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抽样方法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抽样方法(材料

抗压强度(MPa)
3d
28d
≥17.0 ≥22.0
≥42.5
≥23.0 ≥27.0
≥52.5
≥28.0 ≥32.0
≥62.5
≥17.0 ≥22.0
≥42.5
≥23.0 ≥27.0
≥52.5
≥10.0 ≥15.0
≥32.5
≥15.0 ≥19.0
≥42.5
≥21.0 ≥23.0
≥52.5
15
抗折强度(MPa)
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在皮带运输机 机尾的出料处用接料器定时抽取砂4份、石 8份组成各自一组样品。
技术要求
(一)、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应符合表2-3-1 的技术要求。
18
拌制混凝土和砂浆用粉煤灰技术要求
项
目
细度(45μ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 %
需水量比,不大于/ %
烧失量,不大于/ %
含水量,不大于/ %
三氧化硫,不大于/ %
游离氧化钙,不大于/ %
安定性 雷氏夹沸煮后增加距离,不大于/ mm
当砂或石的质量比较稳定、进料量又较大时, 可以1000t为一验收批。
当使用新产源的砂或石时,供货单位应按《普 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2—2006第3章的质量要求进行全面检验。
25
每验收批取样方法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从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应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 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砂8份,石子为16份, 组成各自一组样品。
2、碱含量(选择性指标)
13
3、物理指标 ⑴、凝结时间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
不大于390min。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
工程建设材料检测取样制度

工程建设材料检测取样制度一、总则工程建设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工程的使用寿命,为了保证工程建设材料的质量,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及工程的长期可靠运行,必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建立健全的工程建设材料检测取样制度,确保工程建设材料的合格、安全、可靠。
二、检测取样范围1. 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各类原材料,如水泥、混凝土、砂石、钢材等。
2. 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各类半成品材料,如预制构件、砖块、砂浆等。
3. 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各类成品材料,如门窗、涂料、瓷砖等。
三、取样方法1.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确定取样点和取样数量。
2. 取样时应注意取样方法的正确、准确,避免因取样方法不当造成取样结果的偏差。
3. 取样时必须保证取样的代表性,避免因取样不均匀或取样不足造成取样结果的失真。
四、检测方法1. 取样后将样品送往具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2. 检测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检测方法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五、检测报告1. 检测机构应及时出具检测报告,并将检测报告送达相关单位。
2. 检测报告必须详细记录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等内容,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 检测报告应明确标明检测结果的合格性或不合格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处理意见。
六、处罚制度1. 对于发现的不合格材料,相关单位必须及时停止使用,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进行处理。
2. 对于违反检测取样制度的行为,相关单位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进行处罚。
3. 对于检测机构出具的虚假检测报告的行为,检测机构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七、监督机制1. 监督机构必须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工程建设材料的检测取样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检测取样工作的规范、有效进行。
2. 监督机构应定期对检测机构的资质和能力进行抽查核实,确保检测机构的信誉和正规运作。
建筑材料验收标准中的抽样与检测方法要点

建筑材料验收标准中的抽样与检测方法要点建筑材料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抽样与检测方法则是保证验收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关键。
本文将重点探讨建筑材料验收标准中的抽样与检测方法要点。
一、抽样方法1. 代表性抽样建筑材料的质量是通过抽样来判定的,因此,抽样的代表性至关重要。
代表性抽样要求从建筑材料的整批次中,按一定规则选择一部分样品进行检测。
抽样时要注意样品的均匀性和全面性,避免因局部问题影响整个批次的质量判定。
2. 定量抽样建筑材料的抽样数量应该能够满足检测的要求,并且要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定量抽样方法根据抽样的目的和要求,通过科学分析计算来确定合理的抽样数量。
定量抽样能够提高样品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更好地评估建筑材料的质量。
二、检测方法1. 外观检测外观检测是建筑材料验收的基础工作,通过对材料外观的观察和比较,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外观检测包括材料表面的平整度、颜色、光泽度等方面的评估,以及有无裂纹、破损等质量问题的发现。
2. 物理性能检测物理性能检测是建筑材料质量评估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物理性能检测包括强度、稳定性、密度等指标的测定。
通过物理性能检测,可以评估建筑材料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安全隐患。
3. 化学成分检测建筑材料的化学成分对于其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化学成分检测是通过化学分析手段,对建筑材料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含量进行测定。
通过化学成分检测,可以判断建筑材料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并提前发现潜在的质量问题。
4. 环境适应性检测建筑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承受各种环境的冲击,因此,环境适应性检测是建筑材料验收的重要内容之一。
环境适应性检测包括对建筑材料在高温、低温、潮湿等极端环境下的性能评估,以及对材料与其他建筑构件的相容性等方面的考察。
结语:建筑材料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而抽样与检测方法则是保证验收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的重要手段。
合理的抽样方法和全面的检测方法能够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送检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GJ32TJ109-2010)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送检方法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送检方法
4.4 技术要求
3.2.6 检测开始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受 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 小于15MPa。 2 当采用钻芯法检测时,受检桩的混凝土龄 期达到28d 或预留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设计 强度。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送检方法
二、桩身完整性检测
3.3.4 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 应符合下列规定: n 1 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
少于 1 根。 n 2 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
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 总桩数的30%, 且不得少于20根; 其他桩基 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 得少于10 根。
n 3.4.6 当单桩承载力或钻芯法抽检结果不满足设计 要求时,应分析原因,并经确认后扩大抽检。
n 3.4.7 当采用低应变法、高应变法和声波透射法抽 检桩身完整性所发现的Ⅲ、 Ⅳ类桩之和大于抽检 桩数的20%时,宜采用原检测方法(声波透射法 可改用钻芯法),在未检桩中继续扩大抽检。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送检方法
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 3 根,且不 宜少于总桩数的1% ;当工程桩总数在50 根以内 时,不应少于2根。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送检方法
3.3.5 对单位工程内且在同一条件下的工程桩,当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检测: n 1 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 n 2 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 n 3 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 n 4 挤土群桩施工产生挤土效应。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取样送检指南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取样送检指南一、背景介绍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督机构,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评估和控制。
因此,质量检测过程中的取样送检环节至关重要。
本指南将详细介绍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取样送检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取样过程1.明确取样目的:在进行取样之前,要明确取样的目的和要求,例如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测试、物理性能测试等。
2.选择取样点:根据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选择合适的取样点。
取样点应具有代表性,能够真实反映工程质量。
3.确定取样数量:根据具体要求和标准规定,确定所需的取样数量。
取样数量要足够,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取样方法:根据不同的取样目的,采用相应的取样方法。
例如,对于混凝土取样,可以采用钢管竖直探入取样法、均匀推进法等。
5.取样器具准备:确保使用的取样器具干净、无杂质,并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交叉污染。
6.取样操作:进行取样前,要对取样点周围进行清洁,避免污染影响取样结果。
按照取样方法进行取样,确保取样器具充满,并且取样过程中无任何污染。
7.标识和包装:对每个取样进行标识,包括取样点、取样时间、取样人员等信息,并将样品封装在合适的容器中,防止样品的污染和损坏。
三、送检过程1.选择检测机构:根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检测机构进行样品检测。
考虑检测机构的专业性、设备先进性和检测能力等因素。
2.填写送检单:参照检测机构提供的送检单模板,填写样品的相关信息,包括取样点、取样时间、样品特征、取样目的等。
3.样品保存:对于需要长时间保存或特殊保存条件的样品,需按照检测机构要求进行保存,以保证样品在送检过程中不发生变化。
4.样品送检:将已标识和包装的样品送至检测机构。
在送检过程中要注意样品的安全和完整性,防止样品在运输过程中破损。
四、注意事项1.取样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范各种风险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2.取样点要具有代表性,能够真实反映工程质量。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及送检抽样方法

抽样数量与频率的确定
根据工程规模、检测项目和精度要求,确定合理的抽样数量 和频率。
考虑工程进度和资源投入等因素,平衡抽样数量与频率的关 系,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5 取样与送检的注意事项
取样前的准备
1 2 3
确定取样计划
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和检测要求,制定详细 的取样计划,明确取样的部位、数量、频次和标 准。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及送检 抽样方法
目录
• 引言 • 见证取样的重要性 • 取样方法与标准 • 送检抽样方法 • 取样与送检的注意事项 • 案例分析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
通过见证取样及送检抽样方法,对建设工程所使用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等的 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01
见证取样及送检抽样是法律法规规定的必要程序,通过执行该
方法可以确保工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避免违法风险
02
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及送检抽样有助于避免工程涉及的各方违反律意识
03
见证取样及送检抽样要求相关人员遵守法律法规,有助于提高
各方的法律意识。
03 取样方法与标准
规范操作
02
03
记录详细信息
取样时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 行操作,避免对样品造成损坏或 污染。
取样时应对取样的部位、数量、 时间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并由 见证人员和取样人员签字确认。
送检过程中的要求
01
02
03
及时送检
取样后应尽快将样品送至 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避免 样品长时间暴露在不良环 境中。
建筑工程常规材料抽检方案

建筑工程常规材料抽检方案一、执行标准1. 本方案执行标准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相关国家标准和建筑行业标准;2. 各种材料按照相关国家标准和建筑行业标准进行抽检,并对其质量进行评定。
二、检测范围1. 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抗渗性、含气量等;2. 钢筋:外观、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3. 砂浆:拌合物配合比、力学性能、抗渗性等;4. 砖瓦:水泥砖、红砖、预制砖等;5. 砂石:粒径、含泥量、含雪晶量等;6. 沥青:软化点、针入度、粘度等。
三、抽样方法1. 抽样时应随机选取,抽样数量应根据工程规模、材料种类和抽检项目而定,确保抽检结果的可靠性;2. 采用现场取样或委托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取样,并确保取样过程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3. 取样时应注意保留样品编号、取样地点和时间等相关信息。
四、实验室测试1. 取样后送交实验室进行相应的检测,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测试;2. 严格按照实验室检测项目及方法进行实验,并对实验成果进行准确记录;3. 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应及时通知相关责任人员,并按照程序进行处理。
五、检测结果评定1. 检测结果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评定,包括合格、不合格、需复验等;2. 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应进行处理,并对其质量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3. 对于需复验的材料,应重新抽样,并送实验室进行再次检测,直至其合格为止。
六、结果记录与报告1. 对每批次抽检的材料进行详细记录,并建立档案,确保检测结果的可追溯性;2. 对于检测结果进行分类统计,形成检测报告,并上报工程相关人员。
七、质量追踪1. 对于每批次的抽检结果,建立相应的质量追踪档案,确保施工过程中材料的质量层层把关;2. 对各种材料的抽检结果进行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以保障施工质量。
八、质量奖惩1. 对于合格的材料,应及时予以表彰和奖励,并记录在案;2. 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工程现场抽样检测方案

工程现场抽样检测方案一、前言工程现场抽样检测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采集部分材料或作业环境样品,并对其进行实验室分析,以验证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或标准规范的一种手段。
抽样检测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工程安全、预防施工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
因此,设计合理、操作规范的抽样检测方案对于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常见的工程现场抽样检测进行详细的规范和流程,以期为相关工程部门提供有效的参考。
二、抽样检测范围工程现场抽样检测主要包括材料抽样检测和环境抽样检测。
材料抽样检测主要针对建筑材料、施工材料等进行检测;环境抽样检测主要是对相关施工环境和作业环境进行检测。
1.材料抽样检测内容包括:混凝土、砂浆、水泥、砂石、钢筋、砖瓦等建筑材料;钢材、焊条、电焊工艺等施工材料。
2.环境抽样检测内容包括:空气质量、噪音、震动、扬尘、有害气体等施工作业环境。
三、抽样检测方法根据抽样检测的不同内容,采用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具体如下:1.材料抽样检测方法:(1)混凝土、砂浆、水泥等材料的抽样方法:在施工现场按照抽样规范,从不同批次、不同部位抽取材料样品;(2)钢筋、砂石、砖瓦等材料的抽样方法:根据相关标准规范,从供货单位或施工现场抽取样品;(3)钢材、焊条等施工材料的抽样方法:从供货单位抽取相关型号的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
2.环境抽样检测方法:(1)空气质量、噪音、震动等环境抽样方法:在施工现场选取典型点位和不同时段,采集空气或噪音等样品;(2)扬尘、有害气体等环境抽样方法:根据施工作业过程和现场情况,采集相关环境样品。
四、抽样检测流程1.材料抽样检测流程:(1)确定抽样检测范围和内容;(2)制定抽样检测计划,包括抽样点位、抽样时间、抽样频次等;(3)根据计划,进行抽样采集;(4)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标识、封存并填写抽样记录;(5)送样至实验室进行分析;(6)根据实验室结果,进行质量评定。
2.环境抽样检测流程:(1)确定抽样检测范围和内容;(2)选取典型点位和不同时段进行抽样采集;(3)对采集的样品进行标识、封存并填写抽样记录;(4)送样至实验室进行分析;(5)根据实验室结果,进行环境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心抽出取样管,将
柄
所趋样品放入洁净、
干燥、不易污染的容
器中。取样总量不得
少于12kg。
图1袋装水泥取样器
11
• 2、对于散装水泥,其 取样部为应在散装水 泥卸料处或水泥运输 机具上。当所取水泥 深度不超过2米时,采 用图2所示的槽形管式 取样器取样。通过转 动取样器内管控制开 关,在适当位置插入 一定深度,关闭后小 心抽出。将所趋样品 放入洁净、干燥、不 易污染的容器中。取 样总量不得少于12kg。
的活动。
6 鉴定检测 为建设工程结构性能可靠性鉴定(包括
安全性鉴定和正常使用性鉴定)提供技术 评估依据进行测试的活动。
4
(二)、GB50618-201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施工质量检测检测技术规范》对取样送检的相关规定
1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 测机构进行检测。
2 对实行见证取样和见证检测的项目,不符合 见证要求的,检测机构不得进行检测。
1) 取样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2) 取样用的方法及工具模具情况; 3) 取样、试件制作操作的情况; 4) 取样各方对样品的确认情况及送检情况; 5) 施工单位养护室的建立和管理情况; 6) 检测试件标识情况。 13 需要现场养护的试件,施工单位应建立相
应的管理制度,配备取样、制样人员,及取样、 制样设备及养护设施。
13
技术要求
1、通用硅酸盐水泥化学指标
品种
代号
不溶物/%
烧失量/%
三氧化硫/%
氧化镁/%
氯离子/%
(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 (质量分数)
硅酸盐水泥
P.Ⅰ
≤0.75
≤3.0
P.Ⅱ
≤1.50
≤3.5
≤3.5
≤5.0a
普通硅酸盐水泥
P.O
——
≤5.0
矿渣硅酸盐水泥
P.S.A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 抽样方法
建筑材料抽样
1
一、基本知识
(一)工程质量检测的相关术语 1 工程质量检测
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采用试验、测试等技 术手段确定建设工程的建筑材料、工程实体质 量特性的活动。
2 工程质量检测机构 具有法人资格,并取得相应资质,对社会出
具工程质量检测数据或检测结论的机构。
2
3 见证人员 具备相关检测专业知识,受建设单位或
9
检查数量: 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 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 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 抽样不少于一次。
10
取样步骤
1、 对进场的袋装水 泥,在袋装水泥堆场,
每批随机选择20个以
上的部位,将取样管
插入水泥适当深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气 孔
用大拇指按住气控,
手
L=1000~2000
图2散装水泥取样管
12
通用硅酸盐水泥
分类和强度等级 1、分类 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分为硅酸盐水
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 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2、强度等级 ⑴、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 52.5R、62.5、62.5R六个等级。 ⑵、普通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42.5、42.5R、52.5、 52.5R四个等级。 ⑶、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 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32.5、32.5R、 42.5、42.5R、52.5、52.5R六个等级。
6 建筑材料本身带有标识的,抽取的试件 应选择有标识的部分。
7 检测试件应有清晰的、不易脱落的唯一 性标识。标识应包括制作日期、工程部位、 设计要求和组号等信息。
6
8 施工过程有关建筑材料、工程实体检测 的抽样方法、检测程序及要求等应符合国 家现行有关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9 既有房屋、市政基础设施现场工程实体 检测的抽样方法、检测程序及要求等应符 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碱含量(选择性指标)
14
3、物理指标 ⑴、凝结时间 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
不大于390min。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
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 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大于 600min。 ⑵、安定性 沸煮法合格。 ⑶、强度 不同品种强度等级的通用硅酸盐水泥,其不同 龄期的强度应符合表2-2-2-2的规定。
8
二、水泥和粉煤灰抽样
水泥进厂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 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 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 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 用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 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一个月)时,应 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3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检 测标准的要求编制检测计划,并应做好检测取 样、试件制作、养护和送检等工作。
4 检测试件的提供方应对试件取样的规范性、 真实性负责。
5
5 建筑材料的检测取样应由施工单位、见 证单位和供应单位根据采购合同或有关技 术标准的要求共同对样品的取样、制样过 程、样品的留置、养护情况等进行确认, 并应做好试件标识。
——
——
≤4.0
≤6.0b
≤0.06c
P.S.B
——
——
——
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P.P
——
——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P.F
——
——
≤3.5
≤6.0b
复合硅酸盐水泥
P.C
——
——
a 如果水泥蒸压试验合格,则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质量分数)允许放宽至6.0%。 b 如果水泥中氧化镁含量(质量分数)大于6.0%时,需进行水泥压蒸安定性试验并合格。 c 当有更低要求时,该指标由买卖双方确定。
10 现场工程实体检测的构件、部位、检测 点确定后,应绘制测点图,并应经技术负 责人批准。
11 实行见证取样的检测项目,建设单位或 监理单位确定的见证人员每个工程项目不 得少于2人,并应按规定通知检测机构。
7
12 见证人员应对取样的过程进行旁站见证, 作好见证记录。见证记录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监理单位委派,对检测试件的取样、制作、 送检及现场工程实体检测过程真实性、规 范性见证的技术人员。 4 见证取样
在见证人员见证下,由取样单位的取样 人员,对工程中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 件和建筑材料在现场取样、制作,并送至 有资格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的活动。
3
5 见证检测 在见证人员见证下,检测机构现场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