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驾发生车祸遇险急救自救实用措施办法大全 图
驾驶员应急急救指南

驾驶员应急急救指南
1. 保持冷静
发生紧急情况时,要冷静地评估局势,并迅速采取行动。
切记不要惊慌失措。
2. 拨打急救电话
立即拨打所在地的紧急救援电话,例如119或120等。
向救援人员清楚说明情况和位置。
3. 现场安全
在不危及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将受伤者移至安全地带。
注意交通状况和其他潜在危险。
4. 急救措施
• 呼吸及心跳停止时进行心肺复苏术
• 外伤出血时压迫止血
• 颈部或背部受伤时勿移动,等待专业人员到场处理
• 中暑时转移阴凉处,解开衣物,给予液体
• 其他情况时尽量不移动受伤者,待专业人员到场
5. 保持警惕
等待救援人员到达时,留意周围状况的变化,必要时采取自保措施。
6. 提供信息
救援人员到场后,详细说明情况经过和所采取的措施。
配合他们完
成后续救援工作。
保持冷静周到和谨慎行动,可在紧急情况下挽救生命。
希望这份指南对驾驶员有所帮助。
交通小报

持伤者走动 ,要用硬担架运送;把骨折伤员抬上担架时,要遵循医
护工作者的指导,有三名救护人员把手托放在伤员身下,一起将伤 员抬上担架。
时要超过伤口上、下关节。伤员大腿、小腿和脊椎骨折时,一般就
地固定,不要随便移动伤员。 伤员骨折处出血时,先止血并消毒包扎伤口,然后再固定。伤员四 肢骨折有骨外露时,不要还纳,可用敷料包扎。 昏迷不醒伤员的急救: 抢救昏迷失去知觉的伤员,要先检查伤员呼吸, 伤员急救的基本要求: 在事故现抢救伤员的基本要求是先救命、 后治人。遇重、特大事故有众多伤员需 送往医院时,处于昏迷状态的伤员,首 先送往医院;脊椎受伤的伤员最后送往 医院。 再进行救护;搬运昏迷或有窒息危险的伤员时, 要采用侧卧的方法。 抢救脊柱骨的伤员时,用三角巾固定。移动脊柱骨的伤员, 切勿扶
交通事故的自救及急救措施
车祸现场自救常识: 车祸发生后,可以利用尖锐的锥心物体、灭火器等器材,砸破玻 璃从窗口逃生。人员没有太大伤害的情况下,可以用人的双脚把 失血伤员急救: 抢救或处理失血伤员,首先是利用外部压力,使 伤口流血止住。采用指压止血法为动脉出血伤员 止血时,拇指压住伤口的近心端动脉,然后用绷 带进行包扎,在 没有绷带的情况下,可用毛巾、 烧伤者急救:
车窗玻璃蹬碎,蹬开以后从窗口逃生。如被卡在车内实在出不来
了,பைடு நூலகம்定要及时用手机报警,说明事故发生的地点、车辆的概况
和人员受伤情况。为了防止发生火灾,车里可以配置一个灭火器, 手帕、床单、长筒尼龙袜子等代替。救助失血过 对初期火灾进行扑救。同时随身携带手机,不要放在太远的地方, 多出现休克的伤员,要采取保暖措施,防止热损 放在上衣袋或下衣袋里面,随时为报警做好准备。 耗。
三班
救助全身烧伤的伤员,迅速扑灭衣服上的火焰、向全身燃烧伤员身 上喷冷水、脱掉烧着的衣服、用消过毒的绷带包扎伤口。用沙土覆 盖会造成伤口感染,甚至危及生命。烧伤伤员口渴时,可喝少量的 淡盐水。 骨折伤员处置: 抢救骨折伤员时,为防止骨折伤员休克,不要移动伤员身体的骨折 部位。队无骨端外露骨折伤员的肢体,用夹板或木棍、树枝等固定
发生撞车时的应急自救

发生撞车时的应急自救
当发生撞车时,保持冷静并采取以下措施以保护自己和其他人的安全:
1. 警示其他车辆:立即打开警示灯,使用紧急闪光灯或者三角警告牌,将其放置在车辆后方适当的位置,以提醒其他车辆避让。
2. 寻找安全地点:如果车辆可以继续行驶,尽量将车辆移至安全的地方,远离道路或者尽量到停车带上。
如果车辆无法继续行驶,则立即将其停在道路边缘,确保不会阻碍交通,并将车辆关闭。
3. 保护自己和乘客:戴上安全带,确保乘客都系好安全带。
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将乘客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远离可能的危险区域。
4. 进行自救:如果你感觉自己没有受伤并且能够进行行动,可以试着自行离开车辆。
先检查自己的身体是否有明显的疼痛或骨折,如果有就应尽量保持原位以免进一步损伤。
然后小心地从车辆中出来,避免任何潜在的危险,如燃烧或漏油。
5. 寻求帮助:拨打紧急电话,向警方或救援人员报告事故,并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
如果有其他人受伤,请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注意事项:
- 不要尝试移动受伤的人,除非有进一步的危险,或者是为了进行生命救助。
- 不要在交通流量大的地方逗留,以免发生二次事故。
- 不要尝试把车辆移开,以免对调查产生影响。
- 不要与其他当事人讨论责任问题,应等待警方或保险公司的处理。
交通事故自救互救方法

交通事故自救互救方法交通事故是指在道路上发生的交通运输活动中,因违反交通规则、道路施工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人员伤亡、车辆损毁的事件。
交通事故时常发生,在发生交通事故时,我们首先需要保持冷静,决不慌乱,并及时进行自救互救,以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
首先,当发生交通事故时,我们需要尽力保护自己的安全。
若车辆仍在行驶中,我们应立即靠边停车,并打开示警灯以提醒其他车辆。
若车辆受损,无法移动,应立即将车身故障警示标志放置在车后方,以警示后方车辆。
为了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我们还需在车后方300米处设置警示标志,以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除了保护自身安全和进行自救外,我们还可以互相帮助,展开互救行动。
互救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如何行动。
首先,我们可以互相协助脱离危险区域,确保自己的安全。
其次,我们可以互相提供急救物品和装备,如绷带、纱布、止血带等。
如果附近有医生或了解急救知识的人士,我们可以请求其提供急救援助,以尽快对受伤人员施行急救措施。
在处理交通事故时,我们还需有些预防措施,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首先,我们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如不超速、不疲劳驾驶、不酒后驾驶等,以减少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其次,我们要保持车辆良好的状态,定期检查维护车辆,避免因车辆故障导致事故。
此外,我们还需保持谨慎驾驶,提高警觉性,及时发现并回避危险,避免危险的途中。
总之,交通事故时常发生,我们需要保持冷静并及时进行自救互救,以最大程度地降低事故带来的伤害和损失。
尽可能保护自身安全,寻求救援,协助他人脱离险境,并尽快施行急救措施。
此外,我们还需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车辆良好状态,保持谨慎驾驶,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交通安全事关生命安全,我们每个人都应尽力严守交通法规,共同建设一个安全的道路环境。
发生交通事故自救自护的方法

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自救自护的方法如下:
1. 迅速辨明情况,按照“先救人、后顾车;先断电路,后断油路”的原则,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
2. 双手紧紧抓住前排座位或扶杆、把手,低下头,利用前排座椅靠背或双臂保护好头面部。
3. 若遇翻车或坠车时,应迅速蹲下,紧紧抓住前排座位的椅脚,身体尽量固定在两排座位之间,随车翻转。
4. 车辆在行驶中发生事故时,不要盲目跳车,应在车辆停下后再陆续撤离。
5. 当发生交通事故时,应迅速向公安、交通、医疗救护中心呼救。
现场抢救应按先呼救、再抢救的基本顺序进行,并向就近单位紧急求援,也可拦截过往车辆求救。
6. 伤员救出后,应立即对其进行现场急救,再转送医院。
互救方法有先抢救人员,后抢救财物;先抢救重伤人员,后抢救轻伤人员;驾驶员、乘务员等应积极组织抢救乘客。
7. 当车辆不可避免地要倾覆时,应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关闭发动机并切断油路和电路,同时迅速离开车辆,寻找安全地点避险。
8. 如果车辆着火,应迅速撤离并报警。
如果有人员受伤或被困,应立即拨打120或999等紧急救援电话,并尽可能提供事故现场的详细信息。
9. 在等待救援时,应尽量保持安静,以便救援人员能够听到你的呼救声。
10. 在救援人员到达现场之前,如果自己或他人受到伤害,应尽量进行简单的自救或互救措施,如止血、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总的来说,在发生交通事故时,要保持冷静并迅速采取自救自护措施。
同时,驾驶员应遵守交通规则并注意安全驾驶,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车祸后简便自救方法

车祸后简便自救方法在发生车祸后,人们往往会失去理智,甚至被困在车内难以自救,所以学习一些简便自救方法非常必要,下面本文介绍几种常见的车祸自救方法。
1. 稳定情绪发生车祸后,首先要稳定情绪,尤其是当事人要尽量冷静。
因为当你恐慌时,容易导致身体紧张或情绪崩溃,影响救援,同时容易产生二次伤害。
2. 切断电源当车祸发生时,如果车辆出现漏电或起火情况,会成为车内乘客生命的极大威胁。
因此,应首先切断车辆电源。
如果车门被卡住,切断电源开门步骤如下:•找到车内中控台•找到电源开关•切断电源3. 解开安全带车祸时,车内乘客安全带可能因为紧张甚至失去知觉而不能自主解开。
这时就需要其他乘客或救援人员帮忙。
如何解开安全带:•找到安全带锁扣的位置。
•将手指插入锁扣内,然后用力向下按下。
•用力拉起安全带,解开。
4. 破窗逃生当车门被卡住无法打开,应该考虑破窗逃生。
具体步骤如下:•确定自己的位置,确定安全窗口的位置,选择最有利的方向逃生。
•找到车上工具,如钣金刀、锤子等。
•用金属工具猛敲窗玻璃突破或将被磨损的雨眉与玻璃盖板分离打开。
5. 救护方法一旦成功逃离车辆,要尽量保持清醒,因为在这种情况下,身体可能出现各种不适,如头昏眼花,四肢无力等等。
以下方法可以进行自我救护:•如有大量出血,可用衣物进行压迫止血。
•外部创口可清水冲洗,加上一次性医用手套常备急救包里,快速使用。
•如有摔伤破皮,可使用云南白药、生理盐水等药物消毒伤口,避免伤口感染。
需要小心把伤口处清洁•遇到重大事故时,应第一时间拨打120救护电话。
总结以上就是车祸后简便自救方法,掌握这些方法能够让你在车祸后尽可能地自救,并顺利获得救援。
当然,避免车祸发生才是最重要的,所以提醒每个驾驶者在行驶中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行车安全,同时担负起对家人、他人的安全责任。
交通事故应急自救

交通事故应急自救交通事故是指在道路上发生的意外事件,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交通事故突发性强,发生时我们往往来不及做出应对,因此掌握一些应急自救知识非常重要。
下面就是交通事故应急自救的一些建议。
第一步,保护现场。
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尽量将车辆移至安全的地方,如路旁或者停车带上。
同时打开危险警示灯,以提醒其他司机注意。
如果车辆无法移动,应该尽量让乘员远离车辆,在安全位置等待救援。
第二步,评估伤势。
在确保自身和乘员的安全之后,应该及时评估伤势。
如果受伤较轻,可以先进行简单的自我处理,如包扎伤口、止血等。
如果伤势较重,应该立即寻求专业救援。
而在处理伤者时应遵循“先救人后报警”的原则,确保伤者的生命安全。
第四步,寻求帮助。
除了向警方报警外,还可以求助路过的过路人或其他车辆。
尽管他们可能无法提供医疗帮助,但他们可能会帮助引导交通或提供其他实质性的帮助。
第五步,互相协助。
在交通事故发生时,车辆之间的帮助和沟通很重要。
如果有条件,应该互相提供协助,如互相开车给对方指路或提供交通指示。
同时也需要保持冷静和耐心,以避免交通混乱和争吵。
需要注意的是,在处理交通事故时,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
当面临交通事故时,我们应该首先确保自身的生命安全,遵循上述自救原则,及时报警求助,寻求医疗帮助,并与对方保持理性、冷静的交流。
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也不要违反交通规则。
只有综合考虑到各种因素,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总结起来,交通事故应急自救需要掌握的要点包括:保护现场、评估伤势、报警求助、寻求帮助、互相协助和做好记录。
遵循这些原则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和乘员的安全。
同时,我们也应该定期参加交通安全培训,提升自身的交通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以应对突发情况。
加强交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
发生撞车时的应急自救

发生撞车时的应急自救
当发生撞车时,以下是一些应急自救的步骤:
1. 保持镇静:在意外发生后,尽量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评估自己的伤势并确定是否需要紧急救援。
2. 寻找安全:评估环境并确保自己的安全。
如果车辆可以移动,尽量将车停到安全的地方,远离交通流量。
如果车辆无法移动,尽量开启警示灯,或者使用安全警示三角锥标志。
保持警觉,尽量避免更多的车辆相撞。
3. 尽量不要移动:在事故中,如果没有任何紧急情况,最好待在车内等待救护人员的到来。
如果你感到短时间内没有救援的希望或者感到危险,可以小心地离开车辆并尽量远离交通流量。
4. 呼叫紧急救援:拨打当地的紧急服务电话,如警察、救护车或消防队。
向他们提供你的位置和事故的详情。
描述你和其他受伤人员的伤势,并按照他们的指示行事。
5. 按需提供援助:如果有医疗知识的人在场,他们可以提供简单的急救措施。
但不要进行太过复杂或不熟悉的救护步骤,以免加重伤者的伤害。
6. 留下证据: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尽量留下与事故有关的证据。
拍摄照片或录像,收集证人证言,并尽可能记下与事故相关的细节。
总之,在发生撞车事故时,第一步是保持冷静并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及时寻求帮助,并尽可能提供简单的急救援助,但
不要冒险进行过于复杂的操作。
紧急救援人员的到来将会为你提供进一步的援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驾发生车祸遇险急救自救实用措施办法大全图车祸中最容易遭受的伤害车祸又称交通肇事。
车辆自撞或互撞易造成各种伤害,如各类骨折、软组织挫裂伤、脑外伤、各种内脏器官损伤。
多为复合伤,应全面检查,防止漏诊。
下面介绍脑震荡、颅骨骨折、胸部和腹部创伤的一些情况。
一、脑震荡1. 症状:脑震荡是闭合性颅脑损伤最轻的一种,无神经系统器质性损伤,有一过性功能障碍。
休息几天后功能可完全恢复,不留有其他障碍。
临床表现为伤后出现一过性神志恍惚或昏迷,持续几秒、几分钟甚至几小时,醒后对受伤经过记忆不清,或有头晕、头痛、呕吐等,但症状多在数天后消失。
2. 处理:安静休息几天,对症治疗,或给予少量镇静剂。
如短期内经一般治疗症状未见好转,或反面而加重者,需做进一步检查处理。
二、颅骨骨折1. 症状和体征:开放性颅骨骨折有头皮裂开易发现。
闭合性颅骨骨折有时可见局部凹陷或头皮有血肿而隆起,多半表明有颅底骨折,伴有脑脊液漏。
如晨脑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或有颅内血肿压迫,则昏迷时间较长,或清醒后又陷入昏迷,并且伴有神经定位症状,此为凶兆,应即速外理,否则有生命危险。
2. 急救处理:将伤员平放,头稍垫高。
有创口或脑级强外溢时,按前面所述原则处理。
耳鼻有溢液者,切不可加压填塞。
应急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三、胸部创伤1. 症状:伤后常引起损伤性窒息,病人在短时间内出现胸部剧痛,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甚至休克、如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有血痰,胸廓部出现皮下气肿,说明肺部有损伤,引起气胸或血胸。
2. 急救措施:立即取半卧位,如果胸壁有伤口,造成开放性气胸,应迅速将伤口包扎封闭,使开放性气胸改变成闭合性气胸,速送医院。
四、腹部脏器损伤1. 症状:病人感到腹部持续性痛,阵发加剧,不敢深呼吸,腹壁紧张如板状,压痛明显,甚至休克。
要考虑有空腔脏器(如胃、肠)破裂。
引起腹膜炎,或实质性脏器(如肝、脾、肾)破裂出血。
2. 急救措施:避免进食、饮水或用止痛剂,速送往医院诊治。
车祸已经发生120还没来紧急处理车祸现场急救车祸所致的伤害大多分为减速伤(如紧急刹车、两车相撞的车内致伤)、撞击伤、碾挫伤、压榨伤及跌扑伤等。
如各类骨折、软组织挫裂伤、脑外伤、各种内脏器官损伤。
当车祸发生后,应立即拨通120急救电话,报千事帮地点、受伤人员及伤情,同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对伤员的现场抢救包括:1.对心跳呼吸停止者,现场施行心肺复苏;2.对失去知觉者宜清除口鼻中的异物、分泌物、呕吐物,随后将伤员置于侧卧位以防窒息;3.对出血多的伤口应加压包扎,有搏动性或喷涌状动脉出血不止时,暂时可用指压法止血;或在出血肢体伤口的近端扎止血带,上止血带者应有标记,注明时间,并且每20分钟放松一次,以防肢体的缺血坏死;4.就地取材固定骨折的肢体,防止骨折的再损伤;5.遇有开放性颅脑或开放性腹部伤,脑组织或腹腔内脏脱出者,不应将污染的组织塞入,可用干净碗覆盖,然后包扎;避免进食、饮水或用止痛剂,速送往医院诊治。
6.当有木桩等物刺入体腔或肢体,不宜拔出,宜离断刺入物的体外部分(近体表的保留一段),等到达医院后,准备手术进再拔出,有时戳入的物体正好刺破血管,暂时尚起填塞止血作用,一旦现场拔除,会招致大出血而不及抢救;7.若有胸壁浮动,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后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无法充填包扎时,使伤员卧向浮动壁,也可起到限制反常呼吸的效果;8.若有开放性胸部伤,立即取半卧位,对胸壁伤口应行严密封闭包扎。
使开放性气胸改变成闭合性气胸,速送医院。
救护人员中若能断定张力性气胸者,有条件时可行穿刺排气或上胸部置引流管。
车祸急救常识天灾人祸常常防不胜防,学习几招急救常识,即便自己派不上用场,在路遇伤者时也能够施以援手,利人又利己。
下面就是总结出的几种简便可行的判断或急救方法。
症状一:胸部剧痛、呼吸困难怀疑伤情:肋骨骨折刺伤肺部发生车祸时,撞击是驾驶员最易受到的伤害。
被方向盘撞到胸部后,如果伤者感觉到剧痛和呼吸困难,则有可能是肋骨发生骨折。
如果碎骨进入肺叶,刺破肺泡,可能形成血气胸,引起肺栓塞,甚至导致死亡。
如果车速过快、撞击力量过大,在撞车瞬间,收紧的安全带也可能造成肋骨骨折。
如果怀疑骨折,伤者千万不要贸然移动身体。
最好打手机求救或者求助他人。
症状二:腹部疼痛怀疑伤情:肝脾破裂大出血有些车的方向盘比较靠下,发生撞击时,肝脏和脾脏等器官最易受到侵害。
假如肝脾破裂,发生大出血时通常会伴有腹痛。
但这种疼痛并非难以忍受,很多伤者的神智仍会清醒。
伤者首先要判断清楚待在车里是否安全,如果车子有起火等隐患,则要缓慢地离开车。
但最好不要长距离走动,同时动作要缓慢。
等候急救车的时候也不要随意走动。
症状三:出血怀疑伤情:外伤撞击或其他原因都可能令司机的头颈部或胸部受到外伤。
颈部的血管是最重要的部位,最好先检查颈部是否出血。
在大量出血时最好能用毛巾或其他替代品暂时包扎,以免失血过多,能撑到医务人员到来后仔细处理伤口。
车上最好常备干净毛巾等物品,在紧急情况下会有大用场。
症状四:肢体疼痛,肿胀畸形怀疑伤情:骨折骨折后最忌自己乱动或是被别人错误包扎,因为任何微小的失手都有可能对以后的恢复造成损害。
搬动伤者前一定要确定伤肢不会发生相对移动,否则血管和神经都可能在搬动时受到伤害。
如果请别人帮助包扎伤肢,最好找木板或是较直、有一定粗度的树枝,同时用三根固定带将两至三块木板在伤肢的上中下三个部位横向绑扎结实。
症状五:脖子疼怀疑伤情:颈椎错位车祸中,副驾驶座位上的乘员容易发生颈部损伤。
如果感觉自己的颈椎或腰椎受到了冲击,应坚持请专业医护人员搬动,否则很有可能形成永久性的伤害,甚至瘫痪。
非专业人士在万不得以情势下搬动颈部损伤的病人时,要非常小心,要在有硬板担架的情况下用平铲的方式才能搬动,还要用颈托等固定。
贴士如果是行人被撞,头部直接撞到地上,很有可能出现脑出血;伤者也可能会昏迷、呕吐;此外,骨折的概率也很大。
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自己没把握就不要乱动,可在原地等急救中心的医务人员来处理。
遭遇车祸如何急救与自救车祸瞬间发生,由于冲击力大,经常造成人员受伤,甚至死亡,因此急救刻不容缓。
下面为大家介绍在车祸的现场,对伤员进行救助的正确方法。
救助车祸现场伤者的方法1、现场组织:临时组织救护小组,统一指挥,避免慌乱,要立即扑灭烈火或排除发生火灾的一切诱因,如熄灭发动机、关闭电源、搬开易燃物品,同时派人向急救中心呼救。
指派人员负责保护肇事现场,维持秩序。
开展自救互救,做好检伤分类,以便及时救护2、救护分类:及时对伤者分轻重缓急进行救护。
对垂危病人及心跳停止者,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和口对口人工呼吸。
如发现受伤者已昏迷,宜用手帕、手指清除伤员口鼻中泥土、呕吐物、假牙等,随后让伤员侧卧或俯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道而导致窒息。
如伤者内脏从伤口脱出,可用清洁的布,或干净的塑料袋等物品覆盖,然后进行包扎,切忌将其直接塞入体腔内部。
如怀疑伤者是四肢骨折,可用夹板、木棍等绑扎固定。
移动伤者时,要随弯就弯,不要硬将伤者已弯曲的肢体搬直。
若疑是脊柱损伤,搬动时要平托起伤员,以免造成截瘫。
如疑是颈部伤,要稳定头部,加固颈部。
对出血者立即止血包扎。
如肢体出血,可抬高出血部位。
如发现开放性气胸伤者,应进行严密封闭包扎。
伴呼吸困难张力性气胸者,条件许可时,可在第二肋骨与锁骨中线交叉点行穿刺排气或放置引流管。
骨折处进行固定。
对呼吸困难、缺氧并有胸廓损伤、胸壁浮动(呼吸反常运动)者,应立即用衣物、棉垫等充填,并适当加压包扎,以限制浮动。
若伤者的肢体被车的某个部位卡住了,且出血较多,这时应对出血的部位进行包扎止血。
如肢体断离,应将残肢连同伤员一起送达医院。
断离的指、趾最好放置到清洁的塑料袋,或者用干净的布包好,有条件的情况下,放在有冰块的保暖瓶内。
3、正确搬运: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抢救人员特别要预防颈椎错位、脊髓损伤,须注意:(1)凡重伤员从车内搬动、移出前,首先应在草地放置颈托,或行颈部固定,以防颈椎错位,损伤脊髓,发生高位截瘫。
一时无颈托,可用硬纸板、硬橡皮、厚的帆布,仿照颈托,剪成前后两片,用布条包扎固定。
(2)对昏倒在坐椅上伤员,安放颈托后,可以将其颈及躯干一并固定在靠背上,然后拆卸座椅,与伤员一起搬出。
(3)对抛离座位的危重、昏迷伤员,应原地上颈托,包扎伤口,再由数人按脊柱损伤的原则搬运伤员。
动作要轻柔,腰臀部托住,搬运者用力要整齐一致,平放在木板或担架上。
现场急救后伤员根据轻重缓急由急救车运送。
千万不要现场拦车运送危重病人,否则由于其他车辆缺乏特殊抢救设备,伤员多半采用不正确半坐位、半卧位、歪侧卧位等而加重伤势,甚至死于途中。
采取正确的措施,及时为伤者进行护理,是对伤者抢救的关键。
但是,在现实中,经常会发现有人在救护伤员时使用一些错误的救护方法,这在远离城镇的地方较为多见。
常见的错误救护方法1、遇到骨折强行复位这样做很危险,因为骨头断端会破坏周围的组织,造成新的损伤出血及感染。
应当用干净布盖住断端,并将肢体固定,避免相对运动。
遇到颅脑和脊柱的损伤,切记要尽可能少搬运病人,不得不搬运时要平抬平放,切勿背扛。
另外,对于一些小的闭合性损伤,皮下出血,也即常见的肿起青紫色块,人们总习惯去揉,以为可以止痛,其实一揉反倒加重了内出血,渗出的血液使周围组织更加肿胀疼痛,正确的方法是给予冷敷(在受伤后24小时之内),使局部血管收缩,降低神经敏感性而达到止痛的效果。
2、给断肢涂擦碘酒、酒精万一发生了断手、断指,就要想方设法保存它,以便请医生尽可能地行再植术。
但有些人不懂得断肢的保护,给断肢涂擦碘酒、酒精这些消毒液,或为了“消毒彻底”,竟将断肢泡在酒精或福尔马林中,这将引起严重的细胞变质,无法再植,也不要把断肢泡在低渗或高渗的盐水中,以免组织细胞涨破或干瘪。
更不要给断肢加热保温,以免加速组织变性,使再植失败。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用消毒的纱布或干净的布类将断离的肢体包妥,放进无漏洞的塑料袋或橡皮口袋中,口袋里不要再放其他东西,然后扎紧口袋。
在口袋周围要敷以冰块冷冻(也可用冰棍、雪糕代替),以达到冷藏目的。
口袋一定要严格检查,如有漏扎或裂缝,冰水渗入断离的肢体,势必向组织渗入,会使细胞损害,从而失去再植成功的可能性。
3、用脏布包伤口认为如不包扎伤口,受了风会得破伤风病,这是一种误解。
破伤风是伤口感染了破伤风杆菌而引起的,而且破伤风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在不通风的环境下更易繁殖,未经消毒的伤口若用不透气的胶布、塑料布捂严,会加大破伤风病发生的可能性。
包扎伤口的目的是为了止血、避免伤口继续碰撞、污染,所以不能用脏布包裹。
4、伤口撒药面、涂药水其实像磺胺粉、云南白药起不了止血消毒作用,反倒成为伤口异物,加大污染机会、妨碍愈合;涂碘酒会使创面表面细胞蛋白凝固、坏死而难以愈合;涂紫药水、红药水会使创面模糊,不便观察伤口;紫药水的收敛作用大于消毒作用,涂紫药水的伤口在表面形成结痂,而下面却可能窝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