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三年级校园里的植物
小学科学校园里的植物课件ppt

灌溉方式
合理的灌溉方式(如滴灌、喷灌等)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减少 浪费和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04
校园植物在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观察和记录植物生长过程
播种、发芽实验
学生亲手种植植物,观察并记录从播种到发芽、 生长的全过程。
植物日记
海桐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片光亮,花朵 清香,是校园中常见的绿篱植物和盆 栽植物。
草本花卉及地被植物
三色堇
花色丰富,色彩鲜艳,是春季重 要的观花花卉之一,常用于花坛
、花境的点缀。
矮牵牛
花朵繁密,色彩丰富,花期长,是 夏季重要的草花之一,常用于地被 和花坛的布置。
鸢尾
花色淡雅,花形奇特,是优良的观 花地被植物,同时鸢尾还具有一定 的耐寒性和耐旱性。
光照时间
每天的光照时长影响植物的生物钟和光周期反应 ,进而影响生长和开花等生理过程。
3
光质
不同波长的光线对植物生长有不同影响,如蓝光 和红光对植物光合作用和形态建成具有重要作用 。
水分条件对植物生长影响
水分供应
充足的水分供应是植物正常生长的必要条件,缺水会导致植物叶片 萎蔫、干枯甚至死亡。
水分平衡
03
校园植物生长环境分析
土壤条件对植物生长影响
土壤质地
01
沙土、壤土或黏土等不同类型土壤,影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水
分养分吸收。
土壤肥力
02
土壤中有机质和矿质元素的含量,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速度和
健康状况。
土壤酸碱度
03
过酸或过碱的土壤环境会限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甚至导致植
物死亡。
气候条件对植物生长影响
小学科学校园里的植物课件ppt

季节性养护注意事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春季
加强浇水、施肥和病虫 害防治,促进植物快速
生长。
夏季
注意防晒、降温和通风 ,避免高温高湿环境对
植物造成不良影响。
秋季
适当减少浇水和施肥量 ,增强植物抗寒能力。
冬季
加强保温措施,避免植 物受到冻害。
05
校园植物文化内涵与传承
校园植物的历史渊源
古代书院植物栽培传统
古代书院注重环境美化与植物栽培,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 。
夏季
部分植物开始落叶、结果,色彩丰富,形成 独特的秋季景观。
秋季
植物生长旺盛,绿树成荫,草坪茂盛,为师 生提供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冬季
部分植物进入休眠期,校园植物景观相对单 调,但仍有一些常绿植物和冬季花卉为校园 增添绿意和生机。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
01
建立保护机制
针对珍稀濒危植物,建立相应 的保护机制,如设立保护区、 制定保护政策等,确保其生存 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性。
探究植物与环境关系
分析环境因素
研究光照、水分、土壤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 影响。
设计对比实验
通过控制不同环境因素,观察植物在不同环境下 的生长状况,分析环境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总结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规律,提出改善植物生长环境的建议。
实验性种植活动设计
确定种植目标
根据校园环境和季节特点,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进行种植。
02
校园植物的功能与作用
美化校园环境
绿化景观
校园植物通过其色彩、形态和季 相变化,为校园增添生机和美感
。
空间营造
植物与建筑、道路等一同构成校园 空间,创造宜人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
小学三年级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小学三年级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前言】科学是一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学科,而植物作为生命的源泉,在校园里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们将深入了解校园里的植物,并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对植物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目标】1. 了解校园里常见的植物的基本特征。
2. 掌握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
3. 锻炼观察能力和科学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认识并描述校园里常见的植物。
2. 探究植物的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
【教学难点】1. 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
2. 运用观察和实践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准备】1. 校园地图。
2.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植物的基本特征。
3. 常见校园植物样本。
【教学步骤】一、引入1. 教师带领学生在校园中观察并指认植物,让孩子们了解植物在校园的分布情况。
2. 通过展示幻灯片或图片,简要介绍常见校园植物的基本特征,如叶子形状、花朵颜色等。
二、探究植物的繁殖方式1. 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带有花朵的植物,并提问:- 这些植物是如何繁殖的?- 有哪些不同的繁殖方式?2. 学生观察并记录所观察到的植物特征,如花瓣数目、花粉等。
3.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总结出不同的植物繁殖方式。
三、掌握植物的生命周期1. 教师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植物的生长过程,引导他们关注植物发芽、生长、结果和传播种子等阶段。
2. 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将所见所闻进行记录并相互交流。
3. 教师带领学生用制作卡片或绘制草图的方式,展示植物的生命周期。
四、巩固与拓展1. 学生小组进行植物观察活动,找出校园里新的植物种类并进行记录。
2. 学生选择一种植物,根据所学知识,制作展示板或展示海报,展示该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繁殖方式。
【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解答】1. 学生可能对一些植物的命名和特征感到困惑,教师应及时回答并提供辅助材料进行解释。
2. 学生对于植物生命周期的理解可能有片面性,可通过示范和实地观察进行纠正。
【教学反思】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们通过观察校园中的植物,循序渐进地了解了植物的基本特征、繁殖方式和生命周期。
三年级科学教案-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里的植物 (1)

《校园里的植物—竹子》教学设计厦门市集美区杏北小学傅碧贞【教学目标】1知道植物茎上有节,节上长叶、芽、花,有的植物的节比较明显,有的植物节不明显。
两个节之间的部分叫做节间。
2能够对竹子展开细致观察、记录,能发现植物茎的主要特征。
3乐于探究,愿意跟别人分享自己的发现。
【教学重点】认识植物的茎【教学难点】认识植物的茎【教学准备】学具:学习记录单。
【教学过程】一、竹园初探究,发现竹子的外形特征1谈话:今天,我们要在这里上一节观察植物的课,观我们周围有哪些植物呢2学生交流汇报。
在这里数量和种类最多少的是(竹子)3提问:竹子长什么样学生回答。
纠正学生:植物的树干、枝条叫做茎)4揭题:竹园里有好多不同的竹子,它们的共同的外形特征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校园里的植物—竹子。
(板书课题)5提示观察注意事项:(1)竹园里寻找竹子的共同特征时:不推拉拥挤,有序进出竹园。
(2)注意安全,小心竹子的枝条。
(3)你们的观察时间只有5分钟,听到哨子声就有序出来。
6学生进竹园观察竹子。
(5分钟)7学生汇报。
(1)叶子特征。
(叶子尖尖的、长长的,背面比较粗糙)(2)茎特征。
(一节一节,空心的,外表很光滑,有分段)8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知道了竹子的共同特征:叶子细又长,茎笔直空心,上面有分段。
竹子茎上分段的部位在科学上就叫做节。
竹子的茎只有主干上有节吗(他的小枝条上也是有节的。
)节与节之间的部分称为节间。
二、再进竹园,聚焦竹子的茎,发现竹子的更多特征1谈话:节是很典型的特征,而使得竹子的茎非常有特点。
竹子的茎上面还有什么共同特点呢你们刚才进去不叫观察,顶多叫看一看。
观察通常要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聚焦到物体的的某个局部,进行细致观察。
因此,我们如果在进竹园,就要把关注点放在(茎的身上),除了看还可以(摸一摸)。
2谈话:接下来请你们选择几种竹子的茎进行观察,进行竹子的茎共同点的头脑风暴,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能够找出茎的最多特点。
3学生再进竹园对茎展开细致观察。
小学三年级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三篇

【导语】编写教案要依据教学⼤纲和教科书,从学⽣实际情况出发,精⼼设计。
⽆忧考⼩编整理了⼩学三年级科学校园⾥的植物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知识与技能⽬标: 1、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过程与⽅法: 1、能够运⽤多种感官去观察、去⽐较,掌握对⽐的⽅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对有⽣命的物体进⾏探索的兴趣。
2、意识到植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1、教师在校园内选择⼀个观察地点,供学⽣观察。
2、观察记录纸。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在上节课了解了有⽣命物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对⽣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展开研究。
本课的编排始终围绕植物的形态进⾏。
通过对植物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获取有关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外部形状等⽅⾯的信息,渗透了绿⾊开花植物的六⼤器官、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的知识。
教学活动从学⽣的已有经验⼊⼿,利⽤“说说认识的校园⾥的植物”的活动,让学⽣的思维聚焦在“植物”上,同时也为认识植物的多样性寻找⼀个“增长点”。
本课的主体活动是对植物进⾏观察。
在观察的基础上概括出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教学过程: ⼀、从整体认识植物 1、了解学⽣事先观察到的校园植物:说说你认识的校园⾥的植物有哪些。
(可说名称,也可描述外形。
) 师⽣交流。
2、指导如何观察,提出观察要求:下⾯我们要到校园⾥去观察这些植物。
出⽰表格,讲解要求。
我认识的校园 ⾥的植物名称⽣长环境⽣长特点 (可以写也可以画)⾼矮排队 (按由矮到⾼顺序排出) …… 3、学⽣实地观察,教师随时指导。
4、汇报交流。
5、⼩结: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从局部认识植物 1、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树叶和花。
2、讲解如何观察树⽪:先摸,有什么感觉?再拓树⽪,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 3、讲解如何观察树叶:在树枝的⼀个节上看叶⼦是怎样长的?把它画下来。
小学科学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

小学科学16校园里的植物(教案)小学科学教案:校园里的植物引言: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形式之一,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氧气和食物,还为我们的校园提供了美丽的绿色环境。
了解校园里的植物是小学生科学教育的重要一环,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校园里的植物。
教案目标:1. 通过观察和实践,培养学生对校园里各种植物的兴趣和热爱。
2.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 帮助学生认识植物的重要性和作用。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 或者黑板准备相关图片和图表。
2. 记录学生的回答和观察结果的工具。
3. 带有植物的校园地图。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话题(15分钟)本节课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对校园里的植物产生兴趣。
可以通过以下问题进行引导:1. 在校园里,哪些地方有植物?2. 你经常看到哪些植物?3. 植物有什么作用?通过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经验,引导他们思考植物在校园中的重要性。
Step 2: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30分钟)通过PowerPoint或黑板上的图片,介绍植物的基本结构,包括根部、茎和叶子。
解释每个部分的功能,并与校园里的实际植物进行对比。
接下来,将学生分成小组,并发放一些不同的植物样本或图片。
要求学生观察样本,并回答以下问题:1. 根部的作用是什么?2. 茎的作用是什么?3. 叶子的作用是什么?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并在回答问题后,就观察到的结果展开讨论。
Step 3:校园植物的观察(30分钟)引导学生在校园里进行植物观察活动。
提前准备一些校园里常见的植物类别,例如花草、树木和藤蔓植物等。
要求学生在操场、花坛或者学校周围的公园中,选择一个植物进行观察,并记录以下内容:1. 植物的外观特征是什么?2. 植物的茎、叶子和花朵有什么形状和颜色?3. 植物的生长环境和所需条件是什么?学生可以绘制观察到的植物,并写下自己的观察结果。
Step 4:植物的重要性和作用(30分钟)回到教室后,与学生一起总结他们的观察结果,并讨论植物在校园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校园里的植物朋友

校园里的植物朋友教案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习运用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观察并描述一种植物四季的变化;2、能够将收集到的资料按不同类型进行整理。
(二)能力目标:能够将收集到的资料按不同类型进行整理。
教学重难点:培养热爰大自然的情感以及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
方法引导: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1、导入:我想跟植物交朋友师:植物是大自然中最容易亲近,也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群好朋友。
我们先来看看这些植物吧!(课件)同学们知道植物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吗?校园里,除了整洁的宿舍楼,宽敞的操场,生机勃勃可爱的你们,还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植物朋友。
任何一所校园,如果只有钢筋水泥的堆砌,而没有绿树的私语,青草的低吟,将是不可想象的。
那么,关于校园里的植物朋友,你想了解什么呢?(如:校园里有哪些植物朋友?这些植物朋友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校园里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
2、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课前,老师让大家走进我们的校园,了解校园里的植物,并完成预习案。
大家完成得怎么样呢?下面我们交流一下。
1 .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观察了哪种植物?2.交流搜集资料,填的表格:.小组关于植物的观察记录观察时间:观察地点:我观察到的现象:(生长环境,生长特点,植株构成等方面来写一写)记录人:3.说说你的感受:通过走进校园,观察植物,搜集资料,记录观察到的数据。
在校园中,你最喜欢的植物是什么?说一说喜欢它的理由是什么?三、深入探究:1.你也许喜欢丁香,你也许喜欢玉兰,也许喜欢 ... .....但是你真正了解他们吗?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方面(大树的结构;不同植物的枝干是否一样;植物叶子的生长形式;植物花的特点)进一步走进这些校园里的植物。
2.先来看从图片上的大树,你看到了什么?大树是由构成的,他们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呢?老师搜集了部分资料,找同学分别读一读吧。
概括一下,就是——3.我们再来看看植物叶子的生长形式(对生,互生,轮生)。
小学三年级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三篇

小学三年级科学校园里的植物教案三篇知识与技能目标:1、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过程与方法:1、能够使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实行探索的兴趣。
2、意识到植物之间也有很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1、教师在校园内选择一个观察地点,供学生观察。
2、观察记录纸。
教学活动建议:本课是在上节课了解了有生命物体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生命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展开研究。
本课的编排始终围绕植物的形态实行。
通过对植物由整体到局部的观察,获取相关植物的多样性、植物的外部形状等方面的信息,渗透了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活动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入手,利用“说说理解的校园里的植物”的活动,让学生的思维聚焦在“植物”上,同时也为理解植物的多样性寻找一个“增长点”。
本课的主体活动是对植物实行观察。
在观察的基础上概括出植物有哪些共同特征。
教学过程:一、从整体理解植物1、了解学生事先观察到的校园植物:说说你理解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
(可说名称,也可描述外形。
)师生交流。
2、指导如何观察,提出观察要求:下面我们要到校园里去观察这些植物。
出示表格,讲解要求。
我理解的校园里的植物名称生长环境生长特点(能够写也能够画)高矮排队(按由矮到高顺序排出)……3、学生实地观察,教师随时指导。
4、汇报交流。
5、小结: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二、从局部理解植物1、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皮、树叶和花。
2、讲解如何观察树皮:先摸,有什么感觉?再拓树皮,看拓下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3、讲解如何观察树叶:在树枝的一个节上看叶子是怎样长的?把它画下来。
4、讲解如何观察花:比较两种花形状的不同,也把它画下来。
5、师生观察后交流。
6、提出问题,实行思考:我们观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点?(集中在都有根、茎、叶、花、种子等结构特点上,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等生命需求上,都能长大,都要呼吸……)三、理解植物多样性,给植物分类1、看教科书第17页,提问:你理解这些植物吗?还理解哪些植物?2、谈话:我们来给它们分类,说说你想怎样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枝条细长而低垂,褐绿色,无毛;
• 桃树是落叶小乔木,高3-8米
• 桃树生长较快,栽植后第二年即可开花 结果;4-5年即可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可 维持10-15年,桃树的寿命较短,大多在 20-25年。
校园里的植物
1
杨树
• 乔木,高达30m • 单叶互生 卵形或近圆形。雌雄异株,不具花
瓣,有环状花盘及苞片。苞片顶端分裂,雄 蕊多数。
• 玫瑰属于蔷薇科,落叶灌木,枝杆多刺。 • 玫瑰喜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喜疏松、
肥沃、有机质丰富、排水良好的土壤。 • 夏季4~8月开花
• 菊属有30余种,中国原产17种,主要有: 野菊、毛华菊、甘菊、小红菊、紫花野 菊、菊花脑等。
• 桃树喜光照充足,土壤疏松和地下水位 低的土地生长。
• 早熟禾本科,玉蜀黍族
• 一年生谷类植物,
•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 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和水稻而居第 三位。
• 玉米喜温,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25~ 30℃。
• 菠萝属于菠萝科,菠萝属多年生草本果 树植物,营养生长迅速,生产周期短, 年平均气温23℃以上的地区终年可以生 长。
• 多年生单子叶常绿草本果树。矮生,高 0.5~1m,
• 喜温暖,以年均温24~27℃生长最适。 15℃以下生长缓慢,5℃是受冻的临界温 度,43℃高温即停止生长。耐旱,但仍 需一定水分
你观察过植物的叶子么? 植物的叶子有什么不同?
互生:叶子一片一片交互排列,也就是茎的每 节上仅着生一片叶,依次交互排列
• 草莓的种植有三年的周期。头一年仅能 收获很少的草莓,第二年就会收获很多, 但到了第三年或者三年之后,草莓的产 量就要明显下降,需要把植株替换掉。
• 番茄为茄科草本植物,条件适宜时可多 年生长。
• 植株高0.7~2m。
• 番茄是喜温蔬菜在正常条件下,同化作 用最适温度为20~25℃;
• 番茄是喜光作物;番茄既需要较多的水 分,但又不必经常大量的灌溉
轮生
在同一位置上长出三片 以上,也就是每一节上 着生三片以上的叶子, 并环生于茎或枝的周围
谢谢
对生:叶子两两对生,一左一右,也就是茎 的每一节上长出两片叶子,两两相对
轮生:在同一位置上长出三片以上,也就是每一节 上着生三片以上的叶子,并环生于茎或枝的周围
叶子的生长方式
互生
叶子一片一片交互 排列,也就是茎的 每节上仅着生一片 叶,依次交互排列
对生
叶子两两对生,一左一 右,也就是茎的每一节 上长出两片叶子,两两 相对
• 荷花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 浅水,湖沼、泽地、池塘是其适生地。
• 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 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 9月
• 全身皆宝,藕和莲子能食用,莲子、根 茎、藕节、荷叶、花及种子的胚芽等都 可入药
• 落叶大乔木,柳枝细长,柔软下垂。
• 耐寒,耐涝, 耐旱,喜温暖至高温,日 照要充足。
•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较耐寒, 生长适温18-21℃,地下根茎耐旱,最 忌积涝,喜地势高、土层深厚、富含腐 殖质、cm,通常30-90cm。
• 单叶互生
• 多年生草本,粗壮,密集成丛,高5~ 25cm。
• 草莓适合种植在阳光充足,疏水性好的 土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