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口腔修复学第四章牙体缺损的修复
口腔修复学

口腔修复学牙体缺损的修复1.牙体缺损:是指牙体硬组织不同程度的外形和结构的破坏,缺损和发育畸形,造成牙体形态,咬合和邻接关系的异常影响牙髓和牙周组织甚至全身的健康,对咀嚼发音和美观等也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牙体缺损的病因:1龋病2牙外伤3磨损4楔状缺损5酸蚀证6发育畸形3.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1正确恢复形态与功能2修复过程中注意保护组织健康3修复体龈边缘设计合乎牙周组织健康要求4.体应合乎抗力形与固位形的要求4.上皮附着与结缔组织附着一起称为生物学宽度,平均值:0.97mm+1.07mm=2.04mm5.抗力形:牙体缺损的患牙,在修复完成后,要求修复体和患牙都能抵抗牙合力而不致破坏或折裂抗力形:1.是患牙能抵抗咬合压力,不至被破坏或折断2.修复体不因受咬合压力而折断,破裂6.固位力:造冠固定在患牙上,不因咀嚼外力而致移位,脱落,这种抵御脱落的力,称为固位力。
7.固位形:了增强修复体的固位力,根据患牙余留牙体组织的具体情况,在患牙上合理设计并预备成面,洞,钉洞,沟等各种几何形状,这种具有增强固位力的几何形状,称为固位形。
8.暂时修复体的功能和作用:1.保护作用2.维持和稳定作用3.恢复功能作用4.自洁作用5.诊断信息作用9.嵌体:是一种嵌入牙体内部,用以恢复缺损牙体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
10.和充填体比较,嵌体的优越性:①嵌体可以更好地恢复咬合接触关系②嵌体可以更好地恢复邻面接触关系③嵌体具有更好地机械性能11.嵌体的缺点:①牙体预备量较充填体大②嵌体边缘线长易发生继发龋③嵌体比全冠固位力差④根管治疗后牙体组织抗折性能差不适宜选择嵌体修复⑤导热高的金属嵌体不适合深龋患牙的修复12.嵌体牙体预备:1)嵌体的牙体预备要求①修复前准备②去净腐质③预备具有固位形和抗力形的洞形2)邻合嵌体的牙体预备①合面洞形预备②邻面洞形预备③洞缘斜面制备13.牙本质肩领:最终冠修复体的边缘应覆盖所有缺损区与原有修复体,并在其边缘上方保留足够的健康牙本质,原则上核的缘之间应留有至少1.5mm的牙本质,称为牙本质肩领一.铸造金属全冠适应症:1后牙牙体严重缺损,固位形,抗力形较差者或者充填后牙体或充填物的固位形抗力形较差者。
牙体缺损的修复—嵌体与部分冠—嵌体修复(口腔修复学课件)

冠部牙体组织磨除量为 67.5%~75.6%
詹爱平,曾利伟,口腔疾病防治,2019
RCT及龋损等引 起的牙体缺损
PCD
• 嵌体:适用于根管治疗的牙齿余留壁厚度不少于 2mm、边缘嵴缺失少于2个、后牙的MO/DO洞形等
• 高嵌体:适用于后牙根管治疗后边缘嵴缺失不少于2 个,余留壁厚度小于2mm的缺损修复
①洞深:大于2mm;②底平;③所有轴壁相互平行或 外展2°~5°(聚合度小于6 °);④洞缘制备45°斜面
(4)最后精修出点、线角
• 2.
(1)
• 固位形,以防嵌体水平向移位
•
1/2
• 2.
(2 1)箱(盒)状洞形 2)片切
• 后牙MOD嵌体的牙体预备 • 预备原则要求与双面嵌体基本相同,但更要注 意:
《口腔修复学》--
嵌体修复
1. 嵌体的定义 2. 嵌体的种类 3. 嵌体与高嵌体的适应症与禁忌症(掌握) 4. 嵌体与高嵌体的制作的方法和步骤(重点掌握)
嵌体
• 嵌体(inlay)是一种嵌入牙体内部,用以恢复 牙体缺损的形态和功能的修复体
• 在临床上选择嵌体或冠与牙体缺损的大小、原因、 位置等因素有关
• 颈周牙本质(PCD)(了解)
• 指位于牙槽嵴顶冠方4mm至牙槽嵴顶根方4~ 6mm范围内的牙本质
• PCD的作用: • 向根方传导咬合应力; • 提供牙体修复必须的牙本质肩领; • 维系健康的牙周生物学宽度 • 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及压应力
• 预备肩台宽度0.8~1.4mm • 肩台位于釉牙骨质界上0.5mm • 咬合空间1.5~2.0mm • 轴倾角6°
肩台:1mm
http/gold-inlay-and-onlay-preparations/
(精)口腔修复学——牙体缺损修复

口腔修复学——牙体缺损修复口腔修复学开口度:3.7~4.5cm,下颌最大侧方运动范围:12mm松动牙:牙槽骨吸收达到根2/3以上,牙松动达Ⅲ度者拔除固定义齿基牙: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RPD基牙: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2,牙松动不超过Ⅱ度牙槽骨修整,一般在拔牙后1个月左右修整双侧上颌结节肥大的情况,常常只需修整一侧缺牙部位剩余牙槽嵴情况Ⅰ型:高圆形牙槽嵴,剩余牙槽嵴高度和宽度均足够Ⅱ型:刃状牙槽嵴,剩余牙槽嵴高度无明显吸收或轻度吸收,宽度中至重度吸收Ⅲ型:低圆形牙槽嵴,剩余牙槽嵴高度和宽度均中度吸收Ⅳ型:地平状或凹形牙槽嵴,剩余牙槽嵴高度与宽度均呈重度吸收或吸收到基骨或基骨以下牙体缺损修复治疗的原则正确地恢复形态与功能牙体预备过程中注意保护软硬组织健康修复体龈边缘设计应合乎牙周组织健康的要求修复体应合乎抗力形与固位形的要求修复体龈边缘可设计龈下边缘:龈边缘距龈沟底至少0.5mm(牙周要求1mm)√龋坏、楔状缺损达到龈下。
√邻接区到达龈嵴处。
√修复体需要增加固位力。
√要求不显露修复体金属边缘。
√牙根部过敏不能用其他保守方法消除。
抗力形——咬不碎√牙咬不碎——没有薄壁弱尖无基釉√修复体咬不碎——材料、厚度、形状固位形——掉不下来√约束力——形状√摩擦力——密合、平行、点线角清楚、接触面积√粘接力——粘接面积、材料、厚度、稠度烤瓷合金氧化膜——化学结合金属热膨胀系数略高——压应力熔点显著高于陶瓷机械结合范德华力减轻(牙合)力减小(牙合)面面积——减少颊舌径边缘嵴内收,加大外展隙降低牙尖斜度——降低侧向力加深食物排溢沟,增加副沟减牙嵌体——银汞合金充填的替代禁忌症年轻恒牙和乳牙缺损过小或过大磨耗重根管治疗后的无髓牙√洞深应大于2mm;轴壁均应相互平行或外展2°~5°,与就位道一致。
√洞缘有斜面:45°,宽度约0.5~1mm。
去除洞缘无基釉,预防釉质折断。
增加嵌体的洞缘密合性与封闭作用。
口腔修复学――牙体缺损修复

口腔修复学――牙体缺损修复【教学内容】1.概述:发展概部、牙体缺损常见病因、种类、常用修复方法2.牙体缺损修复治疗原则3.牙体缺损修复体的种类(形态分类和材料分类)、固位及辅助固位形、临床应用4.牙体缺损修复的适应症、修复设计、修复前的准备5.牙体缺损修复与义齿修复的关系6.牙体缺损修复的美学、形态、颜色7.牙体缺损修复体各论(各类修复体的种类、特点、适应症和禁忌症、牙体预备的要求和步骤、修复体的制作要点)(1)嵌体:金属嵌体、硬质树脂嵌体、瓷嵌体(2)贴面:瓷贴面、树脂贴面(3)部分冠:前牙部分冠、后牙部分冠(4)全冠:前牙金属烤瓷全冠、全瓷冠、塑料全冠(5)桩冠:传统桩冠、核桩冠8.修复体的完成与粘固9.牙体缺损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10.CAD/CAM技术与修复体【学习要求】1.掌握内容(1)牙体缺损修复治疗原则(2)牙体缺损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和增强固位的方法(3)牙体缺损修复的适应症、修复设计、修复前的准备(4)嵌体的适应症及制作要求(5)金属烤瓷冠修复:特点、适应症、牙体预备的要求和步骤、制作步骤及要点、金属烤瓷结合的影响因素(6)全瓷修复技术与全瓷修复体的特点与发展概况(7)桩冠与核桩冠修复:适应症、修复前准备、牙体预备的要求与步骤、修复体的制作步骤及要点。
(8)塑料临时冠的制作方法和要求(9)修复体的完成与粘固(10)牙体缺损修复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3.熟悉了解内容:(1)牙体缺损常见病因、种类、常用修复方法(2)牙体缺损修复体的种类、固位及辅助固位形、临床应用(3)牙体缺损修复与义齿修复的关系(4)牙体缺损修复的美学、形态、颜色(5)各类全瓷修复体的特点及技术要求(6)CAD/CAM技术与修复体。
(精)口腔修复学——牙体缺损修复

口腔修复学——牙体缺损修复口腔修复学开口度:3.7~4.5cm,下颌最大侧方运动范围:12mm松动牙:牙槽骨吸收达到根2/3以上,牙松动达Ⅲ度者拔除固定义齿基牙: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3RPD基牙: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2,牙松动不超过Ⅱ度牙槽骨修整,一般在拔牙后1个月左右修整双侧上颌结节肥大的情况,常常只需修整一侧缺牙部位剩余牙槽嵴情况Ⅰ型:高圆形牙槽嵴,剩余牙槽嵴高度和宽度均足够Ⅱ型:刃状牙槽嵴,剩余牙槽嵴高度无明显吸收或轻度吸收,宽度中至重度吸收Ⅲ型:低圆形牙槽嵴,剩余牙槽嵴高度和宽度均中度吸收Ⅳ型:地平状或凹形牙槽嵴,剩余牙槽嵴高度与宽度均呈重度吸收或吸收到基骨或基骨以下牙体缺损修复治疗的原则正确地恢复形态与功能牙体预备过程中注意保护软硬组织健康修复体龈边缘设计应合乎牙周组织健康的要求修复体应合乎抗力形与固位形的要求修复体龈边缘可设计龈下边缘:龈边缘距龈沟底至少0.5mm(牙周要求1mm)√龋坏、楔状缺损达到龈下。
√邻接区到达龈嵴处。
√修复体需要增加固位力。
√要求不显露修复体金属边缘。
√牙根部过敏不能用其他保守方法消除。
抗力形——咬不碎√牙咬不碎——没有薄壁弱尖无基釉√修复体咬不碎——材料、厚度、形状固位形——掉不下来√约束力——形状√摩擦力——密合、平行、点线角清楚、接触面积√粘接力——粘接面积、材料、厚度、稠度烤瓷合金氧化膜——化学结合金属热膨胀系数略高——压应力熔点显著高于陶瓷机械结合范德华力减轻(牙合)力减小(牙合)面面积——减少颊舌径边缘嵴内收,加大外展隙降低牙尖斜度——降低侧向力加深食物排溢沟,增加副沟减牙嵌体——银汞合金充填的替代禁忌症年轻恒牙和乳牙缺损过小或过大磨耗重根管治疗后的无髓牙√洞深应大于2mm;轴壁均应相互平行或外展2°~5°,与就位道一致。
√洞缘有斜面:45°,宽度约0.5~1mm。
去除洞缘无基釉,预防釉质折断。
增加嵌体的洞缘密合性与封闭作用。
牙体缺损的修复ppt课件

观点2:边缘止于龈沟上 不损伤龈组织 便于修改修复边缘 减少对龈组织的刺激
三、修复体应合乎保护健康组织的要求
(二)保护龈组织的健康
修复体边缘与
观点3:边缘止于龈嵴顶
避免对龈组织的刺激
减少牙体切磨 不影响美观
龈缘的关系
三、修复体应合乎保护健康组织的要求
(二)保护龈组织的健康
修复体龈边缘的外形要求:
1/3和 龈1/3交界处; 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近中接触区:邻面中1/3处。
一、正确地恢复形态与功能
(二)邻接关系:
在恢复邻接区时注意恢复其正常的位置和 良好的邻接关系,接触过紧可导师牙周膜的 损伤,过松可导致食物嵌塞 。
一、正确地恢复形态与功能
(三)外展隙和邻间隙:
外展隙可作为食物的溢出道,在咀嚼时, 一部分食物可由外展隙排溢。
三、修复体应合乎保护健康组织的要求
(二)保护龈组织的健康
修复体边缘与 龈缘的关系
长期争论的问题 有几种观点
三、修复体应合乎保护健康组织的要求
(二)保护龈组织的健康
观点1:边缘止于龈沟内
修复体边缘与
防龋 增进美观 加强固位
龈缘的关系
三、修复体应合乎保护健康组织的要求
(二)保护龈组织的健康
修复体边缘与 龈缘的关系
(四)咬合关系:
人造冠修复的良好咬合: 4 咬合功能恢复程度应与牙周条件相适应:必要 时可适当改变牙合面形态,充分建立正中牙合,争 取轴向牙合力;降低高尖陡坡,减小侧向合力;加
深沟槽,提高咀嚼效能。
二、患牙预备中尽量保存组织、保护牙髓
(一)牙体预备必须达到的要求
1 去除病变组织,如龋坏腐质、软化牙本质等;
(二)保护龈组织的健康
口腔修复学牙体缺损的名词解释

口腔修复学牙体缺损的名词解释牙体缺损是指口腔中牙齿表面的组织发生破坏或脱落,造成牙齿结构的缺失。
这种缺损可能是由于龋齿、外伤、磨损或其他因素导致的。
在口腔修复学中,牙体缺损的治疗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旨在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美观以及减少牙齿的敏感性。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口腔医学分支,通过使用各种修复材料和技术,来恢复患者口腔内受损牙齿的功能和外观。
牙体缺损是修复学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它可能影响患者的咀嚼、言语和自信心。
因此,及早治疗牙体缺损尤为重要。
牙体缺损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例如:牙齿填充、牙齿镶嵌与冠修复、牙齿缺损修复等。
在牙齿填充这一治疗方法中,口腔医生会首先清除蛀牙组织,然后使用牙齿填充材料填充牙体缺损部位。
这些填充材料可以是树脂、玻璃离子水泥或银汞合金等。
填充材料的选择通常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
另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是牙齿镶嵌与冠修复。
这种方法适用于牙体缺损范围较大或结构较为复杂的情况。
在这种治疗中,口腔医生会将人工制作的牙冠或镶嵌体粘接在患牙上,以恢复牙齿的形状、功能和美观。
这些牙冠和镶嵌体通常由陶瓷、金属或金属陶瓷复合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美观度。
牙体缺损修复的目标是实现口腔内牙齿的完全修复,并且保持牙齿原有的颜色和形状。
对于前牙缺损的修复,口腔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面部特征、咬合关系和个人欲望等因素来制定修复计划。
他们会注重细节,以确保修复后的牙齿与其他牙齿相协调,并且与患者的面容相匹配。
除了种植体和义齿等其他选择外,牙体缺损的修复通常是一种保守性的治疗方法。
这意味着口腔医生会尽量保留患牙的组织,而不是选择拔牙。
因此,定期的口腔卫生和检查对于预防牙体缺损的发生和进一步恶化非常重要。
总之,牙体缺损的修复是口腔修复学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各种治疗方法,口腔医生可以有效地修复牙齿的功能、美观和健康。
为了预防牙体缺损的发生,每个人都应该定期进行口腔卫生和检查,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这将有助于我们拥有坚固、健康和美丽的牙齿。
口腔主治医师口腔修复学-牙列缺损修复

可摘局部义齿(RPD)可摘局部义齿禁忌证因意识或精神障碍,或行动障碍而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不能摘戴、保管和清洁义齿,或有误吞义齿危险的患者;有严重的牙体、牙周疾病而未得到完善的治疗和有效控制的患者;有口腔黏膜病变或其他软硬组织病变,未治愈或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缺牙间隙过窄,(牙合)龈距过小,可导致义齿强度不足者;对义齿材料过敏或对义齿的异物感无法克服的患者。
基牙倒凹的深度和坡度倒凹深度:倒凹区牙面某一点至观测器分析杆的垂直距离,又称为水平倒凹。
倒凹坡度:倒凹区牙面与基牙长轴之间构成的角度,一般应大于20°。
就位道与基牙邻面方向一致,利用基牙邻面形成导平面,与义齿密合,既可引导义齿就位,又能辅助义齿固位,避免义齿与邻牙间出现过大间隙影响美观和导致食物嵌塞。
使义齿就位道与脱位力方向不一致,利用基牙邻面倒凹获得制锁固位作用。
确定就位道1)平均倒凹(均凹法):适于缺牙间隙多、倒凹大的病例。
2)调节倒凹(调凹法):使缺隙两端基牙的倒凹适当地集中在一端基牙,产生有利的倒凹。
前牙缺失有倒凹:义齿从前向后斜向就位RPD的组成人工牙基托固位体连接体基托排列人工牙、连接;修复缺损;传递(牙合)力;固位稳定。
塑料、金属、金属网加强塑料基托。
位于缺隙牙槽嵴部位的基托又称为鞍基基托的要求>>基托的伸展范围(游离端义齿)上颌:翼上颌切迹,远中颊侧应盖过上颌结节,后缘中部应到硬软腭交界处稍后的软腭上。
下颌:覆盖磨牙后垫的1/3-1/2,舌侧远中进入下颌舌骨后窝。
>>基托厚度塑料:2mm,边缘圆钝;铸造基托:0.5mm,边缘圆钝1mm。
基托与天然牙的关系惹不起躲得起卡环:固位、稳定和支持(牙合)支托,大小与形状:磨牙颊舌径的1/3、双尖牙的1/2,长度约为磨牙近远中径的1/4或前磨牙的1/3,厚度为1~1.5mm。
圆三角形,底面与支托凹呈球凹接触关系。
扁的18号不锈钢丝做支托,宽1.5mm,厚1mm,长2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钉洞固位形
特点:牙体磨除少,应用灵活。 影响:深度,直径,位置分布
– 沟固位形
特点:牙体磨除少,切割表浅,可根据需要 改变沟的方向和长度。
影响:深度(1mm),长度(不超过邻面 的长切面),方向(相互平行,与就位道一 致),外形(半圆形)
– 箱状固位形 特点:外形规则的洞,常见于患牙龋洞的修复。 影响:深度(> 2mm) 洞壁 洞缘斜面及预防性保护
(优选)口腔修复学第四章牙 体缺损的修复
第一节 概述
牙体缺损
定义: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牙体硬组织有不 同程度的损坏或胜利解剖刑天上的发育 异常而呈现的牙体不完整或畸形。
病因: 1. 龋病 2. 牙外伤 3. 磨损 4 .楔状缺损 5. 酸蚀症
不良充填体导致的继发龋
– 粘结力 (adhesion) 或粘固力 粘结力:是指粘结剂与被粘结物体界面上分子间 的结合力。
• 形成:分子间结合键的键力(吸附力、分子引力、机 械嵌合力)
• 影响因素:粘结材料、粘结面积、表面状况、技术操 作 :应力因素,界面封闭与腐蚀因素
第三节
牙体缺损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及 临床应用
• 临床上常用的固位形 环抱固位形 : 冠修复最基本的固位形式。 特点:牙体切割表浅,提供粘结面积大。 影响: 合龈高度,轴壁的聚合度,修复体与 牙面的密合度。
• A 去除病变组织 • B 消除轴壁导凹 • C 提供良好的固位型和抗力型 • D 不做预防性扩展 • E 磨改过长牙和错位牙
– 鸠尾固位形
二、暴露颈缘 • 机械式排龈技术 • 机械化学式排龈技术 • 化学式排龈技术 • 高频电刀切龈术
练习
• 下列哪项对全冠龈边缘位置设计无影响 • A 固位力的大小 • B 美观因素 • C 牙龈的保护 • D 边缘密合 • E 牙体预备操作难易程度
练习
• 龈上边缘的主要缺点是 • A 容易造成菌斑附着 • B 边缘不易密合 • C 容易继发龋 • D 在前牙区不美观 • E 易形成肩台
练习
• 一般粘接修复体钱常用的消毒剂是: • A 75%酒精 • B 甲醛甲酚 • C 木榴油 • D 樟脑酚 • E 碘伏
练习
• 牙体缺损修复过程中,不可能导致牙髓损 害的是:
• A 牙体制备 • B 管模型 • C 带临时冠 • D 预备体消毒 • E 取印模
练习
• 牙体缺损修复时,牙体预备应达到的要求 哪项是错误的:
第二节 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
一、正确地恢复形态和功能
1. 良好的轴面形态 2. 恰当地恢复外展隙和邻间隙 3. 稳定而协调的咬合关系
第二节 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
二、牙体预备过程中注意保存牙体组织
开辟修复体空间 去净腐质、预防性扩展 防止损伤邻牙
三、保证组织健康
(一)保护牙髓
1. 保护牙髓。 2. 洞深需垫底 3. 粘结前先消毒(75%酒精)
牙外伤
酸蚀症
发育畸形
第一节 概述
牙体缺损修复体的种类
1. 嵌体 2. 部分冠(分类) 3. 全冠(分类) 4. 桩核冠
第一节 概述
牙体缺损的影响
1. 牙本质敏感 2. 牙髓症状 3. 牙周症状 4. 咀嚼功能的影响 5. 发音、美观的影响
贵金属嵌体
全瓷贴面
普通烤瓷全冠、烤瓷桥
桩核冠
Company Logo
三、保证组织健康
(二)保护牙周
修复体的密合性 修复体的光洁度 预备体龈边缘位置
齐龈边缘(左)和龈下边缘(右) 龈上边缘
2.预备体龈边缘牙体预备形式
1. 刃状 仅适用于下颌后牙的舌侧倾斜,轴面
凸度很2大.凹形的牙和倾斜牙
适用于金属全冠和金瓷冠的舌侧颈缘 3.斜面形 适用于上颌部分冠的唇面,嵌体,高嵌体的边缘
2. 固位形 修复体在行使功能时能抵御各种作用
力、保持稳定而不发生松动和脱落的能力。
第三节 牙体缺损修复体的固位原理及临床应用
修复体获得固位的主要固位力包括
1.约束力 2.摩擦力 3.粘结力
– 摩擦力的利用:两者紧密接触 粗糙度(牙表面、修复体
表面)
– 约束力 患牙预备成一定的几何形状,限制修复体 的运动方向(如沟、洞)。增大修复体对牙 体的刚性约束力。
2. 凹形 适用于金属全冠和金瓷冠冠的唇面颈缘
4.斜坡肩台形 金瓷冠唇面颈缘的另一种选择
5.斜坡凹面形 30度到45度不常规使用
第二节 牙体缺损的修复原则
四、修复体应合乎抗力形与固位形的要求 1. 抗力形
将牙体预备成一定的形状,使预备体与 修复体行驶功能时,能够抵抗正常合力而不折 断碎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