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之病句修改作业(全国卷用)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7)

2020届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耀华号”,7月31日从重庆港开出,本月3日6点50分左右行至牌县航段,船舵突然失控,船体搁浅,并且严重倾斜。
长江港务监督局迅速组织救援,但因水位只有1.7米,客轮的吃水线是24米,再加上近期长江退水速度较快,因此4次救援全部失败。
船上243名旅客被困12小时后,在有关部门组织下安全抵达武汉。
答:答案关键信息:①3日6点50分;②“耀华号”在牌县搁浅;③长江港务监督局4次救援失败;④被困旅客最后安全抵达武汉。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概括语段的能力。
概括材料的内容要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总结、分析,得出本题中要回答的问题的答案。
本题是一则新闻报道,核心事件是:“耀华号”油轮的搁浅与救援。
要抓住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事件的过程、结果几个环节进行压缩。
事件发生的时间:3日6点50分。
地点:牌县。
救援过程:长江港务监督局4次救援失败。
结果:被困旅客最后安全抵达武汉。
2.根据下面内容,概括快递小哥工作的三个特点。
国家邮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8家全国网络型快递企业的职工人数达108.4万,快递行业的职工总数估计超过140万。
快递小哥每天早上5点多就得起床,6点多就要进入工作状态,直到下午6点才可能忙完。
遇上“双11”等网购高峰期,就要通宵工作。
除春节外,几乎没有休息日。
他们每天要派送100多件快递,打100多通电话。
绝大多数的客户对快递小哥都态度很好,但也有个别客户,故意刁难小哥,一个快递件让他们白跑好多回。
遇到此类情况,快递员一般都只能忍着,一方面不想惹事,一方面也出于经济考虑不想招来投诉。
“客户一个投诉电话,就可能让我们几十个快递白跑了。
”答:答案时间长、工作量大、心理压力大(或:易受委屈)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
从“快递小哥每天早上5点多就得起床,6点多就要进入工作状态,直到下午6点才可能忙完”概括出时间长,从“他们每天要派送100多件快递,打100多通电话”概括出工作量大,从“故意刁难小哥,一个快递件让他们白跑好多回。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8)

2020届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状元笔记”的热销,究其原因,是国人的“状元”情结在作祟。
今天,虽然高考与科举大相径庭,但作为最严格的全国性标准化选拔中脱颖而出的高考状元身上仍然寄寓着千百年来国人集体意识中的“精英”崇拜。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________的,学习“状元笔记”并不能让人步入精英行列,这个道理众人皆知。
( )说到底,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有“状元崇拜”情结。
“状元笔记”凝聚着“学霸”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倘若“状元笔记”名副其实,学生将其拥有的文化资本进行利益变现________。
然而,目前网上的“状元笔记”大都是“赝品”。
商家往往为迎合家长、学生的需求,将一些所谓尖子生的笔记贴上“状元笔记”的标签,________,进行营销。
可见,对于“状元笔记”,消费者应理性地对待。
一方面,“状元笔记”质量参差不齐,学生难分好坏,很容易上当受骗。
另一方面,学生之间具有很强的差异性,“状元笔记”即便是真的,也不是每人都适用的“考试秘籍”。
与其________,捧着一本不属于自己的“秘籍”而顶礼膜拜,不如学习状元们求真务实、刻苦钻研的精神。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恰当的一项是( )A.一蹴而就无可厚非鱼目混珠拾人牙慧B.一蹴而就无可非议鱼龙混杂亦步亦趋C.一挥而就无可厚非鱼目混珠亦步亦趋D.一挥而就无可非议鱼龙混杂拾人牙慧解析: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
第一处强调成功不是轻而易举,应该用“一蹴而就”。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
无可厚非:表示没有可过分责难的。
第二处强调学生将其拥有的文化资本进行利益变现不可过分责难,应该用“无可厚非”。
鱼龙混杂: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
鱼目混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第三处强调用“赝品”充当真的状元笔记,应该用“鱼目混珠”。
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 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3)

2020届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请仿照示例,另选对象,写一组对话。
要求和示例句式一致,内容贴切,语意连贯。
(6分)示例:“我们萧萧的树叶都用声响回答那风和雨。
你是谁呢,那样的沉默着?”“我不过是一朵花。
”答:解析:仿写时,先要注意领会“树叶”和“花朵”的关系,表达的情感以及使用的修辞手法。
拟写答案时,可以选择“蝴蝶与小草”“星星与月亮”等属性一致的事物。
再要注重分析示例表述的句式特征以及使用的修辞手法。
示例使用拟人的手法写一组对话。
第一句话,首先写“我们”(树叶)的特征,然后询问对方“沉默”的原因;第二句话,写“花朵”的回答。
参考答案:(示例一)“我们翩翩的蝴蝶都用舞姿打扮那春与夏。
你是谁呢,那样的安静着?”“我不过是一株草。
”(示例二)“我们闪闪的星星都用光芒照耀那天与地。
你是谁呢,那样的羞涩着?”“我不过是一弯新月。
”2.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花朵”“刺枣”作为描述对象。
(5分)示例:我不是妩媚的花朵,只会给你我的娇柔。
我是山野的刺枣,教你在贫瘠中育果。
答:解析:作答本题要注意在句式和结构上与示例一致,并且要选好恰当的对象并准确描述对象的特点。
参考答案:我不是柔弱的柳条,只会给你我的感伤。
我是沙漠的胡杨,教你在焦渴中发芽。
3.依据下面的示例仿写,要求合乎事理,句式、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江南”作为描述对象。
(5分)示例:春天,遂想起江南,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采桑叶于其中,捉蜻蜓于其中答:解析:仿写句子要注意“形似”和“神似”。
“形似”,要注意句式、修辞等;“神似”,要注意情感、事理等。
明确这些后,选取恰当的对象进行仿写即可。
参考答案:春天,遂想起童年,诗文里的童年九岁时放风筝于其中,打弹珠于其中4.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遗产。
请参照示例,从二十四节气中另选一个节气来仿写一首小诗,内容要合乎该节气的特点。
(5分)示例:立春一枚草,又一枚草拱破冬天厚厚的壳在暖风里摇着生命颤颤的渴望答:解析:本题规定了仿写的内容,即二十四节气之一。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3)

2020届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一般而言,文物离大众生活较远,通常会给人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而 ________ 上百万件文物、承载中国文化记忆的故宫更是给人这样的感觉。
原创文化综艺节目随着这两年的兴起,一系列节目如《国家宝藏》《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让高高在上的故宫可以零距离甚至是近距离地与大众接触,文物不再“冷”。
最近热播的大型文化节目《上新了,故宫》另辟蹊径,以打造文化创意产品为目的,通过文化探秘,揭开历史的面纱,让承载文化记忆的文物以真实、生动、具体的方式融入大众生活。
其中,文化探秘是该节目的一大亮点,通过对故宫文物的探寻,观众得以发现 ________ 在其背后的神秘故事与文化价值。
节目中的神秘嘉宾带领观众走进故宫识宝,探寻故宫未知世界。
随着探索的一步步深入,一个个被揭开的秘密让所有国人不禁对古人的智慧 ________ ,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节目的另一个亮点,则是采用现代科技与另类表达的方式对知识进行讲述、对历史进行还原。
现代科技与古老文化的和谐共生,让故宫不再是冰冷、严肃而又高高在上的历史承载体。
( )。
它与嘉宾“甜蜜互动”,被誉为故宫文化的“百科全书”。
而节目中的情景再现更是让观众 ________ ,不断地穿梭于古今之间。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节目潜移默化地传递了中华文化的价值,提升了文化自信。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珍藏隐藏肃然起敬身临其境B.珍藏躲藏肃然起敬设身处地C.保藏躲藏奉若神明身临其境D.保藏隐藏奉若神明设身处地解析:A [珍藏:①认为有价值而妥善地收藏。
②指收藏的珍贵物品。
保藏:把东西收存起来以免遗失或损坏。
材料中故宫文物应该是有价值的且需要妥善收藏的,相比“保藏”,“珍藏”更能体现文物的价值,故用“珍藏”更合适。
隐藏:藏起来不让发现。
躲藏:把身体隐蔽起来,不让人看见。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之病句修改作业(全国卷用)

2020届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之病句修改作业(全国卷用)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对世界文学的了解,也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作家对本土文化传统重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先锋文学诸多作家重新回到了文学的现实主义立场,用心描绘中国故事。
中国文学正向世界发出自己有力的声音、建构起自己鲜明的形象,正进入繁荣发展的新时期。
A.近年来,先锋文学的诸多作家重新回到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立场,用心描绘中国故事。
B.近年来,诸多先锋文学作家重新回到了文学的现实主义立场,用心描绘中国故事。
C.近年来,先锋文学的诸多作家重新回到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立场,用心讲述中国故事。
D.近年来,诸多先锋文学作家重新回到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立场,用心讲述中国故事。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有许多共通性。
比如,科学与传播都需要质疑精神。
科学上的权威理论要接受质疑,被后人不断完善,甚至最终被否定;同样,对信息传播也需要养成质疑的习惯。
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A.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B.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C.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D.如果受众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对农民来说,背井离乡和抛家别亲进城务工牺牲太大,在本区域内多元发展,从多个产业融合发展中获取收益的模式更为可行。
没有比较高的生活待遇,人心必背;没有支撑产业的田园综合体,也只能是一副空皮囊。
A.没有比较高的生活水准,人心必背;没有支撑产业的田园综合体,也只能是一副空皮囊。
2020届 二轮复习 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 作业(全国卷用) (15)

2020届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发布了酝酿已久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向世界清晰展示了未来建立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顶层设计和路线图。
在全球湾区发展中,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条件,( )。
改革开放四十年,粤港澳地区已经取得了的发展,如今仅从经济总量来看,即便相比国际顶尖的三大湾区也,加之粤港澳地区的粤港澳大湾区如何才能成为世界一流湾区?在两万余字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中,有大量的篇幅描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各项细化措施。
由此可见,完成目标的时间设置并不是,而是切实可行的。
一年多来,仅珠三角九市和相关部门就举办了近百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专题峰会、论坛等活动,三地各界广泛参与。
把握历史机遇、建设一流湾区,正在激发内地与港澳社会各界集思广益、共襄盛举的豪情壮志。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A.地处对外经济贸易的关键位置,已经具备了建成国际一流湾区的基础条件,区位优势明显。
B.区位优势明显,对外经济贸易这一关键位置,已经具备了建成国际一流湾区的基础条件。
C.地处对外经济贸易的关键位置,区位优势明显,所以其已经具备了建成国际一流湾区的基础条件。
D.区位优势明显,所以地处对外经济贸易的关键位置,具备了建成国际一流湾区的基础条件。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A.决定了“敢为人先”的精神将继续秉承,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坐标将要完成。
B.决定了它将继续秉承“敢为人先”的精神,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坐标。
C.必然让“敢为人先”的精神继续秉承,最终形成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坐标。
D.“敢为人先”的精神必将被它继续秉承,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坐标。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D )A.令人侧目相视失色横空出世放任自流B.举世瞩目相视失色一鸣惊人无的放矢C.令人侧目毫不逊色一鸣惊人放任自流D.举世瞩目毫不逊色横空出世无的放矢二、仿写1.仿照下面的示例,从下面提供的角色中任选两个续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3)

2020届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今年的央视春晚、观照时代,以欢娱、激扬的节目来表现70年来新中国的,激发新时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豪迈情怀。
这其中,歌舞节目最为凸显。
这些节目中,满怀深情的歌唱与欢乐动感的舞蹈构成了节目的主体,后景的渲染画面也是的元素,( )。
在娱乐功能之外,今年的央视春晚有着更强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
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主轴设计而获得了文化深度,因小品等节目的丰富创新而获得了娱乐维度,这形成了己亥年央视春晚两大亮点。
今年春晚已过,明年的春晚又将出发。
继往开来,获得文化价值与娱乐价值的统一,将是央视春晚面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选择的最佳路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A.不务空名天翻地覆举足轻重陈陈相因B.脚踏实地日新月异不可或缺推陈出新C.脚踏实地天翻地覆不可或缺推陈出新D.不务空名日新月异举足轻重陈陈相因【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
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
首先阅读文本,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①不务空名:切实地工作,不追求虚名。
脚踏实地:形容做事踏实认真。
句中突出央视的务实精神,也为了与下文“观照时代”形成对比,故选“脚踏实地”比较恰当。
②天翻地覆:形容变化巨大或闹得很凶。
也说地覆天翻。
日新月异: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句中想要表现建国70年来的快速发展与巨大变化,选用“日新月异”更为恰当。
③举足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不可或缺:指非常重要,无法替代或缺少的,稍微缺少一点点都不可以。
比喻一点也不能缺少。
根据句意可知,舞台背景只是歌舞节目的有机衬托,不能用“举足轻重”来形容,故选用“不可或缺”比较恰当。
2020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

2020届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下面是一位高三同学的自主招生考试自荐信(节选),信中有五处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自荐信尊敬的XXX学校领导、考官:你们好!我是XX学校2015级应届毕业生X X X,十分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视我的材料,我十分希望能够通过贵校自主招生考试进而实现在贵校学习的梦想。
......从小到大听见无数周围人对贵校的溢美之词,更加深了我对贵校的印象,所以我十分希望能够进入贵校的某个专业学习。
展望过去,期望将来。
如果能进入贵校学习,我希望能使自己收获真挚的友情,积累丰富的社会经验,得到最大的提升。
此致敬礼!自荐人:XXX2018年X月X日2、在下面文字的每个横线处补写一句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常人的看法是,在生物世界的食物链中,植物几乎总是处于最低层,①__________,然而有少数植物却能吃动物。
它们能够捕食昆虫,如苍蝇、蚊子等,②__________;有时它们甚至可以捕捉一些体型较大的动物,如蛙类、小蜥蜴、小鸟等,所以又被称作食肉植物。
自然界有不少食肉植物,③__________,可以分为被动捕捉型和主动捕捉型两种。
被动捕捉型食肉植物,以自身的优势或特点来引诱昆虫,然后把它们囚禁起来,消化吸收;主动捕捉型食肉植物,则要通过自身的运动,将猎物捕获,再慢慢地消化。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留白手法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
如八大山人画的鱼,齐白石画的对虾,纸上别无他物,但我们却能“看”到满眼碧波,这就是①__________。
我国的古典诗词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读者在鉴赏时②__________,从而获得审美的体验。
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实写诗人和童子的对话,而诗人“问”的内容省去了,隐者是什么样子的也没有介绍,但我们可以想象得出隐者出没于高山云海之中,灌足于山涧小溪之旁......这种以实写虚的表现手法,也可以称之为③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二轮复习语言综合运用专项突破之病句修改作业(全国卷用)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对世界文学的了解,也进一步加深了中国作家对本土文化传统重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先锋文学诸多作家重新回到了文学的现实主义立场,用心描绘中国故事。
中国文学正向世界发出自己有力的声音、建构起自己鲜明的形象,正进入繁荣发展的新时期。
A.近年来,先锋文学的诸多作家重新回到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立场,用心描绘中国故事。
B.近年来,诸多先锋文学作家重新回到了文学的现实主义立场,用心描绘中国故事。
C.近年来,先锋文学的诸多作家重新回到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立场,用心讲述中国故事。
D.近年来,诸多先锋文学作家重新回到了现实主义的文学立场,用心讲述中国故事。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科学素养和媒介素养有许多共通性。
比如,科学与传播都需要质疑精神。
科学上的权威理论要接受质疑,被后人不断完善,甚至最终被否定;同样,对信息传播也需要养成质疑的习惯。
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A.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B.如果受众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C.受众如果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就不至于被谣言蒙蔽,更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
D.如果受众都能细究事实和依据,看到食品安全的信息,就不会助推谣言的再传播,更不至于被谣言蒙蔽。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对农民来说,背井离乡和抛家别亲进城务工牺牲太大,在本区域内多元发展,从多个产业融合发展中获取收益的模式更为可行。
没有比较高的生活待遇,人心必背;没有支撑产业的田园综合体,也只能是一副空皮囊。
A.没有比较高的生活水准,人心必背;没有支撑产业的田园综合体,也只能是一副空皮囊。
B.没有比较高的生活待遇,人心必背;没有产业支撑的田园综合体,也只能是一副空皮囊。
C.没有比较高的生活水准,人心必背;没有产业支撑的田园综合体,也只能是一副空皮囊。
D.没有比较高的生活待遇,人心必背;田园综合体没有产业支撑,也只能是一副空皮囊。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当今时代,文化因素在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谁的文化兴旺发达,实力强大,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独占鳌头。
只要推动文化走向繁荣兴盛,就能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照应的文化软实力,日益为我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提供有力的支撑,就能在国内真正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A.只要推动文化走向繁荣兴盛,就能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照应的文化软实力,日益为我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提供有力的支撑,就能在国内真正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B.只要推动文化走向繁荣兴盛,就能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应的文化软实力,就能在国内真正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为我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日益提供有力的支撑。
C.只有推动文化走向繁荣兴盛,才能在国内真正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才能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为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提供有力的支撑。
D.只有推动文化走向繁荣兴盛,才能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才能在国内真正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为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提供有力的支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破除封建迷信、反对伪科学,无疑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
近年来,一些迷信活动又披上了时鲜热门的科学外衣,出现在人们视线中。
量子科技最火,量子鞋垫、牙刷防癌治癌产品便很快问世;航天取得成功,相关的航天保健产品俯拾皆是。
这个问题不仅中国有,国外也屡见不鲜。
破除封建迷信,科普战线是天然的主力军。
同时人们还需意识到,科学的思维方式也是将封建迷信、伪科学等活动斩草除根的神兵利器。
当人们暂时面对无法解释或未知时,最有助于人们正确做出判断的无疑是科学的思维方式。
科学思维追求严谨求实的精神,主张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伪科学往往借助科学的旗号,地确立观点,然后再牵强附会地寻求“证明”。
地说,科学是瞄准靶心再射箭,而伪科学则是先射箭,再画上靶心。
( )——科学的思维方式。
尽管伪科学、封建迷信活动仍有一定生存的土壤,但科学思维方式的确立,终会将它们驱除出去。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改头换面甚至先入为主通俗B.乔装打扮以至喧宾夺主通俗C.改头换面以至先入为主准确D.乔装打扮甚至喧宾夺主准确6,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当人们面对未知或暂时无法解释时,最有助于人们做出正确判断的无疑是科学的思维方式。
B.当人们面对未知或暂时无法解释的事物时,最有助于人们做出正确判断的无疑是科学的思维方式。
C.当人们面对暂时无法解释或未知时,最有助于人们正确做出判断的无疑是科学的思维方式。
D.当面对未知或人们暂时无法解释的事物时,最有助于人们做出正确判断的无疑是科学的思维方式。
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横线上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想要破除伪科学,让公众知晓射箭规则尤为必要B.要让公众知晓射箭的规则,才能根本破除伪科学C.如果公众知晓射箭的规则,就能彻底破除伪科学D.想要破除伪科学,就必须让公众知晓射箭的规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0题。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中国茶的发现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中国人何时开始饮茶,言人人殊,。
《茶经》云:神农《食经》“茶茗久服,有力悦志”。
陆羽《茶经》以为饮茶起于神农氏,然《食经》为伪书,尽人皆知,。
俗话说,“三口为品”,这正是中国人对茶的品饮艺术极为朴素的认识。
对于中国人来说品茶就是品味人生,( )。
在这里,茶就像人们自身气象万千的人生经验。
茶之“绿”,不仅是茶的本色,也是人类生命的本色。
而茶之“苦”,是茶之真味,也是人生的真味。
如此,茶才意味深长,回味不尽,中国人对品茶,强调的是切身的感悟与体验。
前人于此常有出神入化的描绘。
现代文学家林语堂有茶的“三泡”之境说,认为茶在二泡时最妙。
此外,中国人在品饮时,体味茶汤中完整的世界,即融茶之色、香、味、神、境于一体,融诸多复杂的心理过程为一体,于无形之中完成从生理享受到精神享受的过程。
中国人对于一杯茶来说,也许就是完整的一个艺术世界。
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众说纷纭难以置信不但注意B.莫衷一是不足为据不但注重C.莫衷一是难以置信不过注意D.众说纷纭不足为据不过注重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茶里面既有色彩斑驳的大千世界,更有生活的酸甜苦辣B.茶里面既有色彩斑驳的大千世界,又有酸甜苦辣的生活C.茶里面既有生活的酸甜苦辣,更有大千世界的斑驳色彩D.茶里面既有大千世界的斑驳色彩,又有生活的酸甜苦辣10,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中国人对于一杯茶来说,也许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B.对于中国人来说,也许一杯茶就是完整的一个艺术世界。
C.一杯茶对于中国人来说,也许就是一个艺术的完整世界。
D.一杯茶对于中国人来说,也许就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答案与解析1.D 解析本题存在语序不当和搭配不当的问题。
按“属、数、动、形、名”的定语顺序,“诸多”应放在“先锋文学”前;“现实主义”是“文学立场”的修饰性定语,应放前面;“描绘中国故事”搭配不当,应为“讲述中国故事”。
2.C 解析画线语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关联词语语序不当,导致主语残缺,将“如果”和“受众”对调。
二是语序不当,将“助推谣言的再传播”和“被谣言蒙蔽”互换位置。
3.C 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比较高”不能修饰中心词“待遇”,可将“待遇”改为“水准”。
二是语序不当,“支撑产业”应改为“产业支撑”。
4.C 解析原句有多处语病。
关联词使用不当,应该用“只有……才”;“照应”与“国际地位”搭配不当;“日益”语序不当,应放在“走近”之前,且三个分句排序不合逻辑,应该是先“展现本国的文化魅力”,在此基础上再“形成文化软实力”,“形成文化软实力”才有助于“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C项修改最恰当。
5.A 解析“改头换面”,只在表面上有所改动,其内容却依然如故,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乔装打扮”,指进行伪装,隐藏身份。
此处应该用“改头换面”。
“甚至”是表程度的副词,“以至”是表结果的连词,此处应该用“甚至”。
“先入为主”,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可能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
“喧宾夺主”,指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
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此处应该用“先入为主”。
“通俗”是往浅处说;“准确”是往科学性上说。
从后面的比喻手法来看,选用“通俗”恰当。
6.B 解析 A项,“当人们面对未知或暂时无法解释时”,成分残缺;C项,“当人们面对暂时无法解释或未知时”,成分残缺;“最有助于人们正确做出判断”,语序不当。
D项,“当面对未知或人们暂时无法解释的事物时”,语序不当。
7.D 解析从承接前文“而伪科学则是先射箭,再画上靶心”的角度分析,应先“想要破除伪科学”,排除B、C两项;从后句的破折号看,是对“射箭的规则”的解释,应承接上句的宾语“规则”,排除A项。
8.B 解析“莫衷一是”,不能决定哪个是对的,形容意见分歧,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众说纷纭”,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
“众说纷纭”与“言人人殊”重复。
同时,文意强调“得不出一致的结论”,应选“莫衷一是”。
“不足为据”,不能作为依据。
“难以置信”,出乎意料,让人很难相信。
语境说《食经》是伪书,不能把它当作依据,应选“不足为据”。
“不但”,不只是,表递进。
“注重”,注意并重视。
根据语境,选“不但”和“注重”。
9.B 解析根据上文“品茶就是品味人生”,重点应是谈“人生”,因此,“斑驳色彩”与“酸甜苦辣”均应放在句子最后,且“大千世界”在前,“生活”在后。
10.D 解析 A项,主客颠倒,不合逻辑。
“中国人”不是“艺术世界”。
B项,语序不当,“完整的”应调到“一个”后;C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造成歧义,“艺术”应与“完整”对调;“一个”与“艺术”也不搭配,同时,是“一个艺术”还是“一个世界”表意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