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马歇尔计划实行的原因、实质和影响

考点:马歇尔计划实行的原因、实质和影响原因:二战后初期,为了帮助西欧各国克服经济困难。
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的援助西欧的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
实质:是美国“冷战”政策在经济上的重要表现。
目的:一方面是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防止革命的爆发;另一方面是通过美国的援助,打开西欧的门户,控制西欧。
影响:促进了西欧战后经济的复兴与繁荣;也使西欧在经济上、政治上和军事上都受制于美国。
例题1“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
”为此,美国()A.实施马歇尔计划B.推行杜鲁门主义C.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推动欧洲走向联合答案:A解析:从题中的“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可知是在经济上使欧洲复兴,为此,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也称“欧洲复兴计划”,答案A。
例题2打着“复兴欧洲”的旗号,试图达到控制欧洲、对抗苏联和称霸世界目的的是()A.“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D.北大西洋组织答案:C解析:在冷战中,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一方面是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另一方面是通过援助,控制西欧。
答案C。
1.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说:“我们的政策是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
在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之前,显然地,欧洲国家事先应该获致若干协议。
”马歇尔的话那句话是彻底的谎话()A.不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B.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C.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D.欧洲国家事先应该获致若干协议2.下列各项被称为“欧洲复兴计划”的是()A.冷战政策B.杜鲁门主义C.《北大西洋公约》D.马歇尔计划3.1948年,一些运往希腊的物资上写有“为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的标语。
与这一现象相关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铁幕演说的发表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D.北约组织的建立4.“(美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这一巨大的投资帮助欧洲生产和生活恢复到战前的水平,这句话说明了二战后欧洲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是()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C.北约的建立D.欧盟的建立5.下图漫画反映的是()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北约的成立D.欧洲联盟的建立1.【答案】A【解析】美国的冷战政策中,实施马歇尔计划,就是想控制西欧,对抗社会主义苏联,答案A。
冷战中的对峙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教学设计人文系12-8班王言第十四课冷战中的对峙【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冷战”的政策背景(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权地位的确立);“冷战”政策表现(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马歇尔计划的实施与实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掌握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的美苏争霸的典型事件: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70年代中期美国陷入侵越的泥潭、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1989年苏军从阿富汗撤军。
培养学生全面、正确对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或相关的影视资料,分小组讨论美国为什么要采取“冷战”政策?苏联采取哪些措施应对西方国家的“冷战”?展示PPT图片和资料组织学生思考美苏争霸可分为几个阶段?相应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加强学生的条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战后,美苏从盟友关系转变为敌对关系,随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形成,双方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对峙。
美苏在争霸过程中互有攻守,两国的国力和彼此关系的变化,影响到双方争霸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特点。
美苏两国的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和平,进而影响了世界局势。
我们应当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教材分析】本课主题是“冷战中的对峙”,教材通过冷战政策和美苏争霸两个子目来体现主题。
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中的一课,上接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政治实力的加强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确立;下承苏联的解体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特别是霸权主义不断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因而本课有重要地位和教育意义。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而且学生们已经掌握二战的影响,学习了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了解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教学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突破方法】通过向学生分析美国冷战政策的背景及冷战的本质,让学生掌握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历史九下14课笔记

历史九下14课笔记一、冷战中的对峙。
1. 冷战政策。
- 定义。
-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 背景。
-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一位,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 苏联在二战后国际威望大大提高,努力扩大自己在东欧的影响,与美国的全球战略产生矛盾。
- 表现。
- 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出台(1947年3月)- 内容: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宣称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的使命,以“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
- 影响: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
- 经济上:马歇尔计划(1947年)- 内容: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目的是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同时加强对西欧的控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
- 影响: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 军事上:北约组织的建立(1949年)- 成立: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它是一个军事同盟,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 影响:北约的成立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一个重要行动,加剧了冷战的程度。
2. 两极格局的形成。
- 华约组织的建立(1955年)- 背景:为了应对北约的威胁,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 影响: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
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二、美苏争霸。
1. 时间。
- 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美苏开始了长达三十多年的争霸。
2. 阶段及特点。
-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 - 60年代初期)- 特点:既有缓和又有紧张,优势在美国。
- 事件:- 缓和:1955年,苏联和西方国家签订了对奥和约,结束了四大国对奥地利的占领状态,奥地利恢复了主权。
课件九年级下: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自制)

西欧辉煌不在
“大不列颠作为一个世界强国,已 经完蛋了”。 ——美国国务院官员琼斯
战后欧洲的形势非常严峻:生产凋敝, 物质奇缺。英国从往昔的世界霸主降落 为二流国家,法、德两国经济面临崩溃 的边缘。
图中医生正在给病人治病,病人 身上贴着药膏,药膏上的标志是 “ ”
$
漫画赏析
五 星 上 将 , 美 陆 军 参 谋 长 乔 治 马 歇 尔
5、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大国控制的军事集团 B、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 C、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
A
)
D、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
二、“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 系
德国的分裂 朝鲜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
越南战争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我 国外交的基本国策!
再
见
总
美国
结
政治表现:杜鲁门主义 资本 经济表现:马歇尔计划 主义 阵营 军事表现:北约组织
该图反映了二战后初期 美 国与欧洲的关系。结合 有关史实回答:
$
1、图中的“医生”给“病人” 开的“药”具体指什么? 2、“医生”所开的“药”的 实质是什么?
——
二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两个权力中心
1949年,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955年,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北约与华约组织
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冷战 政策
冷 战 中 的 对 峙
苏联
争 霸
华约组织 社会 主义 阵营
两 极 格 局 形 成
政治上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经济上 “马歇尔计划” 的出台
军事上 北大西洋公约 组织的成立
美苏争霸
考点要求
• 识记:
• 杜鲁门主义:时间、提出者、内容、标志 • 美苏冷战局面:开始形成的标志、两极格局形成的 标志—北约和华约的建立、结束的标志)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目的:
②通过美国的援助,打开西欧的大门,控制西 欧,遏制苏联。
①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 ,防止革命爆发;
• 5、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结束:
• 形成: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结束:1991年底苏联解体。
北约
华约
“冷战”时期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
二战 结 束
社 会 主 义 阵 营
50年代后期
对峙
争 霸 开 始
2、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 哪些表现?
一、冷战政策
1、冷战政策的背景(原因)P84
①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 第一位, ②它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 ③但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④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 平成为时代的主题,美国不敢妄然发动战争。
原因: 含义、实质: 序幕、开始的标志 表现: 政治、经济、军事 两极格局形成和结束的标志 美苏争霸的原因
基础检测
1.(2009年芜湖市)1945年5月8日,美国驻 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 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此处“刚刚开始”的“战争”是指:( ) A.一战 B.二战 C.冷战 D.科索沃战争
霸权主义给人类进步与和平带来了哪些 危害?表现有哪些? 危害:
霸权主义介入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 直接威胁世界和平。 美国长期实施霸权主义,导致恐怖主义泛滥。 表现:科索沃战争 阿富汗战争 伊拉克战争
911恐怖袭击等
雅尔塔会议上“三巨 头”的合影。美苏曾 经是并肩作战的盟友, 二战之后双方却形成 了对峙局面,为什么 同盟关系会破裂呢? 现在请同学们跟我一起来学习, 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原创1:第14课 冷战中的对峙

“冷战”对峙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世界局势动荡不安,局部“热 战”时有发生。
“冷战”的终结
二、美苏争霸
读一读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亚斯特,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后面,座落 着中欧和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布达 佩斯、贝尔格莱德、布加勒斯特和索非亚──所有这些名城及其 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在全部历史中,没有一 次战争比前不久地球上这么多广大地区沦为废墟的这次大战更容 易用及时的行动加以制止。它本来可以不发一枪就被制止 住,……但是,谁也听不进。” 说一说 阅读上述演说材料,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读一读
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美国 对外政策的总原则是:帮助自由民族保持他们的自由制度和国家完 整,对抗想把共产主义强加给他们的侵略活动。……美国对受到共产 主义威胁需要援助的国家给以金钱、原料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议一议 阅读上述文字,讨论下列问题: 1、仔细阅读上述材料分析杜鲁门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质?
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其实质是 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2、为了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国家,杜鲁门政府采取的重 大措施是什么?
“马歇尔计划”
读一读 读图分析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非常直观和有效的方法。
做一做
阅读上面插图,结合所学知识,分组抢答下面问题:
1、图例中的“A组织”是_北__大__西__洋__公_约__组织; 图例中“B组 织”__华__沙__条__约_____组织。 2、从图中可以看出“A组织”和“B组织”的范围各主要集中在什么地区?
➢影响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 之间“冷战”开始。它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转 折点,美国开始进入全球扩张阶段。
冷战中的对峙

两极格局结束
思考:当今世界,还有哪些因素在困扰着孩子们?
1、局部战争连绵不断 2、恐怖主义威胁人类 3、军国主义思想死灰复燃 4、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阿富汗战争
叙利亚战争
思考:为了让孩子们眼中真正闪现幸福、纯真的 眼神,我们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1、采取和平协商方式解决地区间的冲突 2、全球联合反对恐怖主义
(2)“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 材料二:“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大支柱,它试图通过 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4年内,美国对欧拨款达131.5亿 美元,88%为赠款。美国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迅速 复原,使欧洲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马歇尔 计划推动西欧各国走上一体化的道路,加强了西方国家之间的联 合,但西欧各国也逐渐被纳入美国反共反苏和争霸世界的战略轨 道。—余伟民、郑寅达著《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结合材料一、二指出“药方”的实质是:
图说历史一
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
肯尼迪是美国第35任总统 (1961年-1963年)
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肯尼迪
扳手腕反映美苏什么态 势?优势在哪一方?
图中两个人 物 分别是谁?
这一时期特点是:美国占优势
合作探究三
从1962年10月22日到12月14日间,肯尼迪和赫鲁晓夫之间 来往的信件就有25封,……在这些信件中,两人虽然相互指责 对方的行为,但是都明确表达了避免世界因为这场危机陷入核 大战、通过和平谈判的途径解决危机的强烈愿望。另外,还有 其他秘密渠道:……通过这些信件以及其他秘密渠道,两国逐 渐达成了谅解:苏联从古巴撤走中程导弹 , 并且保证今后不再 将进攻性武器运进古巴;美国承诺不侵犯古巴,……等等。因 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不愿意让危机升级,努力避免发生直接 的军事对抗。-刘金质著《冷战史》上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下册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下册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冷战中的对峙》是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历史下册第14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以及我国在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实,揭示了冷战对世界、经济、军事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我国在这一历史时期所取得的成就。
二.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在历史学科方面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冷战这一概念较为复杂,涉及、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内容,学生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分析冷战中的对峙局面。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掌握冷战对世界、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我国在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冷战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冷战对世界、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我国在这一时期的外交政策。
2.难点:冷战政策的出台背景、美苏争霸的历程及其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探讨法等,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冷战时期的音乐、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对冷战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的对峙局面,以及冷战对世界、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影响。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冷战政策的出台背景、美苏争霸的历程及其影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分析问题。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梳理冷战时期的历史脉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内容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总第1 课时
课型新授
课
蓉蓉日
学习目标
1.识记冷战政策的定义、冷战政策在三个方面的表现、美苏争霸局面的形成和三个阶段的特征与表现;识记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及其影响、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裨实质、北约的成立。
2.认识美国实行冷战的根本目的、冷战的本质、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以及北约的实质。
3.感受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带来了严重影响,从而认识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学习重点美国的冷战政策及其表现。
学习难点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实力和彼此的关系决定了其对外政策。
学习过程
一次备课二次备课(修改栏)开学寄语:
【导入】播放《丘吉尔铁幕演说》视频,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自学提示:(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什么是冷战政策?美国为什么要实行冷战政策?
2.冷战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各有什么表现?苏联采取哪些措
施应对西方国家的的冷战?
3.冷战政策开始和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各是什么?
4.美苏争霸是怎样开始的?
5.美苏争霸可以划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什么特点?相应的
重大事件是什么?
思考探究:
1.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冷战政策的本质是什
么?
2.大国关系从严重对峙到相互合作,你有什么感悟?
【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课后练一练
【课后作业】(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归纳本课知识点并背诵。
教学反思
(手写)
时间:教研组
查阅
教研室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