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三峡水利移民
公共政策——论三峡的利弊

*
案例三——广东三峡移民融入当地艰难,靠色情发廊生存
三块钱一碗的酸辣粉,杨姨一晚上可以卖出七八碗,以此挣得一个月几百块的收入。她儿子在明城镇对川村委会一家不锈钢工厂打工,一个月只有一千元出头的工资,不够一家的开支。已经60多岁的杨姨,不得不做起了小本生意。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在异乡他地,以这样一种方式生存。
*
三峡淹没区秭归县香溪镇镇长韩裕玖曾收到一封匿名信,信中尽是恫吓之言,信纸下方画了一把子弹出膛的手枪和一支出鞘的利剑。
*
III.被动移民所派生的成本
一些移民不讲 信用,反复性大
一些移民以“特殊公民” 自居,要求高,期望值 大,对政府的依赖性强
开县厚坝镇迁往德阳市的20户移民,仅因安置地点不是紧靠场镇,便有10户返回了原籍。
*
*
移民专题
在三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规模最大的,问题最人性化的,最需要切实解决的困难是三峡的移民问题。这一政策性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本身的价值——是否造福了人民。
*
I.移民的心理影响
赔偿不公 造成的 心理不平
赔偿不足 造成的 心理影响
对政府 不信任
高压行政 命令下的 心理抗拒
适应 新生活
◎
代价大,责任、负担沉重
新搬迁区政府
◎
建筑豪华政府办公楼和公寓
提供对口资源 的政府
◎
要花费一定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支援库区建设,130亿元
库区
农村
老人
◎
生活、经济损失,情感打击
青年
◎
提供契机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
移民典型
◎
得到特殊照顾,顺利迁居
城镇
库区企业
◎
关停、销号,企业“空心化”
三峡移民问题研究报告总结

三峡移民问题研究报告总结三峡移民问题研究报告总结引言:作为我国重大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牵涉到大量的移民工作。
这些移民是为了工程的顺利实施而被迫离开自己的家园,他们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为了了解三峡移民问题的实际情况,并提出可行的对策,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研究。
本报告总结了我们的研究结果。
一、三峡移民问题的现状1.规模庞大:三峡移民涉及到的人口数量庞大,迁出地区涉及到的村庄、城镇也众多。
这给解决问题增加了复杂性。
2.生计问题:移民群体由于失去了原有的耕地、住房等生活资源,面临着重新安置的压力。
他们需要找到新的生计来源,转换职业,适应城市生活。
3.社会融入:大量农民移民进入城市,由于教育水平和城市文化的差异,他们面临着融入城市社会的难题。
二、三峡移民问题的原因分析1.生态保护需要:三峡工程建设是为了防洪、发电等目的,但也要求搬迁沿江的村庄和城市,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2.资源利用不均:沿江地区的资源有限,不足以支撑原住民的健康生活。
因此,移民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3.官方政策:政府需要从整体利益出发,为了国家利益,推动搬迁工作。
三、三峡移民问题的影响1.社会不稳定:移民群体的变化给当地社会稳定带来了冲击,一些不满情绪甚至可能转化成社会动荡。
2.就业竞争:大量的农民进入城市后,与本地居民可能面临就业机会的竞争,给他们找到新的生计来源增加了困难。
3.社会融入问题:由于教育和文化背景的差异,移民群体要融入城市社会需要时间和资源。
四、解决三峡移民问题的对策1.加强政府管理:政府需要加强对移民工作的监管,确保迁出地区村民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妥善处理移民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职业转型培训:为了帮助移民群体顺利转型,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机会,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
3.文化教育支持: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提供文化教育支持,帮助移民适应城市生活和融入城市社会。
4.社会关爱:社会组织和公众可以关注移民问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援助,减轻他们的困难。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1999.06.06•【文号】国办发[1999]53号•【施行日期】1999.06.06•【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优抚安置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国办发〔1999〕5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自1993年三峡工程库区移民正式实施以来,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库区各级政府的积极努力,一期移民任务顺利完成,确保了大江截流如期实现。
从1998年开始,二期移民工作已经全面展开。
但必须看到,移民工作在取得成绩和经验的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为了完成三峡工程建设这个艰巨而繁重的任务,要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政策,并对库区移民政策和企业搬迁政策作一些调整和完善,切实做好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各项工作。
为此,经国务院同意,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采取切实措施,积极稳妥地做好农村移民安置工作(一)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村移民外迁安置。
实行以多种方式安置农村移民的方针,把本地安置与异地安置、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政府安置与自找门路安置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和长治久安的目标。
就近安置要坚持以土为本、以大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发展二、三产业。
为保障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库区的生态环境,不得强求就近后靠安置,严禁开垦25度以上坡地,已开垦的要逐步退耕还林;对25度以下坡地,要采取“坡改梯”措施。
外迁移民首先要尽量在本省(市)非库区安置;本省(市)安置不了的,在邻近省安置;邻近省仍安置不了的,可适当考虑在沿江各省(市)和长江下游滩涂地及其他省(区、市)安置。
要大力支持农村移民以投亲靠友方式自主分散外迁到库区以外的地区,继续从事农业生产。
对外迁的农村移民,国家将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并给予适当经济补助。
三峡移民过程中小故事

三峡移民过程中小故事在中国的长江上,有着一个著名的工程——三峡大坝。
为了建设这座巨大的水利工程,许多人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园,进行移民安置。
他们的故事,将会成为三峡大坝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叫小刘的村庄。
小刘是一个年轻的农民,他生活在江边的一座小屋里。
在得知要进行移民安置的消息后,小刘感到非常不安。
毕竟,他的家庭几代人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这里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根。
然而,为了国家的发展,小刘知道他必须做出一些牺牲。
他接受了政府的补偿,并搬到了一个新的居住区。
虽然他在新环境中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小刘努力适应,并且利用自己的农业技能在新地方重新开始。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名叫小玲的城市家庭。
小玲的父母在城市里有着稳定的工作和生活。
然而,由于三峡大坝的建设,他们被迫搬离了原来的住所。
小玲和她的家人来到了一个新的城市,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虽然他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但他们全家团结一心,共同面对。
小玲的父母重新找到了工作,小玲也从新学校中结识到了新的朋友。
尽管他们暂时离开了原来的家乡,但他们将一起创造一个新的家。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叫小明的年轻人。
小明来自农村,他的家在三峡大坝的建设区域内。
当政府发布移民通知的时候,小明的父母决定留在原地。
小明,作为家中的独子,承担起了照顾父母的责任。
他选择了放弃自己城市的工作机会,留在家乡,陪伴父母度过艰难的移民过程。
虽然这样的决定给小明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牺牲,但他心甘情愿地承担起了这份责任,并始终支持和鼓励父母。
这些小故事只是三峡移民过程中的缩影。
在整个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人们在不同的地方经历着相似的命运。
他们用坚毅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面对变化,并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他们的故事充满了无数的奉献和希望,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团结精神和坚强意志。
通过这些小故事,我们可以深刻地理解到,三峡移民不仅仅是一场工程,更是一段丰富多彩的人生故事。
这些故事里蕴含着不屈的勇气和对未来的信心。
三峡工程移民评估

三峡工程移民评估报告徐盈文 08级公共事业管理1班 20080710030113三峡工程是中国, 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健性骨干工程。
三峡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175米, 总库容393 亿立方米水库全长600余公里, 平均宽度1.1公里。
水库面积1084平方公里.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巨大的综合效益。
长江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
三峡移民为我国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因此实现“迁得走、稳得住、能致富”的移民目标既是工程建设的需要,也是对移民未来负责的要求。
一、三峡工程移民政策的规划与设计全库淹没涉及20 个县( 区) , 根据1991~ 1992 年调查, 三峡水库正常蓄水位175 m 接20 a 一遇回水线下面积1 084 km2 , 其中陆地面积632 km2 。
移民迁移线以下人口84. 75 万人, 淹没房屋3 473 万m2 , 淹没耕地1. 68 万hm2 , 园地0. 722 万hm2。
淹没涉及万州区、涪陵区2 座城市及10 座县城( 原万县已合并到万州区) 、116 座集镇。
三峡工程移民规划建房人口110. 56 万人, 规划基础设施人口规模120. 88 万人, 中农村移民40.5万人规划复建房屋面积3 688 万m2 , 按1993 年5月价格计算, 三峡工程移民补偿投资总概算为400 亿元。
以农为主、以土为本,相对集中到县乡,分散安臵到村组的安臵方式,成为开展移民外迁工作的基本原则。
结婚式”的安臵办法和开发式的方法并存二、三峡工程移民政策评估(一)整体评估1、评估体系三峡库区移民效益系框架经济子系统(G1 )国内生产总值x1 (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2 (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x3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x4 (亿元)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x5 (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x6 (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7 (亿元)迁入地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x8 (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x9 (亿元)粮食总产量x10 (万吨)土壤沙化率x25 (% )水产品总产量x12 (万吨)农业科技贡献率x13 (% )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x14 (% )生态子系统( G2 )植被覆盖率x15 (% )标准化农田比例x20 (% )城市绿化覆盖率x17 (% )水土流失治理率x18 (% )人均耕地面积x19 (亩/人)水土流失广度x16 (% )施工区总悬浮颗粒物年均值x21 (毫克/ ) 施工区二氧化硫年均值x22 (毫克/立方米) 施工区二氧化氮年均值x23 (毫克/立方米) 区域噪声x24 (dB )专业技术人员x39 (万人)土壤质量指数x26 (% )年度平均降水量为x27 (毫米)城市江段年均总体水质x28 (类)社会子系统( G3 )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x29 (% )城镇化水平x30 (% )城镇登记失业率x31 (% )恩格尔系数x32 (% )公共图书馆拥有藏书量x33 (万册)电话拥有量x34 (部/百人)财政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x35 (亿元)每万名中小学生拥有专任教师x36 (人)卫生事业费支出x37 (亿元)广播人口覆盖率x38 (% )城镇人均住房面积x40 (m 2 /人) 公路总里程x40 ( km )年户平均沼气使用量x42 (立方米) 电视人口覆盖率x43 (% )2、整体评估结果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的总体情况均成快速发展的态势,说明国家对移民工程的重视以及对政策执行的监督使得这项政策的效果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三峡工程移民补偿方案

三峡工程移民补偿方案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峡工程作为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对于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为了建设这一庞大的工程,大量的居民需要被迁移,这就给受影响的居民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三峡工程移民补偿方案应运而生。
一、三峡工程移民补偿的必要性三峡工程的建设需要移民涉及范围广泛,影响人口数量大,这就需要一个合理和公正的移民补偿方案来解决移民问题。
三峡工程移民补偿方案的制定不仅是义务也是责任。
因为,三峡工程的建设为国家水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也为我国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同时,三峡工程移民补偿方案的制定也是对受影响居民的一种尊重和保护,也是对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一种责任和担当。
二、三峡工程移民补偿方案的内容和要求1. 经济补偿在三峡工程移民补偿方案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经济补偿。
因为,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大量的居民需要被迁移,这就需要合理的经济补偿来解决居民的生计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重经济补偿的公平和合理,确保每个受影响的居民都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不会因为移民而陷入贫困。
同时,还要关注受影响居民的就业问题,通过资金支持、技能培训等方式,帮助他们稳定职业发展,实现就业增收,过上良好生活。
2. 社会保障除了经济补偿,三峡工程移民补偿方案还应该注重社会保障的问题。
因为,部分移民群体中,可能有老年人、儿童等特殊群体,他们生活的保障问题可能比较突出。
因此,三峡工程移民补偿方案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在补偿方案中增加社会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保障,让受影响的居民在物质和精神上能够得到保障。
3. 土地流转在三峡工程移民补偿方案中,也要解决受影响居民的土地流转问题。
因为,一些受影响居民的生活来源可能主要依赖于土地,如果他们失去了土地,将无法维持生计。
因此,三峡工程移民补偿方案需要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确保受影响居民可以得到合理的土地利益补偿,不会因为失去土地而丧失生计。
万州20多万三峡城市移民永久的痛

万州20多万三峡城市移民永久的痛-凯迪西南二十一世纪开始,随着万里长江被无情地拦腰斩断,在“舍小家,顾大家”的百万移民大拆迁中,三峡移民舍了小家,舍去了那赖以生存的财产,换来的是三峡总公司几位高管的富有。
多数人的财产,被少数掠夺,占有。
历时10来年,这场非自愿性、强制性的,涉及万州20多万的市民生计,搬迁致穷的大搬迁的“战斗”,给万州三峡城市移民留下了累累伤害和撕心裂肺的疼,折磨、摧残着每一个人的心身,无以言表。
现在可以告诉世人的,万州三峡城市移民是三峡工程的最大受害者。
文件打架按照《三峡移民条例》划规。
实施调整后的城市房屋补偿价,移民拆迁房屋框架结构:535元/m2,砖混结构:350元/m2,砖木结构:230元/m2,土木结构:165元/m2。
而按城市拆迁条例,同区位拆迁房屋补偿价却是15000元/m2-30000元/m2,有的高达5-7万元平方米,在同一个城市,在同一条街道,同在万州区的繁华市区,都在一、二类经济区,价格相差30倍-100倍。
现在政府也承认相差30倍。
补偿价格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人们开始凝惑,在同一城市,在同一区域。
为何补偿标准相差这么大?!。
移民前依靠自己的门面摊位,从事个体经营,过着殷实,富裕的生活。
强制移民搬迁到岩上村、双河口、农村等僻远区域后。
生活变得穷困,甚至完全断绝了经济收入,陷入赤贫,无法度日。
移民们上访:区政府答复是:《三峡移民条例》和“《宪法》”、《土地法》、《物权法》、《城市拆迁条例》等文件打架。
人们形象的称这为“儿子打老子”,位居“儿子”、“孙子”的移民条例野蛮、霸道,把位居老子地位宪法打得头破血流。
这就是三峡现象。
“文件打架,移民遭殃”。
政府说:“移民条例是通过人大老头举手的,要修改《移民条例》,也得要经过人大老头举手。
”计划经济时代产生不合理的《三峡移民条例》要永久使用。
并且是高于宪法等所有法规,因此万州20多万城市移民成了非中国公民,财产没有法律保护可言。
三峡水利工程施工现状调查

三峡水利工程施工现状调查一、背景及意义长江三峡水利工程,位于我国湖北省与重庆市交界处的长江干流上,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工程以防洪、发电、航运、供水等综合效益为主,经过近70年的规划和建设,于2006年全面完成大坝施工建设。
工程总投资约1800亿元人民币,建设过程中吸引了全球关注,被誉为“世纪工程”。
随着三峡工程的完工和运行,其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能力、电力供应、航运条件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和完工后也引发了一系列争议和问题,如移民安置、生态环境保护、地质安全等。
因此,对三峡水利工程施工现状的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二、施工现状1. 大坝主体工程三峡大坝主体工程主要包括混凝土重力坝、船闸、升船机等部分。
大坝全长2335米,最高处达18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
船闸共有5个,可满足大型船舶的通行需求。
升船机为世界上最大的单级垂直升船机,每小时可提升船只1艘。
目前,大坝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
根据相关数据,三峡大坝自2003年开始蓄水以来,已累计发电超过3500亿千瓦时,船闸累计通过货运量已突破3亿吨。
2. 移民安置工程三峡工程涉及大量移民,据统计,共约有113万人需要搬迁。
移民安置工程主要包括新建城市、农村安置点,以及为移民提供就业、教育、医疗等服务。
截至2009年,移民安置工作已基本完成。
3. 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为保护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避免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造成过大影响,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主要包括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珍稀动植物等。
此外,还建立了三峡生态环保监测体系,对水质、空气质量、生态系统等进行实时监测。
4. 地质安全工程三峡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建设过程中和完工后,地质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为保证地质安全,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地质监测、治理地质灾害,如加固岩石、排水、防渗等。
同时,建立了地质安全预警体系,确保工程建设者和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宁平:黑山峡水电亟待"陇宁合作"来源:中电新闻网日期:14.03.1
4 字体大小:大中小【打印】中国电力新闻网数据库用户名:密码:
中电新闻网记者张振兴
【新闻背景】黑山峡河段是黄河上游最后一个未开发的峡谷段,从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大庙村入峡,宁夏中卫市南长滩出峡,峡长71公里。
黑山峡河段每年可利用的水能资源至少相当于70亿千瓦时电量。
黄河黑山峡河段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论证至今,已历时半个世纪,却一直没有定论。
之所以搁置多年,关键问题是建坝的不同方案之争。
不同方案的焦点集中在淹没损失、移民安置、坝址条件、防凌冲沙等问题上。
贴在墙面的数据、布满桌子、床面的文字资料,让李宁平的“两会”住宿客房俨然成为一间资料室。
深度眼镜背后一双略带血丝的眼睛丝毫掩不住他内心深处压抑多年的渴望……
和往年一样,今年的黄河黑山峡河段的水电开发再一次成为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宁平的提案。
黄河黑山峡河段开发涉及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两地的协同规划、布局,同时移民、生态等一系列问题更让这个项目变成了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长跑”。
黄河黑山峡水电开发到底是一个怎样的项目?其背后又有着怎样的
隐情?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电力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宁平,从他的言语间翻找黄河黑山峡河段水电开发的“前世今生”……
记者:黄河黑山峡的水电资源禀赋如何?
李宁平:黄河黑山峡河段位于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的下端,地跨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包括靖远川、红山峡、五佛山和黑山峡,全长200㎞,天然落差约为137m,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约为332亿立方米,可开发装机200万kw。
该河段是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的最后一个峡谷段,与龙羊峡、刘家峡一起构成黄河上游可修建高坝大库的三大峡谷。
目前,黑山峡河段的开发论证工作已经取得重要的成果,开发黑山峡河段水电资源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对黑山峡河段实施多级开发方案已经形成,我认为,开发黑山峡河段的水电资源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民生都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拉动作用。
记者:黑山峡水电开发已经争论了很多年,但是进展缓慢,问题出在哪里?
李宁平:主要原因是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开发黑山峡水电项目意见的不一致,所以这个项目搁置了足足30年!
甘肃与宁夏关于黑山峡水电开发的争论主要在开发方式上,争论在不同时期也展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在2004年以前,主要是高坝之争,是甘肃主张在小观音地区建立高坝与宁夏在大柳树地区建立高坝的分歧.2005年以后,甘肃省开始主张多级开发方案,而宁夏回族自治区依然主张大柳树建造高坝大库。
自此,甘肃的多级开发论和宁夏的高坝大库论一直争执不下。
实际上,建立高坝大库的方案要面临的待解问题比较多。
首先就是要淹没甘肃21.44万亩优良耕地,还要移民甘肃的12万,这不仅淹没损失巨大,而且移民困难;其次是宁夏辖区内的大柳树地质工程条件较为复杂,
有专家论证其存在着地震风险;另外,宁蒙河段淤积泥沙难以冲刷,大柳树高坝易于形成人造洪峰,最主要的是不具备远距离输送泥沙的能力;最后就是大柳树灌区由于没有水资源支撑,大规模开垦会对生态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记者:甘肃省对开发黑山峡水电的方案具体情况如何?
李宁平:甘肃省的黄河黑山峡水电开发方案为多级开发方案,以合理利用水能和减少水库淹没的原则。
将黑山峡河段分为红山峡、五佛、小观音、大柳树一共四个梯级,总装机量167.6kw,年发电量为68.5亿kwh.
其中在甘肃内为三级,宁夏内为一级。
甘肃境内淹没耕地1.03万亩,移
民1900余人。
宁夏回族自治区淹没耕地2500亩,移民人口3300人。
记者:宁夏回族自治区提出建立高坝大库方案出发点是怎样的?
李宁平:宁夏属于干旱地区,农业的发展需要巨大的水资源来灌溉,而在大柳树建立高坝能够成为大柳树灌区,乃至人造绿洲,从而进一步推进
宁夏地区的农业发展。
另外,自从1986年,龙羊峡,刘家峡两库建立以后,造成汛期宁蒙河段流量减少,泥沙淤积,已经严重影响黄河的生命健康,所以宁夏一直想要通
过修建大柳树高坝,通过人工制造洪峰冲沙,解决宁蒙河段的泥沙淤积问题。
实际上,建立高坝大库的淹没区是甘肃省仅剩的黄河谷底的米粮川,这是甘肃省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而且,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也在淹没区之内。
我们必须要看到,宁夏的高坝大库方案需要甘肃配合巨大的移民工程,
12万移民的成本之高超乎想象,这对于甘肃来说,这简直是一项难以完成
项目。
高坝大库方案要把甘肃12万移民移到宁夏境内,我觉得这是难以想象的。
当然,甘肃的方案也需要宁夏的配合,多级开发中,宁夏辖区内的规划、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
记者:你觉得黑山峡水电开发如何推进?
李宁平:我觉得两个省都应该理性一点,从实际出发,科学地论证这个问题,不能让资源白白地浪费下去.也许,将来国家层面上能够有更好的方案,来解决甘肃和宁夏之间的问题,那么至少近些年,我们应该把资源好好利用起来,不要彼此设置障碍,导致项目不断被搁置,最后导致资源白白浪费。
实际上,黄河水电开发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导致整个流域水电开发较为混乱,所以造成了地方只顾自身利益,各自为政,不利于黄河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
我觉得黄河应该有统一的水电资源开发的规划,当然这很难,需要协调各方的利益。
甘肃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能源大省,近年来,也遇到了雾霾问题。
甘肃作为重要的能源输出省份,输出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不仅仅利于甘肃自身的发展,也是全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科学、合理的利用甘肃境内的水电资源,不仅仅是甘肃自己的责任,也是整个国家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