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日植物、短日照植物及其引种问题

合集下载

长日照植物

长日照植物

长日照植物:日照长度长于某一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作物.短日照植物:日照长度短于某一临界日长才能开花的作物.喜温作物:在全生育期中需要的积温都较高,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10℃左右.喜凉作物:全生育期需要的积温比较低,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在1-3℃左右.作物的生长: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不可逆增加.生物的发育: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质的变化,最终导致植株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形成.收获指数: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最小因子定律:即作物生长取决于数量供给量不足的那一种因子.耐性定律:任何一种环境因子对每一种生物都有一个耐受性范围,范围有最大限度和最小限度,一种生物的机能在最适点或接近最适点时发生作用,趋向这两端时就减弱,然后被抑制.报酬递减规律:即投入到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生态因子量不断增加,作物报酬的增加幅度逐渐减少的趋势.大气逆温:对流层或近地层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下降的现象,即上层空气比接近地面的空气更热.三基点温度: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积温:某一生育时期或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气温累积之和.把高于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气温称为活动温度.作物在某一时段内活动温度的总和称为活动积温.活动温度与下限温度之差称为有效温度.作物在某时段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温室效应: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营养临界期: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有一个时期对某种元素的要求绝对量虽不多但很迫切,如缺乏该营养元素,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以后很难纠正或弥补损失,这个时期.需水临界期:作物一生中对水分最敏感的时期.复种:同一块土地上在一年内连续种植超过一熟作物的种植制度.复种指数:一年内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是反映耕地利用程度的指标.设施栽培:是在一定设施如温室大棚等的条件下,创造人为可控制的环境,改变作物正常的生育周期,使产品的成熟期提前或延后,从而达到周年供应市场的栽培形式.分析本世纪上半叶我国粮食安全的形势和对策.形势: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在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保障粮食安全问题是实现我国国家安全的基础和保证.9%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农业劳动力投入多(超过世界10%)、化肥利用率低(30%)、灌溉水利用率低(40%).我国未来粮食供求关系的“四个不会变”的总趋势,人口增长的趋势不会变,耕地数量特别是人均耕地面积缩减的趋势不会变,粮食需求总量不断增加的趋势不会变,立足国内为主解决粮食问题的原则不会变.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四个难”问题:种粮农民致富难,土地零散规模难,强占耕地补偿难,优质品种和技术推广难.对策:根本出路只有一条:提高我国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一靠增加粮食播种面积,二靠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前者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数量为基础,后者则必须有较好的耕地质量为保障,同时还必须注意耕地资源利用的生态安全问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耕地资源安全问题是实现我国粮食安全的基础和保障.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核心之一是如何保证耕地资源安全,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粮食有效供给.根据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特征,作物分为哪几类,并举例(1)粮食作物:禾谷类作物(小麦玉米) 豆类作物(大豆绿豆)薯类作物(马铃薯山药)(2)经济作物:纤维作物(棉花亚麻)油料作物(花生芝麻)糖料作物(甘蔗甜菜)嗜好类作物(茶叶咖啡)(3)饲料及绿肥作物:豆科牧草绿肥作物(三叶草)禾本科牧草(苏丹草)菊科牧草(菊苣)水生绿肥(水葫芦)(4)园艺作物:瓜类花卉(5)其他:特用作物(桑)香料作物(薄荷)编织原料作物(芦苇)简述作物传播的重要性、途径和主要方式作物传播的重要性:(1)为作物的广泛利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2)也促进作物种类的多样化,丰富了作物的利用价值.(3)作物的传播,大大促进世界作物生产和产量水平.(4)作物的传播也带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作物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如下:自然因素:风力、水流、动物活动、自身弹力(传播慢,距离近)人为因素:引种民族迁移、贸易、战争、传教、探险、联姻、外交活动等.作物传播的主要路径有:陆路;海路.我国的作物传播主要经由丝绸之路,一条是通往中亚和西亚,一条是南亚(印度)传播的速度,古代很慢,现代迅速传播的结果,起源中心和现在的生产中心差异很大.中国作物生产亟须解决的问题?水资源缺乏,农业基础条件较差;人口持续增长,增加了人口对作物生产的压力;粮食生产重心转移问题(北移、西移);粮食品种结构问题;作物生产科技发展问题;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发展问题.我国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气候资源:有利条件.大部分属中、低纬度地区,热量条件优越,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雨热同期.不利条件.受季风影响,降水不稳定;多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水资源:有利条件.水资源总量很大.不利条件.地区分配不均,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多旱涝灾害.土地资源:有利.总数量不少,类型多样农垦历史悠久,耕地质量好.不利.山地多,平原少,干旱地区面积大,耕地和林地所占面积少,后备资源不足.生物资源:有利.种属多,品种丰富.不利.缺乏合理开发和保护.生长与发育的关系.作物生活中生长和发育是交织在一起进行的.没有生长便没有发育,没有发育也不会有进一步的生长,生长与发育是交替推进的.1)生长是发育的基础:停止生长的细胞就不能完成发育,没有足够大小的营养体就不能正常的繁殖后代.2)发育又促进了新器官的生长:作物经过内部质变后形成了具备不同生理特性的新器官,继而促进了进一步的生长.3)生长快而发育慢:有时营养生长过旺的作物往往影响开花结实4)生长受到抑制时,发育却加速进行.如何提高作物产品品质?(1)培育和选用优质作物品种:种质资源.作物产品的主要经济性状,包括蛋白质、淀粉、脂肪、维生素的含量、食味和蒸煮等品质都受遗传基因的控制, 培育选用品质优良的品种是提高产品品质最根本的途径.(2)建立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如新疆优势棉区,东北玉米优势区,山东、河南、江苏.小麦优势区,湖南水稻优势区.(3)改善栽培技术措施:A.开展轮作:减轻土壤中有毒物质、病虫草的危害;减少农药用量、残留,提高地力.B.合理密植.C.改进施肥:氮肥在中低产田可改善作物品质,而在高产田容易造成倒伏和有机物运转不畅,使品质下降.施用磷钾肥和微量元素一般能改善品质.D.合理灌排:收获含糖类的瓜果作物,水分过多导致糖分含量高而降低品质.E.适时收获:禾谷类作物在蜡熟后期收获,产量高,品质好.棉花收获早,纤维成熟不够.收花过晚,色泽差,强度低.瓜果蔬菜为了长途运输,赶季节提前采摘而影响品质.影响作物分布和生产的因素有哪些?1、作物种类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2、温度、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3、纬度、海拔、地势、地貌、土壤等地理环境条件4、人们的消费习惯、生活需求、消费水平等社会条件5、农业经济技术的进步6、国内外市场的销售和价格.作物分布还受到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工业、国防发展的需求以及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轮作换茬、培肥地力的需要等方面的影响.。

长短日照植物

长短日照植物

短日照植物:是指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小于某一临界值 (一般14小时以上的黑暗)才能开花的植物,短日照植物一 般在秋季开花,如果适当缩短日照延长黑暗时间可促进其提 早开花。相反,如果延长日照时间则延迟开花或不开花。 日中性植物:指在任何日照长度条件下都能开花的植物(12 小时左右,这类植物的开花日照长度的要求范围很广,只要 温度合适,一年四季均能开花。
常见的长日植物、短日植物
常见的长日照植物有小麦、大麦、黑麦、燕麦、油菜、甜 菜、菠菜、洋葱、甘蓝、芹菜、胡萝卜、白菜、杜鹃等。 常见的短日照植物有水稻、棉花、大豆、菊花、高粱、美 洲烟草、苍耳、晚稻、腊梅、大麻等。 常见的日中性植物有甘蔗、番茄、茄子、黄瓜、辣椒、四 季豆、蒲公英、月季等。
长日植物、短日植物生长的地理位置与开花时节
Hale Waihona Puke 应1、人工春化,加速成花;

2、指导引种
南方品种植物临界日长一般比北方短一些,生长季节中春夏季 的长日照偏南地区比偏北地区来得晚一点,夏秋的短日照偏南地区 比偏北地区来得早一点,南北引种时开花期会提前或推后
长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缩短,引迟熟种
长日照植物北种南引:生育期延长,引早熟种 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延长,引早熟种
太阳直射赤道(3月 21日春分、9月22日 秋分); 3月21日— 9月22日,太阳直射 北半球,纬度越北日 照时间越长,6月21 日夏至直射北回归线, 北半球日照时间达最 大值; 9月22日—次 年3月21日,太阳直 射南半球,纬度越南 日照时间越长,12月 22日冬至太阳直射南 回归线,南半球日照 时间达最大值。 长日照植物原生长地在北方(纬度超过60度),多在春末夏初开花; 短日照植物原生长地在南方,多在秋季开花。

简述植物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

简述植物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

简述植物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植物对日照长度的反应类型人工光源有光照度和光质两个参数,是影响植物对日照长度的主要因素。

光照度是衡量太阳光线照射能力的指标。

它包括光的强度、光照的时间和光照的均匀程度。

植物对太阳光的直接反应是植株的高矮和茎、叶色彩的深浅。

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根据日照长度对植物生长状况的影响,可将其分为短日植物、中日植物、长日植物三类。

1)短日植物短日植物在自然条件下都是喜阳植物。

但因各种原因,在短日照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发育的植物。

这些植物对日照长度的反应是:当日照缩短到最小限度时,即通过短日植物适应阶段后,植株开始出现生长不良、叶片变小、节间伸长、匍匐生长等症状,而进入开花延迟期;当光照逐渐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出现新的生长现象。

所以短日植物也称为“假短日植物”或“半日植物”。

这类植物的光合速率比较低,甚至完全停止光合作用,其耐低温、抗逆性强,是许多经济植物及用材树种的原始类型。

短日植物约占高等植物的1%。

植物对光照强度的反应一般可分为三类:(1)阳性型(N指喜光照者);(2)阴性型(N指半阴性植物);(3)中间型。

2)阴性型(N指半阴性植物)植物的光照强度与日照长度呈负相关。

即随着日照长度的增加,光合速率先降低后升高,日照长度的减少使光合速率也减少。

对于阴性植物,不同类群之间差别很大,光照长度每减少1分钟,最高光合速率便降低4%-5%,整个生长季内光合速率总共降低20%-30%。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补充营养物质,则会由于日照不足,造成生理失调。

3)中间型植物的光照强度与日照长度无显著的相关性。

对于短日植物,长日植物也存在一定的分化。

对于短日植物来说,长日植物并非对日照长度没有适应能力。

长日植物大多数在夏季日照缩短到最小值时才开花。

所以对于这一类植物来说,长日植物仅仅是由短日植物向长日植物过渡的类群。

还需要考虑植物对日照长度的感受性,表现为对日照长度敏感性的两种类型:①对日照长度不敏感型。

植物生理学简答题

植物生理学简答题

1、用酸生长学说简述生长素促进植物细胞生长的作用机理。

答:IAA通过激活细胞膜H+—ATPase向外分泌H+,引起细胞壁环境的酸化,进而激活了一种乃至多种适宜低pH的壁水解酶,如水解果胶的β-半乳糖苷酶和水解多糖的β-1,4-葡萄糖酶的活性成倍增加;纤维素微纤丝的氢键易断裂,联系松弛,因而细胞壁可塑性增加,液泡吸水扩大,细胞伸长。

(208p)2、植物的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答:蒸腾作用在植物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第一,蒸腾作用失水所造成的水势梯度产生的蒸腾拉力是植物被动吸水和运输水分的主要驱动力,特别是高大的植物,如果没有蒸腾作用,植物较高的部分很难得到水分;第二,蒸腾作用借助于水的高汽化热特性,能够降低植物体和叶片温度,使其免遭高温强光灼伤;第三,蒸腾作用引起的上升液流,有助于根部从土壤中吸收的无机离子和有机物以及根中合成的有机物转运到植物体的各部分,满足生命活动需要。

(54p)3、一般可将光合作用分为哪三大阶段?并简述各阶段中的能量转换过程及相互间的关系。

答:整个光合作用可大致分为3个步骤:①原初反应。

②电子传递(含水的光解、放氧)和光合磷酸化。

③碳同化过程。

原初反应:聚光色素分子吸收光子而被激发,以“激子传递”和“共振传递”两种方式沿着能量水平较低的方向进行能量传递。

在反应中心激发反应中心色素分子(可直接吸收光子)而发生电荷分离,将光能转变为电能。

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电子经过一系列电子传递体的传递,引起水的裂解放氧和NADP+还原成NADPH,并通过光合磷酸化形成ATP,把电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

碳同化:光反应形成的同化力(ATP 和NADPH)将CO2转化为糖类即将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稳定的化学能。

(152p)4、简述在胞内信号转导中CaM的作用方式。

答:CaM是一种耐热、酸性小分子可溶性球蛋白。

每个CaM分子具有4个Ca2+结合位点,CaM必须与Ca2+结合后发生构象改变才具有生理活性。

植物生理学综合练习题

植物生理学综合练习题

植物生理学综合练习题(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综合练习题二、问答题1.简答从远方引种要考虑哪些因素才能成功。

(1)要了解被引品种的光周期特性,是属于长日植物、短日植物还是日中性植物,以及是否对低温有所要求;(2)要了解作物原产地与引种地生长季节的日照条件和温度的差异;(3)要根据被引作物的主要器官的经济利用价值来确定所引品种因此,将短日植物从北方引种到南方,会提前开花,如果所引品种是为了收获果实或种子,则应选择晚熟品种;而从南方引种到北方,则应选择早熟品种。

如将长日植物从北方引种到南方,会延迟开花,宜选择早熟品种;而从南方引种到北方时,应选择晚熟品种。

2.简述干旱对植物的伤害。

(1) 改变膜的结构与透性,失去半透性,引起胞内氨基酸、糖类物质的外渗。

(2) 破坏正常代谢过程(3) 水分的分配异常,使一些幼嫩组织严重失水,发育不良。

(4) 原生质体的机械损伤导致细胞、组织、器官甚至植株的死亡。

3.分析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

①漏光损失;②反射及透射损失;③蒸腾损失;④环境条件不适4.试述钙调蛋白的作用及作用方式钙调蛋白是一种耐热蛋白。

它以两种方式起作用第一可以直接与靶酶结合诱导靶酶的活性构象从而调节靶酶的活性第二与钙离子结合形成活化态的钙离子钙调素复合体,然后再与靶酶结合将靶酶激活。

钙调素与钙离子的亲和力很高,调节细胞生长发育。

5.什么叫植物的交叉适应交叉适应有哪些特点1、交叉适应的概念植物经历了某种逆境后,能提高对另一些逆境的抵抗能力,植物对不良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作用,称为植物的交叉适应。

如低温、高温等刺激都可提高植物对水分胁迫的抵抗力。

2、交叉适应有以下特点:多种保护酶的参与,逆境的抵抗能力。

通过渗透调节作用提高对多种逆境的抵抗能力。

在多种逆境条件下生物膜的结构和透性发生相似的变化,多种膜保护物质可能发生类似的反应。

6.试述光、温、水、气与氮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1光是光合作用的动力,也是形成叶绿素、叶绿体以及正常叶片的必要条件,光还显著地调节光合酶的活性与气孔的开度,因此光直接制约着光合速率的高低。

农学:植物的生殖生理题库

农学:植物的生殖生理题库

农学:植物的生殖生理题库1、填空(江南博哥)根据所要求春化条件的不同,一般可将小麦品种分为()性、()性和()性三种类型。

解析:冬,半冬,春2、问答授粉后雌蕊中生长素含量剧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解析:主要不是花粉带进去的,而是因为花粉中含有使色氨酸转变成吲哚乙酸的酶体系,花粉管在伸长过程中,能将这些酶分泌到雌蕊组织中去,因此,会引起花柱和子房形成大量生长素。

3、单选一般来说,氮肥少,土壤干燥,则会使植物()A.多开雄花B.多开雌花C.影响不大答案:C4、名称受精的不亲和性解析:有正常功能的雌雄配子在特定的组合下不能受精的现象。

发生在两个不同物种之间的称种间的不亲和性,发生在同一物种之内的称种内的不亲和性,也称自交不亲和性。

5、名称临界暗期解析:昼夜周期中短日植物能够开花所必需的最短暗期长度,或长日植物能够开花所必需的最长暗期长度。

6、问答春化作用的可能机理是什么?解析:尽管对春化作用已研究了几十年,但对其作用机理还了解甚少。

梅尔彻斯(Melchers)和兰(Lang)1965年曾提出如下假说:春化作用由两个阶段组成。

第Ⅰ阶段是春化作用的前体物在低温下转变成不稳定的中间产物;第Ⅱ阶段是不稳定的中间产物再在低温下转变成能诱导开花的最终产物,从而促进植物开花。

这种不稳定中间产物如遇高温会被破坏或分解,所以若在春化过程中遇上高温,则春化作用会被解除。

植物发育的每一时期中,都伴随着特异基因的表达。

春化过程诱导一些特异基因的活化、转录和翻译,从而导致一系列生理生化代谢过程的改变,最终进入花芽分化、开花结实。

7、单选冬小麦经过春化作用后,对日照要求是:()A.长日照下才开花B.短日照下才开花C.任何日照下都开花答案:A8、填空要想使梅花提早开花,可提前对正常生长的梅花进行()处理。

解析:低温9、填空对土壤适度干旱和少N肥处理可促进()花的分化;土壤中N肥多,水分充足,可促进()花分化。

解析:雄,雌10、问答植物的性别表现受哪些因素的调控?解析:性别分化的调控因素:(1)遗传控制植物性别表现类型的多样性有其不同的遗传基础。

长日照植物名词解释

长日照植物名词解释

长日照植物名词解释长日照植物是指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光照来完成其生理过程和生长发育的植物。

长日照植物对光周期的要求比较严格,对于其生长和开花至关重要。

下面是对长日照植物相关名词的解释。

1.长日照植物:长日照植物指的是对长时间光照敏感的植物,只有在光照日长的情况下才能正常生长和开花。

例如菊花、大豆等就是一些常见的长日照植物。

2.光周期:光周期是指一天内光照和黑暗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影响的一种时间周期变化。

对于长日照植物来说,其光周期要求是在一定时长的光照下能够正常生长和开花。

3.短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与长日照植物相反,它们对较短的光照时间要求更高,只有在较短的日照情况下才能进行生长和开花。

例如大麻、茉莉花等就是一些常见的短日照植物。

4.光照强度:光照强度指的是光照单位面积所包含的光能量,是衡量光照量的指标之一。

对于长日照植物来说,适宜的光照强度可以促进其正常的生长和开花。

5.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过程之一,长日照植物需要较长时间的光照才能完成光合作用,从而获取能量和养分。

6.开花作物:开花作物指的是以开花为主要目的的农作物。

对于长日照植物来说,只有在光照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开花,因此开花作物往往属于长日照植物的范畴。

7.植物生长发育:植物生长发育是植物从种子萌发到成熟的过程,包括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

长日照植物需要较长时间的光照才能完成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从而获得最佳的生长效果。

长日照植物对於光照的要求比较严格,只有在光照时间较长的情況下才能正常地生长和开花。

了解和掌握长日照植物的生长特点和光周期要求对于植物的种植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整理一些关于长日照植物与短日照植物的问题

整理一些关于长日照植物与短日照植物的问题

整理一些关于‎长日照植物与‎短日照植物的‎问题一、概念1、长日照植物:只有当日照长‎度超过临界日‎长(14~17小时),或者说暗期必‎须短于某一时‎数才能形成花‎芽的植物。

否则不能形成‎花芽,只停留在营养‎生长阶段。

长日照植物有‎冬小麦、大麦、油菜、萝卜等,纬度超过60‎°的地区,多数植物是长‎日照植物。

2、短日照植物:只有当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日长(少于12小时‎,但不少于8小‎时)时才能开花的‎植物。

在一定范围内‎,暗期越长,开花越早,如果在长日照‎下则只进行营‎养生长而不能‎开花。

许多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春秋季开花的‎植物多属短日‎照植物,如大豆、玉米、水稻、紫花地丁等。

对于短日照植‎物也给以这样‎的概念:短日照植物short-day plant是指给与比临‎界暗期(critic‎a l dark period‎)长的连续黑暗‎下的光周期时‎,花芽才能形成‎或促进花芽形‎成的植物。

在自然界中,在日照比较短‎的季节里,花芽才能分化‎。

例如菊花、水稻、牵牛花、苍耳、大豆等,都是属于短日‎照植物,即使日照较短‎,假如随后的暗‎期短于临界暗‎期,花芽仍不能形‎成,或即使给与足‎够的暗期,但在中途适当‎的时间进行短‎时间的光照(光中断)时,花芽也不能分‎化。

短日植物实际‎是长夜植物。

二、分布和特点植物开花要求‎一定的日照长‎度,这种特性与其‎原产地在生长‎季节里自然日‎照的长度有密‎切的关系,也是植物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对于所处的生‎态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短日照植物起‎源于低纬度地‎区(夏半年昼夜相‎差不大,但白昼比高纬‎度地区短),长日照植物则‎起源于高纬度‎地区(夏半年昼长夜‎短)。

在临近赤道的‎地带,长日照植物一‎般不能开花结‎实,只有短日照植‎物分布;在高纬地带(纬度66.5°以上),夏季几乎24‎小时都有日照‎,短日照植物不‎能生长发育,只有长日照植‎物分布;而在中纬度地‎带,兼有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所以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都能生存,但长日照植物‎多在春末夏初‎开花,短日照植物多‎在秋季开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日植物、短日植物及引种规律
北半球的日照变化规律是:夏半年(春分到秋分)越往北日照越长,冬半年(秋分到第二年春分)越往北日照越短。

跨大纬度引种时,不但要考虑作物的光周期特性,还必须考虑作物在原产地的具体开花时间。

由于绝大多数作物都是在夏半年孕蕾的,所以一般长日照植物南种北移时会提早开花,要引种迟熟品种;短日照植物南种北移时会推迟开花,要引种早熟品种。

北种南移与此相反。

对于一些孕蕾时间在冬半年的植物(如菊花、梅花等),因冬半年的日照时间是越往北越短,引种的注意事项也就与一般情况相反了。

原来绝大多数作物都是在夏半年开花的,这样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了。

从这个问题是不是可以推出:尽管有长日照和短日照的区分,但是绝大多数的作物的临界日长都是高于12小时的?否则在夏半年就不会开花啦(因为整个夏半年的日照时间都是在12小时以上)。

光照时间与引种:
不同纬度与季节的光照长短不同,不知道原产于不同纬度地区的作物与品种具有不同光周期性与感光性。

所以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引种工作中,应特别注意作物与地区的之间光照时间的供求对应关系。

①纬度相近地区之间,因光照时间相近,引种成功之可能性较大。

②对短日照作物来说,南方品种北引:由于北方生长季内日照时间长,将使作物生育期延长,严重的甚至不能抽穗与开花结实,为使其能及时成熟,宜引用较早熟的品种或感光性较弱的品种;
北方品种南引:由于南方春夏生长季内日照时间较短,使作物加速发育,缩短生育期,如生育期缩的太短,过多地影响了营养体的生长,将影响作物产量。

为使向南引种保持高产,宜选用迟熟与感光性弱的品种,或调整播种期,以便在季节上利用南方相对较长的日照。

③对长日照作物来说,北方品种南引,由于日照时间短将延迟发育与成熟。

南方品种北引反之。

此类品种引种困难较小。

因为如不考虑地势影响,我国一般南方比北方温度高,长日照作物由北南引,温度高使之加快发育,光照短使之延迟发育,光温对发育速度的影响有“互相抵偿”的作用,南种北引类似。

反之,短日照作物之南北引种,光温对发育速度之影响有“互相叠加”的作用,因而增加了南北引种的困难。

以大豆为例,南方大豆在北京种植时,从播种到开花日期延长,枝叶繁茂,但由于开花期晚10月15日才开花),此时天气已冷,结实率低,产量不高。

东北大豆品种在北京种植,从播种到开花的时间很短,植株很小就开花,产量也不高。

同纬度地区的日照长度相同,若海拔高度相近,则温度差异一般不大,因此,如果其它的生长条件合适,相互引种比较容易。

但如果引种地区与原产地相距过远,还有留种的问题,如广东、广西的红麻引种到北方种植,9月下旬才能现蕾,种籽不能及时成熟,可在留种地采用苗期短日处理方法,解决种籽的问题。

(高纬度地区在春季和秋季有短日照,但是春季气温低,和开花无关,只有到了秋季才有可能气温、日照都适合短日照植物。

在春分和秋分之间,日照长度随纬度增高而延长,春分和秋分对于南北方都一样,白天和黑夜长度相等。

我国低纬度的南方只有短日照植物,高纬度北方只有长日照植物,中纬度地区才是都有。

)
日照与植物引种问题
一、影响植物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光
光对生物的影响包括光照强度、光质(即光的波长)、光照时间3个方面。

(1)光照强度
阳生植物:需要较高强度的光照,如小麦、水稻、森林中的乔木等
阴生植物:需要较低强度的光照,如人参、三七等
(2)光质:与绿色植物的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有关
(3)光照时间
长日照植物:需要长于某一临界日长的日照时间才能开花的植物。

(春天开花)
中日照植物:植物的开花结果与日照时间的长短没有明显的关系。

如:番茄、甘蔗、黄瓜
短日照植物:需要短于某一临界日长的日照时间才能开花的植物。

(秋天开花)
长日照植物:洋葱、甜菜、胡萝卜、莴苣、菠菜等;短日照植物:菜豆、大豆、菊花中的秋菊等。

①春天开花的植物一般需长日照条件,秋天开花的则需短日照条件。

②在低纬度地区只具备短日照条件,如在南北回归线间,一般只分布有短日照植物。

③在中纬度地区春天具备长日照条件,秋天具备短日照条件,所以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均有分布。

④在高纬度地区长日照条件和短日照条件均具备,但在短日照条件下,温度极低不适于植物生长,所以无短日照植物分布。

二、光照时间长短是影响植物开花的主导因素——引种
引种从远地引进新的作物或品种时,首先要了解被引种作物的光周期特性。

如果原产地与引入地区光周期条件差异太大,就有可能因生育期太长而不能成熟,或者因生育期太短而产量过低。

我国南方品种的长日照植物和短日照植物其临界日长一般比北方的相应要短一些,而生长季节中春夏季的长日照偏南地区比偏北地区来得要晚一些,夏秋的短日照偏南地区比偏北地区来得要早一些。

因此一般来说,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开花期推后,生育期会延长;北种南引,生育期会缩短,开花期提前。

长日照植物刚好相反,北种南引,开花期推后,生育期会延长;南种北引,生育期会缩短,开花期提前。

所以对于收获果实和种子的作物在引种时必须考虑引进后能否适时开花结实,否则就会导致颗粒无收。

因此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应引早熟品种,北种南引应引晚熟品种为宜;长日照植物南种北引应引晚熟品种,北种南引应引早熟品种为宜。

①长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缩短→引迟熟种
②长日照植物→北种南引:生育期延长→引早熟种
③短日照植物→南种北引:生育期延长→引早熟种
④短日照植物→北种南引:生育期缩短→引迟熟种
三、专题练习
1.在南京生长的短日照植物春小麦移至哈尔滨种植,则其生长和开花情况及产量将会是(D)A.生长和开花情况与种植在南京时相同,产量不变
B.生长期缩短,开花期提前,产量提高
C.生长期缩短,开花期延迟甚至不开花,产量降低
D.生长期延长,开花期延迟甚至不开花,产量降低
解析:由于哈尔滨的日照时间比南京短,短日照植物春小麦在哈尔滨的生长期将会延长,开花期也将会延迟,甚至可能不开花,产量降低。

故选D。

2.黄麻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春天播种的一年生植物,开花需要较短的日照.种植黄麻是为了收获茎秆,剥取纤维用于编织麻袋等.如果将黄麻北移,在山东地区种植,它将(B )
A.提早开花结实,产量提高B.开花推迟或不开花,产量提高
C.提早开花结实,产量降低D.开花推迟或不开花。

产量降低
答案为B。

短日植物南种北引,开花期推后,生育期会延长;北种南引,生育期会缩短、开花期提前。

麻类中的黄麻、洋麻等属于短日照植物,其开花结实会降低纤维的产量和质量,生产上采用延长光照或南麻北引的方法来延迟开花。

例如河北省从浙江省引种黄麻,浙江省从广东省引种黄麻,由于植物要求的短日照在偏北地区来得较晚,就能延迟开花,延长营养生长期,增加株高,提高产量。

3.长日照植物南种北引,其生长期变化和引种要求是(B)
A.生长期缩短,引用早熟种B.生长期缩短,引用迟熟种
C.生长期延长,引用早熟种D.生长期延长,引用迟熟种
4.植物的光周期习性往往与其原产地有关,因此在由北往南和由南往北引种短日植物新品种时,一般注意(B)A均选用晚熟品种B分别选用晚熟和早熟品种
C均选用早熟品种D分别选用早熟和晚熟品种
5.黄巢的著名诗作:“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里所指的影响开花的生态因素是( C )
A.光照强度和温度B.长日照条件C.短日照条件D.湿度和温度
6.一种一年生的植物,不论在冬天还是在夏天播种,都要在秋天开花结实。

这种植物很可能是短日照植物。

在我国短日照植物南种北移,会使其生长期延长,而开花期推迟。

7.菊花只在秋天开花的原因是它属于短日照植物,如果要使菊花提前在夏天开花,处理菊花的方法应该是适当遮光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