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历史九下14课笔记

历史九下14课笔记一、冷战中的对峙。
1. 冷战政策。
- 定义。
-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 背景。
-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 苏联在二战后国际威望大大提高,努力扩大自己在东欧的影响,与美国的全球战略产生矛盾。
- 表现。
-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出台(1947年3月)- 内容: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 影响: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1947年)- 内容: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目的是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同时加强对西欧的控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
- 影响: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 军事上:北约组织的建立(1949年)- 成立: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它是一个军事同盟,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 影响:北约的成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一个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2. 两极格局的形成。
- 华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 背景:为了应对北约的威胁,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 影响: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二、美苏争霸。
1. 时间。
-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
2. 阶段及特点。
-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 - 60年代初期)- 特点:既有缓和又有紧张,优势在美国。
- 事件:- 缓和:1955年,苏联和西方国家签订了对奥和约,结束了四大国对奥地利的占领状态,奥地利恢复了主权。
原创1: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冷战”对峙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局部“热 战”时有发生。
“冷战”的终结
二、美苏争霸
读一读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亚斯特,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 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 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 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在全部历史中,没有一 次战争比前不久地球上这么多广大地区沦为废墟的这次大战更容 易用及时的行动加以制止。它本来可以不发一枪就被制止 住,……但是,谁也听不进。” 说一说 阅读上述演说材料,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读一读
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美国 对外政策的总原则是:帮助自由民族保持他们的自由制度和国家完 整,对抗想把共产主义强加给他们的侵略活动。……美国对受到共产 主义威胁需要援助的国家给以金钱、原料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议一议 阅读上述文字,讨论下列问题: 1、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分析杜鲁门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质?
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其实质是 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2、为了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国家,杜鲁门政府采取的重 大措施是什么?
“马歇尔计划”
读一读 读图分析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非常直观和有效的方法。
做一做
阅读上面插图,结合所学知识,分组抢答下面问题:
1、图例中的“A组织”是_北__大__西__洋__公_约__组织; 图例中“B组 织”__华__沙__条__约_____组织。 2、从图中可以看出“A组织”和“B组织”的范围各主要集中在什么地区?
➢影响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 之间“冷战”开始。它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转 折点,美国开始进入全球扩张阶段。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共21张PPT)

冷战政策具体表现(主要行动): 1、政治上: 杜鲁门主义出台 2、经济上: 推行马歇尔计划 3、军事上: 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冷战政策具体表现(主要行动): 1、政治上: 杜鲁门主义出台 杜鲁门主义出台的影响: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
2、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 美国控制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手段: … 经济援助(推行马歇尔计划)
1946年3月应美国总统杜鲁门之邀,英国前首相丘吉 尔在美国小城富尔顿发表演说: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下来了……” 这场演说被称为什么演说?成为美苏即将开始的什 么事件开始的信号? 铁幕演说 冷战 … 1945年8月美国驻苏联参战凯南说: 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 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哪些危害?近年来 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 1、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 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 这些矛盾,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 如:科索沃战争、美伊战争。 2、西方大国打着“人权”旗帜,粗暴干涉其他国家 … · 内政,例如:美国多次发表《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 对我国进行诬蔑。 3、由于美国长期实行霸权主义,导致恐怖主义泛滥, 最典型的事件9· 11事件
冷战政策的影响: 1、导致两极格局形成。
2、给两国带来沉重的军费负担,阻碍经济发展, 也给世界和平安全带来极大危害。
两极格局下美苏对抗形式: …
冷战
美苏争霸 20世纪50—80年代世界局势动荡的主要原因 美苏争霸开始原因: 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担任苏联领导人后,对外开 始争取与美国取得平等地位,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 界,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争霸。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课件

冷战 含义 冷 战 中 的 对 峙 冷战 表现 冷战 影响
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 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手段 政治:出台杜鲁门主义 经济:推行马歇尔计划 军事:成立北约 成立华约——两极格局形成 三个阶段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冷战背景
二战后的美国
军事实力 世界最强
1200万军队 近500个军事基地 垄断了原子弹 占有西方世界 工业生产的53.4% 外贸的32.4% 黄金储备的74.5%
经济实力 世界最富
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你能设想:此时此刻 的美国最想干什么?
美国杜鲁门总统的一段话:
“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 ……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 破仑或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 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总统今天所 担负的责任相比拟。”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的原因?
1、一方面是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 防止革命的爆发; 2、另一方面通过美国的援助,打开西欧的 门户,控制西欧。
成立北约
《北大西洋公约》宣称:“各缔 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整 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 约国全体之攻击。” 各缔约国可采 取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
阅读课本内容子目二,找出以 下问题的答案。
1、美苏争霸开始的标志? 2、美苏争霸在五六十、七十、八十年代的具 体表现? 3、美苏争霸攻守转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4、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
战后苏联的发展
1950年苏联的国民收入是美国的31%,到1960 经济 年上升到58%,10年内缩小了27个百分点
夸大美国的“责任”,实际上是谋求什么目的?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结合导入框的内容及插图,创 设情景,导入新授,激发求知欲。 “从波罗的海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 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 经降落下来„„”这是英国前首相丘 吉尔1946年应美国总统杜鲁门之邀, 在美国发表的演说中的话。 被称为 “铁 幕演说”。它反映了二战结束后资本 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矛 盾,揭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那么, 什么是冷战?它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冷战给刚刚和平的世界带来了什么? 出示《探究》问题,学生自学课 文,自主释疑,教师巡视指导。
反 思 完 善
美苏争霸
达 标 测 评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C ) A.稳定资本主义 B.遏制共产主义 C.称霸世界 D.帮助欧洲恢复经济 2、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A ) A.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 3、东西方冷战结束的标志是( B )
教 学 目 标
过程与 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重 点 难 点
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50 年代至 70 年代末,美苏争霸经历了三个阶段,双方互有攻守。国家的实力和彼此的关系决定 了其对外政策,如何理解这一点是本课的难点。【Βιβλιοθήκη 学流程】环 节 教学问题设计
【导入新授】 方案一:指导学生阅读导入框的内容。 提问: 什么是 “铁幕演说” ?什么是冷战? 它是如何开始的?冷战给世界带来了什 么?下面我们探索这些问题。 方案二:出示《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图片
第 14 课
【教学任务】
知识与 能力
冷战中的对峙
课件3: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世界和平与发展;④导致苏美对抗,最终形成北约和华约两大军
事集团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6、冷战结束的标志是( A )
A.苏联解体
B.杜鲁门主义出台
C.华约建立
D.科索沃战争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苏联
西班牙
亚尼巴尔阿
北约成员国还包括美国和加拿大
土耳其
二、美苏争霸
1、1950年,朝鲜战争 2、1961年,越南战争
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漫画)
美国侵略越南南方
越南美莱村惨案发生前
1954年以后,美国为了取代老殖民者法国在越南 的地位,开始在越南南方扶植亲美傀儡政权。可 是南越亲美傀儡政权在越南南方人民的打击下, 岌岌可危。于是,1961年美国发动了所谓的“特 种战争”,妄图在18个月内“平定南越”,但没 有取得成功。1965年,美军开始对越南北方进行 大规模的连续轰炸;同时,直接派出大批军队侵 入越南南方,把侵略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 血腥镇压越南人民的抵抗运动。1968年3月,一群 美军闯入越南南方美莱村,在此大肆屠杀手无寸 铁的越南妇女、儿童。图为美莱村村民们在被屠 杀前的瞬间。她们在感到不测之祸即将来临时, 彼此战栗着搂成一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下列国际组织与两极格局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是( C )
A.国际联盟
B.联合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欧洲联盟
5、1947年3月,杜鲁门总统声称:无论在何地爆发革命、发生动
乱,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美国政府都应进行干预。杜鲁门主义
的出台( A )
①标志美国推行冷战政策;②表明美国推行霸权主义;③有利于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美国领 导人 肯尼迪
苏联领导人 赫鲁晓夫
第二阶段
尼克松
勃列日涅夫
第三阶段
里根
戈尔巴乔夫
返回
活动与探究 讨论: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哪些危害? 讨论: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哪些危害? 近年来,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 近年来,霸权主义有哪些表现? 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 1、冷战结束后,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 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 断,成为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这 些矛盾,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 些矛盾,将其转化为国际冲突,直接威胁世界和平。如: 科索沃战争、美伊战争。 科索沃战争、
‘‘医生”指代马歇尔(或杜鲁门、 医生”指代马歇尔(或杜鲁门、 医生 美国、美国统) 病人” 美国、美国统);“病人”指代 二战”后的西欧。 “二战”后的西欧。 (2)“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 (2) 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 医生
“药方”指马歇尔计划 药方” 药方 或欧洲复兴计划) (或欧洲复兴计划)。 (3)“药方”的实质是什么? (3) 药方”的实质是什么? 药方 “药方”的实质是:复兴欧 药方” 药方 的实质是: 洲经济, 洲经济,加强美国对西欧的 控制。 控制。
• “9·11事件”又称“911恐怖袭击事件”、 “美国911事件”等,指的是美国东部 时间2001年9月11日上午恐怖分子劫持 的4架民航客机撞击美国纽约世界贸易 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的历史事件。 包括美国纽约地标性建筑世界贸易中 心双塔在内的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其 它23座高层建筑遭到破坏,美国国防 部总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遭到袭击。
4、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 冷战”
“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冷战” 冷战 世界局势紧张: 全面”冷战” (1) 世界局势紧张: 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 全面”冷战” 指美苏在政治、经济、军事多方面 多方面, A 全面”冷战”:指美苏在政治、经济、军事多方面,在 欧洲乃至亚洲多个地区 多个地区进行对抗 欧洲乃至亚洲多个地区进行对抗 具体事例: 具体事例:德国问题 古巴导弹危机 局部热战: B 局部热战:美国在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不惜以武力相 威胁 具体事例: 具体事例: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课件][人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课件][人](https://img.taocdn.com/s3/m/eb79b8fb0975f46526d3e101.png)
5.(2010年苏州市)右图漫画反映的重 大历史事件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B.“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 C.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 D.古巴导弹危机的发生
6.(2009贵阳市)北约组织与华约组织 的共同之处是( ) A.都是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B.都是由一个大国控制的政治军事集团 C.都是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但却利益一致的大 国集团
针对美国的冷战政 策,苏联在经济上 和军事上采取了什 么对策?
苏联的针锋相对
• 经济上: 1949年,建立“经互会” • 军事上:1955年,成立“华约”
1955年5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 兰等8国在波兰首都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 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成立了华沙条 约组织,简称“华约”。
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 90%是赠予,10%是贷款。
美国国务卿 马歇尔
马歇尔计划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冷战表现——军事方面
北约的成立 1949年5月,美国联 合加拿大和西欧10国 签订了《北大西洋公 约》,成立了一个以 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 即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简称“北约”。
(2)材料二是美国的什么政策? 马歇尔计划
材料三:美国又策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起 遏止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
(3)材料三军事政治集团是什么?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这三段材料说明美国在战后初期采取 什么政策?概括这一政策的表现. 冷战政策 政治杜鲁门主义;经济马歇 尔计划;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第二阶段:
1975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上升,相当于美 国的80%。苏联的战略核导弹至1975年已达2402 枚,超过美国40%,1979年苏联在战略核力量上 的开支几乎为美国的3倍。苏联大力增强常规军 事力量。1978年,美军210万人,苏军440万人, 美军拥有坦克10500辆,苏军拥有坦克50000辆。 这一时期苏联推行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积极进 攻战略。1979年入侵阿富汗,标志着苏联霸权主 义政策发展到了顶点。 ——摘自“维基百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东战火频仍的具体表现:(
)
(1)中东问题的关键:(
)
❖ (双方: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民族:阿拉伯人和犹太人)
(2)巴以冲突(中东局势动荡)的原因:
❖ ①中东重要 位置和 地位(两洋五海三洲之地、巴
勒斯坦有“
”之称)
❖ ②资源之争:领土之争、
资源和 资源的争夺
❖ ③宗教冲突:对
的争夺
❖ ④种族矛盾:
小结:
二、美苏争霸
❖ 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 ❖ (1)第一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美国
在美苏争霸中占优势。(美攻苏守) ❖ (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达
到高潮。(苏攻美守) ❖ (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双方实现有
限缓和
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的较量(漫画)
动脑筋
甲:美苏争霸的实质是不同社会制度之间 的竞争。乙: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 各自国家的利益。
人和
人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
❖⑤
介入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自主学习(我的课堂,我的舞台)
冷战政策
❖ 冷战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 什么是冷战政策? ❖ 冷战的序幕,开始,表现,结束的标志,影
响分别是什么?
美苏争霸
❖ 美苏争霸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 冷战政策
❖ 1、原因: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 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
❖ 2、对美苏争霸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 增加了两国人民负担 ❖ B 加剧了地区间矛盾 ❖ C 影响到世界和平与发展 ❖ D 是充分发挥大国优势作用体现
系统总结
1、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第
原因 一,称霸世界的野心膨胀
❖
2、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力量不断壮大
冷战政策
含义: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了武装进攻之外的 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遏制共产主义
❖ 2、定义: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 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 切手段的敌对行为,以“遏制”共产主义。 这种政策称为“冷战政策”。
❖ 3、序幕: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 4、开始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出
台,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标志着美苏 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
表现
政治: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经济:马歇尔计划
军事:北约组织
原因:赫鲁晓夫上台后,企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美苏争霸 表现
50年代中~60年代初,美占据优势(古巴导弹危机)
60年代中~70年代末,争霸达到高潮 80年代,争霸态势缓和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影响: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
❖ 1一个政策 ❖ 2一个主义 ❖ 3一项计划 ❖ 4两个组织 ❖ 5一个危机
❖ 5、表现:
❖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 ❖ 经济上——推行援助西欧的“马歇尔计划” ❖ 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6结束:1991年,苏联的解体,美苏两极格 局的结束。(北约、华约组织的出现与对立, 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 7影响:美苏争霸,不仅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 给两国带来沉重负担,进而也影响到世界的 局势。
❖ 答:首先,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 同和国家利益,美苏从战时盟友关系转变为 战后的敌对关系。
❖ 其次,美苏争霸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各自的国 家利益。
❖ 最后,美苏争霸的实质是美苏两国在实力的 基础上,对世界势力范围的划分。
巩固训练
❖ 1、二战后,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
❖ A 遏制共产主义 B 称霸世界 C 稳定资本主 义世界 D 扶植反动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