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类总程序讲解
报关实务之商品归类总则课件

THANKS
商品归类是海关监管、征税、统计以及贸易管制的重要基础,也是企业进出口申报、通关、核算、退税等各项管理工作的基 础。
商品归类的目的和意义
01
02
目的
意义
确定进出口商品的关税税率、进口许可证管理、数量限制措施等,同 时为海关统计和贸易管制提供依据。
有利于海关对进出口商品进行高效监管,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 本;有利于企业规范进出口业务,提高贸易风险控制能力,促进国际 贸易发展。
通过商品归类,各国海关可以相互认可和协调,提高通关便利化程度,促进国际贸 易的自由化。
商品归类在国际交流中有助于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促进世界经济 的繁荣和发展。
04
商品归类总则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公司进口商品的归类错误案例
总结词
归类错误导致关税差异
详细描述
某公司从国外进口一批商品,由于对商品归类规则理解不准确,导致将该商品 错误地归入了高税率类别,从而增加了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增加了进口成 本。
报关实务之商品归类总则课 件
目录
• 商品归类总则概述 • 商品归类总则的主要内容 • 商品归类总则的应用 • 商品归类总则的案例分析 • 商品归类总则的未来发展
01
商品归类总则概述
商品归类的定义
商品归类:是指海关根据《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公约》的规定,运用《协调制度》目录的结构和规则,将进出口商品按 其特性、用途、结构、材料、生产方法等因素,归入相应预定的海关进出口商品编码,并赋予相应的海关关税和贸易统计编 码的过程。
商品归类总则的发展历程
03
《协调制度》的诞生
1983年6月,海关合作理事会第91/93届 会议通过了《协调制度》,并决定从 1988年1月1日起实施。
进出口税费征缴和计算—商品归类流程

熔融态蜡从分离罐底部排出,气体进入后续系统。蒸汽夹套是为了保持分离罐内部的温度,防止蜡凝结
• 功能:回收未反应气体中的蜡 ;
在分离器壁上;
• 其他:该高压分离器的控制装置以及蒸汽的供给回收部分不进口,均从国内采购。
习题
课后练习题(开放型) :
品名:电源插头 有可能会归入哪个4位品目,写出自己对于商品的基本 描述、配商品图片以及4位品目。
商品 归类
③
归类 复核
④
企业的归类师根据已经 整理齐全完善并经客户 确认的商品归类信息, 完成商品归类;
双方 确认
⑤
出具 证书
⑥
完成归类后,商品的税号确认下来, 随之商品的进出口税率、海关的监 管条件、是否适用贸易协定等都确 定下来了。需要客户确认是否认可 此税号。这时会有一部分客户,当 看到归类的税号与自己期待的税号 有偏差时,可能会不认可这个商品 归类。需要我们归类师与客户进行 沟通,说明我们归类的依据,以说 服客户认同我们的归类;
收集信息案例
案例:高压分离器
• 规格、型号:非标,定制;
• 外观尺寸:直径1750mm,高度约7000mm;
• 材质:设备主要材质为碳钢;
• 结构:圆柱形筒体及封头组成的圆柱形容器; 外壁有蒸汽夹套,配有蒸汽的循环装置;
• 工作过程及原理:从高压分离器顶部排出后的未反应气体,进入该分离罐,此时的
未反应气体的温度与压力进一步降低,气体中的低分子低熔点的蜡成分降温后成为
出具证书 ⑥
学生归类
进出口商品归类工作流程
刚才整理完成后的内 容需要与客户确认商 品信息是否无误;
由归类师进行归类复 核,确保归类的正确 率;
出具正本归类意见证书。 这就是我们进出口商品 归类的6个工作环节。
归类总规则的理解

归类总规则的理解(绝对专业)归类总规则货品在协调制度中的归类,应遵循以下规则:规则一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品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如品目、类注或章注无其他规定,则按以下规则确定。
解释:一、本协调制度系统地列出了国际贸易的货品,将这些货品分为类、章及分章,每类、章或分章都有标题,尽可能确切地列明所包括货品种类的范围。
但在许多情况下,归入某类或某章的货品种类繁多,类、章标题不可能将其一一列出,全都包括进去。
二、因此,本规则一开始就说明,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
据此,标题对商品归类不具有法律效力。
三、本规则第二部分规定,商品归类应按以下原则确定:(一)按照品目条文及任何相关的类、章注释确定;(二)如品目条文或类、章注释无其他规定,则按规则二、三、四及五的规定确定。
四、以上三(一)所规定的已很明确,许多货品无需借助归类总规则的其他条款即可归入协调制度中五、以上三(二)所称“如品目和类、章注释无其他规定”,旨在明确品目条文及任何相关的类、章注释是最重要的,换言之,它们是在确定归类时应首先考虑的规定。
例如,第三十一章的注释规定该章某些品目仅包括特定的货品,因此,这些品目就不能够扩大为包括根据规则二(二)的规定可归入这些品目的货品。
规则二(一)品目所列货品,应视为包括该项货品的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只要在报验时该项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基本特征;还应视为包括该项货品的完整品或制成品(或按本款规则可作为完整品或制成品归类的货品)在报验时的未组装件或拆散件。
(二)品目中所列材料或物质,应视为包括该种材料或物质与其他材料或物质混合或组合的物品。
品目所列某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视为包括全部或部分由该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
由一种以上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按规则三的原则归类。
注释:规则二(一)(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一、规则二(一)第一部分将所有列出某一些物品的品目范围扩大为不仅包括完整的物品,而且还包括该物品的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只要报验时它们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基本特征。
归类总规则详解

规则二:
品目条文狭义还是广义理解
进出口货品比品目条文所列货品“少” 总规则二 (一)
例:8703汽车 缺少车门的汽车(少)
进出口货品比品目条文所列货品“多” 总规则二 (二)
例:3907.4000聚碳酸酯 90%聚碳酸酯,10%ABS(丙烯腈-
丁二烯-苯乙烯)(多)
规则二
(一)税目所列货品,应视为包括该项 货品的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只要在进 口或出口时该项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具 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基本特征;还应视 为包括该货品的完整品或制成品(或按 本款可作为完整品或制成品归类的货品) 在进口或出口时的未组装件或拆散件
规则一
按品目条文归类
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 而设;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税目 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如税目、 类注或章注无其他规定按以下规则确定。
归类方法
1、确定商品性质(询问货主、开箱查验、查等)
3、研究西方人的习俗(肠、胃、血归入第五 章不可食用动物产品;铜质领带夹归入7117仿首饰)
4、防止片面依赖商品名称归类 5、查找海关归类决定
有效范围
WCO归类决定 缔约国
我国归类决定 全国
归类裁定
全国
预归类
直属海关关区
归类指导意见 直属海关关区
归类建议
直属海关关区
制定机构 HS委员会 总署 总署 直属海关职能部门 直属海关职能部门 预归类中介
6、找共同点(通过举例寻找HS制定者思路)
铝质锅盖 8309 贱金属制的塞子、盖子(包括冠形瓶塞、螺口 盖及倒水塞)、瓶帽、塞子帽...
7、找不同点
铲运机 8429 机动推土机、平地机、铲运机... 8430 泥土、矿物或矿石的运送、铲运、挖掘...机器 8429 self-propelled自推进(机动推进装置与铲运机一 体)
商品编码归类总规则

归类总规则介绍归类总规则是为保证每一个商品,甚至是层出不穷的新商品都能始终归入同一个品目或子目,避免商品归类的争议而制定的商品归类应遵循的原则。
归类总规则位于《协调制度》的部首,共有六条构成,它们是指导并保证商品归类统一的法律依据。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归类总规则的使用顺序为规则一优先于规则二,规则二优先于规则三,我们必须顺序使用。
下面,我们逐一介绍这六条归类总规则:规则一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
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品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如品目、类注或章注无其他规定,按以下规则确定。
规则解释:第一段“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
要将数以万计的商品归入编码表中的几千个子目之内并非易事,为便于查找编码,《协调制度》将一类或一章商品加以概括并冠以标题。
由于现实中的商品种类繁多,通常情况下一类或一章标题很难准确地对本类、章商品加以概括,所以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不具有法律效力。
换句话说,类章中的商品并不是全部都符合标题中的描述。
例如:第十五类的标题为“贱金属及其制品”,但许多贱金属制品并不归入该类,如铜钮扣归入第96章“杂项制品”;贱金属制的机械设备归入第84章“核反应堆、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其零件”;如第22章的标题为“饮料、酒及醋”,但是通常被我们认为是饮料的瓶装蒸馏饮用水却不归入该章,而应归入第28章“无机化学品”,类似的例子还很多。
第二段“具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品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
这里有两层含义。
第一,具有法律效力的商品归类,是按品目名称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商品编码;第二,许多商品可直接按目录规定进行归类。
这里介绍一下类注、章注(简称“注释”)的作用。
注释的作用在于限定品目、类、章商品的准确范围,常用的方法有:1、以定义形式来界定类、章或品目的商品范围及对某些商品的定义作出解释。
如第72章章注一(五)将不锈钢定义为:按重量计含碳量在1.2%及以下,含铬量在10.5%及以上的合金钢,不论是否含有其他元素。
归类总规则-俞学伟分解

混合物归类举例
番茄炒蘑菇,按重量计算,其中番茄占70%、 蘑菇占30% 2002 番茄 2003 蘑菇
组合物归类举例
带计算器的手表 9102 8470 手表 计算器
零售成套货品归类举例
由速溶咖啡、咖啡伴侣、瓷杯组成的咖啡 礼盒 2101 咖啡浓缩精汁及以其为基本成分的制品 1901 细粉制的其他税目未列名的食品 6911 瓷餐具
规则二(一)分析
不完整品
未制成品
未组装件或拆散件
不完整品
例1缺少车门的小轿车 例2 8703 8708 缺少发动机、底盘 的小轿车 小轿车 汽车的零件
8703
8708小Leabharlann 车小轿车的零件结论
税目条文所列货品的范围的扩大必须是 有条件的 条件:不完整品具有完整品的基本特征
未制成品
铝合金制齿轮毛坯
规则二(二)分析
某种材料或物质 + 其他材料或物质
某种材料或物质 构成的货品
+
其他材料或物质 构成的货品
某种材料或物质
喷洒过防腐剂的松木原木 4403 原木
某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
红漆木筷 4419 木制餐具
请您回答
下列商品应归哪个税目(四位数)? 依据是什么? 未安装座椅的面包车
8703 8708 载人的汽车 汽车的零件
归类总规则
--综合业务一处 张启明
归类总体介绍
海关业务工作有四大技能:归类、审价、 原产地、减免税
1.归类总规则的内容(规则一)
规则一
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具 有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税目条文和有关类注 或章注确定,如税目、类注或章注无其他规定 按以下规则确定。
规则一分析
海关进出口货物商品归类的操作程序

归类的操作程序
报关员在对进出⼝货物进⾏商品归类时,应运⽤具有法律效⼒的归类依据,按照法定归类程序办理。
正确的操作程序是正确进⾏海关进出⼝货物商品归类的前提和保证。
进出⼝货物商品归类(8位数级)的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第⼀步,确定品⽬(4位数级编码):
明确待归类商品的特征——查阅类、章标题——列出可能归⼈的章标题——查阅相应章中品⽬条⽂和注释,如可见该商品则确定品⽬;如⽆规定,则运⽤归类总规则⼆~五确定品⽬。
注意此处所说的待归类商品的特征是指决定商品处于不同类、章的特征。
第⼆步,确定⼦⽬(5~8位数级编码):
查阅所属品⽬的⼀杠⼦⽬条⽂和适⽤的注释——如可见该商品则确定⼀杠⼦⽬(5位数级);如⽆规定则运⽤作适当修改后的归类总规则⼆~五确定⼀杠⼦⽬。
依次重复前述程序,确定⼆、三、四杠⼦⽬即6、7、8位数级⼦⽬,最终完成归类。
注意同⼀数级的⼦⽬才能进⾏⽐较。
在确定了商品4位数级编码后确定⼀杠⼦⽬具体操作时,各归类依据的优先级别依次为:5位数级⼦⽬条⽂、⼦⽬注释、章注、类注(类、章注释与⼦⽬条⽂或⼦⽬注释不⽭盾时)——作适当修改后的归类总规则⼆~五;或5位数级⼦⽬条⽂、⼦⽬注释(类、章注释与⼦⽬条⽂或⼦⽬注释不相⼀致时)——作适当修改后的归类总规则⼆~五。
作适当修改后的归类总规则⼆~五是指将归类总规则⼆~五中所述“品⽬”改为“⼦⽬”,即可⽤相同的规定解决各级⼦⽬中有关具有相应完整品或制成品的基本特征的不完整品、未制成品等的归类;同理可⽤相同的具体列名、基本特征等⽅法解决看起来可归⼈多个⼦⽬的货品的归类。
归类程序正确运⽤的实例以及容易出错的环节详见本书最后⼀章“六、商品归类试题的解题思路与技巧”部分。
《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

《协调制度》归类总规则《协调制度》规定了各级政府协调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是中国政府协调和决策的重要法规。
对于建立和完善协调机构、明确协调职责、调整协调流程、加强协调监督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根据《协调制度》文本内容,对其归类总规则进行分析。
一、基本概念及原则《协调制度》明确规定了协调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其中,协调是指各级政府在制定重大政策、推进重大工程、处理重大事项时,为加强沟通、协商、协调而进行的一种管理方式。
协调的原则包括五个方面:准确把握大局、坚持科学决策、慎重处理利益关系、广泛征求意见和协调方案,以及严格协调实施和督促落实。
二、协调机构的建立和完善《协调制度》规定了各级政府在建立协调机构时,应根据职责分工、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科学确定协调机构的工作范围、职能和人员编制。
针对相应的具体协调问题,可以成立专项协调机构,以便更好地贯彻落实决策。
同时,政府协调机构应当定期对工作进行总结、评估和调整,实现长效运转。
三、协调职责的明确各级政府协调工作中,必须根据政府职责和分工,明确各级政府在协调中的职责和权力。
《协调制度》规定,各级政府协调机构应当严格遵守和执行上级政府的政策、决策和指示,同时根据其工作职责,制定工作计划和方案。
协调工作中还应当充分协调政府与市场、民间组织、专家学者和公众之间的关系,实现协同推进,取得积极成效。
四、协调流程的调整针对不同的协调工作,政府协调机构应严格按照适当的协调程序进行处理。
《协调制度》规定了不同协调程序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并提出了相应的制度要求。
例如,对于政策协调,要求建立政策协调会议制度,制定政策协调方案和时间表;对于项目协调,要充分征求村民、居民委员会、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意见,实现“从项目到受益者”的全面覆盖。
五、协调监督的加强《协调制度》认为,加强协调监督,是保障协调工作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手段。
各级政府协调机构应当制定监督机制和操作规程,详细记录协调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协调进展情况,保证协调工作的公开、透明和公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类总程序讲解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商品归类总规则
规则一
1、条文内容
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具体法律效力的归类,应按品目条文和有关类注或章注确定,如品目,类注或章注无其他规定,按以下规则确定。
2、规则解释
类,章及分章的标题,仅为查找方便而设,本身不是归类依据,归类的法律依据应该是品目条文和类注、章注,如果按品目条文,及相关的章注,类注还无法确定归类的,才依次按规则二,三,四,五,六来归类。
规则二
1、条文内容
品目所列货物,应视为包括该项货品的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只要在进口或出口时该项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本质特征;还应视为包括该货品的完整品或制成品(或按本款可作为完整品或制成品归类的货品)在进口或出口时的未组装件或拆散件。
品目中所列材料或物质,应视为包括该材料或物质与其他材料或物质混合或组合的物品。
品目所列某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视为包括全部或部分由该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
由一种以上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按规则三归类。
2、规则解释
规则二(一):所有列出某一物品的品目范围不仅包括完整的物品,还应扩大到包括:
(1)不完整品(是否缺少关键部件)例如:缺少电池的,仍然按照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类。
(2)未制成品(主要看其是否具有制成品的特征)例如:齿轮毛坯,虽需要进一步加工方可成为制成品,但是已具有制成品的大概形状或轮廓,则可以判断为具有齿轮的基本特征。
(3)未组装件或拆散件(尚未组装或已拆散)例如:组装木制家具,为了方便搬运拆开了,也应按家具归类,而不是木板。
规则二(一)要点:只要具备完整品或制成品的本质特征,就按完整品或制成品归类。
规则二(二):两层含义
(1)是针对混合及组合材料或物质,以及由两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的归类。
规定品目所列材料或物质,还应该扩大到该材料或物质中可以加入其他材料或物质;但是条件是加入材料或物质并不改变原来材料或物质或其所构成货品的基本特征。
例如:品目40"天然软木制品"应该包括天然软木制成的或者天然软木和其他材料制作成的,比如,53"涂蜡的热水瓶软木塞
子"(涂了蜡,加入了其它材料),但仍然归入品目40"天然软木制品"53,因为涂蜡并未改变软木塞子(天然软木)的基本特征。
(2)如果由一种以上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或者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目的,应按规则三归类。
规则三
1、条文内容
当货品按规则二(二)或由于其他原因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目时,应按以下规则归类:
(一)列名比较具体的品目,优先于列名一般的品目。
但是,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目都仅述及混合或组合货品所含的某部分材料或物质,或零售的成套货品中的某些货品,即使其中某个品目对该货品描述的更为全面,详细,这些货品在有关品目的列名应视为同样具体。
(二)混合物,不同材料构成或不同部件组成的组合物以及零售的成套货品,如果不能按照规则三(归类一)时,在本款可适用的条件下,应按构成货品基本特征的材料或部件归类。
(三)货品不能按照规则三(一)或(二)归类时,应按号列顺序归入其可归入的最末一个品目。
2、规则解释
(1)只有规则一和规则二都不能用的时候才用规则三。
(2)在运用规则三时,必须按其中(一)(二)(三)款的顺序逐条运用。
规则四
1、条文内容
根据上述规则无法归类的货品,应归入与其最相类似的货品的品目。
2、规则解释
当规则一至规则三仍无法归类的货品,只能用最相类似的货品的品目来替代,即将报验货品与类似货品加以比较以确定其余哪种货品最相类似。
这里的“最相类似”指名称、特征、功能、用途、结构等因素,需要综合考虑才能确定。
规则五
1、条文内容
除上述规则外,本规则适用于下列货品的归类:
(一)制成特殊形状仅适用于盛装某个或某套物品并适合长期使用的照相机套,乐器盒,枪套仪器,绘图仪一)器盒,项链盒及类似容器,如果与所装物品同时进口或出口,并通常与所装物品一同出售的,应与所装物品一并归类。
但本款不适用于本身构成整个货品基本特征的容器。
(二)除规则五(一)规定的以外,与所装货品同时进口或出口的包装中包装容器,如果通常是用来包装这类货品的,应与所装货品一并归类。
但明显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容器可不受本款限制。
2、规则解释
规则五是一条关于包装物品归类的专门条款。
规则五(一)仅适用于同时符合以下各条规定的容器:
(1)制成特定形状或形式,专门盛装某一物品或某套物品的,专门设计的,有些容器还制成所装物品的特殊形状。
(2)适合长期使用的,容器的使用期限与所盛装某一物品使用期限是相称的:“在物品不使用期间,这些容器还起保护作用”。
(3)与所装物品一同报验;单独进口或出口的容器应归入其应归入相应的品目。
(4)通常与所装物品一同出售的。
(5)包装物本身并不构成整个货品的基本特征。
规则五(二)仅适用于同时符合以下个规定的包装材料及包装容器:
(1)规则五(一)以外的;
(2)通常用于包装有关货品的;
(3)与所装物品一同报验;单独进口或出口的容器应归入其应归入相应的品目;
(4)不属于明显可重复使用的。
规则六
1、条文内容
货品在某一品目项下各子目的法定归类,应按子目条文或有关的子目注释以及以上各条规则来确定,但子目的比较只能在同一数级上进行。
除条文另有规定的以外,有关的类注、章注也适用于本规则。
2、条文解释
本规则是关于子目应当如何确定的一条原则,子目归类首先按子目条文和子目注释确定;如果按子目条文和子目注释还无法确定归类,则上述各规则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子目的确定;除条文另有规定的以外,有关的类注、章注也适用于子目的确定。
在具体确定子目时,还应当注意以下两点:
(1)确定子目时,一定要按先确定一级子目,再二级子目,然后三级子目,最后四级子目的顺序进行。
(2)确定子目时,应遵循“同级比较”的原则,即一级子目与一级子目比较,二级子目与二级子目比较,依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