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SCP分析范式

合集下载

第4章S-C-P分析范式

第4章S-C-P分析范式
存在许多有实力的竞争对手,任一厂商都不能占有 10%以上的市场份额
至少存在50个以上的竞争者,任一厂商的市场占有率 均微不足道
2020/5/14
13
二、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一)集中度
1. 集中度的含义
集中度包括卖者集中度和买者集中度,这里所 说的集中度是指卖者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 是指某一特定的市场中少数几个
轻度:钢材 肉类制品 普通钢笔
顾客服务 广告、质量 广告、款式
可以忽略的:铜、 水泥、水果、小麦 粉等
2020/5/14
产业集中类型 极高寡占性 高位集中寡占型 极高寡占性 高位集中寡占型 高位集中寡占型 高位集中寡占型 中位集中寡占型
中位集中寡占型 中位集中寡占型 中位集中寡占型
11
4.植草益市场结构分类
日本著名的产业组织学者植草益用广告密度和广告费用的 绝对额对产业差别程度作了如下分类:
AD/SL≥3.5%或AD≥20亿日元——很高产品差别产业;
1%≤AD/SL<3.5%或10亿≤AD<20亿日元——高产品差 别产业;
AD/SL<1%或AD<10亿日元——中产品差别产业。
2020/5/14
25
欧盟 美国 日本 韩国 中国
54.29 37.90 58.75 79.16 31.26
68.73 54.50 74.27 90.29 20.98
2020/5/14
15
B.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rdchman Index)
n
n
HHI ( Xi / X )2 Si2
i 1
2020/5/14
3
7-6-1
一、市场结构的含义和基本类型

【组织设计】产业组织:SCP分析框架

【组织设计】产业组织:SCP分析框架

(1)“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
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 即市场结构决定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而 企业行为又决定市场运行的经济绩效。
因此,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 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来调 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
SCP范式将市场中企业数量的多寡作为相 对效率的改善程度的判定标准,认为随着企 业数的增加和完全竞争状况的接近,经济基 本上就能实现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由 于哈佛大学将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组织理论分 析的重点,因而信奉哈佛学派理论的人也被 称为 “结构主义者”。
2、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哈佛学派按照三分法标准,把产业分 解成特定的市场,按结构、行为、绩效三 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构造了一个既能深 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 “市场结 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 —市场绩效(performance)”的分析框架, 简称SCP分析框架。
(2)马歇尔对产业组织理论的贡献
他在其名著《经济学原理》中论及生 产要素问题时,在萨伊的生产三要素(劳 动、资本和土地)的基础上,提出了“组 织”这一第四生产要素。
马歇尔的经济理论隐含了产业组织理论 的萌芽,具体表现在他不仅提出了产业组织 的概念,而且第一次触及到了现代产业组织 理论所关注的一些基本问题。
思考:产业的定义?
2、理论渊源
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迄今只有40多年 的历史。然而,从其产生和形成的渊源来看, 最早可以追溯到斯密关于竞争机制的论述,但 最早把产业组织引入经济学的是马歇尔,也有 学者认为产业组织理论萌芽于马歇尔的“生产 要素理论”。张伯伦和罗宾逊夫人的垄断竞争 理论也是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
(2)集中度——利润率假说

产业组织S-C-P分析范式概述

产业组织S-C-P分析范式概述

2020/5/3
扬州大学商学院
5
7-6-1
一、哈佛学派的结构-行为-绩效研究范式
SCP范式的理论依据 新古典学派对现实市场的分析将市场中企业效益的多寡作为相 对效率改善程度的判定标准,认为随着企业数的增加,接近完 全竞争状况,就能实现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由于哈佛学 派将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重点,因而信奉哈佛学 派的人被称为“结构主义者”。
(2)如果一个产业持续出现高利润率,这完全可能是该产业中企业高效率和创 新的结果,即使市场是垄断的或高集中寡占的,只要市场绩效良好,政府规 制就没有必要
(3)芝加哥学派认为技术和进入自由这两个因素决定市场结构。 (4)除了政府进入规制以处,真正的进入壁垒在实际中几乎不存在。 (5)只有自由企业制度和自由的市场竞争秩序,才是提高产业活动效率、保证
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率即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2020/5/3
扬州大学商学院
9
7-6-1
哈佛学派与芝加哥学派的比较
Harvard School ★结构决定行为和绩效
★结构主义
★提倡政府干预 ★进入壁垒 进入的不利因素
★反垄断政策 企业分割、禁止兼并
Chicago School
★市场行为和绩效决定结构
2020/5/3
扬州大学商学院
4
7-6-1
一、哈佛学派的结构-行为-绩效研究范式
(2)市场行为 ——指企业充分考虑市场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的关系 基础,所采取各种决策行为。包括定价策略,产 品与广告策略,研发和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等。
(3)市场绩效 ——指在一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 最终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主要有资源配置效率, 利率水平,消费规模等等。

SCP范式分析

SCP范式分析

SCP范式分析
现代产业经济学的“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
(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简称SCP范式。

这一范式认为产业结构决定了产业内的竞争状态,并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及其战略,从而最终决定企业的绩效。

贝恩(Bain,1958)在吸收和继承马歇尔的完全竞争理论、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和克拉克的有效竞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SCP分析范式。

该范式成为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企业竞争行为和市场效率的主要
工具。

他认为,新古典经济理论的完全竞争模型缺乏现实性,企业之间不是完全同质的,存在规模差异和产品差别化。

产业内不同企业的规模差异将导致垄断。

贝恩特别强调,不同产业具有不同的规模经济要求,因而它们具有不同的市场结构特征。

市场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关系决定了某一产业的集中程度,产业集中度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追求规模经济的必然结果。

一旦企业在规模经济的基础上形成垄断,就会充分利用其垄断地位与其他垄断者共谋限制产出和提高价格以获得
超额利润。

同时,产业内的垄断者通过构筑进入壁垒使超额利润长期化。

因而,贝恩的SCP分析范式把外生的产业组织的结构特征(规模经济要求)看作是企业长期利润的来源。

1。

产业组织SCP分析范式课件

产业组织SCP分析范式课件

企业之间通过价格竞争来争夺市场份 额和消费者,价格竞争的激烈程度取 决于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行业特点 等因素。
广告策略
广告投放
企业通过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渠道 投放广告,以扩大品牌知名度和 吸引潜在消费者。
广告内容
广告内容的设计和创意对吸引消 费者至关重要,企业需要根据目 标受众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广告 内容。
04
市场绩效( Performance)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资源配置效率1 2
资源配置效率定义
指在特定时间内,各生产要素在不同产出水平的 组合之间的最优分配。
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因素
市场结构、企业规模、技术进步、政府政策和制 度等。
3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途径
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技术创新、完善市场机制等 。
产品创新与质量
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
要点一
总结词
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指的是企业在进入或退出特定市场时 所面临的障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市场进入和退出壁垒也是影响市场结构的重要因素。进入 壁垒主要包括资本需求、技术壁垒、规模经济、政策法规 限制等,这些因素都可能阻止潜在企业进入市场。退出壁 垒则是指企业退出市场时所面临的障碍,如沉没成本、合 同约束等。高进入和退出壁垒可能导致市场集中度较高, 而低进入和退出壁垒则可能促进市场竞争。
SCP范式还可以用于国际市场分析,比较不同国家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 绩效的差异,为跨国企业制定国际化战略提供参考。
02
市场结构(Structure) 分析
市场集中度
总结词
市场集中度反映了市场中企业数量的多少以及规模分布的情况。
详细描述
市场集中度是衡量市场结构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在特定市场中,企业的数量以及规模的分布情况。集中度 越高,表明市场越被少数大企业所主导;反之,集中度越低,表明市场中的企业数量较多,且规模相对均衡。

第三章产业组织SCP分析范式

第三章产业组织SCP分析范式
一是在研究方向上强调市场行为而非市场结构,并将市场结构视 为内生变量,突破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单向、静态的研究框架, 建立了双向的、动态的研究框架,并寻求产业组织理论与新古典 微观经济学更紧密的结合。
二是在研究方法上引入博弈论,用理论模型取代统计分析来研究 企业行为。
三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如社会福利问题、产品差别等有深入独到 的研究。
7-6-1
2020/12/6
第三章产业组织SCP分析范式
•一、哈佛学派的结构-行为-绩效研究范式
1.哈佛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0世纪30至50年代,以梅森(E.S.Mason)和贝恩(J.S.Bain)为代 表的哈佛学派提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SCP框架。
结构-行为-绩效(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分析范式 完全是建立在新古典主义基础之上的,长期以来一直是正统产业 组织理论的核心。
•★市场行为和绩效决定结构
•★效率主义
•★反对政府干预 •★进入壁垒 •新企业比老企业多承担的成本
•★反垄断政策 •禁止卡特尔行为
•反垄断政策的“芝加哥革命”
2020/12/6
第三章产业组织SCP分析范式
•三、新产业组织理论
1.新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背景及代表人物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可竞争市场理论、博弈论、交易成本理 论及合约理论等新理论的引入,产业组织理论在研究基础、方法、 工具及研究方向都产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大大推动了产业组织理 论的发展。
•总量产品:无论在供给者还是需求者看来都是比较接近的替代品。
•尼达姆:市场是一组从事买卖或交易的供方和需方,这些供方和 需方在同一地域范围内买卖效用可以互相替代的产品。 •谢泼德:市场是一组买者和卖者对特定产品所进行的交易,这一 特定产品与其他产品的交叉需求弹性很高。

产业组织S C P分析范式

产业组织S C P分析范式
在方法和工具上,运用了大量的现代数学的分析工具,特别是多变 量的分析工具。
在研究方向上,新产业组织理论更加强调在不完全市场结构条件下 厂商的组织、行为和绩效研究,在理论假定上增加了交易成本和信 息的维度。
2020/3/23
扬州大学经济学院
13
7-6-1
三、新产业组织理论
A.可竞争市场理论 在存在竞争或者潜在进入者的条件下,即使是自然垄断条件下 的现有厂商也只能制定可维持价格,保持接近于完全竞争的价 格水平,推翻了垄断市场结构会决定垄断性市场行为,导致垄 断利润的单向关联的理论假定。
★效率主义
★反对政府干预 ★进入壁垒 新企业比老企业多承担的成本
★反垄断政策 禁止卡特尔行为
反垄断政策的“芝加哥革命”
2020/3/23
扬州大学经济学院
11
三、新产业组织理论
1.新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背景及代表人物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可竞争市场理论、博弈论、交易成本理 论及合约理论等新理论的引入,产业组织理论在研究基础、方法、 工具及研究方向都产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大大推动了产业组织理 论的发展。
同时对市场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D.合约理论
从经济学角度上看,合约主要包括了合约的设计和执行的两个方面。 合约理论对产业组织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厂商的决策过程及目标讨论上。
2020/3/23
扬州大学经济学院
15
7-6-1
三、新产业组织理论
3.新产业组织理论与传统产业组织理论的区别
一是在研究方向上强调市场行为而非市场结构,并将市场结构视 为内生变量,突破了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单向、静态的研究框架, 建立了双向的、动态的研究框架,并寻求产业组织理论与新古典 微观经济学更紧密的结合。

第3章 SCP分析范式解析

第3章 SCP分析范式解析

利润率、销售费用、 技术进步状况等等。
市场行为
价格策略、产品策略、排挤 行为等
市场效果
资源配置效率、生产相对效 率、销售费、技术进步等
生 消 需需费 季 原 替 产 规 范 围模节材代技求 求者 经经性料性术增 弹需 条长 性求 济济 件率
基 本 环 境
垂 进差集 直成入别中 结本壁化度 合 垒
结 构
结构 行为 绩效

市场结构: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 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 市场行为:企业在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 其它企业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 行为。 市场绩效:在一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 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 SCP分析框架的基本范式



市场绩效

市场结构
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 市场绩效评价指标: 壁垒等
)型
二、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

芝加哥学派产生的背景
1、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一些优势产业的 国际竞争力下降; 2、对大企业的反垄断调查和诉讼结果导致 公众的置疑, 3、“哈佛学派”的理论缺陷

芝加哥学派的基本观点
1、在理论上继承了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主张 国家尽量减少干预; 2、对“集中度——利润率”假说提出了质疑; 3、市场绩效和市场行为能决定市场结构(“效 率学派”); 4、对贝恩设立的进入壁垒理论进行了修正, 认 为真正的进入壁垒只有政府管制; 5、反垄断政策不应单纯地保护竞争者,关键在 于竞争是否能促进社会效率的提高;
市场结构比较
市场结构 厂商数量
产品同质性
完全竞争 大量
同质
垄断竞争 大量
异质
寡头垄断 少数
同质或有差别
完全垄断 唯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4/24
扬州大学商学院
6
7-6-1
一、哈佛学派的结构-行为-绩效研究范式
SCP范式的理论依据 新古典学派对现实市场的分析将市场中企业效益的多寡作为相 对效率改善程度的判定标准,认为随着企业数的增加,接近完 全竞争状况,就能实现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由于哈佛学 派将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组织理论分析的重点,因而信奉哈佛学 派的人被称为“结构主义者”。
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的基本条件。
2021/4/24
扬州大学商学院
9
7-6-1
二、芝加哥学派研究模式
3.芝加哥学派与哈佛学派的主要区别
(1)哈佛学派强调市场结构,而芝加哥学派强调和重视厂商行为分析。 (2)哈佛学派的SCP范式强调市场结构是决定性的因素,即市场结构决定
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芝加哥学派认为是市场绩效或市场行为决定了市 场结构,而不是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和绩效。 (3)芝加哥学派和哈佛学派相比,更加注重厂商行为的分析 (4)在政策主张方面,哈佛学派主张制定严格的反垄断政策,完善维护公 平竞争的法律体系;芝加哥学派则主张消极的反托拉斯政策,指出反垄
2021/4/24
扬州大学商学院
5
7-6-1
一、哈佛学派的结构-行为-绩效研究范式
(2)市场行为 ——指企业充分考虑市场供求条件和其他企业的关系 基础,所采取各种决策行为。包括定价策略,产 品与广告策略,研发和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等。
(3)市场绩效 ——指在一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 最终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主要有资源配置效率, 利率水平,消费规模等等。
2021/4/24
扬州大学商学院
2
7-6-1
第一节 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在西方国家的基础经济学科中,产业组织经济学占据着重要地位。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共出现过三个主要的学派,即哈佛 学派,芝加哥学派和新产业组织理论。 前两个学派因为理论基础和 研究方法基本相同,因而被称为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 新产业组织 理论主要包括可竞争市场理论,博弈论,交易成本理论,合约理论 等。
★效率主义
★反对政府干预 ★进入壁垒 新企业比老企业多承担的成本
★反垄断政策 禁止卡特尔行为
反垄断政策的“芝加哥革命”
2021/4/24
扬州大学商学院
11
三、新产业组织理论
1.新产业组织理论的产生背景及代表人物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可竞争市场理论、博弈论、交易成本理 论及合约理论等新理论的引入,产业组织理论在研究基础、方法、 工具及研究方向都产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大大推动了产业组织理 论的发展。
第三章 产业组织:S-C-P分析范式
教学内容 :
第一节 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第二节 市场结构 第三节 市场行为 第四节 市场绩效 第五节 SCP三者的关系
2021/4/24
扬州大学商学院
1
第三章 产业组织:S-C-P分析范式
教学要求:
了解产业经济学理论的产生过程; 了解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三个主要学派; 掌握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和影响因素;(本章重点) 学会分析企业的市场行为; (本章重点) 掌握市场绩效及其评价指标; (本章重点) 清楚SCP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如果一个产业持续出现高利润率,这完全可能是该产业中企业高效率和创 新的结果,即使市场是垄断的或高集中寡占的,只要市场绩效良好,政府规 制就没有必要
(3)芝加哥学派认为技术和进入自由这两个因素决定市场结构。 (4)除了政府进入规制以处,真正的进入壁垒在实际中几乎不存在。 (5)只有自由企业制度和自由的市场竞争秩序,才是提高产业活动效率、保证
2021/4/24
扬州大学商学院
4
7-6-1
一、哈佛学派的结构-行为-绩效研究范式
2.SCP研究范式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依据
SCP范式的基本内容 产业组织理论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个基础部分和政
府的产业组织政策组成。 (1)市场结构 ——是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 的市场组织特征。决定市场结构因素主要是市场集 中程度、产品差别化程度和进入壁垒高低。
SCP的内在关系(如图) 市场结构、行为、绩效之间存在一种简单的、单向的、静态的 因果关系。 70年代的产业组织理论又提出了双向的动态的SCP分析范式。
2021/4/24
扬州大学商学院
7
7-6-1
一、哈佛学派的结构-行为-绩效研究范式
需求: 可替代性 需求的交叉弹性 需求的价格弹性 增长率 周期性特征
2021/4/24
扬州大学商学院
3
7-6-1
一、哈佛学派的结构-行为-绩效研究范式
1.哈佛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20世纪30至50年代,以梅森(E.S.Mason)和贝恩(J.S.Bain)为代 表的哈佛学派提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SCP框架。
结构-行为-绩效(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分析范式 完全是建立在新古典主义基础之上的,长期以来一直是正统产业 组织理论的核心。
基本环境: 供给: 供给的交叉弹性 供给的价格弹性 工艺技术状态 原材料 工会组织制度
市场结构: 集中度 产品差别 进入壁垒
成本(费用) 结构
垂直结合
市场行为: 价格策略 广告和销售 研究和开发
合并
市场绩效: 资源配置效率
技术进步 技术组织效率 资源利用效率
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 竞争——垄断政策(反托拉斯法) 产业组织合理化政策(直接规制政策、中小企业政策)
2021/4/24
扬州大学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院
8
7-6-1
二、芝加哥学派研究模式
1.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产生原因
芝加哥学派形成于60年代后期对哈佛学派批判中。 主要代表人物有施蒂格勒(J.stigler),波斯纳(R.posner),德姆塞茨
(H.Demsetz)等。
2.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
(1)即使市场中存在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 制,这种高集中度产生的高额利润会因 为新企业大量进入而消失。
断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率即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2021/4/24
扬州大学商学院
10
7-6-1
哈佛学派与芝加哥学派的比较
Harvard School ★结构决定行为和绩效
★结构主义
★提倡政府干预 ★进入壁垒 进入的不利因素
★反垄断政策 企业分割、禁止兼并
Chicago School
★市场行为和绩效决定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