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传读后感800字
张爱玲传读后感

张爱玲传读后感张爱玲,一个听起来就令人憧憬的名字。
王小波曾经评价过张爱玲:“张爱玲的小说有种不同凡响之处,在于她对女人的生活理解得很深刻。
”余秋雨也曾说:“是她(张爱玲)告知历史,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
正是在这一角中,一个远年的上海风韵永存。
”今日我就给大家谈谈我眼中的张爱玲以及爱情。
我最喜爱的女作家是三毛,她给我的感觉是,她就像一只在草原上驰骋的野马,潇洒自由,无所畏惧,尽情享受这美妙的世界以及脱缰的欢乐,而张爱玲给我的感觉则是压抑,不管我读《张爱玲传》,还是她的作品《倾城之恋》《半生缘》《第一炉香》等,读完之后,我都是痛哭流涕。
而了解她的一生后,我更是为之哀思惋惜。
她的一生就是一个字,惨。
父母离异,继母虐待,父亲毒打,母亲薄情,爱情裂开,穷困一生,老死家中这些种种经受共同塑造了张爱玲“凄丽悲怆“的写作风格。
《张爱玲传》也使用了大量冷色调风格的词语,比方“凄怆,悲悯,多愁,无助,清冷,阴暗,孤冷,哀伤,苍茫,寒风“来渲染张爱玲凄惨的一生。
但是明明知道张爱玲如此悲苦,为什么我还是要选择读张爱玲呢?同一时期的杨绛先生《我们仨》对人不够有启发性吗?不是。
冰心奶奶的《寄小读者》不够温情治愈吗?也不是。
是由于张爱玲的作品,更适合正值青春,对爱情抱有梦想但涉世未深的我。
爱情是正值青春的我们的无法回避的话题,好的爱情令人怦然心动,坏的爱情则会让人卑微。
张爱玲遇到胡兰成则是后者,就像她曾经写的那样“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高兴地,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患病苦痛的爱情之后的张爱玲所著皆以悲剧结尾,写尽封建势力下女性的卑微和遇人不淑的无奈。
身处于和平常代的现代社会的我们,解放了思想,可以自由恋爱。
可是在这种自由恋的扩散下,越来越多的问题涌现,北大包丽大事,“渣男”“绿茶”“PUA”这些名词的消失,年轻一代的爱情观甚至价值观参差不齐,鱼龙混杂。
虽然没了封建势力下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但是也往往躲不过遇人不淑的无奈。
张爱玲转读后感

张爱玲转读后感读完张爱玲传,就像跟着张爱玲在旧时光里溜达了一圈儿,那感觉,挺奇妙的。
张爱玲啊,就像是从旧上海的弄堂里袅袅娜娜走出来的一个精灵,带着一身的才情和些许的清冷。
她的文字就像一把精致又锋利的小刀子,轻轻一划,就能把人性、把爱情、把生活那些个千疮百孔的真相给你揭露出来。
她的爱情故事那叫一个曲折啊,就像她笔下那些让人看了心里五味杂陈的故事一样。
她和胡兰成的那段感情,刚开始那真是爱的热烈又纯粹。
可胡兰成那家伙,就是个多情的浪子,把张爱玲的心伤得那叫一个透。
看的时候我就想啊,张爱玲这么聪明的女子,怎么就在爱情里犯了糊涂呢?但又一想,爱情这东西啊,一旦陷进去,谁还管什么理智不理智的。
她在爱情里的卑微和执着,真的让人又心疼又有点恨铁不成钢。
她的文字风格也很独特。
她描写人物和场景的时候,那细节丰富得就像把一幅画直接摆在你眼前。
比如说她写那些旧上海的太太小姐们的穿着打扮,什么绫罗绸缎、珠宝首饰,描写得细致入微,你读着读着就仿佛能看到那些个花枝招展的女人在眼前晃悠。
而且她用词很妙,那些个看似平常的字眼儿到了她笔下,就变得别有韵味儿。
就像她写月亮,“三十年前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十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
”这月亮就不只是月亮了,它像是承载着所有的回忆和故事,有一种说不出的惆怅。
从她的传记里还能看出她的家庭对她的影响可不小。
那个复杂又冷漠的家庭环境,让她从小就看透了世态炎凉。
她的母亲那么潇洒地离开她,她的父亲又是那样的守旧和无情。
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她就像一朵在石缝里生长的花,虽然环境恶劣,但却开得格外绚烂,把所有的痛苦和感悟都化作了文字的养分。
读完这本传记,我感觉张爱玲就像一颗遥远又璀璨的星。
她的一生有过辉煌,有过落寞,可她的文字永远在文学的星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她让我知道,原来爱情可以这么复杂,人性可以这么微妙,生活可以这么琐碎又这么深刻。
我想,这就是张爱玲的魔力吧,她能让你通过她的文字,看到一个时代的缩影,看到人性的种种,还能让你在她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一点点影子。
张爱玲传林希美读后感

张爱玲传林希美读后感
我觉得张爱玲这人啊,那就是一颗在旧时光里璀璨又独特的星。
林希美写得可真是丝丝入扣,把张爱玲的那种神韵都给写出来了。
张爱玲的爱情故事,那可真是像一团乱麻又美得让人心疼。
她在爱情里就像一个飞蛾,明知道可能会被烧伤,还一个劲儿地往那火苗上扑。
你看她和胡兰成的那段感情,就像一场绚烂却短暂的烟花。
她爱得那么热烈,什么“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
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这写得太绝了,她满心满眼都是这个男人的时候,我都能感受到她那种小心翼翼又抑制不住的喜悦。
可胡兰成这个家伙,到处留情,就像个到处撒野的小兽,把张爱玲的心给弄得千疮百孔。
这时候我就特别心疼张爱玲,心想这么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怎么就在爱情里这么倒霉呢。
而且她这个人的性格也很有趣。
她就像是一个站在人群外冷眼旁观的人,看透了世间的繁华和苍凉。
她的文字有时候很冷峻,就像冬天的寒风,吹得人心里一哆嗦。
但有时候又很温情,像是在寒夜中给你递来一杯热茶。
读这本书啊,就像是在品尝一杯味道很复杂的酒。
有对张爱玲爱情悲剧的惋惜,有对她才华的惊叹,还有对她独特性格的好奇。
林希美把张爱玲的一生像拼图一样,一块一块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完整的、有血有肉的张爱玲。
我读完就觉得,这个世界上再也不会有第二个张爱玲了,她就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在文学的星空中永远闪烁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张爱玲读后感精选12篇

张爱玲读后感张爱玲读后感精选12篇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张爱玲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张爱玲读后感1一个离了婚的女人,生活在封建的时代里,那就是白流苏。
我觉得白流苏是一个有现代精神的女性,在封建的大环境下,离了婚已实属不得了,而白流苏却愿意为自己的未来,自己的爱情再放手一搏,相比之下其他深居简出的大家闺秀门,即使离了婚,也不会如此。
毕竟压在他们身上的'几座大山不是说说就可以搬走的。
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相识相知很大程度上是拜白公馆那些人所赐,若他们不是对流苏冷嘲热讽,而是对流苏嘘寒问暖,流苏或许也就在家人的温暖下缓缓愈合伤口直至成为一个姿色全无的的老女人,也就不可能和认识一个多金公子哥范柳原。
而白流苏又是一个爱情至上的人,即使他在白公馆处于那么尴尬的地位,却依就没有答应范柳原做他的情妇。
骨子里还是有一种清高的小姐模样。
直到最后,又到秋叶飘零时,流苏才发现自己已经老了,岁月容不得他再拖,于是才在一栋别墅里老老实实的当起了他范柳原的情妇,起码,心里还有一种依靠相伴。
本以为自己将这么度过一生时,战争的突然爆发成就了流苏和范柳原的婚姻,所以说,流苏无疑是幸运的。
爱情毕竟是短暂的,况且流苏和范柳原之间的爱情不像是爱情,更像是一种惺惺相惜,所以唯有用婚姻,才能维系彼此之间的关系。
在几座大山的重重压迫之下,白流苏的爱情故事走的还算圆满,缺多少夹杂着些许无奈之意。
张爱玲读后感2我挺喜欢看张爱玲的小说的,但是有时候感觉人物的性格非常难揣测。
她的成名小说好像是《倾城之恋》,但是我更喜欢《第一炉香》。
其实两篇都写的是一个题材,大背景也差不多,人物背景和境遇不同而已。
张爱玲小说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不论是小姐,太太,还是丫头,平民,每个人都很有心计,说话之前都得想到厉害关系,仿佛那个时代的人都这样?不得而知了《第一炉香》写的是薇龙只身在香港读书,由于生活拮据,不得已来投靠做过姨太太,现在是上流社会交际花的姑姑。
张爱玲传奇读后感(共五则)

张爱玲传奇读后感(共五则)第一篇:张爱玲传奇读后感张爱玲传奇读后感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张爱玲传奇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张爱玲传奇读后感1在张爱玲《传奇》金锁记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个人物一个是二奶奶七巧以及她的女儿长安。
对于七巧我开始只觉得的她可恨可叹但看到最后也觉得她可悲起来。
对于她的遭遇也会产生同情。
故事的结尾写到七巧心想她当时如果嫁给哥的结拜兄弟丁玉根,张少泉,或是沈裁缝是否他们会给她一点真心,眼睛落下了泪水。
但七巧内心的扭曲与自私劈杀了几个人,七巧的精神枷锁使长白的妻子绢姑娘和芝寿先后死去,并且都死的悲惨。
让自己的女儿失去幸福,最终走向堕落。
七巧为了让长安婚事流产。
对童世舫的神经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刺激。
最终让他放弃了婚事。
很想不通七巧自己已经遭到了封建枷锁的毒害失去了婚姻的幸福,丈夫对她冷漠没有一点关爱,家中人都低看她瞧不起她,她不仅没有对自己的孩子更加关爱,反而是一种报复。
只因为自己的孩子姓姜。
我觉得七巧实在是太可悲。
书中我最喜欢的女子是长安,长安是个善良温柔的传统中国女子,虽然她抽烟,但不完全是她的原因。
也因为她身处封建家庭所以导致了她接连的悲剧。
从中一个细节可以看出她的善良当七巧对她一次一次威胁,她都没有退缩这个婚事,当她的母亲以童世舫威胁她时,她退缩了。
她知道她的母亲不仅会告诉他抽烟的事,还会想办法对付他。
但这一切童世舫都不知道。
他们两个解除了婚姻后两人依然交往,只是从以前的地上转入了地下,这时童世舫对长安的感觉产生了变化开始对长安喜爱,以前童世舫之所以想和长安结婚只是因为她是个传统女子有安全感,因为他曾经被新派女子抛弃。
深受打击而已。
因此想找个传统女子。
对于童世舫的爱情,张爱玲可能觉得男人的爱都是有附加条件的,完美的爱是不存在的。
当她听到长安抽烟后,便对长安再也没什么想法了。
张爱玲传记读后感

张爱玲传记读后感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女作家,她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而广受赞誉。
她的传记《张爱玲传》不仅生动地展现了她的一生,也揭示了她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读完这本传记,我深深地被张爱玲的才华和坚韧所感动,也对她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首先,张爱玲的一生经历让我深受触动。
她的成长经历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学梦想。
在传记中,作者生动地描述了张爱玲从一个少女到成为文学巨匠的过程,她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所付出的努力和坚持。
她的一生充满了悲欢离合,但她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执着。
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我深受鼓舞,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其次,张爱玲的作品背后的故事也让我对她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
她的作品充满了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人性的深刻剖析,这些都与她的生活经历和情感经历密不可分。
在传记中,作者生动地描绘了张爱玲创作的背后故事,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她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她对爱情、人性、生活的思考和表达都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对她的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欣赏。
最后,张爱玲的传记也让我对她的人格魅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她是一个极具个性和魅力的女性,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执着让我深受感动。
她的生活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的人格魅力也深深地吸引着我。
她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挫折,但她始终保持着乐观和豁达的态度,这种坚韧和乐观的精神也让我深受启发。
总之,读完《张爱玲传》,我对这位文学巨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她的一生经历、作品背后的故事和她的人格魅力都让我深受触动和启发。
她的才华和坚韧精神让我深深地敬佩,也让我对她的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欣赏。
希望她的精神和作品能够继续影响和激励更多的人,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坚持自己的梦想和追求。
《张爱玲传》读后感

《张爱玲传》读后感第一次听到张爱玲是因为闺蜜,闺蜜是一个资深张迷。
张爱玲的作品,每天她都要花固定的时间读,哪怕每本她都读了很多遍。
我特别的好奇,是因为什么可以让她百看不厌的。
张爱玲在这样的好奇心下,我开始读我第一本关于张爱玲的书《初妆》和另外的两本《盛妆》、《卸妆》。
《初妆》承载了张爱玲整个青春成长史,在不同的宅院,过着奴仆在侧的优渥日子,却得不到父母的爱。
父母不断的争吵,父亲沉迷吸大烟,最后母亲选择远赴他国。
家散了,她在父亲的漠视后母的苛待下苦苦挣扎。
通过不断的阅读和绘画,她可以淡化生活给她的痛苦,思念母亲。
在经历了继母的污蔑、父亲的暴打被关小黑屋后,她选择了不顾一切的逃离。
逃离了这个带给她伤害与痛苦的樊笼,转而投入母亲的怀抱。
母亲的自私无情,让她对母爱对亲情也失去了期待。
看淡了一切后,她更加专注于读书和写作。
仿佛只有通过读书和写作,才可以把一切的痛苦和心中的伤宣泄出来。
《初妆》《盛妆》这一本写了张爱玲写作鼎盛时期,华丽的辞藻和惊人的才华让她闻名于世。
这是她的精彩时刻。
她画着精致的妆,穿着奇怪的衣服,走到哪里都会引起轰动。
骄傲自信的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样一个自信高傲的他,认识风流浪子胡兰成后把自己跌入了尘埃。
卑微到愿意同她人分享,让她甘愿匍匐在尘埃里还心生欢喜。
她在书中说“胡兰成就像一根刺,扎进了她的血肉里拔也拔不出来,最后成了一根肉刺。
”爱上了一个热衷游戏花丛中的浪子,注定了这一段婚姻的结局。
三十万的高额分手费,让我觉得特别的不值得,熬心沥血的写作得来的却便宜了一个不懂得珍惜的男人。
她对于爱情过分的卑微,让我看得愤怒其卑微至此。
她虽然得不到亲情和爱情,却收获了友情,在写作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如同一朵怒放的蔷薇花一样,在她最喜欢的地方尽情的绽放。
《盛妆》《卸妆》写了张爱玲远走美国后的生活。
在这里她认识了赖雅,她的第二任丈夫。
我特别不理解为什么这么优秀的人最后会选择那么多年纪大的人。
文中有一段说赖雅用“如同父亲一般温和的看着她”,看到了这里我似乎懂得了为什么最后她选择嫁给大她30来岁的人。
张爱玲传读后感

张爱玲传读后感
张爱玲,一个传奇的女人,一个传奇的作家。
她的一生充满了风风雨雨,她的作品也是如此。
读完《张爱玲传》,我对这位文学巨匠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对她的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张爱玲是一位充满魅力的女性,她的一生经历了多次婚姻,也经历了许多情感的波折。
她的作品中,情感是永远的主题,她对爱情的描绘总是那么真挚、深刻,让人感同身受。
她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总是那么鲜活、立体,她们有着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有着自己的独特魅力。
读完《张爱玲传》,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张爱玲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和内涵,也更加欣赏她对女性形象的刻画。
除了情感,张爱玲的作品中还有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和感悟。
她对上海的描绘总是那么生动、细腻,她对人性的剖析也总是那么深刻、准确。
她的作品中所包含的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让我不禁为之感叹。
读完《张爱玲传》,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她作品中所包含的生活智慧和人生哲理,也更加欣赏她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张爱玲是一位传奇的作家,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的作
品也是如此。
她的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和内涵,对生活的独特观察和感悟,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洞察,都让我深深为之折服。
读完《张爱玲传》,我对这位文学巨匠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对她的作品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
张爱玲,她的一生、她的作品,将永远为我们所铭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爱玲传读后感800字
高傲一世
默默地蹲在沉旧的地板上,那一刻的她,心中充满着惊惶和恐惧。
她低着头,悄悄地啜泣着,是那样无依无靠,又是那样地楚楚动人,泪,顺着瘦削的脸庞,滴落在冰凉的地中,微微张着双眼,望着落日悄然而下,竟是如此凄美啊!余辉依然洒着大地,衬着她那张高傲的脸。
是的,她要强,不会向命运低下她那孤傲的头。
但今天,她却被他重重地打了,像阳光割锋利的玻璃般尖锐,耀眼的光芒四处飞溅,没有留下一点残照。
她知道,是因为她,所以她恨她﹗或许有一天,她会轻轻地离开,离开这个昏暗的家!
终于,她离开了,是那么的毫无牵挂呀!孤身一人,徘徊在车水马龙的街头,身穿奇装异服,昂首阔步地走着。
是寂寞,还是孤单?可她却仍然有着如同曾经的高傲,不拘于世俗!只因她成了上海最受欢迎的女作家。
她高傲,执笔淡淡地描绘着画,不辞辛苦地为自己的作品配着,不给予人。
她高傲,爱呆在爱丁顿公寓中,却不轻易见人。
她高傲,只爱胡兰成一人,直到最后被抛弃,也如初,尽管他无意于她常相厮守了。
对,她被抛弃了,却仍至死不渝地爱着他,没有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