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5.8《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第5章 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 第6课时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历史 第5章 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 第6课时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

第6课时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学考报告】考点一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文化内涵(c)1.历史沿革(1)周朝: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在此地修筑了一座土城。

(2)北魏:平遥作为县治所在地,一直延续至今。

(3)明朝初年:大规模的扩建,将土墙改为砖墙,形成现在的规模。

2.建筑布局(1)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是按照传统礼制安排的,方正端庄,中轴对称。

(2)以贯通南北的大街为中轴线,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

3.文化内涵(1)中轴对称的城市建筑反映了当时“神人共治”、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

(2)砖墙瓦顶的四合院,轴线分明,左右对称,反映了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中国传统礼制观念。

归纳点拨平遥古城依照“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原则修建,风格古朴,重视防御,工艺和用料均以精良著称。

城池平面呈方形,南侧城墙沿中都河而建,故略显蜿蜒。

要点平遥古城建筑的内涵史料一平遥古城是一座完全按照中国汉民族传统城市规划思想和布局程式修建的县城。

城内建筑功能分明,布局井井有条。

城内古居民宅全是清一色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轴线明确,左右对称。

史料二平遥古城具体的建筑布局中有道观和寺院;同时把庙和县衙署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思考(1)史料一中平遥古城在规划布局上的特点是什么?(2)史料二体现了平遥古城建筑的什么思想?提示(1)按照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安排,方正端庄、中轴对称。

(2)体现了“神人共治”和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

(2017·浙江湖州高二期末)平遥古城有“龟城”之称,有六道城门,南北门为龟首尾,东西四门象征四足,建筑布局遵从八卦的方位。

这主要体现的是( )A.尊卑有序的封建礼制思想B.“神人共治”的思想C.“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D.中国古人的风水观念解析材料未看出尊卑有序,故A项错误;据所学可知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才能体现“神人共治”的思想,与材料主旨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文庙及左道观、右寺庙体现了“三教合一”的内涵思想,故C项错误;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安宁、长寿,是有灵气的动物,整个平遥城像一头正欲向南爬行的灵龟,为了不让其爬走,便用一条大绳将灵龟的左后腿拉住,位于一条直线上的下东门和其瓮城门就象征这条被拉直的腿,这些足以看出中国古人注重风水,故D项正确。

第八课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第八课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第八课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一、教学目标:【课标要求】以山西平遥古城为例,了解中国绚丽多彩的古城和古民居,探讨文化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指导意见】①理解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古民居的特点,认识其文化内涵;②了解平遥古城中的古建筑和文化珍品的研究价值;③了解“日升昌”票号创立的背景,理解“日升昌”票号的文化内涵;④联系必修二中有关明清时期中国商业发展的知识,理解平遥古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⑤教师可引导学生理性思维,领悟这些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民族自信心和人文精神,增强对国家、民族和人类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古城、古民居和“日升昌”的分析,认识其文化内涵;三、教学难点:平遥古城建筑和古民居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过程:【课前导入】(cctv请您欣赏)循环播放平遥古城几张精美的图片,配乐《高山流水》,营造古色古香的课堂气氛。

【新课导入】教师:上课!学生:老师好!教师:同学们好!请坐!今天是9月28日,农历八月十三。

后天就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而大后天又是国庆节,所以,在这里我首先祝大家中秋、国庆节快乐!教师:一到假期,很多人就开始筹划着到哪里旅游的事情。

在这里,老师给大家推荐两个世界级的旅游城市!(打开幻灯片)教师:去年,美国《纽约时报》评选出了41个2011年最值得旅游的世界城市,我们中国有两座城市入选,一个是我们浙江的城市,你们知道是哪里吗?学生:杭州(可能也会说其他的城市,但应该大部分说杭州)教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都认为是杭州。

恩,非常正确。

教师:你为什么认为是杭州呢?或者说杭州它美在哪里啊?学生:杭州有美丽的西湖。

钱塘江……教师:恩,非常好!记得白居易曾经说“忆江南,最忆是杭州”。

而杭州之美,则最美在西湖。

所以大诗人苏东坡又曾这样描绘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学生:淡妆浓抹总相宜。

教师:恩,非常好!西湖,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而闻名中外,并于去年6月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省赛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省赛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古民居的特点。

了解平遥古城中的古建筑物和文化珍品的研究价值。

了解“日升昌”票号创立的背景,理解“日升昌”票号的文化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平遥古城的学习,领悟这些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民族自信心和人文精神,增强对国家、民族和人类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欣赏古城墙、古民居建筑等图片感受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

通过视频材料以及古民居建筑布局的分布图让学生感受古民居建筑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以及日升昌的经营方式。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古城、古民居和“日升昌”的分析,认识其文化内涵。

三、教学难点:平遥古城建筑和古民居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同学们,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历史文化名城吗?学生:历史悠久的城市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所谓历史文化名城指的是一座城市它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或者发生过某些重大历史事件,这样的城市我们把它称之为历史文化名城。

同学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吗?学生:西安、洛阳教师:很好,那同学们知道中国有几个历史文化名城吗?学生:100多,30多……教师:截止今年5月2号,中国一共有134座历史文化名城,其中位于我们浙江的就有10座(打开幻灯片,展示图片),老师在幻灯片上播放的这两张图片呢,是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丛书,老师所展示的图片上的这两个城市我们同学应该很熟悉,一个是我们浙江的省会城市杭州,另外一个是衢州,老师今天要讲的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呢,是位于山西的一座古城——平遥古城(幻灯片展示平遥古城图片)。

同学们去过平遥古城吗?学生:没有教师:平遥和衢州、杭州有所不同,平遥不仅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它还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幻灯片展示材料)教师: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座古城,感受这座古城独特的魅力。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课件:58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共25张PPT)

浙江省桐庐分水高级中学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课件:58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共25张PPT)
1、结束现银票运局面,开辟金融业发展新纪元。 2、加快资金周转,减少商业风险,促进近代商业贸易繁 荣和近代工业的兴起。 3、为方便政府和人民生活起积极作用。
三、平遥古民居的建筑风格 1、以砖墙瓦顶的四合院为主 2、轴线分明,左右对称,尊卑有序,反映传统礼制
全城现存古民居3797处,其中有400余处保存相当完好。
①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商帮;会馆:商业街;市镇)。 ②晋商的发源地,商业发达(商号密集;门类繁多;商务繁忙)。
③长途贩运,资本兑汇的需要。
临街的大都是商号店铺,后接四合院的住宅,形成前店后宅 的格局。其建筑基本是砖木结构,古色古香,独具神韵。
最引人注目的是至今保存完好的18家票号。
二、山西第一票号---日昇昌 2、全国第一家票号---日昇昌
4、古民居:地上窑洞和四合院的完美结合,传统礼制观念强烈; “日、目”字形布局,外雄内秀,华丽大气。
根据材料,说明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哪些方面?(6分)
建筑布局体现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 是明清时期晋商主要发源地和我国早期银行(票号)的发祥地; 至今保存着大量完好的明清时期具有民族特色的古民居。
归纳一:平遥古城的建筑特色
1、城墙:规模宏大,气势宏伟,为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2、建筑布局:方正端庄,中轴对称,体现封建传统礼制。 3、商号店铺:前店后宅;砖木结构;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第8课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从数字看平遥 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2700年前的西周;
现今城墙修筑于600多年前的明朝; 古城墙长6000多米,保存完整; 城内保存着3000多处古代建筑; 其中400多处保存完好。
一、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平遥古城
1、地理位置 位于晋中盆地南端,太原西南。 2、历史沿革

高中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第3讲平遥古城和皖南古村落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高中历史第十二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第3讲平遥古城和皖南古村落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第3讲平遥古城和皖南古村落一、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1.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文化内涵(1)平遥古城的历史①周宣王时期,周朝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在此地修筑了一座土城。

②从北魏开始,平遥作为县治所在地,一直延续至今。

③明朝初年,进行大规模的扩建,将土墙改为砖墙,形成现在的规模。

④明清时期,城墙外边还有护城河,整座城墙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为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

(2)建筑布局及文化内涵①结构:以贯通南北的大街为中轴线,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

②布局特点:按照传统礼制布局,方正端庄、中轴对称。

③文化内涵:反映了当时“神人共治”、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

2.“日升昌”票号创立的背景及其文化内涵(1)背景:明清是平遥商业最繁盛的时期。

当时的平遥是晋商的主要发源地,商业繁盛;平遥商人足迹遍及全国各地,甚至远及海外。

(2)文化内涵①日升昌票号是我国最早的私人金融机构,具备了早期银行的特征。

②是平遥票号甚至晋商的代表。

③是直观生动的历史见证、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

易错提醒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与现代化都市建设不矛盾。

平遥古城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境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方面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特别是在体现城市的核心文化和建筑特色等方面,更是现代化都市建设所要学习的,这也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意义所在。

二、清新典雅的皖南古村落1.西递、宏村古村落的历史和特点(1)西递村①历史: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发展起来的胡氏宗族村落;北宋时,胡氏五世祖胡士良始建,至今仍然保留着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②特点:仿船形而建,整体轮廓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2)宏村①历史:始祖汪彦济,南宋时定居于此,明代汪氏族人积累大量财富后,回乡大兴土木,立祠堂、建宅院等;清代建成许多形制不同的古建筑。

②特点:整个村落仿牛形而建,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环境幽美“枕山、环水、面屏”;街巷系统形似方格网;民居大门均建有八字形门楼。

2020版高中历史 第5章 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 第6课时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

2020版高中历史 第5章 中国著名的历史遗迹 第6课时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6

第6课时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学考报告】考点一平遥古城的历史、建筑布局及文化内涵(c)1.历史沿革(1)周朝: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在此地修筑了一座土城。

(2)北魏:平遥作为县治所在地,一直延续至今。

(3)明朝初年:大规模的扩建,将土墙改为砖墙,形成现在的规模。

2.建筑布局(1)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是按照传统礼制安排的,方正端庄,中轴对称。

(2)以贯通南北的大街为中轴线,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

3.文化内涵(1)中轴对称的城市建筑反映了当时“神人共治”、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

(2)砖墙瓦顶的四合院,轴线分明,左右对称,反映了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中国传统礼制观念。

归纳点拨平遥古城依照“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原则修建,风格古朴,重视防御,工艺和用料均以精良著称。

城池平面呈方形,南侧城墙沿中都河而建,故略显蜿蜒。

要点平遥古城建筑的内涵史料一平遥古城是一座完全按照中国汉民族传统城市规划思想和布局程式修建的县城。

城内建筑功能分明,布局井井有条。

城内古居民宅全是清一色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轴线明确,左右对称。

史料二平遥古城具体的建筑布局中有道观和寺院;同时把庙和县衙署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思考(1)史料一中平遥古城在规划布局上的特点是什么?(2)史料二体现了平遥古城建筑的什么思想?提示(1)按照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礼制安排,方正端庄、中轴对称。

(2)体现了“神人共治”和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

(2017·浙江湖州高二期末)平遥古城有“龟城”之称,有六道城门,南北门为龟首尾,东西四门象征四足,建筑布局遵从八卦的方位。

这主要体现的是( )A.尊卑有序的封建礼制思想B.“神人共治”的思想C.“三教合一”的文化内涵D.中国古人的风水观念解析材料未看出尊卑有序,故A项错误;据所学可知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才能体现“神人共治”的思想,与材料主旨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文庙及左道观、右寺庙体现了“三教合一”的内涵思想,故C 项错误;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吉祥、安宁、长寿,是有灵气的动物,整个平遥城像一头正欲向南爬行的灵龟,为了不让其爬走,便用一条大绳将灵龟的左后腿拉住,位于一条直线上的下东门和其瓮城门就象征这条被拉直的腿,这些足以看出中国古人注重风水,故D项正确。

高中历史-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市赛

高中历史-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市赛

《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教学设计越州中学李卓雯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选修六第五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的第8课,本课主要从四个不同的侧面介绍了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国内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山西第一票号“日昇昌”;明清城市古建筑的代表四合院;双林寺和镇国寺的彩塑艺术。

其中双林寺和镇国寺的彩塑艺术不做考试要求于是不做详细讲解。

整体而言,本课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首先,线索多。

就平遥古城本身而言,从城市的沿革到城市的外围景观再到城市的内部布局,这是一条线索。

就平遥古城的商业文化而言,日昇昌票号的产生和发展是一条线索。

就平遥的建筑艺术而言,则从日昇昌到四合院都有涉及。

其次,知识杂。

本课知识虽然在理解上并没有太大难度,但是内容庞杂包罗万象,无论是在教师讲解和学生理解的过程中都容易显得散乱,这是文化遗产课程容易出现的普遍现象。

在本课中涉及到的知识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建筑等,且相互之间没有较明显的关联。

因此鉴于教材的编写特点,在具体教学设计上,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进行重新整合,但同时又不大幅度的重构教材原本的叙述顺序,这是本节课在教材处理上的主要思路。

二、教学设计思想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根据自身经验去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

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本课的内容特点,在处理思路上,相较于构建线性的逻辑,本课更适合进行模块化的解构。

根据本课的知识线索,我将其划分为三个模块,即:平遥古城的历史沿革、城墙、布局为第一部分,将其主题确定为“城”;票号为第二部分,将其主题确定为“市”;晋商的优秀品质和局限性为第三部分,将其主题确定为“人”。

在模块化的铺陈过程中,教师应同时注意逻辑的关联性,选取恰当的材料进行串联。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5.8《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六:5.8《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教案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古色古香的平遥古城
教学目标
识记平遥古城的历史沿革、建筑布局和特色、“日升昌”创办和古民居建筑特色、双林寺和镇国寺的价值。

探究古代建筑与历史文化的内在关系、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教学重点
平遥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

教学难点
平遥古城建筑和古民居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教学设计
本课导入可以用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中的一段话作为引言:
“在上一世纪乃至以前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中国最富有的省份不是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那些地区,而竟然是山西!直到本世纪初,山西,仍是中国堂而皇之的金融贸易中心。

在山西最红火的年代,财富的中心并不在省会太原,而是在平遥、祁县和太谷,其中又以平遥为最;平遥人也因最善经商、理财和最会办金融事业,而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

余秋雨先生在《抱愧山西》中是这样说平遥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紧随课文的介绍到平遥去进行一趟短暂的旅行吧!
第一目“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县城──平遥古城”
(2)古城墙的结构
对古城墙外观的介绍,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幻灯片提供清晰的图片或者是视频资料,以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老师还可以提醒学生从历史小说的描述或者是历史剧中加以印证,一方面可以加强印象,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学到的历史知识“用”起来。

其中重点介绍古城墙的历史地位──国内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从而体现了平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性的一面。

(3)古城的建筑布局
问题提出:平遥古城的建筑布局是如何体现出以儒家思想为主、“神人共治”和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的?
具体要求:安排学生自行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尝试讨论解决上述问题,然后选代表分别阐释各自的观点,最后教师加以总结。

主要观点:古城严格遵循“左祖右社”、“左文右武”、“文武对应”、“上下有序”的礼制程式,形成左城隍庙,右县衙署;左文庙,右武庙;左道观,右寺院的相互对称的建筑布局。

这种礼制程式很好地体现了儒家思想。

其具体的建筑布局中有道观和寺院,代表了儒、道、佛“三教合一”的思想;同时把庙和县衙署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体现了“神人共治”的思想。

第二目“山西第一票号‘日升昌’和古民居建筑”
明清之际,由于平遥商业的发达,为这块土地产生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日升昌”奠定了基础。

在商业发达带来的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平遥古建筑兴建的高潮,四合院成为这一时期最典型的建筑样式。

(1)发达的平遥商业
平遥是当时中国十大商帮中最著名的晋商的主要发源地,其商业的繁盛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平遥商人生意涉及地域范围广;二是平遥本地商业发达,为平遥产生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日升昌”奠定了基础。

(2)山西第一票号“日升昌”
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票号就在此诞生,并一度成为全国金融业的中心。

平遥作为16世纪以来的金融重镇,保存了大量原始而鲜活的金融史料和无数的文物遗珍,是研究中国近代金融文化的“活化石”。

“日升昌”票号创立的背景: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发展,晋商一些大商号逐步形成了在山西设总号,在外地设分号,跨地区经营的商业系统。

在此种情形下,大宗的批发、运销带来巨额现银的解运业务,于是一种新的解款方式──“票号汇兑”便应运而生。

“日升昌”票号作为我国最早的私人金融机构,它的产生一方面说明其创始人雷履泰的卓越的经营才能,另一方面也见证了平遥商业的发达
“日升昌”票号的建筑布局:既是当时平遥古城中商号店铺前店后宅的格局的典型体现;也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富丽堂皇,墙高宅深,重门坚固,具有“汇通天下”的气派。

“日升昌”票号创立的意义:在中国历史上,由日升昌票号创立,带来了票号业的发展,结束了现银票运局面,开辟了金融业发展的新纪元。

它为加快资金周转,促进商业贸易繁荣和近代工业兴起,以及方便政府和人民生活起了积极的作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3)古民居的基本结构
在介绍四合院的结构时,有简单构图能力的教师可以一边讲一边做简单的构图,也可以在介绍完后将事先构好的简图展示给学生看,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效果。

平遥古民居以建于清朝的砖墙瓦顶的四合院为主,只有极少而珍贵的元代旧居。

其建筑既符合北方汉民族地区传统的建筑模式,又有当地鲜明的特色。

对于四合院的特点,教师提问:平遥四合院布局是如何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礼制观念的?(学生阅读课文后思考并回答)
学生回答:平遥四合院的正房一般为三间或者五间的拱券式砖结构窑洞,具有冬暖夏凉、防火防盗的特点,是长辈居住的地方;厢房和侧房一般是木结构的砖瓦房,供儿孙辈居住。

这样的布局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礼制观念。

教师提问:从平遥四合院布局所体现的文化内涵中我们不难看出,传统的文化中有许多的精华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加以认真地吸收。

请同学们思考你认为有哪些传统思想是我们今天所特别需要强调的?
学生回答后,教师加以总结:尊老爱幼、扶危济困、互相帮助、见义勇为、善良诚信、勤俭节约等。

第三目“双林寺和镇国寺的彩塑艺术珍品”
平遥是以“一城两寺”共同申报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两寺”便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双林寺和镇国寺
(1)东方彩塑艺术的宝库──双林寺
位于古城西南的双林寺,修建于北齐武平二年(公元571年)。

寺中有唐槐、宋碑、明钟均十分珍贵,但最令人惊叹的是殿内保存有元代至明代的彩塑造像2 000余尊。

这些神
形兼备的彩塑作品透过宗教的拘囿,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高超的艺术价值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双林寺当之无愧地成为“东方彩塑艺术的宝库”。

教师在介绍这些彩塑作品的特点时,可以从网上收集相关的图片资料,通过幻灯片加以展示,让学生领悟作品的艺术特点,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和对这些艺术珍品的认同感,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平遥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所在,也更能够激发起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2)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万佛殿
双林寺以彩塑著称,镇国寺则以古建筑闻名。

该寺的万佛殿建于五代时期,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万佛殿的建筑结构设计非常巧妙,用料十分科学合理,是建筑力学与美学的完美结合
同时,万佛殿中八尊彩塑佛像,是我国寺庙中现今仅存的五代作品。

知识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