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音系统对英语发音的负迁移
汉语拼音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探究

汉语拼音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探究在我国,中学生学习英语语音时很容易受母语发音——汉语拼音的影响,中学生英语语音学习情况常常不尽如意,他们易受汉语拼音干扰,难以读准单词。
尤其在没有系统学习音标时,学生对陌生的英语单词不易识别,往往错误地把一些英语单词等同于汉语拼音。
有的学生为了记住单词读音,就用汉字或汉语拼音为其“注音”,这对于某些词汇短时内易于记忆,但是发音非常不准确,即使将来学了英语音标,要纠正也很难。
汉语拼音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作用难免存在,尤其是对于初学英语的学生,这种负迁移作用更为明显。
本文将总结分析当前中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一些减小汉语拼音对中学生英语语音学习负迁移的建议。
一、汉语拼音对英语语音负迁移的研究背景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阶段是人类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抓住此时解决语音问题正合时宜。
从国内研究来看,汉语拼音对英语语音的影响,学者们大多以二语习得中的迁移理论为研究基础。
肖玲在《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中详细谈论了母语迁移理论。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有正迁移和负迁移现象,并指出正、负迁移均不能忽略,应当正确对待,要有效促进正迁移,抑制负迁移。
而大量研究也表明,在我国,汉语拼音对英语语音有正迁移,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负迁移。
有的学者提出要通过利用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以促进英语语音学习。
如张允、李英杰、刘佳在《试论汉语拼音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正迁移作用》中探讨了汉语拼音经过正迁移的过程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并以英语音标的教学为出发点,认为教师应充分利用正迁移,通过生动灵活的手段,借助各种现代化教具,形象描述,揭示、突出两者的差异性,帮助学生将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之上,实现快速、高效的学习目的。
还有的强调英语语音学习需要减小汉语拼音对其负迁移作用。
邓育丹的《英语语音学习中汉语的负迁移及其应对策略》指出,汉语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主要表现在对英语元音、辅音的负迁移。
齐超在《英汉语音中相似音素对比分析——浅谈汉语拼音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迁移影响》中对比分析了汉语拼音与英语音素的诸多相同之处,并提出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应适当地加入与母语相比较的元素,将汉英相似的音素区别开来,进行对比学习,抑制其负面影响。
汉语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作用及教学建议

汉语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作用及教学建议作者:曹敏来源:《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03期摘要:学习一门外语,语音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在此过程中,母语的干扰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主要探讨了汉语语音对英语语音的学习所产生的负迁移作用,并尝试性地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以期帮助教师在语音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克服这种负迁移作用。
关键词:语音学习母语负迁移教学建议1 引言在我国,许多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表达中都含有浓重的中国腔,显得不够流利、地道,甚至会带来交际困难。
这种现象,很有可能是受到了母语——汉语的影响,学习者往往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利用母语中近似的音去代替英语中的音,造成发音不准。
虽然近年来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迁移现象已经受到了应用语言学家以及广大英语教学研究者的普遍关注,然而专门针对母语对英语语音学习所产生的负迁移作用的研究却为之较少。
本文将主要对英语语音学习中汉语(在本文中指的是普通话)产生的负迁移作用进行探讨,并尝试性地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以期能够帮助教师在语音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克服这种负迁移作用。
2 汉语的负迁移作用语言迁移(language transfer),是指“一种语言对学习另一种语言产生的影响”。
(Jack C.Rechards,John Platt,Heidi Platt,2002)其中,对目的语的学习过程产生促进作用的转移称为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而对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导致错误和困难发生的转移则称为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
Rod Ellis认为,母语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错误的根源之一,母语的这种影响就是它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的负迁移作用。
(Rod Ellis,2000)他还指出,这种现象在二语的语音学习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Rod Ellis,1999)同样地,Allan James也认为:“本族语结构对第二语言结构的影响,在语音方面比其他方面大得多。
汉语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影响

汉语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影响作者:杨静洁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2期摘要:中国学生在学习了很多年英语之后,英语语音方面却还存在很多错误,其中一个原因是受汉语负迁移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汉语对英语音素,重音和节奏感三个方面的负迁移。
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对比分析,必要输入和有效反馈等英语语音教学建议。
关键词:负迁移;音素;重音;节奏感作者简介:杨静洁(1981-),女,汉族,山东潍坊人,讲师。
[中图分类号]:H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11.引言随着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越来越多,英语,尤其是英语口语变得越来越重要。
很多人花了大量财力物力精力学英语,一张嘴发音却是错的,导致英语发音很糟糕的原因有很多,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汉语对英语语音负迁移的影响。
语言的迁移,指的是学生在理解外语句子或在用外语表达思想时,常会把母语的某些语言规则或语言模式套用到外语中,以满足表达或理解的需要。
在母语向外语迁移的过程中,如果母语语言规则或模式与外语的语言规则或模式相吻合,可以促进外语学习,这种情况称为正迁移;反之,如果母语语言规则或模式与外语的语言规则或模式不相吻合,就会导致外语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这种情况被称为负迁移。
2. 汉语对英语语音负迁移的表现形式在英语语音层面,以下几个方面最容易受到汉语负迁移的影响:1)音素的负迁移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语系,在发音方面两种语言就会有很多巨大差异。
在学习英语之前,中国学生已经习惯了汉语的发音系统和音位系统,所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当有些英语音素在汉语拼音中找不到对应的音时,他们就很容易用汉语中的某些音位和发音来代替英语中的发音。
比如汉语发音中没有英语摩擦音/ɵ/,很多中国学生就用汉语拼音s来代替/ɵ/,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很多人把think读成sink了。
再加上中国多地有不同的方言和发音习惯,就更会使英语发音变得五花八门,这种现象在大学生的英语口语中非常多见,比如有的地区汉语拼音里面的sh和s是不分的,这个地区的学生就会无意识地把这种语言习惯带到英语中去,导致音素/ʃ/和/s/不分,把show和so的发音混为一谈。
汉语对英语语音负迁移的影响因素及教学对策

语言” 。而语调只和整个句子的表达相关 , 单词是没有声 调区分的。单 使用国际音标 , 准确的发 音不可能从书 面符号来。实 际上 , 会国际 音 “ 词的声调不改变它的词义 , b o/ u/ 如 ok b k 在读成 平调 、 升调 或降洞 时始 标 却发音不准的人很多。因此在英语学 习的最起始阶段 , 过分 强调音 终是 的意思 , 英语 的单词被 用于句 子时 , 书” 但 就要赋 予它 一定 的语 标的教学 , 容易造成学生学习的负担 , 不利于学 生的交际能力与学 习兴 调, 来表达说话 者的态度 、 语气等。这种语调 的核心一般放在语句 的末 趣的培养 。但是 , 随着学生英语水 平的不断提 高就要 及时的 引进国际 尾 , 以语音学家把英语叫做语调语言。如 :hssyu sa. 未的 音标的教学 。 所 T ii or et句 降调表示肯定的语气 , T i iyu / sa?表 示疑 问的 口吻。中国学 但 h o r et ss 3 重视 语 音 训 练 、
入 和语 音训 练 , 着 学 生 英语 水平 的 不 断 提 高 审 慎及 时 的 引进 国际 汉语 ; 英语学 习; 音; 语 负迁移 ; 教学对策
一
、
引言
成[Ol ] ;2 英语 中常 以辅音缀尾 , s i等 ( ) a 而汉语音节除 ( ) n ) n 和( g 外都 是元音缀尾 , 这样 学 生 很容 易在 辅 音 后 面加 上一 个 元 音, 如 , i 例 bk e [a ] b i 被读成[ a o 等 ; 3 英语 中的音素 [] k bi ] ( ) k J 出现 在辅音 前很常见 ,
1 重视 英 语 初 学 者 的 标 准语 音 的输 入 、
个不同的语系 , 汉英两种语 音的音位 系统不 同, 位的分 布互不 对应。 音 因此 , 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的过程中 , 就极容 易不同程度地受 到母语 影 响, 妨碍学生准确地掌握英语语音。产生不 良的影响 , 即语音负迁移 。
汉语语音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探析

利完成。
一
、
语 言 负 迁 移
沉闷。 尤其是多音节单词中, 存 在 重 音 和次 重 音 的多 音节 单词 更 容 易 受 到汉 语 的影 响 . 影 响发 音 单 词 的语 调 和重 音 。
汉 语 语 音 对 英 语语 音负 迁 移 的 解 决措 施 迁移 . 本 意 为 离 开原 地 而 转 换 到 另 一 地 点 . 或 是 受 自然 力 的影 三 、 . 加 强理 论 育 心理 学家 奥 苏 伯 尔 将 该 词 引用 1 如果 说 掌 握 英 语语 音 是在 建 造 一 座大 厦 ,那 么 语 音 的理 论 知 到 教 育 心 理学 的研 究 范 畴 中 。 即在 一 种 环 境 中获 得 的 认 知 、 技 能 或
方面。 1 . 元 音 负迁移
选 择 英 国 或是 美 国 的模 仿 对 象 。模 仿 完 全 可 以 在 寓 教 于 乐 的 环 节
中进 行 , 如 听 英语 歌 曲 , 体 会 他 人 如何 处理 连音 、 吞音等情况 ; 看 原 1 . 1 单元音。 汉语 拼音 中 的韵 母 部 分 和英 语 音 标 中 的元 音 部 分 声 大 碟 , 理 解 日常 生 活 中 的 口头 用 语 , 体 味 不 同 的人 带来 的 不 同 的 存 在 相 似 之处 . 但 绝 不存 在完 全 相 同 的部 分 。在 学 习元 音 时 , 中 国 音 色 和 语 调 ; 学电台主持 , 电 台 主 持 特 殊 的 语 速 和 腔 调 是 很 好 的 学
好 而标 准 的语 音 , 有 助 于形 成 听 、 说、 读、 写 等 各 项基 本 能 力 。 因此 . 没有 系统 学 习 过 音 标 、音节 和语 调 的学 生 。缺 乏 语 调 和 重 音 的英 研 究并 解决 汉 语 语 音 对 英 语语 音 的 负迁 移 ,有 助 于英 语 学 习 的顺 语 . 说 出来 显 得 十 分平 淡 且 衔 接 不 自然 , 一 味 的 降调 也 会 让 人 感 到
汉语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及对教学的启示

汉语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及对教学的启示摘要:语音学习是学习外语时迈向掌握目的语的第一步。
语音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关键和难点。
而中国学生学英语耗时多收效低的现状一直是英语教学方面力求解决的问题。
中国学生对语音方面的掌握尤其不理想。
在影响中国学生语音学习的多种因素中,学习者母语即汉语对学生英语语音学习的干扰和影响不容忽视。
本文主要从汉语对英语语音的元音和辅音的负迁移角度来分析,并提出克服母语语音对英语语言产生负迁移作用的教学方法,以利于教学中有的放矢,有目的地提高中国学生的语音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汉语;语音;负迁移;语音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75-02语音学习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现实生活中的交际与沟通,而交际能力获得的情况也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态度。
当前中国学生的现状是英语语音学习受母语影响的原因,带有浓重的中国味,有些变味的语音甚至影响到日常交际,甚至一些错误的语音习惯已经根深蒂固,使得学生正确的语音学习变得更加困难。
因此,帮助中国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语音,各个方面都要找出影响其语音学习的原因,学生自身的因素,教学方面的因素,英语环境的因素等。
近几年,学者对中国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况的研究一直是教学方面的重点,对中国学生语音学习的研究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近年来,学者的重点多在各地方言对学生英语语音的负迁移影响。
研究者们普遍认为,语言的社会功能是通过语音实现的,在中国,虽然母语为汉语,而各地学生的方言体系之复杂和庞大,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前,对各自地区的方言系统已经掌握了,语言学习也符合先入为主的规律,各方言发音习惯也就深深植根于学生的语言体系里,再学新的语言,就会对新语言体系形成排斥作用,产生消极的影响。
本文将从母语对英语发音学习的负迁移角度来分析影响成因,中国学生的错误发音情况以及特征,并提出一些对英语语音教学的启示。
详析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

详析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详析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导语:学习迁移是指学习一种知识、技能对学习另外一种知识、技能产生的某种影响。
这种迁移既包括正迁移又包括负迁移。
下面是一篇详析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的文章,欢迎阅读。
正迁移对事物起积极促进作用,而负迁移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干扰妨碍作用。
我们知道,汉语对英语学习既有正迁移作用又有负迁移作用。
例如,汉语已有语法的学习对英语同类语法学习的理解,汉语语言知识的积累对更好地理解英语大有裨益;同时,汉语对英语学习又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即它的负迁移作用。
以下从语音、语法、词汇、句法、文化交流及篇章等方面讨论一下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并探讨一下最大限度减少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的一些策略。
1.语音汉语的读音是由拼音构成的音节组成,拼音分声母和韵母,而英语单词的读音则是由音素构成的音节组成,音标又可划分为元音和辅音。
事实上,英语中的元音就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辅音则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声母。
但英语中的双元音,在汉语中却没有韵母与之相对应,这就造成了英语中双元音[ai]易读成汉语中的ai等音;汉语里的t、k、p不送气也不爆破出声,而英语里的[t]、[k]、[p]要送气爆破却不出声。
因此,中国学生在学习这几个音标时,往往会把它们发成“特”、“克”、“泼”等音。
无意之中加上了一个音。
为此,要克服汉语拼音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发音规则,还应该强调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让学生在练习中跟磁带拼读,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彻底排除汉语拼音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干扰作用。
2.词法汉语与英语在词汇和语法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汉语是表意文字;英语是词形变化的文字(inflectional)。
汉语中的名词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而英语里的名词却有可数与不可数之分,可数名词又有单、复数的变化。
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名词的时候,由于受汉语负迁移的影响,很容易混淆可数与不可数名词的概念,常常会犯诸如将不可数名词加上复数,而可数名词却不加复数的错误。
汉语拼音对英语语音学习的正负迁移

1762019年42期总第482期基础教育研究ENGLISH ON CAMPUS汉语拼音对英语语音学习的正负迁移文/王 华 张 琪【摘要】汉语拼音与英语音标之间存在着很对相似之处,因此在英语语音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的迁移会对英语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主要探究英语语音教学中如何运用汉语拼音对英语语音学习的正迁移去帮助高中学生学好英语,以及如何规避汉语拼音与英语语音学习负迁移的影响,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关键词】汉语拼音;英语语音学习;正负迁移【作者简介】王华,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中学;张琪,甘肃省金昌市金川总校龙门学校。
元音音标有长元音与短语音之分。
受汉语拼音的影响,中国学生在发音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问题:长音不足,发音不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将以下几个音标混淆在一起[i:]-[ɪ]、[u:]-[u]。
此外双元音的发音要遵循以下发音规则:从前一个元音向第二个元音滑动,滑动的速度相对较慢,发音过程中口型变化幅度大,合音效果比较明显。
但是汉语韵母的发音与音标中双元音的发音规则恰恰相反,汉语韵母两个音节之间的滑动速度较快,发音过程中口型变化较小,听不出明显的合音效果。
受汉语拼音的影响,大部分学生都存在双元音发音不足的问题。
音素发音问题:音标学习中,发音中有擦音、鼻音、变音、唇齿音等。
如果学生对汉语拼音发音与英语音标发音进行区分,就很容易出现单词读错的问题。
如[θ]与[s]的发音。
[θ]的发音属于齿擦音,发音时需要轻咬舌尖部位。
而汉语中[s]则不需要注意这些问题。
汉语[w]与[v]之间的区别,汉语中[w]是一个声母,发音时向外凸起,嘴唇呈圆形。
而[v]是一个带有轻微摩擦的声唇齿音,发音时上唇要咬着下唇,使气流发出时带有摩擦,声带要发生相应的振动。
但学生在发音之中很难区分[w]、[v]之间的差异,在读单词的过程中将[v]的音发成[w]。
三、结束语对于汉语学习者而言,他们处在一个母语的学习环节中,对于汉语拼音的发音规则很容易掌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引言 汉 语 是 声 调 语 言 (tone language), 而 英 语 属 于 语 调 语 言 (intonation language)。 两者有很多相同点,但在语音发音上也 存在很大的差异。 这些差异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学生的英语 学习。 因此,研究其差异对中国学生所带来的影响并且在英语 教学中尽量克服其影响已变得迫在眉睫。 本文通过对英语初 学者的录音并分析其中一位的发音, 以及通过之后笔者与20 名初一学生的英语谈话, 着重研究汉语语音系统对中国英语 初学者英语发音的负迁移现象, 以及这些迁移现象对英语教 学的启示。 二、迁移 “迁 移 ”(transfer)一 词 来 自 拉 丁 语 “transferre”,意 思 是 “表 现,印刷,铭刻”,是从一种层面复制到另一种层面。 行为主义 心理学家们把迁移定义成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借助已有知 识或技能获得新知识或新技能这一现象,这一现象将会产生 新的效果。 后来语言学家采用了这一词语,例如:语言迁移 (language transfer)。 这 一 概 念 最 早 出 现 在 美 国 语 言 学 家 Robert Lado 的 《 跨 文 化 语 言 学 》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1957)中 ,是 指 在 第 二 语 言 或 外 语 学 习 中 ,学 习 者 由 于 不 熟 悉目的语的语法规则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母语的规则来 处理目的语信息这样一种现象,它多半出现在第二语言或者 外 语 学 习 的 初 级 阶 段 ( 张 国 扬 、 朱 亚 夫 ,1996:128)。 Lado (1957)同 时 提 出 了 对 比 分 析 假 说 :语 言 迁 移 现 象 是 语 言 习 得 中的主要障碍,而通过分析比较母语与目的语可以预测第二 语言学习者易犯的错误和学习难点。 Lado等人总结道:“母语 与目的语中相似的成分容易学、相异的成分难学。 ”这种观点 用 公 式 可 以 表 达 为 “距 离=难 度 ”,即 母 语 与 目 的 语 的 距 离 大 小和目的语学习难度成正比。 后来大量的实证研究在对比分 析 的 基 础 上 展 开 探 讨 了 “距 离 ”和 “难 度 ”的 关 系 。 例 如 :Nagaraa(1972)证 实 日 本 人 说 的 英 语 句 子 里 面 有 相 当 一 部 分 是 具有日 语 特 色SOV结 构 ;Keller-Cohen(1979)证 实 德 国 学 生 学 习英语疑问句时进步很快,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两种语言疑问 句 的 一 致 (转 引 自 王 文 宇 ,1999)。 近 半 个 世 纪 的 研 究 证 明 了 语 言 迁 移 现 象 的 存 在 及 其 对 二 语 习 得 的 影 响 (Ellis,1994; Odlin,1989)。 上 个 世 纪90年 代 以 来 ,语 言 学 家 们 开 始 从 认 知 理 论 出 发 研究语言迁移,并注意到学习方法的迁移。 例如:郭纯洁、刘 芳 (1997 ) 分 析 了 12 名 中 国 学 生 用 有 声 思 维 法 (thinking aloud)看 图 作 文 的 结 果 ,结 果 显 示 汉 语 在 英 语 输 出 过 程 中 的 参 与 量 很 大 (55%)。 92%的 学 生 一 看 到 图 反 映 出 的 语 言 是 汉 语;他们组织文章、遣词造句时也是半英半汉,特别在造句时 直 接 用 英 文 写 的 句 子 只 有9句 ,占 所 有 句 子 的6%,大 部 分 在 成型之前都夹有汉语。 语言迁移是一个复杂而受诸多因素影
32
变迁。 元四家以多种面貌呈现了元代山水境界的交响曲。 从画
面上看,黄公望与王蒙呈现的是全境山水,如黄公望的《富春 山居图》和王蒙的《太白山图》,气势宏大。 吴镇与倪云林则表 现的多为山的一个片段,像吴镇的《清江春晓图》和倪云林的 《雨后空林图》,虽然境已较大,但仍然是山水的一个局部。 从 画境上看,王蒙的大幅山水,如《葛稚川移居图》细密繁富,气 势恢宏。 黄公望的全景山水则密中有疏,繁中有空,《九珠峰翠 图》中可见一斑,由山中的水、路、云显出了空的韵致。 吴镇的 山 水 ,特 别 是 那 些 以 山 (近 山 )、水 (山 中 之 水 )、山 (远 山 )三 段 式 结 构 的 画 ,如 《渔 父 图 》,呈 现 出 了 虚 与 实 之 间 的 平 衡 ,其 空
响和制约的认知过程,它对二语习得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 了重要贡献。
当然, 已掌握的知识对于新知识的影响可以产生不同的 作用,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Thomdike的共同迁移元 素 理 论 , 语言迁移一般有两种类型: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发生在已 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促进新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上,起 积极作用,而负迁移则阻碍新知识、技能、方法的学习,导致学 习困难,起消极作用。 后者在学习的基础阶段尤为常见。 在英 语教学中,语言迁移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用及文化 等方面。
周刊 2009年第46期 ○ 文学语言学研究
汉语语音系统对英语发音的负迁移
王瑶
(徐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摘 要: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正因为两 者间语音系统的差异, 汉语对于英语发音的学习存在负迁移 现象。 而且这已经影响到了中国学生的英语习得。 所以为了分 析负 迁 移 现 象 , 本 文 使 用Cool Edit Pro 2.0录 制 了 一 名 中 国 英 语初学者与他人的对话,并进行分析。 通过研究发现,在他的 发音中没有连读和语调变化的现象,这是受汉语发音的影响。 由此可见,中国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学生英语听力 和模仿的训练。
三、研究方法 本 研 究 邀 请 了 两 位13岁 的 男 孩 作 为 发 音 人 员 进 行 对 话 , 其中着重研究一位来自徐州撷秀中学初一的学生(以下简称 H)的发音,他小学在徐州市郊某一寄宿学校学习,已有三年的 英语学习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他对物理化学比较感兴趣,但 不太与人交流,对英语学习也没多大兴趣。 因此他的英语口语 只是一般化。 本 项 研 究 调 查 使 用 了Cool Edit Pro 2.0记 录 了H与 其 同 伴 (以 下 简 称 X)的 对 话 ,大 约 30分 钟 ,为 了 方 便 研 究 , 本 研 究 抽 取 所得音频信息中的两段用文字形式表现出来,并且添加了必 要的注解,在汉语出现的地方用拼音来表示。 录 音 分 析 之 后 , 笔 者 又 与 20位 来 自 徐 州 5所 不 同 学 校 的 初 中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英语谈话,重点关注发生在X身上的英语 发音负迁移现象。 四、实验分析与讨论 1.在 连 读 方 面 的 困 难 与 问 题 从本研究所得的录音中发现H说的每一句话中的每个单 词之间总是有一定的缝隙, 这样就使得他的话语听起来不连 贯,也很僵硬。 例如: I/think/it/is/time/for/you/to/go/to/the/airport/now. What/time/is/it? ...tigers/have/the/brightest/eyes/of/all/the/animals/on/the/earth. 单词与单词之间的空格特别明显,都有所停顿,这样在一 句话中就没有了连读现象。尽管H能够把每个独立的单词发得 清晰,但在节律上还有所欠缺,好像他没有意识去把一个句子 分成一块一块的,把几个单词连在一起读,只是觉得每个单词 只要发清晰了就足够了。 因此他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该连读、什 么地方该停顿。 同时,在笔者与来自5所不同学校的20名初一 学生英语交谈时,也发现了60%的学生有和X同样的现象。 由 此可见,这种现象在中国英语初学者身上很容易发现。 正是因 为在汉语中一字一音节,音节与音节之间的界限较为明显,几 乎每个音节都要清清楚楚念出来, 所以中国英语初学者们在 读、说英语时就没有连读消音的习惯。 然而,连读在英语发音上是很重要的。 在一个词组或一串 话语发音中, 连读的发音是指由于元音和辅音之间的影响使 得相邻的两个单词通常连在一起发音。 在同一意群中,如果一 个单词以辅音结尾,下一个单词以一个元音开头,那么这两个 单词的发音将会自然地连读在一起形成另一种发音。 例如: put it on,not at all,come in,good idea。 采用连读的方式可以使 英语发音更加流畅,同时更能凸显口语交际的效果。 当然,在 英语中除了“辅音+元音”需要连读外,“元音+元音”也要自然 而不间断地读到一起,如you are,three hours等。 另外还有“r/re+ 元 音 ” 型 连 读 ( 如 there are), “ 辅 音 + 半 元 音 ” 型 连 读 ( 如 thank
31
○ 文化艺术研究 2009年第46期
周刊
从元四家山水画看中国文化的虚实精神
郭原
(盐城师范学院 美术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摘 要: 元四家山水画是整个元代绘画的最高成就,他们 创造的山水画境体现了元人对心灵节操的执守。 解析元四家 山水画的内在精神,从中国文化的角度,理解画面中的虚实, 更是画家将自然之境化为胸中之意的深刻体悟的结果, 是画 家主观精神和艺术修养的体现。
关键词:元四家 山水画 虚实精神
元代山水画是继五代之后中国山水画的又一高峰, 也是 中国古代山水画抒情写意一格的最高峰。 元四家代表了元代 文人画,是整个元代绘画的最高成就。 他们创造的山水画境 既体现了元人对心灵节操的执守, 又显示了山水画在元代的
you,meet you)等。 上述所描述的汉语对英语连读的影响属于母语的负迁移
现象,同时连读也是影响中国学生听力的主要因素。 如果学生 忽略了连读这一现象,那么他们就会对此不熟悉,并导致听力 理解中听不懂单词并对整篇材料产生误解。
2.在 语 调 方 面 的 困 难 与 问 题 语调是指人们说话时抑扬顿挫的音调。 恰当的语调使用 可以正确传递说话者的意图。 但在录音中,几乎所有的句子H 都是采用降调。 例如: What time is it?↓ 只有一句采用了升调:I love YaoMing.↑ 同 时 ,H所 发 的 每 一 句 话 中 几 乎 所 有 单 词 音 调 都 在 一 条 直 线 上 。 在 笔 者 与 来 自5所 不 同 学 校 的20名 初 一 学 生 英 语 交 谈 时 ,也 发 现75%的 学 生 有 和X同 样 的 现 象 ,这 种 现 象 在 中 国 英 语初学者身上也是很常见的。 很多中国英语初学者对于语调 都很迷茫, 不知道什么时候该使用升调、 什么时候该使用降 调。 这主要是因为汉语是声调语言,一字一声调。 汉语中声调 可 以 分 为 “阴 平 ”(“-”)、“阳 平 ”(“′”)、“上 声 ”(“ˇ”)、“去 声 ” (“ˋ”)。 然而,英语是一个意群一个声调,它属于语调语言,其话 语的音高变化总是表现为不同的语调,其长度总是与单词、短 语或句子的长度相当。 语调可以表达不同于词汇意义的意思, 甚至表达与词汇意义完全相反的意义。 它是英语中一个很特 殊的特征,它源自声调的音阶,可以笼统地分为升调和降调。 前者经常用来提出疑问、请求,传达对某件事的不确定或出于 礼貌用法。 后者则经常用来表陈述、肯定、命令等语气,例如对 比下面两个句子: (1)The novel is interesting,isn’t it?↑ (2)The novel is interesting,isn’t it?↓ 句1)中 采 用 的 是 升 调 ,里 面 包 含 了 疑 问 ,“这 本 小 说 真 的 有意思吗? ”可能言外之意是说话者认为这本小说没意思。 而 句(2)采用的是降调则表示 肯 定 :“事 实 上 这 本 小 说 有 意 思 ”。 因此我们看出正确地使用语调在交际过程中是很关键的。 对于中国英语初学者来说, 恰当地运用语调可能有一定 难度,这也是汉语对英语发音的另一个负迁移现象。 很多中际的效果。 3.建 议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汉语语音系统已经影响到了中 国英语初学者的英语学习。 所以对于教师来说,给学生足够的 听力练习是很必要的, 尤其是真正英美国家日常交流的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