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表格
环境卫生学监测标准汇总表

环境卫生学监测标准汇总表
②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与医院环境、物品及医务人员手等有关时,应进行目标微生物监测;
③采样后应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送检时间不得超过4h;若样品保存于0℃~4℃时,送检时间不得超过24h;
④不推荐医院常规开展灭菌物品的无菌检查,当流行病学调查怀疑医院感染事件与灭菌物品有关时,进行相应物品的无菌检查。
常规监督检查可不进行致病性微生物检测,涉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调查或工作中怀疑微生物污染时,应进行目标为生物的检测。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1. 采样时间:常规在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
2. 采样方法:用 5cm×5cm 的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 采样面积≥100cm 2 ,连续采样 4 个,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 液的棉拭子 1 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 5 次, 并随之转动棉 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棉拭子投入 10ml 含相应中和剂的无菌 洗脱液试管内, 即将送检。
门把手等不规则物体表面用棉拭子直接涂 擦采样。
3.结果判定:1. 采样时间:消毒处理后或者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 样。
采样前关好门、 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 静止 10min 进行采样。
2. 采样方法:平板暴露法,根据室内的面积决定。
(1)室内面积≤30 ㎡,设内、中、外对角线 3 点,内外点布点 部位距墙壁 1m 处; 室内面积>30 ㎡,设 4 角及中央 5 点,4 角的布点 部位距墙壁 1m 处。
范围洁净手术室;其他洁净场所 非洁净手术室; 产房;导管室;重 症监护病区;新生儿室等 母婴同室; 血液透析室; 消毒供应中心的无菌物品存放区; 其他普通 住院病区等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治疗(换 药等) 室;感染性疾病门诊和病区菌落总数(CFU/cm 2 )≤5≤5≤10≤10环境类别 Ⅰ类Ⅱ类Ⅲ类Ⅳ类(2)采样方法: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为 9cm)放在室内 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 1.5m ,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 于平板旁,暴露 5min ,盖好后即将送检。
3. 结果判定:Ⅱ类区域:空气平均菌落数≤4 CFU/(15 min ·平皿); Ⅲ、Ⅳ类区域:空气平均菌落数≤4 CFU/(5 min ·平皿)。
洁净手术室空气净化微生物监测包括静态 (空态) 空气采样和动 态空气采样。
1. 静态(空态)空气采样(1)采样时间:新房验收、净化设备检修或者更换后,在洁净系 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物体表面卫生学监测
1.采样时间: 常规监测在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若是爆发流行时 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则尽可能对未处理的现场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 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被检物体表面往返 涂抹,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 拭子投入10ml含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 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表面采样。
空气卫生学监测
非洁净区域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1.采样时间: 消毒处理后、操作前进行采样。采样前关好门窗, 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分钟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高度 为距地面0.8m-1.5m,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 暴露规定时间(二类环境暴漏15分钟,三类环境暴露 5分钟)后盖好平皿盖即时送检。
3.采样面积: 常规监测时被采面积<100cm2时,取全部表面; 被采面积≥100cm2时取100 cm2。爆发流行时采样不 受此限。 4.结果判断: I、II类区域≤5cfu/cm2 III、IV类区域≤10cfu/cm2
无菌器械监测
1.采样时间:灭菌后存放至有效期内采样。
2.采样方法: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被检 物体表面往返涂抹,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采 样完毕后将棉拭子投入含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 立即送检。
Ⅳ类:
环境为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室,治疗室,感染性疾病科
手卫生监测
1.采样时间: 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2.采样方法: 被检者5指并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 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抹2次,一只手面 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 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含无菌生理盐水试 管内及时送检。
2017年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计划表

空气
消毒剂
新生儿病房
第一季度
空气
消毒剂
第二季度
空气
消毒剂
第三季度
空气
消毒剂
第四季度
空气
消毒剂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空气
物表
手
每月一次
消毒剂
无菌
物品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第四季度
空气
物表
手
血透室
每月一次
消毒剂
无菌
物品
一月
二月
三月
第一季度
空气
物表
手
每月一次
消毒剂
无菌
物品
四月
五月
六月
第二季度
空气
物表
手
每月一次
消毒剂
无菌
物品
七月
八月
九月
第三季度
空气
物表
手
消毒剂
无菌
物品
母婴同室
第一季度
空气
消毒剂
第二季度
空气
消毒剂
第三季度
空气
消毒剂
2017年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计划表
监测
项目
监测
科室
监测时间
监测结果
签名
重点部门使用中的消毒剂、空气、物表监测,具体方法见《医院感染环境卫生学监测》)
手术室
每月一次
消毒剂无菌
物品
一月
二月
三月
第一季度
空气
物表
手
每月一次
消毒剂
无菌
物品
四月
五月
六月
第二季度
空菌
物品
七月
八月
九月
第三季度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Ⅳ类:
环境为普通门(急)诊及其检查室,治疗室,感染性疾病科
手卫生监测
1.采样时间: 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2.采样方法: 被检者5指并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 在双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抹2次,一只手面 积约30cm2,涂擦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将棉拭子 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含无菌生理盐水试 管内及时送检。
李静
3.结果判断: 外科手消毒≤5cfu/cm2 卫生手消毒≤10cfu/cm2
物体表面卫生学监测
1.采样时间: 常规监测在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若是爆发流行时 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则尽可能对未处理的现场进行采样。 2.采样方法: 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被检物体表面往返 涂抹,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 拭子投入10ml含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 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表面采样。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院感科
监测的目的
及时发现和鉴别医院感染的暴发 减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评价感染控制措施的效果 为医院在医院感染方面受到的指控提供辩护依据
主要内容
一、空气监测 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 三、物体表面监测 四、灭菌物品的监测 五、消毒灭菌后内镜的监测 六、使用中消毒剂的监测 七、口腔器械卫生学监测 八、注意事项和科室要求
演示结束!!
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消毒剂卫生学监测
1.采样时间:使用中消毒剂。 2.采样方法: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抽取被检样液3ml 注入无菌试管内,及时送检。 3.结果判断: 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
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
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

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5*5cm
步骤(在25c㎡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抹各5次,连续采4个规格板面积)
物体表面的消毒效果监测
检测方法:充分震荡采样管后,取不同稀释倍数的洗脱液1.0ml接种平皿,将冷至40℃~45℃的熔化营养琼脂培养基每皿倾注15ml~20ml,36℃±1℃恒温箱培养48h,计数菌落数。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目标微生物的检测。
手卫生效果的监测
细茵茵落总数计算方法:细茵茵落总数(cfu/ cm2) = 平板上菌落数×稀释倍数 采样面积(cm2)
手卫生效果的监测
结果判断:《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4.4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5
千级
万级
Ⅲ
一般洁净手术室
2个/30min·Φ90皿 (75个/m3)
4个/30min·Φ90皿 (150个/m3)
5
万级
十万级
Ⅳ
准洁净手术室
5个/30min·Φ90皿(175个/m3)
5
三十万级
结果判读1.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要求应遵循GB50333
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
2.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沉降法: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
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
室内面积>30 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处。
空气的消毒效果监测
采样方法: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放置各采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消毒液的监测
采样时间对使用中的消毒液在有效期前采样。结果判定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未检出致病菌。
重点科室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表

每周一次
低温灭菌器生物监测
每日一次
无菌物品抽检
每月一次
儿内科(ICU)
空气(监护室2间)、物体表面(暖箱内壁)、医务人员手
每月一次
血液净化
空气(透析间2间)、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
每月一次
透析用水、入口液
每月一次
血液内科
空气(监护室)、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
每季一次
口腔科门诊
空气(诊室)、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
每月一次
手机内腔水
每月一次
车针
每月一次
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生物监测
每周一次
耳鼻喉门诊
空气(内镜室)、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
每月一次
耳内窥镜、鼻内窥镜、喉内窥镜表面
每季一次
使用中的灭菌剂
每月一次
儿外实验室
使用中灭菌剂
每月一次
消化内镜
空气(胃镜室、肠镜室)、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
每月一次
胃镜、肠镜等内腔
每月一次
每月一次
手术室
腹腔镜、小儿膀胱镜、鼻窦镜、食道镜、支撑喉镜次
(抽查)
空气(2间)、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
每月一次
产房
空气(隔离产房、产房)、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
每月一次
产科
婴儿洗澡台面
每季一次
消毒供应中心
空气(包装间、无菌间)物体表面(无菌间)、医务人员手
每月一次
使用中的灭菌剂
每月一次
重点科室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和监测频次表
科室
监测项目或物品
监测频率
耳、眼病区
空气(内镜室)、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
每月一次
耳镜、喉镜、鼻镜表面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卫生标准汇总表[001]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卫生标准汇总表[001]](https://img.taocdn.com/s3/m/0c141a220740be1e650e9a30.png)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卫生标准汇总表(根据2012新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制作)1、洁净手术部(室)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应符合GB50333的要求。
如下表。
医院应对感染高风险部门每季度进行监测;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场所.新建与改建验收时以及更换高效过滤器后应进行监测;遇医院感染暴发怀疑与空气污染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微生物的检测。
洁净手术室的等级标准和监测结果判断标准(空态或静态) (30min·直径9cm平皿)。
空气洁沉降法(浮游表面最大净度级等手术室法)细菌最大平周边区染菌密度周边区别手术级名称均浓度手术区 (个/cm2) 区 0.2个0.4个特别洁 5 100级1000级Ⅰ 净手术/30min·90皿/30min·90(5个/m3) 皿(10个/m3) 室0.75个1.5个标准洁 5 1000级10000级Ⅱ 净手术/30min·90皿/30min·90(25个/m3) 皿(50个/m3) 室4个/30min·一般洁2个/30min·9010000090皿(150个5 10000级Ⅲ 净手术皿(75个/m3) 级/m3) 室300000准洁净5个/30min·90 5 Ⅳ 级手术室皿(175个/m3) 注:1细菌浓度是直接所测的结果,不是沉降法和浮游法互相换算的结果。
浮游法的细菌最大平均浓度采用括号内数值。
2 现在均采用沉降法。
2、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监测结果判断标准物体表面平均菌环境类别空气平均菌落数暴露时间落数Ⅰ类符合GB50333的≤5cfu/cm2 30min 洁净手术部其他洁净场所要求如上图Ⅱ类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4cfu/15min·直导管室、新生儿室、器官移≤5 cfu/cm2 15min 径9cm平皿植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等Ⅲ类儿科病房、母婴同室、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4cfu/5min·直径≤10 cfu/cm2 5min 心(室);其他普通住院病9cm 平皿区等Ⅳ类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4cfu/5min·直径室、急诊室、化验室、输血≤10 cfu/cm2 5min 9cm平皿科、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注:1、Ⅰ类、Ⅱ类环境物表(如产床表面、产房其他物表)参照2类环境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表
手
每月一次
消毒剂
无菌
物品
十手
血透室
每月一次
消毒剂
无菌
物品
一月
二月
三月
第一季度
空气
物表
手
每月一次
消毒剂
无菌
物品
四月
五月
六月
第二季度
空气
物表
手
每月一次
消毒剂
无菌
物品
七月
八月
九月
第三季度
空气
物表
手
消毒剂
无菌
物品
母婴同室
第一季度
空气
消毒剂
第二季度
空气
消毒剂
第三季度
空气
消毒剂
第四季度
空气
消毒剂
新生儿病房
第一季度
空气
消毒剂
第二季度
空气
消毒剂
第三季度
空气
消毒剂
第四季度
空气
消毒剂
2017年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计划表
监测
项目
监测
科室
监测时间
监测结果
签名
重点部门使用中的消毒剂、空气、物表监测,具体方法见《医院感染环境卫生学监测》)
手术室
每月一次
消毒剂无菌
物品
一月
二月
三月
第一季度
空气
物表
手
每月一次
消毒剂
无菌
物品
四月
五月
六月
第二季度
空气
物表
手
每月一次
消毒剂
无菌
物品
七月
八月
九月
第三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