,式中f cu 以混凝土强度等级值(N /mm 2)代入,即可求得与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相对应的弹性模量。

根据国内的试验资料,混凝土受弹性模量的试验值与受压弹性模量的数值很接近,故本规范对二者取用相同的数值。

钢筋3.2.2 钢筋强度标准值的确定(1)钢筋的强度标准值仍沿用原规范及GBJ10—89规范的规定,即:1)对有明显物理流限的热轧钢筋,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屈服点作为标准值,国标规定的屈服点即钢筋出厂检验的废品限值;2)对无明显物理流限的碳素钢丝、刻痕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及冷轧带肋钢筋,为与国家标准的出厂检验强度一致起见,采用国标规定的极限抗拉强度作为标准值。

但应指出,在构件承载力设计时,本规范取用σb(σb为国家标准规定的极限抗拉强度)作为设计上取用的条件屈服点。

3)对冷拉钢筋,取屈服点作为标准值。

本规范正文3.2.2表3.2.2 钢筋所属的国家标准代号表(2)钢筋种类——本规范在原规范已有钢筋种类的基础上,新增了下述几种类型的钢筋和钢丝:①冷拉Ⅱ、Ⅲ、Ⅳ级钢筋;②热处理钢筋;③碳素钢丝;④刻痕钢丝;⑤钢绞线;⑤冷轧带肋钢筋。

冷轧带肋钢筋是采用普通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热轧圆盘条为母材,经冷轧减径后在其表面形成具有三面(或二面)月牙纹横肋的钢筋。

上述新增钢筋种类主要用作预应力钢筋。

(3)钢号修改:1)5号钢因产量很少,故不再列入;2)国标《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5223—95)将钢丝分为“冷拉钢丝”、“消除应力钢丝”及“刻痕钢丝”三种,本规范采用的“碳素钢丝”系指国标中的“消除应力钢丝”;3)冷拔低碳钢丝由于性能较脆,且粘结力差,故不再列入,其品种可用冷轧带助钢筋代替。

(4)冷拉钢筋强度的标准值系按“控制应力方法冷拉钢筋”的条件确定的,故当采用控制应力方法冷拉钢筋时,冷拉控制应力取强度标准值,即冷拉Ⅱ、Ⅲ、Ⅳ级钢筋强度的标准值分别取450(430),500,700N/mm2;当采用控制应变(冷拉率)方法冷拉钢筋时,冷拉控制应力应取强度标准值加30N /mm2,即480(460),530,730N/mm2,并按此应力确定相应的冷拉率。

(5)LL550级钢筋宜用作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的受力主筋、架立筋、箍筋和构造钢筋。

可采用绑扎、焊接骨架或焊接网片的型式。

LL650和LL800级钢筋宜用作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受力主筋。

(6)考虑到GB5224—95中规定原标准GB5224—85可延长三年使用,故本规范将GB5224—85中的钢绞线品种同时列出,以方便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