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桨前后注意事项
无偿献血前、中、后注意事项

无偿献血前、中、后注意事项(参考)
(一)献血前注意事项:
1.献血前应尽可能适当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2.献血前一天和当天不要吃油腻食物,不要饮酒,请不要空腹献血。
3.献血前三天如曾服用药物,请将服药情况告知体检医生,由体检医生判断是否适合献血。
4.献血前一周内,若有上感、发热或腹泻等不适,以及女生月经期间都应暂缓献血。
5.献血前多了解一些血液知识,以减轻心理压力。
(二)献血中注意事项:
1.采血过程中,全身放松,保持心情愉快。
2.采血过程中应分散注意力,可以想一些其他事情、与采血护士聊会儿等,一般3~5分钟就可以结束。
3.若出现心慌、气闷、出冷汗、口干等感觉时,应告诉采血护士或巡回医生,以便采取处理措施。
(三)献血后注意事项:
1. 止血。
献血后稍事休息,不要急起,手指按压穿刺部位5~10分钟。
2. 献血后的当天,保持穿刺部位干爽清洁,创口贴保持12小时。
3. 献血后,不必增加特殊营养,适当多饮水以补充失去的水分,维持正常的饮食即可。
4. 献血后24小时内不要剧烈运动,适当休息,当天请不要从事高空作业、高温作业、体育比赛、通宵娱乐等活动。
献血前后注意事项有哪些

献血前后注意事项有哪些导语:献血后的当日,要注意穿刺针眼处的清洁卫生,洗澡以淋浴为好,不要以脏水或肥皂水进入或刺激针眼,以防感染。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献血前后注意事项有哪些,欢迎借鉴!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献血前,首先自己不能生病,尤其是传染*疾病,女*最好不是在经期或临近经期献血,此外,孕妇、儿童、老人和体重小于90斤的人士都不能参与献血。
2、献血前一天,要早睡,保持一个正常的睡眠状态,同时,早上吃得清淡和均衡一些,让自己充满正能量。
3、献血前后,不能喝酒、吸*、注*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也要全部改正掉。
4、献完血后,最好吃一些能补血的食物,如红枣、牛奶、紫薯、核桃等帮助你的造血系统尽快恢复,防止和避免贫血、头晕、耳鸣等问题。
5、献完血不能参与剧烈的运动,会造成肌肉横纹溶解,危及生命安全,最好是散散步,或睡个午觉,来补充下体力。
献血的5大好处1.血细胞的生长。
献血后刺激造血器官即骨骼加速血细胞的生产,使造血机能更加旺盛,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健康。
2.献血增强肝脏功能。
研究表明,定期献血可以降低血液中铁等一些重金属的含量,减轻解毒器官肝脏的负担,增强肝脏的功能。
3.献血改善器官供血。
献血可以降低血脂和胆固醇的浓度,降低血液粘稠度,起到稀释血液、加快血流速度,改善心、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
4.科学规律的献血。
可以使血脂、胆固醇降低,血流加速,血液中的脂肪、重金属等物质不容易沉积、粘附于血管壁,可预防血管**下降、硬化,起到防治高血压病、血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作用,使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精力充沛。
5.献血可以延年益寿。
国外也曾有学者对66岁以上的332人(献血者)与同年龄、*别的399人(未献血者)作前瞻*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献血组平均寿命为70.1岁,高于未献血组的平均67.5岁;献血组的存活率为67%,高于未献血组的40%;献血组的死亡率为33%,低于未献血组的60%。
献血浆、者须知

献血浆者须知为保障献血浆者的身体健康和原料血浆质量,在献血浆时须遵守以下规定:一、凡年龄在18-55周岁,身体健康的划定采浆区域内户籍居民均可申请参加原料血浆捐献活动;既往无献浆不良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固定献血浆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浆的,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
申请献血浆时,请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到户籍地是其划定采浆区域的单采血浆站办理献血浆登记,经体格检查和血液检测合格后,领取《供血浆证》。
二、献血浆者只能在户籍地是其划定采浆区域的单采血浆站献血浆,不能跨采浆区域献血浆或者流动献血浆。
三、献血浆时应当做到每个献血浆者只有一个《供血浆证》。
每次献血浆须持本人有效身份证和《供血浆证》,办理献血浆手续,体格检查和血液检测合格后方可献血浆。
固定献血浆者血液检测项目可先采后检。
四、献血浆者只接受单采血浆机采集血浆,拒绝手工操作采集血浆。
两次献血浆间隔不得少于14天,一年内累计献血浆次数不得超过24次。
每次献血浆量不得超过600克(含抗凝剂)。
乙肝表面抗体阴性的新献血浆者需经乙型肝炎疫苗免疫。
五、献血浆者体格检查和血液检测项目。
(一)体格检查项目。
1.年龄:18-55周岁,固定献血浆者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
2.体重:男≥50KG,女≥45KG。
3.血压:12.0 Kpa(90 mmHg)≤收缩压<18.7 Kpa (140 mmHg);8.0 Kpa(60 mmHg)≤舒张压<12.0 Kpa (90 mmHg);脉压差:≥30 mmHg/4.0 Kpa。
4.脉搏:60次/分钟~100次/分钟,高度耐力的运动员≥50次/分钟,节律整齐。
5.体温:正常。
6.胸部:心肺正常,无病理性呼吸音及病理性心脏杂音,心率60次/分钟~100次/分钟。
新献血浆者须做心电图和X光胸片检查,固定献血浆者和非固定献血浆者每12个月做1次心电图和胸片检查。
7.腹部:腹平软、无肿块、无压痛、肝脾不肿大。
8.皮肤:无黄染,无创面感染,无大面积皮肤病,浅表淋巴结无明显肿大。
献血浆规定

献血浆规定献血浆是一项非常有意义和重要的公益活动,可以帮助许多需要血浆治疗的人们,挽救他们的生命。
但是,献血浆也需要遵守一些规定,以确保献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首先,献血浆者必须年满18岁,并且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是献血浆的基本要求,因为只有健康的人,才能够保证献血过程的安全性。
如果献血者有任何疾病或病症,比如患有心脏病、肝炎等,是不符合献血浆的条件的。
其次,献血浆者在献血前应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献血前24小时内不要喝酒,不要吸烟,不要进行剧烈运动,不要过度疲劳,以免影响献血过程。
此外,献血者在献血前还应该准备好身份证明、献血证等相关证件,以便工作人员核对身份和状况。
再次,献血浆者需要遵守一定的献血周期。
通常情况下,女性献血者的献血周期为3个月,男性献血者的献血周期为4个月。
这样做是为了给予献血者充分的休息时间,保证身体恢复和血浆再生。
同时,献血者在献血期间也应该注意营养的补充,以维持身体的健康。
最后,献血浆者应当遵守献血中心的规定和要求。
在献血过程中,献血者应当积极配合工作人员的操作和指导,保持身体的放松和稳定。
同时,献血者也要主动告知自己的病史和相关信息,以保障献血的安全和有效。
尽管献血浆是一项伟大的公益活动,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献血浆有一定的风险和限制。
有些人例如患有传染性疾病或贫血等病症的人,是不适合献血浆的。
因此,在献血之前,每个人都应该先进行相关健康检查,确保健康情况符合献血浆的要求。
总之,献血浆是一项有益于社会的公益活动,但是也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定和要求。
只有通过合法合规的献血行为,我们才能为他人的生命提供帮助,为社会的和谐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所以,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参与献血浆,遵守相关规定,为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共同努力。
献血浆以后注意事项

献血浆以后注意事项在我们现实生中,往往是会有许多人去献血的。
因为献血不仅可以帮助他人,也可以帮助今后的自己。
那在献血之后有什么注意事项呢?献血之后又应该吃什么食物补血呢?今天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
想知道的朋友就来看一下吧。
当我们在献血后需要注意什么呢?可能对此有许多人是不知道的。
不过没关系,下面就来告诉大家献血后的注意事项。
1、注意保护针口,避免感染献血完毕之后,要用消毒棉花长按住伤口3-5分钟,当然也可以久一点,觉得已经止血之后可以放下,如果有什么异常的话,及时告知在场的医务人员,然后回去之后,短期内也不能让伤口碰水。
2、注意休息,不能熬夜不管你献血之后有多兴奋也好,还是有其他的紧急事要处理,都要把他们放到一边去,短期间都不建议大家熬夜,一定要休息好,只有这样,恢复的才会比较快。
3、喝酒是大忌,能免则免在进行献血之后,则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喝酒,就算是朋友约出去也不能喝酒,最好就喝一些白开水为好。
4、可以进食一些补血的食物献完血之后,可以正常饮食,不过还是建议少吃那些烧烤,辛辣的食物,当然还可以吃一些补血的食物,比如喝鸡汤,吃红枣和提子,以及一些肉类的食物。
5、尽量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在运动方面,献血后除了注意休息之外,还要适当的克制自己,短期之内也不要进行一些剧烈的运动,工作的时候也不要做哪些搬搬抬抬的工作,能不做就不做,能偷懒就暂时偷一下懒。
6、短期内不要再次献血一般献完一次血之后,都会有一段恢复期,由于每个人的体制不同,恢复的时间也有长有短,如果还想再次献血的话,小敏建议最好半年以后或者一年以后再献,这样的话,才会相对比较好。
献血后需注意哪些问题献血之后,除了需要注意以上事项之外,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我们再一起来看一下。
1、拔针后应伸直前臂,或前臂伸直后稍稍上抬,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按压针眼处及上方5分钟止血。
不要屈肘止血,因为屈肘会给手背静脉网回流心脏的血液增加一定的阻力,使血液回流受阻,从血管的针眼处溢出,而出现皮下瘀血;也不要捻动棉球,那样会使血管上的针眼刚粘合住又被揉开。
献血浆过程中注意事项

献血浆过程中注意事项《献血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献血浆前呀,可一定要休息好喽。
就像手机得充满电才能好好工作一样,咱们的身体也得精力充沛才行呢。
要是前一晚熬夜了,第二天整个人都迷迷糊糊的,这时候去献血浆,身体可能就会抗议啦。
我有个朋友,头天晚上追剧到很晚,第二天跑去献血浆,结果在献血浆的过程中就感觉头晕目眩,可把在场的工作人员吓坏了。
所以啊,为了自己的身体,也为了能顺利献血浆,献血浆前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2. 吃的方面也不能马虎哦。
别以为随便吃点啥都行,这就大错特错啦。
献血浆前啊,可不能吃那些油腻腻的东西,像什么油炸鸡腿啊,那可不行。
你想啊,血浆就像是清澈的溪水,如果混进了很多油,那还能干净吗?最好是吃些清淡的食物,像米粥、馒头、蔬菜之类的。
我邻居就没注意这个,吃了好多油炸食品后去献血浆,结果被告知血脂太高,暂时不能献,白跑了一趟,多可惜呀。
3. 献血浆之前一定要如实告诉工作人员自己的健康状况。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儿。
就好比你去参加一场比赛,得把自己的真实情况告诉裁判一样。
要是你隐瞒了自己生病或者正在吃药的情况,那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呢。
我听说有个人感冒了还去献血浆,也没告诉工作人员,结果献完之后病得更重了,这不是自讨苦吃嘛。
所以啊,有啥情况一定要坦诚相告。
4. 到了献血浆的地方,别紧张呀。
有些人一看到那些针头啊、仪器啊,就开始害怕,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
其实没什么可怕的,这就像打针一样,虽然会有一点小痛,但很快就过去了。
我表妹就是,每次打针都害怕得不行,献血浆的时候更是紧张得全身发抖。
工作人员就一直安慰她,告诉她放松就好。
你要是紧张的话,就深呼吸几下,就像闻花香一样,慢慢地吸气,再缓缓地呼气,这样就能放松不少呢。
5. 在献血浆的过程中啊,手臂可不能乱动。
这就像开车的时候要握紧方向盘一样,得保持稳定。
要是乱动的话,针头可能会移位,那可就不好了。
我有个同事,献血浆的时候老是动来动去,结果针头扎歪了,又得重新扎一针,多疼啊。
献血前后注意事项

献血前后注意事项献血前须注意:1.献血前一天晚上不要饮食过饱, 献血旳前两餐不要吃肉、鱼、蛋、牛奶、豆制吕及油腻旳食物。
要吃某些清淡饮食, 献血前不能大量饮水,以防止血液浑浊, 影响血液质量。
2.要保持献血前一晚旳良好睡眼, 献血前也不要空腹, 以免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某些反应。
3.献血前两天如有感冒、发热、咳嗽等应暂缓献血。
4、准备献血前还可以阅读某些献血宣传资料, 以解除和减轻献血中不必要旳反应。
献血后应注意:1.采血结束后, 献血者应就近做稍事休息, 不得急起, 以防一过性脑缺血旳发生。
同步按压住针眼部旳消毒棉球, 以免针眼处渗血或皮下瘀血。
2、献血后旳当日, 洗澡以淋浴为好, 不要以脏水或肥皂水进入或刺激针眼, 以防感染。
3、在献血后旳1—2日内, 合适增长饮水量, 注意一点蛋白质和易消化旳食物, 切忌暴饮暴食, 亦不要饮酒。
合适注意休息, 保证充足旳睡眠。
不要进行剧烈旳活动或彻夜娱乐活动。
个别出现倦怠感觉者, 只要保证充足旳睡眠, 也会很快消失旳。
4.献血后出现某些不良反应, 应与采血单位获得联络, 以便及时进行访视和处理。
之后怎么保养身体?献血后旳营养补充一般以增长造血所必需旳多种营养物质为宜。
造血旳原料重要包括: 蛋白质、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等。
具有优质蛋白质较多旳食物有: 奶类、瘦肉、蛋类、豆制品等。
具有铁较多旳食物有: 动物肝脏、海蜇、虾、芝麻、海带、黑木耳、紫菜、香菇、豌豆、大枣、桂园等。
具有叶酸较多旳食物有: 猪肝、肾、牛肉等。
具有维生素B12 较多旳食物有: 动物肝脏、猪或羊肾、腐乳等。
总之, 献血后不必尤其地去吃些什么, 只要吃得科学合理、有营养价值、可口、舒适、适量, 就能在短时间里, 恢复失去旳那部分血液。
献血有害健康吗血液是一种流体组织, 在心脏推进下循环流动于心血管系统中, 它是人体旳重要构成部分, 约占体重旳7-8%, 一种50公斤体重旳人, 其血液总量约为3000-4000毫升, 正常状况下, 这些血液只有80%在血管内运行, 其他20%旳血液储存在肝、脾以备人体急需。
献完血浆注意事项

献完血浆注意事项献完血浆后,有一些注意事项是非常重要的,这些注意事项可以帮助您确保恢复顺利并避免潜在的健康问题。
以下是一些您需要注意的事项:1. 休息:献完血浆后,您的身体可能会感到疲劳和虚弱。
因此,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找个舒适的地方,放松一段时间,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
2. 补充液体:献血会导致您失去一定量的水分,因此很重要的一点是及时补充体液。
饮用充足的水、果汁或电解质饮料,以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
3. 饮食:确保您在献血后摄入足够的营养是非常重要的。
食用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比如肉类、家禽、鱼类、豆类和绿叶蔬菜,以帮助您的身体更快地恢复。
4. 避免剧烈运动:献血后的24小时内,避免进行剧烈运动或参加激烈的户外活动。
这是因为您的身体需要时间来恢复并重新建立血浆库存。
5. 观察异常症状:在献血后,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经历一些轻微的不适症状,如头晕、恶心或疲劳。
如果这些症状过于严重或持续时间过长,请咨询医生进行进一步评估。
6. 避免饮酒和吸烟:献血后的24小时内,应避免饮酒和吸烟。
这是因为这些习惯会对血液循环和身体的恢复过程产生不利影响。
7. 避免给予血液:献血后的一段时间内,您的身体需要时间来补充和恢复新鲜的血液库存。
因此,在这段时间内,不建议您去捐献血液或其他血浆制品。
8. 关于性行为:如果您正在进行性活动,特别是与不确定血液状况的伴侣,建议在献血后的一段时间内使用安全套,以减少传播任何可能的感染风险。
9. 注意伤口护理:在献血后,您可能会留下一个小伤口。
确保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并按照医生或护士的建议进行任何伤口护理和处理。
10. 关注身体反应:如果您在献血后出现不寻常的身体反应,如持续出血、感染或严重的疼痛,应尽快就医求诊。
总结起来,献完血浆后需要给予足够休息,补充体液,摄入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剧烈运动,观察身体反应,避免饮酒和吸烟,避免给予血液,关注伤口护理,注意性行为,以及关注身体异常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献血桨前后注意事项
献血是一件可大可小的事情,当然,作为献血的对象在献血前后还是需要注意到一些事项和禁忌的,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那么,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请看详情。
一、什么是献血浆?
献血浆就是由单采血浆站采集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的行为,采集的血浆为血液的无形成分,满足血液制品生产用原料血浆需求。
国家对单采血浆的管理非常严格,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包括《血液制品管理条例》、《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单采血浆站技术操作规范》等,对单采血浆站的设置、单采血浆监督、单采血浆采集流程等都有明确的规定,确保单采血浆工作的安全、有序进行。
血液制品是有其他药品不可替代和重大临床使用价值的特殊药品,在抢救特别是对与血液有关的疑难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上,只能依靠血液制品,是临床其它药品不可替代的必须用药。
而考虑到健康人血浆成分的复杂性,国家规定除人血白蛋白外,其他血液制品不予进口。
二、献血浆是不是卖血?
1、献血浆不等于献血。
2、献血浆是奉献爱心的高尚行为,前卫生部长陈竺就多次捐献血浆,并提出“献血献浆同样光荣”。
所以,血浆及其血浆制品是用来救命和防疫的,血浆是无价的。
3、国家规定血和血浆是禁止买卖的,血浆站发给献血桨员的钱是误工费,不是购买血浆的价款。
国家倡导公民无偿献血浆,但由于献血浆之前要进行体检,要半天的时间,所以我们每次付给献血浆者一定的误工费。
三、献血和献血浆的区别:
血液是由55%-60%的血浆和40%-45%的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的。
献血,是抽取献血者的全血。
而献血浆是利用全自动单采血浆机,经离心机分离,采集人体血液中的血浆部分,而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回输给献血浆本人,使其能很快恢复体力。
浆站提供的血浆并不用于临床输血,而是一种血液制品的工业原料,它们通常被卖给生物制药公司,提炼制成人血白蛋白、
球蛋白和血小板因子等昂贵药剂。
四、献血浆有会不会影响健康?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1、献浆不会影响健康
有人担心献浆会影响身体健康,其实这种担心没有必要。
第一,人的血液总量占体重的8%,一次献血浆600克(含抗凝剂)是不会影响血液正常生理功能的。
第二,人体本身具有很强的调节功能,献浆后1~2小时血容量就会得到恢复。
第三,献浆前要做严格的身体检查和化验,合格者方能献浆。
第四,多年来国内外千百万人的献浆实践已证实献浆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2、根据大量的医学资料证明,适量献血浆可降低血脂、血液粘稠度,有效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由此可见,献血浆概拯救了别人,也成全了自己,而且献浆后血浆站还根据规定发给一定的营养补助费,可以增加家庭的经济收入,这何尚不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大好事。
五、献血浆前就注意什么?
1、申请供血浆时,请携带本人身份证,到居住地区单采血浆站办理供血浆登记,经体检化验合格后,发给《供血浆证》。
2、供血浆者只能在户口居住地区(县)的单采血浆站供血浆,不能跨区域供血浆或者流动供血浆。
3、供血浆时应做到每个供血浆者只有一个供血浆证。
每次供血浆须持身份证、供血浆证,办理供血浆手续,体检化验合格后方可供血浆。
4、空腹献血浆易造成头晕等不适感觉,因此,献血浆前一天和当天可按往常的习惯进餐,但食物应少油腻,这样既可保证献浆者在献浆时处于良好的生理状态,又可避免因血液含脂量过高而产生脂肪浆等血液质量问题。
5、学习献血浆知识,消除紧张心理,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6、献血浆前不要服药,适量饮水或喝稀饭等,不饮酒,尤其是不饮烈性酒,充足睡眠,不做剧烈运动。
献浆者注意:
献血浆目前没有像献血一样规定多少时间内不能重复献。
最好不要太频繁,因为根据历年献血浆证实,重复频繁的献血浆会导致免疫力低下,容易引发相关疾病。
所以献血浆只要不频繁对身体还是无害而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