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寻找小动物

合集下载

年幼儿园幼儿中班体育活动教案《找小兔》

年幼儿园幼儿中班体育活动教案《找小兔》

年幼儿园幼儿中班体育活动教案《找小兔》一、活动目标:通过“找小兔”游戏,培养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并增强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准备工作:1.道具准备:准备数个小玩具兔子,以及一个藏有兔子的小篮子。

2.场地布置:在室内或者室外的开阔场地上进行活动,确保没有危险物品。

3.人员准备:至少需要一名老师或者幼儿园工作人员引导和监督幼儿们的活动。

三、活动步骤:1.活动介绍:–老师向幼儿们介绍游戏规则:在指定的时间内,幼儿需要找到并收集隐藏在场地各处的小兔子,然后将其放入篮子中。

2.组织游戏:–首先,老师将小兔子藏匿在场地各个角落。

–然后,老师宣布游戏开始,幼儿们开始寻找小兔子并放入篮子中。

–游戏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

3.游戏结束:–游戏时间结束后,老师集中小兔子,数清数量。

–鼓励幼儿们数数,看看篮子里一共找到了多少只小兔子。

4.总结与反思:–老师可以引导幼儿们讨论游戏中的收获和困难,帮助他们总结体会。

–可以鼓励幼儿们表达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加深对体育活动的喜爱和理解。

四、注意事项:1.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要确保幼儿的安全,提前对场地进行安全检查,避免意外发生。

2.在游戏中,老师要引导幼儿们互相合作,激发团队精神,让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

3.鼓励幼儿们加快速度,同时注意动作的协调性,让他们在快乐中提高运动能力。

4.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帮助幼儿们明白活动的意义以及自身的表现。

五、延伸活动:1.让幼儿互相扮演小兔子和寻找者的角色,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角色切换能力。

2.在活动中加入音乐和舞蹈元素,让幼儿们在欢乐的氛围中进行体育锻炼。

3.利用“找小兔”游戏的框架,设计不同主题的室内外体育活动,丰富幼儿们的活动体验。

六、结束语:通过“找小兔”游戏的有趣设置和互动,幼儿们不仅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希望本教案可以帮助年幼儿园幼儿中班的老师们在体育活动中丰富课堂教学,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氛围。

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小动物找家

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小动物找家

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小动物找家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环境,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

2. 技能目标:通过游戏,提高幼儿的奔跑、跳跃、投掷等基本运动能力,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勇敢、自信、乐观的品质,增强幼儿的规则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小动物:兔子、小鸟、小鱼、小猫、小狗。

2. 学习小动物的叫声和特征。

3. 体育游戏:小动物找家。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熟悉小动物的特点,参与体育游戏,提高基本运动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合作,遵守规则。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小动物图片、叫声卡片、家用物品(如圈、毛巾、垫子等)。

2. 场地设置:宽敞的户外活动场地。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幼儿充分活动身体,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教学导入(5分钟):教师向幼儿介绍各种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环境,如兔子生活在草原上,小鸟飞翔在天空等。

让幼儿认识并了解这些小动物。

3. 体育游戏(10分钟):游戏规则:教师将家用物品摆放在场地上,代表不同的小动物的家。

幼儿需要根据教师的指令,找到对应的小动物家。

如教师喊“小兔子回家”,幼儿需要迅速跑到代表兔子的家用物品处。

教师可适时增加难度,如要求幼儿跳跃、奔跑、投掷等动作完成任务。

4. 放松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如轻轻摇摆、深呼吸等,让幼儿缓解运动带来的疲劳。

5. 总结与评价(5分钟):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2. 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教师可适当调整游戏难度。

3.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绪,确保幼儿积极参与。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小动物的关注和了解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

2. 环境创设:在教室或户外环境中布置小动物主题区域,让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进一步认识小动物。

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小动物找家》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小动物找家》含反思

指导要点:1、利用好玩的儿歌,是幼儿在听清老师的口令后,由简洁到难地进展幼儿的走、跑、跳的基本动作。

2、本次活动中,要留意平安,养成肯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不相互推闪、不拥挤等。

3、在幼儿熟识了解嬉戏玩法的基础上,可以设置些好玩的嬉戏情景,如:请两名幼儿当小动物的家的门,小动物回家时,念咒语“轻轻走,轻轻跑,我是小猫喵喵喵”。

假如幼儿找对了,“门”自动打开等。

活动目标:1、练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跑、跳,进展幼儿的基本动作。

2、能找到空的位置,不推他人。

3、让幼儿初步具有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体验健康活动的乐趣。

4、培育幼儿团结合作的观念。

活动预备:在场地的四角摆放小猫、小鸡、小兔、小鸭的标记,表示小动物的家。

活动过程:一、开头部分。

幼儿跟着老师随音乐一起做仿照操。

二、基本部分。

1、新授嬉戏。

幼儿四散站在场地中间,老师说:“轻轻走,轻轻跑,我的小猫喵喵喵”,幼儿边学小猫边向小猫家走去;老师说:“爱吃虫子,爱吃米,我的小鸡叽叽叽”,幼儿边学小鸡边向小鸡家走去;老师说:“黄黄嘴巴大脚丫,我的小鸭呷呷呷”,幼儿边学小鸭边向小鸭家走去;老师说:“长长耳朵三瓣嘴,我的小兔”,幼儿边学小兔边向小兔家走去2、幼儿嬉戏1-2次后改为跑。

(提示出汗多的幼儿留意休息)3、表扬遵守嬉戏规章和能找到空位置的幼儿。

三、结束部分。

嬉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幼儿能念完儿歌再跑。

活动反思:幼儿能乐观参加此活动,设计的问题与幼儿已有阅历结合,难度相宜。

在教学过程中,我能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爱好。

在开头部分,幼儿四散跟着老师随着音乐一起仿照小动物的动作。

每个小伴侣都很兴奋,参加嬉戏的乐观性也很高。

在新授嬉戏《小动物找家》,幼儿戴上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头饰,参加学习的主动性更好的发挥。

小伴侣随着老师轻轻地念着儿歌,轻轻地向自己的家走去,孩子们都能遵守嬉戏规章。

小精灵儿童网站在活动中,为活动创设一个轻松,温馨的环境,布置好小动物的家。

孩子们戴上头饰,满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理,激发孩子们参加活动的乐观性。

幼儿园小班体育活动教案《小动物找家》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体育活动教案《小动物找家》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体育活动教案《小动物找家》含反思《小动物找家》是一堂针对幼儿园小班的体育活动课,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们在运动中学习,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观察力。

这节课的反思让我意识到了幼儿体育活动中的教学方法和效果。

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一个让幼儿们模拟小动物找家的游戏。

我将幼儿们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都扮演不同的小动物,如猫、狗、鼠等。

我的目标是让幼儿们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到适合居住的“家”。

这个游戏既能锻炼幼儿们的身体,又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课堂开始前,我首先对幼儿进行了准备活动。

我播放了一段关于小动物的视频,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

然后,我用卡片制作了小动物的头饰,每个孩子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进行扮演。

这个过程中,我观察到幼儿们的积极参与和热情,他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成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接下来,我向幼儿们介绍了游戏规则。

我告诉他们,每个小组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小动物居住的“家”,并给出了一些提示,比如适合某种小动物居住的环境特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图片和道具,让幼儿们更加直观地理解。

在游戏过程中,我发现幼儿们的观察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他们仔细观察每个小动物的特点,努力找到适合它们居住的“家”。

有时候,他们还会进行交流和讨论,互相帮助,这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我观察到,幼儿们在学习中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维方式,并逐渐独立思考。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有些幼儿对于游戏规则的理解还不够准确,他们可能会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找到“家”的过程中,而忽略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游戏开始前提醒幼儿们要互相合作,共同找到适合居住的“家”。

并在游戏过程中多次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帮助幼儿们充分认识到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队协作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最后,我进行了一次反思。

我意识到在幼儿体育活动中,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游戏和互动,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小动物找家》 (2)3篇

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小动物找家》 (2)3篇

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小动物找家》 (2)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小动物找家》 (2)精选3篇(一)教学目标:1. 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认识不同的小动物以及它们的栖息地。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小动物卡片:准备数张印有不同小动物的卡片,每个小动物卡片上都有相应的栖息地。

2. 栖息地卡片:准备数张印有不同栖息地的卡片。

3. 空地:在教室或室外准备一个适当的空地作为游戏区域。

教学步骤:1. 游戏介绍:简单地向幼儿介绍游戏的目标和规则。

告诉他们,今天他们将扮演小动物的角色,寻找自己适合的栖息地。

2. 角色分配:将小动物卡片发给每个幼儿,并告诉他们这是他们的角色。

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小动物。

同时,将栖息地卡片随机分发给小组的一个成员。

3. 游戏开始:提示幼儿开始游戏,让他们按照自己小动物的特点找寻适合的栖息地。

当幼儿找到适合的栖息地后,他们需要说出自己的小动物和栖息地名称,并在该栖息地上站定。

4. 角色交换:在所有小动物都找到了适合的栖息地后,进行角色交换。

让幼儿交换小动物卡片,并重新分发栖息地卡片。

5. 游戏继续: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扮演不同的小动物并找到适合的栖息地。

教学延伸:1. 添加难度:可以在游戏过程中增加难度,例如增加栖息地的数量或者添加虚假的栖息地卡片。

2. 小组竞赛:可以将多个小组组成竞赛,看哪个小组最快找到所有适合的栖息地。

3. 模仿动物:可以让幼儿在找到适合的栖息地后模仿自己的小动物,并分享给其他幼儿。

小班体育游戏教案《小动物找家》 (2)精选3篇(二)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游戏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发展面板协调能力和团队精神;2.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拼搏的精神;3. 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操场或室内场地;2. 塑料桶、彩色绳、标识牌、小汽车道具;3. 记分板。

三、教学过程:1. 游戏规则介绍(5分钟):首先,将操场或室内场地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不同高度的障碍物(由彩色绳绑成)和一个终点线。

找小动物位置游戏教案反思

找小动物位置游戏教案反思

找小动物位置游戏教案反思一、教学目标:1. 能够引导学生熟练运用方位词描述小动物的位置。

2. 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1. 学会使用方位词描述小动物的位置。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使用方位词。

2. 学生能够合作完成游戏任务。

四、教学准备:1. 小动物模型或图片。

2. 教师准备好游戏规则和示范。

3. 学生准备好游戏道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小动物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如“小狗在哪里?”“小猫在哪里?”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游戏规则,教师向学生介绍游戏规则,要求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出一名学生作为“指挥官”,其他学生作为“寻宝队员”。

指挥官需要根据教师的指令,使用方位词指挥寻宝队员找到指定小动物的位置。

3. 游戏进行,教师示范一次游戏过程,然后让学生自行分组进行游戏。

教师在旁边引导和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4. 游戏总结,游戏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游戏过程,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同时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为下一次游戏做准备。

六、教学反思:在这次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首先,游戏规则的介绍可能不够清晰,导致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出现一些混乱的情况。

其次,学生在使用方位词描述小动物位置时,有些表达不够准确,需要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相关的练习和引导。

另外,学生在游戏中合作的默契程度还有待提高,需要我在平时的班会活动中多加强团队合作的训练。

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对游戏规则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在游戏开始前能够清楚地理解游戏的要求和规则。

同时,我也会增加一些相关的练习和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另外,我也会在班级的日常活动中多安排一些团队合作的任务,让学生在实际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详案《找小猫》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详案《找小猫》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详案《找小猫》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物体形状的观察和辨别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培养幼儿对物体形状的观察和辨别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团队合作。

教学准备:1. 练习纸。

2. 游戏道具:小猫图案卡片、纸板箱、幼儿喜欢的小玩具(例如小球、小车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教师身着小猫形象的服装进入教室,向幼儿问好。

2. 教师介绍今天的数学活动是“找小猫”。

Step 2:讲解游戏规则(5分钟)1. 教师向幼儿解释游戏规则:教室里有很多个小猫,它们躲藏起来了,我们要找它们。

2. 教师将小猫图案卡片分发给幼儿,让幼儿观察小猫的形状。

Step 3:游戏过程(20分钟)1. 教师将纸板箱放在教室的某个角落,并将小猫图案卡片放在纸板箱上方。

2. 教师组织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两名幼儿组成。

3. 教师提醒幼儿合作找小猫,每个小组一共有三次机会,每次机会可以猜三个纸板箱。

4. 幼儿在每次机会中选择一个纸板箱,打开纸板箱看看里面是不是小猫。

5. 如果找到了小猫,幼儿会感到很开心,可以将小猫取出来并放在自己组的位置上。

6. 如果没有找到小猫,幼儿要用观察力和逻辑思维判断下一次机会的选择。

Step 4:总结(5分钟)1. 教师和幼儿一起数一数,看看哪个小组找到的小猫最多。

2. 教师夸奖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

Step 5:延伸活动(可选)(15分钟)1. 教师随机选择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让幼儿观察并按照形状进行分类。

2. 幼儿可以用纸和笔将不同形状的物体进行描绘。

Step 6:结束(5分钟)1. 教师鼓励幼儿互相表扬,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教师向幼儿道别,并告诉他们下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够提高观察和辨别物体形状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健康活动教案5篇

【导语】幼⼉健康是指幼⼉期各个器官、组织的正常发育,能够较好地抵抗各种疾病,性格开朗,情绪乐观,⽆⼼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幼⼉园⼩班健康活动教案⼀:找动物 活动⽬标: 1、在翻⽃乐场景中,看看说说⼩动物的房⼦,体验寻找⼩动物和⼩动物⼀起玩的快乐。

2、通过活动锻炼幼⼉的跳跃能⼒,让他们的⾝体得到锻炼。

3、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4、锻炼平衡能⼒及快速反应能⼒。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只玩具⼩兔、⼩猫、⼩狗;三幢⾃制⼩房⼦。

活动过程: ⼀、看看说说,引起兴趣 1、这是什么呀?有⼏幢呀? 2、是谁的家?(⽤三种不同⽅式引出⼩房⼦的主⼈) ⼆、找找玩玩,体验快乐 1、你和谁⼀起玩的? 2、你们⼀起玩了什么?幼⼉园⼩班健康活动教案⼆:天天刷⽛好 活动⽬标 1、初步养成良好的卫⽣习惯,学习正确的刷⽛⽅法。

2、尝试沿着⼀条线段⾃上⽽下地画短线,初步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

3、了解主要症状,懂得预防和治疗的⾃我保护意识。

4、了解保持个⼈卫⽣对⾝体健康的重要性。

5、初步了解健康的⼩常识。

活动准备 ⽛刷⼀把。

画纸、蜡笔。

活动过程 ⼀、引发兴趣,导⼊课题。

教师:你们每天刷⽛吗?你们是怎么样刷⽛的?(告诉幼⼉正确的刷⽛⽅法。

) ⼆、讲解⽰范。

1、教师:⼩朋友们,⽛刷是什么样⼦的?⽛刷的刷⽑⼜是什么样⼦的呢?(出⽰⽛刷) 教师⼩结:⽛刷⽑短短的,直直的,排列得很整齐。

2、教师和⼩朋友⼀起讨论刷⽑的画法。

(1)“⼩朋友,你们听是谁在哭啊?”教师出⽰⼀张画好⽛刷但是没有刷⽑的画纸。

(2)讨论“我们来帮助⼩⽛刷画上刷⽑吧!谁有好办法?”(请幼⼉上前把⾃⼰的想法在纸上画出来) (3)教师⽰范“⽛刷的刷⽑要排好队,⼀根⼀根靠得紧” (4)再请⼩朋友上前来画,教师给予指导:刷⽑不要画得太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体育游戏:寻找小动物
目标:
1.能认识几种身体体态不同的动物。

2.会模仿几种小动物走路的姿势,用身体运动的不同及不同的踏踏声表现动物。

准备:
1.熟悉几种表现不同动物走路的乐曲。

2.大象、小兔、小熊、小鸟、小鹿走路的音乐磁带和“找朋友”的音乐磁带。

3.将动物的头饰分散挂在室外场地。

过程:
1.引发去秋天树林寻找小动物的兴趣。

秋天的森林真热闹,小动物们要在森林里开运动会,谁来了?大家一起去找一找好吗?
2.听音乐猜猜谁来了,做模仿动作找小动物。

?听音乐猜猜谁在森林里,就模仿谁的动作,并寻找小动物的头饰。

?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模仿各种动物的走路姿势。

知道大象、小熊的走路声很重、很响;小鸡、小乌的走路声很轻、很弱;小兔、小鹿的走路声不重不轻,不响不弱真正好。

3.玩游戏“找朋友”。

?幼儿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物动作找朋友。

?引导幼儿能用身体运动正确地反映不同动物走路姿势和带来的声响。

4.好朋友手拉手自由活动。

建议:
1.将音乐放在晨间早操中,继续学习模仿动物的走路姿势。

2.体育活动中教师要多次提醒幼儿控制自己的小脚,使其能发出轻重不同的声音。

评价:
运动中能辨别音乐的不同,能用身体动作模仿2―3种动物走路的不同轻重踏踏声。

幼儿体育游戏活动设计::废品再利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幼儿的玩具档次越来越高,花样越来越多,如:电动汽车、飞机、坦克大炮等,但是,幼儿对这些高档玩具,往往是刚买来时,新鲜一会儿,过后放在一边很少再玩。

有些家长以为,现在的孩子就是不理解家长的心,不懂得珍惜玩具。

其实,我们认为,根本的原因,不是孩子不珍惜玩具,而是这些高档的玩具,除了外形好看省事以外,并没有多少可让孩子进行创造性摆弄、操作的空间。

孩子喜欢的是通过自己动手摆弄制做的玩具,百玩不厌,而且在玩耍过程中,还要根据要求进行不断的创新改造。

我们所说的废旧物品不是垃圾,而是一些陈旧的、无法正常使用的、无毒无味安全卫生的物品,通过师生装饰、改造,从而用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幼儿的体育活动中去,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体育活动中用的:废旧的汽车轮胎;用饮料瓶做成的拉力器、飞镖;用捆扎包装箱的包装绳做成的球;用报纸做成球在外面罩上方便袋形成的球,可以让小班幼儿当足球踢;用挂历纸做成的纸棍等。

1.轮胎:
将废旧的轮胎冲洗干净,刷上各种颜色的油漆段,凉干后既可玩。

玩法:
幼儿可将轮胎立起,双手交替滚动向前走、跑;
借助滚动的惯性,幼儿可从轮胎的后面骑跳到轮胎的前面;
幼儿蹲下,轮胎立在背后,双臂弯曲钩住轮胎做乌龟的壳,幼儿就像一只小乌龟;
将若干轮胎倒下,排成一行,幼儿可在上面跑、跳、爬;
将若干轮胎立起排成一行,形成山洞,幼儿可用来钻山洞;
将第一个轮胎平放下,第二个轮胎斜靠在上面,第三个、第四个依次类推。

由于轮胎的不稳定性,幼儿爬时,能锻炼幼儿肢体的平衡性。

将三—四个轮胎摞起来,幼儿可进行攀爬、压腿等动作练习。

2、饮料瓶:
取四个饮料瓶,在饮料瓶上瓶体上,对着扎四个孔,用松紧带串起来,做成拉力器。

幼儿可用来练习臂力,也可两个小朋友一组互相拉各自的拉力器,让其他小朋友钻爬、跳跃等。

用两个饮料瓶,将瓶底剪去,分五份剪开至离瓶颈处,做成飞镖,幼儿可随意抛着玩,看谁抛的高抛的远,练习幼儿的臂力。

3、将包装箱的捆扎绳截下同等的四段,每一段做成一个圆圈,然后将四个圈交叉成一圆球,再将每个接触点缝起来,形成一个球。

小班幼儿可用来在地上滚球,或者是在地上排成一行,幼儿跳球。

4、用报纸团成团,在外面套上方便袋,做成纸球。

小班幼儿可用来互相抛接球、踢足球、在地上滚球等。

5、用挂历纸做成纸棍,幼儿可以用来当金箍棒玩,还可放在地上摆成一排,幼儿跳跃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