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静脉系统超声诊断
非酒精性脂肪肝致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超声检测

非 酒精性 脂 肪肝 ( NAF D 是一 种 病 变 主体 在 肝 小 叶 , L ) 以肝 细 胞 脂 肪 变性 和 脂肪储 积 为病 理特 征但无 过 量饮 酒 史 的临 床综 合 征 , 有演 变 成 肝硬化、 肝衰 竭 甚至肝 癌 的 风 险 。为 了解 健 康 查 体 人 群 N L AF D肝 、 门 静 脉 系 统血 流 动力 学 的变 化 , 文 通 过 多普 勒 超 声 检测 正 常 对 照者 , 本 脂 肪 肝倾 向患者 和 NA L F D患者 的 门 静 脉 、 脾静 脉 和肝 静 脉 的血 流 频 谱 , 了解其 变 化 的临床 意义 。 1 对 象与 方法 1 1 研 究对 象 : 有研究 对 象 从 2 0 . 所 0 9年 1月 一 2 0 0 9年 l 2月 至 杭 州 疗养 院海勤疗 养 区健康 查 体人 群 中采 用单 纯 随机 抽样 的方 法 抽取 , 正 常对 照者 5 2例设 为 A 组 , 男性 3 5例 , 性 1 女 7例 , 龄 2 —6 年 8 5岁 , 均 平 年 龄 (2 4 0 3 岁 ; 4 . ±l . ) 脂肪 肝倾 向 患者 5 5例 设 为 B组 , 性 3 男 7例 , 性 女 1 8例 , 龄 3 —6 年 0 8岁 , 平均 年龄 ( 0 8 l . ) ; F D患 者 5 4 . ± 2 2 岁 NA L 0例 设 为 C组 , 男性 3 3例 , 性 1 例 , 女 7 年龄 2 —6 岁 , 5 6 平均 年 龄 ( 3 1 4 9 4 . ±1 . ) 岁, 三组 问性 别 、 龄 比较差 异均 无 统计 学 意义 (P> O 0 ) 年 . 5 。所 有 对 象 排 除病 毒 性 、 物性 、 药 自身免 疫 性 肝 炎 , 除血 吸 虫 性 肝 病 、 发 性 高 血 排 继
门静脉栓子在等回声肝癌的超声诊断意义

门静脉栓子在等回声肝癌的超声诊断意义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中门静脉栓子与等回声肝癌的相关性,以提高等回声肝癌的检出率。
方法 24例患者于常规二维超声检查提示门静脉系统栓子存在,加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后得以证实,反复超声检查肝实质内均未见明确团块回声,仅见邻近门静脉栓子的肝叶结构紊乱;而计算机横断扫描 (CT)对照检查显示肝实质内存在明确块状密度。
结果其中17例予以手术切除、另7例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组织穿刺活检术,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21例肝细胞性肝癌,3例胆管细胞性肝癌。
结论当超声检查发现肝内门静脉栓子声像图,无论肝实质内是否伴有明确团块回声,应高度警惕等回声肝癌存在的可能,切勿掉以轻心。
【关键词】超声检查门静脉栓子肝癌【中图分类号】R73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064-02【Abstract】Objective:Discuss the relation between portal vein thrombus and equal echo liver cancer on ultrasonography, purpose improve the diagnosis rate of equal echo liver cancer on ultrasonography .Methods:24 patients were found portal vein thrombus in liver by B mode ultrasound scan , and 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display “filling defect”, no mass was found in carefully examine,only found the stage structure nearby portal vein thrombus were confused . But mass was displaied by CT examination .Results:17 patients were operationed , the other 7 patients underwent ultrasonically guided liver biopsy . 24 cases confirmed 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 by diagnostic pathology. 21 lesions of hepatic cell carcinoma ,the other 3 lesions of bile duct carcinoma .Conclusions:whether or not suspect mass in liver ,but portal vein thrombus of liver exist ,we will think the equal echo liver cancer might existpossibly .Do be careful.【Key words】 Ultrasonography Portal vein thrombus Carcinoma of liver从2000年4月至2003年12月,经追踪共发现24例患者肝脏超声检查时仅发现门静脉栓子及其邻近肝叶结构偏紊乱声像图,肝实质内未见明确团块回声;CT检查却发现肝实质存在明确块状密度;后经手术切除或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组织穿刺活检术,病理结果均为原发性肝癌病例。
门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价值

影” 。慢 性血栓 为 中等强度 回声 ( 图1 ) ,形 态较规则 ;彩 色多普勒
超 声检查可见 充盈缺损 ,血 栓内部未探及血 流信号 ,血 栓范围较大者
则 ,3 例 中等回声 ,l 例 中低回声 ,l 例低 回声 ,均为部分阻塞管腔 。 门静脉 血栓的彩 色多普勒超 声表现 :血栓 内部未探及血 流信号 ,
【 关 键 词】 门静 脉 ;血 栓 ;肝硬 化 ;超 声诊 断
中图分 类 号 :R 4 4 5 . 1 ;R 5 7 5 . 2
文 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2 0 — 0 6 8 5 — 0 2
门静脉 血栓( p o t r a l v e i n t h r o mb o s i s ,P V T ) 又称 门静脉系 统血栓 ,
恶性循 环 。
门静 脉血栓 形成 的临床表 现与血栓形 成的急缓 、阻塞部位和程 度
等多种 因素有 关 。急性 发作者突然 发病 ,有剧烈腹痛 、消化道 出血 和 肠坏 死致 腹膜 炎等症 状 。当大 量 内脏静 脉侧支 循环 建立 ,一 部分 患 者形成 门静脉海 绵样改变 ,即进 入慢性 期。此 过程 一般 需要 1  ̄ 2 年 时 间 ,此过程 中表现的症状 多与门静脉高压 症有关 ,主 要临床表现为 食
此早发现早 治疗 就有非常重要 的临床意义 。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研究对象 自2 0 1 0 年l y J 至2 0 1 2 年l 2 月 经彩超检 出并经C T 、肝 动脉造 影证实
的 门静 脉血 栓5 例 。所有 患者均 为肝硬 化 门脉高压 脾肿大 ,且 以大量 顽 固性腹水 而就诊 。
48例肝内门静脉癌栓的超声诊断价值的探讨

三组患者输 液量尢统计学 意义。A 组患者麻醉 平面上界达到T 6 以上 ,
No v e mb e r 2 0 1 3 , V o 1 . 1 1 , N o . 3 2 麻醉的连续性和可控 性 ,也有利术后镇痛 的开 展。⑤ 与 全麻相 比,冈
阻滞 时 间明显 短于B 组 ( P < 0 . 0 1 )。麻 醉期 间三 组患 者术 中血 流动
中 图分类 号 :R 7 3 5 . 7 ;R 4 4 5 . 1
文献标 识 码 :B
文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3 2 - 0 4 7 2 - 0 2
原发肝癌弥漫 型及 巨块型肝癌 易侵犯肝 内门静 脉系统 ,致使 门静 脉 阻塞或 不完全 阻塞 。典 型的声像 图像显示为 门静 脉扩张 ,门静 脉管 腔 内出现 实质团块堵塞或 中断现象 ,但 门静 脉癌 栓较小时 ,门静 脉扩 张不 明显易为超 声漏诊…。二维超 声能检查 出门静脉 内的异常 团块 , C D F I 可判 断门静脉内梗阻程度 ,鉴别栓子 的良、恶性 。证 实肝癌 病变
人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 ,降低了患者的风险性 ,患者 满意率 高。 但此 技术也应注意 以下几个 问题 :①穿刺注 药时应严格控制注 药
速度 ,防止麻醉平 面过高引起循环不稳 定,血压波动剧烈 。尤其 是老 年患者要做 好各种监护 ,准备好各种抢 救物 品,三 组患者 ,A 组麻 醉 注约后血流动力学变 化较B 组 明显 ,说明硬一 腰联合麻醉对循环 系统的
者 ,所 以,将 硬一 腰联合麻醉方法应用 腹腔 镜阑尾切除手术 ,主要取此
技术的以下优点 :①阻滞 、镇痛完善 ,肌松 良好 ,操作简 单。②所用 局麻 药剂量小 、毒 副反 应低 、作用 时间长。一般第一次给 药作 用时间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2例门静脉海绵样变分析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门静脉;海绵样病变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2238(2017)11-1226-02DOI :10.3969/j.issn.1006-2238.2017.11.04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2例门静脉海绵样变分析刘玉洁,陈清(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科,萍乡337000)门静脉海绵样变(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rtal vein ,CTPV )系门脉血管病变,临床少见,较难诊断。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彩色多普勒诊断技术的普及,门静脉海绵样变的检出率逐年增多,对其病变认识不断加深。
1病例介绍病例1,女,45岁,腹胀数月,彩色多普勒超声示门静脉失去正常形态,边缘呈波浪状。
为迂曲管状回声,呈蜂窝样改变,内可见红蓝相间血流信号。
频谱显示为低速连续血流信号。
门静脉周边未见明显异常占位回声。
肝左右胆管扩张,内径约8mm ,肝右叶胆管分支内透声差,内见低弱回声填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
胆总管上段内径约10mm ,壁毛糙,主干显示段腔内清。
脾厚约60mm ,斜径约167mm ,肋下约61mm ,脾内回声均匀。
脾静脉增宽,内径约12mm 。
CT 门静脉系血管成像示门静脉走行区结构紊乱,正常结构消失,代之以多条迂曲扩张,形态各异的侧枝血管,诊断CTPV 。
病例2,男,56岁,肝癌,彩色多普勒示肝右叶内大小约84×85mm 稍高回声病灶,肝左外叶大小约18×16mm 低回声牛眼征病灶。
门静脉主干及左右支增宽约26mm 。
门静脉主干、左右支、左支矢状部及胰后脾静脉内见低回声填充。
(CDFI :低回声团内见点状血流信号)。
门静脉周边及胆囊窝旁可见迂曲管样无回声,呈蜂窝样改变(CDFI :内可见红蓝相间血流信号,频谱显示为低速连续血流频谱)。
局部可探及高速低阻血流。
脾厚约55mm ,斜径约144mm ,肋下约36mm ,脾内回声均匀。
动态增强门静脉成像在门静脉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医疗技术·动态增强门静脉成像在门静脉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韩志国雷杰崔传禹【摘要】目的探讨3D动态增强门静脉成像(3D DCE MRP)在门静脉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GE公司1.5T超导磁共振机对53例疑有门静脉系统疾病的病人进行上腹部常规扫描后,进行3D DCE MRP,对感兴趣区血管的原始图像用最大强度投影法重建,分析门静脉及其分支显示情况和通畅性及有无侧支循环形成。
结果53例病人均获得较为清晰、立体的门静脉图像,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
门静脉主干及肝内3 4级分支、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显示清楚,合并有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形成的病例能较清楚显示侧支循环血管情况。
结论3D DCE MRP作为一种新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安全、简便易行,是显示门静脉系统结构的可靠方法,可准确显示门静脉系统疾病的病理改变。
【关键词】磁共振血管成像;门静脉;动态增强;钆喷酸葡胺中图分类号:R445.2R54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182(2013)01-0063-02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因其无损伤性、无放射性、无造影剂过敏及肝肾损害轻微、安全可靠,在血管疾病诊断中与其他血管成像方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临床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1]。
3D动态增强门静脉成像(3D DCE MRP)对于了解门静脉系统解剖及变异,了解门静脉高压症时门静脉系统和侧支循环情况,确定门静脉血栓或瘤栓,为门静脉系统疾病治疗提供信息方面有其独到优势[2]。
作者于2007年至2011年对疑有门静脉系统疾病的53例病人进行上腹部平扫及动态增强门静脉成像检查,探讨门静脉成像的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7年至2011年对疑有门静脉系统疾病的53例病人进行3D DCE MRP。
其中男39例,女14例;年龄34 81岁,平均57.1岁。
46例检查前已做肝脏及门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所有病例均做常规上腹部扫描,之后行3D DCE MRP。
彩超检测门静脉在早期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

彩超检测门静脉在早期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彩超检查在诊断早期肝硬化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选取40例早期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彩超检查门静脉、脾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
另选取同期28名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研究。
结果:早期肝硬化组患者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Veman、VmaX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
结论: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有助于早期肝硬化的诊断。
标签:彩超;早期肝硬化;门静脉血流参数;早期肝硬化形态学尚未发生改变,影像学诊断较为困难。
超声引导下肝组织穿刺病理活检是诊断早期肝硬化的主要方法,但由于穿刺者的技术及穿刺部位的准确性等因素,常造成误诊或漏诊。
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可准确显示门静脉、脾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诊断早期肝硬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间,本院内科收治的40例早期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已经超声引导下肝组织穿刺病理活检确诊为早期肝硬化,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3-65岁,平均(41.7±5.18)岁。
原发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23例,药物性肝硬化7例,酒精肝6例,丙型肝炎4例。
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8例作对照研究,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36-68岁,平均(42.5±5.24)岁。
所有对象均知情同意。
1.2研究方法与仪器使用仪器彩色多普勒超声机(迈瑞DC-7)。
检查前嘱患者禁食,取仰卧,常规二维超声扫查肋间第一肝门斜切及剑下多切面,全方位观察肝脏形态、包膜光滑度、肝实质回声、肝内血管的走行方向,用CDFI观察肝内门静脉声像图特征,测量肝门静脉主干、脾门处脾静脉内径。
随后观察血流方向及速度,CDFI引导下取样容积小于或等于整个血管管腔,保持声束血流夹角<60度,示频谱满意后测定血流峰值速度(VmaX)和平均血流速度(Veman),做出初步诊断。
门静脉癌栓的超声诊断价值

[] 1 周永 昌, 郭万学. 超声 医学[ . 5版. M] 第 北京 : 民军 医出版究
21 0 2年 2月 第 1 0卷
第 6期
C N S N O EG E IA E E R H HIE EA D F R I N M D C LR S A C
4 .0m / 5 9 g L加入浓度分别为 1m g L白蛋 白标准 品 , 0 / 最终测量浓 度分别 为 1 .3 m / 、6 2 g L 3 .3 m / 、 1 1 g L和 5 6 gL 1.0 m / 、7 2 gL 4 . 0m /
5 . 1m / , 6 0 g L 回收 率 分 别 为 12 4 、9 2 、0 . %、 9 8 、 0 . % 9 . % 10 0 9 .% 10 2 , ( . % 平均回收率为 10 3 。 3 0.%
3 讨 论
病患者 已有大量 白蛋 白漏 出, 可能出现低蛋 白血症 , 临床 中, 常 通
应 用 尿 微 量 蛋 白指 标 来 监 测 。 的 发 生 J 检 测 尿 微 量 蛋 白 的 肾病 。
免疫 比浊法 是抗 原抗体结 合动态 测定方 法 。该 方法具 有反 应 时间把握 准确 、 不易造 成色带 间的颜色 干扰 、 随时 可 以单 个样 本测定 , 也可 以成批测定样本 , 不受样本量的限制和保存 限制 , 报
影 礞 与 刁 鲁 0 叠0 ∥ ≯ ≯ 岔 ≯ ? 0≯ ≯
社 .0 9:3 2 0 2 4.
≯ ≯ ≯ ≯ ∥ 曩 ∥ ∥ ≯薯 ≯ ≯ ≯ ≯ 曩 ≯ ≯ ∥ 曩 囊 ≯∥ ∥ 蠢曩 ≯ 磐 ≯
杂志 ,05 1 ( ) 1 2 0 ,2 4 :6
[] 2 张梅 , 王秀敏 , 吴有 民. 二维及彩 色多普 勒超声 对肝 癌合 并 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肝组织形态学改变病程:充血性肝肿大,充血性 肝纤维化,充血性肝硬化。
• 超声检查可以对多数病人作出正确诊断,常作为 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现按本病所累及血管描述 如下。
• 沿肝脏左叶纵扫,肝后表面寻找胃 左静脉。
侧枝循环:脾胃,脾肾
– 6.
– 右侧卧位,寻 找脾胃,脾肾 侧枝循环。
侧枝静脉:后腹膜
• 7. • 后腹膜多个液暗区,
应注意后腹膜侧枝循 环建立。
观察及报告书写的内容
• 1.肝门静脉管腔内情况观察,下腔静脉前方 测量门静脉主干内径测量。
• 2.近脾门部1-2Cm测量脾静脉内径。 • 3.肠系膜上静脉汇合处近端1Cm测量肠系膜
• 门静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也可常 见于肝硬化患者,并进一步加重门静脉高 压症,同时并发,预后非常差。
• 非肝病性门静脉高压症最佳治疗方案:门体静脉分流术。
• 肝病性门静脉高压症最佳治疗方案:脾切 除。
门静脉阻塞
• 门静脉血栓
• 1.病史:多有肝硬化病 史
• 2.2-D:附着门静脉管 壁清晰
门静脉高压
• 通过侧枝静脉通道实现分流有两种侧枝类 型:
• 1.门静脉与体静脉之间的固有静脉:冠状静 脉的扩张及反流
• 2.胚胎时的交通支,出生后闭塞再重开:附 脐静脉。
门静脉高压
• 形成最为严重,也是最为早的是食管和 胃连接处的静脉扩张,(食管胃底静脉丛 曲张)。
• 一旦破裂就会引起严重的急性上消化道出 血危及生命。
意鉴别。
门静脉阻塞
• 超声检出门静脉癌栓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 异性,应为首选的影像学方法。
• 顺着门静脉及其分支走向清晰地显示门静 脉管腔及血流情况,且能辨别其内有无异 常组织的回声及其血供状态和性质,从而 与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内血栓鉴别。
非肝病性门静脉高压症
• 病理改变为: • 门静脉管壁增厚,狭窄或闭塞。
上静脉内径。 • 4.在胰头右前方测量胃左静脉。 • 5.门静脉左右分支及三级血管走行的观察。
观察及报告书写的内容
• 6.观察血管的充盈状态,血流方向,呼吸及 心动周期对血流的影响,有无异常血流及 出现的部位。
• 7.观察门静脉及脾静脉的频谱,测量最大, 最低,平均血流速度。
• 8.异常分流进行肝门静脉端(入口),体静 脉端(出口)的最大与平均血流速度。
诊断依据
• 1.门静脉内径》13mm • 2.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从平静呼吸到深吸
气的内径增加小于20% • 3.门-体静脉侧枝循环形成 • 4.门静脉离肝血流 • 5.门静脉血流波动频谱消失 • 6.门静脉血流量减少 • 7.脾肿大
确诊条件(具备其一)
• 1.肝门静脉双向或离肝血流 • 2.确认有门-体静脉侧枝循环形成
注意事项
• 1.应确定门静脉走行与探头扫查的位置关系。 • 2.脾静脉反流的判定在脾静脉主干的位置。 • 3.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也可引起门静脉扩张,
但门静脉血流波动明显,下腔静脉同事扩张。 • 4.仅有冠状静脉的存在不能诊断。 • 5.肝圆韧带内显示一条血管不能诊断附脐静脉开
放,需有离肝血流存在。 • 6.门-体侧枝循环形成也可由脾静脉阻塞引起,注
• 3.CDFI:检测栓子内 存在无血流信号
• 门静脉癌栓
• 1.病史:多有肝癌病史
• 2.2-D:附着门静脉管 壁不清,有浸润
• 3.CDFI:能检测出栓 子内存在搏动性血流 有助于鉴别诊断为癌 栓
门静脉癌栓
门静脉血栓
门静脉海绵样变
• 1.肝门部或肝内门静脉分支慢性部分性或完 全性阻塞后,导致门静脉血流受阻,
侧枝循环:附脐静脉
– 2.
– 正常附脐静脉完 全闭塞呈肝圆韧 带。门脉高压时 附脐静脉数量及 内径增加,D》 3mm.
侧枝循环:附脐静脉
• 3.
• 探查附脐静脉时沿 门静脉左支走行至 镰状韧带附近可发 现。
侧枝循环:胆囊壁和胆囊床
• 4.
• 胆囊壁和胆囊床 的曲张静脉。
侧枝循环:胃左静脉
• 5.
• 5.注意肝小静脉闭塞症, • (梗阻水平在肝窦))超声,血管造影
难以确诊,需与其他病因的肝病改变相鉴 别。
• 2.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
• 3.为减轻门静脉高压,在门静脉周围形成侧 支循环或阻塞后的再通。
门静脉海绵样变
• 1.正常门静脉结构消失,为不规则的弯曲状 血管或呈蜂窝状,其内见血液流动,血流 方向无规律;
• 2.血管壁增厚回声增强,可见血管内血栓。
• 3.CDFI:显示静脉频谱。
布加氏综合征
• 2.检查时,综合采用下列措施可提高下腔静脉图 像的显示质量,如探头适当施压,做Valaslva动 作,取坐位和立位检查等,但对下腔静脉血栓或 瘤栓患者,进行Valaslva动作需特别慎重。
• 3.一部分受检者,下腔静脉瓣(入右房处),显 示清楚,但无梗阻征象,不能诊断布加综合征。
注意事项
• 4.如遇大量腹水,下腔静脉多普勒影响时, 应以灰阶作为标准。
• 3.肝静脉呈逆向血流,提示下腔静脉入口处 有阻塞
布加氏综合征
• 4.肝静脉多普勒波型变化,正常时,肝静脉血流 是时相性的,血流频谱随心动周期而变化,最大 血流速度和最小血流速度之比常大于4.0,若这种 时相性变化消失,表现为平流或稳流,则提示下 腔静脉或肝静脉入口处的阻塞,受阻远段下腔静 脉有不同程度扩张,内径>2.4cm。
正常下腔静脉
• 1.二维:管径随呼吸运动及心动周期而变化
• 2.脉冲多谱勒:三相波形,吸气时高,呼气 时低,Vmax《1.5m/s。
• 部分呈单向血流频谱。
布加氏综合征
• 1.静脉膜性阻塞:肝静脉,肝段下腔静脉内 或入右心房处见“线样”及“等号,隔膜, 筛孔”强回声。
• 2. 肝静脉血流信号消失,提示有阻塞存在。
提示条件(具备其一)
• 1.肝门静脉血流速度《10cm/s • 2.肝门静脉狭窄或闭塞,门静脉海绵样变 • 3.附脐静脉再通,D》2.5mm,并见出肝血
流。 • 4.胃左静脉曲张,D》5mm。 • 5.肝门静脉随呼吸运动频谱改变现象消失 • 6.脾大,脾静脉D》10mm。(排除肝外疾
病)
侧枝静脉
• • 肝脏的血液供应70~80%来自门静脉
门静脉高压
• 门静脉高压是一组由门静脉压力持久增高 引起的症候群。大多数由肝硬化引起,少 数继发于门静脉主干或肝静脉梗阻以及原 因不明的其他因素。当门静脉血不能顺利 通过肝脏回流入下腔静脉就会引起门静脉 压力增高。表现为门-体静脉间交通支开放, 大量门静脉血在未进入肝脏前就直接经交 通支进入体循环,从而出现腹壁和食管静 脉扩张、脾脏肿大和脾功能亢进、肝功能 失代偿和腹水等。
• 5.CDFI:闭塞段内无血流信号,狭窄处血流束变 窄,充盈缺损,失去正常三相波形态,代之以高 速的湍流。
1.隔膜型或筛孔型
• 1.
2.狭窄型或闭塞型
3.梗阻型(血栓或瘤栓)
注意事项
• 1.下腔静脉肝下段由于受探测条件的限制,往往 显示不清和难以显示。下腔静脉肝后段一般显示 较清楚,但遇体型肥胖、大量腹水等超声图像显 示质量差,诊断下腔静脉阻塞性病变时应慎重。
• 1.胃冠状静脉增宽,胃底静脉曲张 • 2.附脐静脉开放 • 3.胆囊壁和胆囊床的曲张静脉 • 3.胰尾部周围脾-肾和胃-肾静脉增宽。
侧枝静脉:冠状静脉
• 1. • 冠状静脉:探头在肠
系膜上静脉与脾静脉 汇合处稍向左纵扫, 内上方出现的静脉就 是。内径》5mm为扩 张。冠状静脉-食管胃 底侧枝循环最为常见, 易破裂出血。
• 主要病因: • 1.门静脉血栓;2.门静脉硬化症;3.门静
脉内膜炎症;4.发育畸形。
非肝病性门静脉高压症
• 诊断要点: • 1.无明确肝炎病史 • 2.发生年龄早 • 3.肝功化验正常 • 4.声像图显示:肝脏背景正常 • 5.门静脉管壁,彩流显示异常 • 6.常伴有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非肝病性门静脉高压症
门静脉系统超声诊断
粤北二院 张蕊红
门静脉的解剖概要
• 门静脉主干是由肠系膜上、下静脉和脾静脉汇合 而成。
• 在肝门处门静脉分为左右两支,分别进入左、右 半肝,进肝后再逐渐分支,其小分支和肝动脉小 分支的血流汇合于肝小叶的肝窦,然后流入肝小 叶的中央静脉、肝静脉,进入下腔静脉。所以门 静脉系统是位于两毛细血管网之间,一端是胃肠 脾胰的毛细血管网,另一端是肝小叶的肝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