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小学识字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识字有哪些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识字有哪些教学方法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意识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有了兴趣,学生才能自主地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识字课内容单一,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识字课中,我常抓住儿童好动、好奇的特点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开展猜字谜、编儿歌、讲故事、做游戏等活动。
如我教“石”和“右”时,先给学生讲一个故事:“兄弟俩去王村,走到山间的一个三岔路口时迷了路,他们看到一位老人正在田间干活,弟弟先问:‘喂,去王村怎么走?’老人不理他,哥哥接着问:‘老爷爷,请问去王村怎么走?’老人仍不答话,只是放下锄头,走到一块大石头后面露出头,朝哥哥笑了笑。
哥哥谢过老人,领着弟弟往右边的小道走,果然走到了王村。
”我问道:“老人为什么不理弟弟,而给哥哥暗示呢?哥哥为什么决定往右边走呢?”学生兴趣盎然,踊跃发言,不但牢牢掌握了“石”和“右”,还懂得了文明礼貌。
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从而乐学不倦,获得理想的识字效果。
二、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识字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方法远比教给知识重要。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
所以教师要尽快地“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
学生掌握了方法,识字的兴趣、能力就会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表演法:以往的识字教学都是教师念学生跟读,学生感到疲倦,学习兴趣不大,而且出错率高。
为此,在识字教学中,我尝试在平中求奇,用肢体动作来演示字的形义联系。
如学习“掰”字,两手掌心相对靠拢,然后向两边分开就是掰的动作。
像“拔、跑、吃”这些字可通过动作表演来理解字义的,我就指名学生上台动手做一做,不但让学生记清字形而且弄懂了字义,学起来不费力气。
小学生常用的识字方法

小学生常用的识字方法(一)奇特联想法(二)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法(三)字理识字法(四)会意识字法(五)拆字识字法(六)笔画换位识字法(七)添笔画识字法(八)减笔画识字法(九)添部件识字法(十)减部件识字法(十一)部件换位识字法(十二)谜语识字法(十三)找规律识字法(十四)讲故事识字法形近字识字法形近字,好识记,形音义有联系。
声旁帮着辨字音,形旁帮着辩字义。
识字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多笔少画、弄混字形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突破这一难点,在识字教学中,我一改过去一笔一画教学识字的机械做法,引导学生不拘一格,巧记字形。
一、抓住字义有些字偏旁相似,可根据字义区别字的形旁,帮助记忆。
如“衤”与“礻”旁易混,凡是“衤”旁字,大多与衣着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如衫、被、袜、补等;凡是“礻”旁字,大多与祭祀或祈愿有关,如礼、神、祝、福等。
又如“日”旁字多与天气、时间有关,“目”旁字则多与眼睛有关。
二、抓住字音有些字字形易混,可抓住它们发音的不同加以区别。
如“舀”“”两种声旁读音不同,凡韵母为“ɑo”的,声旁是“舀”,如稻、滔、韬等;凡韵母为“iɑn”的,声旁是“”,如陷、焰、馅等。
三、记少知多有些字偏旁差不多,可实际上易混淆的字并不多,我们可以将字数少的记下来。
如“”与“忄”旁字,实际上“”旁常用的字仅“协”“博”两字,其余的是“忄”旁字。
四、想象记忆让学生在记忆字形时展开丰富的想象,巧学巧记字形。
如“点拨”的“拨”和“拔河”的“拔”,仅一笔之差,易混淆。
“拔河”的“拔”,右边是朋友的“友”字加一点,可想象成小朋友在一起拔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如记“碧”字,可想成“王大娘白大娘,一起坐在石头上”。
如记“染”字,可想成染料从“木”中提取,加上“水”,染“九”遍,最终加工成我们所看到的五颜六色的布料。
通过想象,学生不仅记忆深刻,还不易出现错误。
小学生常用识字法在幼儿园到小学四年级这个阶段,常用的识字法一般有下面14种:1、看图识字汉字本来起源于图画,我们今天的写字,其实也是在画字。
小学识字教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小学识字教学的基本方法有哪些识字教学的方法可分字音教学、字形教学、字义教学。
(1)字音教学是识字教学的第一步,教学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字音教学的方法是:以汉语拼音为认读、掌握字音的工具。
第二,针对汉字字音特点进行教学,利用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先读准作为声旁的独体字,再学形声字。
(2)字形教学是识字教学的关键,也是学生识字的难点,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字理和形理,培养他们分析识记字形的能力。
第一,笔画部件分析法。
第二,利用造字规律识字法。
第三,形象识字法。
第四,形近比较法。
(3)字义教学是识字教学的核心。
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直观演示法。
第二,组词造句法。
第三,注解释义法。
第四,比较辨析法。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低年级识字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关键。
识字教学不仅需要多种方法的运用,还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
一、视觉识字法视觉识字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基本方法。
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视觉去识别字形大小、笔画、结构以及构成要素等,为认读字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
教师可以将识字卡片或少量的生字或词放在黑板上或墙上,向学生全面呈现,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识别出字的形状、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二、音形结合法音形结合法既注重字的音形结合,也着重于音、形、群、意等的综合作用,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联想到它的含义,达到拓宽联想、丰富语言、启发思维的目的。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于汉字“妈”进行解读,“妈”这个字代表了母亲,这个字的音也与母亲的呼唤声有关。
学生在学习“妈”这个字的过程中,既能识字,又间接掌握了“妈妈”这个名词的含义。
形音义综合法,是将字形、音形和意义等综合起来进行教学的方法。
教师可以先了解学生对新词的认识情况,然后在讲解新词的发音和意义的同时,将汉字的音节和字形呈现给学生。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学习的新词汇。
四、语境理解法语境理解法,是在句子的语境中学习单词,其优点是可以使学生在理解整个句子的语境的基础上获取单词的辨析。
通过根据句子的意义来猜测单词的含义,避免了死记硬背,使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新词汇。
教师可以通过课文中相关的句子或段落来教授生字或词语,通过实例来丰富学生的语感。
五、互动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
教师在识字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增加学生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讨论和思考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活动,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讨论,即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联系,也可以减轻学生的课堂压力。
综上所述,低年级识字教学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将各种识字教学方法进行运用。
同时,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从而达到优化效果的目的。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方法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方法小学语文是一个重要的课程,其识字教学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至关重要。
下面介绍几种有效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识字和提升阅读能力。
一、直接教学法直接教学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最为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它通过对学生讲解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让学生通过听和记忆掌握识字技能。
在直接教学法中,老师要注意讲解字的规律和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识字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老师还要让学生通过口诵、朗读和写字等多种方式巩固所学的识字内容。
二、词汇教学法词汇教学法是一种较为综合的识字教学方法。
它通过让学生学习词汇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在词汇教学法中,老师要选择一些重要的词汇进行讲解,并以例句和情境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同时,老师还要教导学生如何通过词汇的拆分和组合等方式来识字。
由于词汇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词汇教学法非常适合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
三、视觉教学法视觉教学法是一种直观的识字教学方法。
它通过图像、色彩、形状等视觉要素来帮助学生识别字形和记忆字义。
在视觉教学法中,老师可以使用图片、漫画和视频等多种视觉资料作为识字教材。
同时,老师还可以通过游戏、比赛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四、互动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是一种寓教于乐的识字教学方法。
它通过让学生参与互动和协作来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
在互动教学法中,老师可以选取一些互动教学工具和游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会识字。
同时,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应该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融合。
只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才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识字技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水平。
有哪些识字的教学方法

有哪些识字的教学方法识字的教学方法1、归类识字归类识字法有助于新旧知识的衔接,形成一定的识字结构,又能帮助学生触类旁通,拓宽识字面。
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构字方法来进行归类识字教学。
(1)形声字归类。
利用形声字规律进行识字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字的基本意义,做到准确运用汉字。
(2)会意识字。
如“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等等,这种方法有利于理解字词的意义。
(3)象形识字。
(4)偏旁部首识字。
可以换偏旁识字。
如吹--砍、门+人=闪、哪-口=那。
(5)形近字识字。
如“鸟--乌、令--今、问--间”等。
利用形近了,可以区别字形的异同,可以减少错别字。
2、情境识字在识字教学中,单纯的识字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可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1)随文识字。
(2)谜语识字。
(3)儿歌识字。
如“三人日下去春游。
”(4)编顺口溜。
如“有脚真开心,无脚直犯愁。
”(5)谚语识字。
(6)用反义词识字和在对子歌中识字。
(7)游戏识字。
3、生活识字低年级的学生知识有限,要注意引导学生平时积累。
如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一、培养识字兴趣,使学生爱识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中,“激发兴趣,使学生愿意识字”,是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必要条件。
1.把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和教师富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贯穿于识字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
2.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尽量避免用大量的时间进行单纯的识字活动,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把读书和识字紧密结合起来。
如在教学《日月明》一课时,首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然后指名读,师生听后进行评价并订正字音。
这些活动可调动学生多种感观参与学习,在语言环境中轻轻松松地认识了生字。
然后,抽出词语,再抽出生字,进行形式多样地反复练读,以加强识字的效果。
这样,把读书和识字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并且提高了识字效果。
3.小学语文一年级全册要求学生认识400个常用字,虽然这些要求认识的字都是最常见的、出现频率最高的字,但对于接触汉字不多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也是有相当难度的。
小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

小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记忆方法,即部件记忆法、会意记忆法、形声记忆法、顺口溜记忆法、分类记忆法、特殊标识记忆法等。
1.部件记忆法。
组成合体字的偏旁或独体字叫做字的部件,按汉字的构字部件和部首名称来记忆汉字。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综合部件记忆。
看一个字由几个部件,按何种方式组合。
如果新学的字中,既有熟部件,又有新部件,要先学新部件,如“脆”,“月”是旧部件,学生已熟悉,“危” 是新部件,要让学生先学会“危”。
这样不但掌握了要学的生字,又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
(2)换部件记忆。
这是在综合部件记忆的基础上分析某些部件的变化情况记忆汉字。
例如,我们在学了“棒”后再学“凑”,就可以将“棒”的部件“木”换成“冫”,为了区别这两个字,要引导学生“棒”是用“木”做的,而“凑”是水汇合而成的。
这样这两个字就不会用错了。
(3)拆部件记忆。
从熟悉的部件中拆出促成新字的部件。
如学习“维”,可把“隹”字从已学过的“推”字里拆出来,再和“纟”组合起来。
这种方法,既学会了新字,又巩固了学过的汉字,可谓一箭双雕。
1.一谜一字型。
A.将汉字直接重组。
如:脍炙人口(囚)B.根据意思猜字。
如:定期的涨水(汛)C.会意、置换、重组。
如:司法官演讲(词)D.象形、置换、重组。
如:高兴至极的牛丢了角。
(举)2.一谜两字型:会意、置换、重组。
如:儿子站了一天。
(音\竟)3.一谜多字型:会意、象形置换、重组。
如:专门开山采石者话多。
(传、闪、仙、认、信、侈、们、岩、研、砖、讪、诸、储)(二)编字谜(从谜底到谜面)编字谜是让学生根据汉字的外形特征和内在含义,巧妙地把它们的各个部件~拆出,编写成有意思的语句,从而使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生读书从识字开始,小学生一入学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识字。
课程改革以来,新教材的运用,识字量逐渐增加,如何有效记忆汉字,成为学生面临的一个问题。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培养学生基础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
下面是一些适用于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的策略和方法:1. 游戏教学法: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玩耍,教师可以将识字教学融入到游戏中进行。
可以设计拼字游戏、画面识字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
2. 图片助记法: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词语中的汉字可能难以直接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来帮助学生记忆词语,让学生在联想图片和汉字之间建立联系。
3.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例如电子白板、教育软件等,展示汉字和词语的动态效果,增强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力和兴趣。
4. 多种教学方式结合: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结合,例如讲解、示范、学习游戏等,灵活调整教学策略。
5. 建立字母音义对应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字母音义对应关系,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记忆字母的发音和意义。
6. 组字教学法:将汉字拆分成部分,然后组合成词语和句子,通过组合部分和词语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汉字。
7. 反复巩固复习:复习是巩固学习成果和提高记忆力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和课后时间进行反复复习,帮助学生牢固记忆所学的汉字。
8. 激发学生兴趣: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学习汉字可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制作手工字卡、汉字美术创作等,培养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
9. 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识字教学分为不同的层次,给予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难度,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10. 合作学习:推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帮助和合作,共同学习、巩固和探索汉字,促进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语言交流能力的发展。
通过采用以上策略和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帮助他们打下扎实的中文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小学识字教学方法
识字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学习书面语言的桥梁。
识字既是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又是教学的难点;也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和听话、说话也有紧密的联系。
识字教学质量关系到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怎样才能提高识字教学的效果呢?除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外,老师要利用科学的方法。
常见的识字教学方法有:图画识字、儿歌和顺口溜识字、猜谜语识字、部件识字、编故事识字、随文识字、生活中识字等。
常见的小学识字教学方法:图画识字所谓图画识字法,是指利用图画(简笔画、贴画、动画等)帮助识字的一种方法。
此方法主要适用于象形字。
用此法识字,既有趣,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日、月、水、火、山、石、田、土”等最简单的象形字,都是实物的象形,笔画简单,与图画接近,学习这类汉字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让孩子们模仿古人造字:画画大山的“山”是什么样?说说“田”怎样写,大家造字兴趣浓厚,同时从中体会到以形象造字的成就感,而且也利于字形识记。
常见的小学识字教学方法:儿歌和顺口溜识字此方法是利用儿歌和顺口溜来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
这种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帮助学习的形式,是容易被学生接受的,它能让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中识字。
如:“反复吃的食物”(饭);“一人胆子大,敢把大王压”(全);
“一个人,他姓王袋里装着两块糖”(金);“两个小儿土上坐”(坐);“两人为从”“三人为众”“三木为森”“不正为歪”“小土为尘”“上小下大为尖”。
儿歌和顺口溜的方法,幽默风趣,富教于乐,易学易记,既能展现语文的趣味性,又能提高识字的效果。
如:“双人十四一心,德字永记我心”(德);“爱”字念:“爪字头,平宝盖,小朋友真可爱。
”“小小铅笔尖尖头,上小下大要记牢(尖)。
”“小朋友们要坐直,身体不正就要歪(歪);“两朵鲜花插头上,王家大姐最漂亮”(美)……”。
常见的小学识字教学方法:猜谜识字顾名思义,猜谜识字法是利用编谜语和猜谜语的方法,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
此方法字的间架结构相对比较简单,每个部件之间有一定联系的汉字。
通过猜谜语来巩固已学的知识,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一口吃下一条虫”(虽);“一口咬掉牛尾巴”(告);“一山更比一山高”(出);“左十八,右十八,绿化祖国需要它”(林);“头在河中喝水,尾在天上发光,你若问人姓名,人与孔子同乡”(鲁)等,根据字形的特点用谜语帮助识字,更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在“猜”的过程中,很自然地就理解和掌握了字形和字义。
常见的小学识字教学方法:部件识字部件识字法,即是利用已学过的熟字部件,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比一比、换一换”换掉偏旁,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
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形声字和部件相同的
字。
如记忆“清、情、晴、睛、请”等字,用已学过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再联系“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与“水”有关,又理解了字义,“请”,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个言字旁;情,与心情有关,所以加上“忄”旁,晴,与太阳有关,太阳出来天就‘晴’,所以加上“日”字旁,而睛与双眼有关。
记忆“辛、幸”两字,可以用“辛苦一点,幸福十分,短辛苦,长幸福”来帮助学生区分两字细微的差别。
利用形声字的声旁识记字,既利于掌握汉字的声,又利于掌握汉字的形和理解汉字的字义。
常见的小学识字教学方法:编故事识字编故事识字法,就是把汉字的几个部件利用故事巧妙地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选用于识记字形复杂的字。
多数汉字是由几个部件组成的,如果发挥想象,把几个部件巧妙地联系起来,让一个个抽象的字变成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这样既使枯燥抽象的笔画变得富有灵气,使识字增添了趣味性。
如:“灭”字(发生火灾时,用水支浇灭);“游”字(有一个戴着泳帽的孩子正在方形的泳池里游泳);“左”字(左边的人在认真工作);“右”字(右边的人大口吃东西)。
这样一想,这些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一刻也得到了发展。
常见的小学识字教学方法:随文识字一篇课文的生字不多,字词的意思宜于结合语句来理解,就可以边读边识字。
在读课文的过程中,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反复感知字形,“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结合课文里的语句理解字词的意思。
“寓识于读”将识字贯穿于读的整个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
常见的小学识字教学方法:生活中识字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
在学生学习了基本字、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后,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获得知识,这样的所获才扎实牢固,还可以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
汉语是母语,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可以接触到很多汉字,如同学、亲人的名字,商店的招牌,广告及家中物品的包装物,可以说,汉字无处不在。
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地识字也不失为一个课外延伸的好办法。
如让学生轮流发作业本,从而认识同学的名字;让爸爸妈妈带着到大街上去找汉字,收集家中物品包装上的汉字等等。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爱护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
在识字的途径上,课内识字与课外识字、文本中识字与生活中识字相结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喜不喜欢学习汉字,对学习汉字有没有兴趣,直接影响到学习汉字的效果。
识字教学方法不胜枚举,选择教法要切合学生和教学内容的实际,要有利于不学生的学习的发展;识字视野要开阔,形式要丰富,方法要灵活,避免千字一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时机安排,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
使识字教学提高质量,以便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的学习,从而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丰富其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