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多元识字方法的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多元识字方法的教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识字作为语文教学的基础,更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一项工作。
随着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和研究的深入,针对小学生的语文多元识字方法也在不断地完善和丰富。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并且在此基础上提高语文水平。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小学语文多元识字方法的教学。
一、字母拼读法字母是构成词语的基本音素,掌握好字母的读音和识字规律,对学习单词和词语是非常重要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字母拼读法来帮助学生识字。
字母拼读法是通过字母的音值来拼读汉字,“b”读作“波”,“a”读作“啊”,“n”读作“恩”,将这三个音值拼在一起就是“班”。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通过音素拼读的方式快速识字,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二、词义解释法在识字的过程中,理解词的意思是非常重要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词义解释法来帮助学生识字。
“春风”这个词,教师可以通过比喻的方式解释,“春天的风”;“蝴蝶”这个词,可以通过绘画、图片等方式解释。
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词的意思,从而更好地识字。
三、课外阅读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加丰富多彩的词汇和语境,提高识字能力。
教师可以在课外阅读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认识新词、掌握新词,将阅读和识字进行有机结合。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并且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
四、游戏互动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兴趣教学,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互动活动,来帮助学生识字。
比如说,可以设计一个词语接龙的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去认识新词、掌握新词;在词语接龙的基础上,可以设计成拼音接龙的游戏,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拼音去识字。
通过这样的有趣的互动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认识新词、掌握新词,提高识字能力。
五、歌曲识字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歌曲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识字。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方法5篇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方法5篇第1篇示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教会学生正确地识字,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识字技能,为以后的阅读、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设计有效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对广大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面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
一、教学目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理解其构造和音形义,能正确书写,能正确运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学生的汉字识记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达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要求。
2.培养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书写所学的汉字,写字工整。
3.培养学生的汉字构造和音形义的认识能力。
要求学生能理解汉字的构造,掌握音形义,为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识字。
包括基础字、常用字、生字,以及具有一定音形义规律的字。
2.识字技能。
包括根据汉字的构造、音形义进行识字,通过分解识字、联想识字、偏旁识字等方法进行识字。
3.学生识字的综合能力。
包括识字的快速、准确、连贯等综合能力。
三、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1.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故事、游戏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故事、游戏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情景教学法。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进行识字教学,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识字的重要性,加深印象。
4.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故事、游戏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5.兴趣导向教学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识字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识字,提高学习的效果。
浅谈小学语文多元识字方法的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多元识字方法的教学1. 引言1.1 引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阅读、写作等其他语文能力发展的前提。
传统的识字教学方法往往单一、枯燥,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探索和实践多元化的识字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引入多元化识字方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认知特点,以及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策略,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学习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多元化识字方法并不是简单的方法堆积,而是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各种方法,实现知识的积累和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
通过引入多元化识字方法的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多元化识字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和语文素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多元识字教学方法的意义、视觉识字方法、听觉识字方法、触觉识字方法以及综合运用多元化识字方法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希望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正文2.1 多元化识字方法的意义多元化识字方法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汉字。
其意义在于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
多元化识字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加喜欢学习汉字,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多元化识字方法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多方面的能力。
不同的识字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视、听、触等感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汉字,提高语文素养。
通过综合运用多元化识字方法,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多元化识字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2 视觉识字方法视觉识字方法是小学语文多元化识字方法中的一种重要方式。
浅谈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方法随文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从阅读中积累和掌握汉字,提高汉字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下面浅谈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方法。
一、整合课文中的生字汇随文识字教学是一种渗透式教学,除了教师设计的随文识字活动外,更重要的是将所有不熟悉的或生字汇集中起来。
因此,在教学前期,教师应仔细阅读教材,将每篇文中的所有生字逐一整合,筛选出最基础、常用的生字集中在一起。
然后,在整合出来的生字中,可以选择与常用字形相似或都有某一笔汇相通的生字,让学生通过反复对比与区分来巩固字形。
二、从字形-音-义-用角度入手随文识字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认识生字的字形,还需要理解生字的音、义、用。
具体地,教师可以采用字形-音-义-用四个方面来引导学生记忆。
比如,先让学生默写这个生字的汉字、然后念出它的发音、接着阐述它的意思,最后来一个简单的例句,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生字。
三、结合学生实际学生喜欢学习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内容,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搞活随文识字教学,选择和学生生活相关的文章或内容展开课堂讨论,为学生的识字过程注入生活化、趣味化元素,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识字综合能力。
四、分层次教学学生各自的识字基础差异较大,为了不让落后生跟不上课堂进度,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方法。
对于初三、初四年级的学生,可以按照识字难度、年级、字形结构等多个方面进行分层。
对于每个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们的积极性、耐心性和自信心。
五、注重巩固随文识字教学不是一日之功,它需要学生不断地反复训练和巩固。
因此,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巩固性的练习来检测和巩固学生的功底。
比如,出一张汉字测试卷、每天让学生默写20个生字、要求学生用生字写一篇段落等等,这些都是提高随文识字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在小学语文阶段,随文识字是汉字学习的重要一环。
因此,教师们在实践随文识字教学时,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采取多种方式去提高学生们的识字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和成就感。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方法语文教学在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其中识字和写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
如何有效地教学小学生识字和写字,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下面将从识字和写字两个方面,介绍一些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识字教学方法1. 识字教学的目标和原则小学生识字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基本字词,为日常阅读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趣味性原则。
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系统性原则。
词汇教学应有系统,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逐步拓展。
(3)灵活性原则。
识字教学需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教学方法(1)整体教学法。
综合认字法、字词教学法和字词拆分法等,以词为单位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整体字词的辨识能力。
(2)分步教学法。
先教单个字,再逐步教授多字组合成的词语,使学生逐步掌握字词的结构和意义。
(3)联想教学法。
通过联想教学,将生词与已知的词汇、生活常识等进行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4)多感官教学法。
利用肢体感觉、视觉、听觉等多种感觉,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对生字有更深的了解和记忆。
(1)规范性原则。
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正确的笔画和笔顺书写字词,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
(2)动手性原则。
让学生多动手实践,通过练习来提高字的书写质量和速度。
(3)示范性原则。
教师要示范正确的书写方法,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技巧。
(1)正面教学法。
通过对学生进行示范,引导他们逐步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笔顺。
(2)反面教学法。
指出学生书写中的错误,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改正来提高书写水平。
(4)错题订正法。
教师让学生对写错的字词进行订正,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改正错误。
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方法需要多样化和灵活性,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实践。
只有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识字写字能力的提高。
希望广大语文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指导。
浅谈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方法1. 引言1.1 引言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随文识字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逐步掌握字词的认知和运用能力。
随文识字教学既强调语言文字的真实运用,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境意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本文将从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的意义、特点、方法、注意事项和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能对这一教学方法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在当今社会,信息爆炸的时代,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而随文识字教学正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而设计的一种教学方法。
随文识字教学将识字与阅读相结合,通过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字词,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结】2. 正文2.1 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的意义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是指通过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识字,掌握语言知识和提升阅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阅读能力。
通过在阅读过程中识字,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际阅读中更好地理解文本,快速准确地识别生字,提高阅读的流畅度和准确性。
2. 拓展词汇量。
随文识字可以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学习词汇,通过词语的使用场景和搭配,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词汇,积累丰富的词汇量。
3. 培养语感。
通过在阅读过程中识字,学生能够逐渐形成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培养语言的敏感性和语感,提升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
4. 提升文学修养。
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丰富文学知识,增强文学修养,培养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在提升阅读能力、拓展词汇量、培养语感和提升文学修养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浅谈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浅谈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们语文识字的起点,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
下面就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进行简要的浅谈:
一、识字教学目标
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汉字,熟练掌握汉字基本笔画、结构和音形义的关系,建立正确、规范、美观的书写习惯,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为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识字教学方法
1. 教师指导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对识字的认识很少,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指导。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字形、音形义的讲解,让学生从字形认识到结构、发音、意义的全面认知。
2. 游戏方法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应该注重采用各种有趣的教学游戏,例如找同音字、找汉字笔画、闯关游戏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愉快地识字和记忆。
3. 训练方法
在识字训练方面,可以采用判断字义、组词造句等形式,让学生学会将词汇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识字的效果。
三、注意事项
1. 小学一年级要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出发点,不要给学生压力过大,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避免过度教育。
2. 要注重多层次的教学,让学生在理解和运用汉字的基础上逐渐提高所学的汉字量和识字能力。
3. 在教授汉字时,注重汉字的实际应用和语境,尤其是在组词造句等方面,以便让学生对所学字词有更深刻的认知和理解。
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对语文学习充满热情和动力。
同时还需要教师认真制定识字计划,因材施教,给每个学生提供充分的识字机会和帮助,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学习收获。
浅谈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方法

浅谈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方法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随文识字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词汇积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随文识字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教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随文识字教学的重要性随文识字是指通过阅读文章、课文等自然环境中的文字,帮助学生认识和掌握生字词的教学方法。
随文识字教学既有利于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又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和爱好。
通过随文识字教学,学生可以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习生字词,更容易记忆和理解,同时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阅读中,提高语文素养。
1. 注重词语的学习在随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生字词的学习。
可以通过词语的注音、解释、造句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意思和用法。
也可以通过生字词的搭配和运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加深学生对词语的印象和记忆。
2. 注意语境的营造3. 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在随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例如图片、视频、游戏等,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生字词。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随文识字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4. 经常性的复习与检测在随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生字词的经常性复习与检测。
可以通过课后作业、课堂练习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的记忆和掌握。
也可以通过定期的测试或考试,检测学生的词汇量和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加以纠正。
1. 注重兴趣的培养在随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选用生动有趣的文章和课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和学习,使其在愉悦中掌握生字词,提高学习效果。
2.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3. 鼓励学生多读多练在随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多练。
可以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的记忆和掌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词汇积累。
4. 结合学生实际四、随文识字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1. 生字词背诵过于枯燥在随文识字教学中,生字词的背诵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文的朗读、讨论或者演讲等方式,使生字词的背诵更加生动有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学生对字形掌握到一定程度时,可适当的结合课文内容开展一些竞赛性的课堂识字游戏活动,通过填字、组词、变字等方式进行智力游戏,在游戏中识字、巩固汉字。如出示一个字后,让学生尽可能地组成词语,这个游戏叫“生字开花”,再如“”火柴摆字”、“生字找朋友”、“开小火车”、“偏旁找朋友”、“连环组字”、“加几笔,变新字”、“拼字扑克牌”、“猜字”、“看谁认得准拿得快”、“小医生找病字”等,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调节学生的神经活动,克服单一教学方式使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的弊端,而且有助于学生在轻松活泼、新颖有趣的活动中产生良好的无意识记,获得牢固印象。
三、儿歌识字法
根据汉字的音、形、义编儿歌或顺口溜,在教学中让学生诵读,便于学生对字的理解和记忆,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给“帆”字编为“巾字在一旁,几中一点藏,“帆”船有了它,乘风又破浪。”再如给“喜”这个抽象难懂的字的生字编为“十颗豆子口里掉,娃娃乐得哈哈笑。”如“蒜”字“二小二小,头上长草,“丛” 字“两人拉手走钢丝”再如“闻”字“门里长个小耳朵,听说、听笑、听唱歌”,既有字形,又有字义。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开展阅读课程,鼓励学生对故事书进行阅读、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养成了爱看书,爱讲故事的习惯,课外阅读能力逐渐提高。
七、课外识字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得到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六、<!--[endif]-->校本开发,提供多种识字资源
校本课程的概念范畴极其广泛,于我国而言,“校本课程强调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选择的课程。”【2】由学校结合校园文化设计的七彩故事书就是对我校校本课程的微型开发,这种故事书的阅读物具有极好的连续性和一定的系统性,可以由一个班扩大到一个年级甚至更多,由单篇故事的生字扩展至新课标小学阶段的更多生字。
如:在学习生字“苗”字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尽量说出自己知道的含有“艹”的字,同时要告诉学生“艹”在古代写作“艸”,像两棵靠在一起的草的样子。。“苗”在古代写作 “ <!--[if !vml]--> <!--[endif]-->”,表示庄稼及一般植物的幼株。③
六、随文识字法
随文识字法就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便于结合词句和上下文理解字义。与此同时,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形成了,就可以使学生感知字的任何一个因素时,都可以准确地再现另外两个因素,提高识字效率。
总之,识字教学的方法是多从不同的方面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也会使我国的汉字文化更加璀璨。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小学教育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运用这种方法,首先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到要识的生字,或由教师直接指出,接着在反复朗读、反复理解的基础上,认清字形,指导书写,然后再将字放回到课文中,联系上下文的关系理解字义,这样的识字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先认后识,再变字形,使字的音、形、义分散学习,减轻了学生识字的压力,教给了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了识字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五、比较、归类识字法
把两个形近、音近的字放在一起,比较异同,以便区分,防止混淆。这也是识字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如“上”和“下”的比较,“大”和“小”的比较等,再如给“未”和“末”两个字编儿歌为“粗看两字很相像,细细分辨不一样,未字下长上横短,末字上长下横短,祖国未来多美好,敌人末日快来到。”
把同一类的字放在一起记忆,便于区别其它的字,如:“ <!--[if !vml]--> <!--[endif]-->” 和“臣”,在写字时容易混淆,可把“ <!--[if !vml]--> <!--[endif]-->”部件的字归类编成顺口溜,记作“颐和园里演蔡文姬,熙熙攘攘人真挤”剩余部件为“臣”。如在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识字7》中,“神话”“祝福”“祖先”,每个词中都有含“示”旁的字,“裙子”“裤子” “衬衫” ,每个词中都有含“衣”旁的字,“教室”“住宅”“家庭”,每个词中都有含“宀”旁的字,“鸟窝”“窗户”“窟窿”,每个词中都有含“穴”旁的字在观察图片的基础上,理解“示”旁“衣”旁的起源后,学生明确:“示”旁的字都跟神仙、祖宗有关;“衣”旁的字都跟衣服有关;“宀”旁的字都跟房屋有关,“穴”旁的字都跟洞穴有关。
二、谜语识字法
用谜语的形式来识字,是因为谜语常常用押韵顺口的形式来描述某个汉字的特点,易读易懂,而且符合学生的好奇、喜欢猜谜的特点,猜到了谜底又能使孩子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充满信心。谜语识字法是愉快识字法中最重要有效的识字方法。如教“午”字:“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这样,学生不但记清了“午”字的形和义,而且把它和牛字区别开来。再如教学“鲁”:“刀字头,田字脸,腰里横着一条线;压着日字成一姓,都说它是山东汉。”学生可以从前两句中掌握正确的字形,从后两句中了解它的字义,是姓,也是山东的简称。再如:教学看图识字“日”“月“水”“火”,为了激发学生动口、动脑的能力,,编谜语:“又大又红一个圆,东升西落挂天边(日)”;“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月)”;“无色又无味,无形也无状,生活不离它,江海湖泊藏(水)”;“夜晚红红亮亮, 炒菜做饭真棒, 一旦不受管束, 消防队员紧张。(火)”当学生猜出谜语时,老师依次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板书“日”“月“水”“火”四个字,拼读后讲清字形、笔顺,学生练写。通俗易懂的谜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兴趣支配下,很自然地记住了生字的音、形,并为理解字义打下了基础。又让学生从中懂得了我国语言文字的运用是丰富多彩的;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知识也是学无止境的。
浅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摘要】采用直观演示法、谜语识字法、儿歌识字法、游戏识字法、比较归类识字法、随文识字法、校本课程、课外识字法等多种方法,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
【关键词】识字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不论是识字或写字还是综合性学习,都是新课改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尤其识字教学,小语界几十年来对它的研究更是久热不衰、成果颇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方面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①识字教学的方法很多,在这里仅就自己的一点经验和体会加以归纳。
一、直观演示法
演示法不仅是帮助学生感知、理解基本知识的手段,也是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信息的重要来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②
运用一些直观的教具,并且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配以形象的语言、动作,当堂进行演示,化抽象为具体,变难为易,这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识字的好方法。例如:教学“田”字时,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一幅图:从高空俯视到的农田,每一块田地之间都有垄沟相连四通。再用红色凸显出其中的一部分,构成一个“田”,再告诉学生:古时候有很多字都是模仿生活中的事物创造出来的,像这样的字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象形字。像这样的还有“日”、“山”、“火”“鸟”“羊”“龟”“虎”“鱼”等字,然后播放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动画片《三十六个汉字演变》,这样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掌握这些象形字,了解了字与物之间的关联。再如教学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2》“笔、尖、看、歪”时,在学习“笔”字时,我问:“古人通常使用的是什么笔呀?”学生回答出毛笔后,拿出准备的毛笔,要学生仔细观察这支毛笔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它们分别是什么材料做成的?上面是竹子作笔杆,下面是动物的毛,和在一起才组成了毛笔。再如教学”看“字时,提出问题:“我们在阳光下是怎样看远处的物体呢?”结合孩子熟悉的孙悟空形象,他们很容易做出用一只手放在眼睛上四处张望的动作,紧接着讲解,这个动作是为了遮住太阳的光线,看清物体,还可以看得远一些,因此,“看”的上边是“手”,而下边是“目”字,这样,孩子们不仅准确、形象、牢固地掌握了字形,而且也理解了字义。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用会意法造出的字是会意字。
在学习二年级上册《练习5》中做做写写:跟妈妈去菜市场买菜(菜市场有哪些蔬菜,妈妈买了哪几样。先说一说,再写下来。)和二年级下册《练习4》中说说写写:可爱的动物(观察一种生活中常见的动物,说说它的样子,再用几句话写下来。)时,提前要求学生留心家里这两天都吃了哪些蔬菜,然后让家长利用周末带孩子一起去菜场,指导孩子认识一些蔬菜;请家长利用周末带孩子一起去动物园、图书馆,或者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指导孩子认识一些动物,并让家长帮助孩子制作词卡:写上词语卡片贴在物品上,教孩子读读认,孩子在课余时间对照实物认字,在无意与有意之中就记住了这些字。在学习让家长并制作词卡:写上词语卡片贴在物品上,教孩子读读认,孩子在课余时间对照实物认字,在无意与有意之中就记住了这些字。
(3)《说文解字》,红旗出版社,2012年版。
(4)《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9.
来自大家语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