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名言名句
书法名家名言

书法名家名言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我国很多书法名家,都有很多的书法名言流传广泛,影响深远。
下是小编分享的书法家的内容,希望你喜欢!经典书法名家名言1) 临池日久,腕力生风,自能神韵入妙。
《画学心法问答》2) 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
静坐作楷法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燥俱平。
若行草,任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候,又觉灵心焕发。
下笔作诗,,自有头头是道,汨汨其来之势,故知书道,亦足以恢扩才情,酝酿学问也。
清.周星莲《临池管见》3) 谓学书有三要:天分第一,多见次之,多写又次之。
清.杨守敬《学书迩言》4) 欲其博也先生,与其肆也宁谨,由谨而专,自专而博,规矩通审,志气和平,寝食不安,心手无厌,虽未必妙入正宗,端越乎名家之列矣。
明.项穆《书法雅言》5) 书必先生而后熟,亦必先熟而后生。
始之生者,学历未到,心手相违也;熟而生者,不露蹊径,不随世俗,新意时出,笔底具化工也。
清.冯武《书法正传》6) 学书忌浮论而无实功。
“爱而不学知不真,学而不笃得不深。
”清.梁献《学书论》7) 差之一毫,失之千里。
苟知其术,适可兼通,心不厌精,手不忘熟。
唐.孙过庭《书谱》8) 惟书法无古无今,不名一格,而能卓然成家,盖天资高妙,直在古人上也。
作书作画,老而不衰,自成大家也。
清.钱泳《书学》9) 是知书之欲变化也,至诚其志,不息其功,将形著明,动一以贯万,变而化焉,圣且神矣。
明.项穆《书法雅言》10) 自古贤哲,勤乎学而立其名,不学即没代而无闻矣。
唐.虞世南《笔髓论》11) 熟则骨力强,步伐齐,心胆大,性灵出。
清.梁同书《频罗庵论书》12) 大要笔圆字方,傍密间豁,血浓骨老,筋藏内洁,笔笔造古意,字字有来历,日临名书,无吝纸笔,工夫精熟,久自得之。
元.陈绎曾《翰林要诀》13) 资分高下,学别浅深。
资学兼长,神融笔畅。
资过乎学,每失颠狂;学过乎资,犹存规矩。
资不可少,学乃居先。
明.项穆《书法雅言》14) 古之人不虚老其心力,故其学精而无不至。
古代书法家的书法名言_经典名言

古代书法家的书法名言我国古代得书法家众多,其中有哪些书法是流传广泛的呢?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古代书法家的书法名言的内容,希望你喜欢!古代书法家的经典书法名言1) 古人书有定法,随字形大小为势。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2) 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
唐.张怀灌《书断》3) 形不变而势所趋背各有情态。
势者,以一为主,而七面之势倾向之也。
元.陈绎曾《翰林要诀》4) 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东汉.蔡邕《九势》5) 奇即连于正之内,正即列于其之中。
正而无奇,虽庄严沉实,恒朴厚而少文。
奇而弗正,虽雄爽飞妍,多厉而乏雅。
明.项穆《书法雅言》6) 写字要有气。
气须从熟得来,有气则自有势。
大小长短,高下欹整,随笔所至,自然贯注,成一片段。
却著不得丝毫摆布,熟后自知。
清.梁同书《频罗庵论书》7) 放纵宜存气力,势笔取势。
东晋.王羲之《笔书论十二章》8) 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
缓则鸦行,急则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
萧衍《草书诀》9) 夫书势法,犹若登阵,变通正在腕前,文武贵于笔下,出没须有起伏,开瞌籍乎阴阳。
清.冯武《书法正传》10) 观其笔势生熟,姿态端妍,概可变矣。
明.项穆《书法雅言》11) 简缘云:八体之中有疾有涩。
宜疾则疾,不疾则失势;宜涩则涩,不涩则病生。
疾徐在心,形体在字,得心应手,妙出笔端。
清.冯武《书法正传》12) 须是字外有笔,大力回旋,空际盘绕,如游丝,如飞龙,突然一落,去来无迹,斯能于字外出力,而向背往来,不可端倪矣。
清.王澍《论书剩语》13) 气韵生动与烟润不同。
世人妄指烟润遂为生动,何相谬之甚也!盖气者,有笔气,有伯气,有色气,俱谓之气;而又有气势,有气度有气机,此间即谓之气韵,而生动处又非韵之可代矣,当其下笔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宋.苏轼14) 以正为奇,故无奇不法;以收为纵,故无纵不擒;以虚为实,故断处皆连;以背为向,故连处皆断。
历史书法名言

历史书法名言
1. 笔走龙蛇动,墨舞风云舒。
2. 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
3. 作字先作人,人奇字亦古。
4. 未习书法先学德,德至能通神。
5. 书法无他玄妙处,运笔与用力耳。
6. 字是心画,需存正气。
7. 书者,心也;心若止水,字或生辉。
8. 字如其人,人如其字;人若不恶,字无厚薄。
9. 书到极时是自然,无须刻意费思量。
10. 笔墨精神千古在,古今同享春祭台。
11. 临池泼墨观流水,天心月在青瓷里。
12. 墨香秋韵天行健,一字千年思不群。
13. 笔下生辉古风存,墨香深处是高人。
14. 挥毫泼墨写意深,高山流水知音心。
15. 笔走龙蛇舞翩跹,纸上行云流水间。
16. 墨香逸韵似清泉,书法精妙意趣天。
书法名人名言

书法名人名言书法名人名言11、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
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
2、故以道德事功__风节着者,代不乏人。
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3、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
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
4、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5、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
6、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
7、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
张怀谨8、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
9、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书法名人名言21、一个人要么做一个好人,要么模仿一个好人。
德谟克利特2、人之为善,不自吹自擂而为人之誉;人是邪恶的,不能自我毁灭,而要被人毁灭。
3、善者得之王者厚其德,积众善,而凤皇圣人皆来至矣。
《吕氏春秋》4、说远近的人说得好;谨守他的'约,设谋略的,这人便为善。
5、人们愿意为人类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自由。
6、尧为善而众善至,桀为非而众非来。
《吕氏春秋》7、好不积累,不足以成名;邪恶不足以杀人。
8、积累的好家,总会有余情;不好的房子会被摧毁。
9、人是好的,但还不够好,人是不好的,但还不够好。
10、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
《韩诗外传》11、德无常师,善师;好无常的主啊,合克。
12、心善耕地耕田,好为宝与无限。
我们要有一颗纯洁的心,为群众积累好东西。
幸福是没有极限的。
13、为善异,同归于治;对于邪恶不同,与混乱。
14、对好人行善会使他更好;你若善待恶人,他必越发作恶。
米开朗基罗15、善治,人心惧;好的教学,人们喜欢它。
善治兴邦,善教兴邦。
16、用金钱分人以利,教人以善以忠,为天下赢得人以仁。
关于书法重要的名言

关于书法重要的名言
1、字之纵横,犹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倾欹。
2、笔须凌空,固也。
然学者误会斯语,每走入空滑一路去。
必曰气空笔实,方能无弊。
3、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4、离形得似,书家上乘。
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5、点画皆有筋骨,字体自然雄媚。
6、逆笔起,最得势。
褚河南书,都逆起,隶法也。
7、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
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
8、手与神运,艺从心得。
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
9、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10、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
11、体象卓然,殊今异古。
落落珠玉,飘飘缨组。
仓颉之嗣。
小篆之祖。
以名称书,遗迹石鼓。
12、凡善书画者,未有不品学兼长,居官更讲政绩声名,所以后世贵重。
13、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
14、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15、书无定法,莫非自然之谓法,隶法推汉,楷法推晋,以其自然也。
唐人视法太严,故隶不及汉,而楷不及晋。
书法家的名人名言

书法家的名人名言书法是一门学问,一种艺术。
我国有很多的名人书法家,他们写作的书法名言影响深远。
下面小编给你带来的是书法家的大全的内容,希望你喜欢!书法家的名人名言(经典版)1) 质直者,则径挺不遒,刚很者,又掘强无润;矜敛者,过于剽迫;狐疑者,溺于滞涩;迟重者,终于拙钝;轻锁者,染于俗吏。
唐.孙过庭《书谱》2) 书家贵下笔老重,所以救轻蘼之病也。
然一味苍辣,又是因药发病,要使秀处如铁,嫩处如金,方为用笔之妙。
清.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3) 书要兼备阴阳二气。
大凡沉着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
清.刘熙载《艺概》4) 刚劲忌野,清劲忌薄。
清.梁献《评书贴》5) 论书者曰苍,雄,秀,余谓更当益一“深”字。
凡苍而涉于老秃,雄而失于粗疏,秀而入于轻靡者,不深故也。
清.刘熙载《艺概》6) 所谓老者,结构精密,体裁高古,岩曲耸峰,旌旗列阵是也。
所谓少者,气体充和,标格雅秀,百般滋味,千种风流是也。
老而不少虽古拙峻伟,而鲜丰貌秀丽之容。
少而不老,虽婉畅纤妍,而乏沉重典实之意。
7) 老乃书之筋力,少则书之资颜。
明.项穆《书法雅言》8) 徘徊俯仰,容与风流。
刚则铁画,媚若银钩,丽则倚糜而清遒。
唐.欧阳询《用笔论》9) 盖用笔之难,难在遒劲。
而遒劲非是怒笔木强之谓,乃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辄能起。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10) 左氏叙事,纷者整之,孤者辅之,板者活之,直者婉之,俗者雅之,枯者腴之;剪裁运化之方,斯为大备。
清.刘熙载《艺概》11) 六.结体章法辩正安排12) 结字疏密须彼此互相乘除,故疏不嫌疏,密不嫌密也。
13) 字体有整齐,有参差。
整齐,取正应也;参差,取反应也。
清.刘熙载《艺概》14) 书以疏为风神,密为老气。
当疏不疏,反成寒乞;当密不密,必至调疏。
宋.姜夔《续书谱》15) 一点一画,一字一行,排次顶接而成。
古贴字体大小颇有相颈庭者,如老翁携幼孙行,长短参差,而情意真挚,痛痒相关。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16) 一字之行,理有数等,有上盖大者,有下画长者,有左边高者,有右边高者,非在一途而取轨,全资众道以相承。
书法名言佳句_经典名言

书法名言佳句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
那么在我国的书法中,有哪些佳句是常用的呢?下面小编给你带来的是书法名言佳句的内容,希望你喜欢! 书法名言佳句(经典版)1) 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刘熙栽《艺概》2) 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西汉学者扬雄3) 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
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
——刘熙载《艺概》4)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唐代诗人韩偓《草书屏风》5) 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孙过庭《书谱》6) 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
——柳公权7) 龙威虎振,剑拔弩张。
——袁昂8) 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唐代诗人杜甫《醉歌行》9) 老夫之书,本无法也。
——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山谷文集》10) 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
——张彦远11) 心正则笔正。
——北宋文学家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12)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13)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
落落珠玉,飘飘缨组。
仓颉之嗣。
小篆之祖。
以名称书,遗迹石鼓。
——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断》14) 笔下龙蛇似有神。
——张怀谨15) 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
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
——张怀谨16)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韩渥17) 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
——元末明初文史学家陶宗仪《书史会要·书法》18) 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
——张怀谨19) 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艺概·书概》20) 挥毫落笔如云烟。
——杜甫书法名言佳句(最新版)1) 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
古代书法名家名言名句

古代书法名家名言名句1用笔在乎虚掌而实指,缓衄而急送,意在笔前,字居笔后,其势如舞凤翔鸾,则其妙也。
李华《二字诀》徐公说:如果你想写一本书,你应该首先考虑书中有哪些单词和句子,书中有多少单词,以及纸的颜色和眼睛。
什么样的书序与书的正文一致,或者是真的,或者是线或草,这相当于纸张。
然而,意图在笔前,在笔后,我们必须保存和使用写作方法。
如果我们想写一些难写的单词,我们应该事先在脑海中安排好,然后再写下来。
他们会自然地包容和留恋,他们的表情是男性的、悠闲的。
如果它们暂时无法书写,那就无法解决。
韩方明的《谈送笔》3未书之前,定志以帅其气,将书之际,氧气以充其志。
明.项穆《书法雅言》4.在书写一个字符时,很容易想到如何保存和包装第二笔和第三笔。
所谓“书法”的意义在前,文字在思考之后。
大学教师。
欧阳修三十六律5敏思藏于胸中,巧态发于毫锬。
南朝.瘐肩吾《书品》6.元帅也是最好的。
心脏,军事师。
手,副将军。
指人,也指士兵。
明香木的“书法雅言”7凡作书要布置,要神采。
布置本乎运心,神采生于运笔。
清.宋曹《书法约言》8.用语言表达你的意图,你的意图应该被表达出来,而你的手可以随意携带,你的笔和手可以交流。
南朝陶弘景与梁武帝9故学书必先作气,立志高迈,勇猛精进。
清.朱履贞《书法捷要》如果一个人想写字,他应该先研究墨水,集中注意力,冥想,预测字体的大小,弯曲和振动笔直,连接肌肉和静脉,然后写单词。
金王羲之的《魏夫人笔阵画后》11设乃一向规矩,随其工拙,以追肥瘦之体,疏密齐平之状,过乃戒之于速,留乃畏之于迟,进退生疑,减否不决,运用迷于笔前,震动惑于手下,若此速造玄微,未之有也。
唐.张怀灌《玉堂禁经》凭借清晰的头脑和决心,广泛的学习和专业的研究,这个词的整体形状在眼睛里,奇妙的用笔,以及如何忘记思考。
自然地,手腕可以从手臂上飞出来,手指可以从心脏上飞出来,自由地游走。
明香木的“书法雅言”13九.变化万千贵在自然14.所有的书都是经过和变化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家名言名句
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6、兼听则明,倔信则暗。
——汉·王符
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苏轼
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画旨
9、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晏子春秋
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
1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12、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1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
14、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史记
15、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
——徐洪钧
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
17、一日不书,百事荒芜。
——李诩
18、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韩愈
19、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王羲之
2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2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2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汤赋
23、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
2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
25、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
26、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
27、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
——魏征
28、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2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曹操
3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31、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
32、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孙子
33、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
3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史记
35、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36、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
37、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苏轼
38、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诸葛亮
39、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4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古语
4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
42、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
4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孔子
4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韩愈
4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
46、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
4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
4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49、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
50、不愧于天,不畏于人。
——诗经
51、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荀子
52、山积而高,泽积而长。
——刘禹锡
5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
54、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诚子书
55、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曹操
56、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5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韩非子
58、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