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单元 第6课时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6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课件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六
第五单元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六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 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在中国历史的发展 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 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雷履泰 中国票号创始人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六
山西商人……把农民身上的淳 朴,和中国儒家文化所提倡的 这种道义感,全部移到了商业 文明当中来。”
——余秋雨
3.“日升昌”的建筑特点:
①建筑布局:商号店铺前店后宅的典型体现; ②个性特征:富丽堂皇、墙高宅深重门坚固、 具有“汇通天下”的气派。 4.历史价值: 保存了大量原始和鲜活的金融史料和无数的文 物 遗珍,是研究中国近代金融文化的“活化石”。
3.古城的建筑布局: (1)布局: ①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是按照传统礼制安排的,方正端
庄,中轴对称。 ②它以贯通南北的大街为中轴线,左城隍庙,右县衙署;
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 (2)文化内涵:
反映了儒家传统礼制的思想,和当时“神人共治”和 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 (3)历史文化价值: 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化,特别是晚清时期的城市建筑、 居住形式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2)特点:
①轴线分明,左右对称,尊卑有序; ②华丽大气和安全舒适的特点。
(3)文化内涵: 反映了中国文化传统是长幼有序、 尊卑有别的传统礼制观念。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六
平遥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有平遥古城的作文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有平遥古城的作文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有平遥古城的作文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扩建,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县城的基本风貌,是中国汉民族地区现存最为完整的古城。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介绍平遥古城的五年级作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有平遥古城的作文1春节期间,我们一家三口来到了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三晋大地——山西。

我们的第一站是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靠近平遥古城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层层叠叠的古城墙,高大宏伟,古朴厚重,把整个古城牢牢地圈在它的怀抱里。

平遥古城里的街道用青砖铺就,笨拙中透着古朴与整洁,街道两旁的民居与建筑古色古香,房梁上雕刻着吉祥花纹,使人感受到厚重的文化气息。

平遥古城的年味很浓,街道两旁挂着大红灯笼,房门两侧贴着喜庆春联,这里是中国年味最浓的地方!我们徒步走到景区核心,那里人流如潮,人头攒动,热闹极了!旁边小商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路旁特色小吃摊上香飘千里,吸引了很多“食客”,我们仿佛穿越到了明清时代,体验具有古代特色的中国年。

平遥古城中最有特色的特产是推光漆器,它是远近闻名的手工艺品,漆器多为首饰盒、袖珍屏风等。

它们一个个雕工精致、古色古香,看起来很有民族特色。

我们还品尝了平遥的特色面食——炒碗秃,吃起来很筋道,满口留香。

在平遥古城度过了一个上午,我发现我真的爱上了这座小城,爱上了它的古朴、爱上了它的安逸,再会,平遥古城!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有平遥古城的作文2山西的平遥古城,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平遥古城周长米,墙高约12米,面积2。

25平方公里,现在城里还住着5万居民。

平遥古城有四条大街、八条小街、七十二条巷子构成。

南大街是最为繁华的商业街,清朝时期南大街控制全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钱,被称为中国的“华尔街”。

南大街也叫“明清一条街”,尤其是“古市楼”和街道两旁的铺面都保留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十分壮观。

【教学课件】5.8《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教学课件】5.8《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六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六
3.古民居的基本结构:
(1)结构:四合院为主 ①每个大院由几套院落组成,呈二进、三进的“日”“目”字形布局,中 间多用短墙、垂花门隔开,富贵人家还在后院建有花园。 ②正房一般为三间或者五间的拱券式砖结构窑洞,具有冬暖夏凉、防火防 盗的特点,是长辈居住的地方;厢房和侧房一般是木结构的砖瓦房,供儿 孙辈居住。 ③院落里面,精美的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剪纸窗花,显现出一股典雅俊 秀之气。 ④临街的宅门十分讲究,檐下的梁枋装饰也很精致。 ⑤富人的宅门外,还立有上马石、拴马石。 ⑥宅院的四周,建有围护的砖墙,使整个院落呈现封闭的状态。
——世界遗产委员会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六
•山河千里图,城阙九重门. •不观平遥城,安知古城尊.
平遥古城航拍图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六
青砖灰瓦古民居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六
从数字看平遥 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2700年前的西周;
现今城墙修筑于600多年前的明朝; 古城墙长6000多米,保存完整; 城内保存着3000多处古代建筑; 其中400多处保存完好。
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 (2)文化内涵:
反映了儒家传统礼制的思想,和当时“神人共治”和 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 (3)历史文化价值: 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化,特别是晚清时期的城市建筑、 居住形式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特派 专家、日本京都大学著名教 授田中淡对平遥古城的概括 更为准确简洁“平遥古城甲 天下”。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六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二年级 | 选修六

学案1:第6课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学案1:第6课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第6课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学习要求基本要求了解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古民居的特点,认识其文化内涵。

发展要求了解平遥古城中的古建筑和文物珍品的研究价值。

了解“日升昌”票号创立的背景,理解“日升昌”票号的文化内涵。

学习建议“双林寺和镇国寺的彩塑珍品”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联系必修2中有关明清中国商业发展的知识,理解平遥古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一、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平遥古城1、古城的历史沿革远古时候,平遥是尧的初封地,称为古陶;西周,平遥开始筑城墙;春秋时平遥属晋,称作中都;秦灭六国,始称平陶,属太原郡;北魏因太武帝名焘,焘、陶音近,为避名讳而改平陶为平遥。

2、古城墙的结构: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3、古城的建筑布局:古城的规划与设计完全依照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礼制”与民间礼俗,呈现了明显的以礼为本的历史特征。

首先是城方3里。

在古代,城市的等级与规模大小由作为国家典章制度的“礼”制规定严格的标准,绝对不能逾越。

最高等级的城市为国都,城方九里;次一等的诸侯都城或州郡府城,城方为五里到七里;县城通常为三里。

平遥古城城方三里,正是这一等级要求的完整范本。

其次,在布局上,大至整个古城区,小至四合院落,处处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表现为突出中心、强化中轴,遵循严格的“左祖右社”、“左文右武”、“文武相维”、“上下有序”的城市礼制程式。

──曾晓华等《从西安到平遥》探究问题一: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教材,指出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的特点。

二、山西第一票号‘日升昌’和古民居建筑1、发达的平遥商业:山西商帮又称晋帮,是明清时期崛起的一大商业集团。

这个集团是借助明政府开中法的实施,利用山西靠近北方边镇的有利地理位置发展起来的。

该集团主要经营盐、丝、粮食、铁器、棉布等军需品,活动范围起先以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为主,其后扩张至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号称“足迹遍天下”。

该帮雄踞国内商界达500年之久。

──张海鹏、张海瀛主编《中国十大商帮》2、山西第一票号“日升昌”材料一……而票号产生于山西,进而在山西得到较大的发展也有它的客观条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六《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六《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课件
在,荣確归故認里匯、票耀並祖非光偽宗的造传之统後观,念便支如配下數,兌纷付纷現投銀入。巨资置买房 产……民居建筑创作进入了巅峰。 光耀祖宗
思考:以上材料反映出平遥商人怎样的特点? 诚信
思考:结合所学分析平遥古城为何会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讨论评语)
给你一座立体的明清古城,平遥古城是中 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 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 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 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四合院
正房 厢房
1)平遥古民居的布局特点:中轴对称+按“礼”而建 2)平遥古民居的文化内涵:长幼有序+尊卑有别 +孝道为先
安全舒适 四合院结合窑洞结构
多子、多福、多寿
华丽大气
探究三:平遥之商业(人)
雷履泰 中国票号创始人
日升昌 中国第一家票号
1)日升昌票号创立背景:商业繁荣、商人众多、商务繁忙
10米
明清古民居
四大街
八小街
七十二巷
填不平、拉不完的平遥城
中国最早的私人金融机构
探东门(左)
西门(右)
县衙 武庙
城隍庙 文庙
南门
1)平遥古城建筑呈现的布局特点:中轴对称+按“礼”而建 2)平遥古城布局体现的文化内涵:神人共治 +三教合一 +天人合一
探究二:平遥之古民居
来。参按加劳認动票的又一認律人管的饭。辦法,仔細仁辨爱認票據無誤。可是, 誰乔能家相每信到一过個年都乞给丐贫的穷手的裡同竟乡送能面拿送出肉如,此门大口拴額着的几匯头票牛呢,
同?乡而可以且随匯意票使已用過;期數十年,於是這位夥計詢問大掌櫃 如4何、古處城理的。兴二盛人得問益于清明匯清票时來期歷晋,商崛又起翻,查…數…十(年平遥的商帳人簿)

2020版高中历史 第5章 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 第6课时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

2020版高中历史 第5章 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 第6课时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

第6课时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学考报告】考点一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文化内涵(c)1.历史沿革(1)周朝: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在此地修筑了一座土城。

(2)北魏:平遥作为县治所在地,一直延续至今。

(3)明朝初年:大规模的扩建,将土墙改为砖墙,形成现在的规模。

2.建筑布局(1)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是按照传统礼制安排的,方正端庄,中轴对称。

(2)以贯通南北的大街为中轴线,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

3.文化内涵(1)中轴对称的城市建筑反映了当时“神人共治”、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

(2)砖墙瓦顶的四合院,轴线分明,左右对称,反映了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中国传统礼制观念。

归纳点拨平遥古城依照“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原则修建,风格古朴,重视防御,工艺和用料均以精良著称。

城池平面呈方形,南侧城墙沿中都河而建,故略显蜿蜒。

要点平遥古城建筑的内涵史料一平遥古城是一座完全按照中国汉民族传统城市规划思想和布局程式修建的县城。

城内建筑功能分明,布局井井有条。

城内古居民宅全是清一色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轴线明确,左右对称。

史料二平遥古城具体的建筑布局中有道观和寺院;同时把庙和县衙署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思考(1)史料一中平遥古城在规划布局上的特点是什么?(2)史料二体现了平遥古城建筑的什么思想?提示(1)按照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安排,方正端庄、中轴对称。

(2)体现了“神人共治”和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

(2017·浙江湖州高二期末)平遥古城有“龟城”之称,有六道城门,南北门为龟首尾,东西四门象征四足,建筑布局遵从八卦的方位。

这主要体现的是( )A.尊卑有序的封建礼制思想B.“神人共治”的思想C.“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D.中国古人的风水观念解析材料未看出尊卑有序,故A项错误;据所学可知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才能体现“神人共治”的思想,与材料主旨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文庙及左道观、右寺庙体现了“三教合一”的内涵思想,故C 项错误;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安宁、长寿,是有灵气的动物,整个平遥城像一头正欲向南爬行的灵龟,为了不让其爬走,便用一条大绳将灵龟的左后腿拉住,位于一条直线上的下东门和其瓮城门就象征这条被拉直的腿,这些足以看出中国古人注重风水,故D项正确。

高二历史教案:《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高二历史教案:《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内,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

山西平遥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

下面为您推荐高二历史教案:《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教学目标识记平遥古城的沿革、建筑布局和特色、"日升昌"创办和古民居建筑特色、双林寺和镇国寺的价值。

探究古代建筑与历史文化的内在关系、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

教学难点平遥古城建筑和古民居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教学设计本课导入可以用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中的一段话作为引言:"在上一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现在可以的那些地区,而竟然是山西!直到本世纪初,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

在山西最红火的年代,财富的中心并不在省会太原,而是在平遥、祁县和太谷,其中又以平遥为最;平遥人也因最善经商、理财和最会办金融事业,而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

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中是这样说平遥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紧随课文的介绍到平遥去进行一趟短暂的旅行吧!第一目 "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平遥古城"(2)古城墙的结构对古城墙外观的介绍,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幻灯片提供清晰的图片或者是视频,以增强的直观印象。

还可以提醒从历史小说的描述或者是历史剧中加以印证,一方面可以加强印象,另一方面可以让把自己学到的历史"用"起来。

其中重点介绍古城墙的历史地位──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从而体现了平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性的一面。

(3)古城的建筑布局问题提出: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是如何体现出以儒家思想为主、"神人共治"和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的?具体要求:安排学生自行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尝试讨论解决上述问题,然后选代表分别阐释各自的观点,最后加以总结。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平遥古城
从数字看平遥 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2700年前的西周;
现今城墙修筑于600多年前的明朝; 古城墙长6000多米,保存完整; 城内保存着3000多处古代建筑; 其中400多处保存完好。
一、平遥古城墙 1、地位:国内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墙之一
6~10米
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建国初北京有大小胡同7000余条,到20世纪80年代统计只剩下 3900条左右,近一两年正在以每年600条的速度消失。
历史文化名城80%以上名不副实。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谢辰生
古城的风貌景观之独特价值是任何新建筑所不能代替的,看上去破破烂烂的危旧房,承载着城市的历 史与文化,保存着古城的“根”与“魂”,是城市的“胎记”。
——曹昌智《画说平遥古城》
晋商与关云长乃乡亲关系,将关云长尊为财神,是希望用他的信义之誉教育商业同行。 ——何川江《风雨商路——中国商人五千年》
山西商人……把农民身上的淳朴,和中国儒家文化所提倡的这种道义感,全部移到了商业文明当中来。” ——余秋雨
明清时期晋商尊儒崇经的文化取向成为一种社会时尚。……传统民居严格按照古代宗法制度与礼序规范, 追求居家之所方正、均衡,布局紧凑严谨,有明显的纵向轴线。……在起居生活上则秉持尊卑有序、男女有 别以及长幼区分的伦理观念,合族聚居,建筑配置主次分明,井然有序。
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的相互对称的建筑布局。这种礼制程式很好地体现了儒家思想。 其具体的建筑布局体现了“神人共治”和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
2、古城的价值 是一座大型的历史博物馆,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化,特别是晚清时期的城市建筑、居住形式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
的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教材问题解答
考点二 平遥古城中的古民居特点和古建筑研究价值
1.古民居特点 (1)大多建于清代,以砖墙瓦顶的__四__合__院_为主。 (2)轴线分明,左右对称,_尊__卑__有__序___。 (3)地上窑洞与四合院的完美结合。 (4)“目”字结构的平面布局与封闭内聚的院落空间。 (5)“外雄内秀”的整体形态,兼具了_华__丽__大__气___和安全舒适 的特点。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教材问题解答
要点 平遥古城建筑的内涵 史料一 平遥古城是一座完全按照中国汉民族传统城市规划思 想和布局程式修建的县城。城内建筑功能分明,布局井井有条。 城内古居民宅全是清一色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轴线明确,左右 对称。 史料二 平遥古城具体的建筑布局中有道观和寺院;同时把庙 和县衙署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学考报告
考点一
考点二Βιβλιοθήκη 考点三教材问题解答
考点三 “日升昌”票号创立的背景及其文化内涵(c)
1.创立背景
(1)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平遥__商__业__繁盛。
(2)山西商人资本雄厚,形成地域性商帮(晋商), _平__遥___是晋
商的主要发源地,多从事长途贩运。
(3)晋商足迹遍及全国,甚至远及海外,逐渐形成跨地区经营
考点三
教材问题解答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平遥古城文化遗产要素构成
自然景观要素
人文景观要素
黄土地、河流 和农田等
商业建筑 票号、店铺
宗教建筑 文庙、武庙、 城隍庙、清虚观
政治建筑 城墙、县

——根据高祥冠《平遥古城的原真性保护探讨》
一文中的相关图示改编
学考报告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教材问题解答
据材料,分析自然景观要素和非物质文化要素在平遥古城遗产 构成中的各自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平遥古民居的主要建 筑特色。 答案 (1)作用:自然景观要素:古城存在的生态环境。非物质 文化要素:古城存在的社会基础。 (2)建筑特色:四合院;砖砌窑洞式的院宅(或拱券式砖结构窑 洞);垂花门楼、雕饰窗棂等装饰(或木雕、砖雕和石雕配以剪 纸窗花等装饰)。
1.历史沿革 (1)周朝: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在此地修筑了一座土城。
(2)北魏:平遥作为 县治 所在地,一直延续至今。 (3)明朝初年:大规模的扩建,将土墙改为 砖墙 ,形成现在的 规模。 2.建筑布局
(1)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是按照传统礼制安排的,方正端庄, 中轴对称 。
学考报告
考点一
考点二
学考报告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教材问题解答
理解思考 (1)史料一中平遥古城在规划布局上的特点是什么? (2)史料二体现了平遥古城建筑的什么思想? 提示 (1)按照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安排,方正端庄、 中轴对称。 (2)体现了“神人共治”和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
学考报告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教材问题解答
第6课时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学考报告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教材问题解答
【学考报告】
考试内容
考核要求 加试 必考
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文化内涵
c
平遥古城中的古民居特点和古建筑研究价值
c
“日升昌”票号创立的背景及其文化内涵c
学考报告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c
教材问题解答
考点一 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 文化内涵(c)
关于平遥古城的格局,叙述错误的是( ) A.全城以跨街式楼宇“市楼”为中心 B.有8条大街,16条小街和72条小巷 C.寺观衙署、民居店铺等各式建筑有序地分布其间 D.坛庙是古平遥人维系精神寄托的重要场所 解析 平遥共有4条大街,8条小街,而不是B项所说的8条大街, 16条小街。故选B。
答案 B
学考报告
要点 平遥古城中古民居的特点及研究价值 史料 (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所谓“北屋为尊, 两厢次之”,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家长和老一代 的老爷、太太居住。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 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 而西厢房的高度及宽度,都比东厢房略矮小。
学考报告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教材问题解答
思考 (1)根据史料,概括四合院的建筑特征。 (2)史料中,四合院“居住的分配”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一制度? 简要阐述这种政治制度在古代的作用。 提示 (1)外观规矩,中线对称。 (2)宗法制。宗法制度注重体现上下尊卑的等级秩序,维护专制 统治。
学考报告
考点一
考点二
的商业系统。
(4)明清是平遥商业最繁盛的时期,当时的平遥是_晋__商___ 。 2.文化内涵:是当时平遥古城中商号店铺_前__店__后__宅___格局的典
型体现;也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富丽堂皇,墙高宅深,重门
坚固,颇有“汇通天下”的气派。现今,日升昌票号已被辟
为中国票号博物馆。
学考报告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三
教材问题解答
(2)以贯通南北的大街为中轴线,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 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 3.文化内涵 (1)中轴对称的城市建筑反映了当时“神人共治”、儒道佛 “ 三教合一 ”的文化内涵。 (2)砖墙瓦顶的四合院,轴线分明,左右对称,反映了长幼有 序、尊卑有别的中国传统礼制观念。
学考报告
学考报告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教材问题解答
史料二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很多王公贵族随慈禧西 逃。由于时间仓促,他们只携带了山西票号的存折。一到山西, 就纷纷跑到票号兑换银两。而山西票号在这次战乱中损失惨重, 设在北京分号的银子被劫掠一空,甚至连账簿也被付之一炬。 但是只要这些储户拿出存银的折子,不管数目多大,以日升昌 为首的所有山西票号都会立刻兑现。
教材问题解答
要点 “日升昌”票号的创办及其文化内涵 史料一 第一,从明代兴起的晋帮商人,在清代其资本积累已 相当雄厚。第二,山西商人大多从事长途贩运,资金投入大而 周转慢,资金不足时就需借贷。第三,晋商的分商号遍布全国 各地,各分号的盈利均需解回山西总号;而且总号与分号之间 常有资金需要调拨。
——张正明、邓泉《平遥票号商》
学考报告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教材问题解答
2.古建筑的研究价值 平遥古城的整座城墙,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为国内保存最 完整的古城墙之一;大量的明清时期商号店铺、四合院民居 和宏伟的寺观建筑,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化,特别是晚清时期 的城市建筑、居住形式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学考报告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教材问题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