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冷战中的对峙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合合理理经经济济的的再再生生””指指欧的洲什资么本?主义经济的复 兴 目马的歇:尔利提用出经援济助手欧段洲控的制目西的欧是什么? 作作用用:是使什西么欧?经济很快恢复,有利于遏制苏联 和共产主义势力,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冷战中的对峙
美国杜鲁门政府在讨论援助欧洲计划
冷战中的对峙
冷战表现
“马歇尔计划”
法国在二战中沦亡,直到战争结束才依靠盟 国的力量恢复了作为大国的政治地位,但经 济濒于瓦解,殖民帝国趋于崩溃。
冷战背景
冷战中的对峙
二战后的美国
1200万军队 近500个军事基地 垄断了原子弹
世界最强
占有西方世界 工业生产的53.4% 外贸的32.4% 黄金储备的74.5%
世界最富
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你能设想: 称霸世界 此时此刻的美国最想干什么?
冷战中的对峙
侵越战争对美国的损失
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
冷战中的对峙
五、美苏争霸的影响 及给我们的启示
核武器
冷战中的对峙
项目 洲际导弹
潜艇发 射导弹
战略 轰炸机
核弹头
年份
1968 年
1978 年
1968 年
1978 年
1968 年
1978 年
1968 年
1978 年
美国
1054 枚
1054 枚
656 枚
冷战中的对峙
美苏争霸
阶段 领导人
争霸态势
原因
50年代 中-60年
代初
赫鲁 晓夫 肯尼迪
缓 和
对奥和约 紧 柏林墙的出现 苏联实力增强,但经济和
承认西德 张 古巴导弹危机 军事实力远不及美,美占
赫访美

第14课最新冷战中的对峙

第14课最新冷战中的对峙
①严重威胁了世界的和平和安全 ②两强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③客观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4.冷战结束 美苏争霸结束 的共同标志? 1991年,苏联解体
两极格局结束
既然美苏冷战的实质是美苏争霸,那么 请从课本第二框“美苏争霸”中找出美苏争 霸的开始以及经历了几个时期?
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之后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 本单元的主题是“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共分为三课。它概述了二战后到现在世界 政治格局的演变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本课主要介绍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反映 了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的基 本规律。本课内容在本单元中上承世界政 治格局的演变,下启第三次科技革命,所 以地位非常重要。
5.下列各项属于美苏争霸中美国所为的是 B ①在古巴部署导弹②出兵越南③出兵阿富汗④出兵朝鲜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6.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A A.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 7.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C A稳定资本主义 B遏制共产主义 C称霸世界 D帮助欧洲恢复经济 8.二战后,美国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的霸权主义措施是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A C铁幕下的演说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温故知新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什么?
2.列举美苏联合抗击法西斯的史实有哪 些?
观看下列这幅漫画分析二战后美苏关系 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请阅读课本84页第一个框题冷战政策,自学完 成下列问题。用最简洁的语言回答。 1.什么是冷战? 2.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3.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目的? 4.冷战的信号是什么? 5.冷战开始的标志? 6.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有哪些(从政治、经济、 军事方面回答)

冷战时期的东西德对峙

冷战时期的东西德对峙

冷战时期的东西德对峙冷战时期的东西德对峙是二战结束后欧洲最为激烈和重要的对峙之一。

在二战结束后,东西方势力篡夺德国所形成的权力真空,引发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冲突。

本文将探讨冷战时期东西德对峙的原因、对峙期间的具体表现以及对欧洲和全球局势的影响。

一、对峙的原因1.1 政治分歧:冷战时期,东德成为苏联势力范畴的社会主义国家,而西德则与西方盟国站在一起。

两方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明显差异导致了政治分歧。

1.2 经济竞争:东德和西德在经济发展方面存在巨大的鸿沟。

西德在马歇尔计划的支持下快速恢复了经济,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而东德在苏联的控制下遵循计划经济模式。

这导致东德经济困难,并产生了失业问题。

1.3 军事对抗:冷战时期,两个德国都置身于东西方的军事联盟之间。

东德加入华约,西德加入北约。

军备竞赛和军事演习相继出现,从而加剧了东西德之间的紧张局势。

二、对峙期间的具体表现2.1 基尔协定:在冷战初期,东西德之间实际上并没有建立睦邻关系。

然而,1952年签署的基尔协定为两德提供了一些解决分歧的可能性,例如安排探亲、贸易和文化交流。

2.2 柏林危机:柏林成为了东西方交锋的焦点地区。

1958年至1961年,苏联试图通过封锁西柏林的方式扼杀西方在柏林存在的权益。

然而,美国的坚定立场和柏林空运行动最终使封锁计划失败。

2.3 士兵逃亡和筑墙:冷战时期,德国分界线是东西德对峙的主要线路。

东德为了阻止自己的人民逃往西德,于1961年竖起了柏林墙。

然而,仍然有大量的东德士兵和民众成功逃往西德,这加剧了对峙的紧张局势。

三、对欧洲和全球局势的影响3.1 北约和华约势力对峙:东西德对峙凸显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联盟之间的对立,加剧了欧洲的分裂和紧张局势。

3.2 冷战恶化:东西德对峙是冷战局势的一个重要方面,加剧了东西方之间的对抗和不信任,对全球的和平与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3.3 德国分裂带来的影响:东西德对峙导致德国的分裂已经持续了近40年。

冷战时期东西方的对峙

冷战时期东西方的对峙

冷战时期东西方的对峙冷战是二战后国际局势的一场特殊斗争,东西方阵营的对峙是其核心特征之一。

东西方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形成了一系列对峙的局面。

本文将从冷战时期东西方的政治对峙、军事对峙和意识形态对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政治对峙在冷战期间,东西方两大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成为主要对手。

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政治对峙。

首先,两个阵营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同盟系统来扩大自己的势力。

美国带领的西方国家成立了北约,目的是抵制苏联和其盟友的军事威胁。

苏联则在东欧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以牵制西方势力的扩张。

其次,东西方两个阵营之间在重要国际组织中的竞争也很激烈。

联合国是一个显著例子,苏联和美国都试图通过在联合国的影响力来推动自己的意识形态,对抗对方的影响。

最后,东西方两个阵营还通过争夺支持和掌控第三世界国家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美苏在非洲、拉丁美洲、亚洲等地进行了一系列争夺战,旨在争夺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和控制。

这进一步加剧了东西方阵营的对峙。

二、军事对峙在冷战期间,东西方两大阵营通过军事力量的对峙来争夺全球霸权。

首先,美苏两国通过核武器的积极竞赛加剧了东西方之间的军事紧张局势。

双方不断地扩大军备,进行核试验,试图通过拥有更多的核武器来威慑对方。

其次,东西方两个阵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一系列代理战争。

苏联在朝鲜、越南、阿富汗等地支持了一系列受其控制的政权,而美国则通过援助和干预来遏制苏联。

这些代理战争成为东西方之间军事对峙的重要体现。

最后,军事同盟的建立也成为了东西方对峙的重要方面。

北约和华沙条约组织分别代表了西方和苏联的军事同盟,他们通过在欧洲的军事布局互相对抗,维持着冷战时期的稳定。

三、意识形态对峙在冷战时期,东西方两大阵营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因此他们之间的意识形态对峙也是冷战的重要方面。

首先,美国和西方国家代表了自由民主的价值观,主张个人权利、市场经济和多党制。

苏联和东方社会主义国家则主张国家集权、计划经济和一党制。

宁晋六中 朱淑辉 《冷战中的对峙》教学设计

宁晋六中  朱淑辉 《冷战中的对峙》教学设计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使学生对本课有一个整体感知
检测学生是否掌握好本课知识
板书设计:冷战中的对峙
政治-----杜鲁门主义美冷苏经济-----经互会
经济-----马歇尔计划————对峙————
军事-----北约的成立国战联军事-----华约的成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深刻认识国家实力和彼此关系决定了各国的外交政策
教学重点
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教学难点
冷战的实质
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中的一课,上接二战后美国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下承苏联的解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特别是霸权主义不断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因而本课有重要地位和教育意义。
《冷战中的对峙》教学设计
单位:宁晋县第六中学学科:九年级历史设计者(授课教师):朱淑辉
课题
冷战中的对峙
课型
新授课
案序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掌握冷战的概念、原因及表现;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创设历史教学情境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走进历史、感知历史。
回答苏联采取了哪些针锋相对的措施
生生互动
独立完成
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为学好本课做铺垫。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及合作探究能力
创设历史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走进历史,感知历史,深刻的理解“冷战”的实质
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使学生明确美国援助西欧和建立北约的目的都是为了控制西欧,遏制共产主义,以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

冷战时代东西方对峙

冷战时代东西方对峙

冷战时代东西方对峙在冷战时代,东西方两大势力展开了一场紧张而激烈的对峙。

这场对峙不仅是一场意识形态之争,更成为了全球格局的重要分水岭。

本文将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多个维度,探讨冷战时代东西方对峙的背景、原因、影响以及历史教训。

一、背景与原因冷战时代的东西方对峙源于二战结束后世界的分割与天然势力范围的竞争。

苏联以及其东欧盟国奉行社会主义制度,而美国及其西方盟友则秉持资本主义和自由民主的价值观。

两个大国之间的分歧逐渐加深,形成了两个相互矛盾的阵营。

政治方面,苏联和美国分别成为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代表。

双方在世界舞台上展开了一场意识形态的竞争,各自试图推广和扩大自己的意识形态模式。

军事方面,冷战时代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军备竞赛时期。

两个超级大国都不断增加军事力量,建立了一系列针对对方的军事联盟。

这种军备竞赛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和军事技术的创新。

经济方面,东西方对峙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经济实力的竞争。

美国以及西方国家通过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迅速发展起来,而苏联及其盟国则采取计划经济体制。

两种模式的优劣之争成为了东西方对峙的重要一环。

文化方面,冷战时期也是两种文化模式的对抗。

美国的娱乐产业、音乐、电影等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力,而苏联及其盟国则以社会主义理念为核心推广自己的文化体系。

文化的对抗加深了两个阵营之间的分歧。

二、对峙的影响冷战时期的东西方对峙对全球格局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冷战时代的对峙导致了世界的二分格局,即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立。

这两个阵营的对峙使得整个世界局势紧张不安,成为了潜藏着战争危险的触发点。

其次,对峙推动了科技和军事的发展。

双方为了在军备竞赛中保持平衡,不断加大军事投入,推动了军事科技的迅速发展。

例如,太空竞赛和核武器的研发。

此外,对峙也加大了全球范围内的冲突和分裂。

冷战时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进行了一系列代理战争,例如越南战争、朝鲜战争等。

这些战争使得世界局势更加混乱,各个国家和地区被卷入其中。

冷战中的对峙

冷战中的对峙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一、基本说明1模块: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2年级:初三年级3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4所属的章节:第七单元第14课5学时数:45分钟(多媒体教室授课)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冷战”政策,包括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概括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培养学生归纳历史事物的能力。

学生还应掌握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中期美国陷入侵越的泥潭,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初步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培养全面、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采取阅读教材、分组讨论、表格归纳、探究式学习、拓展提问等方式对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和美苏争霸的特点等问题进行探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注意对学生进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

美苏在争霸过程中互有攻守,两国的国力和彼此关系的变化,影响到双方在争霸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特点;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既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更由本国的国力尤其是经济实力制约。

2、内容分析:本课介绍了二战后美苏的对峙,其中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是重点。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国家的实力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如何理解这一点是本课的难点。

3、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

而且学生们已经掌握二战的影响,学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了解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4、设计思路:学习本课前,复习回顾二战的有关内容,回忆美国、苏联打击德意日法西斯的内容。

学习“冷战”政策时,要注意思考美国为什么会提出“冷战”政策?教师先简要分析当时的国际形势,美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实力方面的情况,由学生归纳回答。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案 新人教版

《对战中的对峙》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二战后美国的“冷战”政策以及美苏争霸的基本史实,包括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杜鲁门主义”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实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学生还应掌握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中期美国陷入侵越的泥潭,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

引导学生思考“在美苏争霸过程中,既有紧张又有缓和”这一知识点,从而培养学生全面地、历史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利用电脑多媒体创设“古巴导弹危机”的历史情景,从而引发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从图片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参与课堂活动与同学分析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归纳冷战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加深对冷战对峙局面的理解。

在教师和同学的协作下,学会用表格的形式总结美苏争霸的史实。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提取教科书和其他资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了解认识美苏争霸攻守转换与其具体国情有关,训练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二战后,美苏从盟友关系转变为敌对关系,随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形成,双方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对峙。

美国、苏联两国的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进而影响到世界的局势。

注意对学生进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

美苏在争霸的过程中互有攻守,两国的国力和彼此关系的变化,影响到双方争霸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特点。

【教学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教学难点】美苏争霸的实质及决定因素【教学方法】【课前准备】PPT【课时安排】1【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看这副图片,思考这个问题:二战前后美苏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回答。

左图反映出两国的关系怎么样?生回答。

右图呢?生回答。

师: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盟友关系破裂走向的冷战,为争夺世界霸主地位展开了长期的争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严重威胁了世界的和平和安全 两强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两强势均力敌,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客观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③客观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4.冷战结束 4.冷战结束 美苏争霸结束 的共同标志? 的共同标志? 1991年 1991年,苏联解体
两极格局结束
1.丘吉尔“铁幕” 丘吉尔“铁幕” 丘吉尔 演说
2.美国总统 美国总统 杜鲁门
亚得里亚海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 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 ——丘吉尔 丘吉尔
请思考: 请思考:
1.上述两幅图片人物分别是谁? 上述两幅图片人物分别是谁? 上述两幅图片人物分别是谁
英国首相丘吉尔 美国总统杜鲁门
2.两则材料和图片人物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 两则材料和图片人物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 两则材料和图片人物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
丘吉尔“铁幕” 丘吉尔“铁幕”演说和杜鲁门主义
对抗、争霸、 对抗、争霸、敌对
两极格局
苏联解体
冷战的目的:
遏制共产主义, 遏制共产主义,干涉他国 内政, 内政,争夺霸权
信号: 冷战开始的信号: 全面展开: 冷战全面展开:
美国实施冷战的 美国实施冷战的 措施: 经济措施:
丘吉尔“铁幕” 丘吉尔“铁幕”演说 杜鲁门主义出台 马歇尔计划 建立北约 建立华约 美苏争霸世界 1991年,苏联解体 年
5.下列各项属于美苏争霸中美国所为的是 B 下列各项属于美苏争霸中美国所为的是 在古巴部署导弹②出兵越南③出兵阿富汗④ ①在古巴部署导弹②出兵越南③出兵阿富汗④出兵朝鲜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①②③ ②④ ①③④ ②③ 6.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A 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 7.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C 二战后, 二战后 美国实行“冷战” A稳定资本主义 B遏制共产主义 稳定资本主义 遏制共产主义 C称霸世界 D帮助欧洲恢复经济 称霸世界 帮助欧洲恢复经济 8.二战后,美国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的霸权主义措施是 二战后, 二战后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杜鲁门主义 A C铁幕下的演说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铁幕下的演说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80年代 80年代 戈尔巴乔夫 里根 苏撤出阿富汗 拆毁柏林墙 苏联全面收缩, 苏联全面收缩, 美国有限缓和
美苏争霸的实质 是不同社会制度 之间的竞争
美苏争霸的根本原 因是为了各自国家 的利益。 的利益。
1.首先,二战结束后,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和国家 首先,二战结束后, 首先 利益,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 利益,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 2.其次,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 其次, 其次 益。 3.最后,美苏争霸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 最后, 最后 美苏争霸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 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也还是为了国家利益。 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也还是为了国家利益。
3.这两个事件在冷战中的地位或者影响如何? 3.这两个事件在冷战中的地位或者影响如何? 这两个事件在冷战中的地位或者影响如何
丘吉尔“铁幕”演说是冷战的信号; 丘吉尔“铁幕”演说是冷战的信号;杜鲁门主义是冷战 开始的标志。 开始的标志。
4.材料一演说中的“铁幕”指的是什么? 材料一演说中的“铁幕”指的是什么? 材料一演说中的
请阅读课本84页第一个框题 请阅读课本 页第一个框题 冷战政策,自学完成下列问题。 冷战政策,自学完成下列问题。 最简洁的语言回答 的语言回答。 用最简洁的语言回答。 1.什么是冷战? 什么是冷战? 什么是冷战 2.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3.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目的?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目的? 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目的 4.冷战开始的标志? 冷战开始的标志? 冷战开始的标志 5.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有哪些(从 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有哪些( 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有哪些 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回答 方面回答) 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回答)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5.两则材料体现出美国冷战的目的是什么? 两则材料体现出美国冷战的目的是什么? 两则材料体现出美国冷战的目的是什么
遏制共产主义, 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面对美国的冷战攻势, 面对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的反击措施 即美苏冷战的表现有哪些? 即美苏冷战的表现有哪些?
出招 接招
美国 政治上 经济上 军事上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
苏联 “情报局” 情报局” 情报局 经互会 华约
“美国今天是一 美国今天是一 个强大的国家, 个强大的国家,没 有任何一个国家比 它强大。 它强大。……这意 这意 味着, 味着,我们拥有这 样的力量, 样的力量,就得挑 领导的担子并承 起领导的担子并承 担责任。 担责任。” ——杜鲁门 杜鲁门
美国实施冷战的 军事步骤 军事步骤: 苏联在军事方面
的应付措施: 的应付措施:
实质: 冷战的实质:
冷战结束的标志
课后提升
1.美苏争霸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 美苏争霸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 美苏争霸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 2.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哪些危 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哪些危 近年来,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 ?(课 害?近年来,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课 后活动与探究) 后活动与探究)
3.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 杜鲁门曾经说过: 杜鲁门曾经说过 个胡桃的两半“ 是“一 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B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 .都是美国“冷战”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 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 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 4.“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 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 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 其中“ 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其中“缔 C 约国” 约国”指的是 A协约国 协约国 B反法西斯同盟国 反法西斯同盟国 C北约成员国 D是华约成员国 北约成员国 是华约成员国
就像这幅漫画一样,美苏在你强我 就像这幅漫画一样, 我高你低中度过了40多个春秋之后 多个春秋之后, 弱,我高你低中度过了 多个春秋之后, 走向了终结。 走向了终结。那么你知道冷战结束的标 志是什么吗? 志是什么吗?
分析上述几则材料思考: 分析上述几则材料思考:
1.美苏冷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1.美苏冷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美苏冷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两极格局形成(标志:华约的成立) 两极格局形成(标志:华约的成立) 2.美苏冷战的实质是什么? 2.美苏冷战的实质是什么? 美苏冷战的实质是什么 美苏争霸世界 3.冷战政策对世界的影响如何? 3.冷战政策对世界的影响如何? 冷战政策对世界的影响如何
温故知新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 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什么? 2.列举美苏联合抗击法西斯的史 列举美苏联合抗击法西斯的史 实有哪些? 实有哪些?
观看下列这幅漫画分析二战后美苏关系 发生了什么变化? 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14课 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冷战中的对峙
龙泉中学 祝月云
9.材料分析题 材料分析题
雅尔塔会议 图二 (1)根据图一指出当时的美苏两国是何种关系?结成这种关系 )根据图一指出当时的美苏两国是何种关系?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合作, 合作,盟友
为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
(2)根据图二指出当时的美苏两国是何种关系?这种关系使当 )根据图二指出当时的美苏两国是何种关系? 时世界形成怎样的政治格局?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时世界形成怎样的政治格局?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既然美苏冷战的实质是美苏争霸, 既然美苏冷战的实质是美苏争霸,那么 请从课本第二框“美苏争霸”中找出美苏争 请从课本第二框“美苏争霸” 霸的开始以及经历了几个时期? 霸的开始以及经历了几个时期? 50年代, 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之后 年代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
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时间 年代中期— 50年代中期— 60年代中期— 50年代中期 年代中期— 60年代中期 70年代末 70年代末 世纪) 60年代初期 (20世纪) 60年代初期 世纪 苏联领导 人 美国领导 人 重大事件 争霸特点 实力对比 赫鲁晓夫 肯尼迪 古巴导弹危机 美国占优势, 美国占优势, 优势 后双方互让步 勃列日涅夫 尼克松 苏联占领阿富汗 尼克松访华 苏攻美守
1.“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2.杜鲁门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 杜鲁门发表演说, 杜鲁门发表演说 宣称美国有领导“ 的使命, 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要 去国会拨款,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 去国会拨款,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 的希腊、土耳其。 的希腊、土耳其。
课堂小结
结束 影响 美苏外交官清醒地指出“人们欢 年 月 日 美国有位外交官清醒地指出“ 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 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 呼跳跃 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 里的两个“战争” 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A A二战 、冷战 B二战、中东战争 二战、 二战 二战 C一战、二战 一战、 D二战、伊拉克战争 二战、 一战 二战 2.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它存在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 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 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 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护了世界的相对和平, 间,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护了世界的相对和平,这场 特殊的战争开始于?结束于? 特殊的战争开始于?结束于? C A马歇尔计划、苏联的解体 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 B北约组织的建立、华约组织的建立 北约组织的建立、 北约组织的建立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的解体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