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教育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反思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反思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我主要讲授了九年级上册历史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本课内容主要介绍了法国大革命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拿破仑的功绩和争议,通过讲述历史事件,使学生了解欧洲社会的变革和法国对世界历史的重大影响。

教学目标:1.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原因和过程,理解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和影响;2. 了解拿破仑的主要功绩及争议,并了解拿破仑对欧洲的影响;3. 能够表述自己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的看法,并能就其历史意义展开思考。

教学内容:1.法国大革命背景及成因2.法国大革命过程和结果3.拿破仑的政治和军事成就4.拿破仑对欧洲的影响教学过程:1.开篇导入教师出示“革命”两字,要求学生自己想象该词汇所表达的含义,并依次点名让学生表述自己的想象内容。

然后说明革命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并规定了今天的教学目标。

2. 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原因和过程,理解法国大革命的意义和影响(1)教师梳理法国大革命的背景:法国的三级制度、国王路易十六的不作为、封建制度的束缚、外部环境问题等。

(2)教师介绍法国大革命的起因:国王为了解决财政危机,要求举行三级会议以筹措资金,但由于三级会议代表奉行利益集团思想,引起民众反感,导致暴乱。

(3)教师讲述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大革命爆发后,法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动荡的时期,包括人民起义、公会的成立、恐怖统治的出现等一系列的事件。

(4)教师总结了法国大革命在历史上的意义和影响:结束了法国的封建制度,保卫了革命的成果,同时也给全世界的统治者敲响了警钟,成为欧洲民主制度发展的里程碑。

3. 了解拿破仑的主要功绩及争议,并了解拿破仑对欧洲的影响(1)教师简要介绍拿破仑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并介绍他如何成为法国军队的指挥官。

(2)教师讲述拿破仑在欧洲战争中战胜了很多国家,使法国成为欧盟的霸主,并使欧洲进入了拿破仑时期。

(3)教师介绍拿破仑的“民族主义”理念,以及他在法国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制定民法典、建立新政府等。

15课法国大革命教案

15课法国大革命教案

15课法国大革命㈠课标要求:1、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2、初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3、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㈡学习目标(课标分解)1、法国大革命的根本原因2、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3、法国大革命的过程4、《权利法案》时间、内容、作用5、法国大革命的影响㈢能力目标:1、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基本史实的了解,培养学生阅读归纳、梳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根据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异同点。

㈣情感教育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法国大革命的学习,理解法国大革命是历史的进步。

2、通过对《人权宣言》和《拿破仑法典》的了解与洞悉,逐步认识如何历史地、辩证地看待资产阶级的“民主与法制”的问题。

既要看到它的局限性,又要看到它的进步性。

㈤重点、难点重点:1、《人权宣言》阐明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的基本原则,不仅为法国乃至欧洲的民主制奠定了基础,是划时代的历史性文件,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不仅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也冲击着欧洲的封建势力,同样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难点:1、如何辩证地认识《人权宣言》中提出的额“人权和公民权”、“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的基本原则等问题。

2、如何认识拿破仑帝国与封建皇帝的区别。

3、拿破仑战争的反封建性与侵略性之间的关系。

㈥所用课时:两课时㈦讲授新课导课:当北美独立战争的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去的时候,在欧洲大陆正孕育着一场规模更大、更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我们今天一起学习15课法国大革命。

一、背景法国大革命前夕的法国1、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出现了深刻的危机2、资本主的发展受到波旁王朝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等级制的严重束缚自公元8世纪,查理马特改革后,封建制度在法国确立。

法国的封建王朝经过六百多年的改朝换代之后,到了公元16世纪,由波旁王朝统治,也使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达到了顶峰。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运动与革命精神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运动与革命精神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运动与革命精神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发生的一次重大政治革命。

这场革命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不仅改变了法国的政治格局,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整个法国大革命时期,政治运动与革命精神相互交织,共同推动着历史的进程。

一、政治运动的背景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欧洲社会。

当时法国的社会结构严重不平等,占人口绝大部分的农民和工人处于生活困境中,而贵族和教会占有绝对的特权。

这种体制的不公平引发了人民的不满和怨愤,为后来的革命创造了条件。

二、政治运动的兴起法国大革命的政治运动始于1789年的巴黎起义。

当时,巴黎的市民和工人为了反抗残酷的剥削和贵族的专横,开始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和骚乱。

他们要求废除特权制度,实行平等和自由。

这一系列的政治运动逐渐形成了法国大革命的潮流。

三、革命精神的体现法国大革命的革命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由与平等:法国大革命提倡自由与平等的理念,要求废除贵族和教会的特权,推行人人平等的原则。

这种革命精神深深影响了后来的民主运动,并对全球范围内的政治体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 民主与宪政:法国大革命在政治制度方面提出了民主与宪政的观念。

他们要求制定宪法,确保国家的权力受到限制,建立起合理的政府体系。

这种革命精神也对后来世界各国的政治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3. 人权与法治:法国大革命强调人权和法治的重要性。

他们提出了《人权宣言》,将人民的权利置于国家之上,保护人民的基本权益。

这种革命精神使人们认识到法治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推动了人权的发展。

四、政治运动与革命精神的影响法国大革命的政治运动和革命精神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引领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法国大革命的民主理念和政治制度为后来的民主国家提供了范本和启示。

其次,革命精神也对法国自身的政治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法国大革命彻底改变了法国的政治格局,废除了特权制度,建立了人民主权的政治体制。

政治革命中的道德重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公民美德教育

政治革命中的道德重建: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公民美德教育
治 制 度 的 改 造 问 题 。 而 法 国 大 革 命 则 不 同 , 不 仅 它
出 。卢 梭 以“ 意” 公 为基 石 建 立 起 人 民 主权 学 说 : 主
权 无 非 是 公 意 的 运 用 , 们 服 从 公 意 只 不 过 是 服 从 人
自己的 意志 , 且 仍然 像 以往 一样 自由 。卢梭 的人 并 民主权 似乎是 完美 的 , 主 权者 只是一 个集 合概 念 , 但 只具有 观念形 态 , 民主权 只有 分 解 为 具 体 的权 力 人
行 道德重 建 。同时 我 们 还要 看 到 , 治革 命 与 道德 政
重 建 具 有 不 同 的 特 点 和 界 域 , 种 将 政 治 革 命 和 道 那
德革 命捆 绑在 一起 , 政 治革 命 的希 望 寄托 于 道德 把
的颠 覆性 变革 , 以政 治权 力 强 行 实 现道 德 要 求 的 并 做法 , 实践 中也是非 常有 害 的 。在这 方 面 , 国大 在 法 革命 为世人 留下 了深 刻 的教 训 。
形 态 才 能 长 期 有 效 。而 问 题 恰 恰 在 于 卢 梭 的 主 权 是
是一场 政治 革命 , 同时 还是 一场社 会革 命 , 后还 发 最 展 成为道 德革 命 。在 政 治层 面上 , 它要 摧 毁 代 表 封 建特权 利益 的 旧制 度体 系 ; 社会 层面 , 在 它要 建立一
第3 7卷 第 6期
Vo No 6 L 37 .
河 南 师 范 大 学 学报 ( 学社 会 科 学版 ) 哲
21 0 0年 1 1月
J U N LOFH N N N R O R A E A O MA LU

NO 2O1 V. O
政治革命中的道德重建 :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公民美德教育

法国大革命与知识分子运动:历史上的思想启蒙与知识流转

法国大革命与知识分子运动:历史上的思想启蒙与知识流转

法国大革命与知识分子运动:历史上的思想启蒙与知识流转法国大革命是欧洲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影响的革命运动,其不仅改变了法国政治制度,也影响了整个欧洲的思想和社会变革。

而知识分子运动则是法国大革命所依托的一个重要力量,他们是法国社会中的理性思考者和启蒙者,通过知识的流转和传播,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进程。

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等级制度和封建专制制度。

这种社会制度使得社会资源和权力高度集中,一般人民的生活水平极低,而贵族和教会的特权则非常显著。

然而,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下,启蒙思想开始在法国蔓延开来。

启蒙运动支持思想自由和人权平等,并主张用理性思考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在这个时期,法国的知识分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是那些拥有知识和思考能力的人,不仅具有高度的教育和对世界的观察力,也拥有自由表达自己观点的勇气。

这些知识分子主要集中在法国的宫廷和学院等地方,他们通过各种媒介,包括书籍、报纸和沙龙等,传播和交流思想。

这些知识分子中最重要的一些人物包括启蒙运动的先驱者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弗朗索瓦·马里埃·阿鲁埃特,以及法国大革命前的政治思想家卢梭。

这些知识分子运动的核心思想是推崇人民主权和民主政治的理念,反对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主张社会的平等和公正。

他们通过文字和言论来批评和挑战法国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政治和社会制度的构想。

在这个时期,思想启蒙成为法国知识分子的共同追求,也成为他们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社会的憧憬的表达方式。

然而,法国大革命并非仅仅是知识分子运动的产物,它是整个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呼声和要求的集中体现。

虽然知识分子在法国大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他们也并非全然是改革的推动者和领导者。

法国大革命不仅受到了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民和工人的支持,也受到了贵族内部的一些改革派的支持。

事实上,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是由于社会各阶层对不公正、不平等和专制制度的普遍不满和反抗。

高二历史2.5《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教案 人教版

高二历史2.5《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教案 人教版

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本节重点知识】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特别是根本原因、等级制度、导火线);2、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3、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的统治机构、阶级基础、贡献;4、《人权宣言》颁布的时间、内容和评价;5、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的时间和结果;6、吉伦特派统治时期的统治机构、阶级基础、主要措施(特别是瓦尔密战役、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处死将路易十六);7、第一次反法同盟的组成;8、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的时间和结果;9、雅各宾派统治时期的统治机构、阶级基础、革命措施及其评价;10、热月政变的时间、标志;11、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12、热月党人统治的阶级基础、统治机构、统治政策及其目的;13、雾月政变的时间、发动者及其结果;14、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起讫时间及性质;15、拿破仑的对内政策(特别是《民法典》)及其影响;16、欧洲的民族之战和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瓦解的标志;17、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

【知识结构图解】一、革命背景1、法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根本原因)2、封建等级森严:法国社会被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他们是特权等级;第三等级包括农民、工人、城市平民和资产阶级,他们特别是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改变现状。

3、启蒙运动为大革命的爆发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4、、财政危机——封建统治者的挥霍无度5、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1775—1783)6、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①目的:为解决财政危机②经过:路易十六企图对第三等级增税;第三等级要求制订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改革,还要求改变陈旧的开会方式和表决方式;第三等级将三级会议改为国民议会,后又正式改为制宪议会。

二、爆发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三、革命进程1、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1789年7月——1792年8月①统治机构:制宪会议,是最高行政和立法机关;1791年宪法颁布后改为立法议会②阶级基础: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的利益③贡献:改造旧制度,创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

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1.法国大革命是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最彻底的革命。

2.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原因: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3.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是:理性。

性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4.启蒙运动的影响: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5.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1789年召开三级会议。

开始标志:1789.7.14攻占巴士底监狱。

6.《人权宣言》的内容: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7.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专政,把法国大革命推向了高潮。

8.雅各宾派专政的直接原因: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

9.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10.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11.评价拿破仑:①对内为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

②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前期是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后期变为军事侵略。

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人民的反抗,导致了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灭亡。

12.法兰西第一帝国的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实行的是军事独裁统治。

13.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

直接原因:对外战争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新人教版

2024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新人教版
内容逻辑关系
1. 重点知识点:
① 法国大革命的原因:封建制度的腐朽、社会矛盾的激化、启蒙思想的影响。
② 法国大革命的过程:攻占巴士底狱、颁布《人权宣言》、君主立宪派与雅各宾派的斗争、拿破仑的崛起。
③ 拿破仑帝国的影响:拿破仑的军事扩张、改革政策、对法国及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
2. 关键词:
① 法国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人权、民主、革命与改革。
典型例题讲解
答案:法国大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其特点包括反对封建专制、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以及倡导人权和法治。其意义在于推动了现代政治制度的发展,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2. 例题2:请概述拿破仑的军事扩张过程及其对欧洲的影响。
答案:拿破仑的军事扩张包括意大利战役、埃及远征、欧洲大陆战争等。其影响包括传播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加速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推动欧洲现代化进程等。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预习进度的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为课堂学习做好知识准备,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关于法国大革命的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拿破仑的军事扩张等知识点,结合具体案例和历史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拿破仑对法国及欧洲的影响;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辩论等。
- 解答疑问:在课堂活动中,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深化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的教育改革计划强调实行国家干预教育的政策,教育权 要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各级行政官员掌管。
他主张“教育自由”,即所有希望从教者都有书写权。
米拉波不赞成实行初等教育免费制,建议国家创办惟一所高等教育机构:
国家研究院:
1. 由各省选送100名20-30岁的青年进入研究院学习,费用由国家负担。 2. 研究院集中一些著名人文学者、哲学家、艺术家来校讲授,着重发展学生的
初级小学:凡居民在400人以上的市镇.开设一所初级小学,聘请— 名男教师,免费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学制4年。
高级小学:凡居民在400人以上的县府和城市,开办一所高级小学, 作为初级小学的延续,学制3年。
中等学校:由各省开办,学制5年。这一级学校重视科学教育和具有 职业特点的普通教育。同时,减少拉丁语课程的学习,以改变过去 学校只重视古典教育的传统。
他主张实行免费的、世俗的和强制性的教育,强调国家有权利教育权 利教育公民,家长有义务送子女上学接受教育。
塔列朗还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学会生活,因此教育应该同时发展儿 童的体力、智力和道德。
塔列朗主张,国民教育应吸收1789年“人权宣言”的有关原 则,
把自由、道德、理性放在教学中的重要位置,他认为政治是教 育的归宿,儿童是“见习公民”,应加强对他们进行宪法教
孔多塞在报告中指出,教育应该建立在公民平等的基础之上;他把
法国公共教育制度归纳为“平等”、“世俗化”和“自由”3顶基本 原则。 按照他的观点,教育具有双重功能:即发展个人的个体体力、智力和 道德;促进人类的进步和完善。
为了实现教育平等的目的,该计划将整个教育分成5级. 包括:初级小学,高级小学,中等学校专门学校, 科学艺术研究院
专门学校:属高等教育范畴,在各重要城市开办。主要任务是培养
学者文人,也培养教师,同时,也招收外国学生,以便“在更大的 范围里传播平等和自由的原则”,并扩大法语的影响。
国家科学艺术研究院:国家独立的最高教育研究机构,它不同于旧 制时代的文人团体,有责任领导和监督各级教育机构,完善科学和 艺术,推广有价值的创造发明。
育。 塔列朗建议设立全国总委员会,从事教育行政管理,该委 员会由12人组成,委员和督学各6人。 女子教育方面,塔列朗受卢梭影响,认为女子受教育只是为 从事家务作准备,最好不要以从政为目标.由于制宪议会更倾 向于孔多塞的计划,因此塔列朗的教育计划被搁置起来。
孔多塞教育计划
孔多塞(1743—1794),启蒙运动后期思想家,数学家,曾参加过狄德 罗主持的《百科全书》的编辑和撰稿工作。他是作为大革命中仅存的 启蒙思想家被选入立法会议的,后又成为国民公会代表:在政治上, 他积极宣传启蒙思想、赞同伏尔泰的反教会主张。
1791年10月,立法议会正式开始工作。任命孔多塞等5人组成公共教育 委员会。孔多塞负责起草教育报告,于1792年4月20 日向议会提交, 还设计了执行教育计划的详细方案,孔多塞提交的教育计划是他对法 国教育多年思考的结果,既反映了他个人的基本政治观点和教育思 想.也集中体现了18世纪启蒙运动先驱的政治态度、哲学观点和教育 主张。
智力能力。 3. 学者们首先向学生教授学习方法,这是指导学生学习实现全部目的的手段。 4. 学生在此基础上全面学习知识。米拉波希望研究院能成为—所百科全书式的
教育机构。 另外.各省开办一所文科中学,招收10岁的儿童,学习6年。所有学校都采用法 语教学。他在女子教育方面赞同卢梭的观点。尽管米拉波懂得教育的重要性,但 他却没能了解教育问题的全部,因而提出的计划不符合法国社会实际,难以落 实。
教育 的监督权交给世俗政权”,规定任何从教人员(包括教土)在
执 教前,都必须宣誓,否则不准从事任何教育活动,从而开始 使教育摆脱教会的长期控制。
随着封建教育制度的废除,资产阶级政权开始酝酿新的 “国民教育制度”。
从大革命胜利到1798年雾月政变的约10年间,在历届政府 的主持下,相继提出的教育计划和颁布的教育法案“至少 不下于25个”。尽管这些计划的具体内容和法令的具体措 施不尽相同,但其总目标都是要建立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 益的国民教育体制,培养资产阶级共和国需要的合格公民。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教育
•众多的教育计划和有限的改革尝试 •巴黎理工学校和巴黎师范学校的创办
——《法国教育》邢克超,李兴业著,吉林教育出版社 2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推翻了长达1000多年的封建 专制制度,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大革命使法 国乃至整个欧洲的社会政治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巴黎起 义胜利后,当时作为国家立法机构和革命领导机关的制宪议 会公布了“公民组织法”,宣布将“公共教育和政治与道德
全国教育行政管理实行逐级管理,即低一级学校服从高一级学校。 另外,孔多塞还建议在行政当局与教育机构之间设立一个独立的中间机构,
以避免出于政治更替所造成的影响。
孔多塞在计划中提出,前4级学校一律实行免费教育,凡具有才能的 学生,无沦家境如何,都可以升入高一级学校继续学习、
塔列朗教育计划
塔列朗(754一1838),政治家,外交家,曾任制宪议会议长。1791年塔 列朗向议会发表演说,全面阐述了他的公共教育计划。
塔列朗依据“百科全书”派的观点,无情揭露和批判了封建教育的特 权制度。他指出,“所有的特权生来就是丑恶的,而教育方面的特权 就更为丑恶,更为荒唐”。他提出了完善人的原则和教育价值的原则, 阐述了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作用、国家和教育的关系,认为公共教育 具有社会功能,社会所有的成员都应该接受教育,而不应当有什么差 别。
下面就其中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计划和法令加以介绍,以 了解这一时期法国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
米拉波公共教育计划
米拉波 政治活动家,大革命中曾以大胆揭露封建专制而 闻名,并作为第三等级代表进入三级会议,1791年当选为国 民议会议长。
他在关于公共教育的演说中指出,教育“必须用国家观点 来领导”’“国家的希望寄托在受教育的这一代身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