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病人优先处置制度
4.急危重患者优先处置制度

急危重患者优先处置制度
为切实做好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后续治疗工作,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和安全的诊疗服务,尽最大可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保证病情危重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制定优先处置制度:
1、建立优先处置通道,符合条件者及时启动优先处置通道。
进
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是指胸痛、各种呼吸衰竭,大咯血、休克、昏迷、心肺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垂危者。
2、“优先处置通道”的工作要求及诊疗程序如下:
(1)科室必须对所有急危重症病人实行24小时应诊制和首诊负责制。
(2)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当班医生应根据病情及时作出正确处
理及治疗。
(3)对于急危重症患者的进一步治疗及检查,应及时联系各有关科室给予优先原则和简化手续。
(4)危重患者优先抢救,后补办住院手续。
(5)本科职工必须执行我院设立急诊“优先处置通道”的决定,凡对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如有发现推诿病人或呼叫不应、脱岗离岗的个人,除按规定处理外视对病人抢救的影响程序追究其责任。
3、对群体伤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情危重者,科室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上报行政总值班。
门诊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

门诊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
首先,门诊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要求医院院内所有相关科室设立专门的急诊科室或急救中心,配备专业的急诊医生和急诊护士。
这样可以保证急危重症患者到达医院后能够迅速得到专业的救治和抢救。
同时,急诊科室或急救中心需要配备高效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备紧急情况下使用。
其次,门诊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要求医院制定相应的急诊流程和应急预案,并进行培训和演练。
医院需要建立完善的医疗协作机制,确保急诊科室、ICU、手术室等相关科室之间的紧密配合和有效沟通。
急诊流程和应急预案要做到科学、规范、统一,以减少病患等待时间,提高处置效率。
此外,门诊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要求医院开展预检分诊工作,将急诊患者进行分级,并根据分级结果安排相应的救治和抢救措施。
通过合理分层,可以更好地利用医疗资源,保证急危重症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
预检分诊工作需要配备专业的医务人员,并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以确保其工作质量和准确性。
最后,门诊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机制和考核体系。
医院可以设立专门的质量监控部门,对急诊科室和急救中心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此外,还可以制定相关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对医务人员进行评价和奖惩,以激励医务人员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总之,门诊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的实施对保障急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健康至关重要。
医院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完善医疗服务
流程和预检分诊工作,建立健全的急诊协作机制和管理体系。
只有不断完善优化急危重症患者的优先处置制度,才能更好地提高急救效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门诊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

门诊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为切实做好门诊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及后续治疗工作,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和安全的诊疗服务,尽最大可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让人们真正感受到“以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满意”高于一切的服务宗旨,保证病情危重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制定优先处置制度:1、建立优先处置通道,符合条件者及时启动优先处置通道。
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是指各种休克、昏迷、心肺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垂危者。
2、“优先处置通道”的工作要求及诊疗程序如下:(1)接诊医师必须对门诊急危重症患者实行首诊负责制。
(2)门诊患者突发意外情况时,所在科室或就近科室就地进行抢救,并通知相关科室配合抢救。
(3)门诊患者是否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由接诊的当班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凡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不需办理挂号、候诊等手续,立即给予抢救,提供全程服务。
(4)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各有关科室必须优先诊治和简化手续,各科室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5)危重患者优先入院抢救,由首诊接诊医生、护士护送,后补办住院手续。
(6)各专业科室每日预留 1~2 张床位。
(7)全院职工必须执行我院设立门、急诊“优先处置通道”的决定,凡对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如有发现推诿病人或呼叫不应、脱岗离岗的个人和科室,除按规定处理外视对病人抢救的影响程序追究其责任。
门诊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工作程序门诊急危重症患者所在科室或就近科室就地进行抢救,并通知相关科室配合抢救。
危重症患者先抢救后挂号缴费首诊医师对病人评估、必要的辅助检查危重症患者立即抢救、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进入ICU病房待抢救结束、病情稳定、导诊护士协助补挂号、缴费。
医院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规定

医院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规定第一条为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提高门(急)诊救治效率,最大限度地保证急危重症患者生命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是指:在门(急)诊就诊的由于各种病因危及生命或重要器官功能,或生命体征严重不稳定如不立即进行处置则难以缓解或有致残、致死可能的患者。
第三条处置原则(一)医务人员要本着“以患者为中心”、“救死扶伤”的精神,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危急情况,立刻投入到现场救治,通力合作,不得推诿,以保证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如遇重大抢救或需多学科参与救治,接诊医师应立即报告门诊部,便于协调多部门联合救治。
第四条处置流程(一)医务人员对在医院发生的突发危急事件均负有及时报告、及时救治的义务。
分诊台护士需通过巡诊等观察候诊患者的情况,特别是在内科、外科、神经内科、妇产科、门诊治疗室等重点区域及就诊高峰期,发现突发事件及急危重症患者时,立即通知就近的医护人员展开救治,同时通知急诊科和门诊部。
(二)门诊部工作人员接到通知后须立即赶赴现场,根据参与现场救治的医护人员对患者情况做出的初步判断,立刻组织相关科室医师到达现场参加救治,遇有重大事件须通知主管院领导。
(三)急诊科等相关科室医护人员须在接到通知后十分钟内到达现场,一线接诊医师应根据情况及时通知本专业二线、三线医师到场抢救。
在排除重大传染性疾病的前提下,按照急诊抢救规定与诊疗程序开展现场救治。
待患者病情稳定后,由医护人员陪同将患者转运到急诊科或收入院治疗,并开辟绿色通道。
(四)参与救治的医师应做好与患方的沟通工作,及时向患者或家属交代病情和救治情况,需签署知情同意书时应及时履行签字手续。
拒绝救治的患者,须详细交代救治的必要性以及拒绝救治的后果,并做详细记录,由患者本人或委托人签字,如拒不签字,医师应及时在病历中记录。
(五)为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在保证正常诊疗工作前提下,各科住院病房优先收治急危重症患者入院。
(六)对无家属陪伴者或无费用支付能力者,本着救治生命为先的原则,先救治后结算,必要时由门诊部或总值班签署相关医学文书。
医院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及程序

医院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及程序
一、我院建立优先处置通道,对各种休克、昏迷、心、跳呼吸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障碍的患者立即启动优先处置通道。
二、优先处置通道的工作要求及处置程序如下:
1.急诊科实行24小时应诊制和首诊负责制,不得脱岗,推诿病人。
2.送入急诊抢救室的病人,是否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由当班医生根据病情决定。
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急危重症病人,不需办理挂号候诊手续,立即检查、处置、抢救。
3.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先抢救后催费,各相关科室必须优先检查、治疗,密切配合,简化就诊手续,相互支持。
4.各专业科室每天对急救室的病人进行评估,不需住在急救室的病人尽量转至普通病房,急救室床位尽量预留。
5.对群体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患者,急诊科在积极抢救的同时,要立即上报医务科,节假日及休息时间上报至行政值班人员。
急诊科急危重症优先处置制度和流程

急诊科急危重症优先处置制度和流程急诊科是医院中负责急危重症患者接诊和治疗的部门,目的是尽快诊断和治疗患者的急危重症状,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急诊科急危重症优先处置制度和流程是为了合理安排急诊科资源和确保患者能够及时获得紧急治疗而制定的一系列程序和规定。
急危重症的优先处置制度和流程首先要求急诊科医务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迅速准确地判断病情的危险程度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此外,还需要急诊科与其他科室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以便能够及时安排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急危重症优先处置制度和流程的具体步骤如下:1.急危重症患者到院后,由急诊科医务人员迅速接诊,了解病情和病史。
医务人员应主动询问病情的发生时间、症状以及既往病史等相关信息,并及时登记患者基本信息。
2.医务人员根据病情紧急程度将患者分为红色、黄色、绿色和灰色四个优先级别。
红色为急危重症患者,黄色为急病患者,绿色为一般患者,灰色为非急性或非急危重症患者。
3.医务人员迅速对红色和黄色患者进行初步的评估和处理。
包括测量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等,并及时输送至相应的检查科室。
5.医务人员对黄色患者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根据临床需要决定是否需要入院治疗或其他相应的处理措施。
6.绿色患者和灰色患者根据病情轻重安排相应的治疗和检查。
如绿色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液化验、影像学检查等,灰色患者可能需要进行门诊治疗或休息观察。
7.医务人员应及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过程、治疗结果等重要信息,以便后续的随访和评估。
总的来说,急危重症优先处置制度和流程主要是基于急诊科资源有限和患者病情紧急的特点,旨在尽快诊断和治疗急危重症患者。
医务人员应能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积极与其他科室合作,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同时,医务人员还应进行及时的记录和总结,以为后续的治疗和评估提供参考。
急诊病人优先接诊管理制度

急诊病人优先接诊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能更好地保障急诊病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需求,提高医院的急诊工作效率和质量,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医院实际情况,订立本《急诊病人优先接诊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全部急诊科室,各科室依据本制度订立相应的具体操作细则。
第二章急诊病人分类依据急诊病人的病情紧急程度和需求特点,将急诊病人分为以下三类:2.1 重症急诊病人重症急诊病人是指生命体征不稳定、危重或严重威逼生命的病人。
包含但不限于心肺骤停、中毒、大面积烧伤、严重外伤等。
该类病人在就诊过程中应予以优先处理和紧急救治。
2.2 急诊病人急诊病人是指虽未实现危重状态,但需要及时处理以防病情恶化的病人。
包含但不限于猛烈疼痛、大出血、高烧等。
该类病人在就诊过程中应尽量缩短等待时间,优先布置接诊。
2.3 一般随访急诊病人一般随访急诊病人是指不属于重症急诊病人和急诊病人范畴的病人。
一般情况下,该类病人应在医务人员的引导下依照普通门诊流程进行就诊。
第三章急诊病人接诊管理3.1 急诊病人接诊流程医院将设立急诊病人特地接诊通道,保证急诊病人的快速就诊。
具体流程如下:1.急诊病人到达急诊科室后,应立刻进行病情评估,确定病情紧急程度。
2.重症急诊病人应立刻转入重症监护室或特地的重症急诊区,并及时启动抢救工作。
3.急诊病人应在病情评估后,依据评估结果进入急诊病人等待区,并按病情紧急程度进行排队等待。
4.医院应设置充分的急诊接诊窗口和医疗设备,确保急诊病人能够及时接受治疗。
3.2 急诊病人优先接诊原则1.重症急诊病人优先接诊:重症急诊病人在病情评估后,应立刻转入重症监护室或特地的重症急诊区进行救治,其他工作人员应及时为其供应必需的医疗支持。
2.急诊病人次优先接诊:急诊病人在病情评估后,应依据病情紧急程度进行队列排序,并按次序依次接诊。
3.一般随访急诊病人合理布置:一般随访急诊病人应依照普通门诊流程进行就诊,尽量避开对急诊病人接诊工作的干扰。
门诊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及流程

门诊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及流程
为切实做好门诊急危重症患者的诊疗及后续抢救治疗工作,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和安全的诊疗服务,尽最大可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制定优先处置制度:
1、建立“绿色通道”,符合条件者及时启动优先处置通道。
进入“绿色通道”的病人:是指病情较重、病情突然变化、休克、心脏骤停者。
2、“绿色通道”的工作要求及诊疗程序如下:
(1)分诊护士必须对所有候诊病人实行首问负责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是否进入“绿色通道”,由分诊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决定,1 岁以下儿童、80 岁以上老人及急危重症患者可优先就诊;病情突然变化可立即就诊;休克、心脏骤停等患者及时抢救。
凡进入“绿色通道”的病人,不需办理挂号、候诊等手续,立即给予诊疗和抢救,提供全程服务。
(3)进入“绿色通道”的病人,各有关诊室必须优先诊治和简化手续,各诊室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4)危重患者转急诊科继续抢救治疗,需住院治疗患者优先入院,由医生、护士护送,后补办住院手续。
(5)门诊医务人员必须执行门诊急危重症优先处置的决定,凡对进入“绿色通道”的病人,如发现医务人员有推诱病人或呼叫不应、脱岗离岗的现象,按规定处罚。
流程
1、分诊人员接诊--1岁以下儿童,80岁以上老人及突发不适患者优先就诊
2、分诊人员接诊-----病情突然变化、休克、心脏骤停等急危重患者-----进入“绿色通道”-----立即给予诊疗和抢救-----各诊室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需住院的患者优先办理入院(转急诊科继续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
急危重症优先处置制度
为切实做好急诊患者的抢救及后续治疗工作,提供快速、有序、有效和安全的诊疗服务,尽最大可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保证病情危重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制定优先处置制度:
1、建立优先处置通道,符合条件者及时启动优先处置通道。
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是指各种休克、昏迷、心肺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垂危者。
2、“优先处置通道”的工作要求及诊疗程序如下:
(1)急诊科必须对所有急诊病人实行24小时应诊制和首诊负责制。
(2)送入急诊抢救室的病人,是否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由抢救室的当班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凡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不需办理挂号、候诊等手续,实行“先抢救,后收费”,立即给予抢救,提供全程服务。
、
(3)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各有关科室必须优先诊治和简化手续,各科室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4)危重患者优先入院抢救,由急诊科医生、护士护送,后补办住院手续。
(5)各专业科室每日预留1~2张急诊床位。
(6)全院职工必须执行我院设立急诊“优先处置通道”的决定,凡对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如有发现推诿病人或呼叫不应、脱岗离岗的个人和科室,除按规定处理外视对病人抢救的影响程序追究其责任。
3、对群体伤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情危重者,急诊科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上报总值班,必要时上报主管副院长、院长及卫生局。
@
.
急危重症患者处置流程
,
急诊
危重病人先抢救后挂号交费
急诊医生接诊
病人评估
—
危重病人立即抢救
进入病房
待抢救结束、病情稳定,护士协助补挂号、交费
病情再评估
转普通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