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日照植物

合集下载

多植物繁殖蟹爪兰

多植物繁殖蟹爪兰

第五步

固定
固定接穗,一边插一个牙签把仙人掌和蟹爪兰 固定到一起。要注意避开蟹爪兰中心的维管束。
第六步

加紧
两侧放上一层硬纸皮(以免被夹子夹伤仙人 掌),然后用夹子夹好固定。
第七步

储藏
放到干爽,阴凉地方2周。注意:接口处千万不 能碰水,蟹爪兰不可直晒,
第八步

拆除固定物
松开夹子、取下硬纸皮。轻轻的捏住牙签,以原先插进去的孔为圆心,左右各旋 转半个圈,就能够轻而易举的取出来了。而且不会伤到蟹爪兰和仙人掌。建议不 要硬着往外面拔
插后管理:

扦插盆栽要进行遮光,插穗受气温等因 素影响,一般10~15天开始生根,根据 大气及基质的干湿情况,适当给予浇水, 在根系未形成前,严格控制浇水量。扦 插一个半月后方可施肥。
扦插方法

仙人掌的嫁接繁殖

为什么用嫁接繁殖: 仙人掌的嫁接繁殖目的

扦插容器,以8厘米×10厘米的塑料营养钵为宜,将拌好的基质 装入营养钵备用。若基质过干,为便于作业,可在扦插前半日适 当浇水。 取穗:取1~2节成熟茎节作为插穗。取下的茎节随即进行处 理,去除形状不正,破碎及有病虫的茎节,并酌情作好分节处理, 随后将枝条晾2~3天,伤口充分晾干方可扦插。 扦插:一般一盆3支,扦插深度为插穗长度的1/2左右,插时 需注意插穗正面向内,并保持直立。插后用精细喷壶统一浇水, 水量应控制在使基质潮润即可。若基质比较湿,又天气阴雨,可 暂不浇水,待基质稍干再浇。 插后管理:扦插盆栽要进行遮光,插穗受气温等因素影响, 一般10~15天开始生根,此时覆盖物可逐渐晚盖、早揭,逐步见 光,至根系基本形成方可去除覆盖。其间,根据大气及基质的干 湿情况,适当给予浇水,在根系未形成前,严格控制浇水量。扦 插一个半月后方可施肥。

整理一些关于长日照植物与短日照植物的问题

整理一些关于长日照植物与短日照植物的问题

整理一些关于长日照植物与短日照植物的问题一、概念1、长日照植物:只有当日照长度超过临界日长(14~17小时),或者说暗期必须短于某一时数才能形成花芽的植物。

否则不能形成花芽,只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

长日照植物有冬小麦、大麦、油菜、萝卜等,纬度超过60°的地区,多数植物是长日照植物。

2、短日照植物:只有当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日长(少于12小时,但不少于8小时)时才能开花的植物。

在一定范围内,暗期越长,开花越早,如果在长日照下则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能开花。

许多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春秋季开花的植物多属短日照植物,如大豆、玉米、水稻、紫花地丁等。

对于短日照植物也给以这样的概念:短日照植物short-day plant是指给与比临界暗期(critical dark period)长的连续黑暗下的光周期时,花芽才能形成或促进花芽形成的植物。

在自然界中,在日照比较短的季节里,花芽才能分化。

例如菊花、水稻、牵牛花、苍耳、大豆等,都是属于短日照植物,即使日照较短,假如随后的暗期短于临界暗期,花芽仍不能形成,或即使给与足够的暗期,但在中途适当的时间进行短时间的光照(光中断)时,花芽也不能分化。

短日植物实际是长夜植物。

二、分布和特点植物开花要求一定的日照长度,这种特性与其原产地在生长季节里自然日照的长度有密切的关系,也是植物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对于所处的生态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短日照植物起源于低纬度地区(夏半年昼夜相差不大,但白昼比高纬度地区短),长日照植物则起源于高纬度地区(夏半年昼长夜短)。

在临近赤道的地带,长日照植物一般不能开花结实,只有短日照植物分布;在高纬地带(纬度66.5°以上),夏季几乎24小时都有日照,短日照植物不能生长发育,只有长日照植物分布;而在中纬度地带,兼有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所以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都能生存,但长日照植物多在春末夏初开花,短日照植物多在秋季开花。

光周期对植物的地理分布有较大影响。

种植基础第一章习题

种植基础第一章习题

种植基础第一章习题1、下列属于长日照植物的是:A、水稻B、玉米C、甘蔗D、小麦2、下列属于短日照植物的是A、水稻B、小麦C、油菜D、白菜3、下列属于喜光植物的是A、大豆B、棉花C、桧柏4、下列属于喜阴植物的是A、梅花B、谷子C、人参5、番茄属于植物A、长日照B、短日照C、中间性6、白菜属于植物A、长日照B、短日照C、中间性7、银杏、向日葵是植物A、喜光B、阴生C、耐阴8、大豆、豌豆是植物A、喜光B、阴生C、耐阴9、太阳辐射量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A、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增大B、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增小C、随纬度增低,太阳辐射增小D、二者之间没有多大关系10、早春进行栽培时通常选择地膜覆盖的主国目的是为了A、保持地温B、提高地温C、降低地温D、消灭杂草11、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高,地球向阳部分面积最大,受热最多,白昼最长的节气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12、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的时间是A、夜间B、清晨C、正午D、午后13、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低,地球向阳部分面积最小,受热最少,白昼最短的节气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14、一天中,气温的最高温度通常出现在下午时间段,最低温度一般出现在时间段A、12:00—13:00 日落前B、14:00—15:00 日出前C、12:00—13:00 日出前D、14:00—15:00 日落前15、生物生存的基本能量来源是A、水分B、太阳光C、温度D、土壤16、是地表面和以下不同深度处土壤温度的统称A、地温B、气温C、土壤湿度D、空气湿度17、高于植物生长所需最低温度(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称为A、活动温度B、活动积温C、有效温度D、有效积温18、植物生育期间的活动温度的总和叫A、A、活动温度B、活动积温C、有效温度D、有效积温19、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之差称为A、活动温度B、活动积温C、有效温度D、有效积温20、植物生育期内有效温度积累的总和称为A、活动温度B、活动积温C、有效温度D、有效积温21、一般情况下,一年中土壤表层月平均最高温度出现在月份A、1—2月B、5—6月C、7---8月D、9—10月22、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A、升高B、降低C、不变D、不确定23、一般来说,植物生命活动的温度范围是A、20—30℃B、5—40℃C、-10—50℃D、15—45℃24、广义农业不包括A、种植业B、牧业C、林业D交通运输业25、气温的变化超过了植物生育的极限温度,植物生命活动停止,这时的温度称为A、致死温度B、生物学上限温度C、生物学下限温度D、农业界限温度26、在病虫防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A、生物防治法B、植物检疫法C、农业防治法D、化学防治法E、物理防治法27、()是植物叶绿素形成和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在窗台上每天给点散射光就能开花灿烂的几种短日照花卉

在窗台上每天给点散射光就能开花灿烂的几种短日照花卉

在窗台上每天给点散射光就能开花灿烂的几种短日照花卉如果你的窗台上没有太多的光照,没有较多的直射光,只有一点点的散射光,也就是通过窗户或树叶的间隙散射出来的微弱光照,你需要养一些短日照的开花植物,这些花能在低光照的环境下开花。

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些能够在低光照的环境下开花的盆栽花卉,每天有适当的散射光就能够保持常年开花的状态。

1、四季凤仙四季凤仙是一种喜欢低光照的草本开花植物,它喜欢生长在半阴的环境,每天有适当的散射光就能够开花,它喜欢常年温暖湿润的环境,注意避免受冻,最近养护温度要保持在五度以上。

栽培的土壤要选择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在生长期注意定期浇水,避免突然过度干旱。

2、四季秋海棠四季秋海棠是一种比较娇嫩的植物,它非常害怕过度暴晒和长时间的阳光直射,夏天温度高时更是要适当遮荫,将它养在朝东的窗台上就很适合,每天给3~6小时左右的散射光就能生长良好,可以在春夏之前每2~3周补充一次缓效型的有机液肥,这样就能够促进很好开花了。

3、君子兰君子兰很适合养在室内,它原本是生长在树荫下的短依照植物,如果光照过足,它的叶片就很容易被晒伤,盆栽养护的时候也要注意适当遮阴,养在窗台边就很适合栽培,土壤要选择疏松透气和排水良好的腐叶土,土壤要富含腐殖质,在盆底下面可以添加一些长效型的有机肥。

4、蟹爪兰如果你想要在室内养一种可以每年开花的仙人掌植物,那蟹爪兰就是不错的选择,它对光照的需求不是太大,每天有3~8小时左右的散射光就能够孕育花朵,它的开花时间是在冬春时节。

养护蟹爪兰夏天的时候要注意适当遮荫,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避免空气干燥。

同时要注意控制浇水,春秋时也可以保持土壤湿润,夏日温度高和冬季寒冷的时候都要注意控水。

5、非洲紫罗兰非洲紫罗兰也叫非洲堇,是一种对光照和需求很少的室内盆栽植物,它的叶片有绒毛,浇水的时候不要直接浇叶片上,栽培的土壤要选择疏松排水的沙质土,避免土壤积水,否则容易造成烂根,养护的环境要通风透光,每天给较多的散射光就能够开花,养护的环境要有一定的空气湿度。

[精品]植物生产与环境选择题习题集(含答案)

[精品]植物生产与环境选择题习题集(含答案)

[精品]植物生产与环境选择题习题集(含答案)植物生产与环境选择题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1.一般短日照植物由北向南引种,则生育期会()。

A.延长 B.缩短 C.不变 D.缩短或延长2.可以疏松土壤、通气增温、调节水气、保肥保墒的耕作措施为。

A.耕翻B.镇压C.垄作D.覆膜3.荔枝,龙眼的食用部分是假种皮,它是由_________发育而来的。

A.珠柄 B.珠被 C.珠心 D.子房内壁4.叶片中可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是________。

A.表皮 B.栅栏组织 C.海绵组织 D.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5.禾本科植物的分枝方式特称为________。

A.单轴分枝 B.合轴分枝 C.二叉分枝 D.分蘖6.为使马铃薯高产块大,最好在生长中期将温度控制在℃。

A.10—15B.15—23C. 25—30D.30-407.下列属于合瓣花的是。

A.李树花B.杏树花C.亚麻花D.南瓜花8.下列哪种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___________A. 核糖体B. 叶绿体C. 高尔基体D. 溶酶体9.果树、西瓜等经济植物,以追求品质为主,施用()可降低果品酸度,提高甜度。

A.氮磷复混肥料B.磷钾为主的复混肥料C.氮磷钾三元复混肥料D.不含氯的三元复混肥料10.我国西北地区的瓜果含糖量高、品质好与有密切关系。

A. 气温日较差小B. 气温日较差大C.空气质量好D.土地肥沃11.()促使植物根冠比提高。

A.增加水分 B.提高温度 C.增加氮肥 D.增强光照12.马铃薯以地温在℃最适于块茎形成。

A.30-32B.15.6-22.9C.18-28D.12-1513.因土壤水分过多而使土粒易吸附在农具上的土壤结构性是______。

A.黏着性B.黏结性C.可塑性D.胀缩性14.氯化铵适于施用到作物上。

A.烟草B.西瓜C.葡萄D.亚麻15.根和茎的次生保护组织是________。

日中性植物

日中性植物
光周期现象制约着野生植物或栽培植物的地理分布,尤其制约着高纬度地区栽培作物的分布极限。因为短日 性植物大多数原产(或起源)于热带或亚热带,而长日性植物大多原产于温带和寒带。低纬度地区的日照长度在 植物生长的夏季要短于高纬度地区。 虽然各种植物有它最适合的光周期,但在一定日照长度范围内它们仍能形 成花蕾。
释义
茄子植株一些植物对日照反应不敏感,开花不受日照长短的影响,在任何日照下都能正常开花,称日中性植 物,如棉花、番茄、茄子、四季豆和替称为一个光周期,由于分布在地球各地的动植物长期生活在各自的光周环境中,在自然 选择和进化中形成了各类生物所特有的对日照长度变化的反应方式,这就是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光周期现象。根据 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日中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
主要价值
如番茄、四季豆、黄瓜、辣椒等蔬菜,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在北方,冬季可在温室中种植),它们就不受 日照长度的影响。
其他类型
根据植物开花所需要的日照长度的不同,可将植物分为4类。
(一)长日照植物
长日照植物( long day plant,LDP)是指只有当日照长度超过它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植物。它在短 暗期或连续照明条件下能够促进开花。光照时间愈长,开花愈早。如小麦、蚕豆、萝卜、菠菜、甜菜、胡萝卜 等。
日中性植物
植物学学科术语
01 释义
03 代表物种 05 其他类型
目录
02 分类依据 04 主要价值
根据植物开花所需要的日照长短,可把植物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日中性植物。
凡是完成开花和其他生命史阶段与日照长度无关的植物,称日中性植物,黑夜长短对形成花芽无明显的影响, 只要生长正常,就不影响开花。如月季、紫茉莉、石竹、仙客来、天竺葵等。因此可四季种植。

植物的光周期与开花机制

植物的光周期与开花机制

植物的光周期与开花机制植物是受光周期影响的生物,它们的生长和开花时间根据光照的长短而发生变化。

光周期是指植物每天接受光照和黑暗的时间比,它对植物的生理进程和繁殖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本文将介绍植物的光周期调控机制以及开花的相关过程。

一、光周期调控机制植物通过接收光信号来感知光周期,进而控制开花和其他生理进程。

光信号主要通过植物的叶片吸收,并在植物内部传导。

光周期调控机制的核心是光敏色素的作用。

光敏色素分为红光敏感色素和蓝光敏感色素两种。

红光敏感色素负责感知白天的光照,蓝光敏感色素则负责感知黑夜的黑暗。

在白天,植物的红光敏感色素会激活一系列生理反应,促进生长和光合作用。

同时,红光敏感色素的激活还会抑制蓝光敏感色素的功能。

而在黑夜,蓝光敏感色素被激活,它会启动开花途径的信号传导,并负责形成花蕾。

二、光周期与开花光周期对植物的开花起着关键作用。

不同植物对光周期的要求各异,有的植物需要长日照,有的则需要短日照。

长日照植物是指只有在光照时间超过一定阈值时才会开花,而短日照植物则是只有在光照时间低于一定阈值时才能开花。

长日照植物的开花过程一般经过两个阶段。

首先是植物在长时间的光照下,叶片会积累足够的养分,并产生花素(即花蕾起源的物质)。

随后,在黑夜的时候,蓝光敏感色素被激活,触发了开花的信号传递。

这个信号传递的过程中,花素会被转化为激素,从而促进花蕾的形成和开放。

短日照植物的开花过程与长日照植物不同。

短日照植物在光照时间低于一定阈值时才能开花。

在日照时间较短的情况下,植物会积累花素,并将其转化为激素。

当黑夜来临时,蓝光敏感色素被激活,开花信号传递开始,花蕾形成和开放的过程也随之发生。

三、外界因素对光周期的影响除了光周期本身,植物的开花还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温度、水分和养分等环境条件都会对植物的开花时间和过程产生影响。

例如,高温下的植物可能会延迟或抑制开花,而适宜的温度则有利于开花的进行。

水分和养分的充足也是植物正常开花的必要条件。

光照处理使短日照长日照植物花期改变

光照处理使短日照长日照植物花期改变

光照处理使短日照长日照植物花期改变(1)长日照性的花卉--人工长日照处理:方法:在长日照下开花,在日照短的季节,用电灯补充光照--即人工长日照处理(100LX的光照即可,一般夏天中午的日照强度是10万LX)。

作用:长日照处理对长日照植物能提早开花,对短日照植物则延迟开花。

如长日照处理对长日照植物能提早开花,对短日照植物则延迟开花。

如:春天开花的花卉多为长日照植物。

还有紫罗兰、麝香百合SE、单吉尔鸢尾、蒲包花、天竺葵、瓜叶菊、四季报春、金鱼草、三色堇等。

它们长日照处理可提前开花。

(2)短日照性的花卉--人工短日照处理:目的:使短日照植物即秋天开花的植物提前开花。

该花卉在短日照下开花,在日照长的季节,进行遮光短日照处理,能促进开花,若长期给予长日照,就抑制开花。

秋天开花的花卉多为短日照性植物。

利用短日照进行促成栽培的花卉有:常用于:菊花、一品红、玉海棠和三角花等。

光照处理包括短日照处理、长日照处理和光暗颠倒。

(1)短日照处理短日性植物在短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在长日照的季节中则不能开花。

如给予短日照处理则可促使开花。

短日照处理还可用来抑制长日性植物开花。

可用短日照处理的短日性花卉有菊花、蟹爪兰、一品红等。

如菊花在自然环境下10月下旬开花,为在国庆节开花,可在7月中旬开始进行短日照处理,每天下午5点到次日早8点放在黑塑料、黑布和油毡纸内对花进行遮光,连续处理10~40天,国庆节就能提前开花。

甚至在六七月份间就可开出鲜艳花朵。

(2)长日照处理长日性植物在长日照下能促进开花,但在短日照季节则不能开花。

如给予长日照处理可促使开花。

如唐菖蒲为使其提前开花,每天可用日光灯补光,使之光照达16小时以上。

因秋冬气温偏低,在补光同时,应使温度提高到20℃以上,才能在冬、春提前开花。

长日照处理也可用于阻止短日性植物在短日照下开花。

如一品红冬季花后修剪,由于短日照,不等抽出枝条,又孕蕾开花,而影响植株美观。

只有用长日照处理,才能在冬季正常抽出枝条,然后在自然短日照条件下开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敏素對植物的發育的影響
光敏素除影響開花外,還參與種子萌發、塊根 、塊莖、鱗莖的生長、芽的萌發與休眠等。 馬鈴薯幼苗的成長: 黑暗中- 不合成葉綠素 葉不發育 節間長 照光下- 合成葉綠素 葉發育良好 節間短
春化作用
1.春化作用:某些植物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低溫,才能 誘導開花的現象。 2.冬小麥於秋末播種,過冬之後,春天就會開花結穗。 3.溫帶的植物,在冬天葉子均已掉落,因此感應低溫產 生春化作用的器官不是葉,而是在胚或分生組織。 4.將種子或幼苗做低溫處理,可促使這些某植物開花。 如水仙置於冰箱冷藏2~3星期再取出,會很快萌芽 、生長,並且開花 (人工春化作用) 。 5.用吉貝素處理的種子或幼苗,則不須經過冬天的低溫 刺激,也可提前開花,因吉貝素可以誘發節間和花梗 迅速伸長而抽穗和開花。
植物的莖具有背地性(負向地性)
1.植物受地心引力的作用,引發生長素分布不均 的生長反應,稱為向地性。 2.若將玉米幼苗水平放置,經過一段時間後, 莖會背地生長,根則向地生長。 3.莖:靠地的一側生長素濃度較高,細胞生長 較快,因此莖背地彎曲。
植物的根具有正向地性
4.將根部水平放置時,向地一側生長素較多, 細胞生長較慢(受抑制),背地一側生長素含量 較少,細胞生長較快,因此根向地彎曲。
光週期性
1.植物的開花除了受遺傳因素控制,有些植物 還需要光照或溫度的刺激才能開花。 2.光週期:光照和黑暗的長短會影響植物的生理 3.白芥菜在日照超過14小時(黑暗低於10小時), 較適於開花(開花率超過50%) 4.白芥菜屬於長日照植物。 (短黑暗或短夜性植物) 5.牽牛花屬於短日照植物。 (長黑暗或長夜性植物)
開花素的運輸-韌皮部
1.若將兩株相同的短日照植物嫁接在一起,分別 以短日照及長日照處理,則兩株都會開花。 2.若將短日照處理的植株在快到嫁接處的地方以 環狀剝皮處理,則長日照處理的這株植物就不 開花,可見刺激植物開花的物質可經由韌皮部 運輸到長日照處理的植株。
植物感受光照的分子- 光敏素
◎兩種類型的光敏素分子(藍綠色色素蛋白) 1. Pr 型(P660)- 吸收紅光(red) (1)黑暗中萌發的幼苗只能合成Pr。 (2) Pr吸收紅光後大部分會轉變為Pfr。 (3) Pfr才具有生理活性,會被代謝分解 2.Pfr型(P730)- 吸收遠紅光(far red) 黑暗中或照遠紅光可轉變為Pr。
睡眠運動
含羞草、酢漿草等植物的葉子白天張開 ,晚上閉合,這是因為位於其小葉及葉 柄基部之葉枕細胞的膨壓變化所造成的
臨界日照
1.同種不同植株間開花所需光照時間也有差異, 利用大量植株做光照實驗後,定義使50%的 植株開花時所需的光照時間為臨界日照。 2.圖中的短日照植物牽牛花 與長日照植物白芥菜的 臨界日照值約為14小時, 臨界夜長約10小時。
第四章:植物的生殖與生長
第三節 植物對環境刺激的反應
環境刺激與植物反應
◎植物雖然沒有神經系統,仍能對體內、外環境 的刺激產生適當的反應
1.光照→ 向光性 2.重力→ 向地性 3.缺水→ 合成離層素,氣孔關閉 4.缺氧→ 種子不易萌發 5.低溫→ 春化作用,提早開花 6.機械刺激→ 捕蟲運動、觸發運動(含羞草) 7.光週期→ 生理時鐘 → 睡眠運動、開花
光週期
1.長日照植物:光週期的日照時數長於臨界日照 會促進開花者,稱為,例如:玉米、苜蓿等。 2.短日照植物:光週期的日照時數短於臨界日照 會促進開花者,稱為短日照植物。 例如:牛蒡、菊花、聖誕紅及羊帶來等。 3.中性日照植物:生長發育到某一階段就自然產 生花芽而開花,日照的長短對其開花並無顯著 的影響,例如:豌豆、番茄、小黃瓜及棉花等
傾性運動
1.傾性運動:植物因特殊細胞膨壓改變而產生 快速且可逆的反應,刺激結束後可恢復原狀 2.傾性運動的反應方向與刺激方向無關。 3.傾性運動包括觸發運動、捕蟲運動及睡眠運動
觸發運動
用手碰觸含羞草的葉子或其葉子受風力震動時 ,葉柄會下垂,小葉閉合以減少受害。
捕蟲運動
當昆蟲飛到捕蠅草的葉上,碰觸到葉上的 感應毛,會使葉子的細胞產生膨壓變化, 促使葉子閉合,以捕捉昆蟲。
光敏素影響植物開花
1.Pr吸收日光後,大部分轉變成Pfr,此過程很快速, 而Pfr在黑暗中轉變成Pr的速度卻很慢,黑暗的長短 決定了Pfr的量和Pfr/Pr+Pfr的比值。 2.短日照植物需要比較長的黑暗,使Pfr/Pr+Pfr的比 值低於臨界值,才能開花;長日照植物則需較短的黑 暗,使Pfr/Pr+Pfr的比值高於臨界值,才能開花。 3.黑暗期被紅光中斷,Pfr/Pr+Pfr比值升高,則會抑 制短日照植物開花,但卻會促進長日照植物開花。
向性運動
1.向性:植物受到外界環境刺激時,其組織生長 速率不均而引起局部屈曲的生長變化。 2.向性與刺激方向有關。 3.向光性的發現:達爾文父子以單子葉植物幼苗 為實驗材料,發現芽鞘會向光源彎曲生長
向光性
1.植物的莖受到光線刺激而朝向光源生長。 2.植物的受體蛋白可感受藍光,導致生長素分布 不均勻,造成向光生長的特性。 3.莖部如果單側受光,莖向 光一側生長素含量較少, 細胞生長較慢;背光一側 生長素含量較多而促進生 長,莖便屈向光源生長。
影響開花的關鍵- 連續黑暗期
1.控制植物開花的機制是連續黑夜的長度,亦即 短日照植物需要長夜,長日照植物需要短夜。 2.牛蒡為短日照植物,在長夜中短暫照光可抑制 開花;苜蓿為長日照植物,在長夜中間短暫照 光可促進開花。
感受光週期的部位-葉片
1.菊科的羊帶來在短日照條件下,即使全株只有 一片葉子給予短日照處理,也會開花。 2.若將葉片全部摘除,即使有適當的光週期,羊 帶來也不開花,顯示感應光周期的部位是葉片
*以對照組(水)作 為基準線,如器官生 長比對照組快者為促 進;比對照組慢者為 抑制。
向觸性
1.植物在接觸物體或機械刺激時,會表現出生長 的差異,此種現象稱為向觸性。 2.攀緣植物長素濃度較低, 細胞長得較慢,而非接觸面的 生長素濃度較高,細胞長得較 快,捲鬚就開始彎曲而圍繞起 柱子或樹幹生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