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最新冷战中的对峙
原创1: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冷战”对峙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局部“热 战”时有发生。
“冷战”的终结
二、美苏争霸
读一读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亚斯特,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 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 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 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在全部历史中,没有一 次战争比前不久地球上这么多广大地区沦为废墟的这次大战更容 易用及时的行动加以制止。它本来可以不发一枪就被制止 住,……但是,谁也听不进。” 说一说 阅读上述演说材料,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读一读
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美国 对外政策的总原则是:帮助自由民族保持他们的自由制度和国家完 整,对抗想把共产主义强加给他们的侵略活动。……美国对受到共产 主义威胁需要援助的国家给以金钱、原料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议一议 阅读上述文字,讨论下列问题: 1、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分析杜鲁门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质?
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其实质是 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2、为了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国家,杜鲁门政府采取的重 大措施是什么?
“马歇尔计划”
读一读 读图分析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非常直观和有效的方法。
做一做
阅读上面插图,结合所学知识,分组抢答下面问题:
1、图例中的“A组织”是_北__大__西__洋__公_约__组织; 图例中“B组 织”__华__沙__条__约_____组织。 2、从图中可以看出“A组织”和“B组织”的范围各主要集中在什么地区?
➢影响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 之间“冷战”开始。它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转 折点,美国开始进入全球扩张阶段。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下册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下册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冷战中的对峙》是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下册第14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以及我国在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实,揭示了冷战对世界、经济、军事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我国在这一历史时期所取得的成就。
二.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在历史学科方面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冷战这一概念较为复杂,涉及、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冷战中的对峙局面。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掌握冷战对世界、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我国在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冷战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冷战对世界、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我国在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
2.难点:冷战政策的出台背景、美苏争霸的历程及其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讨法等,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冷战时期的音乐、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对冷战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以及冷战对世界、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冷战政策的出台背景、美苏争霸的历程及其影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问题。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梳理冷战时期的历史脉络。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课件

冷战 含义 冷 战 中 的 对 峙 冷战 表现 冷战 影响
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 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手段 政治:出台杜鲁门主义 经济:推行马歇尔计划 军事:成立北约 成立华约——两极格局形成 三个阶段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冷战背景
二战后的美国
军事实力 世界最强
1200万军队 近500个军事基地 垄断了原子弹 占有西方世界 工业生产的53.4% 外贸的32.4% 黄金储备的74.5%
经济实力 世界最富
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你能设想:此时此刻 的美国最想干什么?
美国杜鲁门总统的一段话: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 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 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 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的原因?
1、一方面是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 防止革命的爆发; 2、另一方面通过美国的援助,打开西欧的 门户,控制西欧。
成立北约
《北大西洋公约》宣称:“各缔 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整 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 约国全体之攻击。” 各缔约国可采 取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
阅读课本内容子目二,找出以 下问题的答案。
1、美苏争霸开始的标志? 2、美苏争霸在五六十、七十、八十年代的具 体表现? 3、美苏争霸攻守转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
战后苏联的发展
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是美国的31%,到1960 经济 年上升到58%,10年内缩小了27个百分点
夸大美国的“责任”,实际上是谋求什么目的?
课件3: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世界和平与发展;④导致苏美对抗,最终形成北约和华约两大军
事集团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冷战结束的标志是( A )
A.苏联解体
B.杜鲁门主义出台
C.华约建立
D.科索沃战争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苏联
西班牙
亚尼巴尔阿
北约成员国还包括美国和加拿大
土耳其
二、美苏争霸
1、1950年,朝鲜战争 2、1961年,越南战争
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漫画)
美国侵略越南南方
越南美莱村惨案发生前
1954年以后,美国为了取代老殖民者法国在越南 的地位,开始在越南南方扶植亲美傀儡政权。可 是南越亲美傀儡政权在越南南方人民的打击下, 岌岌可危。于是,1961年美国发动了所谓的“特 种战争”,妄图在18个月内“平定南越”,但没 有取得成功。1965年,美军开始对越南北方进行 大规模的连续轰炸;同时,直接派出大批军队侵 入越南南方,把侵略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 血腥镇压越南人民的抵抗运动。1968年3月,一群 美军闯入越南南方美莱村,在此大肆屠杀手无寸 铁的越南妇女、儿童。图为美莱村村民们在被屠 杀前的瞬间。她们在感到不测之祸即将来临时, 彼此战栗着搂成一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下列国际组织与两极格局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是( C )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欧洲联盟
5、1947年3月,杜鲁门总统声称:无论在何地爆发革命、发生动
乱,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政府都应进行干预。杜鲁门主义
的出台( A )
①标志美国推行冷战政策;②表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③有利于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美国领 导人 肯尼迪
苏联领导人 赫鲁晓夫
第二阶段
尼克松
勃列日涅夫
第三阶段
里根
戈尔巴乔夫
返回
活动与探究 讨论: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哪些危害? 讨论: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哪些危害? 近年来,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 近年来,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 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 1、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 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 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 些矛盾,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 些矛盾,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如: 科索沃战争、美伊战争。 科索沃战争、
‘‘医生”指代马歇尔(或杜鲁门、 医生”指代马歇尔(或杜鲁门、 医生 美国、美国统) 病人” 美国、美国统);“病人”指代 二战”后的西欧。 “二战”后的西欧。 (2)“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 (2) 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 医生
“药方”指马歇尔计划 药方” 药方 或欧洲复兴计划) (或欧洲复兴计划)。 (3)“药方”的实质是什么? (3) 药方”的实质是什么? 药方 “药方”的实质是:复兴欧 药方” 药方 的实质是: 洲经济, 洲经济,加强美国对西欧的 控制。 控制。
• “9·11事件”又称“911恐怖袭击事件”、 “美国911事件”等,指的是美国东部 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恐怖分子劫持 的4架民航客机撞击美国纽约世界贸易 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 包括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中 心双塔在内的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其 它23座高层建筑遭到破坏,美国国防 部总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遭到袭击。
4、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 冷战”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冷战” 冷战 世界局势紧张: 全面”冷战” (1) 世界局势紧张: 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 全面”冷战” 指美苏在政治、经济、军事多方面 多方面, A 全面”冷战”:指美苏在政治、经济、军事多方面,在 欧洲乃至亚洲多个地区 多个地区进行对抗 欧洲乃至亚洲多个地区进行对抗 具体事例: 具体事例:德国问题 古巴导弹危机 局部热战: B 局部热战:美国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不惜以武力相 威胁 具体事例: 具体事例: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原创2: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 冷 战 ” 时 期 的 两 大 军 事 政 治 集 团
北约和华约与“一战”前的同盟国 和协约国在形成原因上有何不同?
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上台后, 签订了对奥地利的和约, 承认联邦德国,并访问 美国。
1959年赫鲁晓夫第一次访问美国,与美国总统 艾森豪威尔会谈
二、美苏争霸
美苏争霸漫画
另一方面,赫鲁 晓夫加强了对东欧的 控制,并开始与美一 争高下。
冷战中的对峙
一、“冷战政策”
1.美国“冷战”政策 出台的背景 2.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冷战开始的标志 3.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4.“北约”、 “华约”组织的建立
——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形成的标志
“冷什战么”是的“重冷点战是”在?什美么国地为方什?么提 出冷战政策?
“冷战”是指美苏之间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 动和对抗形式。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冷战”演说
杜鲁门国会咨文中所说的“自由国家人民”、 “少数武装分子”、“外来压力”分别是指什么?
马 歇 尔
马歇尔计划有何内容? 其目的是什么?
1949年美国与西欧等12国签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总部(法国巴黎夏乐宫)
1955年,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签订华沙 《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美国凭借极度膨胀的经济军事实力,积极谋求全 球霸权。苏联的强大及共产主义影响的扩大,阻碍了 美国全球霸权的实现,因此美国提出“冷战”政策。
“冷战”的重点是在欧洲。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美国“冷战”政策出笼的舆论准备 丘 吉 尔
丘吉尔在杜鲁门的陪同下前往富尔敦发表演说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 杜 鲁 门
大 战
知识巩固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 )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PPT课件

基地,最强 本主
大的海、空 义世
军,垄断原 界
子弹
3/4
占资 本主 义世 界 2/3来自占资 本主 义世 界1/3
美国杜鲁门总统的一段话: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 拿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 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 今天所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此材料表明美国什么野心?
❖3、美国冷战的表现: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内容、标志 冷战的全面开始
❖经济上: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
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来控制西欧,达到遏制苏联的目的
❖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两极格局的形成:_苏___联____采取了针锋相对的
措施,成立__华__沙__条___约__组__织__,美苏_____两__极__格局正式形 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 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企图加于他们的奴役。我 认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 运……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
自由—…—…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材没料有二它指,以就美苏没国有联应政为该治首尽的力的安协社定助会,世没主界有义回牢国复固家至的经。和济平健。全…的…常任态何, 政府诚其意实协助质复是兴遏工制作共的产,主必得义到,美干国涉政他府国的内全部政合。作。
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必不能享用我们
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在哈佛大学演讲
①杜鲁门主义讲话中所说的 “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 是指什么?这一讲话的实质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 民抵抗少数武装分目子的或:外稳来定压资力本企制图度加,于控他们的奴役。我 认运为……我全们必世须界制援自西助由欧自的,由人以人民遏民指制以望共自着产己我主的们义方支式持来他规们划维自护己他的们命的
教学设计5: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掌握: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组织,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古巴导弹危机。
(2)通过美国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表现,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综合归纳和运用能力。
通过分析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特点,培养学生全面、正确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计美国苏联争霸的表格,加强学习的条理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美苏两国的争霸,认识到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而且影响到世界的局势,对学生进行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两极格局形成、结束的标志。
难点:美苏争霸中变化的实质。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复习:课件展示《二战后的废墟》图片,请同学们回忆二战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谈战争结束后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回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和苏联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请举出具体的事例来证明。
二、导入:英国有句外交名言: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那么,二战中美苏是盟友,那么,二战结束后,还能友好相处下去吗?课件展示材料:“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
……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杜鲁门(1946年)“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
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斯大林讨论:美国想干什么,苏联想要什么?师:一个要全球称霸,一个要扩大势力范围。
二者必然会发生冲突,这两个巨人没有爆发战争,而是出现了“冷战”,并在冷战中对峙了长达近半个世纪(板书课题)三、新授:1、自主探究:冷战政策那么什么是“冷战”?冷战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对照导学案(自主学习),用十分钟的时间自学本课课文。
统一答案,展示成果2、合作探究解惑答疑师:课件展示探究问题(阅读史料,分析问题)材料一: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冷战结束 美苏争霸结束 的共同标志? 1991年,苏联解体
两极格局结束
既然美苏冷战的实质是美苏争霸,那么 请从课本第二框“美苏争霸”中找出美苏争 霸的开始以及经历了几个时期?
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之后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 本单元的主题是“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共分为三课。它概述了二战后到现在世界 政治格局的演变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本课主要介绍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反映 了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的基 本规律。本课内容在本单元中上承世界政 治格局的演变,下启第三次科技革命,所 以地位非常重要。
5.下列各项属于美苏争霸中美国所为的是 B ①在古巴部署导弹②出兵越南③出兵阿富汗④出兵朝鲜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 6.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A A.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 7.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C A稳定资本主义 B遏制共产主义 C称霸世界 D帮助欧洲恢复经济 8.二战后,美国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的霸权主义措施是 A马歇尔计划 B杜鲁门主义 A C铁幕下的演说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温故知新
1.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 什么?
2.列举美苏联合抗击法西斯的史实有哪 些?
观看下列这幅漫画分析二战后美苏关系 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请阅读课本84页第一个框题冷战政策,自学完 成下列问题。用最简洁的语言回答。 1.什么是冷战? 2.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 3.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目的? 4.冷战的信号是什么? 5.冷战开始的标志? 6.美国冷战政策的表现有哪些(从政治、经济、 军事方面回答)
9.材料分析题
雅尔塔会议 图二 (1)根据图一指出当时的美苏两国是何种关系?结成这种关系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合作,盟友,同盟
为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
(2)根据图二指出当时的美苏两国是何种关系?这种关系使当 时世界形成怎样的政治格局?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对抗、争霸、敌对
两极格局
苏联解体
冷战的目的: 冷战开始的信号: 冷战全面展开: 美国实施冷战的 经济措施:
5.两则材料体现出美国冷战的目的是什么?
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
面对美国的冷战攻势,苏联的反击措施 即美苏冷战的表现有哪些?
美国 政治上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 苏联 “情报局”
经济上 军事上
经互会
华约
“美国今天是一 个强大的国家,没 有任何一个国家比 它强大。……这意 味着,我们拥有这 样的力量,就得挑 起领导的担子并承 担责任。” ——杜鲁门
争霸特点 实力对比
美国占优势, 后双方互让步
苏联全面收缩, 美国有限缓和
美苏争霸的实质 是不同社会制度 之间的竞争
美苏争霸的根本原 因是为了各自国家 的利益。
1.首先,二战结束后,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和国家 利益,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战后的敌对关系。
2.其次,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的国家利 益。 3.最后,美苏争霸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基础上, 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也还是为了国家利益。
遏制共产主义,干涉他国 内政,争夺霸权
丘吉尔“铁幕”演说
杜鲁门主义出台
马歇尔计划 建立北约
美国实施冷战的 军事步骤: 苏联在军事方面
的应付措施:
建立华约
美苏争霸世界 1991年,苏联解体
冷战的实质:
冷战结束的标志
课后提升
1.美苏争霸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启示? 2.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哪些危 害?近年来,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课 后活动与探究)
请思考:
1.上述两幅图片人物分别是谁?
英国首相丘吉尔 美国总统杜鲁门
2.两则材料和图片人物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
丘吉尔“铁幕”演说和杜鲁门主义
3.这两个事件在冷战中的地位或者影响如何?
丘吉尔“铁幕”演说是冷战的信号;杜鲁门主义是冷战 开始的标志。
4.材料一演说中的“铁幕”指的是什么?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1.1945年5月8日,美国有位外交官清醒地指出“人们欢 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 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A A二战 、冷战 B二战、中东战争 C一战、二战 D二战、伊拉克战争 2.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它存在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之 间,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护了世界的相对和平,这场 特殊的战争开始于?结束于? C A马歇尔计划、苏联的解体 B北约组织的建立、华约组织的建立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的解体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
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时间 50年代中期— 60年代中期— 70年代末 (20世纪) 60年代初期 苏联领导 人 赫鲁晓夫 肯尼迪 古巴导弹危机 勃列日涅夫 尼克松 苏联占领阿富汗 尼克松访华 苏攻美守
80年代 戈尔巴乔夫 里根 苏撤出阿富汗 拆毁柏林墙
美国领导 人 重大事件
美国总统哈瑞· 杜鲁门
战后初期,苏联总兵力接近美国, 建立有强大的军事工业,仅作战飞机的年 产量就达40,000架,苏军驻扎在欧亚许多 地区。在战争中,苏联大大扩展了疆土, 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苏联成为战后唯 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分析上述几则材料思考:
1.美苏冷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两极格局形成(标志:华约的成立) 2.美苏冷战的实质是什么? 美苏争霸世界 3.冷战政策对世界的影响如何?
3.杜鲁门曾经说过: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 是“一 个胡桃的两半“,其含义不包括B A.都是美国“冷战”政策的组成部分 B.都以经济和军事援助为主要形式 C.其目的都是反苏反共 D.都是为了美国自身利益 4.“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 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其中“缔 C 约国”指的是 A协约国 B反法西斯同盟国 C北约成员国 D是华约成员国
1.“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斯 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2.杜鲁门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 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要 去国会拨款,援助受到共产主义“严重威胁” 的希腊、土耳其。
1.丘吉尔“铁幕” 演说
2.美国总统 杜鲁门
亚得里亚海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一 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丘吉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