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三篇】

合集下载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初三物理课时作业(4)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初三物理课时作业(4)

头灶镇中学初三物理课时作业(4)班级:学号:姓名:联系电话:导学导练:1.酒精的比热容是2.4×103J/(kg),它表示。

一瓶酒精倒去1/3,剩下的酒精的比热容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小丽在海边游泳时发现,同样在烈日下,沙滩很热,而海水却比较凉,这是因为什么?小丽感到不可理解,请你给她解释一下。

答:因为水的比热容较,水和沙相比,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但比较而言,水的温度变化比沙,因此,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沙滩比海水温度。

3.沿海地区的昼夜气温变化不大,而内陆沙漠地区的昼液气温变化较大,形成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4.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这一特性的是()A、炎热的夏天,在室内的地面上散水感到凉爽B、用水做内燃机的冷却液C、在城市里修建人工湖,除了美化环境外,还能调节周围的气候D、供暖系统使用热水循环供暖5.把质量为500g,温度为4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了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用来给水加热,能使多少20℃的水升高到40℃?6.两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A、热量B、温度C、内能D、比热容7.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比热大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不一定多B、质量大温度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一定多C、质量相同初温不同的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也相同,则两物体的比热容一定不同D、把一大杯热水与一小杯冷水混合,当它们温度相同时,热水放出的热量一定大于冷水吸收的热量8.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2:1,它们降低的温度之比为1:4,则它们放出的热量之比是()A、2:1B、1:2C、1:1D、1:49.一个热水袋内装1kg水,水温从90℃降到20℃,它放出的热量为J。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初中物理试卷灿若寒星制作。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初三物理课时作业(3).doc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初三物理课时作业(3).doc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灶镇中学初三物理课时作业(3)导学导练: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得越快,内能越大B.物体举得越高,内能越大C.物体运动得越快,举得越高,内能越大D.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2、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B.0℃的冰没有内能C.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温度不一定升高D. 一个物体吸收热量时,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3、建筑、装饰、装修等材料会散发甲醛、苯等有害气体而导致室内空气污染.成为头号“健康杀手”。

此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同学把金属勺放在热汤中,过一会儿,发现金属勺的温度升高了,它的________增加;把金属勺从热汤中拿出来,过一段时间后,金属勺的温度降低了,它的__________减少了,于是李文静同学得出结论:通过_____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5、如右图所示,用酒精灯加热弯曲的钢棒,发现杯内水的温度会升高,即水的内能会______,这一实验表明用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

6、两个物体紧靠在一起,而没有发生热传递,那么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 A.热量 B.温度 C.比热 D.质量7、关于热传递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高和物体含有热量一定多B.质量比较大物体含有的热量比较多C.热量总是从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到含热量少的物体D.热量总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温物体的内能一定大B.内能大的物体温度一定高C.物体的内能变小,温度一定降低D.物体的内能变小,温度可能降低9、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它含的热量越多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C.物体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D.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就增加10、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的内能变化多少,物体的热量就变化了多少11、下列四幅图中,属于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初中物理试卷灿若寒星制作。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六篇】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六篇】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六篇】苏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六篇】基础练习1、带了电;电荷;摩擦起电;轻小物体2、玻璃棒;橡胶棒3、排斥;吸引4、相同;排斥5、是否带电;同种电荷互相排斥6、电荷多少;电荷;库伦;库;C7、带电;吸引8、正;同种电荷相互排斥9、摩擦起电10、摩擦;吸引轻小物体11、12、13、14、DCBC拓展提高15、可能;一定16、ABC17、18、19、20、21、BDBDD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第2课时答案基础练习1、原子核;电子;转移2、容易;不容易3、大量的自由电荷;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自由电子4、5、6、7、CCAA拓展提高8、导体;弱9、10、11、12、13、DCDDCD第十五第2节电流和电路答案基础练习1、定向移动;正;正;负2、导线;电源、用电器、开关;用电器、开关3、符号;电动机;电阻;电池4、自由电子;相反5、断路;通路;短路6、开关7、8、9、10、DDAD11、12、13、14、DCCC拓展提高15、断开;闭合16、17、18、19、20、BDBDB第十五第3节串联和并联答案基础练习1、逐个顺次;并列2、并;串;并联3、并4、相互;不能;互不;能5、S;S和S6、7、8、CCC9、10、11、DAB拓展提高12、短路;A;并联13、B15、(1)S;S和S(2)S和S;S(3)L(4)S;S16、(1)不一定;如果是并联的,开关接在干路中即可控制所有支路(2)拧下其中一盏灯,若另一盏灯仍然发光,则是并联;若另一盏等不发光,则是串联第十五第4节电流的测量答案基础练习1、电流强弱;I;安培2、(1)200(2)0.05(3)0~3A;0.7;0~0.6A;0.424、0.485、6、7、8、9、DBDDA拓展提高10、L;干路11、AC12、甲同学: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乙同学:电流表量程选择太大丙同学:电流表量程现在太小了第十五第5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答案基础练习1、相等;各支路电流之和2、3.853、一样大4、0.26、0.24A;0.24A;0.56A;0A7、8、9、10、11、CBCCB12、AB拓展提高13、电流表;电流(1)断开(2)电流(3)①实验次数太少;②选用的都是规格相同的灯泡(4)读错了量程14、(1)并联电路干路中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2)寻找普遍规律;电源电压(3)将三只电流表同时接入A、B、C处测电流15、(1)断开(2)灯L或电流表处有断路(3)0.52;1.0;I=I+I(4)改变电源电压16、电流表A1在干路上,A在支路上,根据并联电路中干路上的电流大于支路上的电流,因此可以推断出A的示数大于A2的示数,即A1选择的是大量程,A选择的是小量程。

全国2023年九年级物理上册课时练习带参考答案与解析

全国2023年九年级物理上册课时练习带参考答案与解析

选择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B. 质量大的物体势能一定大C. 举得高的物体重力势能大D. 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大的动能大【答案】D【解析】A.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所以在质量未知时,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不一定大,故A错误;B. C. 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高度,所以在只知道质量或高度时,不能比较能的大小,故BC错误;D. 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和速度,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大的动能大,故D正确;故选D。

选择题下列物体中,既有动能又有势能的是A. 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B. 空中正在下落的雨滴C. 拉长的弹簧D. 被拦河坝挡住的水【答案】B【解析】A. 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由于运动具有动能,但与地面的高度差为零,不具有重力势能,故A错误;B. 空中正在下落的雨滴,具有速度和高度,故具有动能和重力势能,故B正确;C. 拉长的弹簧,具有势能,不具有动能,故C错误;D. 被拦河坝挡住的水,有高度,具有重力势能,但静止没有动能,故D错误;故选B。

选择题李白赋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瀑布的壮观。

瀑布飞流而下时,水的A.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B.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C.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D. 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答案】D【解析】瀑布飞流而下时,水的质量不变,速度不断增大,动能不断增大,高度减小,重力势能不断减小.故选D选择题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实心木球在水平地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铜球的动能为Ek铜,木球的动能为Ek木.已知铜的密度大于木头的密度,则()A.Ek铜>Ek木B.Ek铜=Ek木C.Ek铜<Ek木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因为铜的密度大于木头的密度,所以等体积的实心铜球的质量大于等体积实心木球的质量;而二者的运动速度相同,所以Ek铜>Ek木.选择题下列现象中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发生变化的是A. 水平轨道上正在进站的列车B. 体育考试时,抛出的实心球从高处下落的过程C. 站在观光电梯上匀速下降的游客D. 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匀速上升的顾客【答案】B【解析】A. 水平轨道上正在进站的列车,速度减小,动能减小,高度不变,重力势能不变,故A错误;B. 体育考试时,抛出的实心球从高处下落的过程,高度降低,速度增大,则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故B正确;C. 站在观光电梯上匀速下降的游客,速度不变,高度降低,所以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故C错误;D. 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匀速上升的顾客,速度不变,高度升高,所以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故D错误;故选B。

九年级上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

九年级上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

【导语】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

作为⾃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宇宙,⼩⾄基本粒⼦等⼀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

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数学作为⾃⼰的⼯作语⾔,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门⾃然科学学科。

下⾯是为您整理的《九年级上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仅供⼤家参考。

【第⼗三章第1节分⼦热运动答案】 基础练习 1、分⼦、原⼦;运动;引;斥 2、扩散;温度;剧烈 3、引;⽆规则运动 4、扩散;温度越⾼,分⼦运动越快 5、扩散 6、引⼒;斥⼒ 7、8、9、10、11、 ACCBAD 拓展提⾼ 12、(1)⼄ (2)温度 13、B 14、分⼦不停地做⽆规则运动;分⼦间存在引⼒;温度越⾼,分⼦⽆规则运动越强烈 15、B;瓶中颜⾊变均匀;在不停地做⽆规则的运动;④ 16、⼤;分⼦间有引⼒ 17、①液体分⼦间存在引⼒ ②分⼦在⽔中扩散形成的 【第⼗三章第2节内能答案】 基础练习 1、分⼦;动;势;焦⽿ 2、动;重⼒势能;内;内 3、热传递;做功;热传递;做功 4、热传递;紫外线 5、机械;内 6、机械;内;热传递 7、做功 8、9、10、11、12、 BBDAB 拓展提⾼ 13、做功;增⼤;引 14、15、16、 CBD 17、(1)醺了⼄醚的棉花燃烧起来;增⼤;升⾼;增⼤ (2)棵观察到在瓶塞跳起来的同时,瓶内出现⽩雾;减⼩;降低;液化;减⼩ 18、类⽐ 【第⼗三章第3节⽐热容答案】 基础练习 1、质量和升⾼的温度乘积;焦每千克摄⽒度;J/(kg•℃) 2、相等;⽐热容 3、⽐热容⼤;8.4×10⁵ 4、⼤;吸热 5、⼤;⼤;内陆 6、7、8、 CCC 9、10、11、 DDD 拓展提⾼ 12、(1)秒表 (2)①质量不同的相同物质,升⾼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②质量相同的相同物质,升⾼的温度不同,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③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不同 ④⽔;物质的种类、质量、温度升⾼的度数 (3)控制变量法 13、(1)100kg (2)2.52×10⁷J (3)5.04×10⁶J。

物理课时作业本九上人教版答案【六篇】

物理课时作业本九上人教版答案【六篇】

物理课时作业本九上人教版答案【六篇】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基础知识1分子,原子,不停,无规则,引力和斥力。

2互相接触,进入对方,分子在运动,间隙。

3引力,斥力。

4运动,升高。

5A6B7A8A水平提升9樟脑的分子在运动,升华。

10扩散,加快。

11D12D13C14B15A16A探索研究17分子间的距离太大,吸引力太小,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8碳分子和钢铁分子之间发生了扩散现象。

19油珠从钢瓶分子间渗出来。

因为钢瓶分子间有间隙,在高压作用下,油分子便能渗出来。

20用乳胶黏合木制家具时,乳胶液体分子与木头分子充分接触,彼此只有微弱的引力作用。

只有当乳胶干了,变成固态,分子间的距离变小,引力作用增大,木头才粘得结实。

21因为用手抹几下,能够使胶带与纸之间的距离变小,增大胶带与纸的引力,才能揭干净。

第一节内能基础知识1热运动,分子势能,焦耳,分子的热运动,相互运动,越大。

2内,减少,具有,增加。

3(1)增加(2)增加(3)增加。

4(1)做功(2)热传递(3)热传递(4)做功(5)热传递(6)做功。

5(1)×(2)×(3)×(4)√(5)×(6)√。

6减少,热传递。

水平提升7D8D9D10B11B探索研究12“冒烟”或“冒出火苗”都是因为温度升高,甚至高达木材的燃点,这个现象的产生是因为通过做功的方法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木材温度升高的缘故。

13不是这样。

因为热传递是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盖棉垫子是为了防止外界的热量向冰棒传递,这样冰棒不容易融化。

14因为空间站穿过大气层反回过程中与空气摩擦做功,使其升温而熔化。

15用打气筒打气时,活塞压缩气体做功,导致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所以气筒壁会发热。

16啤酒瓶内的气压大于外界的气压,当瓶盖开启时,里面气体膨胀对瓶盖做功,导致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使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也就看到“白烟”。

第二节比热容基础知识1热量,质量,升高的温度,C,J/(kg℃)。

九年级物理上册作业本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作业本答案

三一文库()/初中三年级〔九年级物理上册作业本答案[1]〕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物理上册作业本答案的文章,供大家学习参考!更多最新信息请点击第一课时简单机械(一) 杠杆1、某一固定点转动2、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3、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F1 ×L1 = F×L2 ,相反,逆时针,水平位置,便于测量力臂,便于总结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4、(1)大于,小于,力,距离,略 (2)小于,大于,力,距离,略。

5、等于,等于,不省力,不省距离,天平、定滑轮,没有。

(二)滑轮1、等臂,力,施力方向。

2、2,力,施力方向。

省力,施力方向,几分之一。

3、定,动。

4、动滑轮。

(三)斜面力,功,斜面二、典型习题1、大于,可以省力。

2、B3、(1)省力(2)A ,C , (3)较好,反射。

三、反馈练习1、A, 1:42、省力,A,D3、4、5作图略。

6、(1)水平位置,便于测量力臂,平衡螺母向左调。

(2)0.02,8 (3)弹簧没有竖直向下拉第二课时功和功率、机械效率(三)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2、W=FS,焦耳,1。

3、功,功的原理(四)功率1、快慢,单位时间完成的功。

2、P=W/t P=Fv3、103,106 1秒做的功为25焦(五)机械效率1、有利用价值的功,没有利用价值,不得不做,动力对机械做的功。

2、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3、重力,重力,小于,小于4、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5、公式略二、典型计算1、(1)1440焦(2)1800焦(3)360焦(4)80﹪(5)180牛(6)120牛(7)240牛(8)83.3﹪ (9)增加物重或减轻动滑轮自重2、(1)750牛(2)300瓦三、反馈练习1、1500,80﹪2、> , >3、75,80﹪,1504、1255、B6、C7、A8、(1)450(2)75﹪ (3)500牛第十二章机械能内能一、填空:29×1=29’1.压缩做功2。

2019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课时作业(包含答案)——11.2 滑轮综合培优

2019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课时作业(包含答案)——11.2  滑轮综合培优

11.2 滑轮综合培优1.在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不能用10N的拉力刚好提起重为20N 物体的简单机械是()A.杠杆B.动滑轮C.定滑轮D.斜面2. 定滑轮实质是一个_______杠杆,使用定滑轮时不能______,但能____ ____。

3.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物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人的拉力与物体重力是平衡力B.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一定等于50%C.人拉力做的功等于滑轮增加的重力势能D.物体升高的距离等于滑轮左侧绳子减小的长度4.如图所示,工人用200N的力将重35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共用了10秒,若在此过程中(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6mB.动滑轮的重是5NC.工人做功的功率是70WD.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7.5%5. 如图物体重10N,且处于静止状态。

该滑轮是___滑轮,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位置时的示数为____N。

若手拉弹簧测力计在1、2、3三个不同位置时的拉力分别是F1、F2、F3,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F1___F2___F3。

这证明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____,只能改变力的____。

6. 小可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200N的物体,若不计绳重、滑轮重7.在如图中,物体受到绳子1牛的拉力向左做匀速运动,4秒钟内通过距离是2米,那么拉力F和绳子拉动的长度s分别是()A.F=0.5牛,s=4米B.F=1牛,s=4米C.F=1牛,s=2米D.F=2牛,s=2米8.如图所示,不计动滑轮的质量及转动摩擦,当竖直向上的力F=10N时,恰能使重物G匀速上升,则重物G= N,绳固定端拉力为 N,重物上升10cm,力F向上移动 cm。

10.在我校物理科技节上,玲玲老师给大家演示了神奇的“二力平衡”.如图所示,当一学生握住中间细细的圆柱体并保持静止时,玲玲老师用两弹簧测力计拉动圆柱体两侧的“同一根”细线,使“整根”细线向右做匀速运动,神奇的是:左手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8N,右手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却只有1.6N.“同一根”细线右端受拉力小,为何细线还能向右匀速运动呢?原来中空的细圆柱体内部另有“机械”,你认为内部最有可能的滑轮绕线结构是下列图中(不计绳重及摩擦)()A. B.C. D.11.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提升物体时,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装置是:13.学校升旗仪式上,当升旗手缓缓向下拉绳子时,旗子就会徐徐上升,这是由于旗杆顶部有一个________滑轮,它能改变力的方向,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省力.14.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物体,以及已知物体重200牛,物体匀速上升1米,不计滑轮组重及摩擦,则:()A.拉力为80牛B.拉力为40牛;C.绳的自由端拉出4米D. 绳的自由端拉出1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上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三篇】
导读:本文九上物理课时作业本答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五章5.1欧姆定律答案
基础练习
1、电压;正;电阻;反;I=U/R;U=IR,R=U/I
2、15
3、60
4、0.8;22;44
5、6、7、
CBB
8、1A;2Ω
9、10Ω
10、(1)保持电阻不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保持电压不变,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本身的电阻成反比
(2)大于;右
拓展提高
11、12、13、14、
2.5CBC
15、4V;6Ω
16、(1)0.2A
(2)3V
(3)15Ω
第五章5.2测量电阻答案
基础练习
1、0.5;5
2、4;06
3、1:1;1:2
4、D
5、(1)
(2)小灯泡短路
(3)
(4)灯丝电阻受温度的影响拓展提高
6、A
7、(1)断开
(2)
(3)电压表;1.8;A (4)有
(5)10
第五章5.3等效电路答案
基础练习
1、35Ω;0.2A;5V
2、60;20
3、8;4;串
4、25;4
5、串;4
6、C
7、B
8、(1)6V
(2)6Ω
9、(1)发生变化;保持不变(2)d
(3)15.2
(4)小灯泡断路
拓展提高
10、0.3;3
11、0.5;8
12、B
13、(1)100Ω
(2)0.15A
14、(1)
(2)闭合开关前,未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阻值或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太大
(3)1
(4)50Ω1A;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
(5)略
(6)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