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论王熙凤的形象》

合集下载

论王熙凤形象2

论王熙凤形象2

浅谈《红楼梦》人物之王熙凤【内容提要:】《红楼梦》问世以来,对王熙凤的各种评语也是非常多的,认为她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把王熙凤叫做“女曹操”,称之为“胭脂虎”。

但在众多的评论中“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对于王熙凤大多读者是又爱又恨,爱慕其聪明能干、明亮泼辣;憎恨其残忍阴毒、弄权贪婪。

所以对于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如果仅只是评价其残忍阴毒,是不公平的。

我认为应该辩证、客观地看待王熙凤在性格上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本文主要从可爱、圆滑、风情、精明、泼辣、可恨、狠毒、可怜七个角度来归纳王熙凤的形象,分析王熙凤在做人做事方面的精明能干,明亮泼辣,人情练达,左右逢源等过人之处,揭露其工于心计、弄权、狠毒残忍、贪财的另一面,最后总结王熙凤的悲惨下场一方面缘于自己的有失仁厚,另一方面是制度和家庭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红楼梦、王熙凤、圆滑、精明《红楼梦》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之作。

其经典之一就在于开“为女儿立传”的先河。

作者曹雪芹开场便说:“此书只是着意于闺中,故叙闺中之事切”。

由此可见,一部《红楼梦》,实是为闺阁中的女子们立传的。

香港著名红学家宋淇赞叹道:“《红楼梦》描绘了不可胜数的可爱的女儿,非但在中国文学上史无前例,即使在世界小说史上也占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段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王熙凤有着光彩照人的美丽外表,《红楼梦》问世以来,对王熙凤的各种评语也是非常多的,认为她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把王熙凤叫做“女曹操”,称之为“胭脂虎”。

对于王熙凤大多读者是又爱又恨,爱慕其聪明能干、明亮泼辣;憎恨其残忍阴毒、弄权贪婪。

在王熙凤的性格世界里,既有自然属性的一面,也有社会属性的一面。

有人说过“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就是再好不过的简洁描述了。

恨凤姐,骂凤姐,是针对她的社会属性;不见凤姐想凤姐,是针对她的自然属性。

作为“自然人”,王熙凤的圆滑、风情、精明是可爱的。

论《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形象

论《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形象

论《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形象王熙凤是金陵世族王家的女儿,贾琏之妻,贾母的孙媳妇,王夫人的内侄女。

深得贾母的宠爱和王夫人的赏识,是贾府赫赫有名的管家,贾府的实际掌权者。

她是贯穿整个《红楼梦》的重要人物之一,在《红楼梦》的所有人物中,她的形象最完整,也最丰满。

如果说《红楼梦》中四百多个人物组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的话,那么,作为贾府管家的王熙凤就处在这张网的中心,将贾府内外长幼、尊、亲疏、嫡庶、主奴各色人等联结在了一起。

因而,这个人物形象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王熙凤形象】一、端庄美丽又泼辣俗气身为大家闺秀,王熙凤外表标致,容貌美丽。

而日常生活中,她喜欢穿金戴银,常穿大红大绿的衣服,于华贵艳丽中又略显俗气张扬。

王熙凤模样标致,楚楚动人,的确不同凡响;穿戴打扮精雕细琢,通身珠光宝气,华贵异常,又格外俗气。

作为贾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管家,她仰仗着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行事做人都极其张扬泼辣。

二、精明强干又心狠手辣1.精明强干,能力卓越王熙凤精明强干,能力卓越。

虽然身为女子,却巾帼不让须眉,一般的男人也比不上她,是贾府乃至当时社会当之无愧的“女强人”。

首先,王熙凤口才好,有非凡的语言表达能力。

冷子兴说她“言谈又爽利”;周瑞家的说她“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说书的女艺人奇她“奶奶好刚口,奶奶要一说书,真连我们吃饭的地方也没了”;尤氏等人取笑她是“吃了猴儿尿”的,才如此这般伶牙俐齿。

由此可见王熙风非凡的语言才能,不仅得到贾府及其亲朋的公认,就连说书的女艺人也对她佩服赞叹不已。

不仅如此,即便是身边的丫鬟,王熙凤也对她们有口才的要求。

她对红玉的赏识和提拔,也是始于红玉口才好,能利索齐全地说清楚四五门子的话,萌生了向宝玉要人的念头,实现了红玉“飞上高枝”的愿望。

其次,作为“大管家”,王熙凤还有非凡的领导管理才能。

偌大的荣国府,被二十来岁的她管理得井井有条,秩序井然。

不仅如此,第十三回中,当秦可卿去世,宁国府一片混乱之时,在贾珍的央告下,她前去协理宁国府,更是她管理才华的集中体现。

论王熙凤形象毕业论文终稿

论王熙凤形象毕业论文终稿

论文提要提要:《红楼梦》通过对整个四大家族数百人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对社会人民尤其是封建制度下女子悲惨命运的同情。

全书众多个性鲜明,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

本文以王熙凤为例,加以分析。

王熙凤的外貌,长得俊俏,打扮得雍容华贵,漂亮大方,威严势利,她出场时先声夺人,众星拱月,光芒四射,让人无法忽视她的存在;王熙凤的语言特点,能说会道,随机应变,口才了得,且善于在矛盾中用笑话化解危机王熙凤的处事风格,杀伐决断,治家严厉,心思细密,事情安排周全,面面俱到王熙凤的贪财好利,营私聚敛,她放高利贷,收钱摆平官司,敲诈亲朋,可谓贪得无厌。

王熙凤玩弄权术,好卖弄能干,在家专权管辖众人,又逐渐插手外头官场之事;王熙凤阴险狠毒,她毒设相思局惩罚贾瑞,借剑杀人整治尤二姐。

她亦正亦邪,形象生动丰满,跃然纸上,成为众多红楼读者心中又爱又恨,无法磨灭的典型形象之一。

关键词:王熙凤,雍容华贵,口才,玩弄权术,阴险狠毒目录序言-----------------------------------------------------------------------------------------5一、王熙凤正面形象----------------------------------------------------------------------61,王熙凤的外形形象---------------------------------------------------------------------62,王熙凤的语言特点---------------------------------------------------------------------63,王熙凤的处事风格---------------------------------------------------------------------8二、王熙凤反面形象----------------------------------------------------------------------101,贪财好利,营私聚敛---------------------------------------------------------------102,玩弄权术------------------------------------------------------------------------------113,阴险狠毒------------------------------------------------------------------------------13三、总结-----------------------------------------------------------------------------------14参考文献-----------------------------------------------------------------------------------15论王熙凤形象序言《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论王熙凤形象

论王熙凤形象

论王熙凤的形象中文摘要《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巅峰之作,刻画了一批形态各异、光彩夺目、独具风姿的女性形象,谱写了一曲曲女子的赞歌,正所谓“千红一窟”“万艳同杯”。

但由于受到封建思想的迫害,她们梦起梦破,难圆难续,她们的命运大都以悲剧收场。

王熙凤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红楼梦》的创作与雪芹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出身显赫的他经历了由荣华到零落的人生起伏,愤而著书。

雪芹将以前接触到的那些女性映射到自己的作品之中,字里行间包含着对她们的深切同情以及对整个社会的控诉。

王熙凤形象的成功塑造在于作者对她的刻画不是静止的、片面的,而是真实、客观、全方位、高视野的。

关键词:《红楼梦》;王熙凤;人物性格;封建社会AbstractA dream of red mansions is the peak work in Chinese classical novels, sparkling depicts a group of forms, and the unique charm of female image, wrote numerous women, is the so-called "thousand red wat" "sex with cup". But due to the persecutions of the feudal ideas they dream a dream broken, difficult circle difficult to continue, their fate largely ended in tragedy. Search is one of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s. Of creation and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cao xueqin's life experience are inseparable, from eminent he experienced from glory to ruinous life ups and downs, and writing books. Cao xueqin will ever e into contact with those women mapped to their works, between the lines contained profound sympathy for them and for society as a whole. Search the success of the image shaping is the author of her characterization is not static, one-sided, but a real, objective, prehensive, high field of vision.Key word:A dream of red mansions; Search; Character; The feudal society目录引言 (5)一、王熙凤矛盾的人物性格 (5)(一)灵与肉 (6)(二)善于恶 (7)(三)美与丑 (8)二、王熙凤性格的动态开放性 (9)(一)性格与家庭兴衰存亡同步发展 (9)1、贾府鼎盛她骄纵蛮横 (9)2、贾府滑坡她声势消歇 (10)3、贾府土崩瓦解她悲惨绝望 (10)(二)因人因事因境变化多端 (11)(三)相同序列中的空间变异性 (11)三、王熙凤性格的时代特征 (12)(一)典型环境的时代特征 (12)1、时代大背景 (12)2、在荣国府的尴尬处境 (12)(二)对个人财富的狂热追逐 (13)(三)肆无忌惮的享乐追求 (14)小结 (15)参考文献 (17)引言随着对“红学”研究的逐步深入,对王熙凤形象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论王熙凤性格的多面性及其形成原因毕业论文

论王熙凤性格的多面性及其形成原因毕业论文

论王熙凤性格的多面性摘要I 绪论 2 一、王熙凤性格的时代性3(一)圭寸建社会的大背景及贾府的经济况,,,,,,,, 3 (二)王熙凤的家庭背景及成长境 31、王熙凤的家庭背景32、王熙凤的生长环境,,,,,,,,,,,,,,,,, 4二、王熙凤性格的复杂性5(一)在物质方面,王熙凤贪财好利,表现为追求更多的金钱, 6 (二)在权势方面,王熙凤玩弄权威,表现为追求极权,,,, 6 (三)在待人方面,王熙凤对上奉迎,对下赞美关心,表现为追求八面玲珑7 (四)在能力方面,王熙凤精明能干、有领导才能,表现为追求既满足一己私欲又想挽救大厦于既倒8三、王熙凤性格的行为模式,,,,,,,,,,,,,,,, 10(一)从王熙凤行为模式的速度看,她快奏10(二)从王熙凤行为模式的变化看,她聪明、善变化,,,,, 10 (三)从王熙凤行为模式的力度看,她泼辣而狠,,,,,,10 (四)从王熙凤行为模式精度看,她心机精细、记忆力强,,, 11 结论13参考文献14《红楼梦》的问世,不只是为世人演绎了一部以宝黛恋情为主旋律的封建世家的婚姻悲剧,而且作者以极其酣畅淋漓的笔法描写了一大群形态各异、风姿独具的女性形象,在“使闺阁昭传”的主旨下,谱写了一曲曲女子的赞歌!著作中,王熙凤是一个描写得非常生动的人物,她出现在哪儿,哪儿就会有热闹。

作者不仅从正面描写了王熙凤,而且常常通过别人的观察和描述来表现王熙凤的形象。

在她的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她贪财好利、玩弄权威,对上奉迎、对下赞美关心,既精明能干又富有领导才能,行动快、频率高,聪明、善变化,泼辣而凶狠,心机精细、记忆力强的性格特点。

关键词王熙凤,性格,多面性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简直把人性中的尖锐对立的因素全部融为一炉,把人性中的矛盾都融进这个生命中去了,而且把人物写得活灵活现,曹雪芹写出了她独有的人格,她心灵、行为的复杂性超过了《红楼梦》中的其他任何一个角色。

作家忠实于表现客观的人生,绝不过分夸大王熙凤性格的丑恶内容,作者尽量挖掘这种丑恶的对立面,通过多侧面的描写,树立了这个人物性格的立体感,使读者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之感。

毕业论文.王熙凤

毕业论文.王熙凤

王熙凤形象‎新析王熙凤是《红楼梦》中最典型、最真实、最矛盾也是‎最重要的人‎物。

她是自我“人性冲突”以及人与人‎“人性冲突”最深刻、最激烈、最残酷并得‎到最全面体‎现的一个悲‎剧人物。

她处于没落‎封建社会的‎没落封建大‎家族中;处在各要素‎关系相互交‎互,内外力量互‎为作用的枢‎纽点上。

在此矛盾聚‎焦的中心,她必然承受‎更多更猛烈‎的“人性冲突”的炙烤与煎‎熬。

在整个封建‎家族趋于衰‎败、崩塌边沿时‎,她这个枢纽‎点也必然被‎扭曲、变形,并自我毁灭‎。

她的“算尽机关,好强逞能,擅弄权术”等为标志的‎复杂的性格‎系统只能为‎她的悲剧人‎生推波助澜‎,增添更多的‎悲剧色彩。

关键词:王熙凤、枢纽点、人性冲突、悲剧人生绪论在《红楼梦》的四百多人‎物中,很多人物是‎曹雪芹的精‎心组织、精心雕凿、精心创造、精心再现而‎跃然纸上的‎;但就其投射‎到今天还能‎依然鲜活灵‎透、扑面而来的‎恐怕唯有王‎熙凤这个角‎色了。

王熙凤最深‎刻、最激烈、最残酷也是‎最全面的“人性冲突”,非拘于一事‎、一物、一言、一行而纷呈‎于读者眼前‎。

王熙凤的一‎生可以概括‎为一从、二令、三休,她最终被贾‎镰休掉,沦落为奴,衣不蔽体,食不饱腹,雪夜含恨。

笔者不敢苟‎同于动辄“标签”,要么“二分”的分析;因为人性是‎丰富而复杂‎、系统又纷乱‎、稳定却膻变‎、超阶级又拘‎于时代的。

也只有从人‎性的角度深‎入分析;才能准确、全面、深刻的把握‎她——这个曹雪芹‎投入大量心‎血、融入复杂情‎感的角色;也才能更好‎的在阅读中‎锲合作者的‎情感,从而完成审‎美过程;并使自身审‎美情感得以‎升华。

简而言之,透过王熙凤‎的人性冲突‎分析,更显见一个‎近乎暴露的‎“自我”——劳碌、前行又徘徊‎、沉浮、美丑善恶无‎一时不交错‎于内心!——更好的认识‎时代的人、时代的人性‎!一、王熙凤地位‎的认识很多研究者‎谈到她在荣‎国府的地位‎,最常用的词‎是“内阁首相”、“管家婆”。

论《红楼梦》中王熙凤形象

论《红楼梦》中王熙凤形象

论《红楼梦》中王熙凤的艺术形象摘要:王熙凤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高峰《红楼梦》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王熙凤是《红楼梦》中一个既复杂又矛盾的女性形象,人物性格呈现出多重性,是一个既让人痛恨又让人同情的人物。

王熙凤容貌美丽,有着超凡的管理才能,心机极深,又阴险歹毒,在女性世界当中,是一只俊秀杰出的“凤凰”。

然而,“凡鸟偏从末世来”,才貌双全的王熙凤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一切地疯狂劫掠钱财,最终走向毁灭。

作为一个出身豪门,又聪明绝顶的脂粉队中的女英雄,王熙凤以为掌握了财权就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但最后的事实证明,她也只是“千红”“万艳”当中的一个,仍逃不脱“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的命运!本文首先从多方面深入分析了王熙凤的人物形象特点,接着分析了王熙凤的人物形象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王熙凤的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关键词:王熙凤;美貌;才干;心机目录引言 (3)一、王熙凤丰富人物形象分析 (3)(一)八面玲珑,人情练达 (3)(二)容貌风华,恍若神妃 (3)(三)伶牙俐齿,巧言善辩 (4)(四)做事干练,争强好胜 (4)(四)心思细腻,善于心计 (5)(五)两面三刀,阴险歹毒 (5)(六)、曲终人散,结局悲惨 (6)二、王熙凤人物形象形成原因分析 (7)(一)家世出身原因 (7)(二)社会历史原因 (7)(三)自身个性原因 (8)三、王熙凤人物形象的社会历史意义 (8)(一)王熙凤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 (8)(二)王熙凤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 (10)结论 (10)参考文献 (11)引言王熙凤,更通行的名字是“凤姐”。

作为艺术形象,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小说最成功最丰满的艺术形象之一。

在《红楼梦》中多次描述,她在哪里出现,那里的气氛就会立即热闹起来,曹雪芹把凤姐性格的丰富性、多面性、真实性写活了。

就这点来说,完全可以与整个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中任何人物形象媲美。

仪态万方、声口各异的人物形象是《红楼梦》中炫目亮丽的风景线,王熙凤是《红楼梦》里的重要人物,也是作者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

论王熙凤800字

论王熙凤800字

论王熙凤800字论王熙凤800字《论王熙凤》——一个女性的传奇人生在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王熙凤是一个极具特色的人物。

她是贾府的嫡长女,聪明、机智、果断,是贾府内外的一位重要人物。

本文将从王熙凤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以及对贾府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女性形象。

一、成长经历王熙凤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她的祖父曾任过京官,父亲则是一位清廉的官员。

从小,她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熟读诗书,精通音律。

然而,命运多舛的她却在少年时期失去了母亲,这使得她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为了养家糊口,她不得不放弃学业,进入贾府担任丫鬟。

二、性格特点1. 聪明才智:王熙凤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她在贾府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物。

她擅长处理家务事,管理内宅,使得贾府的生活秩序井然有序。

此外,她还善于察言观色,洞察人心,能够迅速判断一个人的品性和动机。

2. 果断坚定:王熙凤在面对问题时总是果断坚决,不拖泥带水。

她对待家族事务一丝不苟,对于任何损害贾府利益的行为都毫不容忍。

在与林黛玉等人的冲突中,她始终保持着坚定的立场,捍卫自己的观点。

3. 心机深沉:王熙凤虽然聪明才智,但她的成功并非全凭实力。

她懂得运用心计,善于算计他人。

在贾府的权力斗争中,她巧妙地利用自己的地位和人脉,逐渐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然而,这种心机也使她在一些人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三、对贾府的影响1. 维护家族利益:王熙凤在贾府中担任要职,她的职责就是维护家族的利益。

她努力整顿家务,使得贾府的生活更加富裕美满。

同时,她还积极应对外部势力对贾府的侵犯,捍卫了家族的尊严和地位。

2. 影响人物关系:王熙凤在贾府中的崛起,对其他人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她与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之间的纠葛,成为了《红楼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她的出现,使得故事情节更加丰富多彩。

3. 反映社会现实:王熙凤的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

她的聪明才智和果断坚定,展现了一个女性在困境中的生存智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王熙凤的形象
【内容摘要】:阐述了王熙凤的形象特征,对其美丽的外貌、出众的口才、极深的心机、干练的作风、毒辣的手段进行分析,并从时代与性格的角度探求王熙凤人生悲剧的成因以及这一形象塑造的意义。

[关键词]:《红楼梦》王熙凤性格原因悲剧
《红楼梦》作为一部不朽的文学巨著,不仅反映了复杂的社会生活,而且成功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在《红楼梦》塑造的众多的人物形象中,王熙凤给读者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

作者通过不同的事件,将王熙凤美丽的外貌、出众的口才、极深的心机、干练的作风、毒辣的手段表现得活灵活现。

一、王熙凤形象特征
(一)美丽动人,恍若神妃
王熙凤一出场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曹雪芹采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式介绍王熙凤:“一语未了,只听得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1](P27)这个人打扮与众姊妹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1](P27)这里曹雪芹通过直接描写,把王熙凤塑造成一个雍容华贵的美人,赋予了她迷人的外表,使她在美女如云的贾府显得那样突出。

除了直接描述之外,作者还从侧面烘托凤姐的美貌。

在“见熙凤贾瑞起淫心”和“王熙凤毒设相思局”两回中,作者一方面展现了王熙凤的心计和手段,另一方面也写出了王熙凤的照人光彩。

贾瑞正是因为被王熙凤美丽的外表所迷惑,才会心甘情愿地钻进了王熙凤精心设计的圈套。

即使遇到小鬼来拿他,贾瑞的最后一句话依然是:“让我拿了镜子再走。

”贾瑞抱着“风月宝鉴”,看着里面的可人儿含恨而终时,依然钟情于王熙凤。

王熙凤美丽的容貌和毒辣的手段形成强烈反差,以至于让人们在记住了她的狠毒的同时,也记住了她迷人的相貌,而这个让人死了都要爱的美人究竟有多美,作者给了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二)伶牙俐齿,巧言善辩
作品中王熙凤那出众的口才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她一开口就与众不同: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谅了一回,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我今日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1](P27这里既有对林黛玉的恭维,又有对贾府众姐妹的关照,同时也不忘讨好“老祖宗”,这一席话可谓有“一石三鸟”之妙。

真应了周瑞家的那句话———“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他呢。

”在“刘姥姥一进荣国府”一回,王熙凤超常的语言才能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表现得淋漓尽致。

王熙凤一见到刘姥姥便责怪她,怪她不经常来走动。

意思是说,我们是亲戚,亲戚之间本来应该多走动的,而你不经常来就是你的不对了。

点明了她和刘姥姥的亲戚关系,也拉近了她和刘姥姥之间的距离。

王熙凤对刘姥姥的来意心知肚明,在刘姥姥诉说家道艰难走不起亲戚的时候,也不失时机地向对方告艰难:“不过借赖着祖父虚名,作个穷官罢了……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

”[1](P66)又说:“‘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呢!’何况你我。

”[1](P66)王熙凤尽量贬低自己,一方面可以使自身利益不受损失,而另一方面又不至于得罪对方。

在短短几句话里王熙凤既表现出在年逾半百的穷亲戚面前的谦逊,又维护了自己的利益,这充分表现出她异乎常人的语言才能。

(三)心思缜密,工于心计
处于贾府这个人际关系复杂的大家族中,处处需要防备别人的算计,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王熙凤可谓机关算尽。

她对“老祖宗”极力地巴结奉承,对力拉拢,对下人弹压收买,对触及其根本利益的人置之死地而后快。

王熙凤小月不能管家时,王夫人委托贾探春和李纨代为管理。

王熙凤得知探春的能力后,对贾家平辈人进行了一番评价。

从中可以看到王熙凤缜密的心思:平时她是非常留心观察人的,在了解了每个人的特点之后,也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对付他们了。

在贾琏偷娶尤二姐这件事上,王熙凤的心机表现得尤为突出。

一旦得知此事,她马上讯问家童,进而打听到尤二姐的住处。

她一方面赶到尤二姐处,甜言蜜语把她骗入府中,另一方面派人打听尤二姐的底细,并指使家奴怂恿张华到官府告状,然后借机大闹宁国府。

在贾母面前,她搬弄是非,却又假装好人,骗过了贾母,也骗过了贾琏。

最后又借剑杀人,逼死了尤二姐。

在整个过程中,她工于心计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现。

(四)做事干练,争强好胜
王熙凤自幼就假充男孩子教养,其行事自然与那些闺阁弱女不同。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听周瑞家的说是王熙凤管理贾家,便道:“原来是他?怪道呢,我当日就说他不错呢。

”[1](P63)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能力经过历练愈发得到强化。

在宁国府,无人敢惹焦大,王熙凤却敢于对贾蓉说:“还不早打发了没这王法的东西!”
[1](P80)协理宁国府时,她对下人说:“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这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1](P130)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其雷厉风行的作风。

作者在表现王熙凤做事干练、雷厉风行的同时,也突出了其争强好胜的性格。

宁国府办丧事她本可不出头,但她“素日最喜揽办,好卖弄才干”[1](P127),
因此主动请求去宁国府帮忙。

在铁槛寺,老尼求王熙凤帮张家退掉守备家的定礼。

起初,王熙凤不想管,但一旦老尼以“连这点子手段也无有”的话相激,王熙凤便发了兴头,说道:“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

你叫他拿三千两银子来,我就替他出这口气。

”[1](P142)从她的言谈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她那争强好胜、喜欢卖弄才干的性格。

(五)两面三刀,阴险毒辣
作者借兴儿之口将王熙凤的这种性格特征表露无遗:“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1](P623)贾瑞起色心时,王熙凤本十分痛恨,但却满脸堆笑,以语言相挑逗。

对尤二姐更是甜言蜜语,骗取了她的同情,使尤二姐“认她作是个极好的人”[1](P643),跟她进入了大观园。

她指使家奴唆使张华告状,大闹宁国府之后,却说自己用了五百两银子平复了此事。

在尤二姐面前,她以姐妹相称,背地里却唆使丫头欺侮二姐,并怂恿秋桐咒骂二姐,使之生不如死。

为了得到三千两银子,她勾结官府致使张家的女儿和守备的儿子双双自尽;为了除掉情敌,她又用借刀杀人之计将善良软弱的尤二姐活活逼死;在“王熙凤毒设相思局”一回中,仅仅因为贾瑞“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她便说“起这个念头他不得好死”[1](P113)……如此对待别人的生命,实在让人不寒而栗。

二、王熙凤人生悲剧的成因及该形象的社会意义
贾府的衰败是整个封建社会走向末世的一个缩影。

而这一历史进程是通过一大批人物的个人悲剧表现出来的,王熙凤的悲剧恰恰是其中之一。

王熙凤的悲剧与其性格不无关系。

她具有极强的个性,在等级森严的贾府中缺乏一般女子的三从四德,也没能为贾家生下一个用以传宗接代的男孩,她不具备封建主子应有的仁慈与宽厚,对下人非打即骂,到处卖弄权势。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一个本需依附丈夫才能生存的封建女性想要争取到与丈夫平等的地位是注定要失败的。

妇女要求自由平等,渴望展现个人才能,这些要求都是合理的,但实现这些需要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个性与自我的解放需要以推翻整个封建统治秩序为前提,仅靠个人的聪明与手段是无法实现这一目的的。

王熙凤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她既是夫权的反对者也是封建统治秩序的维护者,她希望凭借几个封建家长的宠爱来维护自己在贾府的权威,她试图通过对别人的伤害来使自己避免受到伤害。

她的性格及所处的环境共同决定了她最终只能以悲惨的命运收场,王熙凤代表了当时一类女子的命运。

在小说中,作者一方面通过对该人物美丽、泼
辣、伶俐、干练等特征的描写,热情讴歌女性的聪明
才智,发出提高女性地位的呼声;另一方面又表现了
对她善于算计、心狠手辣的极大的厌恶,揭露并鞭挞
了其作为封建主子的罪恶本质。

但从作者给王熙凤
的判词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这个人物命运的深
切同情。

参考文献:
[1]曹雪芹.脂砚斋批评本红楼梦[M].长沙:岳麓书社,2006.
[ 2]刘勤英.王熙凤人物形象探析[J].希望月报,2007(8).
[ 3]房敏.《红楼梦》王熙凤话语的话语语用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