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牙列拥挤拔牙矫治
牙列拥挤患者拔牙矫治后牙弓宽度变化分析

【 1 ] 赵堪兴 , 杨培增. 眼科学 [ M] . 北京 : 人 民 卫 生 出 版社 . 2 0 0 8 : 1 3 8
[ 3 ] 陈金伟. 年龄相关性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 晶体植入术
的 临床 观 察 [ J ] . 中 国老 年 学 杂 志 , 2 0 1 1 , 3 1 ( 1 7 ) : 3 3 7 1 .
的发生 率较 高 , 而且 恢复 时 间相对 较 长 , 对 白内障患 者 来 说也 是一 种 负担 , 远 远 不 能 满 足广 大 白 内障 患 者 的
要求 , 但 是小 切 口囊 外摘 除并 人工 晶状 体植 入术 安全 、 易 于掌 握 , 术 中所 需 设 备 简单 , 术 后 患 者视 力恢 复快 , 手术 费用 及成 本 低 , 易 被 接受 , 可短 时 间 内大 批 量 、 规 模 式 开展 白内障 手术 , 值得 在基 层 医院 推广应 用 。
关键词 : 牙 列拥 挤 ; 牙 弓宽 度 ; 拔牙 ; 模 型 测 量
中 图 分 类 号 :R 7 8 3 . 5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 - 4 3 7 X 2 0 1 3 . 0 5 . 0 2 4
牙列 拥挤 是 最常 见 的错骀 畸形 表现 , 可 单 独存 在 ,
河南 医学研究 2 0 1 3年 l O月第 2 2卷第 5期
HE N AN ME DI C AL R E S E A RC H O c t 2 0 1 3. V 0 1 . 2 2. N 0 . 5
[ 2 ] 韦志状 , 覃汉林 . 基 层 医 院 白 内 障 小 切 口囊 外 摘 出人 工 晶 状 体 植 入术 疗效 观察 [ J ] . 国际 眼 科 杂 志 , 2 0 1 2 , 1 2 ( 6 ) : 1 1 0 2 .
牙列中度拥挤病人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前后牙弓宽度及长度变化比较

牙列中度拥挤病人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前后 牙弓宽度及长度变化比较
徐宏
( )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 , 山东 青岛 2 6 0 0 3
[ 摘要 ] 目的 比较安氏 Ⅰ 类牙列中度拥挤错 的变化 。 方法 6 0 例安氏 Ⅰ 类牙列中度拥挤 错
畸形病人拔牙和非拔牙矫治前后上颌牙弓宽度及牙弓长度
畸 形 病 人 分 为 拔 牙 与 非 拔 牙 组, 拔 牙 组 采 用 MB 非 T 技 术 矫 治,
测 量 上 颌 牙 弓 尖 牙 间、 前磨牙间与磨牙间牙弓宽度及 拔牙组采用自锁技术矫治 。 收集病人治疗前和治疗后 模 型 , 上颌牙弓长度 。 结果 拔牙组矫治后与矫治前比较 尖 牙 间 牙 弓 宽 度 及 前 磨 牙 间 宽 度 增 大 , 磨 牙 间 牙 弓 宽 度 减 少, ) ; 牙弓长度减小 , 差异均有显著性 ( 非拔牙组矫治后 与 矫 治 前 比 较 尖 牙 及 前 磨 牙 间 牙 弓 宽 t =3. 2 5~5. 5 8, P<0. 0 5 ) ; 度增大 , 差异有显著性 ( 拔牙组矫治前后磨牙间牙弓宽度及牙弓长度变化量均大于非拔 t =3. 4 7、 3. 7 9, P<0. 0 5 ) 。 结论 拔牙矫治安氏 Ⅰ 类 中 度 拥 挤 错 差异有显著性 ( 牙组 , t =3. 2 7、 3. 3 3, P<0. 0 5 牙间牙弓宽度及牙弓长度均减小 。 [ 关键词 ] 错 , 安氏 Ⅰ 类 ; 拔牙 ; 牙弓 ; 数据说明 , 统计 [ ( )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志码 ] 文章编号 ] 7 8 3. 5 [ 6 7 2 4 4 8 8 2 0 1 2 0 1 0 0 6 7 0 3 R A [ 1 - - -
第4 8卷 第1期 2 0 1 2年2月
牙列拥挤的治疗讲稿

其原因为:高角病例患者颏部多后缩,治疗结束时切牙宜直立一些,以维持协调的鼻-唇-颏 关系。多数低角病例患者颏部前突,切牙宜代偿性唇倾一些,这样不仅有利于面形,也有利于 切牙的功能。 矢状骨面型 面部软组织侧貌 生长发育
面部软组织侧貌 facial profile
生长发育 growth status
牙齿拥挤度 severity of crowding
间隙分析
在确定牙列拥挤的矫治计划时,必需先进行间隙分析,了解间隙的真正需求量。间隙分析包括
单颌牙弓内间隙分析与上下牙弓之间牙量比例分析(Bolton指数分析)。
单颌牙弓内的间隙分析
根据患者的生长发育阶段来选择适宜的治疗手段。例如不了解其生长的潜力,就武断 地选择了拔牙矫治方案,内收了切牙,随着患者上下颌的向前生长,就非常容易导致凹陷面形。 通过分析腕指骨钙化融合程度,可较准确判断患者生长发育的状态。 2)制定拔牙方案的基本原则 拔牙保守原则 病牙优先原则 左右对称原则 上下协调原则 牙位选择原则 4 4,4 4为常用拔牙模式 拔牙部位的选择
lmm,需要有2mm的牙弓间隙。切牙越前突,拔牙的可能性就越大。
支抗磨牙的前移程度 mesial drift of anchorage molar
强支抗设计
口外支抗 :设计口外弓或“J”钩,配合使用 头帽进行口外牵引. 唇档:通过唇肌的力量增强磨牙支抗。
腭托:充分利用硬腭组织形成强支抗 中度支抗设计:
因为尖牙位于牙弓前后段交界处,无论对切牙覆牙合、覆盖,还是后牙尖窝关系的建立 都将起决定性作用。其次,尖牙的位置对牙弓长度与宽度的影响较大,是矫治后维持牙弓稳定性的 重要因素。因此,矫治中应遵循两条原则:不随意改变尖牙区牙弓宽度;矫治应恢复尖牙 1类关系。
矫治牙列拥挤拔除难度较大的第三磨牙临床分析

矫治牙列拥挤拔除难度较大的第三磨牙临床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正畸病人拔除第三磨牙应注意的问题。
方法对58例进行第三磨牙拔除的正畸患者在进行阻力分析后切口选择:远中偏颊侧8例;远中偏颊侧加第二磨牙远中颊侧切口,让开龈乳头,形成角瓣,50例,充分暴露手术野后采用劈冠+挺拔法拔除12例;凿骨+劈冠+挺拔法拔除31例;凿骨+涡沦机+劈冠+挺拔法拔除14例。
结果有1例因患者不能继续耐受手术而中止,其他57例均顺利拔除。
结论拔除第三磨牙对于矫正和防止牙列拥挤复发是必要的,而手术操作需谨慎。
【关键词】第三磨牙拔除正畸有学者认为[1],在第三磨牙萌出之前,已完成错牙合畸形矫治的都不是绝对稳定的。
在第三磨牙萌出后有可能使前牙再度发生拥挤错位。
为防止复发,常常需要拔除第三磨牙。
正畸拔牙一直是正畸界争论的热点之一,是一个既复杂又至关重要的问题。
本文选择58例矫治结束前及矫治开始前的拔除难度较大的病例进行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们选择的是近两年来外院正畸门诊来我院拔牙及我院部分病例。
年龄18~24岁;男性18例,女性40例;全部病例皆摄有口腔全景片1~2张;对于一部份矫治结束前的病例由于之前已经拔除4颗前磨牙,磨牙有所前移,第一张片子显示邻牙阻力较大,而第二张片子阻力变小,容易拔除的不在分析之列。
我们筛选牙列轻度拥挤而第三磨牙阻生,考虑只拔除阻生牙矫治;还有一类为拥挤度大,已拔除前磨牙间隙仍不够用,需再利用后段间隙者及为防止复发需拔除阻生牙;再者是考虑拔除第二磨牙家属不接受而愿意拔除阻生牙者。
因而这类病例的难度不小。
皆为低位垂直阻生、低位水平阻生、低位近中阻生、高位远中阻生。
1.2 阻力分析邻牙阻力15例、邻牙并冠部骨阻力及根部骨阻力10例、邻牙阻力并冠部骨阻力33例。
1.3 拔除方法切口选择:从远中偏颊侧8例;远中偏颊侧加第二磨牙远中颊侧切口,让开龈乳头,形成角瓣,50例,充分暴露手术野。
口腔正畸学:牙列拥挤—拔牙模式

8
谢谢观看THANKS
牙列拥挤—拔牙模式
主讲人:付娟
9
4
减少牙量—拔牙模式
病 例 分 析
5
减少牙量—拔牙模式
4.拔除15,25和34,44:适用于上前牙拥挤不甚严重,下颌平面角 较大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
6
减少牙量—拔牙模式
5.拔除14,24和35,45:适用于上颌前牙拥挤前突明显,下前牙 轻度拥挤的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
7
减少牙量—拔牙模式
2.拔除15,25,35,45:适用于牙列拥挤或牙弓前突较轻的安氏 Ⅰ类边缘病例。特别是下颌平面角较大、前牙开(牙合)或开(牙 合)倾向时;第二前磨牙因牙齿发育异常如畸形中央尖,或者完全 舌向或颊向错位为简化治疗时。
3
减少牙量—拔牙模式
3.拔除14,24:适用于安氏Ⅱ类1分类患者,下前牙排列位置基 本正常,下颌平面角较大,年龄较大、下颌生长潜力较小。
牙列拥挤 —拔牙模式
主讲人:付娟
1
减少牙量—拔牙模式
1.拔除14,24,34,44:临床最常见的拔牙模式。可为前牙 拥挤、前突提供最大限度的可利用间隙。适用于安氏Ⅰ类拥 挤、或双颌前突病例,也可以在伴下前牙拥挤或前突的安氏 Ⅱ类1分类、伴上前牙拥挤的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采用。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减少牙量—拔牙模式
浅谈牙列拥挤不齐的矫治方法

浅谈牙列拥挤不齐的矫治方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关键词】牙列拥挤不齐矫正拥挤牙列拥挤、排列不齐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可表现为牙齿拥挤错位、排列不齐,可以单独存在,但常常与其他错牙合畸形并存。
拥挤牙齿的龋坏及牙周病发生率均较正常排列牙齿为高,同时牙列拥挤明显地影响外观,严重者可造成口唇闭合困难,形成开唇露齿。
流行病学调查其患病率为错牙合畸形中的首位。
国内近年的报告显示牙列拥挤不齐在错牙合畸形中占48%;许多其他错牙合畸形常常伴有牙列拥挤、排列不齐。
有的流行病学调查可高达70%。
牙列拥挤不齐的机制是牙量相对大于骨量,造成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类演化过程中咀嚼器官退化不平衡,另一方面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如乳牙早失、滞留等原因导致恒牙萌出间隙不足。
1临床诊断为了临床诊断及矫治的需要,一般将牙列拥挤按照其拥挤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
①轻度拥挤(Ⅰ度拥挤):牙列拥挤或间隙不足的程度≤4mm。
②中度拥挤(Ⅱ度拥挤):牙列拥挤或间隙不足的程度>4mm且≤8mm。
③重度拥挤(Ⅲ度拥挤):牙列拥挤或间隙不足的程度>8mm。
2拥挤表现与部位乳牙列期牙列拥挤较少,而混合牙列期则较多。
由于混合牙列期处于乳、恒牙交替及颌骨生长发育进行的阶段,可能存在暂时性拥挤,常常难以准确判断拥挤程度。
故有学者认为混合牙列期牙齿拥挤不必进行早期矫治。
恒牙列拥挤应积极矫治。
无论何时进行矫治,都应对畸形进行间隙分析,作出正确的诊断。
牙列拥挤多发生在前牙部位,也可见于后牙部位。
牙列拥挤可表现为唇舌向、近远中向、高低位等各个方向的错位,牙齿拥挤可造成个别牙反牙合或锁牙合。
牙列拥挤破坏牙弓的正常形态,引起上、下颌牙齿咬合紊乱,可影响正常口腔功能;妨碍局部牙齿的清洁,易发龋齿、牙周病等;不良咬合关系的长期存在,可对颞下颌关节产生不良影响。
3矫治原则矫治基本原则是增加骨量或减小牙量。
口腔医学口腔科口腔正畸诊疗指南

口腔医学口腔科口腔正畸诊疗指南第一节牙列拥挤【概述】牙列拥挤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错颌畸形,儿乎各种类型的错貂畸形中均会有不同程度的牙列拥挤存在。
造成牙列拥挤的原因主要是牙量骨量不调,机制为牙量较大而骨量缺乏,表现为牙齿因间隙缺乏而排列错乱。
【临床表现】1.多发于前牙部位,但也见于后牙部位。
2.表现为唇舌向、近远中向、上下位等各个方面的错位,后牙部位拥挤可造成后牙反颌、锁貂。
3.牙列拥挤破坏了牙弓的正常形态,导致上下牙列咬合紊乱而影响正常口腔功能;阻碍局部牙齿的清洁,好发解齿、牙周病;严重者由于不良彩关系的长期存在,可能引起颛下颌关节紊乱病。
【诊断要点】1 .牙列拥挤的分度牙列拥挤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三度。
轻度拥挤(I度拥挤)一一牙弓中4mm 以内的拥挤;中度拥挤(D度拥挤)一一牙弓拥挤在4-8mm之间;重度拥挤(HI度拥挤)牙弓拥挤超过8mmo2.牙列拥挤度确实定通过模型测量可以确定牙列的拥挤程度。
需要测量两项指标:牙弓的必需间隙和可用间隙。
(1)必需间隙的测量:恒牙列如需作全牙弓间隙分析,可将牙弓分为三段。
前牙区域为牙弓前段;前磨牙和第一恒磨牙为牙弓中段;第二和第三恒磨牙为牙弓后段。
用分规或游标卡尺测量牙弓内每个牙冠近远中宽度,其总和是牙弓的必需间隙。
假设测量时牙弓后段牙齿未萌出或萌出缺乏,那么可通过牙齿根尖片来间接测量牙冠的近远中宽度,此时应考虑X线片的放大率。
但是如果此时牙齿的位置旋转(如第三磨牙横向阻生),此预测就不准确。
如为替牙列,也可用根尖片来间接测量未萌出牙齿牙冠的近远中宽度或者采用Moyers预测法求得恒尖牙与前磨牙的近远中宽度。
(2)可用间隙的测量:应用铜丝法可以测量从一侧第一恒磨牙远中接触点沿前磨牙颊尖、尖牙牙尖以及经过正常排列的切牙切缘到对侧第一恒磨牙远中接触点的牙弓弧度(也称为牙弓周长和牙弓长度)。
此为前段和中段牙弓可用间隙。
如需作全牙弓长度测量,应测至第三恒磨牙的远中面,假设测量时后段牙弓内的牙齿没有萌出或萌出缺乏,那么应在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上进行测量,方法为:沿颌平面测量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至升支前缘的距离,为后段牙弓可用间隙。
拔除第三磨牙矫治牙列拥挤的病例分析

第 三期 。原发性 拥挤 主要 是 指 由遗 传 因 素所 引起 的 牙量 、 骨量 之 间的不 协调 ; 发 的拥 挤是 指环 境 因 素 继
所 引起 的牙 齿拥 挤 , 中乳 牙 早 失是 重 要 因素 ; 三 其 第 期拥 挤是 指 青春后 期发 生 的 牙齿 拥 挤 。智 齿 的萌 出 往往 与第 三期 前牙 拥挤 的出 现时 间 一致 。 因为在 先 天缺 失智 齿 的情 况 下 , 种 拥 挤 也 可 以 发 生 。Va 这 m d r id n认 为 前 牙 拥 挤 与 智 齿 萌 出 关 系 不 大 , e n e L 有
3组 : 1组 3 第 0人 双 侧 智 齿 萌 出 达 蛤 平 面 , 2组 第 2 0人双 侧智 齿 阻生 , 部 拔 除 , 3组 2 全 第 5人 双 侧 智
齿 先 天 缺失 , 察 了 3组牙 弓长 度 , 牙 间 宽 度 、 观 磨 下
前 牙 拥 挤 和 下 前 牙扭 转 等参 数 , 果发 现 下 颌 智 齿 结 的存 在 对 下 颌 长度 、 切 牙 的位 置 和 长轴 倾 斜 度 的 下 变化无 明 影 响 。对 磨 牙 和 尖 牙 之 间 长 度 的改 变 , 也无 任 何影 响 。此外 , 下颌 智齿 存 在 的患 者 , 在 当正 畸结 束 除 去保 持 器 后 , 生 下前 牙 拥 挤 和扭 转 者 并 发 不 比智齿 先 天 缺 失 者 多 。因此 , 认 为 不 能 证 实智 他
本 组病 例为 西安 交通 大学 医 学 院第 一 附 属 医 院 口腔科 和西 安解 放军朱 雀 门 诊部 口腔 科 前来 医治 牙 列拥 挤 的患 者 5例 , 中男 性 1例 , 其 女性 4例 , 龄 年 2 ~2 0 5岁 , 均 年 龄 2 . 平 2 6岁 。他 们 牙 颌 畸形 较严 重 , 第 三磨 牙正 萌或 已萌 , 有 同意 拔 牙 和 观察 远 期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人牙列拥挤拔牙矫治
患者成年女性,21岁,因牙列不齐而求治。
检查:牙列中度拥挤,上牙列中线左偏 4.5MM,磨牙中性关系,侧貌直面型,下颌平面角正常。
B2与D23反牙合,A5与C5正锁牙合。
诊断:安氏1类错牙合。
诊断分析:由于上牙弓中段狭窄致上前牙段拥挤,右下牙弓后段拥挤和左下牙弓中段狭窄致右下5舌倾和下前牙段拥挤,左上2过度舌倾致上中线偏斜。
而且,存在牙结石和牙龈炎症。
矫治方案:拔上2个4,左下4,右下5(成年女性,对面部美观要求高,虽有牙弓狭窄,但不适合扩弓排齐,拔上2个4和左下4,可以解决中线偏斜和拥挤问题,拔右下5可解决后牙段拥挤)
采用磨牙牙合垫装置,解除上下对牙合牙的不良锁结关系,是矫治反牙合牙和锁牙合牙的基本手段。
矫治阶段:对于上牙弓,主要是将舌侧错位的上侧切牙排入正常牙列。
上颌拔除2个4,在B1~3之间放置镍钛螺旋推簧加圆管推尖牙向远中,同时B3托槽的远中翼与6之间挂链圈同步协助尖牙远中移动为舌向错位的侧切牙创造间隙,间隙扩震足够后,在主弓丝上B1的远中和B3的近中弯制U形曲,为保持扩震侧切牙获得的间隙不要丢失。
辅弓:镍钛辅弓直接和主弓丝一起纳入托槽槽沟结扎,长度是相邻两侧各增加2托槽位,镍钛辅弓稍回弯防止移动。
而,主弓丝维持目前的牙弓形态,NITI丝辅弓使舌错位的2唇向移动排入正常牙列。
右下牙列拥挤,2近中舌向扭转,5舌向错位,采用拔除4,在5的舌侧粘结托槽,借用3,6做支抗,用橡皮链牵引矫正5的舌侧错位。
在6颊面管近中澳丝上弯制停止曲,来保持后牙弓的长度,便于用链圈将5向颊侧牵引排入牙列,1,3之间用镍钛螺旋推簧放置小圆管加力,近远中向扩震空间为扭转侧切牙提供空间,在牙弓排齐整平后,需要调整磨牙的牙合紧密接触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