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517《难忘的泼水节》泼水节简介新人教版
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课文讲解

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课文讲解一、背景介绍《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描写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文章,讲述了一个充满温情和欢乐的节日故事。
本文通过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展现了周总理亲民、爱民、和人民心连心的真挚情感,同时也表现了傣族人民的热情和喜庆。
二、课文讲解1. 主题分析:文章主题是讲述一个难忘的泼水节的经历,通过这个经历展现了周总理的亲民形象和傣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2. 段落结构: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子,描述泼水节的氛围和环境;第二部分是主体,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过程;第三部分是结尾,表达对泼水节的难忘记忆。
3. 重点词句解析:(1)“星期六,傣族村寨里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这句话描写了泼水节前夕的场景,通过“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等词语表达了傣族人民的喜悦心情。
(2)“人们换上了节日的盛装,好像迎接什么重大的事情。
”这句话通过“盛装”“迎接重大事情”等词语,表达了傣族人民对泼水节的重视和期待。
(3)“大家围着圆圈,一边拍手一边唱一边跳。
”这句话通过描写人们欢度泼水节的场景,表现了傣族人民的热情和欢乐。
(4)“人们互相泼水,高兴地欢呼着,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了。
”这句话通过描绘泼水时的欢乐场面,表现了泼水节带给人们的快乐和喜悦。
4. 主题升华:文章通过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展现了周总理亲民、爱民、和人民心连心的真挚情感。
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周总理的行为上,也体现在他对人民的关心和爱护上。
这种情感让人们感到温暖和感动,也成为了傣族人民难忘的记忆。
三、教学反思在教授这篇课文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让学生感受到泼水节带给人们的欢乐和喜悦,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周总理的亲民形象和爱民情怀。
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种情感带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如何关心和爱护身边的人。
总之,《难忘的泼水节》是一篇充满温情和欢乐的文章,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傣族人民的传统文化,也可以感受到周总理的亲民形象和爱民情怀。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517难忘的泼水节同步教案新人教版五四制

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掌握2个多音字“铺”“盛”。
能力、方法培养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感受泼水节热烈的场面。
教学重点: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掌握2个多音字“铺”“盛”。
教学难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步感受泼水节热烈的场面。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是怎么来的?人们在泼水节上做什么?2.泼水节简介泼水节为傣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
人们先到佛寺浴佛,然后互相泼水,用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
泼水节的活动有划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等。
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场面热烈。
走近伟人:周恩来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二、识字解词1.学生自读课文。
(课件出示)提出要求:(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第一行生字(课件出示)pō dù qiāo lóng shǐ泼度敲龙驶róng chéng wǎn jiàn kāng容盛碗健康shòu pū cǎi寿铺踩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2)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
(3)出示认读生字组词。
(课件出示)pō dù qiāo lóng shǐ泼水一度敲鼓龙船驶过róng chéng wǎn zhù fú jiàn kāng笑容盛满银碗祝福健康shòu pū cǎi长寿铺成踩着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人教版小学语文《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赏析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赏析《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
每年的四月中旬,是傣族人民最盛大的节日——泼水节。
这天,阳光明媚,人们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欢聚在广场上。
早上,老人们手持银碗,向大家祝福。
然后,年轻人拿起水盆,舀起清泉,开始互相泼水。
水花飞溅,笑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每个人都被泼得湿漉漉的,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中午,人们围坐在一起,享用美味的傣族菜肴。
饭后,还有精彩的舞蹈和歌声表演。
夜晚,篝火燃起,人们手拉手围成一圈,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这就是傣族的泼水节,一个充满欢乐和祝福的节日。
它让人们忘记了一年的辛劳,期待着新的一年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希望。
赏析:
《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傣族人民庆祝泼水节的热闹场景,展现了傣族独特的民俗文化和人们的快乐生活。
首先,课文通过具体的日期和天气描述,营造出节日的氛围。
阳光明媚的天气和鲜艳的民族服装,都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其次,课文详细描绘了泼水节的活动过程。
老人的祝福、年轻人的泼水、美食的享用、歌舞的表演以及篝火晚会,这些环节既有传统的仪式感,又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活力。
最后,课文通过人们对节日的热爱和期待,表达了傣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尽管泼水节是一个让人湿漉漉的节日,但人们却乐在其中,因为这个节日代表着祝福和希望。
总的来说,《难忘的泼水节》这篇课文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主题,让读者感受到了傣族文化的魅力和人性的光辉,是一篇优秀的语文教材。
难忘的泼水节课文 原文

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
《难忘的泼水节》
春风又到,泼水节来临了。
我永远忘不了那个美丽而狂欢的日子。
在节日的早晨,我和家人一起去参加泼水节的活动。
走在街上,随处可见人们手持水枪,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大家互相泼水,放声欢笑,仿佛整个世界都沐浴在了快乐之中。
漫步在热闹的街上,我被一群热情的人拉过去参加了他们的欢乐。
他们不仅泼水,还传统舞蹈,唱歌,其乐融融。
我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去,和他们一起载歌载舞。
在水花飞溅的狂欢中,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友情和幸福。
整个城市好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水池,到处都是欢笑声和水花飞溅的声音。
即使是陌生人,在这一刻也变成了朋友,大家一起庆祝这个难忘的节日。
泼水节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一个人们欢聚一堂,释放压力,享受生活的良好机会。
这一天,我笑得很开心,心里也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在泼水节的活动中,我不仅开心,还收获到了很多。
我学会了享受生活、对待生活的态度。
也体会到了朋友的重要性,因为泼水节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交友的好机会。
泼水节是一个难忘的节日,它的欢乐和美好让我终身难忘。
每当春风轻轻吹过,我都会想起那个快乐的泼水节,我会收起水枪,和家人朋友一起再次来到欢乐的泼水节中,享受那一份快乐和幸福。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难忘的泼⽔节》记叙的是⼀个充满温情的感⼈故事。
课⽂中洋溢着热情,在⼈们欢迎周总理的场⾯描写中,在周总理泼⽔的描写中,⽂章的结尾,更是表达了⼈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第17课《难忘的泼⽔节》课⽂原⽂ ⽕红⽕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民⼀年⼀度的泼⽔节⼜到了。
1961年的泼⽔节,傣族⼈民特别⾼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起过泼⽔节。
那天早晨,⼈们敲起象脚⿎,从四⾯⼋⽅赶来了。
为了欢迎周总理,⼈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条条龙船驶过江⾯,⼀串串花炮升上天空。
⼈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周总理⾝穿襟⽩褂,咖啡⾊长裤,头上包着⼀条⽔红⾊头⼱,笑容满⾯地来到⼈群中。
他接过⼀只象脚⿎,敲着欢乐的⿎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民⼀起跳舞。
开始泼⽔了。
周总理⼀⼿端着盛满清⽔的银碗,⼀⼿拿着柏树枝蘸了⽔,向⼈们泼洒,为⼈们祝福。
傣族⼈民⼀边欢呼,⼀边向周总理泼⽔,祝福他健康长寿。
清清的⽔,泼呀,洒呀!周总理和傣族⼈民笑哇,跳哇,是那么开⼼! 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节! 多么令⼈难忘啊,1961年的泼⽔节!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选⾃⼈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学语⽂实验教科书。
【篇⼆】部编版⼆年级上册语⽂第17课《难忘的泼⽔节》教案 教学⽬标: 1、正确地拼读“我会认”中的⽣字,并能组词。
从“我会认”的⽣字中⾃由挑选2—3个⽣字组词并能说⼀句话。
2、给“我会写”的⽣字找朋友,尽量区分⼀些同⾳字,以免学⽣混淆。
3、指导学⽣有感情地朗读课⽂,通过图⽂结合,体会傣族⼈民和周总理⼀起过泼⽔节的快乐和幸福,感悟周总理和傣族⼈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揣摩⼈物内⼼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新课,突出主题,点明重点。
(2分钟) 今天,⽼师要和同学们⼀起分享⼀个充满温情的、感⼈的⼩故事。
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5 17《难忘的泼水节》泼水节简介 新人教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 Aspose Pty Ltd.泼水节简介英文:Water-SplashingFestival泼水节,亦称宋干节,4月13日——4月16日,已有700年的历史,是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当日,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中国云南等地,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
这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新的一年带着美好的愿望再次出发。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一般持续3至7天。
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守岁,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泼水节另一项引人注目的活动是划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
那时是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语称之为“麦帕雅晚玛”,节日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
泼水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其它的还有放高升、斗鸡、跳孔雀舞等,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场面极为热闹。
"桑勘比迈",是傣语,意为傣历新年。
由于傣族群众在欢度新年佳节时,要举行别具特色的泼水活动,相互泼水祝福,因此其他民族便称这个节日为泼水节。
关于傣历新年(泼水节)的来历有一个伤感的民间故事,传说人间的气候本来由一位名叫捧玛乍的天神掌管。
他把一年分为旱季、雨季、冷季,为人间规定了农时,让一位名叫捧玛点达拉乍的天神掌管施行。
捧玛点达拉乍自以为神通广大,无视天规,为所欲为,乱行风雨,错放冷热,弄得人间雨旱失调,冷热不分,苗枯死,人畜遭灾。
有位叫帕雅晚的青年,以四块木板做翅膀,飞上天庭找到天英达提拉诉说人间的灾难。
帕雅晚欲到最高一层天去朝拜天塔——塔金沙时,不慎撞在天门之上,一扇天门倒塌,将他压死在天庭门口。
《难忘的泼水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

词语学习
• 敬爱 jìng ài 释义:尊敬热爱。 例句:我们要把鲜花送给我们敬爱的老师。
• 欢呼 huān hū 释义:欢乐地喊叫。 例句:听到这个好消息,大家都欢呼起来。
• 祝愿 zhùyuàn 释义:表示良好的愿望。 例句:我祝愿大家学习进步,健康成长!
课文详解
泼水节难忘的原因是: 因为周总理和傣族人民欢度一年一度的泼水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配人教版
难忘的泼水节
PEOPLE'S EDUCATION EDITION LANGUAGE SECOND GRADE FIRST VOLUME
汇报人:XXX
课文导入
泼水节是云南傣族的传统节日。当日,傣族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 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这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 去一年的不顺。泼水节也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 7天。
重点句子学习
周总理与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场面: 开始泼水了。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
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 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
课文总结
心连心 周总理————————傣族人民
幸福、难忘
语文 二年级 上册 配人教版
感谢各位聆听
PEOPLE'S EDUCATION EDITION LANGUAGE SECOND GRADE FIRST VOLUME
汇报人:XXX
课文详解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是难忘的泼水节? 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 周总理是怎样与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的?
生字学习
敲
qiāo 左右结构:高+攴 在物体上面打,使发出声音。 敲打 敲鼓 敲门
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类文拓展 第17课 难忘的泼水节

17 难忘的泼水节(一)火把节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欢度火把节!我为你砍好了蒿枝,我为你扎好了火把,我要带着你满山遍野地奔跑。
我为你准备了彝家姑娘最喜欢的彩衣和头帕,我为你准备了彝家小伙儿最喜欢的披毡和花包,我一定把你打扮成天底下最漂亮的人。
我为你杀好了鸡鸭,我为你宰好了牛羊,我为你买来了美酒和水果,我愿陪你从黄昏一直喝到第二天早上。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参加这三天三夜激情四溢的盛典。
太阳还没爬上山头,山寨里家家户户的门都不约而同地打开了。
人们兴高采烈地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男女老少都穿上了节日盛装,忙着烧火杀鸡,准备节日饭菜。
日上三竿,斗牛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人们把斗牛场团团围住。
矫健的公牛,在主人的逗引下,在观众的助威声中,瞪着血红的双眼,顽强地顶着对方的犄角。
经过几番惊险的搏击,得胜的公牛身披红布,在主人的牵引下,绕场一周,骄傲地接受着人们的欢呼和赞叹。
摔跤场上也是人声鼎沸。
各路摔跤好手灵巧地抗击着对方,企盼着对手脊背着地不能翻身的那种欢愉,企盼着得胜奖励的红布披在身上的那种骄傲。
夜幕降临了,天上刚刚露出几颗星星,年轻人就点着早已准备好的火把,跑出屋门,绕屋三圈,然后奔向田野,奔向山川。
站在高处向下看,只见一条条“火龙”,在大地上穿行。
冲天的火光,震天的喊声,让一个个山寨都沸腾了起来。
看,熊熊的篝火燃烧起来了。
山寨的人们都集中到一起来了。
老人来了,弹着平日积满灰尘的月琴;小伙子来了,吹着很久没有摸了的笛子;姑娘们来了,手拉手脚碰脚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孩子们来了,围着火堆唱着,跳着,追逐着,嬉闹着……火光照红了每个彝家人的脸,也照亮了每个彝家人的心。
听,那悦耳的歌声,唱出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唱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企盼。
来吧,到我们大凉山来吧,来和我们彝家人一起庆祝这个极具纪念意义的节日。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神仙嫉妒人间的幸福生活,向地上撒下数不胜数的蝗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517《难忘的泼水节》泼水节简介新人教版英文:Water-SplashingFestival
泼水节,亦称宋干节,4月13日——4月16日,已有700年的历史,是傣族、德昂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
当日,泰国、老挝、缅甸、柬埔寨等国以及中国云南等地,人们清早起来便沐浴礼佛,之后便开始连续几日的庆祝活动。
这期间,大家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祈求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新的一年带着美好的愿望再次出发。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
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一般持续3至7天。
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守岁,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泼水节另一项引人注目的活动是划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
那时是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语称之为“麦帕雅晚玛”,节日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
泼水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其它的还有放高升、斗鸡、跳孔雀舞等,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场面极为热闹。
"桑勘比迈",是傣语,意为傣历新年。
由于傣族群众在欢度新年佳节时,要举行别具特色的泼水活动,相互泼水祝福,因此其他民族便称这个节日为泼水节。
关于傣历新年(泼水节)的来历有一个伤感的民间故事,传说人间的气候本来由一位名叫捧玛乍的天神掌管。
他把一年分为旱季、雨季、冷季,为人间规定了农时,让一位名叫捧玛点达拉乍的天神掌管施行。
捧玛点达拉乍自以为神通广大,无视天规,为所欲为,乱行风雨,错放冷热,弄得人间雨旱失调,冷热不分,苗枯死,人畜遭灾。
有位叫帕雅晚的青年,以四块木板做翅膀,飞上天庭找到天英达提拉诉说人间的灾难。
帕雅晚欲到最高一层天去朝拜天塔——塔金沙时,不慎撞在天门之上,一扇天门倒塌,将他压死在天庭门口。
帕雅晚死后,天王英达提拉开始用计惩处法术高明的捧玛点达拉乍。
他变成一位英俊小伙子,扮装去找捧玛点达拉乍的七个女儿谈情。
七位美丽的妙龄女郎同时爱上了他。
姑娘们从小伙子的嘴里了解到自己的父亲降灾人间之事以后,既惋惜又痛恨。
七位善良的姑娘为使人间免除灾难,决心大义灭亲。
她们想尽办法探明了父亲的生死秘诀。
在捧玛点达拉乍酩酊大醉之时,剪下他的一束头发,制作一张“弓赛宰”(心弦弓),毅然割下了为非作歹的捧玛点达拉乍的头颅抱在怀中,不时轮换,互用清水泼洒冲洗污秽,洗去遗臭。
据说这就是人们在新年期间,相互泼水祝福的来历。
傣历新年佳节,多数在傣历的六月下旬,少数年份在七月初,传统的过节时间,一般是
3天(有时为4天)。
第一天称为“麦”相当于阴历的除夕,各户要打扫卫生,准备过年的食物用品,吃年饭。
第二天称为“脑”,是个多余的日子,不计算在旧年内,也不计算在新年内,称为空日,传说这天就是捧玛点达拉乍头颅腐烂之日。
这天通常要举行泼水活动,纪念为民除害的天女,以圣洁之水消灾免难,互祝平安幸福。
第三天叫“麦帕雅晚玛”,据说就是帕雅晚的英灵带着新历返回人间之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称为日子之王来临。
按照古俗,这天要“赶摆”,放高升,歌舞,划龙船等庆祝新年的来临。
傣历新年(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
节日来临之前,家家要缝新衣,买新伞,备办节日盛装。
每个村寨都要制作高升、礼花、装饰龙舟,开展划船训练,青年人还要排练节目,作歌舞表演。
节日来临,要杀猪宰牛做年糕,准备丰盛的年饭,宴请亲朋好友。
傣历新年又称泼水节,庆祝活动长达三至七天。
第一天叫“网霉”(死的意思)。
人们认为这天不吉利,因此不洗头、不理发、不干活。
大家去赶摆、赛龙船、放高升。
第二天叫“网脑”(臭的意思)这天被认为不干净,要沐浴、洗头、理发、更衣、洗佛像和佛塔,晚上举行赶摆,放烟火,放孔明灯,把一年中的疾病、灾难和脏东西统统送掉,干干净净进入新的一年。
这两天在傣历里,认为是“空日子”不称在旧年,也不算入新年。
第三天是新年元旦,叫“叭网玛”(意为神灵,也是岁首之意)。
傣家人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是泼水节的高潮。
要进行堆沙、赕佛、泼水、放高升、丢包、跳“依拉贺”舞、拜年等活动。
傣家人在泼水节,喜欢排成队伍,敲着芒锣,擂起象脚鼓,集体跳起“依拉贺”舞,挨家挨户去拜年,祝贺新年愉快,万事如意。
“依拉贺”,是一种边舞边歌的唱词。
具有傣家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丰富的情感,在“拜年”、“泼水”、“赛龙船”、“放高升”时演唱,十分有趣。
如:“拜年”词:“攀枝花,红艳艳,桑开傣(新年贺新),已来到。
帕萨傣(傣族),尽开颜,糯米酒,蜜样甜,共举杯,贺新年,依拉贺,依拉贺,水水水!”泼水词:“澜沧江,黎明城,各族人,似穿梭。
深情人,心中出,似洁泉,如甘露。
银水花,在飞舞,一个个,湿漉漉。
透进心,是祝福,笑脸盘,是花朵。
依拉贺,依拉贺,水水水!”赛龙船词:“铜芒响,齐举桨,团结紧,有力量。
象蛟龙,譬波浪,昂起首,使劲划,帕萨傣,赛龙船,依传统,争上游。
依拉贺,依拉贺,水水水!”放高升词:“做高升,放高升。
学科学,练本领。
火一点,黑烟喷,似利箭,冲入去。
祝来年,好光景,愿五谷,又丰登。
依拉贺,依拉贺,水水水。
泼水节在傣历六、七月,这天清晨,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赕佛、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
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
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
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
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
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在“堂堂堂”的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