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火灾爆炸事故修订稿

合集下载

大连石化公司储运罐区“”火灾事故报告.docx

大连石化公司储运罐区“”火灾事故报告.docx

附件 4大连石化公司储运罐区“ 8.29 ”火灾事故报告2011 年 8 月 29 日 9 时 56 分 44 秒,大连石化公司储运车间八七罐区 875 罐在收油过程中发生一起着火事故。

事故造成 875 罐被烧坍塌, 874 罐罐体过火,罐组周边地面管排过火,部分变形;东、南侧管廊上管排部分过火,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对周边海域和大气环境未造成污染。

事故直接经济损失: 789.0473 万元。

一、事故的基本情况(一)事故罐区基本情况事故罐 875 位于大连石化公司储运车间八七罐区,与874 、 876 、 877 罐组成罐组,该罐区位于厂区西南侧,东邻5 万立柴油罐组,西邻无铅汽油罐组,南邻汽油罐组,北邻南运罐组。

始建于 1991 年,当时四台储罐均为拱顶结构,直径40.5m ,罐壁高度 15.86m ,罐容 20000m3 ,安全储存量18000m3 。

主要用于储存重质油。

经 2006 年对这四座储罐实施改造后,成为主要用于柴油调合成品罐。

储罐结构类型为内浮顶。

事故发生时,该储罐正在收油作业,罐内储存 0# 国Ⅲ柴油 (885.135吨/1061.695 m 3 )。

875# 罐为常压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原是第四联合车间二催化装置的原料罐,2006 年改造为内浮顶罐,具体改造内容:安装不锈钢内浮船及丁晴橡胶舌形密封,浮船重量为 17.193 吨;罐壁开通气孔( 12 个)、收付油口、搅拌器开口等;罐组立相关工艺管线改造;罐内做内防腐处理,防腐部位为底板、拱顶、 1 米以下的壁板罐顶包边角钢、 1 米处的壁板刷导静电涂料,干膜厚度 300 微米;罐内增上旋转循环喷头。

(二)事故部位工艺流程说明柴油组份主要来自以下装置:400万吨 / 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300万吨 / 年渣油加氢脱硫装置;360万吨 / 年加氢裂化装置;200万吨 / 年煤油加氢;450 万吨 / 年常减压蒸馏B2 (常 2)、 B3(常 3)、 C1(减 1)线 (以下简称二蒸馏B2 、 B3 、 C1 线 );80万吨 / 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

变更管理及典型事故分析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变更管理及典型事故分析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设备设施变更:主要包括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非同类型替换(包括型 号、材质、安全设施的变更)、布局改变,备件、材料的改变,监控、测 量仪表的变更,计算机及软件的变更,电气设备的变更,增加临时的电气 设备等。。
管理变更:主要包括人员、供应商和承包商、管理机构、管理职责、管 理制度和标准发生变化等。
变更管理概念
01 变更管理的必要性 02 变更管理概念 03 变更管理程序 04 典型事故案例及共性问题
安全经验分享
经验分享
时间:2002年2月23日7时27分地点:某石
化公司烯烃厂聚乙烯新生产线事故类别:
爆炸
事故性质:重大责任事故伤亡情况:死
亡8人
重伤1人 轻伤18人
直接经济损失:452.78万元
两块不合格窗口玻璃惹的祸
变更管理及典型事故分析
培训目的
通过课堂学习,让大家能清楚知道如何进行有效的变更管理。 明确实施工艺、设备变更的管理责任和要求。 确保所有变更能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查,对变更所引入新的风险能 加以识别和控制。 确保变更前、过程中和变更后符合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控制标准,与
变更相关的文件及时更新。
目录
Cont ent
变更管理的必要性
1974年6月1日16点53分,临时管道上的膨胀节突然破裂, 物料快速泄漏,形成蒸气云团。蒸气云与空气形成可燃性的 混合物,被着火源引燃后发生爆炸。
变更管理的必要性
原因分析
1.发生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工厂缺乏管理工艺系统变更的制度,没有对发 生变更的工艺系统进行适当的审查,也没有人监督和批准相关变更。
永久性变更:企业实施变更后,变更对象不会恢复到变更前状态的 变更。 临时变更:因生产运行、安全目的或其他原因需要而进行的短期改 变,且到达预定期限前应恢复到变更前状态的变更。 紧急变更:企业在紧急状况下,为避免人员、环境、财产等受到重 大损失,而实施简化变更管理手续的变更。

大连石化公司“2011.8.29”火灾事故

大连石化公司“2011.8.29”火灾事故

大连石化公司“2011.8.29”火灾事故2011年8月29日9时56分44秒,大连石化公司储运车间八七罐区875#罐发生爆炸火灾事故。

事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一、事故单位简介大连石化公司储运车间874#~877#罐区位于厂区西南侧,东邻50000m3柴油罐区,西邻成品汽油罐区,南邻成品汽油及汽油调和组分罐区,北邻成品汽油罐区。

874#、875#为一罐组,876#、877#为另一罐组,两罐组间有一道隔堤。

875#罐建于1986年,原是第四联合车间二催化装置的原料罐,拱顶结构,罐体高15.86m、内径40.5m,设计油品储存能力20000m3。

2006年改造为内浮顶罐,储存介质为轻质柴油,2007年11月投用。

具体改造内容:安装不锈钢内浮船及丁晴橡胶舌形密封,浮船重量为17.193t;罐壁开通气孔(12个)、收付油口、搅拌器开口等;罐组立相关工艺管线改造;罐内做内防腐处理,防腐部位为底板、拱顶、1m以下的壁板罐顶包边角钢、1m处的壁板刷导静电涂料,干膜厚度300µm;罐内增上旋转循环喷头。

二、事故经过2011年8月29日8时10分左右,大连石化公司储运车间大班长吴某接到公司生产运行处徐某的调度指令,要求将柴油调合一线从877#罐改至875#罐。

在与车间工艺员尤某核实确认后,8时30分左右,吴某通知一班班长周某准备做此项工作,周某通知内操员多某让她联系上游装置操作员等相关人员;9时30分左右,多某通知周某切换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好,于是,周某赶到875#罐组立确认收油流程,并在现场用对讲机通知多某可以切换,多某随后开始切换作业;9时52分40秒,875#罐入口电动阀开启,液面从静置状态的0.969m逐渐上升;9时56分44秒,875#罐突然发生爆燃,罐底撕裂,并引起火灾。

三、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875#罐在浮盘未浮起的情况下,收油管出口流速达4.34m/s,超过1m/s 的安全界限,产生大量静电并发生放电,在浮盘下引燃油雾、可燃性气体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体(80万t柴油加氢装置波动,造成较多轻组分进入875#罐),发生爆炸。

“7·16”火灾的思考——探讨《石油库设计规范》存在的问题与修改

“7·16”火灾的思考——探讨《石油库设计规范》存在的问题与修改

有 可 靠 的 防 范 措 施 。 一 旦 在 防 火 堤 以 外 发 生 火 灾 , 势 火
迅 速 蔓 延 扩 大 。因 此 , 议 在 防 火 堤 外 应 增 加 防 止 可 燃 建 液体 流 淌 和 流 淌 火 扑 救 的 规 定 。输 油 管 道 地 上 敷 设 时 , 应在 管 道两 侧 设 置 防 火 堤 ; 油 管 道 地 下 敷 设 时 , 设 置 输 应 专 用 管 沟 且 应 沿 防 火 堤 或 管 沟 长 度 方 向进 行 分 隔 。 三 是 石 油 库 为 了 防 止 形 成 封 闭 管 段 , 装 卸 完 油 品 在 后会 保 持 输 油 管道 与储 油 罐 处 于相 通 状 态 , 油 罐 进 、 即 出 油 总 管 上 的 阀 门是 处 于 开启 状 态 的 。在 发 生 爆 炸 或 火 灾 时 , 法 及 时 关 闭 阀 门或 阀 门被 破 坏 根 本 无 法 关 闭 , 罐 无 油
3 公 安部 天 津消 防研 究所 , 津 3 0 8 ) . 天 0 3 1
摘 要 : 过 对 大连 大孤 山 半 岛 “ 通 7・1 ” 灾事 故 进 行 的 6火
火 和 灭 火措 施 无 硬 性 要 求 , 防火 堤 以外 的 流 淌 火 也 没 对
实地 调 研 , 析 此 次 火 灾 事故 所 暴 露 出的 与 《 油 库 设 计 规 范 》 剖 石 相 关 的 问题 , 且 有 针 对 性 地 提 出 了修 改 意 见 , 供 石 油 库 消 并 以
的燃 烧 态势 。输 油 管道 处 的灭 火 设 施 非 常 薄 弱 ,7・ 6 “ 1”
火 灾 就 是这 样 失 控 的 。因 此 , 议 为 了 避 免 输 油 管 道 出 建 现封 闭 管段 , 以单 独 设 置 容 量 较 小 的 储 罐 和 输 油 管 道 可 联 通 , 可 在 输 油 管 道 上 设 置 可 调 节 管 道 热 胀 冷 缩 的 装 亦 置 。但 应 规 定 输 油 作 业 完 成 后 , 即关 闭 油 罐 底 阀 。 立

大连石化公司储运罐区“8.29”火灾事故报告

大连石化公司储运罐区“8.29”火灾事故报告

大连石化公司储运罐区“8.29”火灾事故报告附件4大连石化公司储运罐区“8.29”火灾事故报告2011年8月29日9时56分44秒,大连石化公司储运车间八七罐区875罐在收油过程中发生一起着火事故。

事故造成875罐被烧坍塌,874罐罐体过火,罐组周边地面管排过火,部分变形;东、南侧管廊上管排部分过火,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对周边海域和大气环境未造成污染。

事故直接经济损失:789.0473万元。

一、事故的基本情况(一)事故罐区基本情况事故罐875位于大连石化公司储运车间八七罐区,与874、876、877罐组成罐组,该罐区位于厂区西南侧,东邻5万立柴油罐组,西邻无铅汽油罐组,南邻汽油罐组,北邻南运罐组。

始建于1991年,当时四台储罐均为拱顶结构,直径40.5m,罐壁高度15.86m,罐容20000m3,安全储存量18000m3。

主要用于储存重质油。

经2006年对这四座储罐实施改造后,成为主要用于柴油调合成品罐。

储罐结构类型为内浮顶。

事故发生时,该储罐正在收油作业,罐内储存0#国Ⅲ柴油(885.135吨/1061.695 m3)。

875#罐为常压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原是第四联合车间二催化装置的原料罐,2006年改造为内浮顶罐,具体改造内容:安装不锈钢内浮船及丁晴橡胶舌形密封,浮船重量为17.193吨;罐壁开通气孔(12个)、收付油口、搅拌器开口等;罐组立相关工艺管线改造;罐内做内防腐处理,防腐部位为底板、拱顶、1米以下的壁板罐顶包边角钢、1米处的壁板刷导静电涂料,干膜厚度300微米;罐内增上旋转循环喷头。

(二)事故部位工艺流程说明柴油组份主要来自以下装置:40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300万吨/年渣油加氢脱硫装置;36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200万吨/年煤油加氢;450万吨/年常减压蒸馏B2(常2)、B3(常3)、C1(减1)线(以下简称二蒸馏B2、B3、C1线);80万吨/年柴油加氢精制装置。

兖矿集团发[2013]308号关于认真吸取火灾教训进一步加强防火的紧急通知

兖矿集团发[2013]308号关于认真吸取火灾教训进一步加强防火的紧急通知

兖矿集团有限公司文件兖矿集团发〔2013〕308号兖 矿 集 团 有 限 公 司关于认真吸取近期火灾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防火工作的紧急通知各专业公司,各能化公司,各矿处,集团公司各部室、各直属机构:近期国内部分地区接连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国家集体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5月31日,中储粮黑龙江林甸直属库失火,致4万吨粮食过火;6月2日,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发生火灾事故,造成2人死亡、2人失踪;6月3日,吉林省德惠市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燃烧事故,已造成120人死亡,77人受伤。

今年以来,集团公司消防工作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形势总体向好,但部分单位仍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火灾事故偶有发生。

- 1 -6月4日,集团公司铁运处凫山路北首出租门头房发生火灾,火势大面积蔓延,造成6家店铺被烧。

针对目前火灾严峻形势,各单位要立即行动起来,深刻吸取火灾事故教训,采取断然措施,有效预防和坚决遏制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发生。

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当前消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消防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

各级党政组织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提高消防工作重要性认识,清醒判断当前消防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增强做好消防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目前已进入夏季,气候炎热、雷雨较多、空气湿度大,是易燃易爆危险品、电器、汽车等各类火灾事故高发期,火灾事故隐患增多,防控难度加大,消防安全形势将更加严峻。

各单位要针对本辖区消防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从严组织制定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坚决防止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立即行动,认真组织开展火灾隐患大排查大整改各单位要针对当前消防工作实际情况,立即组织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针对近期火灾事故暴露出的突出问题,结合《兖矿集团有限公司关于重点推进“打非治违”和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切实做好当前安全工作的通知》(兖矿集团安发〔2013〕292号),从制度、责任、设施、预案入手,有重点地进行排查整治。

大连近期火灾案例分析报告

大连近期火灾案例分析报告

大连近期火灾案例分析报告大连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城市,然而,近期发生的一系列火灾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这些火灾原因和防范措施,本文将针对近期在大连发生的三起火灾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案例一:某商场爆炸性火灾该起火灾发生在XX年XX月,在一个位于大连市中心的商场内。

据初步调查,起火点位于商场仓库区域附近的一间储存危险化学品房间。

起火时,商场内部消防系统虽有启动,但未能有效控制火势蔓延。

结果造成数人死亡和大量财物损失。

问题分析:1. 不合理储存:储存危险化学品的房间没有采取科学安全配套设施;2. 消防设备失效:商场消防系统存在漏洞,且未及时修复;3. 逃生通道堵塞:疏散通道被杂乱物品堵塞,导致人员无法迅速撤离。

改进建议:1. 强化储存安全:加强有关储存危险物品的规定,确保房间设备和环境符合安全要求;2. 定期检修维护:对商场消防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工作状态;3. 加强管理监督:做好出口、疏散通道的日常巡查工作,及时清理堵塞物,保证顺畅疏散。

案例二:居民楼低温火灾在近年来大连寒冷冬季里发生了多起低温引发的火灾事件。

这类火灾多发生在老旧居民楼中。

最近一起案例发生在XX小区。

由于室内取暖方式不当和电线老化导致的电路短路,引发了一场严重火灾。

问题分析:1. 供暖安全问题:居民使用不合格的取暖设备,或者私拉乱接电源线;2. 电线老化故障:长时间使用老旧电线导致绝缘性能下降,易造成短路、火花等问题;3. 疏散困难:一些老旧居民楼没有设置有效的避难、疏散通道。

改进建议:1. 宣传教育:开展供暖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居民对取暖设备使用和电路安全的认知;2. 加强维修检查:加大对老旧电线、老化插座等情况的排查力度,及时更换破损设施;3. 组织演练:定期组织火灾逃生演练,让居民熟悉避难通道和火警报警程序。

案例三:商业建筑失火事故XX年XX月,在大连市一家新落成的商业建筑中发生了一起严重失火事故。

“问责+反思”阻止不了石化大火

“问责+反思”阻止不了石化大火
石油化工是高风险行业, “ ・6 71 ”
石化 企业 ,但 为 了经济效益 ,没有条 件 也要上 。在 进行建设 时忽略环境 因 素,一旦有事 故 ,就会造 成很大 的环 境 污染 ,对人 民的生命财产亦 造成威
单纯 ,还是把 人 民想得 太好愚 弄?试 问如果没有 中石油 的许可 ,这 两家没
有 资质 的企业 ,如何承 包到如 此危 险 且 高专业 性的业务 ?这 里面包 含的有 各种 违规操 作 ,也有 安全监管 、资质 认定 、实力和 关系 比重的 问题 。
对牵涉 其 中的主 要责任人 进行 的 问责 ,涉及 到相关石 化单位 ,大部分
追 究的是行政 责任 ,主要进行 的是党
内和行政 系统 内的惩罚 。这种 惩罚看
港 储 油灌 区 附近 区域 失火 ,3 在火 人
说 。企业收益 与地方财政 紧密挂钩 , 重化工企业动 辄上百亿元 的投资太 吸
引人 ,尽 管有 些地方不适 合布局大 型
灾 中遇 难 ,火 灾 距最 近 的油 罐 约 3 O 米 ,离 发生 “ ・ 6 7 1 ”和 “ O 2 ”火 1 ・4
3 《 4 中困减灾 》2 1 j 02 _ :总锛12 7 期
是 自上而下淡薄的责任意识 。2 . 有聘确的定性。中石油及其相关单位 00 1
年 “ ・6 7 1 ”事 故 当天 , 中石 化 回应 没有 主动及 时承担责 任、减少损 失,
被 扣 留 的 5名 员 工 , 是 相 关 负 贡 人 太
第 五把火烧起 来的 时候 ,人们心底 都 会 有这 样 的疑 问。从2 l 年 7 6 0 0 月1 日 至 今 ,大连 石化企业 已经连 发火灾 ,
见 诸报 端 的就 有5 。在 重要 的安全 产许 可证 ,上海祥 诚公司不得从 事除 起 生产 领 域 , 问责 和 反思 为 何 不起 作 商检 外涉及危 险化 学品作业 的有 关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火灾爆炸事故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中大连石化公司火灾
8月17日18时40分左右,中大连石化公司140万吨/年重油催化装置裂化装置分馏区域燃料泵着火。

据报道,目前火势已得到控制,无人员伤亡,事故原因正在调查。

现场进、出物料已全部切断,原料无泄漏,厂界4个监测子站数据正常,海面无污染。

大连石化为旗下最大的炼厂,也是中国第二大炼油厂。

然而,自从2008年扩产后,大连石化进入了事故高发期。

有网友评论:“每年七月炸,今年闰六月,所以八月炸”,梳理了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近年来的事故,据不完全统计,从2010年至今,这已经是第七次事故。

2010年7月16日,中石油大连油港的一条输油管道发生了爆炸漏油事故,泄漏的1500吨油入海,造成430余平方公里海面污染的重大损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010年10月24日下午,大连新港码头油库“716”爆炸事故现场拆除着火油罐时,引燃罐体内残留,再次发生火情。

事故造成3人死亡,大火于次日凌晨被扑灭。

2011年7月16日,中石油大连石化甘井子区厂区内1000万吨常减压蒸馏装置换热器发生泄漏起火,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2011年8月29日10时许,位于大连市甘井子区的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储运车间875号储运罐起火爆炸。

据现场知情人员称,是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发生静电起火引发爆炸。

2013年6月2日14时30分许,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位于甘井子区厂区内一联合车间939号罐着火,该罐用于储存焦油等杂料,火灾造成2人受伤,2人失踪。

2014年6月30日晚7时,辽宁大连金州开发区一条石油管线发生爆裂并着火。

目前国内液体危险化学品罐区安全现状存在如下突出问题:一是现有的消防设施与能力不能扑灭大型储罐的全表面积火灾;二是储罐的油气密封性存在重大缺陷;三是储罐的超期服役现象普遍;四是事故状态下,缺乏有效的应急处置措施;五是罐区的管理能力低下;六是罐区的布局与规模没有经过科学定量的风险评估。

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火灾
中海石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于2008年1月加入中海油集团,现有10套主体生产装置。

8月10日晚23时左右,该公司12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的气压机出口压缩富气冷却器E1302/B管束内漏,承担运保服务的沧州渤海石油工程有限公司组织人员进行维修,出口阀拆除后管道内冷油外溢引发火灾。

事故发生后,企业积极投入应急救援。

23时30左右,现场明火被扑灭。

其他生产装置正在有序停工。

经初步调查,事故暴露出事故企业安全意识淡薄、对检维修作业环节安全管理重视不够、风险
分析不深入、安全作业规范执行不严格、对外包业务和外来检维修施工队伍管理不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