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如何有效的运用字理识字教学方法

合集下载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字理识字教学已经成为了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必备教育内容。

而在字理识字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掌握字识字的技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本文将从几种常见的字理识字教学方法入手,浅谈其优缺点,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一、整体教学法整体教学法是一种注重情境教学和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

在字理识字教学中,整体教学法将汉字作为整体进行教学,尤其是对于一些常用的词语和短语,采用整体教学法可以让孩子们更快地掌握基础的识字能力。

优点:整体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情境教学,可以更好地让孩子们在实际生活中感知和认识汉字,加深对于汉字的印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缺点:整体教学法在掌握具体的字形和字音上可能相对滞后,对于一些复杂的汉字或生僻字,整体教学法可能会显得力不从心。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整体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比如配合拼音教学,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汉字的形音义。

二、拼音教学法拼音教学法是通过学习拼音来认识字、读字和写字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拼音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声母韵母的组合,逐渐掌握汉字的读音,进而加深对于汉字的认识。

优点:拼音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汉字的发音规律,加速汉字的识字过程。

同时也为学生打下了良好的拼音基础,为日后的识字和阅读打下了基础。

三、形声教学法形声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形和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形声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形体特点和声母韵母的组合,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记忆汉字。

优点:形声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通过汉字的结构和发音来进行识字,这样更有利于理解和记忆汉字。

尤其对于一些复杂的汉字和生僻字,形声教学法显得尤为有效。

缺点:形声教学法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显得比较繁琐,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够进行学习。

一些汉字的结构并不一定能完全符合形声规律,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认识产生混淆。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形声教学法和实例教学法,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情景,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汉字的来源和演变,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汉字。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在中文教学中,字理识字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文字的构成和演变,从而加深他们对中文的理解和感受。

为了更好地进行字理识字教学,需要采用多种方法,下面我们就来一一探讨。

一、讲解法最常见的字理识字教学方法是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文字的构造、含义和演变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

这种方法适合于重点生字的教学。

但要注意,教师在讲解时要尽可能简洁明了,不要泛泛而谈,以免学生无法理解。

二、演示法演示法是通过实物或场景的展示来帮助学生理解字义和演变。

例如,教师可以用实物或图片来演示一些常用的组词规律,或者用场景模拟来带领学生体验字义。

这种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记忆效果。

三、练习法练习法是通过练习来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字义和组成方法。

比如,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填空、组成词语等练习来让学生实际操作,从而锻炼他们的认字能力。

这种方法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字义和组成的理解和记忆。

四、游戏法游戏法是通过举行游戏活动来让学生掌握字义和组成方法。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趣味游戏来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字义和演变。

这种方法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提高他们对中文的喜爱度和掌握程度。

五、读书法读书法是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让学生掌握字义和组成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来阅读和解读,通过文学作品中的文字构造和用法来深化学生对字义和组成的理解。

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综上所述,字理识字教学应该采用多种方法,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兴趣,灵活调整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学生中文水平的目的。

同时,教师在进行字理识字教学时也应该注意适当调整难度,防止挫败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成就感。

怎样合理有效地运用字理识字教学

怎样合理有效地运用字理识字教学

怎样合理有效地运用字理识字教学字理识字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对汉字组成部分字形、音形、义形、笔形、偏旁部首等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汉字的结构、含义及构成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汉字运用能力。

那么,怎样合理有效地运用字理识字教学呢?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字理识字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比如,在分析字声音时,可以请学生分别用不同的音进行朗读,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总结出相应的方法。

在分析偏旁部首时,可以请学生自行查询相关资料,并深入探讨相关知识,从而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注重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启发性在字理识字教学中,教学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启发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学历和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选择和安排。

比如,在小学阶段,可以首先从简单的字音、字形入手,逐渐深入,加强字音、字形的分析和运用;在初中阶段,可以加强对偏旁、部首的分析和运用;在高中阶段,可以着重加强对汉字词汇的分析和运用。

通过系统性的教学内容的安排,可以使学生掌握汉字的构成规律,增强汉字运用能力。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在字理识字教学中,教学方法应该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环境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变化和调整。

比如,在分析字形时,可以采用图像、实物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在分析字义时,可以通过一些寓言故事、情境描述等方式进行教学。

只有采用多样性和适应性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及应用。

四、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馈在字理识字教学中,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馈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教学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些课外测试、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效果的评估和反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检验所学知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一、整体教学法整体教学法是一种将字理识字教学融入到整体教学中的方法。

它重点强调了在掌握整个汉字的基础上,逐步延伸到字的结构构造、字与字的构成规律等。

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强调整体,通过整体的认读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对字的认知。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示汉字的整体形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感知来感悟字的内涵和形式美,并在这种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引导。

在整体教学中,教师既可以通过对汉字形态的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进行认读,也可以通过拼音和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发音和意义。

通过这种整体的、综合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感悟中领悟字的结构和内涵,从而对字的理解更加深入和全面。

二、分解教学法分解教学法是一种将文字识别和字理解分解开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它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每一个汉字的结构和发音,然后再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字的内涵和应用。

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逐步分解,通过对每一个汉字的分解教学,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对字的认知。

三、联想教学法四、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具体情景和实际活动来进行字理识字教学的方法。

它强调了在实际的情景中,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演绎等方式帮助学生认知汉字。

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情景感知,通过具体情景和实际活动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汉字。

字理识字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联想能力,让学生在掌握汉字的基础知识的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创造能力。

相信随着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字理识字教学会越来越丰富、有效,为学生的语言学习和发展带来更多的帮助和启发。

浅谈运用字理进行识字教学

浅谈运用字理进行识字教学

要 结合” 六书”中象形、指事、会 意和形 声 四种造字法 , 使 得 学生在 了解 汉字文化 内涵
的 同时 认 识 汉 字 。
【 关键词 】 字理;小学语 文; 识字教 学;
字理 识 字教 学 法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而识字教学是基 础 中的基础。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 师,我深 知一个学生在接受启蒙教育 时识 字数量 的多 少、质量 的高低会对他今后 的继续学 习产生 直接的影响。然而识字过程义是一 件十分枯 燥的事情。我们常说 :兴趣 是最好 的老师 。 如果学生对识字产 生积极 的兴趣 ,了解 识字 的重要性 ,他就能 自觉地 去学习并 掌握汉字 的音 、形 、义。那么 ,怎样才能提 高学生们 的渗透 字理识 字质量呢 ? 我认 为可采用 以下 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知其源 ,识其字 字理识字是运用造字原理进行识字 的教 学方 法,是 国家教 育部推荐的七种主要识 字 方法 之一。运 用这种方法 ,儿童能够牢记 字 的结 构 ,了解汉字 的音 、形 、义 ,加快识 字 的速度 , 并使他们获得汉字文化的熏 陶。 中国汉字有一部分是象形文字 ,它来源 于生活中实物的形状特点 ,如 “ 月 、石 、灭、 火”等。教学这部分字时 ,我 出示 了相对 应 的简笔画 ,把抽象 的汉字形 象化 ,学生很快 就记住 了这些字 。还有一部 分是会意字 ,会 意字是把在意义上可 能发生关 联的两个或两 个 以上 的字组合在 一起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 如教学会意字 “ 休 ”时,我先 画一个 人依靠 株树 ,然后 问学 生: “ 人靠着 大树干什么 呢?”学生 回答 : “ 人累 了靠着 大树休息一 下。 ” 我随即告诉学生 , 休息的 “ 休” 就是 “ f ” 加个 “ 木” 。这样识 记会 意字 ,既能丰富学 生的感性认识 ,又能让学生记忆深刻 。 二、搞好写字教学和识字教学的结合 郭沫若先生说 过:培养小学生写好字, 不一 定要人人成为书法家 ,总要把字写得合 乎规格,比较端正 、干净 ,容易认 。这样养

字理识字法在小学识字教学运用中的问题与策略

字理识字法在小学识字教学运用中的问题与策略

字理识字法在小学识字教学运用中的问题与策略
问题
1.词语选择不合理:在小学识字教学中,很多老师将大量的时
间花费在了生僻字上,却忽略了更为基础的常用词语的教学。

这样,学生就会出现大量的生僻字认识了,但日常基本汉字仍无法正确应
用的情况。

2.单一的语音教学:字理识字法是一个基于语音和形义结合的
方法,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只关注了语音这一方面,而忽略了
形义的重要性。

3.课程设置难度不合理:有些老师将字理识字的教学作为一种
难度较高的内容,只安排在高年级的课程中,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
来说,缺乏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难以理解和应用该方法。

策略
1.选择适合学生的词语进行教学:依据学生的日常使用频率,
可以将单纯在学校用中文交流的学生,提供更多日常生活中使用频
率大的字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际运用能力。

2.注重语音和形义相结合的教学:在将字理识字法运用于教学时,需要将语音和形义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了语音之后,可以用相关的形义进行印证和理解。

3.根据学生年龄和级别制定不同难度的教学计划:对于低年级
的学生,需要从基础的汉字形状和笔画入手,结合形义、偏旁等元
素逐步展开教学内容。

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可逐步提高难度,注重
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运用能力。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字理识字教学是指通过理解字的构造和意义来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

它对于学生的字形与字义的掌握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浅谈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

一、字形分析法字形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字的结构和构造进行分析和归纳,帮助学生理解字的形态特征和演变规律。

可以根据字的形状和构造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探索字形的共性和差异性。

通过对字的分析和归类,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字形特点,提高识字的准确性。

二、字义分析法字义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字的意义进行分析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字的义项和义理。

可以通过阅读文言文和古诗词,引导学生理解字的古代义项和意义。

还可以通过比较同义词和反义词的用法,让学生理解字的义理和词汇关系。

通过对字义的分析和解读,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字的意义。

四、字形、字义、字音综合分析法字形、字义、字音综合分析法是指综合运用字形分析法、字义分析法和字音分析法进行识字教学。

通过将字形、字义和字音进行综合分析,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字的形态、意义和读音。

可以通过对字的笔画、结构和形状进行分析,理解字的形态特征;通过对字的义项和用法进行分析,理解字的意义和用法;通过对字的读音和音韵进行分析,掌握字的读音和发音技巧。

通过综合分析,学生能更全面地理解和运用字的形态、意义和读音。

字理识字教学的几种方法是字形分析法、字义分析法、字音分析法和字形、字义、字音综合分析法。

这些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字的形态特征、意义和读音,提高识字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识字能力的全面发展。

怎样合理有效地运用字理识字教学

怎样合理有效地运用字理识字教学

怎样合理有效地运用字理识字教学
字理识字教学是一种旨在提高学生理解汉字的教学方法。

其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掌握字形、字义、字音和字构等方面的知识来提升汉字的识别和理解能力。

以下是一些合理有效地运用字理识字教学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
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适当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汉字。

比如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方式来展示汉字所描述的事物,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意义,增强他们对汉字的记忆和理解。

二、强调字形
在教学中,可以注重字形教学,让学生了解每个汉字的构造,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本质。

同时,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看似相似但实际上不同的汉字,让他们从字形上将这些汉字区分开来,加深学生对汉字的理解和认识。

三、注重字义
四、强化字音
五、鼓励自主探究
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来学习汉字,让他们通过积极的思考和研究来理解汉字。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对汉字学习的积极性。

六、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提供足够的练习机会,让学生将汉字从认识到熟悉,从熟悉到掌握。

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注重字形、字义、字音和字构的练习,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和知识。

通过合理有效地运用字理识字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汉字的识别和理解能力,更好地掌握汉字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教学者需要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注重字形、字义、字音等方面的教学内容,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充足的练习机会,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有效运用字理识字教学
南宁市江南区平阳小学梁忠勤
小学母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只有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后,才能进行读书和写作。

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

汉字难学,举世公认,对小学生来说,抽象的汉字更是难学难认,只能死记硬背,极大降低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要提高小学学生识字的效率,就要切实研究小学识字教学的规律。

把点点划划组成的方块字变成形象、生动的图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对汉字构字理解,使抽象的识字教学变成生动有趣的学习,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提高兴趣,增强记忆和发展思维,同时也受到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熏陶。

但做为一种手段,字理教学有长处,但也有短处。

运用得当,有助于学生建立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变机械记忆为意义识记,降低识字难度,增强识字效果。

但运用不当,反而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所谓“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在此谈谈本人在教学中如何有效的运用字理识字进行教学。

一、适度运用字理,提高学生识字效率为目标
课标指出,识字教学应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的特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有效地掌握字的音形义。

汉字具有图画性、表意性的特点,适度地运用字理识字,有利于让学生体会到汉字形义的特点,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从而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适度的运用字理识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有利于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怎样把枯燥的识字教学变成学生喜欢的有趣的学习方式呢这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以抽象概括为辅的原则,通过字理教学演示所学的字由形象生动的画面到抽象概括的画面到楷书的演变过程。

学生不仅可以较快地掌握字形,理解字义,同时感受到汉字的神奇、有趣,传承了汉字文化,激发了学习兴趣。

比如,教“沙滩”的“沙”,他就启发学生想像,“河水少了会看到什么”水少而沙现,水少了沙就显现出来了,这个“沙”字自然让孩子记住了。

再比如,教“灭火”的“灭”,启发孩子可以在火上加上盖、盖东西……进行灭火的这样一个演示——这是演示法,教孩子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的去记这个字,孩子也会印象很深刻。

这样的教学,学生在活泼轻松的氛围中已经获得了鲜明生动的形象,明了字形和实物是相像的,就想到物的形状,由此记住字形,在轻松愉快地学习中掌握汉字。

2、有利于识记字形
认知心理学认为,记忆的痕迹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尝试的直接的函数。

那些深入分析、参与精细的联想和表象的信息产生较强的记忆痕迹,可持续较长的时间;而那些只受到表浅分析的信息则只产生较弱的记忆痕迹,并持续较短的时间。

如机械地数笔画,通过拆分部件来识记字形等。

而字理识字可以突破字形方面理解和识记的难点,提高教学效益。

如教学“初”字时,学生潜意识中会认为“初”跟“衣”没有联系,怎样会是“衣字旁”呢教学时,运用字形溯源法,先展示古文字形和相配的图画,结合图
形引导学生分析该字字形与字义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然后再讲解该字从古文字形演变到楷书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初”是做衣服时,用剪刀在裁剪衣服,直观的画面让学生明白,“初”字是“衣字旁”和刀有关,它的意思是开始等,把该字的形、音、义三者之间的关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这种化难为易、驾轻就熟的字理识字法,有利于学生从形体结构和造字方法两方面掌握汉字的形音义关系,从而达到有效识字的目的。

3、有利于理解字义
汉语采用意合法构词。

识字教学时,了解字义的主要途径是语言环境,包括联系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而非根据字形分析造字原意。

运用字理识字法时,主要在于能否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能否在了解字理时,通过溯源法,能直观帮助学生了解字的意思。

如教学“巢”时,学生对它的上半部分的意思不明白教师出示画面,一棵树的枝杈上住着三只小鸟,它们伸长脖子等妈妈来喂它们。

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巢”的意思就是小鸟住的房子,或就是鸟窝,对它的意思一目了然,不需教师再去讲解。

二、适时讲述字理,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出现生字时。

这是指在开始教学生字前引导儿童进入准备状态,产生对学习新知的趋向心理。

教学一开始,教师应在学习者熟识的一定语言环境中提出所要教的生字,以建立儿童的定向基础。

换句话说,就是教师要把一个生字排在都已认识的字句中,以引导儿童识这个字的需要和注意。

如教学“牙”字,可通过课文中“小马画月牙”的语句提出,还可以从晚上出现的月牙,哪位同学牙痛等见闻提出,一般不宜孤立地提出生字。

2、易错、易混字时。

有些字学生不容易写对,比如“燕”、“鼠”等。

“燕”小篆写作“”,“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身子,“口”左右两边形成的“北”是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通过这样的加工,学生很快记住,也不容易写错。

在学生的识字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经常会把音近字、形近字或音形两近的字混淆,从而造成写错别字的现象。

运用字理让学生辨析是好办法之一。

“学习了“辨、辫、辩、瓣”,学生经常混用。

可以这样引导辨析:这三个字左右两边相同,不同的是中间部分。

“辨”中间是“刀”的变写,从“刂”,“刀”把两边分得清清楚楚,“分辨、辨析、辨别”取其意;“辫”中间是绞丝,从“糸”,表示与丝有关的名称、动作、形状及颜色,“辫子”即取其义;“辩”从“讠”,说明与语言文字有关,“争辩、辩白、辩论”即是;“瓣”从“瓜”,从“瓜”的字表示与瓜果有关,“花瓣”“豆瓣”意即此。

低年级学生经常把“爬”的“爪”写成“瓜”,可以这样引导辨析:出示“爪”与“瓜”的字形,伸出一只手,画出一个带瓜秧的“瓜”,让学生观察手与“爪”、瓜图与“瓜”的笔画之间的相似之处,辨清“爪”和“瓜”,最后再告诉学生:爪子能爬,瓜怎么能爬呢学生一下子就理解领悟了正确写法,再没出错。

三、适量运用字理,以现实为使用导向
1、吃透教材,因材施教。

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在版的教材首先出现的构字率较强的独体象形字时都配以实物图形或概括抽象图,而后是小篆文字,最后再引出楷体文字,这种图字结合,篆楷比照的编排是科学的。

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领会编者的意图,并科学的施教,让学生形象地感知汉字的“象形”特点。

如“日”字教学,先出示“日”字的甲骨文形体,像太阳形,像太阳的圆形,里面的一点象太阳里的黑斑(有的说像太阳里的光);再讲解由到日的演变过程,分析图形与字形的联系:演变为,拉长为一:然后综合分析图形、字形、字义三者之间的联系。

学生理解了“日”字的形义联系,便会掌握“日”字的构形原理。

再推而广之,学生的汉字知识就得以科学建构,为后面学习合体字打下坚实基础。

2、分析学情,根据学情进行教学。

⑴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

低年级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导,教学时以字理溯源法为主。

中高年级逐步过渡到抽象的分析概括为主,侧重彩字理析词法。

如:教学“云彩”:
师:出示“菜(艹)——彩(彡)”,说说发生什么变化了
生:菜的草字头去掉,换成三撇,就是彩。

读词:云彩(出示)注意轻声。

对比读:云彩——彩云(配图片),对比有什么不同
生:把“云彩”这个词的两个字调换位置就变成了“彩云”。

出示:云彩的图片和彩云的图片,看图体会词义的变化。

师:相同的两个字变换位置,词义也发生了变化。

扩充词语(出示图片对比):牙刷——刷牙;雪白——白雪;牛奶——奶牛;
教学中像这样赋予词语的形象和质感,就能激活一大片关于这个字的形象、情感等个性化的记忆,惟有这样,字词才会活在孩子的心灵里。

⑵汉字本身的情况。

古今汉字简化变化大大;字理识字教学对字源有较强的依赖,先人造字的时候,他们的知识水平与今人不同,使用又多为繁体字,现今通用的简体字很多都难再觅得其前身的形象。

很多汉字的造字理据我们不清楚。

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汉字的形音义都发生了种种变化。

有些本来是有字理的,在变化中失去了字理,成为无理据的记号。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字都适合字理教学。

3、依据教师情况,有效运用教学资源。

目前,汉字科学研究的投入力度不够,大部分语文教师,文字学基础仍是比较薄弱的。

课堂教学中,对教材中楷体字以外的实物图、概括抽象图以及古文字形的小篆或金文汉字缺乏主动沟连的意识,认为只是一幅欣赏性的插图而已,因而很少运用这些画图和古文字为楷体汉字的教学服务,这就大大地浪费了良好的课本资源,如此的教学,要达到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和“感受汉字形体美”的教学目标也就只能是非常抽象和模糊的了。

总而言之,教师在识字教学中采用字理识字法,给学生创设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意境,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复杂难学的汉字,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事半功倍。

在教学法中,要考虑到汉字的复杂性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必须处理好字理析解问题,那就是把握好它的广度和深度。

另外,对字理解释不能走马观花,
浅尝辄止,使人毫无印象,但也不是说讲得越深越好,让学生晦涩难懂。

这就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从汉字和学生知识水平角度出发,学生能理解、接受,有利于汉字学习为之,反之则不然。

同时,我们应该提倡新的教学思路——就是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的多元化,走一条取长补短,综合运用多种经验的识字教学的路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