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回转窑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水泥生产、冶金、化工等行业。
它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对于生产过程中的物料烧结、干燥等工序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一、工作原理回转窑是一种圆筒形设备,其内部设置有一定角度的倾斜角度。
物料由窑头端进入,经过窑筒内部的滚动和翻转运动,在重力和热力的作用下,完成烧结或干燥的过程,最终从窑尾端排出。
1. 物料进料:物料由送料装置通过窑头端的进料管道进入回转窑内。
进料管道通常设置有防止物料回流的装置,确保物料正常进入窑筒。
2. 热源供给:回转窑的工作需要热源供给,常用的热源有煤粉、天然气、重油等。
热源通过燃烧室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回转窑内,为物料提供所需的热量。
3. 物料烧结或干燥:物料在回转窑内经过滚动和翻转运动,与高温烟气进行热交换。
在高温烟气的作用下,物料中的水分蒸发,同时发生化学反应,实现烧结或干燥的目的。
4. 烟气处理:烟气在与物料的热交换过程中,会带走部分物料中的有害气体和粉尘。
为了保护环境,需要对烟气进行处理,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除尘、脱硫、脱硝等。
5. 产物排放:经过烧结或干燥的物料从窑尾端排出,通常通过排料装置将物料顺利排出。
排料装置的设计要考虑物料的流动性和排出的均匀性,以确保物料的质量。
二、结构组成回转窑的结构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窑筒:回转窑的主体部分,由一段段相互连接的圆筒构成。
窑筒通常由耐火材料或耐高温合金钢板制成,以承受高温和物料的冲击。
2. 驱动装置:回转窑的运转需要驱动装置提供动力。
常见的驱动装置有齿轮传动、液压传动和电机驱动等。
驱动装置能够使回转窑保持适当的转速,确保物料在窑筒内的均匀受热。
3. 轴承支撑:回转窑的转动需要轴承支撑,以降低摩擦和磨损。
通常在窑筒两端设置轴承座,支撑起回转窑的重量。
轴承座通常采用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
4. 密封装置:为了防止烟气和物料的泄漏,回转窑需要设置密封装置。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引言概述:回转窑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水泥、冶金、化工等行业。
本文将介绍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该设备。
正文内容:1. 工作原理1.1 烧成过程回转窑主要用于物料的烧成过程。
物料在回转窑内旋转,同时受到高温气体和火焰的作用,使其发生化学反应,最终得到所需的产品。
这一过程主要包括干燥、预热、煅烧和冷却等阶段。
1.2 热传导与传热回转窑通过热传导和传热来实现物料的烧成。
物料在回转窑内与高温气体和火焰接触,热能通过热传导传递到物料中。
同时,回转窑内设置有一系列的升温区、煅烧区和冷却区,通过不同区域的温度控制,实现物料的逐渐加热、煅烧和冷却。
1.3 燃烧系统回转窑的燃烧系统是实现高温气体和火焰的关键。
燃烧系统通常由燃烧器、燃烧室和燃烧辅助设备组成。
燃烧器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并点燃,产生高温火焰。
火焰通过燃烧室进入回转窑,与物料接触,完成烧成过程。
2. 结构组成2.1 窑筒回转窑的主体部分是窑筒,它由钢板焊接而成,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窑筒通常是圆筒形状,内部设置有一系列的隔板和升温带,用于控制物料的流动和加热过程。
2.2 驱动装置回转窑的驱动装置用于使窑筒旋转。
常见的驱动装置有齿轮传动、链传动和液压传动等。
驱动装置通常由电机、减速机和传动装置组成,能够提供足够的扭矩和转速,确保窑筒的正常运转。
2.3 冷却装置回转窑的冷却装置用于降低物料的温度。
冷却装置通常包括冷却风机、冷却管和冷却器等组件。
冷却风机将冷却空气引入回转窑,通过冷却管和冷却器与物料进行热交换,将物料的温度降低到合适的水平。
2.4 进料与出料装置回转窑的进料与出料装置用于物料的进出。
进料装置通常由进料斗和进料管组成,将物料均匀地送入回转窑。
出料装置通常由出料管和出料斗组成,将烧成后的物料从回转窑中取出。
2.5 辅助设备回转窑的辅助设备包括烟气处理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等。
烟气处理系统用于处理回转窑产生的烟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回转窑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用于进行物料的热处理和化学反应。
它广泛应用于水泥生产、冶金、化工、环保等行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一、工作原理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基于物料在高温下的热处理和化学反应。
其主要过程包括物料的进料、预热、煅烧、冷却和出料。
1. 进料: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回转窑,并沿着窑筒的轴向逐渐向前推进。
2. 预热:物料在回转窑中逐渐升温,通过与高温燃烧气体的热交换,实现物料的预热过程。
预热的目的是提高物料的热效率,减少燃料的消耗。
3. 煅烧:物料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所需的产品。
在煅烧过程中,物料逐渐转化为熟料,并释放出热量。
煅烧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对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4. 冷却:煅烧后的熟料需要进行冷却,以降低温度并稳定产品的结构。
冷却过程通常通过外部冷却气体或水进行。
5. 出料:冷却后的产品从回转窑的出料口排出,并送往下一道工序进行后续加工。
二、结构组成回转窑的结构主要包括筒体、托轮、传动装置、尾部密封装置和进料装置等。
1. 筒体:回转窑的筒体是一个长圆筒形的容器,由耐高温材料制成。
筒体通常由多个筒段组成,通过法兰连接。
筒体内部衬有耐火材料,以保护筒体不受高温和物料的侵蚀。
2. 托轮:托轮是支撑和带动回转窑运转的关键部件。
它通常由钢铸件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托轮安装在筒体两端,通过滚动轴承与传动装置相连。
3. 传动装置:传动装置是回转窑的动力来源,通常由电机、减速器和齿轮组成。
电机提供动力,通过减速器将转速降低,并通过齿轮传递到托轮上,驱动回转窑的旋转。
4. 尾部密封装置:尾部密封装置用于防止热气体和物料的泄漏。
它通常由密封罩、密封板和密封材料组成。
尾部密封装置的设计和性能对回转窑的能耗和环境污染有重要影响。
5. 进料装置:进料装置用于将物料均匀地送入回转窑。
常见的进料装置包括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机和气力输送装置等。
进料装置的设计应考虑物料的性质和工艺要求,以确保物料的均匀分布和稳定进料。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回转窑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水泥生产、冶金、化工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及结构,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设备。
一、工作原理回转窑主要通过回转筒的旋转来完成物料的热处理过程。
其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物料进料: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回转窑内,通常是连续均匀地进料。
2. 加热区:回转窑内设有预热区和煅烧区。
物料在预热区通过与高温燃烧气体的热交换,逐渐升温至煅烧温度。
在煅烧区,物料经过高温处理,发生化学反应,实现所需的热处理效果。
3. 冷却区:煅烧后的物料进入冷却区,通过与冷却气体的热交换,使物料迅速冷却至可处理的温度范围。
4. 出料:冷却后的物料从回转窑的出料口排出。
二、结构组成回转窑的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份组成:1. 回转筒:回转筒是回转窑的主体部份,通常由耐高温的材料制成,如耐火砖。
其内部覆有耐磨层,以增加使用寿命。
回转筒通过轴承和齿轮等传动装置与机电相连,实现旋转运动。
2. 轴承和齿轮:轴承和齿轮是支撑和传动回转筒的关键部件。
轴承负责支撑回转筒的分量,并保证其顺畅旋转。
齿轮与机电相连,通过传动力矩使回转筒旋转。
3. 进料装置:进料装置用于将物料均匀地送入回转窑内。
常见的进料装置有斗式进料器和螺旋进料器等。
进料装置的设计要保证物料的均匀进料,避免阻塞和过量进料等问题。
4. 燃烧装置:燃烧装置提供热能,使回转窑内的温度达到所需的热处理温度。
常见的燃烧装置有煤粉燃烧器、天然气燃烧器等。
燃烧装置的设计要考虑燃烧效率和热量控制等因素。
5. 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用于降低煅烧后物料的温度,以便进行后续处理。
常见的冷却装置有风冷器和水冷器等。
冷却装置的设计要保证冷却效果和能耗控制。
6. 出料装置:出料装置用于将冷却后的物料从回转窑中排出。
常见的出料装置有排料板和排料器等。
出料装置的设计要保证物料的顺利排出,避免阻塞和泄漏等问题。
三、应用领域回转窑广泛应用于水泥生产、冶金、化工等领域。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引言概述:回转窑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水泥生产、冶金、化工等行业。
本文将详细介绍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及结构,以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运行机制。
一、回转窑的工作原理1.1 热传导原理: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基于热传导原理。
当窑筒内部加热时,热量通过窑筒内壁传导到物料上,使其升温。
物料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并逐渐转化为所需的产品。
1.2 内外壁传热:回转窑内外壁传热方式不同。
内壁传热主要通过辐射和对流传热,而外壁传热主要通过对流传热。
内外壁传热的不同方式使得回转窑内外温度分布不均,从而实现物料的热处理。
1.3 物料流动与混合:回转窑内的物料在转筒的作用下不断流动,并与热气体进行充分的混合。
这种流动与混合的过程有助于加快热量传递速度,提高物料的热处理效率。
二、回转窑的结构2.1 窑筒:回转窑的主体部份是由长筒形的窑筒组成,通常由钢板制成。
窑筒具有一定的倾角,以便物料在回转过程中顺利流动。
2.2 驱动装置:回转窑的转动是通过驱动装置实现的。
常见的驱动装置有齿轮传动和液压传动两种形式。
齿轮传动通常用于较小的回转窑,而液压传动适合于较大的回转窑。
2.3 冷却装置:为了控制回转窑内部的温度,回转窑通常配备了冷却装置。
冷却装置可以通过喷淋水或者循环水的方式,将窑筒内的温度降低到所需的范围。
三、回转窑的应用3.1 水泥生产:回转窑在水泥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将石灰石和黏土等原料煅烧成水泥熟料,并通过冷却装置进行降温,最终得到水泥产品。
3.2 冶金行业:在冶金行业中,回转窑主要用于矿石的焙烧和还原。
通过回转窑的高温处理,可以使矿石中的有害物质得到去除,并提高矿石的还原率。
3.3 化工行业:化工行业中的一些反应需要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回转窑可以提供所需的高温环境。
例如,回转窑可用于有机物的燃烧、催化剂的制备等。
四、回转窑的优势与挑战4.1 优势:回转窑具有体积大、处理能力强、适应性广等优势。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回转窑是一种重要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水泥生产、矿石烧结、化工冶炼等领域。
它通过回转运动将物料进行加热、烧结、干燥等处理,实现物料的转化和生产过程的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一、工作原理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基于物料在回转过程中的热交换和化学反应。
具体而言,回转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物料的处理:1. 物料进料:物料从回转窑的进料端进入,通常由给料装置将物料均匀地送入回转窑内。
2. 加热区:物料在回转窑的加热区受到高温气体的加热,温度逐渐升高。
这一区域的温度通常较高,可以达到物料需要的热处理温度。
3. 反应区:在回转窑的反应区,物料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变化。
例如,在水泥生产中,原料在这一区域发生煅烧反应,生成水泥熟料。
4. 冷却区:物料在回转窑的冷却区受到冷却气体的作用,温度逐渐降低。
这一区域的温度通常较低,可以使物料快速冷却并固化。
5. 出料:经过处理的物料从回转窑的出料端排出,并通过相应的传送带或管道进行收集或进一步处理。
二、结构组成回转窑的结构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窑筒:窑筒是回转窑的主体部分,通常由高温耐火材料制成。
它是一个长而圆柱形的容器,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以便实现物料在回转过程中的顺利运动。
2. 转动装置:回转窑的转动装置负责驱动窑筒的回转运动。
常见的转动装置包括齿轮传动、液压传动和链传动等。
转动装置通常由电机、减速器、传动轮等组成。
3. 轴承支撑装置:回转窑的轴承支撑装置主要用于支撑和固定窑筒,以确保其平稳回转。
通常采用滚动轴承或滑动轴承等结构。
4. 密封装置:回转窑的密封装置用于防止物料和热气体的泄漏。
常见的密封装置包括机械密封、气体密封和水封等。
密封装置的设计和使用对于回转窑的工作效率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5. 热源装置:回转窑的热源装置用于提供高温气体或燃料,以实现物料的加热和烧结。
常见的热源装置包括燃烧器、燃气炉和煤粉炉等。
6. 排气装置:回转窑的排气装置用于排放处理后的废气。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一、工作原理回转窑是一种常见的热处理设备,主要用于物料的烧结、煅烧和热解等工艺过程。
其工作原理如下:1. 物料进料:物料通过进料口进入回转窑的一端,并沿着窑筒的轴线方向逐渐向另一端挪移。
在进料端,通常会设置一个预热区,用于提高物料的温度。
2. 燃烧器燃烧:回转窑的一端设有燃烧器,用于提供燃料和氧气,形成高温的燃烧气体。
这些燃烧气体在窑筒内流动,并与物料进行热交换。
3. 热交换:燃烧气体通过与窑筒内壁和物料的接触,将热量传递给物料。
同时,窑筒内壁也会吸收部份热量,以保持较高的温度。
4. 烧结、煅烧和热解:在高温的环境下,物料中的水分、有机物和其他挥发性成份会被蒸发、燃烧或者分解,从而实现烧结、煅烧和热解等工艺过程。
5. 出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处理,物料逐渐挪移到回转窑的出料端。
在出料端,通常会设置冷却区,用于降低物料的温度,以防止过热。
二、结构组成回转窑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份组成:1. 窑筒:窑筒是回转窑的主体部份,呈圆筒形状。
它由耐火材料构成,能够承受高温和化学侵蚀。
窑筒内壁通常采用不同形状和材料的砖块进行衬砌,以提高耐火性能和热传导效率。
2. 转动装置:回转窑需要通过转动装置使窑筒绕水平轴线旋转。
常见的转动装置包括齿轮驱动、链传动和液压驱动等。
转动装置通常由机电、减速器和传动装置等组成。
3. 进料和出料装置:回转窑的进料和出料装置用于控制物料的进出。
进料装置通常包括进料口、进料斗和进料管等,而出料装置通常包括出料口、出料斗和出料管等。
4. 燃烧器:燃烧器是回转窑的关键部件之一,用于提供燃料和氧气,形成高温的燃烧气体。
常见的燃烧器类型包括煤粉燃烧器、天然气燃烧器和油燃烧器等。
5. 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用于降低物料的温度,以防止过热。
常见的冷却装置包括风冷器、水冷器和冷却风机等。
冷却装置通常位于回转窑的出料端。
6. 辅助设备:为了保证回转窑的正常运行,通常还需要配备一些辅助设备,如电气控制系统、除尘设备和废气处理设备等。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

回转窑工作原理及结构回转窑是一种常用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用于石灰、水泥、陶瓷等物料的烧结和煅烧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一、工作原理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基于物料在高温下的热化学反应,通过旋转的筒体将物料进行加热和热处理。
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物料进料:物料由进料口进入回转窑内,通常通过螺旋输送机或挡板输送机将物料均匀地送入窑体。
2. 热风进入:燃烧器燃烧燃料产生的高温热风经过窑头的风管进入回转窑内。
热风的进入有助于提供所需的热量,促进物料的热化学反应。
3. 物料加热:物料在回转窑内随着筒体的旋转逐渐升温。
高温热风和物料的接触使物料表面产生一层熔融状态的液相,促进物料的反应和热传导。
4. 热化学反应:物料在高温下进行热化学反应,例如水泥熟料的煅烧、石灰石的石灰化等。
这些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进一步提高物料的温度。
5. 冷却排放:经过热化学反应后的物料逐渐冷却,最终从回转窑的出料口排出。
冷却过程可以通过引入冷风或水进行辅助,以降低物料的温度。
二、结构组成回转窑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窑体:窑体是回转窑的主体结构,通常由钢板或耐火材料制成。
窑体呈圆筒形,一端为进料口,一端为出料口。
窑体内部有一定数量的隔板,用于提高物料的热交换效果。
2. 驱动装置:驱动装置用于带动回转窑的旋转运动。
常见的驱动装置有齿轮传动和液压传动两种。
齿轮传动通常由电机、减速器和齿轮组成,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给回转窑。
3. 轮带和支撑装置:回转窑的轮带和支撑装置用于支撑和保持窑体的稳定运行。
轮带通常由钢制而成,通过滚动摩擦与回转窑的轮圈接触,使窑体能够顺利旋转。
4. 冷却装置:冷却装置用于降低回转窑内物料的温度,防止物料过度热化和结块。
常见的冷却装置有冷风机和水冷装置。
冷风机通过引入冷风进行物料的自然冷却,水冷装置则通过喷淋水进行冷却。
5. 烟气处理装置:烟气处理装置用于处理回转窑产生的废气和粉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温设备——回转窑的工作原理及结构概述
姓名:陈云周学号:201011101008 班级:10级科学2班
摘要:回转窑是指旋转煅烧窑,属于建材设备类。
回转窑按处理物料的不同可分为水泥窑、冶金化工窑和石灰窑。
水泥窑主要用于煅烧水泥熟料,分干法生产水泥窑和湿法生产水泥窑两类。
冶金化工窑则主要用于冶金行业钢铁厂贫铁矿磁化焙烧;铬、镍铁矿氧化焙烧;耐火材料厂焙烧高铝钒土矿和铝厂焙烧熟料、氢氧化铝;化工厂焙烧铬矿砂和铬矿粉等类矿物。
石灰窑用于焙烧钢铁厂、铁合金厂用的活性石灰和轻烧白云石。
关键词:回转窑,高温设备,原理,结构
工作原理
回转窑是一个有一定斜度的圆筒状物,斜度为3~3.5%,借助窑的转动来促进料在回转窑内搅拌,使料互相混合、接触进行反应。
窑头喷煤燃烧产生大量的热,热量以火焰的辐射、热气的对流、窑砖(窑皮)传导等方式传给物料。
物料依靠窑筒体的斜度及窑的转动在窑内向前运动。
生料从窑尾筒体高温进入筒体内进行煅烧。
由于窑体的倾斜和缓慢地回转,使物料产生一个既沿着圆周方向翻滚,又沿着轴向从高端向低端移动的复合运动。
生料在窑内通过分解、烧成及冷却等工艺过程,烧成水泥熟料后从窑筒体的低端缷出,进入冷却机。
燃料从窑头喷入,在窑内进行燃烧,发出的热量加热生料,使生料煅烧成为熟料,在与物料热交换过程中形成的热空气,由窑进料端进入窑尾系统,最后由烟囱排入大气。
结构特点
回转窑主要有窑筒体、传动装置、支承装置、挡轮装置、窑头密封装置、窑尾密封装置、窑头罩等组成。
如图。
1、窑筒体部分
窑筒体是回转窑的躯干,系由钢板卷制并焊接而成,窑筒体倾斜的安装在数对托轮上,在窑筒体底端装有高温耐磨损的窑口护板并组成套筒空间,并设有专用风机对窑口部分进行冷却。
沿窑筒体长度方向上套有数个矩形轮带,它承受窑筒体、窑衬、物料等所有回转部分的重量,并将其重要传到支撑装置上,轮带下采用浮动垫板,可根据运转后的间隙调整或更换,以获得最佳间隙,垫板起到增加窑筒体刚度、避免由于轮带与窑筒体有圆周方向的相对滑动而使窑筒体遭受磨损和降低轮带内外表面温差的作用。
2、大齿圈装置
在靠近窑筒体尾部固定有大齿圈以传递扭矩,大齿圈通过切向弹簧板与窑筒体联接,这种使大齿圈悬挂在窑筒体上的联接结构能使齿圈与窑筒体间留有足够的散热空间,并能减少窑筒体弯曲变形等对啮合精度的影响,还能其一定的减震缓冲作用,有利于延长窑衬的寿命。
3、传动装置
(1)传动型式:
a、单传动
传动系统采用单传动,由一台主传动电动机带动。
主传动系统油主电动机、主减速机小齿轮等组成,同时采用了组合弹性联轴器来提高传动的平稳性。
主电动机尾部带有测速发电机为显示窑速的仪表提供电源。
为保证主电源中断时仍能盘窑操作,以防止窑筒体弯曲变形,也便于检修时盘窑,设有辅助传动装置。
它由电动机、减速机等组成。
辅助电动机上配有制动器,防止窑在电动机停转后在物料、窑皮的偏重作用下产生反转。
b、双传动
传动系统采用双传动,分别由二台主传动电机带动.两套传动系统的同步是通过调整电气设备来实现.从而保证两系统受力均匀.从机械上采用两个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瞬时错开
1/2周节的配置.
(2)电动机
除小型回转窑可选用Z2系列小型直流电动机外,其余均选用回转窑专用ZSN4直流电动机,该电动机是Z4系列电动机的基础上,根据水泥回转窑主传动的工况特点而制造的专用产品。
(3)减速器
减速器一般均选用硬齿面减速器、它技术先进、体积小、重量轻。
(4)组合弹性联轴器
小齿轮装置和主减速器之间采用组合弹性联轴器,它弹性好,能吸收一部分冲击,并能补偿较大的径向偏差和轴向伸缩。
4、支撑装置
支撑装置是回转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受着窑筒体的全部重量,并对窑筒体起定位作用,使其能安全平稳地进行运转,支撑装置为调心式滑动轴承结构,其结构紧凑、重量轻。
并配置了润滑油的自动加热和温控装置及测温装置,运行可靠,适应性强。
5、挡轮装置
挡轮按其受力情况及作用原理,可分为机械挡轮及液压挡轮二种。
机械挡轮:成对地安装在大齿圈邻近轮带的两侧,起到限制窑筒体轴向窜动的作用。
液压挡轮:设置在靠近大齿圈邻近轮带的下侧。
通过液压挡轮迫使轮带和窑筒体一起按一定的速度和行程沿窑中心线方向在托轮上往复移动,使轮带和托轮在全宽上能均匀磨损,以延长使用寿命。
6、窑头密封装置
窑头密封装置采用SM型(石墨块式)窑头密封装置或GP型(钢片式)窑头密封装置两种中的一种,以满足不同的工况和用户需要:
SM型窑头密封装置选用石墨块径向接触式+迷宫式的密封形式,能自动补偿窑筒体运转时的偏摆和运转中沿轴向的往复窜动。
密封性能好。
GP型窑头密封装置选用钢片径向接触式的密封形式,能自动补偿窑筒体运转时的偏摆和运转中沿轴向的往复窜动,密封性能好。
7、窑尾密封装置
窑尾密封装置采用气缸压紧端面接触式,其结构是由可随窑筒体窜动但自身不转动的径向密封环、固定摩擦环、吊杆、气缸(含独立安装的小空压机及其气路系统)及活动摩擦环等组成。
径向密封环由吊杆悬吊在烟室支架上,其与窑尾烟室之间用石棉盘根密封,石棉盘根围绕烟室圆筒一圈,并用压板压紧,组成端面密封的两个摩擦环之一是固定在径向密封环上的固定摩擦环,另一个是与连接在窑筒体上的回料勺连接在一起的若干个气缸产生的推动力,推动径向密封环使两个摩擦环始终保持接触状态。
整个密封圈受力均匀且能消除由于安装和窑筒体挠度产生的不良影响。
为了减轻两摩擦环接触面间的磨损,由电动干油泵将润滑脂送近摩擦环来进行润滑。
窑尾密封装置安装时需注意的事项:
(1)窑尾密封装置的安装是已焊接好的窑筒体为基准,并要注意下列事项
(2)安装前应认真检查烟室套筒的圆度,并使之符合图纸要求,其纵向焊缝应磨光以免刮环径向密封的石棉盘根。
同时应检查并使烟室套筒与窑筒体的同轴度不大于6mm;
(3)认真仔细地调整吊杆在烟室支架上的支点位置和吊杆的长度(此时应保证两摩擦环的同轴度在5mm以内),以确保窑在热态时,吊杆在径向密封环上的吊点落在窑中心线上,且吊杆中心线垂直窑中心线;
(4)检查并保证径向密封环能灵活的沿轴向移动,这就要求:向密封石棉盘根套装在烟室套筒上的松紧适当,过紧移动不灵活,过松密封效果不好;
(5)调整气缸气路系统中的调压阀以使气缸压力刚好使摩擦环紧密贴合,压力过大磨损加快,压力过小则两摩擦环间会形成间隙。
要求窑运转时在两摩擦环圆周的任何处应接触,其最大间隙不大于1mm;
(6)供气管急供油管的各转折处应圆滑过度,各管件内应通畅,不得有异物。
8、窑头罩
窑头罩为钢板焊接而成的罩形,通过两侧的支腿座落在窑头操作平台上,下部与冷却机的接口连接,窑头罩内砌筑耐火砖或浇灌耐热混凝土,窑头罩前外端面设有二扇悬挂移动式窑门,以便进入窑内检修及窑衬砌筑等工作。