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训练八

合集下载

初二语文-八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初二语文-八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初二语文-八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一、课文阅读
1.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a. 课文的主题是什么?
b. 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c. 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时间是什么时候?
d. 故事中发生了哪些重要事件?简要描述一下。

e. 故事的结局如何?有何寓意?
二、阅读理解
1. 阅读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a. 短文的标题是什么?
b. 短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c. 短文中提到了哪些问题?请列出至少三个问题。

d. 你对这篇短文有何感想?请简要陈述。

2. 阅读短文,填写下表:
三、综合应用
1.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
a. 短文中交代了哪些人物的信息?他们分别是谁?
b. 短文中提到了什么活动?请简要描述一下。

c. 短文中提到了哪些地点?请列出至少三个地点。

d. 请根据短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这个活动的报道,不少于150字。

2. 阅读短文,完成任务:
请根据短文提供的信息,完成一份活动计划表,包括活动名称、时间、地点、参与人员和活动内容。

四、写作表达
请根据所给提示,以"我的周末计划"为题,写一篇不少于100
字的短文。

提示:时间、地点、活动、计划。

五、写作指导
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给出写作指导。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提分训练(八)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提分训练(八)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提分训练(八)(一)书圣王羲之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修禊为古时习俗,每年三月上巳,人们集水边沐浴,以祓除邪气,消灾免祸),会上各人做诗。

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了序文,名曰《兰亭序》。

序中记叙了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此次聚会的欢乐之情,在序中作者还抒发了自己由美景易逝,继而对生死无常的感慨。

ㅤㅤ《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禊贴》,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是王羲之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

因其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历代书家都推《兰亭序》为“行书第一”。

全篇各种笔法兼备,各种笔画的起止、转换、顿挫都极其圆熟,各得其宜,各显神采。

多数笔画以中锋运笔为主,显得劲、稳健,字中某一突出笔画尤其如此,如“群贤毕至”的“毕”的一竖,“少长咸集”的“少”的一撇,这种笔画稍有一偏侧就成为败笔了。

但是也偶尔用偏锋侧锋,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映带左右”的“带”的多个起笔,可以见出各种不同的尖颖,尽显纤细精巧之状,蕴涵妩媚秀丽之风。

如果没有深厚的功力和高雅的艺术情趣难以达到这种境地。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笔画的神奇变化,看出王羲之当时书写的精神状态。

我们看“茂林修竹”的“茂”字,点画有轻有重,游丝连绵,行笔灵活连贯,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堪称笔墨舞蹈。

结构体式变化多端。

《兰亭序》里字的笔画或疏或密,字形或大或小,甚至有许多横扁字、瘦高字,王羲之都顺着字的自然形态来书写,不像其他帖里那样严整、规矩。

其中“之”“以”“也”“为”等字都有重复,但都有意或无意地变换了字的形态,绝无雷同。

尤其是“之”字,全篇有二十多个,个个别具情态,即开篇六行而论,其中三个“之”字写出了三种体式、三种风格。

古人早有评价:“凡(总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有重者皆构别体,就中‘之’字最多,至二十许字,悉无同者,是时殆有神助。

8.部编版2021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训练(八)(word版有答案)

8.部编版2021年中考语文议论文阅读训练(八)(word版有答案)

议论文阅读训练(八)(一)不能没有家①一个人品德和能力的养成有三个来源,学校的知识灌输、社会实践的磨炼和家庭的熏陶培养。

家庭是这链条上的第一环。

人一落地是一张白纸,先由家庭教育来定底色。

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最大的不同是:无条件的“爱”,以爱来暖化孩子,煨弯、定型。

学校教育有前提,讲纪律、讲成绩;社会教育有前提,讲原则、讲利害。

家庭里的爱,这种博大、包容的爱比社会上同志、朋友式的爱至少多出两个特点。

②一是绝对的负责。

父母的一切行为动机都是为了孩子,没有隔阂、猜疑,不计教育成本。

大人是以牺牲自己的心态来呵护孩子,就像一只老母鸡硬是要用自己的体温把一颗冰冷的蛋焐成一只小鸡,并且一直保护到它独立。

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小孩子不吃饭,父母会追着哄着去喂饭;不加衣服,父母追着去给他添衣。

有不懂事的孩子说:“我不吃难道你饿呀?”确实,父母肚子不饿,但心中疼。

同时又因为有了这种无私的、负责的态度,才敢进行最彻底的教育,不必保留,不用多心,坚决引导孩子向最好的标准看齐,随时涤除他哪怕是最小的毛病,甚至用打骂的手段。

(A)……我们常有这样的体会,在成人社交场合看到某人吃相不雅,举止太俗时,就暗说:家教不好。

但说归说,这时谁也不肯去行教育责任,指破他的缺点了。

因身份不便,顾虑太多。

有些毛病必须在家庭教育中去克服,有些习惯必须在家庭环境中培养,错过这个环境、氛围,永难再补。

③二是无微不至的关怀。

因为有了动机上的无私、负责,才会有效果上的无微不至。

孩子彻底生活在一个自由王国中,他所有的潜能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孩子有什么想法不会看人脸色而止步,不会自我束缚而罢休。

甚至撒娇、恶作剧也是一种天性的舒展。

这样,他的全部天才基因都会完整地保留下来,将来随着外部条件的到来,就可能长成这样那样的大家、人才,甚至伟人。

但是一进入社会教育,哪怕是最初的幼儿园教育都是某种程度的修理、裁剪、规范统一,是规范教育不是舒展教育、创造教育。

家庭教育中的无微不至,充分自由,将一去不复返。

激情英语阅读组合训练八年级

激情英语阅读组合训练八年级

激情英语阅读组合训练八年级
【原创版】
目录
1.激情英语阅读组合训练八年级概述
2.训练目标与内容
3.训练方法与技巧
4.训练效果与评价
5.总结
正文
【激情英语阅读组合训练八年级概述】
激情英语阅读组合训练八年级是一套针对初中英语学习者的阅读训
练教材。

该教材旨在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英语考试和应用场景。

【训练目标与内容】
训练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英语阅读的基本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扩大词汇量和知识面,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训练内容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理解、阅读速度等方面的训练。

【训练方法与技巧】
训练方法主要包括:1.通过丰富的阅读材料和形式,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词汇和语法知识;2.提供不同难度的阅读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3.设置阅读速度练习,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提高阅读速度;4.鼓励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训练效果与评价】
通过激情英语阅读组合训练八年级的训练,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词汇量和知识面得到拓宽,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得到提升。

此外,训练还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他们对英语阅读的兴趣。

训练效果可通过课堂测试、课后作业和学生自评等方式进行评价。

【总结】
激情英语阅读组合训练八年级是一套有效的英语阅读训练教材,它旨在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各种英语考试和应用场景。

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八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一、文言文阅读知识要点。

1. 实词积累。

- 古今异义:文言文里有很多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不同。

例如“交通”在古文中常指“交错相通”(如“阡陌交通”),而现代指运输业等。

- 一词多义:像“之”字,可作代词(“下车引之”中的“之”指代元方)、助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水陆草木之花”)等。

- 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等情况。

如“狼不敢前”中的“前”是名词作动词,意为“上前”。

2. 虚词理解。

- 常见虚词有“而”“其”“以”“于”等。

- “而”的用法:表并列(“黑质而白章”)、表承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表转折(“人不知而不愠”)等。

- “其”可作代词(指代人、事、物等,如“其不善者而改之”)、表示揣测语气(“其真无马邪”)等。

3. 文言文句式。

- 判断句:一般有“……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或者“……也”(“夫战,勇气也”)的形式来表示判断。

- 省略句:句子中省略主语、宾语或介词等成分。

如“(渔人)便舍船,从口入”省略了主语“渔人”。

- 倒装句:有宾语前置(“何陋之有”应为“有何陋”)、状语后置(“战于长勺”应为“于长勺战”)等情况。

二、阅读训练方法。

1. 初读文章。

- 借助课下注释,尝试通读文言文,了解大致内容。

对于不认识的字,先根据字形结构或上下文推测读音和意义。

- 标记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和句子。

2. 字词分析。

- 对照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准确理解实词、虚词的含义。

对于一词多义的情况,要结合句子语境判断。

- 注意特殊句式,调整语序后再理解句子的准确意义。

3. 内容概括。

- 在理解字词和句子的基础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可以从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方面进行概括。

- 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判断人物的性格特点。

4. 主题探究。

- 思考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可以从作者的写作目的、当时的社会背景等方面入手。

小古文100篇阅读训练专题8--那些勤奋的人

小古文100篇阅读训练专题8--那些勤奋的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翻译】
欧阳修在四岁时失去了父亲,家境贫穷,没有钱 供他上学。欧阳修的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 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让他学习 写诗。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他就到乡里 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借此机会抄录下来。以 至于白天黑夜废寝忘食,欧阳修只一心一意努力读
书。他从小时候起所写的诗歌文章,就与大人一样有 文采。
学过文言文目录:
1、放风筝 2、芦花 3、乡村 4、荷 5、菊 课文-杨氏之子
6、雨 7、雪 8、日月星 9、日时
10、猫捕鱼 11、龟兔竞走 12、五官争功
13、斗鹅
学过文言文目录:
14 读书
18 称象
15 读书有三到 19 道边李苦
16 读书需有疑 20 破瓮救友
17 铁杵磨针 21 孔融让梨
10.韩愈吏部权京兆:礼部侍郎韩愈代理京兆尹。
11.左右拥至尹前:随从人员(拿下贾岛)带到韩愈跟前。
12.讶:对……感到惊讶。 13.具对:全部详细回答。
14.云云:如此。 15.炼:锤炼,申引为反复思考。
16.俄:不久。 17.立马良久:让马站住很久。
18.留连:舍不得离开。 19.权:代理……职务。
推敲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反复琢 磨,斟酌,要精益求精。
【阅读训练】 1. 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遂于驴上吟哦(歌唱) B.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不时地) C.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 D.遂并辔而归(骑着马一同走)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② 炼之未定 ③观者讶之 ④岛具对所得诗句
2、翻译句子。 ①与日逐走。 译文: ②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

八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精华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精华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精华版)八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精华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属于艺术之范畴,其终极旨归应为“诗”。

诗性当是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的突出特征。

作家要艺术化地去处置现实,提升小说作为故事性文本的艺术含量,从而使其抵达更高层次的诗性彼岸。

过度地沉迷于故事性,便会遮蔽或者丧失其诗性,而堕入通俗性的歧途。

如何合理地掌控故事性和诗性之关系,应当成为小说家的第一要务。

综观中国当代小说的创作现状,诗性的缺失,正使其在背离葆有更高艺术含量的“纯文学”轨道上渐行渐远,而堕入了通俗性、庸俗化的平庸之境。

小说是当下最为繁荣的文学体裁,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但一些作家似乎过多沉迷于叙述模式的借鉴和实验,陶醉于魔幻现实的营造,痴心于恢宏历史的展现,执着于玄妙故事的构思,却忽视或者漠视了小说诗性的构建。

在他们的作品中,难于找寻到诗化的现实、诗意的语言和充满XXX的意象,而直露的现实、粗鄙的语言和意象的缺席,却占据了不小的空间。

而且,过度商业化的氛围造成了他们心态的浮躁和对利益的追逐,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小说的通俗性和庸俗化,使其几乎成了“快餐文化”的一分子。

这并不是对中国当代小说的全面否定。

中国当代小说中不乏富有诗性、艺术水准颇高的佳作,但这类作品似乎正在日益被通俗性的潮流冲刷、侵蚀。

摘编自XXX《小说亟待提升诗性品格》)资料二:XXX认为,文学是人们在天地之间创造出来的崭新的诗意的世界,是借文字展示的诗意生存的生命。

日常生活是非诗意的,我们只有通过文学的引领才能到达诗意,感受无限,领悟神圣。

既然日常生活总是被非诗意遮蔽着,是庸常的、缺乏艺术质感的,而文学又必须是充满诗意的,那么,文学活动的第一步就应该是对生活进行异质化处理,也就是把客观生活改造成能够体现人生的普遍经验的、心灵化和情态化了的主客观相统一的诗意的生活。

八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题

八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题

八年级语文课外阅读训练题一、可爱的书呆子叶辉①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一些学业顶尖的大专家大学者甚至泰斗级的人物,在日常生活中却常常是低能儿,学业上的辉煌和生活中的愚笨形成鲜明的对照,因此常常为庸人所诟病①,为那些学业上无所成而生活上的精明者所讪笑②。

②毫无疑问,哲学是世界上最能使人聪明的学问。

按照这个逻辑,学哲学的人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了。

③不见得。

何以见得不见得?有事实为证。

④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所的申有鼎先生,著名逻辑学家。

但是大学者有时却迂得可爱呆得可爱。

⑤申先生因沉迷学业,误了个人婚事。

年岁渐长方找到一个在工厂工作的对象,于是两人商定结婚。

⑥彼时结婚登记要开介绍信。

这位申大专家兴致勃勃来到单位开介绍信。

“你未婚妻叫什么名字?”工作人员问。

申有鼎竟想不起来。

于是他拎起电话,找到爱人所在单位。

⑦“请问你们厂一个女同志最近要同中科院哲学所的申有鼎结婚,你们知道吗?”申大专家问。

⑧“知道啊。

”对方答。

“请问她叫什么名字?”“你是谁?”⑨“我就是申有鼎,开结婚登记证明,想不起她名字了……”⑩结婚忘了未婚妻的名字,这在全世界恐怕绝无仅有!⑾想不起未婚妻名字已属罕见,还有忘掉自己姓甚名谁的人!⑿此事也发生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所,主角是申有鼎的同事金岳霖。

⒀金岳霖,“中国哲学第一人”,一个泰斗级的人物。

⒁泰斗也是个书呆子。

他不爱做官,他有一名言:“与其做官,不如开剃头店,与其在部里拍马,不如在水果摊子上唱歌。

”50年代初,时任清华大学教务长的周培源要他出任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金泰斗不想干,但周坚持,无奈,他只好到系主任办公室办公。

可是他却不知道“公”是怎么办的,就恭恭敬敬地在办公室里待着,见没人找也没事,待了半天又跑回家看书去了。

⒂后来学校只好解除他的行政职务。

⒃一次,金泰斗乘人力车外出办事,一路上满脑子思考着一个哲学问题,突然有所悟,于是马上想到要与好友陶孟如交流,遂急令车夫停车,跑到路旁的电话亭前打电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训练八
一、小说阅读
开小差[美] 斯坦贝克
斯莱戈和他的朋友没精打采地消磨着他们48 小时的假期。

阿尔及利亚的酒吧间8点钟打烊,可他们在打烊前就喝得有几分醉意了。

他们带了一瓶酒,来到海滩上躺下。

夜晚的气候温暖宜人,两个人喝完了第二瓶酒后,就脱去衣服,趟入平静的海水,蹲下身子,坐进水里,仅留脑袋露在水面。

“嗳,老弟,真够美气的。

”斯莱戈说,“有些家伙花了很多钱来这里,就是为了这玩意,可我们没花一个子儿就来这里了。


“我倒宁愿呆在10号街自己家中。

”朋友说,“我情愿在那儿而不愿在其他任何地方。

我要看到我老婆,我要看到今年美国的棒球联赛。


“你可能还要一记耳光。

”斯莱戈说。

“我要到希腊人开的饮食店里去,喝上一杯双料的巧克力,里面含有麦精和6个鸡蛋。

”朋友边说边稍微浮起身子,以免海水灌进嘴里,“这地方太叫人闷得慌,我喜欢科尼①。


“那儿尽是游人。

”斯莱戈接着说。

“这地方太叫人闷得慌了。

”朋友又重复了一遍。

“谈起棒球联赛,我倒真想去打它一场。

”斯莱戈说,“现在一个人总禁不住想要开小差逃跑。


“就算你跑掉了,但你究竟跑到哪个地方去呢?无处可去呀!”
“我要回家,”斯莱戈说,“我要观看棒球联赛,我要第一个来到看台上,就像1940年那样。


“你不可能回家。

”朋友说,“没有法子回家。


刚喝下肚的酒给斯莱戈带来阵阵暖气,温和的海水使他十分惬意。

“我有钱,我能回去。

”他脱口冒了一句。

“多少钱?”
“20块。


“你不会有钱的。

”朋友说。

“你要打赌?”
“打赌就打赌,你什么时候给钱?”
“我才不会给钱哩,是你给钱。

让我们上岸抓紧时间打个盹儿吧……”
码头上停泊着几条船,这些船运来了登陆艇、坦克和部队,此刻,这些船在码头上装运废钢烂铁,还有从北非战场上运来的损坏的军事装备,这些东西将送到高炉中熔炼,制造更多的坦克和登陆艇。

斯莱戈和他的朋友坐在一堆木条箱上,看着这些船。

这时,从高地上下来了一支分遣队,他们押着100名要装上船运到纽约去的意大利俘虏。

一些俘虏衣衫褴褛,有的衣服太破,而且破的不是地方。

他们
穿着美式卡其军服。

所有俘虏看上去没有人对去美国而愁眉苦脸。

他们来到跳板跟前站住了,等候着上船的命令。

【甲】
“看他们,”朋友说,“他们要去美国而我们却要呆在国外。

你在干什么,斯莱戈?为什么你把油一个劲地往裤子上擦呢?”
“20块,”斯莱戈说,“我还会找到你要钱的。

”他站起来,扯下头上外国产的帽子,扔给他的朋友,“老弟,就送给你吧。


“你要干什么,斯莱戈?”
“不要跟着我,你这个笨蛋。

20块,不要忘了。

再会,在10号街再跟你见面。


朋友看着他向前走去,迷惑不解。

斯莱戈穿着油污的裤子和撕破的衬衫向前走着,离俘虏越来越近。

趁人们未注意时,他突然挤进俘虏中,然后光着头站在那儿,掉头看着朋友。

上船的命令传下来了,分遣队的士兵们押着俘虏上了跳板。

斯莱戈发出哀怨的声音:“我不该在这儿,哎,你们不要把我带到船上。

”话中夹杂着一些意大利的口音。

“住嘴,劣种。

”一个士兵对他咆哮着,“我不在乎你是不是真在布鲁克林②住了16年。

上跳板! ”他把假装不愿走的斯莱戈推上了跳板。

朋友在那堆木条箱上羡慕地看着。

他看到斯莱戈还在申辩,挣扎着要回到码头上,他听到他尖叫着。

“哎,我是美国人,美国士兵,你们不能把我带到船上。

”话中又夹杂着一些意大利的口音。

朋友看到斯莱戈还在挣扎,接着看到他大功告成。

斯莱戈先打了一个士兵一拳,那挨打的士兵举起军棍,照着斯莱戈的脑袋砸下,他的朋友倒在船上,然后,被抬走了。

“妈的,”朋友独自咕哝着,“这个混蛋真有一手,他们不会一点儿不想法救他的,这事发生时还有其他人在场。

唷,天啊,他还牵挂着那20块钱哩。

”【乙】
斯莱戈的朋友坐在木箱上好长时间,直到船解缆,拖船把它拖离开反潜网,他才离开那地方。

他看到那条船编进船队,又看到几艘驱逐舰驶到附近,为船队护航。

他沮丧地跑到城里,买了一瓶阿尔及利亚酒,转身向海滩走去。

他要以睡眠来打发这48小时的假期。

(选自《外国微型小说300篇》,陈许译)
[注]①科尼:美国纽约市的科尼岛,以游乐场所著称。

②布鲁克林:美国纽约市的一个自治区,里面主要居住着移居到美国的南欧人。

1.试概括文中斯莱戈的形象。

(6分)
2.文中【甲】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作用?(4分)
3.请分析【乙】段中复杂的人物心理。

(4分)
4.请结合全文分析“朋友”这一角色的作用。

(6分)
5.小说以“开小差”为题,试探究其深刻意蕴。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中国的孝道朱大可
①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位年轻母亲睡前给母亲端水洗脚,幼子为此深受感动,遂端来一盆热水要给自己的母亲洗脚。

洗脚、下跪和磕头的闹剧,从旧帝国一直上演到民国,始终没有终止的迹象,只是在“新文化运动”之后,它逐渐遭到人们的唾弃。

但今天,在道德全面滑坡的背景下,那些发霉的旧风俗开始卷土重来,成为转型中国的“亮丽风景”。

②但国人的孝道传统,往往表演甚于实绩。

目前的种种亲情表演不过是这种“秀孝传统”的变种而已。

在所谓“亲情经济”的浪潮中,母亲节被强大的市场之手弄成了鲜花节或蛋糕节,面临着被庸俗化的厄运。

美式文化的渐染,又让很多年轻人怀着崇拜心理,模仿西式传统,把示爱当作时髦,把表演当作品位。

③中国封建社会的孝道,无非是专制主义在家庭结构中的映射。

它从未承载过真正的爱与亲情,而仅仅重申长辈对晚辈的微观权力。

它拒绝家庭成员的人际平等,无视晚辈的人格尊严,进而摧毁主体的独立建构,由此导致服从性和工具性人格的茁壮成长。

④如何阐释“孝”的含义,这无疑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儿女跟父母的关系,首先应当建立在人格平等的价值观上,任何一种下跪和磕头的行径,只能把“孝”引向“顺”,也即表达谦卑和顺服的语义。

这种所谓孝道,背离了自由、平等和博爱的人本主义价值基线,跟爱没有任何本质性关联。

⑤母亲节源于希腊,人们借此向奥林匹斯山上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意;现代母亲节则源于一名叫做安娜•贾维斯的美国女士,她力主设立纪念日来劝慰那些在战争中丧子的母亲,同时创立母亲节来表彰全球母亲的伟大成就。

全世界的儿女都知道,我们应在这一特殊的节日里重申母爱的伟大,对母亲报以更为炽热恒久的情感:学会倾听她们的教诲,尊重她们的抉择,跟她们成为最亲密的朋友,并学会在她们老去之后,照料其衰弱的身体和安慰其孤寂的灵魂。

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必须以下跪和磕头来表演各类滑稽的“孝行”。

母亲珍爱并引为自豪的,不是那些磕头虫和软脚蟹,而是有尊严地站着的孩子。

(有删改)
6.请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6分)
7.文章第②段中“变种”的表现有哪些?(6分)
8.从全文看,作者认为真正的“孝”应当是什么样的?(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