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国民党陆军军服、帽徽和肩章

1946年国民党陆军军服、帽徽和肩章
1946年国民党陆军军服、帽徽和肩章

1946年国民党陆军军服、帽徽和肩章和日本军衔

当时日本陆军的职务编制军衔(仅为参考):

陆军大臣——元帅、大将;

陆军参谋长——元帅、大将;

总军(1945年计划编成,未及实现即投降,相当于方面军)司令官——元帅、大将,总军参谋长——大将、中将;

方面军(方面军)司令官——大将,

方面军参谋长——中将;

军(集团军)司令官——中将,

军参谋长——少将;

师团长(师长)——中将,后期多为少将

师团参谋长——少将、大佐;

旅团长(旅长)——少将、大佐,

旅团参谋长——大佐、中佐;

联队长(团长)——大佐、中佐,

副联队长(副团长)——中佐、少佐;

大队长(营长)——少佐、大尉;

中队长(连长)——大尉、中尉;

小队长(排长)——中尉、少尉;

司务长——准尉、曹长;

小队副(副排长)——曹长、军曹;

分队长(班长)——军曹、伍长;

组长——伍长、上等兵。

备注:陆军、海军元帅是荣誉军衔,是对“为大日本帝国建立了特殊功勋的陆海军大将的嘉奖”。在服饰上,元帅在着常服时佩戴“元帅章”,着礼服时与一般大将在服饰上有明显差异。(明治三十一年(1898年),日本决定废监军部,改设元帅府为最高的军事咨询机关。元帅府配备元帅若干人,"由日本天皇就陆海军大将中选任,颁赐元帅封号,担任军事顾问及检阅陆海军等任务"。)

二战日本陆军的常服军衔标志,1938年以前使用肩章,以后使用领章,1943年后,士官(军官)、准士官(准尉)另加袖章。其领章、肩章的衔级表达方式一致:将官满金底,大将(上将)三颗樱星、中将二颗樱星、少将一颗樱星;佐官(校官)金边(指肩章、领章的两条长边,下同)二杠,大佐(上校)三颗樱星、中佐(中校)二颗樱星、少佐(少校)一颗樱星;尉官金边一杠,大尉(上尉)三颗樱星、中尉二颗樱星、少尉一颗樱星;士官生(军校学员,不是军衔)金边;准士官(准尉)金边一杠无星;下士官(军士)一杠,曹长(上士)三颗樱星、军曹(中士)二颗樱星、伍长(下士)一颗樱星;兵以樱星多寡区分衔级,兵长一杠无星、上等兵三颗、一等兵二颗、二等兵一颗,新兵(不是军衔)无星。边、杠用金属丝或丝线刺绣,樱星用铜制。

国民党军人肩章三条杆是什么级别军衔等级和肩章标志的对应关系

尉官(一杠)

一杠一星:少尉

一杠二星:中尉

一杠三星:上尉

校官(两杠)

两杠一星是:少校

两杠二星是:中校

两杠三星是:上校

两杠四星是:大校

将军

没有用杠,而是用金色的松叶,直接加上金星。

一颗金星:少将

二颗金星:中将

三颗金星:上将

一、士兵军衔肩章版面底色:陆军为棕绿色,海军为黑色,空军为天蓝色。

士兵有两级,列兵(现役第一年的义务兵)和上等兵(现役第二年的义务兵)。

二、士官分为一级士官、二级士官、三级士官、四级士官、五级士官、六级士官。其中一级、二级士官为初级士官,三级、四级士官为中级士官,五级、六级士官为高级士官。士官军衔在肩章版面上缀以象征符号和折杠。象征符号、折杠的繁简分别表示士官军衔高、中、初三等和级别。三道粗折杠为六级士官军衔;两道粗折杠加一道细折杠为五级士官军衔;两道粗折杠为四级士官军衔;一道粗折杠加一道细折杠为三级士官军衔;一道粗折杠为二级士官军衔;一道细折杠为一级士官军衔。士官军衔肩章分硬肩章和套式软肩章。

三、兵的军衔在肩章版面上缀以折杠,无象征符号。两道折杠为上等兵军衔;一道折杠为列兵军衔。兵的军衔肩章为套式软肩章。答案补充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制军衔,基本上实行一职编两衔的制度,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正的《军官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职务编制军衔为上将,其他各职级的编制军衔为:

正大军区职:上将、中将;

副大军区职:中将、少将;

正军职,少将、中将;

副军职:少将、大校;

正师职:大校、少将;

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大校;

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

副团职:中校、少校;正营职:少校、中校;副营职:上尉、少校;正连职:上尉、中尉;副连职:中尉、上尉;排职:少尉、中尉。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分类

一、军官的军衔 现役军官军衔共设三等十级: 即将官3级: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3级:上尉、中尉、少尉 海军、空军军官的军衔分别冠以“海军”、“空军”字样; 专业技术军官的军衔冠以“专业技术字样”。 军官佩带的肩、符号必须与其军衔相符。 二、士兵的军衔 士兵军衔是区分士兵等级表明身份的称号、标志和国家给予士兵的荣誉。 士兵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 志愿兵役制士兵军衔(下士、中士、上士、四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 和义务兵役制士兵军衔(上等兵、列兵)。 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 高级士官(三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一级军士长)、 中级士官(上士、四级军士长)、 初级士官(下士、中士)、 兵(上等兵、列兵)。 士兵军衔中,一级军士长为最高军衔,列兵为最低军衔。海军、空军士兵的军衔分别冠以“海军”、“空军”字样。 士兵必须按规定佩带与其军衔相符的肩章、符号。 现行军官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1.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 2.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委员为上将; 3.大军区正职为上将、中将,大军区副职为中将、少将; 4.正军职为少将、中将,副军职为少将、大校; 5.正师职为大校、少将,副师职为上校、大校; 6.正团职为上校、中校,副团职为中校、少校; 7.正营职为少校、中校,副营职为上尉、少校; 8.正连职为上尉、中尉,副连职为中尉、上尉;

9.排职为少尉、中尉 专业技术军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将至少校;中级专业技术职 务为大校至上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校至少尉。 志愿兵役制士兵按军衔等级分为:高级士官(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中级士官(四级军士长、上士);初级士官(中士,下士)。义务兵役制士兵为最高军衔 文职制度: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文职干部是被任命为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 办事员级以上职务,不授予军衔的现役军人,是国家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 文职干部按照工作性质分为专业技术文职干部和非专业技术文职干部。 文职干部编制范围:军队中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医疗卫生、教学、新闻、出版、图书、档案、文化艺术、体育等单位的部分专业技术干部职务,以及机关、院校、医院等单位部分从事行政事务、服务保障的干部职务。 文职干部的职务等级: 专业技术文职干部的专业技术职务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 等级分为1级至14级,1级为最高级;非专业技术文职干部的职务分为正 局级、副局级、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一级科员、二级科员、 办事员。文职干部的级别设置为特级、1级至9级,特级为最高级。文职干部的待遇基本与现役军官的待遇相同。 文职干部着制式服装,佩带帽徽、肩章、军种符号、领花。根据工作 需要,文职干部可以改任军官,并按照有关规定评定授予军衔。 等级称号: 在旧中国和现在的台湾地区称作“军衔”。 军衔的等级,通常由将官、校官、尉官、士官和士兵构成,有的国家 在将官之上还设有元帅,在尉官与士官之间还设有准尉。军衔按获得者的 兵役状况和所在部队的专业性质在横向上又区分为不同的类别。许多国家 的法律规定,军衔是军人的终身荣誉,非经法律判决不得剥夺,不犯错误不得降低,具有一定条件的军人退役后,在规定的场合有权者佩带军衔符号的军服。实行军衔制度的意义,主要是有利于提高军人的荣誉感和责任心,加强军队的组织纪律性,方便部队的指挥与管理,促进正规化建设, 对国际联盟作战和军队间交往也具有重要作用。 军衔等级设置的数量每个国家各不相同,最多的设二十多级,最少的 只设十几级。军衔等级设置多少,总体上受本国军队的规模和编制体制的 制约。欧洲早期的军队最大编制是团,所以当时最高军衔只到上校,将军 则是代表君主或元首指挥作战的首领。以后,随着军队组织编制的扩大,

中国人民解放军99式军衔肩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肩章: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衔肩章:

【陆军上将】:为目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最高军衔。【中央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总参谋长及第一、第二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及第一、第二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及政委、总装备部部长及政委】一般授予陆军上将军衔,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的辅助军衔。【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及政委、总后勤部部长及政委、七大军区司令及政委等。】 【陆军中将】:为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此外,陆军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海军上将】:为我军现行军衔制中海军最高军衔,也是海军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一般只授予【海军司令员、海军政治委员】。 【海军中将】:为海军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海军中将还是海军正大军区职军官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海军正大军区职军官和资深的海军正军职军官,也可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 【海军少将】:为海军正军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海军少将还是海军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海军副大军区职军官及资深的海军正师职军官,也可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 【空军上将】:为我军现行军衔制中空军最高军衔,也是空军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一般只授予【空军司令员、空军政治委员】。 【空军中将】:为空军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空军中将还是空军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空军正大军区职军官和资深的空军正军职军官,也可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 【空军少将】:为空军正军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空困少将还是空军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空军副大军区职军官和资深的空军正师职军官,也可被授予空军少将军衔。 注: 预备役部队陆军少将:为预备役部队最高军衔。正师职。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皇军军服装备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皇军军服装备详解 Sun Jul 20 19:03:24 2008 日本陆军在二战中有好几款军服,主要是跟据的战场环境而更替,最著名的是“昭和5式” 和“98式”。 “昭和5式”设有肩章,军衔也体现在肩章上面,领章则是体现兵种,分两叉型,以不同颜 色来区分。红色(步兵)、绿色(骑兵)、黄色(炮兵)、黑色(宪兵)、棕色(工兵)、深褐色(工程)、蓝色(军乐)、深蓝色(汽车兵)、青蓝色(航空兵)、白色(军法)、桔红色(参谋)、桔黄色(山地兵)、深红色(装甲兵)、深绿色(药剂)、茶色(司务)、银灰色(军医)、紫色(兽医)。这种军服一直用到1938年,口戴为倒山字型,军纽口为铜制, 很大很显眼,质地为昵子,在1937年攻打南京的日本陆军就是穿的这种军服。 “98式”军服特征是军衔表现在领子上,领章块很小,远处不易查觉。原因是“昭和5式” 的军衔设在肩上,陆军将官金色肩章很显眼,由于在中国战场上游击战很频繁。日本军方担不 少上战场视查或督战的陆军高级将领会成为中国游击队或狙击手的靶子,所以改穿这种“98式” ,兵种表现为“M”型胸章,一般别在右胸,颜色和上述“昭和5式”一样。 总的来说,二战时日本陆军的军服也不止上述两种,还有些寒冷地区,如在中国东北和西伯利 亚使用的冬装。还有在东南亚和缅甸使用的“40式”热带作战服。 1931年9月18日入侵中国东北 左为日本关东军步兵列兵,头戴“18式”钢盔,身穿羊毛防寒袄。 中为雪地作战步队士兵,头戴类似钢盔的防寒盔,这种盔很像当时纳粹德军的钢盔。 右为日本陆军骑兵大尉,领章为淡绿色,这是日本骑兵的兵种色

左为日本陆军少佐,穿的是风衣。 中为日本关东军“抗联讨伐队”的武长,头戴棉帽。右为日本关东军二等兵,身穿防雪衣。

民主德国1977年军服图绘一套

民主德国1977年军服图绘一套(2010-06-22 13:24:13) 标签:民主德国 东德 军服 军衔 兵种符号 等级 臂章 广西小杜 图片 军事分类:欧洲各国原版:军服军衔合集 明天要去上海世博会一周,博客也暂停,当然,在上海有条件上网的,将继续更新。 广西小杜注:1977年1月4日军服规则里的民主德国军服,在常服和徽章上保留了普鲁士传统风格,而钢盔和礼服又融合了苏联的因素,因而成为一代经典军服。下图为当时的大檐帽,士兵用黑色皮质帽饰带,尉官和校官用银灰色金属丝帽饰带。图中没有画出将官的大檐帽,实际上将官用的是金色金属丝帽饰带,同时帽徽上的像树叶为金色。至于船形帽,则通用于军官和士兵。请注意图右下角的橘红色空降兵贝雷帽,民主德国陆军佩戴此帽的独此一家。

冬季棉帽和各式头盔,有空降兵头盔和一般士兵戴的钢盔,苏式味道很浓,刷白杠的钢盔代表的含义和苏军一样:军警,也就是西方统称的宪兵。这个军警钢盔于1977年5月改为全白色加红色横杠,前端涂有民德军徽。

民主德国短短几十年,军服系列换过几茬,唯独这个时期的“黑领”军服,被国内军服爱好者奉为经典。图中展示的是士兵和尉官用的礼服,以及空军尉官的礼服大衣和陆军尉官执勤大衣。

民主德国各种作战服,有夏季、冬季作战服和空降兵迷彩服,军警的冬季夹克上还扎了白色的勤务腰带。注意所有的军服上都使用了伪装色肩章。

陆军士兵礼服和大衣(顺便说一句,此大衣俺有一件,黑色衣领和剪裁极度PP,本肚胖子穿上都显出了身材~~),空降兵士兵的礼服和空军士官大衣,空军可是没有黑领的,幸亏俺收的不是这件,嘿嘿~~

中国军队军衔等级

解放军陆军军衔 (1)将官①陆军上将:为我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政委、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等。 注:黄的为肩章,绿的为软肩章 ②陆军中将: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③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其中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此外,陆军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2)校官 ①陆军大校:为陆军正师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军职军官和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②陆军上校:为陆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③陆军中校:为陆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9):陆军少校:为陆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团职军官和副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3)尉官 ①陆军上尉:为陆军副营职军正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连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②陆军中尉:为陆军副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正连职军官和排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③陆军少尉:为陆军排职军官的主要军衔。陆军少尉是陆军军官军衔中最低的一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陆军中等专业学校和大学专科毕业的学员,分配到部队任职后,一般授予陆军少尉军衔。

二战日本军装

二战时期日本军服大全 2008-12-22 16:16 1931年9月18日入侵中国东北 左为日本陆军少校,穿的是风衣。 中为日本关东军“抗联讨伐队”的下士,头戴棉帽。右为日本关东军二等兵,身穿防雪衣。

1932年进攻中国山海关关内 左为日本陆军关东军上校 中为日本陆军关东军中将 右为日本关东军铁道卫戍一等兵,手持“十一式”(歪把子)轻机枪。

入侵蒙古人民共和国的日本关东军 左为日本陆军防化兵,手戴防化手套,左手拧着一件防化服。 中为日军上尉战车长,头戴皮制防撞帽,军衔表示在胸口。 右为日本陆军军事工程局少将局长,其领章为为工程兵的褐色领章。

入侵中国东部,凇沪会战中。 左为日本陆军中国派遣军二等兵。 中为日本陆军中国派遣军军曹,头系日本国旗的带子,手中在摇着一面带红穗边的太阳旗。看来,是著名的第5师团。 右为日本海军第三舰队的海军陆战队列兵,日本第三舰队在二战期间主要承担对中国沿海和江河的占领,是当是中华民国海军的对手,1931年1·28上海抗战中就是由盘距在上海的日本第三舰队的海军陆战队挑起的。

1938年入侵中国南部(湖北西,云南北) 左为日本陆军炮兵少校,其领章为黄色。 中为日本陆军步兵中校,其军衔表现在领章上,兵种设在胸口上的倒山字型胸章,红色为步兵。 右为日本陆军上校,头戴类似二战时泰国军队的头盔,军服为田野绿,能更好适应中国南方的环境色。

1945年,在中国中原战场(河南,安徽,江西全境)。 左为日本陆军上校,手拿微型军用地图,绣口一道绿杠,三颗黄星。 中为日本陆军少将,绣口三道绿杠,一颗黄星。 右为日本陆军一等兵,头戴镶有黄色五角星的“90式”钢盔,手持一挺“99式”轻机枪。

中国三军军衔级别划分及肩章图片

中国人民警察警衔级别 1、中国警察警衔级别简史 一般来说有八大警种:治安、刑警、交警、户籍、森警、武警(包括武警消防、武警黄金、武警水电、武警内卫、武警边防、武警特警、武警警卫等部队)、外事民警、乘警,新增有:网警、维和民警。 2、《警衔条例》规定人民警察的警衔设五等十三级 一等:总警监、副总警监; 二等:警监:一级、二级、三级; 三等:警督:一级、二级、三级; 四等:警司:一级、二级、三级; 五等:警员:一级、二级。 对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警衔,在警衔前冠以“专业技术”。 二级警监以上是高级警官,三级警监、警督是中级警官,警司、警员是初级警官。3、编制警衔 《警衔条例》第四条规定:“人民警察衽警察职务等级编制警衔。”编制警衔以人民警察的现任职务为主,兼顾担任现职时间和参加工作年限等条件,综合考核,评定警衔。1)行政职务与警衔。《警衔条例》第八条规定:担任行政职务的人民警察实下列职务等级编制警衔: 部级正职为总警监; 部级副职为副总警监; 厅(局)级正职为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监; 厅(局)级副职为二级警监至三级警监; 处(局)级正职为三级警监至二级警督; 处(局)级副职为一级警督至三级警督; 科(局)级正职为一级警督至一级警司;

科(局)级副职为二级警督至二级警司; 科员(警长)职为三级督至三级警司; 办事员(警员)职为一级警司至二级警员。 2)技术职务与警衔。《警衔条例》第九条明确规定,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警衔: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一级警监至二级警督;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一级警督至二级警司;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三级警督至一级警员。 此外:中国警察系列警衔的标志分别是: 总警监:部级正职。总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一枚橄榄枝环绕一周的国徽。 副总警监:部级副职。副总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一枚橄榄枝环绕半周的国徽。 警监警衔标志由一枚银色橄榄枝和银色四角星花组成。 一级警监:缀钉三枚四角星花; 二级警监:缀钉二枚四角星花; 三级警监:缀钉一枚四角星花。 警督警衔标志由二道银色横杠和银色四角星花组成。 一级警督:缀钉三枚四角星花; 二级警督:缀钉二枚四角星花; 三级警督:缀钉一枚四角星花。 警司警衔标志由一道银色横杠和银色四角星花组成。 一级警司:缀钉三枚四角星花; 二级警司:缀钉二枚四角星花; 三级警司:缀钉一枚四角星花。 一级警员:缀钉二枚四角星花; 二级警员:缀钉一枚四角星花。

最全世界各国军装军服演变发展简史组图

最全世界各国军装军服演变发展简史组图 军人着用的制式服装。亦称军装。有统一规定的式样、颜色、用料和穿着方式。主要包括军上衣、军裤、衬衣、军帽、大衣、军鞋、标志符号等。按着装场合的不同,军服分

为常服、礼服、作训服和工作服四类。按军种分,有陆军服、海军服、空军服等。按穿着季节分,有夏服和冬服。军服有防护、识别和象征三大功能。军服的式样通常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 简史 中国古代军队出征作战时,穿着具有防御和识别作用的盔甲。西周以前的铠甲,有皮甲,西周出现青铜甲,战国后期出现铁甲。战国时期,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用短衣袍窄袖,代替宽松博大的中原服装。汉时期,军队除用甲胄外,还有赤黄色絮衣及红色裤子。南北朝时期,步兵着锦缎或野兽皮制作的裤褶,紧而窄小,长与膝齐。唐代有将帅用袍、军士用袄之分。宋朝军服有步军服装和马军服装之分,春衣、冬衣也有不同。如步军春衣有皂绸衫、白绢汗衫、白绢夹裤、紫罗头巾、蓝黄搭膊、白绢衬衣、麻鞋;步军冬衣有皂绸绵披袄、黄绢绵袄、白绢绵袜头裤、紫罗头巾、蓝黄搭膊、麻鞋。马军用绯绢勒帛取代蓝黄搭膊,冬衣增加白绢夹袜头裤,其余与步军同。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和1909年(宣统元年),分别制定了陆军和禁卫军的军服式样。陆军服装分礼服和常服,礼服上衣为蓝色,裤子是黑色。冬夏常服均为青灰色,对襟,军官四个口袋,士兵两个口袋,同样颜色的大檐帽。禁卫军军服,夏季为土黄布料,冬季为瓦灰呢料。

古罗马军队的军人主要是着用白色衣服和盔甲,并在头盔上带有不同颜色的羽毛,以识别各军团。1670~1672年,法军推行制式服装。18~19世纪军服式样、颜色不断变化,

二战欧美各国军粮大整理

二战欧美各国军粮大整理!!! 二战德国士兵的伙食标准 德军伙食: 德军的伙食基本上是一日三餐。其中午餐占50%,晚餐占33%,早餐占13% 这遵照了德国人的生活习惯--以午餐为日常用餐的中心。 士兵伙食供应的数量分为三级: I级:战斗地域。 II 级:占领区 III级:本土驻守部队 IV级:国内办公机构文职人员。 其中已I级数量最多,以下逐渐递减。这里就介绍最主要的战斗地域伙食。 I级伙食--Verpflegungssatz I 最高优先配给。 主要包括: 黑麦面包:750克 黄油(植物奶油)或者食用脂肪:45克 香肠(生罐装食物):120克 (有时是熏鱼) 果酱或人造蜂蜜:200克 煮过的土豆,蔬菜:750克 肉类:120克 蔬菜或动物脂肪:45克

调料:15克 咖啡豆(有时以红茶代替):8克 巧克力或糖果:1袋 香烟纸:7卷 烟草:2卷 (这里和有趣的是SS第12“阿道夫。希特勒青年”装甲师,该师将常规配给的烟草全部以糖果代替。而酒精饮料则以牛奶代替) 其它调味品。 而在其它的一些资料中所列出的清单如下(根据战况,时间以及地点,标准会有不同的差异): 黑麦面包:700克 黄油(植物奶油)或者食用脂肪:60克 连骨肉:136克 蔬菜和水果:250克 土豆:320克 豆类:80克 鱼类(无头):30克 大豆粉:7克 布丁粉:20克 咖啡豆(有时用人造咖啡代替):9克 炼乳:25克 砂糖:40克 盐:25克 调味品:3克 辛香料:1克 酒:0.26盎司(7.37克) 香烟纸:7卷 行军食物--Marschverpflegung 这是供应给行军途中部队的伙食,不可进行烹饪。这种伙食对於前线来说是很常见的一种。 通常由各部队的炊事员做好一日一份套餐式。行军中的士兵们每人每次领取3-4份。

德意志第三帝国军服介绍

德意志第三帝国军服介绍 自第三帝国建立伊始,纳粹就开动了军国主义理念的宣传,制服也成为宣传战中的棋子,那么你知道德意志第三帝国军服是怎样的吗?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军服的详细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德意志第三帝国军服介绍无论纳粹政权多么的邪恶和罪无可恕,不可否认的,第三帝国对自我形象的包装绝对是二战中的翘楚。 着迷于古罗马帝国的希特勒曾说:军装一定要帅,要能体现帝国士兵的高贵和威严,这样年轻人才会义无反顾的投奔我们。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由纳粹艺术家设计,Hugo Boss生产的制服优雅,得体,桀骜,性感,堪称史上最杰出的军装。 Hugo Boss的原罪 雨果; 博斯(Hugo Boss)1885年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德国家庭,是五个孩子中最小的一名,十几岁时既在纺织厂工作,一战时曾做为下士服役。 早在1931年,雨果; 博斯便加入了纳粹党。次年,党卫队从冲锋队中独立出来。纳粹艺术家Karl博士和平面设计师Walter Heck 绘制出全黑制服替换原本的黄褐色制服以示区分。Hugo Boss拿到了这笔订单,自此开始为纳粹党冲锋队(SA),党卫队(SS)和希特勒青年团(HJ)生产制服。 希特勒于1923年创立的纳粹党冲锋队(SA),创立初期负责维护

党内会议。成员穿黄褐色卡其布军装,右袖戴曲十字袖标。 这批衣服来源于库存的德国驻东非殖民地军团制服。一战后德国失去了非洲殖民地,这些衬衫一直堆积在仓库里,直到希特勒建立冲锋队后用来做了自己的制服。 党卫队(ss)原是希特勒的个人随护团,从冲锋队的菁英成员中选拔,之后党卫队做为纳粹党自身的风纪组织存在。后期党卫队实质上是国家公安和谍报机关。 这身全黑制服又称M32制服,是党卫队最著名的形象。特点是西服领,右肩单肩章。 党卫队队徽是以其缩写“SS”变形的双闪电,此标志由纳粹设计师Walter Heck在1932年完成。 两个交错旋转的S既成为纳粹党(全称: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的卐标志。这个标志是希特勒自己在1920年设计的。不得不说,这个两次被美术学院拒之门外的三流画匠在Logo设计上很有一手。 希特勒青年团( HJ)是一个纳粹党设立的青年组织。这是纳粹党继冲锋队之后设立的第二个准军事组织。成员人数达870万人,占当时德国青年的98%。 雨果; 博斯是党卫队中的活跃分子,自从源源不断的接到纳粹订单,Hugo Boss的运转得到了有力提升。事业时来运转,雨果更加认定了纳粹是德国的无二选择。 1936-1941年间,雨果; 博斯陆续参加了德意志劳工阵线,帝国保护协会以及国家社会主义人民福利社等多个纳粹组织。

二战德军军事术语

二战德军军事术语 Abteilung (Abt):分遣队,部门单位,德军常用于“营”级部队,也可作为“营”的代名词。Abteilungkommandeur:分遣队指挥官,营长。 Adjutant:副官。 Ausfürung (Ausf):型号,相当于英语中的“TYPE”。 Befehlspanzer:指挥坦克。 Befehlshaber:司令,特指集团军级或集群级指挥官,这里的集群指类似“肯夫集群”规模的部队。 Bergepanzer:装甲抢修车,回收用坦克。 Bertriebstoff:汽油、燃料。 Beutepanzer:俘获的敌军坦克。 Dienstgrad:级别、军衔。 Dienstgradabzeichen:军衔级别徽章、标志物。 Einheitsfeldmütze:山地帽,1943年以前德国山地兵使用,后全军广泛使用的带檐软帽。Feldgrau:德军36型制服上衣色,“田野灰”。 Feldjacke:装甲兵、列车兵战斗夹克服。 Feldmütze:船形便帽。 Feuerwerker:技术兵。 Fliegerabwehekanone(Flak):高射炮。 Flakvierling:四联装高射炮。 Funker:机电员,特指旋转炮塔坦克内的。 Funklenkwagen:无线电遥控的车辆。 Gasschützunteroffizier:防化兵军士。 Gepanzerter(gp):使…装甲化,赋予…装甲。 Heer:德国陆军 Hilfswillige(Hiwi):参加德军的俄罗斯志愿兵。 Hoheitsabzeichen:国家徽章,指德军制服上的老鹰标志。 Instandsetzung/Instandhaltung:整修、整备。 Jagdbomber(Jabo):对地攻击机。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衔及警察肩章图解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衔及警察肩章图解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衔及警察肩章图解 陆军上将肩章 陆军上将软肩章 陆军上将为我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政委、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等。 陆军中将肩章

陆军中将软肩章 陆军中将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将肩章 陆军少将软肩章

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其中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此外,陆军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大校肩章 陆军大校软肩章 陆军大校为陆军正师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军职军官和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上校肩章

陆军上校软肩章 陆军上校为陆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陆军中校肩章 陆军中校软肩章 陆军中校为陆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校肩章 陆军少校软肩章 陆军少校为陆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团职军官和副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陆军上尉肩章

1937-1949国民革命军军服图册

1937-1949国民革命军军服图册

A:中国,1937年 A1:二等兵,第7集团军第72师,北平至绥远铁路,中国,1937年8月 战争早期面对日军的攻击只有少数部队进行了轻微抵抗,第72师就是其中一支。它的这名士兵穿着经常被描述为“北方中国”部队的军服,其大盖帽是德国式的,使用轻质棉制造,帽顶和脖带为棕色皮革材料。他的制服和裤子采用与轻质卡其棉稍有不同的面料,绑腿也是同样材质。士兵配备很轻的装备,其中包括少见的中国早期版本水壶和子弹袋,后者是用于装他的德国MP28-II式冲丅锋枪弹夹的,而MP28-II式冲丅锋枪是国丅民党政府大量装备的一种很重要的武器。另外他胸前的皮袋子是装冲丅锋枪的装填工具的,并通过背带和腰带固定。 A2:下士,第88师,上海,1937年 一些接受过德国训练的国军最好的师,在保卫上海的无用战斗中虽然表现勇敢,却无奈的被消灭,第88师就是这样一支部队。作为对蒋介石最忠诚的师之一,国丅民党政府同意用有限的资源为它的成员提供良好的服装和装备。这名士兵戴左侧有青天白日帽徽的德国M35式钢盔。领章显示他的军衔,胸前部分被遮挡的布制鉴定牌则标注着他所在部队的详细资料、他的服役时间以及他的指挥官。此外,他的巨大的帆布腰包是用来装他的捷克造ZB26式轻机丅枪的子弹的。 A3:二等兵,第56师,上海,1937年 图中士兵的钢盔是一种中国陆军所使用的罕见款式,但在前线它经常能被看到。略微像“平顶版”的德国钢盔的这种产品较粗糙且形状经常不一致,其中一些在前面有浮雕式的青天白日帽徽。他左肩斜挎的卷起的毯子实际上是灰棉制造的,并可用于装干粮,而右肩挎的帆布背包可以装一些士兵的个人物品,由于缺乏帆布子弹袋,这个包也可以装他的汉阳88式步丅枪的子弹。 A4:中士,第29军第37师,卢沟桥,1937年7月 当抗战爆发时,第29军正驻扎在北平近郊。这名士兵属于这个军最精锐的部队“大刀队”。这些大刀手在冲丅锋枪的掩护下潜入日军阵地砍杀了大量敌军,而另外一些部队在投入战斗时则一手持大刀一手持手丅枪。这名中士穿的轻质棉上衣上有红色军衔领章,领章上有蓝杠和两颗金色的三角形扣子,其野战帽上则有常见的国丅民党的青天白日帽徽。除了装备本地造的仿毛瑟98k式步丅枪以及刺刀外他还装备了一把双手握持带皮制刀鞘(身背后)的轻便大刀。这些大刀的风貌被当时的教会照片广泛纪录,但它们的实战功效自然有限。这种倒退现象的源头来自于军阀混战时期经常使用这种武器一些部队的精锐“敢死队”。此外,这名军人的简单装备包括了肩上和腰上的一对帆布子弹背囊。

【二战德】德国军服详图:有史以来最漂亮的军装2

【二战德】德国军服详图:有史以来最漂亮的军装2 【二战德】德国军服详图:有史以来最漂亮的军装2 2010-12-16 19:48  德国非洲军二等兵,穿卡其色非洲作战服(由40型陆军野战服改制)。 非洲军士兵肩章底色、鹰徽底色、领章内色为褐色。内穿42型热带衬衫,很容易和纳粹党褐衫混淆。腰带和背带都是帆布制。野战服纽扣分前期(铝)、中期(锌)、后期(铁),衬衫纽扣是树脂制。 戴40型钢盔,涂成砂黄色但已开始掉漆。长靴为帆布制,绑腿为40年8月8*制式,战争前期多为补给部队用。持毛瑟98K步枪、长柄手榴弹,戴防风护目镜。右腕袖章为橘红、白双边黑底,内写“AFRIKA CORPS”,这是在北非服役2个月以上得到。刚入伍时袖章为银边黄底,字样“AFRIKA”,文字两边各有一棵椰子树图案。左臂佩二等兵臂章,底色为褐色;左胸衣袋佩步兵突击章(1939年9月20*制定,最初发给步兵、山地兵,后也发给机械化部队所属步兵),步兵突击章有金、银2种,这里是银质。

同上。39~40年初期型编织战斗包囊。非洲缺水,所以携带2个中期型水壶(外装吊带)。刺刀可做白刃战用。铲子是一战的老式样,但从35年后以焊接代替老式的铆接工艺,白刃战中铲子可作斧头用。手拿40型热带帽,每边2个透气孔。 德国山地兵40型制服,佩36型肩章(军士长),兵种色暗绿。 身份牌为德军特有的单个椭圆形,美军为2个。 单个“雪绒花”佩于山地帽/军帽左侧和大檐帽的鹰徽与国徽之间。 刺绣的有橡叶环“雪绒花”佩于野战服右臂袖根16厘米处,按底色配用各型野战服: 墨绿-35/36型,田野灰-40~43型,老鼠灰-44型,黑-SS山地野战服全型。窄长的褐色边肩章配用茶色防风夹克,黄边田野灰底肩章为40、42、43型野战服(侦察兵)用。 德国陆军宪兵。兵种色血红。35型钢盔,钢盔徽于43年11月1日取消。 山地兵个人装备:31型山地包囊,35型钢盔,A框型(A

侵华日军军衔军服概说

侵华日军军衔军服概说 沈克尼文/图 时下热播的电视剧《永不磨灭的番号》中,日军军衔的错误引起网友热议,媒体的朋友要我谈一谈侵华日军的军衔军服,还有参战的皇族的军衔问题。为此,我根据1939年9月23日侵华日军所谓“支那派遣军战斗序列”来说明日军各级主官的军衔。 日军当时方面军司令官的军衔为中将,如时任司令官的多田骏中将;参谋长为少将,如笠原幸雄少将。军司令官的军衔也为中将,如方面军所辖的第一军司令官筱塚义男中将,第十一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中将。军参谋长的军衔为少将。日军师团长的军衔也是中将,如第106师团长中井良太郎中将,参谋长为稻村丰二郎大佐(上校)。师团参谋长也有中佐(中校)军衔的,如第15师团参谋长大野武城即是中佐。旅团长军衔为少将,如第106师团下辖的第111旅团长山地亘少将。“日军的“团”称连队”我国习惯译作“联队”以示区别。“连队长”为大佐,如第111旅团下辖的步兵第113连队长崎守一大佐。 我之所以选日军第106师团及所辖旅团和连队为例是因为1938年10月该师团在江西德安万家岭几乎被中国军队全歼。时任国民党军少将旅长的张灵甫一战成名。

日军“连队”以下编成内的有“大队”即营、“中队”相当我国军队的连,还有“小队”相当于排,其军官军衔分别为少佐、大尉(相当于中国的上尉)、中尉,少尉和准尉。 士兵军衔有:曹长、军曹、伍长、兵长、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 上起为兵长、上等兵、一等兵 例举了那么多“支那派遣军”军、师、旅团的主官、将军,回顾历史,我们决不能忽略在侵华战争中,推波助澜将日本拖入全面战争泥潭的大本营和关东军的参谋们。如策划“皇姑屯事件”

的元凶河本大作,策划“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参与制造“上海事变”的辻政信等人,这些胸挂金色“饰绪(或称参谋带)的参谋们当时都是佐官(校官)军衔。由于日本军事制度的缺陷,造成佐官参谋“下克上”左右了日本决策者的意志。时至今日,日本仍将一些成事不足的人称作“大本营参谋”。 二战中日本陆军的军服和军衔形制有几次变化。侵华战争初期,日军官兵着“昭五式”军服军衔,其突出特点是军服上衣领为直领。领章以色别区分兵种,如红色为步兵,绿色为骑兵,黄色为炮兵等。领章上缀的数字为连队(团)番号,如阿拉伯文数4即为步兵第4连队(团)。肩章为军衔,形制仿法国军队纵向佩戴。 “昭五式”肩章(左起伍长、少尉、大尉)

中国陆海空徽章详解军衔图总结大全(附图)

陆军上将为我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副主席、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 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政委、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等 陆军上将软肩章陆军上将肩章 陆军中将肩章 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 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中将软肩章陆军中将肩章 陆军少将肩章 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其中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此外, 陆军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将软肩章陆军少将肩章

陆军大校肩章 陆军大校为陆军正职师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军职军官和副师职(正旅职) 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大校软肩章陆军大校肩章 陆军上校肩章 陆军上校为陆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陆军上校软肩章陆军上校肩章 陆军中校肩章 陆军中校为陆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正营职 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中校软肩章陆军中校肩章 陆军少校肩章

陆军少校为陆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团职军官和副营职军官的辅助 军衔。 陆军少校软肩章陆军少校肩章 陆军上尉肩章 陆军上尉为陆军副营职军正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连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上尉软肩章陆军上尉肩章 陆军中尉肩章 陆军中尉为陆军副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正连职军官和排职军官的辅助军 衔。 陆军中尉软肩章陆军中尉肩章 陆军少尉肩章 陆军少尉为陆军排职军官的主要军衔。陆军少尉是陆军军官军衔中最低的一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陆军中等专业学校和大学专科毕业的学员,分配到部队任职后, 一般授予陆军少尉军衔。

中国三军军衔肩章,让我们学习一下

【肩章】 注:左图为硬肩章右图为软肩章 ★解放军陆军军衔★ 将官 陆军上将为我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委副主席、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政委、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等。 陆军中将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其中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

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此外,陆军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校官 陆军大校为陆军正师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军职军官和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上校为陆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陆军中校为陆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校为陆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团职军官和副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尉官 陆军上尉为陆军副营职军正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连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中尉为陆军副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正连职军官和排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尉为陆军排职军官的主要军衔。陆军少尉是陆军军官军衔中最低的一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陆军中等专业学校和大学专科毕业的学员,分配到部队任职后,一般授予陆军少尉军衔。 文职干部 陆军文职干部技术****肩章 陆军文职干部

二战各国单兵装备(欧洲各国及美国)

1945年在意大利的波兰第二军第二步兵师第四装甲团上尉 01 - M37/40 battle dress, regiment banners on the collar tabs, 8th Army's "Crusaders' Shiled" on the right sleeve 02 - decorations: different ribbons from the Polish-Bolshevik war (1920), "armoured badge" above, Horse Artillery and 2nd Armoured Division memorial badges below

03 - armoured corps beret 04 - boots 05 - M37 belt 06 - American woollen shirt 07 - garrison "rogatywka" cap

1945年美军宪兵下士 01 - M1 helmet, ebonite 02 - woollen shirt 03 - M38 jacket 04 - white MP cord 05 - whistle 06 - armband 07 - belt 08 - gloves 09 - Colt M1911A1 pistol 10 - trousers 11 - "Baush and Lomb" sunglasses 12 - MP forage cap 13 - wooden baton 14 - "Victory" matches 15 - white leggins 16 - boots

高清版二战德国国防军军衔

喜欢研究二战德军的朋友我们一起探索。 二战中的德军军衔及标示非常繁杂,花样特别多,而且德国是一个崇尚权威的国家,德国人特别注重纪律和执行。这么说吧,只要你穿上一套制服,在纷乱的人群中马上就处于权威地位,尽管许多人并不知道你这套制服代表着什么。 [ 转自铁血社区https://www.360docs.net/doc/2f11504535.html,/post_5015032_1.html/ ] 有个故事很好,在这里同大家分享一下。 1945年柏林战役后期,孟克少将带着元首地堡里的人逃亡,在地铁里遇到一扇关闭着的铁门。孟克要求门后的地铁工作人员立即打开铁门让他们过去,结果被两名工作人员拒绝,理由是:1923年的一条规定明确指出,每天晚上最后一列火车通过以后,这扇门必须关闭。孟克等人无可奈何,因为他们认为"有命令就得服从,虽然这命令只是来自柏林运输公司,但也得服从"。 德国人遵纪守法几乎到了死板的地步,某学者曾说过:德国人民是不会开展游击战的,如果几名德国游击队员决定去炸毁火车,很可能因为买不到站台票而取消行动。 这样的民族个性决定了德国人比其他国家的人更看重权威,权威的体现很大程度上来自制服。德国在二战中可谓制服满天飞,不仅是军人、党卫队、警察,几乎各个行业都推出了自己的制服。而今天,我们只是谈一谈国防军的军衔和标示,篇幅原因,暂时不涉及党卫队。 我们自上而下,先从将级开始,然后到校级,这次只谈这两个级别,文中除特别指出外,均指陆军而言。

德国帝国元帅戈林--仅此1人[ 转自铁血社区https://www.360docs.net/doc/2f11504535.html,/ ]

帝国元帅赫尔曼戈林,他的级别比普通元帅高一级,按照美军的标准大约属于“六星上将”。戈林的领口带着三枚勋章,分别是:骑士铁十字勋章、蓝色麦克斯、大铁十字勋章--这种勋章的唯一获得者就是戈林。(这些勋章的获得和介绍,我已在我前面的帖子里介绍,在此不做赘述) 赫尔曼戈林元帅的肩章,与其他元帅相比,他的肩章金光闪闪,应该是纯金制作,而且多添加了帝国之鹰的标记。

中国军衔的详细识别

中国军衔的识别 分享 一杠一星:少尉 一杠两星:中尉 一杠三星:上尉 两杠一星:少校 两杠两星:中校 两杠三星:上校 两杠四星:大校 一麦一星:少将 一麦二星:中将 一麦三星:上将 陆军上将肩章 陆军上将为我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政委、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等 陆军上将软肩章 陆军上将肩章 陆军中将 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中将软肩章 陆军中将肩章 陆军少将肩章 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其中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此外,陆军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少将软肩章

陆军少将肩章 陆军大校肩章 陆军大校为陆军正职师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军职军官和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大校软肩章 陆军大校肩章 陆军上校肩章 陆军上校为陆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陆军上校软肩章 陆军上校肩章陆军中校肩章 陆军中校为陆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陆军中校软肩章 陆军中校肩章陆军少校肩章 陆军少校为陆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团职军官和副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中国军队的军衔等级

中国军队的军衔等级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衔分为3等10级,即将官3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级(上尉、中尉、少尉)。 根据军官所属军种和技术特点,在海军空军和专业技术军官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专业技术”名称。 现行军官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1.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 2.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和委员为上将; 3.大军区正职为上将、中将,大军区副职为中将、少将; 4.正军职为少将、中将,副军职为少将、大校; 5.正师职为大校、少将,副师职为上校、大校; 6.正团职为上校、中校,副团职为中校、少校; 7.正营职为少校、中校,副营职为上尉、少校; 8.正连职为上尉、中尉,副连职为中尉、上尉; 9.排职为少尉、中尉。 专业技术军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将至少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为大校至上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校至少尉。 志愿兵役制士兵按军衔等级分为:高级士官(六级土官、五级士官);中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初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义务兵役制士兵为最高军衔。海军、空军士兵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二字。 当今世界各国的军衔等级设置 当今世界各国的军衔等级设置不同:多数国家军官分将、校、尉三个等级;部分国家在将官之上还没有元帅,军衔分帅、将、校、尉四个等级。还有一些国家把准将作为非将

非校的特殊军衔。另有个别国家把准尉当作不同于尉官的单独一级军官军衔。士兵军衔,各国通常分为军士(士官)和兵两个等级。如此细分起来,各国军衔最多可分为帅、将、准将、校、尉、准尉、军士、兵八个等级。 元帅目前,俄罗斯、朝鲜、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蒙古、古巴、英国、法国、印度、泰国、阿富汗、葡萄牙等十几个国家设有元帅军衔。美国于第二次南北大战后期正式设立的五星上将衔,等同于盟国的元帅。除朝鲜之外,其他国家的元帅目前只有一级。不少国家的元帅衔一般只在战时授予功勋卓著的高级将领,平时很少有人被授予。如美国目前已没有在世的五星上将;法国的元帅,也是作为荣誉军衔,只授予德高望重的逝世上将;印度历史上也只有一人荣获元帅军衔,他是第三次印巴战争时期的陆军参谋长马尼克肖。还有个别国家,并未正式设元帅衔,但在战时曾有人被授予元帅军衔。如芬兰法定最高军衔为上将,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军队总司令曼纳海姆曾被授予元帅军衔。 将军世界上共有100多个国家设有将官军衔。其中,多数国家的将官分为四级。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和一些较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将官分上将、中将、少将、准将四级。前苏联、东欧各国、朝鲜、越南、蒙古、古巴等国的将官一般设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四级,不设准将。只有波兰例外,将官设五级(大、上、中、少、准将)。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国,既不设大将,也不设准将,将官分上将、中将、少将三级。以英国为首的英联帮国家和阿拉伯国家,准将既不算将官,也不算校官,而是作为将、校之间的特殊军阶看等。因此,这些国家的将官军衔实际上大多为少将至上将三级。一些中、小国家,将官等级少,有的以中将、少将或准将为最高军衔。拉美一些小国,如厄瓜多尔、洪都拉斯、萨尔瓦多等的将官只有一级,就叫"将军"。 有些国家将官的衔称比较特殊,如日本的将官称"将一"、"将二"、"将补",通常译为上将、中将、少将。越南海军将官军衔分为"海军都督"、"海军副都督"、"海军准都督",应套译为海军上将,海军中将、海军少将。瑞士高级军官军衔分四级;将军、军长、师长、旅长,分别相当于别国的上将、中将、少将、准将。智利陆军将官设四级,衔称为上将、四星中将、中将、少将。 校官所有实行军衔制的国家,都有校官军衔。东、西方各国绝大多数都设上校、中校、少校三级,只有中国和朝鲜校官为四级,多一级大校。越南虽然也设大校,但已于1982年取消了上校衔,实际上也是分三级(大校、中校、少校)。日本中级军官军衔称"佐"。旧日军军衔佐官设大佐、中佐、少佐三级,相当于别国的上校、中校、少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自卫队军衔佐官设一佐、二佐、三佐三级,亦相当于上校、中校,少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