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空间数据的采集、转换与处理(MapGIS
MAPGIS实验操作文档 (2)

实验一用MAPGIS 对扫描图进行屏幕跟踪矢量化1. 目的:掌握地图扫描矢量化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步骤,熟悉MAPGIS 主要绘图和编辑工具的使用。
2. 功能:扫描矢量化子系统,通过扫描仪输入扫描图象,然后通过矢量追踪,确定实体的空间位置。
对于高质量的原资料,扫描是一种省时、高效的数据输入方式。
3. 内容:用矢量方法对G0或G1或G2或G3或G4图进行屏幕跟踪矢量化。
4. 步骤:(1) MAPGIS 系统设置(参看屏幕录制1)安装目录下的SAMPLE ,CLIB ,SLIB 。
TEMP 文件。
(2) 新建工程(参看屏幕录制2)(3) 新建工程图例(参看屏幕录制3)它将图形中的文字、图形符号、注记、填充花纹及各种线型等抽取出来,单独处理;经过编辑、修改;生成子图库、线型库、填充图案库和矢量字库,自动存放到系统数据库中,供用户编辑图形时使用。
(4) 矢量化参数配置(参看屏幕录制4)(5) 屏幕跟踪矢量化(参看屏幕录制5)(6) 图形编辑该系统用来编辑修改矢量结构的点、线、区域的空间位置及其图形属性、增加或删除点、线、区域边界,并适时自动校正拓扑关系。
图形编辑子系统是对图形数据库中的图形进行编辑、修改、检索、造区等,从而使输入的图形更准确、更丰富、更漂亮。
5. 文件类型参考TIF :扫描光栅文件WT :点文件WL :线文件WP :区文件MPJ :工程文件CLN: 工程图例文件6. 矢量化流程图 可用二值扫描、灰度扫描或彩色扫描一般情况下,先使量化后对矢量图形数据进行校 正,但有时需要与已有的图型套何时,即需要先将扫描的图像与已有的图像配准,后进行矢量化用扫描仪将图纸扫描存于TIFF文件 有必要时进行图像校正,为 了显示速度可存RBM 格式 (图象镶嵌模块) 读图、分层编辑层名字点抽稀因子就是控制线在抽稀后与 原光栅中心线之间的最大偏差值, 实际上就是控制数据精度要求图1 矢量化流程图具体的实验有如下几个; 实验二用MAPGIS 造区实验三图形裁剪实验四 误差校正实验五 投影转换、数据输出实验六 标准图框-投影变换实验七 绘制等值线实验八 缓冲区分析、DTM实验九 网络分析对MAPGIS 感兴趣的可以联系我277876438希望对热爱学习的有帮助设置矢量化范围 装入光栅文件设置当前层设置缺省参数 设置矢量化参数 交互矢量化 保存文件。
实验二—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四)

实验二、空间数据库的建立(四)一、实验目的在数据库的建立过程中,部分数据采用数字化的方式得到,但有部分数据可能是从外系统中转入,这样就存在数据格式的转换与坐标系的建立,以使外来数据与本系统的数据能够套合在一起。
所以本次实验主要完成如下两个任务:1、掌握MAPGIS到ARCGIS数据格式的转换;2、掌握ARCGIS中地图投影的方法。
注意:一定要注意选择的投影是加带号的还是不加带号的,一定要一致。
二、实验内容1、了解外系统数据的数学基础略。
2、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MAPGIS中进行地图投影的转换●MAPGIS中将地图数据转换为SHAPEFILE格式。
3、在ARCCATALOG中将SHP数据导入数据库中。
4、在ARCGIS中进行地图地理坐标的定义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添加上一步成生成的图层。
打开ArcToolbox,执行命令“Define projection”命令2-3-在定义投影对话框中,选择要素类:点击坐标系输入框右边的按钮,在出现的“空间参考属性”对话框中,选择一个地理坐标系,GCS_Beijing_1954(注意:前提是我们已知道图层是使用北京1954地理坐标系)。
5、查看地图投影在内容表中,右键点击上一步的数据文件,查看“properties”,在属性对话框中,点击“source”选项页,查看这个图层的坐标系是否已经被指定为“北京1954地理坐标系”。
4-5-6、进行地图投影:地理坐标系->北京1954坐标系转换1)在第5步的基础上进行。
2)打开ArcToolbox ,执行命令“project ”命令3)在“project”对话框中,依次设定输入要素类,系统自动输入要素类的地理坐标。
4)从预定义的坐标系中选择(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s\Gauss Kruger\Beijing 1954\Beijing 1954 3 Degree GK Zone 36.prj)。
GIS实验报告之空间数据的转换与处理

西北师范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专业地理信息系统年级、班04级地信班学号200475040113 姓名同组者课程名称GIS软件实验题目空间数据的转换与处理成绩一、实验目的:熟练掌握ArcGIS软件的投影变换、格式转换及数据处理功能二、实验内容:白水县DEM的拼接、提取以及投影变换,包括操作步骤以及结果。
三、实验过程:1.白水县行政范围的提取(1)、加载原始数据的步骤:打开ArcMap后,选择相应的路径之后,加载数据后的画面如下:(2)、依据”Name”字段,提取白水县行政范围:点击此处加载数据选择vector.shp点击得到如下的对话这是打开Select对话框的路径输入的SQL表达语句点击ok完成操作后的图形如下2.DEM数据的并接(1)、加载横跨白水县的两幅DEM数据:加载DEM和上面的图之后的图形(2)、DEM数据的拼接打开Mosaic To New Raster的路径Mosaic To New Raster的对话框如下;点它加载DEM数据输入DEM选择16_bit_UNSIGNED选择MEAN点击ok后的画面如下3.利用白水县范围对DEM裁切:(1)、打开Extract by Mask对话框的方法打开Extract by Mask对话框的的路径(2)、在Extract by Mask对话框输入相应的参数在此输入参数点击ok后的画面如下4.白水县DEM的投影变换:在此选择的投影变换的路径打开的Project对话框的界面如下:选择投影的对话框如下:点Add 后的画面如下:点它选择投影选择19带点击ok即可,它的坐标已经变了,如下图;四、试验总结:通过这个试验学会了用ArvGIS的空间数据的转换与处理的基本功能,对这个软件有所了解。
教师意见:年月日。
gis数据入库、采集、编辑与变换的实验报告

gis数据入库、采集、编辑与变换的实验报告GIS数据入库、采集、编辑与变换的实验报告本次实验旨在探讨GIS数据入库、采集、编辑与变换的方法和步骤。
GIS 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包括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
矢量数据由点、线、面等要素组成,栅格数据由像元组成。
本实验将重点介绍矢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一、数据入库数据入库是将外部数据导入到GIS系统中的过程。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ArcGIS软件进行数据的入库操作。
具体步骤如下:1. 打开ArcMap软件,新建一个地图文档。
2. 在ArcCatalog中创建一个新的文件地理数据库,并将其添加到地图文档中。
3. 在文件地理数据库中创建一个新的要素数据集,设置好坐标系。
4. 将外部的矢量数据文件导入到要素数据集中。
二、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指通过现场测量等方式获得新数据并添加到GIS系统中的过程。
本实验将以采集实验为例,使用GPS设备在校园内进行采集工作。
步骤如下:1. 准备GPS设备,确保其能正常工作并能够获取经纬度信息。
2. 在校园内选择几个地点,如教学楼、运动场等,使用GPS设备记录相应地点的经纬度信息。
3. 将GPS设备连接到计算机上,导出采集到的数据。
4. 将采集到的经纬度数据转换为点要素,并将其添加到刚刚创建的要素数据集中。
三、数据编辑数据编辑是指对已有的数据进行修改、删除、添加等操作的过程。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编辑。
具体步骤如下:1. 选择需要编辑的图层,使用编辑工具栏中的编辑工具对要素进行编辑。
2. 可以通过修改要素的属性值、删除不需要的要素、添加新的要素等方式进行编辑。
3. 完成编辑后,保存修改,并关闭编辑状态。
四、数据变换数据变换是指将不同坐标系、投影等的数据进行转换的过程。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坐标转换。
具体步骤如下:1. 打开ArcToolbox,选择"数据管理工具",找到"投影"工具集下的"批量投影"工具。
MAPGIS空间分析实验报告

GIS实验报告班级:10测绘学号:1000902024姓名:扈芳一.实验名称:空间分析;二.实验对象:mapgis67中sample中的“ku6_3.wl”;三.实验内容(一)对文件“ku6_3.wl”文件进行净化1、打开狗,再打开MAPGIS主菜单,图形处理——输入编辑——新建工程,在工作台的位置单击鼠标右键添加项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找到mapgis67中sample中的文件“ku6_3.wl”,打开,再将添加的“ku6_3.wl”打开。
在工作区更新窗口,出现如下的界面再在菜单栏中打开线编辑,选择删除线,通过放大、缩小,框选的方式删除所有除高程线之外的线。
(二)将净化后的图进行高程处理(三)1、修改属性结构当我们打开菜单栏中的其他,选择浏览图元属性,选择任一条线,在其后弹出的对话框中只有“ID”和“长度”属性,我们需加入“高程”属性,步骤如下:右击,选择修改属性结构,在弹出的编辑属性结构对话框中输入字段名称高程值,按回车键选择字段类型为浮点型,再按回车键,输入字段长度为5,小数位数为1,再按回车键,点击OK。
注意,一定要按回车键将箭头放到第四格2、高程自动赋值在菜单栏中打开矢量化,选择高程自动赋值,在图的最中间线圈的中间单击鼠标左键出现蓝色射线,将其拖动到最外面的线外再单击鼠标左键,弹出高程增量输入对话框,输入当前高程为6700,输入高程增量为-10按确定后,所赋值的等高线变为黄色,选择与未赋值的等高线相邻的已赋值等高线,浏览图元属性,记住其高程值,以此为参考对剩下的等高线进行赋值,所有等高线赋值完毕后如下(四)空间分析打开MAPGIS主菜单,空间分析——DTM分析,在生成的窗口中的菜单栏中打开文件——打开数据文件——线数据文件,打开“ku6_3.wl”文件文件打开再选择菜单栏中的“处理点线”中的“线数据高程点提取”,于是弹出如下窗口:按确定,出现再在菜单栏中打开Grd模型,选择离散数据网格化点击确定;再打开菜单栏中的“文件”选择“打开三角剖分文件”,在弹出的如下对话框中选择“TmpGrid.GRD”。
MapGIS实验报告

MapGIS实验报告Mapgis 实践报告MapGIS实验⼀:地图编辑、⽮量化、拓扑编辑、属性管理⼀、⽬的要求掌握运⽤MapGIS进⾏地图扫描⽮量化的基本原理、⽅法和步骤,熟悉MapGIS 地图编辑模块、⽮量化模块、拓扑编辑模块、属性管理模块的使⽤。
⼆、操作内容参考实验指导书介绍的⽅法,利⽤提供的扫描地图进⾏屏幕跟踪⽮量化,并建⽴拓扑数据结构。
修改属性结构表,并挂接属性数据。
三、操作步骤1、启动MapGIS6.5并进⼊图形处理→输⼊编辑⼦系统。
2、新建⽂件→装⼊光栅⽂件(选择“⼭东地市⾏政区划图”)→⼯作区→存⽂件→存线⽂件(将⽂件保存在E:\workspace下),如下图:3、线编辑→参数编辑→修改缺省线参数(⼀般选折线,定义线型、辅助线型,宽度,X、Y 值,图层等)。
4、⽮量化→交互式⽮量化(对图像中的每个线条进⾏⽮量化)。
提⽰:编辑过程中按F5键放⼤窗⼝,F7键缩⼩窗⼝,F6键移动窗⼝,F8键在当前线上增加⼀个点,F9键取消当前线上最后⼀个点。
在⾃动跟踪过程中,如果出现错误,则可以按F9键不断退回。
注意:编辑过程中应当经常存盘;每条线跟踪⼀次。
如下图:5、编辑完成后,进⾏多边形拓扑关系错误检查过程。
具体操作包括:其它→⾃动剪断线→清除微短线→清除线重叠坐标及⾃相交→清除微短线→⾃动线结点平差→线拓扑错误检查。
提⽰:如果其中的任何⼀步提⽰有错误,则按照步骤6中的⽅法对每⼀个错误分别进⾏修正。
6、如果拓扑错误检查有错误,则利⽤线编辑⼯具对错误进⾏修正,直⾄在进⾏“线拓扑错误检查”时没有错误为⽌。
提⽰:线编辑⼯具都在“线编辑”菜单中,最常使⽤的⼯具包括:剪断线→有剪断点;线上加点;线上删点;线上移点;线结点平差→区圆⼼值;删除线;联接线。
如下图:7、当没有拓扑错误时,进⾏多边形拓扑关系建⽴。
具体操作包括:其它→线转弧段(存区⽂件,输⼊新⽂件名,将⽂件保存在你熟悉的路径下,如D:\)。
8、⼯作区→装⼊⽂件→装⼊区⽂件(新存的⽂件)→其它→拓扑重建。
MapGIS数据处理方法介绍

MapGIS数据处理方法介绍引言MapGIS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处理方法,帮助用户进行地理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MapGIS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导入、数据编辑、空间分析等。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们能更好地了解和使用MapGIS的数据处理功能。
数据导入MapGIS支持导入多种格式的地理数据,包括地理数据库、Shapefile、CAD数据等。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数据导入方法。
导入地理数据库要导入地理数据库,首先需要在MapGIS中创建一个新的地理数据库,并设置数据库类型和连接信息。
然后,选择要导入的数据表,在数据导入向导中选择数据库类型和连接信息,并设置导入选项。
最后,点击导入按钮,等待MapGIS将数据导入到地理数据库中。
导入Shapefile要导入Shapefile,首先需要在MapGIS中创建一个新的地理数据集。
然后,选择要导入的Shapefile文件,在数据导入向导中设置坐标系统和投影信息,并设置导入选项。
最后,点击导入按钮,等待MapGIS将Shapefile导入到地理数据集中。
导入CAD数据要导入CAD数据,首先需要在MapGIS中创建一个新的地理数据集。
然后,选择要导入的CAD文件,在数据导入向导中设置坐标系统和投影信息,并设置导入选项。
最后,点击导入按钮,等待MapGIS将CAD数据导入到地理数据集中。
数据编辑MapGIS提供了丰富的数据编辑工具,帮助用户对地理数据进行编辑和更新。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数据编辑方法。
添加图层要添加图层,首先需要在MapGIS中打开一个地理数据集。
然后,点击添加图层按钮,在图层管理器中选择要添加的图层类型和数据源。
最后,点击确定按钮,MapGIS将把选定的图层添加到地理数据集中。
修改图层属性要修改图层属性,可以在图层属性对话框中对图层的各个属性进行设置和修改。
例如,可以设置图层的名称、符号、标注等。
MAPGIS的数据转换与使用技巧

MAPGIS的数据转换与使用技巧M APGIS的数据转换与使用技巧黄女亘(福建省地质测绘院,福州,350011)摘要数据的共享使用和充分利用软件的优势互补,优化数字化生产的工艺流程,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M A PG IS 数据转换使用技巧随着计算机科学、地理学、制图学、遥感与摄影测量学、图形图像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一种功能强大、性能完善的计算机系统,广泛应用于规划、土地、测绘、建设、环保、军事等诸多部门,成为政府部门进行科学管理和快速决策时不可或缺的工具。
而各具特点的GIS和制图应用软件也给社会用户提供更大的选择性。
MAPGIS 作为较早发展起来的国产GIS软件,国内拥有一定数量的用户。
在多年使用MAPGIS的生产实践中,笔者积累了一些经验。
下面对它在数据交换及对其它软件数据的技巧性使用方面进行简单介绍。
1 数据格式转换实际生产过程中在不同的软件环境中共享和重用数据是很重要的。
这就需要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由于缺乏对空间对象统一的描述方法,从而使得不同数据格式描述空间对象时采用的数据模型不同,造成转换后不能完全准确地表达原数据的信息,经常造成一些信息丢失。
因此,数据格式转换应以最少信息量丢失为前提。
下面介绍MA PGIS与几种常用的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方法及步骤。
1.1 CAD数据与MAPGIS数据格式转换1常见的CAD文件有AUT OCAD的线画文件(.DWG)。
CAD文件是由颜色、线型、线宽、符号等静态图形特征组织后的图层集合,其图层并没有象GIS中的图层那样组织严密,实体/元素都包含在一个单一的文件中,属性数据的主要描述依靠图层和注记。
不同的CAD文件版本对不同版本的文件格式有各自的实现。
CAD文件通常以DXF文件与其它数据格式进行交换。
传统的CAD文件转换至MAPGIS文件,为了保证其图形、图饰完整,数据转换后图层、颜色等信息丢失,符号块及线型被打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数据的采集、转换与处理
【实验内容与学时】 (6学时) MAPGIS软件的扫描矢量化空间数据采集(课后学生自学完成) ArcGIS软件的数据矢量化空间数据采集 利用影像配准(Georeferncing) 工具进行影像数据的地理配 准及编辑器的使用 ArcGIS软件中的空间数据处理 【实验目的】 掌握MAPGIS软件和ArcGIS软件的扫描矢量化空间数据采集; 掌握ArcGIS软件中影像数据的地理配准; 掌握并熟悉ArcGIS软件中空间数据处理(数据裁减、图层拼 接、要素融合、图层合并、图层相交、投影定义及变换、数 据更新变换的综合应用练习)。
在矢量化工作中要注意保存自己的成果,最好以自 己的学号保存,地址就放在D:\PAGIS\GIS02\Exec1的 矢量化功能即“矢量化/自动矢量 化”,大家可以试一试自动矢量化的效果。注意:在 进行自动矢量化之前最好先关闭自己已经完成的矢量 化工作。
想一想在哪种情况下可使用自动矢量化。
①在ArcMap的Table of Contents(TOC,窗口内容表) 中右键选择ParcelScan.img栅格图层,并选择Properties (属性)。 ②在Properties对话框中单击“Symbology(符号)”标 签。在Show框中单击“Unique Values”,点击“确定” 按钮。
(7)执行线线拓扑错误检查(其它/拓扑错误检查/线拓 扑错误检查),如有错误需要一个一个的进行检查纠正。 (在课后进行中出现的问题请记录,上课时再一一解决) (8)当完成线拓扑错误检查后,执行线转弧段功能(其 它-线转弧段),并将生成的弧段保存为“房屋区”。 (9)关闭线文件,打开新生成的弧段文件“房屋区”。 设置弧段可见:由于系统缺省为弧段不可见,因此刚打 开弧段文件时是看不到的。需要通过设置-参数设置来 进行设置弧段可见(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在弧段可见前面 打勾)。完成后点按更新窗口按钮 即可显示弧段。
跟踪线过程示意图
【问2】提交跟踪线过程示意图界面。
(7)跟踪栅格像元来创建面要素
利用VectorizationTrace工具可创建面状要素。 为了很好的显示需要跟踪的区域,需要缩放到一个 名为Trace polygons的书签(点击View/Bookmarks/ Trace polygons)。 (8)改变编辑的目标层 通过改变编辑目标层从ParcelLines 到ParcelPolygons来创
(1)启动ArcMap,打开数据
在开始菜单中或桌面上双击ArcMap的快捷方式来启动 ArcMap。单击标准工具栏上的“Open“按钮,在 D:\PAGIS\GIS02\Exec1\ArcScan目录中选择 ArcScanTrace.mxd,点击打开。 (2)改变栅格图层的特征
栅格图像必须变为单色才能利用ArcScan工具和命令。
如上图中这条无用的微短线为1.777182。这里我们可以
先设置最小线长为1.8或2。如果还不放心的话,也可以随 机点击出现的微短线,看其是不是有用。如果确认所有线 都为无用的微短线,那么可以点中框中任意一条记录,点 鼠标右键,然后点删除所用微短线。 通过一次删除后如果还有一些无用的微短线没有删除,那 么还需要进行设置最短线长进行第二次删除微短线。
(6)跟踪栅格像元来建立线要素
在设置好栅格捕捉环境后就可以开始跟踪栅格像元,接 下来我们将利用Vectorization Trace工具。 (1)在ArcScan工具栏上点击“Vectorization Trace” 按钮 。移动鼠标指针到捕捉边界交点然后点击来开 始跟踪(如果感觉图形太小的话,可以先放大栅格图形)。 (2)利用Vectorization Trace工具向下并点击来开始创 建线要素,继续利用Vectorization Trace工具来跟踪外 部边缘。当跟踪完成整个边界,按F2完成草图。现在一个 新的线要素显示这块地的边界。
建面状要素。
(1)在Editor工具栏上点击Target下拉框选择 ParcelPolygons。 (2)在ArcScan工具栏上点击Vectorization Trace工具。移动鼠标指针到捕捉地块061的左下 角并点击开始跟踪,点击地块的右下角,创建面 的一段边线,逆时针方向继续跟踪该地块,当鼠 标指针回到开始点时按F2完成创建面。
(5)F8键(加点):用来控制在矢量跟踪过程中需要加点的 操作。按一次F8键,就在当前光标处加一点。
(6)F9键(退点):用来控制在矢量跟踪过程中需要退点的操 作,每按一次F9键,就退一点。有时在手动跟踪过程中,由于注 释等的影响,使跟踪发生错误,这时通过按F9键,进行退点操作, 消去跟踪错误的点,再通过手动加点跟踪,即可解决。 (7)F11键(改向):用来控制在矢量跟踪过程中改变跟踪方向 的操作。按一次F11键,就转到矢量线的另一端进行跟踪。 (8)F12键(抓线头):在矢量化一条线开始或结束时,可用 F12功能键来捕捉需相连接的线头。 (9)当所跟踪的线为闭合时,你在跟踪结束按右键结束时同时 按住Ctrl键,则所画线自动封闭。利用“交互式矢量化”功能, 我们在线上点击鼠标就自动跟踪很长的线,在前进方向受到干扰 时,需要我们来决定跟踪的线路。这就是交互矢量。
(2)点击Editor工具栏中 Snapping (Editor/Snapping)菜单 打开Snapping Environment对话框,点击 Raster前的+号展开。选择 其中的Centerlines和 Intersection(在两个前 面打勾即可)来进行捕捉。
【问1】提交Snapping设置对话框界面。
完成后通过“矢量化/交互式矢量化”开始矢量化。在进行 矢量化时,大家要熟悉矢量化各功能键的作用: (1)当一条线结束时,按鼠标右键完成;当跟踪的线不要 时可以按ESC键取消。 (2)F5键(放大屏幕):以当前光标为中心放大屏幕内容。 (3)F6键(移动屏幕):以当前光标为中心移动屏幕。 (4)F7键(缩小屏幕):以当前光标为中心缩小屏幕内容。
(9)完成编辑过程
完成了栅格像元的跟踪后,需要屏蔽(停止)
Vectorization Trace工具,可以通过保存来停止编辑 并完成此练习。
点击Editor菜单并点击Stop Editing。点击Yes来保 存自己的编辑成果。 小结:在本练习中我们学习了怎样设置栅格捕捉选
【实验步骤与过程】
一、MapGIS软件空间数据矢量化采集
1.矢量化等高线 通过开始/程序/mapgis65/mapgis65主菜单启动mapgis 主界面,点击“图形处理子系统”,点击“输入编辑”进 入矢量化界面。在mapgis编辑器对话框中选择“打开已有 工程/文件”选项,确定后选择光栅文件(扫描图件)G0, 文件D:\PAGIS\GIS02\Exec1目录下。注意需要在文件类型 栏中选择“MAPGIS图像文件”才能找到G0文件。 在矢量化前需要检查是否需要执行光栅文件求反操作。 如果图件是白线灰底就不需要再进行光栅文件求反操作。 否则需要执行“矢量化/光栅文件求反”操作。
(1)转入区文件。通过“文件/装入区”装入刚完成的 区文件“房屋区”。 (2)浏览装入的区文件。为了核查装入的文件是否为 我们所需要的,可以进行浏览核查(窗口/复位窗口/选 择浏览显示文件并点按确定)。 (3)文件转换:将区文件转换为shape文件(输出/输 出SHAPE文件),选择需要输出的文件以及输出保存的 地址目录和名称即可。
(5)设置栅格捕捉选项
栅格捕捉设置影响跟踪过程,这
些设置在Raster Snapping Options 对话框进行设置。
(1)在ArcScan工具栏(View/ Toolbars/ArcScan)上点击 “Edit Raster Snapping Options”按钮 打开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设置“maximum width”为7,这个设置使得能 捕捉边界的栅格像元。点击 “确定”结束。
(10)区拓扑错误检查:在建立区文件之前需要进行区 拓扑错误检查(其它/拓扑错误检查/区拓扑错误检查)。 (11)拓扑重建:完成区拓扑错误检查后,可进行拓扑 重建(其它/拓扑重建)。完成后记得保存。
4.MapGIS数据转换输出 为了将数据转换为其他软件数据格式,我们需要利用mapgis的
“文件转换”功能,(图形处理子系统/文件转换)。
①点击Editor工具栏中的“Start Editing(开始编辑)” 开始编辑。如果Editor工具栏没有出现,可通过 View/Toolbars/Editor打开; ②如果ArcScan扩展模块无法工作,有可能是我们还没有 装入该扩展模块。装入的方法为Tools/Extensions/在 ArcScan前面打上勾即可。
(3)确定跟踪范围
点击菜单View(视图)/Bookmarks(书签)/ Trace lines(跟踪线)来设置当前区域为本次练习的区域范围。 当显示刷新后,我们就可以看到跟踪的线区域范围。 (4)开始编辑 ArcScan扩展模块必须在编辑状态下才能激活,Start Editing
(开始编辑)命令可以使我们开始编辑工作。
2.等高线高程自动赋值 在前面建立的等高线数据的基础上首先应该建立属性 结构字段以存放高程数据。注意输入好后按回车键到下一 行。 (1)建立线属性结构。执行“线编辑/参数编辑/编辑线 属性结构”,在出现的编辑属性结构对话框中建立高程字 段,字段类型为双精度型,字段长度为3,小数位数为0。 完成后按回车键进入到下一行。 (2)点击“高程自动赋值”(矢量化/高程自动赋值) 后,在等高线地图上点击并拖出一条直线,并点击结束。 所有与拖出的直线相交的等高线会自动按照设置的数值进 行自动赋值并颜色发生变化。
(4)注意保存自己的成果,不过现在矢量化的还是线, 因此也只能采用保存线功能,还是保存为自己的学号, 地址就放在D:\PAGIS\GIS02\Exec1的temp目录下。 (5)画完了,我们来执行自动剪断线功能(其它/自 动剪断线)。 (6)执行删除微短线功能(其它/清除微短弧线/清除 微短线)。删除微短线的大小值一定要注意,最小线 长的值大了,就有可能将有用的线删除了,如果最小 线长的值小了,那么就不能将无用的微短线完全删除。 一般情况下可以看一看无用的微短线长度值再来填数 值。(线编辑/修改线属性/点击地图上需要删除的微 短线,出现的对话框中会显示线的长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