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1 1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及预扣率表

合集下载

2018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018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个人所得税表是计算个人所得税的表。

个人所得税率是个人所得税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比例。

个人所得税率是由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个人的收入计算。

缴纳个人所得税是收入达到缴纳标准的公民应尽的义务。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免征额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

2018年10月1日3%-45%目录.1税率表.▪个人税率表.▪企业税率表.2计算方法.3调整历史.4免税率税率表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1](注:个人税率表和企业税率表的2018年8月调整版本还未更新)个人税率表企业税率表计算方法编辑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五险一金-起征点-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注: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4]调整历史编辑2003年10月22日,商务部提出取消征收利息税,提高个人收入所得税免征额等多项建议。

2005年初,广东财政再次对个税免征额提高进行调研,以便为中央尽快出台税改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2005年07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

2018新个人所得税 税金计算表(起征点每月5000元)

2018新个人所得税 税金计算表(起征点每月5000元)

2018版个税按月预交,年
终汇算(次年3月1日-6月
30日)
薪资计算月收入总计
25,000.00请输入年终奖
请输入扣减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5,500.00请输入
扣减基数
5,000.00应税收入
14,500.00当月薪资所得税
435.00年终奖所得税
-工资实发数
19,065.00年终奖实发数
-本月实领收入
19,065.00最后月收入
年终奖月税年奖金税 19,500.00
- 435.00 -税率速算扣除数(元)3%10% 210.0020% 1,410.0025% 2,660.0030% 4,410.0035% 7,160.0045% 15,160.00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3000元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000元至12000元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全月应纳税额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实发年终奖 - 0.02。

2018国家税务总局公告56号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及预扣率表包含年终奖

2018国家税务总局公告56号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及预扣率表包含年终奖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
(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级数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
3
0
2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2520
3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16920
4
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
25
31920
10
210
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20
1410
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2660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441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160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5160
5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30
52920
6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Hale Waihona Puke 35859207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45
181920
个人所得税年终奖税率表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6000元的部分
3
0
2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210
3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0000元的
20
0
2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税率%
(2018年10月1日起适用) 速算扣除数(元) 税金

不超过20,000元的
20
0

超过20,000元到50,000元的部分
Hale Waihona Puke 302,000≧4000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
≧13000
说明:劳务所得按次计税,4000元以下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减除20%的费用,其余 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次计税。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七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2018年10月1日起适用)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税金

不超过3000元
3
0
﹤90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
10
210
90~990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
20
1410
990~3590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
25
2660 3590~6090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4410 6090~12090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7160 12090~20840

超过80000元
45
15160 20840~
说明:自2018年10月1日起减除基数为每月5000元。
目前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税率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2018年10月1日开始新版个税税率表及个税计算公式

2018年10月1日开始新版个税税率表及个税计算公式

2018年10月1日开始新版个税税率表及个税
计算公式(个税起征点5000元)
一、个税起征点5000
个税起征点将从2018年10月1日开始,由3500元调整为5000元,而且全国统一为5000元。

所以到时候:北京个税起征点是5000,上海个税起征点是5000,广州个税起征点是5000,深圳个税起征点是5000,天津个税起征点是5000……
二、新版个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个税起征点5000元)
说明:
1.本表适用综合所得,综合所得是指工薪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
所得
2.本表含税级距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综合所得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金(五险一金) - 起征点
5000元的余额
三、个税计算公式
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缴税。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
扣除标准:个税按5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其中Excel个税计算公式
==ROUND(MAX((A1-5000)*0.01*{3,10,20,25,30,35,45}-{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 0),2)
注:公式中的A1指工资数额对应的单元格。

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个税起征点5000元)

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个税起征点5000元)

最新个⼈所得税税率表(个税起征点5000元) 核⼼提⽰:2018年最新个税起征点提⾼到5000元税率表是什么?2018年10⽉1⽇起调整后,税率表⼀:⼯资、薪⾦所得适⽤个⼈所得税累进税率表级数全⽉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速算扣除数个⼈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1 不超过36000元的 32 超过36000元⾄144000元的部分 103 超过144000元⾄300000元的部分 204 超过300000元⾄420000元的部分 255 超过420000元⾄660000元的部分 306 超过660000元⾄960000元的部分 357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45(注1: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居民个⼈取得综合所得以每⼀纳税年度收⼊额减除费⽤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

注2:⾮居民个⼈取得综合所得依照本表按⽉换算后计算应纳税额。

)税率表⼆:个体⼯商户的⽣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速算扣除数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1 不超过30000元的 52 超过30000元⾄90000元的部分 103 超过90000元⾄300000元的部分 204 超过300000元⾄500000元的部分 305 超过500000元的部分 35(注: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纳税年度的收⼊总额减除成本、费⽤以及损失后的余额。

)此外,还对个别条⽂作了⽂字修改,并对条⽂序号作了相应调整。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及互联⽹相关知识整合。

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投诉通道】。

2018年10月01日起实施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和个人应纳税税额

2018年10月01日起实施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和个人应纳税税额

492200
484200 45% 15160
202730
289470 200
289270
0101222 1200000 6000 1500
1194000
1187500 45% 15160
519215
674785 199
674586
0101223
7360 1500 2000
5860
-1140 0%
0
0
33085.25
0101229 52777 6500 1500
46277
39777 30%
4410
7523.1
38753.9 699
38054.9
0101230 76661 5400 1500
71261
64761 35%
7160
15506.35
55754.65 3120
52634.65
0101231
7811 3211 1200
4600
-1600 0%
0
0
4600 205
4395
0101232
6700 1200 1000
5500
-500 0%
0
0
5500 50
5450
0101233
7888 1300 1500
6588
88 3%
0
2.64
6585.36 120
6465.36
0101234
5551 1600 800
5860 366
5494
0101224 61200 5000 1000
56200
50200 30%
4410
10650
45550 211

2018年个人所得税新算法出炉了!

2018年个人所得税新算法出炉了!

2018年个人所得税新算法出炉了!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018年10月开始使用新个税计算方法,起征整由原来的3500变成了5000,大家可曾算过,自己每个月扣了多少税?下面PDF帝小编就来好好为大家算一算吧!
新的个税免征额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如果某人的工资扣除五险一金为12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区间为12000-5000=7000元
应缴纳税金为:7000*10%-210=490元
1、速算扣除数来源
这个速算扣除数是怎么来的?以12000元为例,扣除基本纳税点12000-5000=7000元
使用速算法公式:7000在级别2
7000*10%-210
使用常规公式:
3000*3%+(7000-3000)*10%
公式展开即:
7000*10%-(3000*10%-3000*3%)
红色部分在级别2是一个定数,计算出来正好是210
同理可以得到所有级别的定数,称为每一级别的速算扣除数
2、计算公式
对需要计算个税的金额,旧个税扣税计算公式为:
=MAX((A1-3500)*{3;10;20;25;30;35;45}%-
{0;105;555;1005;2755;5505;13505},0)
新个税计算公式为:
=MAX((A1-5000)*{3;10;20;25;30;35;45}%-
{0;210;1410;2660;4410;7160;15160},0)
我们用公式计算了工资分别从3k-30w新旧个税的差额对比情况
从10月份开始,大家又能省一大笔钱了!给新个税点赞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
30
52920
6
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
35
85920
7
超过960000元的部分
45
181920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
(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级数
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0000元
20
0
2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附件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
(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级数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6000元
3
0
2
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
10
2520
3
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
20
1元的部分
25
31920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三
(非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3000元
3
0
2
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
10
210
3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的部分
20
1410
4
超过25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2660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4410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7160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51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