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_杜甫的诗词_格言网_1
《遣兴五首》_杜甫的诗词_格言网

《遣兴五首》_杜甫的诗词_格言网遣兴五首[唐] 杜甫朔风飘胡雁,惨澹带砂砾。
长林何萧萧,秋草萋更碧。
北里富熏天,高楼夜吹笛。
焉知南邻客,九月犹絺绤。
长陵锐头儿,出猎待明发。
騂弓金爪镝,白马蹴微雪。
未知所驰逐,但见暮光灭。
归来悬两狼,门户有旌节。
漆有用而割,膏以明自煎。
兰摧白露下,桂折秋风前。
府中罗旧尹,沙道尚依然。
赫赫萧京兆,今为时所怜。
猛虎凭其威,往往遭急缚。
雷吼徒咆哮,枝撑已在脚。
忽看皮寝处,无复睛闪烁。
人有甚于斯,足以劝元恶。
朝逢富家葬,前后皆辉光。
共指亲戚大,缌麻百夫行。
送者各有死,不须羡其强。
君看束练去,亦得归山冈。
此诗,梁权道编在乾元二年秦州诗内,今姑仍之。
朔风飘胡雁①,惨澹带砂砾。
长林何萧萧②,秋草萎更碧③。
北里富薰天,高楼夜吹笛④。
焉知南邻客,九月犹絺绤⑤。
①鲍照诗:“北风驱雁带雨霜。
”又:“胡雁已矫翼。
”又:“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首二句本此。
②江道诗:“长林悲素秋。
”《楚辞》:“风飒飒兮木萧萧。
”③古诗:“秋草萎已绿。
”左思诗:“南邻击钟磐,北里吹笙竽。
”陆机诗:“高楼一何峻。
”④向秀《思旧赋》:“邻人有吹笛者。
⑤《诗》:“九月授衣。
”《隋书》:袁充少时,冬初尚衣葛,客戏之曰:“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充曰:“惟絺惟绤,服之无斁。
”公诗“花时甘缊袍”,此云“九月犹絺绤”,见贫人衣服失寒暑之宜。
其二长陵锐头儿①,出猎待明发②。
骍弓金爪镝③,白马蹴微雪。
未知所驰逐④,但见暮光灭⑤。
归来悬两狼⑥,门户有旌节⑦。
①汉高祖葬长陵,在长安四十里。
《春秋后语》:平原君曰:“渑池之会,臣观武安君小头而锐,瞳子黑白分明,瞻视不常,难与争锋,惟廉颇足以当之。
”②《苏武传》:“单于出猎。
”《诗》:“明发不寐。
”明发,晓光初发也。
③又:“骍骍角弓。
”注:“骍骍,调利也。
”金爪镐,言箭镞之镐如金爪然。
④《史记》:博戏驰逐。
⑤梁简文帝诗:“丝条转暮光。
”⑥《诗》:“并驱从两狼兮。
”⑦《周礼·秋官》:小行人,道路用族节。
《遣兴五首》_杜甫的诗词_格言网_1

《遣兴五首》_杜甫的诗词_格言网遣兴五首[唐] 杜甫蛰龙三冬卧,老鹤万里心。
昔时贤俊人,未遇犹视今。
嵇康不得死,孔明有知音。
又如垄底松,用舍在所寻。
大哉霜雪干,岁久为枯林。
昔者庞德公,未曾入州府。
襄阳耆旧间,处士节独苦。
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罗罟。
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
举家依鹿门,刘表焉得取。
我今日夜忧,诸弟各异方。
不知死与生,何况道路长。
避寇一分散,饥寒永相望。
岂无柴门归,欲出畏虎狼。
仰看云中雁,禽鸟亦有行。
蓬生非无根,漂荡随高风。
天寒落万里,不复归本丛。
客子念故宅,三年门巷空。
怅望但烽火,戎车满关东。
生涯能几何,常在羁旅中。
昔在洛阳时,亲友相追攀。
送客东郊道,遨游宿南山。
烟尘阻长河,树羽成皋间。
回首载酒地,岂无一日还。
丈夫贵壮健,惨戚非朱颜。
鹤注编在乾元二年秦州作。
蛰龙三冬卧①,老鹤万里心②。
昔时贤俊人③,未遇犹视今④。
嵇康不得死⑤,孔明有知音⑥。
又如拢抵松⑦,用舍在所寻。
大哉霜雪干⑧,岁久为枯林。
①《易》:“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②【黄生注】老鹤,指嵇康。
《世说》:人言嵇延祖如野鹤之在鸡群,王戎曰:“君未见其父耳。
”《舞鹤赋》:“结长悲于万里。
”③《后汉·周燮传》:“开东阁,延贤俊。
”④《京房传》:“臣恐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也。
”⑤《晋书》:钟会以;日憾言于文帝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
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
”因语康欲助毋丘俭,杀之。
⑥《蜀志》:诸葛亮躬耕拢亩。
徐庶言于先言曰:“孔明,卧龙也,将军宜在驾过之。
”先王遂诣亮。
陶潜诗:“知音苟不存。
”⑦蔡岂《汉津赋》:“上控陇坻,下接江湖。
”⑧王绩《咏松》诗:“何时畏斧斤,几度经霜雪。
”其二昔者庞德公①,未曾入州府。
襄阳耆旧间②,处士节独苦③。
岂无济时策,终竟畏罗署。
林茂鸟有归,水深鱼知聚④。
举家隐鹿门,刘表焉得取。
①《后汉书》:庞德公居岘山南,未尝入城府,荆州刺史刘表就候之,谓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庞公笑曰:“鸿鹄巢于高林,暮而得所栖。
杜甫关于雨的诗句

杜甫关于雨的诗句1、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2、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唐·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3、雨时山不改,晴罢峡如新——唐·杜甫《雨晴》4、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唐·杜甫《寄韩谏议/寄韩谏议注》5、只应与朋好,风雨亦来过——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6、黄鹄翅垂雨,苍鹰饥啄泥——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7、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唐·杜甫《前出塞九首》8、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9、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唐·杜甫《即事》10、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唐·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11、前雨伤卒暴,今雨喜容易——唐·杜甫《雨》12、曙角凌云罢,春城带雨长——唐·杜甫《乘雨入行军六弟宅》13、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唐·杜甫《绝句四首》14、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唐·杜甫《兵车行》15、旧俗烧蛟龙,惊惶致雷雨——唐·杜甫《火》16、林花著雨燕脂落,水荇牵风翠带长——唐·杜甫《曲江对雨》17、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唐·杜甫《北征》18、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雨色动微寒——唐·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19、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沈枪——唐·杜甫《重过何氏五首》20、老夫如有此,不异在郊坰,云气接昆仑,涔涔塞雨繁——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21、衰年催酿黍,细雨更移橙——唐·杜甫《遣意二首》22、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唐·杜甫《白帝》23、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唐·杜甫《狂夫》24、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5、江雨旧无时,天晴忽散丝——唐·杜甫《雨四首》26、寻我草径微,褰裳蹋寒雨——唐·杜甫《贻阮隐居》27、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唐·杜甫《晨雨》28、飘零神女雨,断续楚王风——唐·杜甫《天池》29、忽疑行暮雨,何事入朝霞——唐·杜甫《花底》30、楚天不断四时雨,巫峡常吹千里风——唐·杜甫《暮春》31、此行厌暑雨,厥土闻清凉——唐·杜甫《入衡州》32、冥冥甲子雨,已度立春时——唐·杜甫《雨》33、楚雨石苔滋,京华消息迟——唐·杜甫《雨四首》34、郁郁星辰剑,苍苍云雨池——唐·杜甫《偶题》35、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36、日假何道行,雨含长江白——唐·杜甫《雨二首》37、微雨不滑道,断云疏复行——唐·杜甫《雨四首》38、泽国虽勤雨,炎天竟浅泥——唐·杜甫《水宿遣兴奉呈群公》39、雨来铜柱北,应洗伏波军——唐·杜甫《江阁对雨有怀行营裴二端公(裴虬与讨臧玠故有行营)》40、北走关山开雨雪,南游花柳塞云烟——唐·杜甫《赠韦七赞善》41、郁郁冬炎瘴,濛濛雨滞淫——唐·杜甫《风疾舟中伏枕书杯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42、山雨不作泥,江云薄为雾——唐·杜甫《雨》43、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唐·杜甫《梅雨》44、交合丹青地,恩倾雨露辰——唐·杜甫《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鲜于仲通,天宝末为京兆尹)》45、未辞添雾雨,接上遇衣襟——唐·杜甫《长江二首》46、楚江巫峡半云雨,清簟疏帘看弈棋——唐·杜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47、村舂雨外急,邻火夜深明——唐·杜甫《村夜》48、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唐·杜甫《立秋雨院中有作》49、风餐江柳下,雨卧驿楼边——唐·杜甫《舟中》50、始知云雨峡,忽尽下牢边——唐·杜甫《春夜峡州田侍御长史津亭留宴(得筵字)》51、已堕岘山泪,因题零雨诗——唐·杜甫《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52、晴浴狎鸥分处处,雨随神女下朝朝——唐·杜甫《夔州歌十绝句》53、朔风鸣淅淅,寒雨下霏霏——唐·杜甫《雨四首》54、雨声先已风,散足尽西靡——唐·杜甫《种莴苣》55、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唐·杜甫《洗兵马(收京后作)》56、干排雷雨犹力争,根断泉源岂天意——唐·杜甫《楠树为风雨所拔叹》57、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58、风起春灯乱,江鸣夜雨悬——唐·杜甫《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别王十二判官》59、圃畦新雨润,愧子废锄来——唐·杜甫《晚晴吴郎见过北舍》60、塞门风落木,客舍雨连山——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61、断续巫山雨,天河此夜新——唐·杜甫《月三首》62、棣华晴雨好,彩服暮春宜——唐·杜甫《和江陵宋大少府暮春雨后同诸公及舍弟宴书斋》63、夜雨翦春韭,新炊间黄粱——唐·杜甫《赠卫八处士》64、霖雨思贤佐,丹青忆老臣——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见素)》65、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唐·杜甫《雨不绝》66、天畔群山孤草亭,江中风浪雨冥冥——唐·杜甫《即事(一作天畔)》67、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68、江雨飒长夏,府中有馀清——唐·杜甫《扬旗》69、江虹明远饮,峡雨落馀飞——唐·杜甫《晚晴》70、暗谷非关雨,丹枫不为霜——唐·杜甫《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沱江画图十韵(得忘字)》71、片片水上云,萧萧沙中雨——唐·杜甫《雨二首》72、雾雨银章涩,馨香粉署妍——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73、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唐·杜甫《秋雨叹三首》74、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唐·杜甫《江头四咏·栀子》75、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黄埃——唐·杜甫《夏日叹》76、江云何夜尽,蜀雨几时干——唐·杜甫《重简王明府》77、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唐·杜甫《古柏行》78、露翻兼雨打,开坼渐离披——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79、急雨捎溪足,斜晖转树腰——唐·杜甫《绝句六首》80、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唐·杜甫《秋雨叹三首》81、鸡鸣风雨交,久旱云亦好——唐·杜甫《雨过苏端(端置酒)》82、野馆浓花发,春帆细雨来——唐·杜甫《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相国制文)》83、何事暑天过,快意风雨会——唐·杜甫《万丈潭》84、江上今朝寒雨歇,篱中秀色画屏纡——唐·杜甫《寒雨朝行视园树》85、皇天久不雨,既雨晴亦佳——唐·杜甫《喜晴(一作喜雨)》。
《遣兴三首》_杜甫的诗词_格言网

《遣兴三首》_杜甫的诗词_格言网遣兴三首[唐] 杜甫下马古战场,四顾但茫然。
风悲浮云去,黄叶坠我前。
朽骨穴蝼蚁,又为蔓草缠。
故老行叹息,今人尚开边。
汉虏互胜负,封疆不常全。
安得廉耻将,三军同晏眠。
高秋登塞山,南望马邑州。
降虏东击胡,壮健尽不留。
穹庐莽牢落,上有行云愁。
老弱哭道路,愿闻甲兵休。
邺中事反覆,死人积如丘。
诸将已茅土,载驱谁与谋。
丰年孰云迟,甘泽不在早。
耕田秋雨足,禾黍已映道。
春苗九月交,颜色同日老。
劝汝衡门士,忽悲尚枯槁。
时来展材力,先后无丑好。
但讶鹿皮翁,忘机对芳草。
此乾元二年秋在秦州作。
诗中言马邑州、邺中事、秋雨足,知其为此时也。
下马古战场①,四顾但茫然②。
风悲浮云去③,黄叶坠我前④。
朽骨穴蝼蚁⑤,又为蔓草缠⑥。
故老行叹息⑦,今人尚开边⑧。
汉虏互胜负⑨,封疆不常全⑩。
安得廉颇将(11),三军同晏眠。
①《史记·张仪传》:“梁之地势,固战场也。
”苏武诗:“行役在战场。
”②古诗,“四顾何茫茫。
”③秦嘉诗:“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
”④吴均诗:“仲冬黄叶下。
”⑤刘向《新序》:文王得朽骨以喻其意。
陆机《挽歌》:“丰肌飨蝼蛾。
”⑥《恨赋》:“蔓草萦骨,拱木敛魂。
”⑦《西征赋》:“讯诸故老。
”⑧《汉书·严助传》:武帝开置边郡。
⑨鲍照诗,“汉虏方未和。
”《庄子》:“一胜一负,兵家常事。
”陶潜诗:“似若无胜负。
”⑩《孟子》:“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11)《史记》:“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其二高秋登寒山,南望马邑州①。
降虏东击胡②,壮健尽不留。
穹庐莽牢落③,上有行云愁④。
老弱哭道路⑤,愿闻甲兵休。
邺中事反覆⑥,死人积如丘。
诸将已茅土,载驱谁与谋⑦。
①鹤曰:旧注谓马邑州属代州,盖引《前汉志》,而《唐志》代州雁门郡,却不言。
按《唐·地理志》,羁縻州内有马邑州,属隶秦州,开元十七年置,在秦成二州山谷间。
宝应元年,徒于成之盐井故城。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则在秦成间。
【朱注】故城隶秦州都督府。
形容雷电的诗句

形容雷电的诗句1、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
——宋·苏轼《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2、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
——宋·苏轼《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3、雷车动地电火明,急雨遂作盆盎倾。
——宋·陆游《七月十九日大风雨雷电》4、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
——唐·杜甫《折槛行》5、怪潭上灵光,雷电相击。
——宋·黄裳《桂枝香·插云翠壁》6、雷电颁时令,阳和变岁寒。
——唐·白居易《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仰荷圣泽,聊书鄙诚》7、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唐·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8、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唐·李商隐《无题·飒飒东风细雨来》9、珠宫玉函雷电护,犀辟尘埃芸辟蠹。
——宋·释善珍《题逸少真迹》10、当年醉里题壁处,六丁已遣雷电收。
——宋·杨万里《正月十二日游东坡白鹤峰故居,其北思无邪斋》11、烟霞出地皆成拏,雷电飞时肯作霖。
——明·刘基《和石末公冬暖》12、我来篇索前修句,雷电何年敕六丁。
——宋·林致诚《书至鹅湖访先祖简肃诗扁岁久不复存矣月老重》13、雷电取将遗稿尽,他年虚有茂陵求。
——宋·陆游《予年十六始识叶晦叔於西湖上後二十七年晦叔》14、一夕大雷电,六丁下取将。
——宋·文天祥《赠舒片云》15、何言雷电不为雨,须信梧桐自有风。
——宋·苏泂《次韵曾文清公复热句》16、浓云急雨洊雷电,不待羯鼓花奴催。
——宋·仇远《雪后祈晴》17、人天相距尺有咫,雷电六丁绕吾南。
——宋·陆文圭《赠藩道士祈雨》18、天之所宝雷电取,渠不爱惜风雨散。
——宋·徐恢《蒙刘元中数示东坡诗》19、相期一朝去,雷电当飞奔。
——宋·陈文蔚《和胡应祥游石进韵》20、莫道无心畏雷电,海龙王处也横行。
6627杜甫五古《雷》读记

6627杜甫五古《雷》读记杜甫五古《雷》读记(小河西)雷大旱山岳焦,密云复无雨。
南方瘴疠地,罹此农事苦。
封内必舞雩,峡中喧击鼓。
真龙竟寂莫,土梗空俯偻。
吁嗟公私病,税敛缺不补。
故老仰面啼,疮痍向谁数?暴尪或前闻,鞭巫非稽古。
请先偃甲兵,处分听人主。
万邦但各业,一物休尽取。
水旱其数然,尧汤免亲睹。
上天铄金石,群盗乱豺虎。
二者存一端,愆阳不犹愈?昨宵殷其雷,风过齐万弩。
复吹霾翳散,虚觉神灵聚。
气暍肠胃融,汗滋衣裳污。
吾衰尤拙计,失望筑场圃。
这首诗应作于大历元年(766)或二年,时杜甫客居夔州。
理由是诗中“峡中暄击鼓”和“失望筑场圃”二句。
杜甫在夔州有农田,需要筑“场圃”。
大旱山岳焦,密云复无雨,南方瘴疠地,罹此农事苦。
封内必舞雩,峡中喧击鼓。
焦:本义物经火烧而变黄或成炭;干枯。
《说文》:“焦,火所伤也。
”《玉篇》:“焦,火烧黑也。
”《墨子-非攻下》:“五谷焦死。
”《庄子-逍遥游》:“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
”密云:《周易-小畜》:“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罹(lí):遭逢。
《赠送从弟》(汉-刘桢):“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封内:领地内;辖境内。
《大戴礼记-少闲》:“诸侯修礼于封内以事天子。
”《…登鄱阳郡城西楼》(唐-耿湋):“封内群氓复,兵间百赋存。
”《送张待诏知越州》(宋-胡宿):“稽山一镇居封内,阿阁三休耸禁中。
”舞雩(yú):又称雩祀。
古天旱不雨时在郊外设坛祭天祈雨。
《周礼-春官-司巫》:“若国大旱,则率巫而舞雩。
”《尚书-周书-周官》:“司巫,掌群巫之政令。
若国大旱,则率巫而舞雩。
”《入彭城馆》(北周-庾信):“徒知日云暮,不见舞雩归。
”击鼓:《神农书-求雨篇》:“如此不雨,命巫祝而曝之,曝之不雨,神山积薪,击鼓而焚之。
”大意:大旱年大山焦枯,虽有密云却不下雨。
南方瘴疠之地,遭遇了这次农事之苦。
境内到处设坛祈雨,峡中也喧天击鼓。
真龙竟寂寞,土梗空俯偻。
吁嗟公私病,税敛缺不补。
关于雷电的诗句古诗大全

关于雷电的诗句古诗大全雷在古代中国人看来是一种威严的代表,流传于世的有雷霆一击,雷霆之怒等词汇还有许多的诗句。
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雷电的诗句古诗大全”,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关于雷电的诗句古诗大全(一)1、雷电随神笔,鱼龙落彩笺。
——出自唐·温庭筠《感旧陈情五十韵献淮南李仆射》2、雷霆七校发,旌旆五营连。
——出自唐·高适《信安王幕府诗》3、鼙鼓喧雷电,戈剑凛风霜。
——出自唐·徐坚《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4、虎将如雷霆,总戎向东巡。
——出自唐·李白《赠张相镐二首》5、春秋雷电异,则必书诸经。
——出自唐·元稹《书异》6、雷霆皆藏身,日星或失次。
——出自石介《赠张绩禹功》7、诸方人人把雷电,不容细看真头面。
——出自宋·苏轼《虔州景德寺荣师湛然堂》8、飒飒骤风雨,隆隆隐雷霆。
——出自欧阳修《江上弹琴》9、雷电颁时令,阳和变岁寒。
——出自唐·白居易《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仰荷圣泽,聊书鄙诚》10、其滑乃波涛,其光或雷电。
——出自唐·杜甫《石研诗》11、儿童畏雷电,鱼鳖惊夜光。
——出自唐·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12、温虽比圭璧,直不避雷霆。
——出自司马光《景仁将归颍昌辄为诗二十韵纪赠》13、夜雨雷电歇,春江蛟蜃腥。
——出自唐·张乔《江行至沙浦》14、雷霆蟋蟀一窍均,观音不在耳边闻。
——出自郭印《说禅一首简刘韶美》15、行李经雷电,禅前漱岛泉。
——出自唐·贾岛《送丹师归闽中》16、进贤光日月,诛恶助雷霆。
——出自唐·杜牧《分司东都寓居履道叨承川尹刘侍郎大夫恩知上四十韵》17、雷电生睒睗,角鬣相撑披。
——出自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18、雷霆起蛰春生儿,霜露敛华秋结果。
——出自方回《题徐仲彬达观亭》19、半天雷电金牌冷,一族风波夜壑红。
——出自明·张岱《岳王坟》20、晴空轰雷霆,下土走魅魍。
古诗词中描写雷声的诗句

古诗词中描写雷声的诗句(20条)诗词是古代文人智慧和才华的结晶,诗词中描写的往往是思乡愁绪﹑爱国情怀;诗中讲述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故事,是我国祖先的历史见证,让后人得以鉴古知今。
透过阅读古诗词,青少年可增添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意志的初步概念和理解,逐渐加深对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下面是古诗词中20条描写雷声的诗句,供大家欣赏阅读。
▶瞿唐三峡之波涛,汹涌訇击而下兮,雷声怒撼于江潭。
——陈孚《黄鹤楼歌》▶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
——杜甫《即事》▶积云忽作闷雷声,雨弹光鞭欲杀人。
——毛泽东《七律·雷电》▶赤县扬雷声,强项闻至尊。
——李白《赠宣城赵太守悦》▶雷声动四境,惠与清漳流。
——李白《赠清漳明府侄聿》▶顶门夜半雷声吼,匝地清风神鬼惊。
——白玉蟾《万法归一歌》▶水调曲从邻院度,雷声车是梦中过。
——黄景仁《绮怀十六首》▶苍崖下窥不见底,但听雷声辊石悬湍溅。
——梅尧臣《送毕甥之临邛主簿杂言》▶陇首降时雨,雷声出夏云。
——杨衡《句》▶当时玉汞涓涓生,奔归元海如雷声。
——吕洞宾《赠乔二郎》▶渐闻殷惣鼍鼓发,倏忽万雷声撼风。
——刘基《为詹同文题浙江月夜观潮图》▶雷声一起百妖除,病人起舞不须扶。
——苏辙《春无雷》▶自有电雷声震动,一池金水向东流。
——吕洞宾《绝句》▶轰轰混混乾坤动,万马雷声从地涌。
——韦庄《秦妇吟》▶电光划划遶岩壁,雷声隐隐生山陬。
——梅尧臣《和谢舍人洊震》▶孟春朔日雷声发,雷后兼旬雨不歇。
——陈著《前纪时行》▶电影开莲脸,雷声飞蕙心。
——李华《咏史十一首》▶变化成龙会有期,一朝烜赫雷声壮。
——汤汉《观鱼亭》▶蛾以灯为光,蚊众成雷声。
——刘克庄《演雅二十韵》▶其间风信背,更值雷声恶。
——陆龟蒙《渔具诗·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_杜甫的诗词_格言网
雷
[唐] 杜甫
巫峡中宵动,沧江十月雷。
龙蛇不成蛰,天地划争回。
却碾空山过,深蟠绝壁来。
何须妒云雨,霹雳楚王台。
杜甫
杜甫,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乾元二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